副刊文學
-
小城印象
遠山夕陽滿城喧囂 一段隔世的輕柔走進呼吸之間 穿梭回憶不斷著墨 一筆一筆勾勒你的輪廓 思念變得焦躁不安心理流竄的聲音 眼眶一次次抵抗 你怯怯的身影立體
-
俚語三韻
俚歌好 俚語詩歌要流行,易懂易記順口吟。 言中有物事有因,人山人海都歡迎。 山珍海味任君品,地瓜芋頭不離心。 天南地北一家親,世界大同創新景。 老人是國寶 家有一老國有一寶,顧東顧西沒有煩惱。 一天到晚東跑西跑,衛生麻將必定報到。 燒酒一杯像喝仙草,義工送餐都能吃飽。 看看電視也要看報,平安喜樂明天更好。 樂活求溫飽 春有花秋有月大家都知道, 養子防老人人認為真可靠, 夏有風冬有雪變化難預料, 樂活養老貸款購屋求溫飽。
-
【小說連載】島嶼天青
萬富跟以往一樣,每逢過年總會各包一個小紅包,送給志堅和志弦兩兄弟做為壓歲錢,今年當然也不例外。即使受到黃小紅騙婚的影響,他的經濟能力已大不如前,可是年前他剛賣了兩頭大肥豬,要花、要用一點也不成問題,遑論是兩個為數不多的小紅包。然而他卻也想到,孩子們已長大了,不能再像以往只包一百二十元,包個二百元也不算多啊!不能讓他們說萬富叔叔太小氣。 「萬富叔,我不能再拿你的紅包了。」志堅推辭著說。 「為什麼?」萬富不解地。 「我已經長大了,也進了軍事學校,不再是小孩了,所以不能再收取你的紅包。」志堅解釋著說。 「你雖然已經長大,但在叔叔眼裡,永遠是我的後生晚輩。這個小紅包是叔叔的一點心意,如果你不收,就是看不起我。」萬富嚴肅地說,卻也毋忘提醒,「你們趕快回家陪你娘吃年夜飯,也代我謝謝她替我準備那麼多道年夜菜,真不好意思。」 「我娘請你到我們家一起過年,你都不肯。你自己一個人孤孤單單的,要是能到我們家一起吃年夜飯,一定很熱鬧。」志弦天真地說。 「你們的好意我會記在心上,自從我母親過世後,一個人獨自生活也習慣了。以後找機會再到你們家吃飯,好嗎?」萬富說。 於是兄弟倆不再堅持,臨走時,志堅不忘說:「萬富叔,我們先向你拜個早年,祝你新年快樂,身體健康!」 「謝謝你們,大家快樂、大家快樂!」萬富興奮地說。(一五○)
-
家鄉樹﹐故里情
最近常常聽到一些家鄉的朋友談論豆梨,我很好奇它究竟長的何等樣子?趁著三月底回金門,到太武山的山腳下四處漫遊,想要探訪這位新朋友,可惜無緣相見,倒是看到一些熟悉的老樹木,抬頭仰望這些老朋友,總會想起很多陳年往事,也是我在家鄉的歲月典藏故事。 紫花怒放的苦楝樹 春末夏初,假如你在村郊田野,看到一些大樹,正狂野怒放的開著紫色的花,十之八九,它就是苦楝樹,在濃霧的朦朧中,盛開的苦楝樹花,就是一片紫色的煙霧,那一份朦朧的美,美得令人不忍離去,秋末冬初,果實成熟,將會看到掛滿著金黃色的核果,鳥見鳥愛,快樂唱歌覓食,金黃色的核果,就是中藥材的「金鈴子」。 小時候我超愛爬苦楝樹,砍下它的分岔枝幹,可以作彈弓,用來打麻雀,金龜子,它是我的野外生存遊戲不可缺少的武器,也可以砍下較粗的枝幹,來做陀螺,那是放學後,我和同學之間最愛的鄉土遊戲但是長輩對苦楝樹很有意見,不是它長得難看,或是材質低劣,是因為它的閩南話近似「可憐」,所以在傳統的閩南庭院中,沒有人會栽種它,避免觸霉頭,還好它有個爛兄爛弟作伴,它就是桑樹「喪樹」。 玩變裝秀的木麻黃 念金門中學的那段日子,放學後,只要有空,總喜歡從校門口散步到湖下,看著馬路兩旁筆直的行道樹,一片綠意盎然,配著夕陽下的陣陣涼快海風,真是快活,觀察這些行道樹,枝幹上長滿了數不盡的又長又細的綠色枝條,像下雨似的往地面下垂,平常滿樹披綠,但是到了開花時節,它就像女孩般的玩起變裝遊戲,在綠色衣服上灑上一身咖啡色調(這是雄花),再搭配幾朵紅色的小胸花(這是雌花),非常迷人,可能有朋友會懷疑的問:看過嗎?你當然看過,而且從小看到大,它就是木麻黃。 以前有人問過我,為何沒有看到樹葉?我會請他摘下一條細長的枝條,然後拍打樹幹,枝條就會從一節一節的地方斷開,仔細瞧瞧,斷裂處有一環形狀像牙齒的東西,那就是已經退化的葉子啦! 小時候,白天走在木麻黃行道樹下,心裡感覺還蠻自在地,但是晚上走在木麻黃行道樹下,心裡感覺毛毛的,尤其是冬天夜晚,一路上只聽到一陣一陣的咻咻叫聲,好像鬼哭神嚎似的,常常會不由自主的拔腿狂奔回家,回到家時是一臉青黃,長大懂事,才了解那是風穿過枝條所發出來的聲音,風急聲似哭嚎,風弱音像咻咻。 滿樹煙火的大葉合歡 當大家正忙著欣賞豆梨花開的時候,也許,你會留意到另外一種樹木,當大部分植物正是綠意盎然,它卻是不留片葉,反而在樹枝上掛了無數的豆莢,風一吹,豆莢就會發出陣陣聲響,好像三姑六婆的七嘴八舌,非常呱噪,那是什麼樹啊?好有趣啊?朋友,它叫大葉合歡,你只要耐心等待,春夏交接時,花朵盛開,花的樣子,長得像天空施放的煙火,拉出長長的黃綠色尾巴,非常燦爛。 念國中的時候,學校外圍有幾棵大型的大葉合歡,六月天,走過樹下,可以聞到濃濃的花香,整個心情全然被釋放,充滿著一種夏日的浪漫情懷,老天爺,趕快放暑假吧,大葉合歡的葉子也很有趣,白天片片展開,太陽下山,葉片自動閉合睡覺,好像在向大自然道晚安一樣。 想念媽媽的相思樹 假如你在野外遠望著一棵樹木,它的樹型長得像一朵青花菜,走近一看,樹上掛滿著金黃色的小粉撲,好像聖誕樹上的粧飾燈泡,非常可愛,再靠近一些,你會發現葉子形狀像鐮刀(其實它是葉柄演化來的,葉子已退化),不要懷疑,它就是金門島上常見的相思樹。 以前帶學生到野外認識植物,曾經有學生問過:相思樹會生相思豆嗎?好可愛的問題,相思豆是紅色,心型,來自豆科孔雀豆,相思樹的豆子是圓圓,扁扁,黑褐色,一點都不可愛,更不要說濃情蜜意。 相思樹的木材質地非常堅硬,小時候,我常常拿它的枝幹削成陀螺身,再到後浦橫街上的打鐵店買陀螺釘,組裝成一個完整的陀螺,然後,邀約鄰居童伴玩陀螺,大家又啄又劈,非把對方的陀螺打到粉身碎骨不可,假如它是苦楝樹做的,早就掛啦,假如它是相思樹做的,安啦! 早年因戰亂關係,我們家從古寧頭搬到後浦南門橫街定居,記得當時家裡煮三餐,都是燒材火,但是礙於家境困苦,為了減輕經濟負擔,媽媽常常會帶著我,四處撿拾落葉樹枝帶回家當材火,最常撿拾的就是相思樹的枝葉,其實那個年代,大家的日子都過得很清苦,像我們這樣撿拾枝葉當材火的家庭多的是,為了避免枝葉被別人拿走,天還沒亮,我們母子就要出門工作,夏天的早晨很涼快,但是冬天的早晨,凍到受不了,好幾次我都央求著留在家裡,媽媽只好默默的自己出門,看著媽媽孤單的背影,當時也不知道為甚麼,最後總是會默默跟上,長大懂事,才知道那就是母子連心,如今想要再跟著媽媽出門,已經永遠沒有機會了,內心非常的失落。
-
花被單與藝術
從小家裡棉被就使用的花布被單因為客家藝術的闡揚,將之擺放在許多裝置藝術的場合,花布的花色炫麗繽紛,形成另一種熱鬧的客家風情。也因為這個緣故,許多學校的校園,尤其是客家庄的學校,無不想盡辦法將這些元素融入學校的課程和環境布置中,也讓不少參訪者及家長驚艷。 老婆是一位熱情洋溢、認真辦學、創意十足,活力充沛的國小校長,雖然她不是客家人,但也想辦法將自己的教育點子融入客家風情中,每次總是讓她贏得不少喝采。 因為一位書法和畫家的建議,讓老婆躍躍欲試,所付出的心力雖然不少,但結果成效不錯,讓她很有成就感。 就從她在前一所學校中廊的上頭布置一對裝置藝術品說起……。 那時,她去一家五金行採購一對不小的竹編雞籠子,轎車幾乎放不進去,返家後,特別加班,還要我協助,將籠子的外殼裹上到鎮上布莊裁剪的花布,並用樹酯加以黏貼包裝固定,忙了幾個晚上,書房內也跟著燦亮起來。製作完成後帶到學校,自己拿鋁梯訂掛上去,圓形鮮豔的花朵盛開著,充滿洋洋喜氣,老師們一片讚美聲,讓過年前後春節的歡樂氣氛瀰漫在校園裡,也引起至校散步居民的讚歎。 今年老婆如願的調動至另一所學校,該校今年榮獲縣府舉辦的有機校園第二名,也是雲林縣農博百大亮點學校之一,因此,她苦思如何再營造更富藝術美感的校園,以增加可看性。過往,她曾參訪過一些學校的走廊中庭上方布置的長條花布,迎風飄動,彷如一波波彩色的浪潮洶湧著,頗有藝術和動態的美感。她也想如法炮製一番,當她告訴我這個構想時,我不置可否,但也鼓勵她做做看。 當她與四位學校教職員工將一個四摺的屏風加以裝飾,也忙了一個多小時才完工。過後的幾天,老師幾乎沒提出任何的意見。有一天,她找一位在地的客家籍老師對作品提出一些看法。那位老師告訴老婆說:「校長,妳聽了不要傷心哦!有一位來校的家長說,你們學校晾的被單不是已經乾了,怎麼沒有收起來?」老婆聽了,臉上三條線。但她還是找來藝文科的老師,聽聽他的看法,結果老師也說,裝置的花布皺摺太多,有些凌亂,如果再經過整理,或以另外的方式呈現,效果會好一點。 花被單與裝置藝術的布置,真是一樣東西兩樣情,對於庶民的觀點而言,那是美麗實用的被單,不無道理,對終日孜孜矻矻用心辦學的老婆而言,她聽了可能哭笑不得,心裡不好受,但也許這才是真實的聲音,這才是真相。 當我訪談老婆對此事的感受時,她說,其實心中並不難過,反而高興在這所學校裡有些家長和老師還是願意說出心中真實的話,代表她仍是一位心胸開闊的主管,願意察納雅言,畢竟教育是彙整大家的力量和智慧灌溉而成的,是團隊眾心一致的努力,而非一人的單打獨鬥可以完成的事。 事情過後的幾天,老婆也覺得她的裝置藝術品越看越像屏風曬著被單,「我是否應該把曬的被單收起來?」老婆自言自語的說著。
-
有機蔬菜
「有機蔬菜」,指的是完全沒有受到污染的蔬菜,即蔬菜生長過程中不施化學肥料、不噴農藥及除草劑等污染源,肥料則必須是使用有機肥料,凡是會損害土壤土質的任何添加物,都不可拿來使用。唯有採取以上嚴謹方法所生產出來的蔬菜,才可以稱為「有機蔬菜」。 內人畢業於屏東科大農藝科,平日的飲食方面,她就非常喜歡嚐到味道鮮美、原味的有機蔬菜;但是,我們從市場買回來的蔬菜在家裡廚房清燙後,嗅覺靈敏的她卻經常會聞到留有濃濃的農藥味道,因為空氣汙染嚴重,菜農過度使用農藥殺蟲劑,導致蔬菜中殘留多種的農藥成分!因為人吃了殘留農藥的蔬菜後,它無法被排洩而累積在體內,此大概也是導致我國罹患癌症的病患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 去年底,我們在屏東市郊附近的長治鄉擁有一塊約一百多坪的都計農地,我們便興致勃勃的開始學習種植有機蔬菜;前幾年,我們曾到過花蓮慈濟發源地參觀時,看到許多的比丘尼及志工們,蹲在有機田裡一行行的菜園裡捉菜蟲,不殺生的佛教徒將捉來的菜蟲一一集中放在田裡已挖好的開放性洞裡,讓牠自生自滅;他們為了驅逐菜蟲,在兩行蔬菜中間夾種一行味道較重、有驅蟲作用的大香菜芫荽。 內人先使用從資材行買回來的有機培養土與原本田裡較差土質的泥土混和後,以改善土質;當我們把小白菜、油菜、萵苣、絲瓜、蔥及地瓜葉……等等蔬菜種子種下,不久,不知哪兒來的那麼多蝴蝶?牠們成群結隊翩翩飛舞,到小菜園,在剛長出芽的蔬菜上生下蟲卵。 內人雖也一樣學習別人使用有機的辣椒水來殺菜蟲,但因為噴灑器易阻塞而停止使用,她便開始學習慈濟精舍比丘尼及志工們採用土法煉鋼,以手一一捉菜蟲、蝸牛,但又因幼蟲實在為數眾多,捉不勝捉!當蝴蝶們在菜上的蟲卵孵出了幼蟲後,便把整園約二十坪全部剛出土不久的蔬菜嫩芽、嫩葉啃得精光,僅剩一根莖而已! 即使生命力相當強的地瓜葉,菜蟲也照樣攻擊它剛長出的嫩葉,唯有靠內人跟我蹲下來,一起慢工出細活的把菜蟲一一捉完、把雜草一一拔掉,才可以看見有機蔬菜的美好成果,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除非溫室栽培或靠噴灑農藥之外,因為夏天時節太熱,雨季雨水太多,蔬菜便容易發生蟲害,容易被雨水沖壞而爛掉,皆不是種植有機蔬菜的時節,只有地瓜葉、硬菜及健康菜等生命力較強的蔬菜類尚可生存,但仍須勤於捉菜蟲、拔雜草;過了中秋,清涼的氣候、雨季已過的時節,才是種植天然有機蔬菜的絕佳時刻! 自己種的有機蔬菜自己吃得較安心,即使風雨天缺菜嚴重時候,起碼餐餐還可以吃到有機的地瓜葉、韭菜及絲瓜……等生命力強的一些有機蔬菜!
-
【小說連載】島嶼天青
「萬富叔,現在時代不一樣了,沒有關係啦!而且大家都在吃年夜飯,不會有人無聊去查人家的戶口,大不了我們把門關起來!」志堅不在乎地說。 萬富並沒有點頭答應,只微微地笑笑。而想不到離家僅短短幾個月的志堅,或許是學校生活規律、營養豐富,加上體能鍛鍊,不僅長高了、結實了,也比以前更懂事了,穿起制服來,更有革命軍人的英姿和氣勢。他真替添丁嫂高興。 既然萬富有所顧慮,添丁嫂亦不勉強,但她卻把他送來的三牲重新烹調,把雞白斬,把魚紅燒,把肉切成小塊炒大蒜,再加上自己的油炸海蚵菜丸子……等,用小盤子盛裝,要孩子端去給萬富叔叔吃。 當孩子出現在萬富面前、並說明其母的心意時,萬富接過後霎時紅了眼眶。在這個現實的社會,像添丁嫂這種處處為人設想的女性又有多少?如果之前李婆婆為他介紹的不是黃小紅,而是類似添丁嫂這種婦女不知該有多好。 遙想當年,添丁哥不幸被匪砲擊斃後,一個弱女子帶著兩個幼兒在這塊土地上討生活。她歷經多少生命中的風霜雨雪,流下多少淚水和汗水,終於以堅強的毅力克服萬難、打敗貧窮,兩個乖巧懂事的孩子更是她未來的希望。 反觀自己蒙受父母的庇蔭,始得以累積一點錢財,可是卻識人不清、誤入圈套,把所有的錢財散盡,並淪為鄉人茶餘飯後談論的話柄。此時趁著過年祭祖,他除了焚香在先人的神主牌位前懺悔,也發誓要奮發圖強、加倍努力,把失去的錢財存回來。以他的年紀和體力,相信不久,他必能了卻這個心願。(一四九)
-
薪事二則
老闆,我要…… 小陳在民間大型企業工作十幾年,但都沒加薪。某天他完成一件成交案,在想:「是跟老闆談加薪的時候了。」 他進老闆的辦公室,說:「老闆,我在這裡工作十幾年,處理不少大客戶,沒有功勞也有苦勞,所以我要加薪!」 老闆卻說:「好,家欣這個難搞的大客戶,交給你處理!」 你是賣什麼的? 小安跟小明在同學會聚餐時,談起從事的工作。 小安說:「聽說你最近生意做很大,你是賣什麼的?」 小明說:「我賣車輪餅的。」小安聽了回應:「是路邊攤嗎?大概沒什麼賺頭吧……」。 其實小明在百貨公司美食街,開設專櫃賣特色車輪餅,用高價賣給不少貴婦吃。
-
今生相遇
今生相遇,緣分得來不易!人生如果可以像不倒翁,雖然總是會出差錯,但就算跌倒也能再爬起來……。 夢想依然鮮豔,我有陣子出差,日夜在我心底成換日線,交叉穿越兩地,日的狂放與夜的引逗,想著我心裡最深愛的人,深深迷戀。 專情的心,清純的模樣,你是淡淡的上集,你是微妙的下集。天長地久,戀人的聚首,秒秒的瞬間,我相信我可以滿足你。 愛上的衝動,多麼難忘,此刻你能明白,當你的垃圾車,有難同當,想對你好,只要勇敢的做,我的世界變出燦爛的顏色。 用時間去思念,刻畫出幸運的畫面,當我還沒放手時,你是我的寶貝,在我最需要你時,你總會伸手幫助我,我最在乎的就是你。 和你交往了一段時間,與你相處很有福氣,別太在乎旁觀人怎想,晴光正好,你低頭讀書,時而沉思,與書同在,美得讓人擔心下一秒是無常。我眼底猶有餘燼的愛火,等到感覺對了,就會有你的出現。 摸著你的頭,和你撒嬌,堤岸上練習跑步,朝向你的經緯座標,丈量愛情長跑的距離。和你揮手再會,我們依舊是很好朋友!風吹來,牆上花影綽約,你讓我學習欣賞,不只是想佔有,我懂了你的非捨不可,回憶汩汩湧現。
-
「非完全則寧無」的本意和誤用
小星(化名)在聯絡簿上抒發心情,慨歎她的努力毫無意義,因為無法達到第一,就跟最後一名沒有兩樣,世人只會記得第一名、不會注意第二名,所以她的人生哲學就是「非完全則寧無」。做為導師的我,下課時間立刻找她來談話,告訴她「非完全則寧無」的本意並非如此。 「非完全則寧無」是易卜生劇作《柏拉圖》中的一句名言。易卜生是挪威著名的劇作家,被稱為「現代戲劇之父」,其作品充滿不畏強權、追求獨立與自由的精神,「非完全則寧無」這句話代表了他的意志哲學,中國現代女作家冰心曾評論這句話「可以激起青年人的決心,喚起青年人的覺悟。『不進行則已,既進行了,就不是無目的地奮鬥。』」足見這句話充滿了追求極致、積極進取的奮鬥精神。任何事情,不做則已,既然決定要做,就要把所有的能量發揮到淋漓盡致,毫無保留、不遺餘力地做到最好。 但是在現實生活中,「非完全則寧無」卻常常被誤用為一種消極的放棄。也就是說,沒有一百分,就乾脆零分好了。但人生有許多事,不是可以說不做就不做,每個人生活在社會上,都有一些責任和義務,甚至還有天賦的使命、個人的理想要完成,如果一遇挫折,就耍帥地說句:「非完全則寧無」,撒手不管,那簡直是推卸責任、逃避現實、不知進取、任性「擺爛」罷了。 我任教於一所市區的國中,學生素質和升學率都很不錯。小星是這學期班上的轉學生,她原本就讀較偏遠的學校,成績向來是班上第一名,她覺得那所學校和班級的讀書風氣不盛,上課秩序欠佳,因此決定轉學。但轉到本校本班後,發現這裡的作業和考試比以前多了好幾倍,同學們的成績一個比一個好,第一次段考後,她在班上排名第八。她受不了這個打擊,開始拒學,每天早上爸媽叫她起床上學時,她就大哭大鬧,一下頭痛、一下腹痛,爸媽好說歹說,都拿她沒轍,只好讓她請病假;如此三天兩頭請假,無論天資再聰敏,也難跟上進度,第二次段考時,成績已掉到十名以外。我勸她不要因一兩次的成績不理想就放棄,現在她請假的次數少了,但仍鬱鬱寡歡,如今更抱著「非完全則寧無」的偏激想法,令人擔憂惋惜。 我兒子也是個國中生,各科成績都在中上,唯獨英語特差,七年級的時候,連續兩次段考成績不及格。因此,我要求他每天聽英語廣播、讀原文書籍,加上他的學校和補習班也出了不少英語作業,使得他花費在英語的時間,是其他科目的好幾倍。八年級以後,每次段考英語成績都低空掠過、在及格邊緣。兒子因此經常把「放棄英文」放在嘴邊,他覺得在英語上耗時費力,也只多個幾分,考不到九十幾、一百分,還不如把時間用在其他科目。每次督促他念英語,他就抱怨「浪費時間」、「念那麼多也沒用」。我告誡他不要輕言放棄,也不要以為努力白費,目前正是因為他用了許多時間念英語,成績才能起碼維持及格,倘若放棄不念,恐怕不但無法及格,還會盪到谷底,掉到二、三十分、毫無程度的地步。 其實,我看過許多學生對某個科目雖不上手,但還有基本程度且有進步空間,卻因分數不夠漂亮,就失去信心、自暴自棄,他們覺得與其付出許多努力,卻因成績不如預期而傷心,不如乾脆不要努力,就不必在乎結果了。以至於他們不但未能維持原本的程度,還每況愈下。他們不但在考前毫不準備,在寫考卷時也虛應故事,隨便亂猜完就趴著睡覺,曾有學生連猜題都懶得猜,監考老師勸他:「多少寫一寫,總比零分好哇!」他仍無動於眾,直接交白卷。成績差還事小,那矇混度日、苟且怠惰的態度,更是令人搖頭嘆息。 不僅小孩子容易陷入「非完全則寧無」的深淵無法自拔,有些大人也會落入如此極端的情緒中。曾有家長在我面前數落他孩子時說:「你這次段考再考不到前三名,就退學好了。」「你考不上第一志願,就不要念書、去打工好了。」這雖然是一時氣話,卻隱含著輕言放棄的心態,若經常無法控制地脫口說出,對孩子是會產生負面的影響。 我也曾看過一位年輕氣盛的教師,初執教鞭、帶領班級,要求整潔、秩序、成績、各項比賽都須名列前茅,學生的表現稍不如預期,便大發雷霆,有一回班際直笛比賽,他的班級獲得了佳作,大家都覺得這個成績很不錯了,他卻因為沒得到特優或優等,怒不可遏,放學後將全班學生留校罵了一個多小時才罷休。有一週他的班級未獲得整潔獎牌,他一氣之下,揚言要放棄這班學生,從此早自習、午休、打掃時間都不再到班上督導,甚至連聯絡簿都不改,以致全班同學們無所適從、人心惶惶、亂成一團。教師偶爾對學生施予「不屑之教」,或可讓學生反省警惕,但長此以往,則未免有瀆職卸責之嫌。可惜這位原本熱血認真的老師,卻遭到家長投訴,後來轉調他校,重新開始。 世事並非只有「完全」和「無」兩種境界,在「完全」和「無」之間還有許多的處境和過程。過於執著「非完全則寧無」,恐怕也含有自視非凡的心理,不甘於平庸,不屑於著手達不到頂尖的事物。其實「平凡中見偉大」,當不成普照天下的太陽,做一隻點綴鄉間的螢火蟲,又有何不好?總好過當一隻不會發光的寄生蟲。再說,事在人為,即使目前無法達到心目中的「完全」,只要放低身段,沉潛努力,充實自我,等到時機成熟,未始沒有突破困境、超越自我、臻於「完全」的一天。在朝著目標邁進的道路上,遇到困難時,易卜生所高喊的「非完全則寧無」這句話,應是激勵我們抱著破釜沉舟的決心奮力一搏,而非沉不住氣地直接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