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文學
-
浯副徵文啟事
「浯江副刊」歡迎各界投稿,來稿請以WORD檔案寄送投稿信箱,文件格式12級字、細明體,不特定設置行距。稿件一經錄用,將同步刊登於本社相關網站(含官方網站www.kmdn.gov.tw及「電子報紙數位閱讀網」archive.kmdn.gov.tw/kmdnnews/)。 請勿一稿兩投,嚴禁抄襲,投稿者文責自負;有抄襲爭議之稿件,在未確認為投稿者原創前,本社得不支付稿費;若查證抄襲屬實,扣發稿費,來稿永不錄用,並保留相關法律追訴權。
-
那一年我在金門充滿意外的日子裡
意外的開始 人的一生中會有許許多多的「意外」降臨在你、我、他的身上,好的、不好的,形形色色,充滿酸甜苦澀的「意外」多不勝數,不勝枚舉。 民國八十三年,是我從軍校畢業後滿一年的那一年,一個「意外」降臨在我的身上,我被調到海軍「金門電台」擔任補給官,就像服義務役的士兵在新訓中心結訓時抽籤抽到「金馬獎」一樣,心中五味雜陳,說句真話「難受得很」,為什麼是我,那一年我的考績「甲上」、積等3/25,百思不解,只能跟自己說一切純屬「意外」! 料羅灣軍犬的意外 海軍「金門電台」的駐地,一樣在「花崗岩」坑道內,體會幾萬年前山頂洞人吃、喝、拉、撒、睡都在洞穴裡的感受,人生中的頭一遭,冬暖夏涼,而且是砲彈都打不穿的剛強堡壘,住在裡面別有一番風味,耐人尋味。 養的一頭軍犬「蒜頭」,黑白花紋相間,一次帶牠外出運動期間,「意外」被一隻野狗騎了去、播了種,結果兩隻小小蒜頭來報到,蒜家族「意外」中也算是後繼有狗,繼續捍衛著在料羅灣的人、事、物。 路跑的意外 金門好山好水、是個鍛練身體的好地方,每天下午我一定會從料羅灣的駐地沿四維路接環島東路五段慢跑到路底折返,時間約莫1個小時,一個人跑在綠野遍布,往返車輛稀疏的道路上,心曠神怡,越跑越有勁兒,最後呼朋引伴,成立了「金門電台」路跑隊。 那年「金門電台」路跑隊在我的帶領下,參加了金防部、地方政府舉辦的大大小小各種比賽,成績斐然,最好的一次是我衝了一個金防部的第二名,讓我們的單位主官嚇了一跳,因為在他的印象中,官是不可能跑這樣快的,我的快竟也成了別人眼中的另一個「意外」。 太湖的意外 金門第一大湖,更是第二大城山外及鄰近村落賴以為生的泉源,但在那一年太湖確是我金門美好回憶唯一的缺陷,缺陷不是說太湖不美,相反的太湖是一個風景秀麗的觀光景點,凡遊客到金門旅遊,沒有太湖一遊,那就不能說他遊過金門,太湖的美,由此可見一般。 那為什麼說是我回憶唯一的缺陷呢?一切又都是一個「意外」,那年老天開了一個玩笑,竟讓金門連月不雨,這樣的意外,讓太湖的水很快的耗用竭盡,幾近乾涸,最後只能看到一個一個幾十公尺大小見方的大水坑,利用休假的時間靠近了這些水坑,一具具滿身傷痕大大小小的腐魚屍體就在坑旁,而在另外一個水坑,一群年輕人拿著釣竿一下向左、一下向右猛拉,我問他們,有釣到嗎? 笑著看我,一面拉起獵物,一面指著身旁鰓還在一開一合也是傷痕累累一堆瀕死的魚,老天啊,這哪是釣魚,他們根本就是在剉魚啊,用鋒利的釣鉤,靠甩力把一群落難擠在大水坑的魚兒們,一尾一尾剉在魚的身體上,拉起來後往坑旁一丟,管都不管,也不帶回去烹煮,後來我才知道,太湖的魚泥味甚重,不好吃,這些年輕人剉魚單純只是尋求刺激,天啊,這哪是尋求刺激,簡直就是「屠殺」;一個「意外」的天候異常,讓太湖「意外」的乾涸竟讓一群魚兒們陰錯陽差的「意外」而亡,這一連串的意外,深深印刻在我的心上,也是我在金門那一年完美回憶中唯一的缺陷。 高粱酒的意外 送禮自用兩相宜,那一年750CC要價才新台幣210元,600CC則只要160元,而白瓷瓶裝罐的四美人酒更成為了我巴結未來丈人(現在的岳父)的利器之一,最後抱得美人歸。 金門生產的高粱酒,因水質純淨得天獨厚,釀法獨特,所以酒的品質遠近遐邇,馳名中外,調離金門的時候,寄了十箱回台灣,在那之後的軍旅生涯,也成了我宴請賓客的最佳酒釀。 九十四年我外派北美洲,未飲畢的三箱高粱酒就包含在我一拖車的家當裏,隨船運飄洋過海到了萬里之外的美國,宴請賓客好友、工作夥伴,總少不了擺上個、個把瓶兒的高粱酒,因為酒精濃度高,頭次嘗鮮的友人飲過莫不印象深刻,念茲在茲,更「意外」成為了我軍事外交工作中另類宣揚國威的利器,也讓更多外國人認識了高粱、認識金門這個好地方。 題外話,如果當年的十箱都完好如初窖藏家中庫房,那光升值,也可以賺個好幾萬,所以送禮自用兩相宜外,又「意外」成了增值賺錢名副其實的「黃金酒」,但有酒鬼稱號的我,已然將之全部飲盡化做一泡泡水肥,消失到無影無蹤,「化黃金為腐朽」,真是敗給自己了。 再見了金門,我意外的故鄉 八十四年七月,任期將屆,我跟幾個屆退的士兵租車「金門環島一日遊」,八二三砲戰紀念館、太湖、山外、金城鎮、古崗湖、翟山坑道、莒光樓、馬山觀測站所有著名景點做離金前最後的巡禮,因為大家都不知道要何年何月才能一起相聚在金門,那天是在山外台灣銀行斜對面的「離家五百里牛排館」享用午餐,大家都知道吃完這頓後,沒多久我們又要再一次「離家五百里了」,因為大家早就把金門當成第二個家鄉。 因為「意外」調來金門,讓我的人生中「意外」多了一個回憶滿滿、溫馨滿滿的第二個故鄉,民國一百年我在離開了金門十六年後,再度踏上「我的故土」,下機的那一刻,好想大聲說句「金門!久違了!我想念你」,未來的日子裏,金門將是我永遠的第二故鄉!
-
昆蟲界的海軍陸戰隊~龍蝨
若說蛙人是軍隊中的硬漢,那昆蟲界的強者莫如龍蝨。這種昆蟲不但擁有堅硬的盔甲,牠還能上天下海。不過,龍蝨這種昆蟲大部分的時間都是生活在水中,並且以水中的小生物為食,牠是天生的獵人。 第一次看見龍蝨的時候,我剛回金門的頭一年的夏天,在靠近溪流旁的樹叢裡,一隻沒見過的金龜子不小心撞在我身上,就掉落在我眼前仰著身體掙扎著。顏色黑色中帶點墨綠色的金屬光澤,身體圓滾滾的,怎麼看都是隻金龜子的樣子。可是這隻金龜子很奇怪,後腳像鐮刀似的又充滿鋼毛,活像一對毛刷划個不停。 當我解救牠之後,牠卻迅速的從我手中飛走,但卻往身旁的溪流衝入。我大吃了一驚,以為這隻金龜子不堪受辱投水自盡去了。直到有另一次機會,我在一個人工水池裡看見了幾隻類似的「金龜子」在水裡像魚雷似的亂竄,才恍然大悟,當時那隻冒失的金龜子原來是一隻龍蝨。 看過龍蝨獵食的過程,你一定會覺得牠們是一種殘暴而剛強的昆蟲!龍蝨生活在水中,牠們的視覺並不靈光,靠的是嗅覺。有些龍蝨屬於腐蝕性昆蟲,在水底下尋覓動物的屍體;有些則是屬於肉食性,會以蝌蚪等小生物為獵殺對象。並且當一隻獵物被龍蝨撕裂時,四溢的體液馬上會吸引附近的龍蝨趕來搶食,所以很容易看到幾隻龍蝨輪流啃食獵物的殘暴的模樣。但是,即便這麼「勇壯」的昆蟲,面對棲地被毒害的結果,這類昆蟲的族群反而很快的在地球上消失。
-
路上
一早,東邊雲層透著天光,車子駛出臨海漁村,瑟瑟風中,隱約夾雜著陣陣浪潮聲。候車亭裡,一位老婦人,戴墨鏡,手挽提袋,皤皤鬚髮,每天總是準時到來,孤單的身影伴著沈穩靜寂的車亭,彷彿一曲流唱不輟的千年絕唱。 一個國中女學生,一臉睡意,長髮披肩,戴手套的雙手摀著半邊臉,邊走邊呵氣的往車亭走來,腳步清閒安逸,看來離公車到站的時間還早。路的兩旁是錯落的獨棟屋宅,猶如天使散落一地的珠子,熠熠生輝,各領風騷。臨海的一邊望去,灰濛海面上,兩併排的黑色長椿,迤邐出海,編織著這小島百姓共同的夢想。遠方的島嶼,籠罩在山嵐霧氣之中,如真似虛,一如人生。 小路的叉口,一棟獨門深院,幾株苦楝樹高聳踰頂入天。一天傍晚路過,驚見滿枝椏的鳥影晃飛,喧鬧吵雜的鳥聲,有如天黑覓不著親娘的孩童叫聲。我停步豎聽細看,繁衍的八哥家族棲息之處。想來人世紛紛擾攘,獨門宅院雖深深,如何閉門清修? 一群群早起的八哥,隨著車來車往,在路中翩翩飛舞,此起彼落的覓食。我放慢車速,避過一群,又閃過一群,路面上曝曬過的酒糟和高粱穀粒,成了牠們豐盛的早餐。牠們雖不若候車亭的老婦人和女學生,生活有著既定的行程目標,但若較晚出門,仍見不著牠們的蹤影。 幾塊貧瘠的沙田,一片翠綠,如一塊綠色地毯。矮矮的株苗中,赫見幾點紅、紫、黃、白花,走近一看,種的是波斯菊和油菜花。去年,幾塊波斯菊花田,吸引了路過和遠來的遊客,停車佇足欣賞,一時車水馬龍,傳為美談,為農曆新春增添了喜氣,也為新春踏青多了一處的好風景。屈指一算,待花田齊放之時,也是新年來到之時,屆時賞花人潮又將重現。新春種了波斯菊,初夏又栽植太陽花,一朵朵碗大的黃色太陽,彷彿人間一顆顆向陽奮發的心,帶給路人莫大的歡欣鼓舞。想到這,陣陣欣喜與感恩,悄悄襲上心頭,感謝那幕後默默付出的勞苦功高。 車再往前行,兩旁的行道樹,此時花朵已漸漸凋萎疏落。盛夏時分,花朵在風中翻飛,猶如一團團黃色的繡球,執意要拋給路過的有情人,可惜哪!可惜……,這端眼波望穿秋水,那端人兒何方? 車過全島生意最旺的賣場,不見門前成排手推車,昨夜人聲喧嚷,此時寂靜一如空城,偌大的停車場,只見一輛摩托車孤獨守候。有時風光,有時寂寥,人生如潮起潮落,得失之間,不都只是路上的一處風景而已? 車過城市文明的標誌-紅綠燈,城鄉之分立判。過去全島最高學府金門高中,如今已屈居第二。校門口,教官、保全每日站崗值勤,風雨無阻迎接學子入學。七點一過,值勤的人兒就內收,只見遲到的人影,一臉慌張,低頭趕路。再過一個紅綠燈,這兒是小鎮的熱鬧區段,文明寵兒7-11門庭若市,叮咚叮咚之聲不絕於耳。隔鄰的包子饅頭店,更是大排長龍,一個十二元的饅頭包子,外加一杯10元的豆漿,就足以支撐一個早上的活力。 車行下坡,全島學生人數最多的國中,路況複雜的三叉路口,導護老師、志工、替代役全出籠。偶見站在角落的校長,常著褐色的西裝外套,他眼觀八方,不時點頭問早,雙手更是不停歇的拍手,除了給自己鼓勵,也為準點來上學的孩子掌聲。 車再過紅綠燈,文明城市遠拋身後。一池波光瀲豔,水面雲影天光,偶見白影飛掠而過。車轉個彎,高聳的莒光樓矗立眼前,一輛車窗掛著黃色條布的白色轎車,總是如時的出現在厚實圍牆外的路沖中央,兩個站在車後練功的男女,猶如下凡的天神向著人間甩塵拂。古老的廢棄小學圍牆外,張掛了各式各樣的標語條布,無非是「法輪功」的是是非非、對對錯錯。有時湊巧遇著當事人,一個個兒嬌小的女人,頭戴藍灰色鴨舌帽,低頭整理著那被風吹落的條布。心中不覺感觸良多,每個人心中都有執著的苦,都有自己未完成的功課,只是啊!只是……,過了這帆又那帆,船過水無痕,過盡千帆皆不是啊! 「前方常有測速照相」提醒著駕駛車速不宜過快,路上的風景宜慢慢欣賞。十幾年前,兩個騎機車的高職男生,一頭栽進了路旁的陰溝,這一去,就沒有回來。繪聲繪影的流言再怎麼傳說,也抵不過自己是駕車的主人,車速快慢由自己作主。人生的路上,何嘗不也是呢?
-
長廊
冷漠的長廊 心飄動 只為那森林 滑過了低迴 可記得 我守候,在對岸 霧襲上一身 妳,是幻 模糊的臉龐失去了 可讀取的密碼 可記得 我找尋,在雨中 濕冷凍結了衣衫 妳,是夢 失聰的耳畔聽不到 長河流的嗚咽 陽光滲透不進來 這國度裡 只剩下激動的節拍 從我的腳下響起 寂寞的單音
-
勿里洞到雅加達──金僑王萬權先生訪談錄
訪談時間:2011年11月19日 訪談地點:雅加達金門會館 家世家庭及返鄉 我的祖籍是金門洋山(營山),父親王秋波(殆1912年出生,生相屬牛),母親鄭坤蘭。祖父王德荷當年從新加坡轉來印尼勿里洞,祖父何時到新加坡,何時來印尼,我不清楚,但我看了《金門王氏族譜》,知道曾祖父明質公傳子有七,祖父德荷公排行第七,除了三伯公德揉留在金門,子孫赴菲律賓或去台灣,其他如大伯公德聚、二伯公德撮、四伯公德抨、五伯公德趁、六伯公德命都也來印尼發展。祖母陳氏,我是華僑第三代,1943年出生,父親和我都出生於勿里洞。外公鄭樹郊是金門吳坑人,1959年去世,外公還有幾位弟弟,如鄭樹清、鄭樹明、鄭樹桐,外婆是印尼原住民,是外公姨太太。上一任福建省主席顏忠誠娶我外公兄弟的女兒鄭含寶老師,我稱顏主席姨丈。 父母生下我們兄弟七人,長兄萬芳已去世,傳子國建。二兄萬炫十多年前在香港,如今去世,傳子國偉。我排行第三,育有男女各一,子國俊改名敬尊,曾赴美國落杉磯讀大學工業管理系,畢業後回印尼在自家貿易公司幫忙,娶朱氏育一男二女。女兒淑瑋,也是赴美國落杉磯讀大學財經科系,現已嫁郭先生,幫夫婿做生意,她在新加坡和美國皆有居留權。四弟萬新去世,傳子有國儀、國傑。五弟萬榕傳子國寶及二位女兒。六弟萬力,有女兒一位。 據說父親未婚前,十幾歲時,祖父曾帶他返鄉,那時應是先到廈門再回金門,但詳情我不清楚。1975年我結婚去台北渡蜜月,去了阿里山、日月潭,也想坐軍機回金門,但手續繁瑣,且要等一週以上,於是我就轉去日本。之後世界金門日第一次和第四次,我都有回金門參加。 父親及我在印尼的奮鬥 家父從小跟著祖父做土產生意,也跟著姑丈賣白米,或從事胡椒、橡膠等物出口貿易,在勿里洞算是大盤商。父親在勿里洞的華校建新學校教過書,後來做華校董事,父親當時就常寄錢回金門,修理祖屋或蓋家廟。我年輕時於1964-1967年,做過外國(如日本、美國)影片進口代理商。1970年開始做玻璃砂事業,在勿里洞開採坡璃砂和黏土(即瓷土),供應印尼玻璃廠原料,黏土可燒製壁磚。日本、澳洲都來投資,挖砂賣到外國。 我也開設過小型巴士公司,汽車從五輛成長到四十幾輛。印尼政府要我出資,協助支援小型運輸,此純屬幫忙性質,方便大家,但後來因動亂,我就收了。1970年在勿里洞開陶瓷工廠K.I.A,有新加坡的技術人員來指導,1976年我搬來雅加達,看到外國壁磚廠改設地磚廠,於是我在雅加達開設了第一家地磚生產工廠。日後想到瓷片磚遲早會被淘汰,於是改做拋光磚,1995年跟瑞士、馬來西亞合股在印尼(NIRO尼羅牌)、馬來西亞新山開設工廠(SANDIMAS金山地公司),現在員工人數加上銷售人員有750多人,工廠佔地有十多甲地。我們現在也做OEM(代工),即由設在越南、中國的工廠生產我們的舊式產品,掛我們的牌子販售,至於新的產品,有的是義大利的師傅設計,由我們自己的工廠生產,這些代工的工廠,設在印度及西班牙,貼我們的招牌,我們都有QC(質量管理),派人在彼處做好品管,我們的產品在商場已建立起品牌,目前已輸出到64個國家,包括台灣。拋光磚算是比較高級的高價磚,以出口為主。 90年代台灣的磁片磚,如冠軍、和成等牌,我都是他們在印尼銷售的大盤商,當時印尼本地的產量不夠。1993年和成牌也想和我合作生產清潔用具(如馬桶等物),但沒談成,後來他們就到中國去投資了。做生意想要成功,必須懂得創新,創新就不會被淘汰。研發部門很重要,要懂得學習,學習是仿製加以改良,中國的模仿能力很強也很快。 我除了幫台灣賣過磁片磚,也幫台灣的朋友來印尼做過水產養殖,但這些都沒賺錢。介紹台南的朋友來印尼生產白貝黑木耳,因為這種黑木耳必須在氣溫攝氏18度生長,台灣冬天只能生產一季。我幫朋友找到雅加達附近的山上,氣候適合生產,車程距離雅加達只要一個鐘頭。但白貝黑木耳的價錢,被一再壓低,就無利可圖了,近年有人在中國生產,以低價搶市場。另外我將引進屏東的朋友來印尼做鰻魚養殖,目前鰻苗價好,全世界都缺貨。過去鰻苗只可抓,無法人工繁殖,如今技術已有突破,大家都想養鰻,我已找到適當地點,這也是印尼第一次有人投資鰻苗加工廠,明年(2012)就要正式引進,希望屆時能順利成功。 我在勿里洞投資了不少土地,我表哥黃進益主席掌握的土地也很多,我的土地有的設置貨倉,有一些目前閒置,曾種過胡椒,日後計劃做養雞場。另外,在勿里洞我投資近百幢的燕屋,燕窩的價格被香港的貿易商控制,近來又受到假燕窩的連累,價格稍跌,大盤商要收購未洗淨的燕窩。目前自己除了僱人照顧燕屋,也以電子儀器遠方監控。養燕除了製造鳥聲來吸引燕子,有的人甚至買燕糞佈置在燕屋中,以吸引燕子築巢;有人做假燕窩來吸引燕子,但究竟有無效果,只有他自己知道。有的華人說養燕沒出息,說:「飼鳥家業潦。」其實此乃倒果為因,有人因家道中衰,子孫沒落,樓房無人居住,燕子入住,他人不明真相,就說養了鳥會使家業潦倒。要知,我們現在養燕,以企業方式經營,又不做缺德事,我們善待燕子,甚至還以空調來侍候燕子,燕子住的地方比人還舒服。
-
去動物園的十五個理由
天氣晴朗少雲,風和日麗 突然想到木柵動物園走走 觀賞孟加拉虎威武淡定的面容 想念長頸鹿咀嚼樹葉的表情 確認大貓熊是不是由工讀生偽裝 檢查大鱷魚的牙齒有沒有蛀牙 那隻笨拙的國王企鵝泳技進步了沒 靠窗坐的那隻金剛猩猩依舊慵懶嗎 觀察無尾熊會不會從樹上掉下來 記錄馬來猴是否擅長打群架 丹頂鶴好像不喜歡來台灣作客 看看亞洲象懾人的超級食量(和驚人的排泄量) 躲在角落的那匹蒙古野馬變得更有自信了沒 比比看河馬還是犀牛身手靈活 對著向遊客盡職地吐舌頭的綠樹蟒做鬼臉 羨慕袋鼠卓越無比的彈跳能力 雙峰駱駝的駝峰其實不是醫不好的腫瘤 是的,此刻我已經站在動物園的入口
-
遙望
它含著淚 送走浪跡天涯的浪人 期盼著 等待著浪人的歸來 日夜盼望著 盼啊! 盼啊! 浪花遠去了 沙灘厚實了 雨水浸潤了它的身軀 藤蔓圍繞著與它相伴 它在時間的流轉中 老去 頹廢的遙望著 那片看不見的海域 浪人揚帆破浪的身影 在它眼瞳的深處顯現 浪人啊 ! 浪人 你是否記得它等著你的歸來 浪人啊 ! 浪人 回家的路是否還刻劃在你心田 浪人啊 ! 浪人 揚起你的帆吧 ! 讓風帶著你歸來 浪人啊 ! 浪人 帶著你的刀 剷除那沿途上的荊棘 回到它的身邊吧!
-
多走多看多聽多想多笑會長壽
早晨八點,在某展館入口處等候入館的長龍綿延人潮裡,有位神態矍鑠的老先生,腰桿硬朗的排在我前面。見老人家那銀白髮絲下,神眸專注的正看著導覽手冊。 老人家邊看著手冊邊跟著人潮的腳步「健朗爽俐」的前進著。 等候入館的人潮隊伍前進後旋即又停滯了下來。雖是九點開館,但大排長龍且一行又一行的綿延人潮,距離能入館「親眼目睹」到該展覽也還真有得等的。 好奇心理我同老人家聊了開來。 「我今年八十八歲了。香功、太極拳、氣功、外丹功我都練過也全都會。可是最近幾年我最喜愛的運動是走路;因為走路最簡單卻又是『最有趣』!」 「我現在每天最少走五公里路。走路這運動,隨時隨處想走就走,不會受限於場地的問題;而且,最有趣的是,一邊走,一邊看,一邊聽;看行人、看建築、看風景;聽風聲、聽雨聲、聽狗吠貓叫鳥鳴聲、聽人我是是非非的談論聲;太有趣啦。」老人家一口濃重的外省腔意興昂揚的說著「我啊,人生正『起步』呢!快樂的走,快樂的活,快樂的笑;大家都尊稱我是『老笑長』呢!」老人家中氣十足生氣勃勃且似尊笑彌勒般的說著。 「小姐啊,我跟妳說,人啊,不管什麼年紀,一定要往外走,多走,多看,多聽,多想;『故步自封』的人生,絕對是不進步、沒活力的呀!『路是人走出來的』、『要頭腦身體都動才會樂活』……」 「切勿失去走走的欲念,每一天,我都會出門走走……在行走中,往往讓我產生了一些最好的想法與念頭……,然而坐著不動,越是坐著不動,則令人越發感覺不適……,因此,如果我們持續地走走,則凡事會迎刃而解。」-齊克果 八十八歲的老先生,活力十足的「老笑長」,在看展的漫漫等候人潮綿延的長龍裡,神態健朗的侃侃而談著,真讓有此美好機緣得以「聽聞受教」的我,深感歡喜滿懷著:「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啊!
-
向陽之台
面對日出方向的三坪之台,有如伸出去的向天祈求之方型器皿,開口朝上,常能領受到春夏陽光之挹注,賜予溫熱明亮之映照,無論植栽或人體皆能增添生命能量!這裡的小花小草,也不啻生活中的一種必要點綴,花紅葉綠之色澤,因光照之充足而不缺乏其豐美! 陽台與客廳之間,透光的落地窗,既是內外之區隔,亦不妨礙陽光之悄然入室;由樓外高空投射下來的天光雲影,常能穿越窗玻璃撒落在地板上,自有其美妙之處,也進入了我的雙眼;在落地窗外,我曾感受到晝陽的餘溫,保留到了入夜之後,存留在陽台鋪設的磁磚上,也在植栽的泥土中;那種細微的發現所帶給我的小小喜悅是從未有過的! 我也曾在早睡早起之際輕鬆地踱蹀於此處,內心之寧靜對應著未醒猶寐的城市之靜謐;忽而,悠然望見朝陽初升之情景,其壯麗令我不自禁的讚歎!從暗淡的遠山稜線次第開展的一種光之揮灑,其絢麗遠超乎語言之描述所能及!這狀似鋪天蓋地、無遠弗屆的宏偉景觀,這淌進我猶是惺忪雙眼的初綻之熹微日光,令我憶及兒時所熟讀之「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的古明訓所揭櫫之深遠意含,也是一種積極開朗的處世態度!此顆亮麗恆星對我們依舊是不離不棄的!而我們的時空也是日日追隨著他,我祈望這追隨所帶來的未來也都是美好的! 到了陰雨之夕,窗裡窗外,風雨必須共同度過。每當預知大豪雨之將至,輒在未至之前往返於此隅,撿枯枝拾落葉,掃泥沙除礫石,以期確保疏浚之暢通!畢竟窄坪之居有它應被注意的事項,小地方自有其對應的生存法則!
-
火龍果
如趕赴一場嘉年華會 穿上豔紅又誇張舞衣 卻裹的一絲不露 俟 艱難地卸下厚重外衣 才看到豐腴的肉身裡 儘是點點未消的淤傷
-
補我一張身分證
因為一則社會新聞,我才發現掉了身分證。 不常用的證件我都是放在舊皮夾,塞進抽屜的角落,壓住底下一疊重要的證書和文件。平時沒事,身分證一點用處也沒有,我覺得它還比不上健保卡或是駕照來得實用,但是掉了,還是麻煩一件。 所以我上網查明補辦的程序,事先用電話掛失後,挑了一個比較清閒的下午,向單位請假,來到戶政事務所。 制式櫃台的後面端坐一位中年婦女的辦事員,一張圓圓的撲克臉,完全符合我的刻板印象。 婦人接過我遞送進去的申請文件,勉強擠出一絲不太明顯的笑容,看來有些虛假還帶些莫名的詭異。她先是從電腦資料庫裡調出我的檔案,仔細核對一遍護照和戶籍謄本的記載資料,然後她的視線開始穿梭螢幕裡的舊照片、護照、前兩天新拍的兩吋大頭照,還有此時此刻正站在櫃台前的人,也就是我本人,核實四者之中是否有任何一方作偽。她不自覺地用左手的兩指扶扶左眼眶的虛空處,彷彿她還戴著眼鏡,我猜想那該是粗框黑色的大眼鏡。 「最近主管要求,要我們加強確認來辦證的就是本人。」她輕聲地說,我不確定她是不是在向我解釋她這樣過分謹慎的行為。 我衝口而出:「為什麼?」 她欠欠稍嫌豐滿的上半身,挪近玻璃隔板,好像那樣我就可以聽得更清楚,她可以更小聲來說話:「不是聽說上個禮拜抓到的那個殺人犯,在南部的機關,成功矇混過關,補辦了新的身分證,搞得我們的上級單位灰頭土臉。」 「是哦!」我故意誇張地說,好像我也知道那則新聞。 「真搞不懂,怎麼會有人喜歡假冒別人的身分,以為這樣就可以隨便做壞事了嗎?」她恢復原來的位置,又盯了我好幾眼,接著問,「你的髮型怎麼和照片裡的不太一樣?」 由她先前的舉動,我以為我們已經形成一種近似同謀的聯盟,但是她的問話立即讓我明白我想太多了;於是我用近乎沒睡醒的口氣回答:「剛剛坐摩托車,安全帽壓的。」 她不置可否,繼續巡視眼前四個不同時期,或是不同型式的頭像,想再找出一些差異。我想起小時候玩過的一個智力遊戲,就像眼前的婦人正在進行的公事:只是她明不明白櫃台前活生生的這個人,有血有肉,其他的照片、文字或是數字不過是這個人的分身罷了。 「身分證是什麼時候不見的?」她翻一下眼皮。 「不知道。」 「什麼意思?」 「我是說,三天前我想要用身分證時就找不到了,確實的遺失時間我不清楚,反正就是不見了嘛。」 我是實話實說,卻換來她斜眼的瞪視。她冷冷地說:「確定所有的地方都找過了?」我面無表情地點點頭,所以她繼續問話:「那就是不詳囉。所以,究竟是在那裡掉的也不知道,是不是?」 我還是無言,點點頭。她停止說話,低頭寫字,交還我剛剛送進的證件,讓我到休息區,等待補發新的身分證。網友說,他在等待身分證時,有種偷渡客的心情,回想剛剛的過程我倒是有不同的感受。 為什麼會掉了身分證,何時,何地?我再怎麼溯源回想都是一個謎。有人偷了嗎?可是我沒遺失其他的財產或是證件啊;如果是上次去辦手機門號時忘了取回,為什麼貼身的小皮夾和健保卡都在?難道是慶功宴的那一晚,飯店旁的暗巷,有人在我神智不清時打劫,那麼為什麼不趁機劫財劫色,只是偷我一張身分證?不可解,反正就是不見了嘛。 真是夠扯的,上次的新聞報導,一位婦人要辦手機門號時才發現她的信用不良,原因是有人拿她六年前遺失的身分證先去辦了手機和信用卡,欠了一屁股債都未繳清;那位婦人調出原始的申請文件,才發現身分證經過變造,連「役別欄」都改成常備役男。會不會,有人冒用我的身分,辦了護照,潛逃出國,正在陽光燦爛的海灘大肆血拼?看來,我最好再到外交部補辦一張護照比較保險。 我想起昨夜的夢境。我與幾位損友同遊大學的校園,貌似蜥蝪的怪物來襲,將我擊昏,同時擄走男友。清醒後,我召集一幫各具異能的鄉民前往搭救。我們搜索校園的每棟大樓和角落,企圖找出蜥蝪人藏匿的巢穴,可惜毫無所獲。我詢問一些人,終於在一位過去熟識但是現在已經疏遠的女友的透露下,得知蜥蝪人藏身在一個名為「DONECUSE」的大樓;但是我不知道這個地方,所以我又到處問人,一樣未果。恍惚中我在一棟不知名的系館,遇見一位肉壯看似講師身分的男子,男子低聲告知(對了,她長得就像櫃台後面的辦事員),蜥蝪人早已潛伏校園,DONECUSE在第二綜合大樓的「300室」。得知蜥蝪人的祕密基地,我擬好攻堅計劃,打算救出男友。 恍神之際,一位已經上了年紀的女義工遞給我一杯開水,還有剛辦好的身分證,同時提醒我,找到舊證時記得來註銷,免得因為誤用舊證,吃上偽造文書的官司。我口頭稱謝,心裡暗想她實在太多事了。 回到辦公室,我拿出嶄新的身分證,仔細端詳。它的大小如同一般的信用卡,方便放進名片夾來保管;色彩柔和,圖案美觀,還很貼心地護貝,以免誤洗毀損。因為這張卡片的設計如此精美,所以引起我的興趣,我上到政府網站,想要進一步來研究。 首先從身分證的正面來看,除了制式的印刷文字外,它的右方是我新拍的,美美的彩色大頭照,光是為了更新這張照片,花費兩百元和兩個小時的帶薪假都值。照片下方是連結我這一輩子最最重要的一組號碼,除非臨時人腦短路,否則我想我這一生都忘不了它。左方的兩項資料,姓名和出生年月日,關係我的天地人格和宇宙星辰的分佈,可以回溯我的生命歷程,決定現在的性格,當然也預知了我未來的發展。因為它們是這麼重要,所以政府又有體貼的設計,一生裡有兩次的機會可以重新洗盤我的生命;但是為德不卒,我實在不懂,為什麼我不能變更我的出生年月日?另外,性別欄是不是有些多餘?回頭再想,或許還是保留好了,寶瓶世紀的新人類確實是雌雄莫辨。官方網站建議,透光來看,可以觀察到防偽的浮水印和安全線,還有細微的雷射穿孔圖案;摸一摸卡片,有壓凸的圖形,轉動紙卡,還可以看見隱藏的折光圖案、變色油墨,和其他精巧的細節。 翻過卡片的背面,先是父母親的名字,除了證明我是私生子以外,這兩項資料幾乎是用不著的;配偶欄,很重要,但是越來越是形同虛設,就算空白也不能證明對方是不是感情騙子;役別這一欄對我來說是個傷痛的記錄,徒增別人欲言又止,懷疑的眼神,我一樣不明白這個欄位資料的意義;出生地的欄位,它的前身是「籍貫」,我舉雙手雙腳贊成這樣的更新,免得又有人取笑我的體型名不副實,欺世盜名;最後一欄,住址,上面登載的是舊資料,那個地方拆了,建成大樓。我的結論是,背面這些欄位的資料都可以取消。網站上說,如果用十倍的放大鏡來看,這些欄位的分格線是由一排無間隔的英文字構成的;同時,如果現時手邊有驗鈔筆,還可以在紙上看見橘紅色蝴蝶的圖案。 正當我沈迷於這張小小的卡片時,手機鈴響。電話的另一端傳來像似語音的女聲,還帶些雜訊:「中央健保局通知你,依照全民健保法規定,你已違規使用健保卡,健保局將停止你全民健保一切的權益,請立即撥『9』,轉接健保局的服務人員。…」我望著手邊的新身分證,立即察覺這是詐騙電話,想都不想就掛掉電話,視線返回原來的網頁,想再看看有沒有什麼有趣的資訊。約莫幾十分鐘過後,手機又響,我猜想可能是原來的詐騙電話,不過還是接起電話,果如其然。這次我完全不出聲,耐住性子,聽完一遍,還是不出聲,也不掛電話,當然不會摁話機上的「9」鍵,於是同樣的女聲停了幾秒後又再重複相同的說辭,模擬循環播放的語音留言;然後是第三遍,但是只講到一半,對方便突然切斷了。真是不敬業,我心想,起碼也把留言講完,這樣才比較逼真嘛;不過,這次對方至少沒有明顯的口音,算是又進步了一些吧。 轉念至此,我心生一種朦朧的想法,還沒來得及細想,鐵門推開,是生物系的魏助理教授過來問我,要不要到他的研究室看看,他復育的「黃帶枯葉蝶」正要破蛹而出。我想推辭,但是嘴裡卻自動應答:「好,馬上來。」 生物系在四年前更名為「生物技術暨應用生物學系」,為了這個新系名,那時我還取笑過魏助理教授好幾回。不過,現在我反而覺得當時的系主任真是有先見之明。 關掉電腦螢幕時,網頁上的游標正好落在一行字上:辭典解釋,身分是「人的出身、資格或在社會上的地位。」,例辭:「身分不明、身分卑微、暴露身分」。 和魏助理教授穿越兩棟大樓之間的天空過道時,他還在吹噓這次的復育是多麼地困難,我的心思卻飛到了他放在辦公桌底層的背包,還有背包夾層裡的皮夾,以及裡頭的身分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