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文學
-
見識新聞查證
十二月中旬的一個午後,手機鈴聲突然響起,透過螢幕顯示,我發現是陌生的電話號碼。 通常,接聽手機之前,我習慣於讓它多響幾聲,藉以先瞄一下來電號碼,為應對預先作準備。因為,若是熟識親友的來電,手機通訊錄裡儲存有資料,螢幕上立即由來電號碼轉換為名字,大抵不會有什麼疑慮,可以輕鬆以對。 相對的,假如是陌生人來電,扣除是不小心撥錯號碼者之外,其餘十之八九是推銷茶葉、或賣保險的;再不然,就是詐騙集團或酒店剝皮妹裝可愛的電話,接聽則需小心謹慎,遇到類似的來電,我常輕聲虛應:「對不起,我正在開車(開會),不方便接聽電話!」旋即掛斷電話,以免惹上不必要的麻煩。 雖然,陌生人的來電,可能存在風險,但好歹也該接聽,於是,我按下接聽鍵,穿進耳膜的是年輕女生的聲音: ──是林先生嗎? ──是的,我姓林! ──林先生您好,我姓吳,是前中央社、蘋果日報和美聯社的記者,從您的「金門根本文采工作室」網站上,看到一些文章,想進一步請教……。」 ──噢!請不用客氣,有什麼問題,請直接說。 ──是這樣啦!在您「憶往情深」系列文章裡,有一篇「記那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寫到有關林毅夫自馬山泅水到大陸的情節,明天早上,有一位美國「紐約客」駐北京的首席記者歐逸文先生,專程自北京經廈門到金門,要實地了解馬山現場的位置和狀況。想請您幫他介紹在地的文史工作者當嚮導,時間只有一上午,多少費用,我們願…。 ──噢!「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假如這件事非常有意義,且我能幫得上忙,當樂於善盡地主之誼,費用就甭提了,但是,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應先釐清,因為,林毅夫的名字非常敏感,以前是一大禁忌,沒有人敢碰觸、沒有人敢公開談論,而且,您說明天一早要來金門的客人,是從北京來的,雖說目前兩岸砲聲已遠颺,關係逐漸朝和平良性方向發展,但彼此的諜報戰似乎從來沒有停歇過,媒體經常有破獲對方間諜的新聞,何況,個人身為公務員,為了國家、為避免惹上無謂麻煩,不能連最起碼的警覺性都沒有,所以,我有一個要求,希望能進一步了解歐先生的個人背景與他服務的媒體,以及前來金門採訪的目的。 ──那當然,在這裡,我先簡短介紹,歐逸文(Evan Osnos)先生,一九八八年畢業於美國哈佛大學,曾擔任《芝加哥論壇報》駐中東記者兩年,主要在伊拉克負責戰場前線報導。目前已轉任美國一家歷史悠久的《紐約客》雜誌,獲派擔任駐中國的首席記者,會說流利的普通話,深入中國各地及鄰近日本、緬甸等國家採訪報導,同時,也為美國公共廣播公司(PBS)的前線/世界節目工作,二OO八年曾獲得「普立玆新聞獎」,也曾獲得境外報導和環保新聞的各類獎項,包括美國亞洲學會(Asia Society)的Osborn Elliott亞洲新聞傑出獎,以及美國海外媒體記者協會頒發的各類獎項,在國際上頗具知名的「戰地記者」。 另外,有關《紐約客》雜誌,創立於一九二五年,是一本週刊,它的報導範圍非常廣泛,內容包括新聞、政治、評論、藝術、文化、小說和詩歌,也有一些幽默的笑話、漫畫,更多的是各種類型的紀實報導,擁有約一百萬的讀者群,其中大多數為學術、商業和文化界的高收入人士。在美國知識份子中影響力卓越,對美國和國際政治、社會重大事件的深度報導是其特色之一,算是知名的國際性刊物。 再者,有關歐先生和《紐約客》雜誌,隨後我會用「伊媚兒」進一步傳送詳細介紹,希望取得您的信任。 聽到這裡,我已完全明瞭來意,即表示: ──金門文史工作者很多,但明天一早,歐先生就要來,臨時要找到合適的人作嚮導,恐怕沒有把握,因為我還是公務員,明天是上班日,若工作能調整,個人非常樂意義務協助。 當下,我看了牆壁上的工作管制表,恰巧該時段沒有重要行程或會議,且年度快結束,至少還有七天的年度休假未使用,於是,我填了請假單並作任務交代,完成請假手續。 隔天早上八點半,我準時開車抵達水頭碼頭,一下斜坡,遠遠起即看到從五通起航的首班船,正緩緩進港停泊。斯時,腰間的手機鈴聲也適時響起,聲音是帶有洋腔且捲舌的京片子: ──您是林先生嗎?我是歐逸文,船已經到了金門,正準備靠岸。 ──歐先生!您早,歡迎您到金門來,我已來到碼頭,在通關出口處等候您。 由於是早上第一班船,旅客並不多,很快地,一位金髮高身兆的西洋人,出現在通關口,一眼即可認定就是歐先生。我佇立在通關出口處,向他揮手打招呼。他也立即揮手回應,由於他是短暫入境,並沒有攜帶行李,只有一個隨身小背包,很快地完成通關入境,正式踏上金門的土地。 ──歐先生,歡迎您到金門來!也很高興認識您! ──謝謝您在百忙之中來接我!吳小姐有將您的文章傳給我,也充分拜讀,認識您,是我的榮幸! ──請不用客氣! 我們相互握手、寒暄問候之後,一起上車前往馬山。 ──歐先生,昨天吳小姐有說您預定當日往返廈門,先請教您,預定撘那一班船回廈門? ──我是訂了下午一時整回五通的船票。 ──既然有機會來到金門,今天我已請了一整天的假,可以帶您走訪金門島,好好向您介紹島上的風土民情。 ──因為,我已與大嶝島上的文史工作者約定,今天下午三點前在大嶝見面,才能搭船到小嶝和角嶼,實地了解當年林毅夫上岸的地方。 ──不遠千里而來,沒有好好參訪金門,是比較可惜! ──沒有關係,在北京,我們常與世界各國的記者聚會,曾聽過許多有關金門的描述,要來之前,我的內人本來也要一起來,但臨時有事不克一起成行,我們已約定,明年三月要偕同其他國家的記者朋友,一起來金門作深入採訪。 我握穩著休旅車的方向盤,讓車子平穩地前進,經過金城市區之後,從環島北路木麻黃的綠色隧道直奔馬山觀測所。 一路上,歐先生除了讚許金門環境整潔、保存良好古樸風貌,也詢問許多有關金門歷史、文化與過去戰役的問題,由於他精通國語,彼此交談沒有障礙,對他所提的問題,都能一一給予解說。 當然,歐先生初次登臨金門島,對這塊土地充滿著新鮮與好奇,提了不少問題。相對的,言談之中,我也對他從北京專程來金門,目的只到馬山現場觀看,也充滿著疑惑,所以,就不客氣地請教: ──您連夜從北京搭飛機來廈門,再乘船來金門,花那麼多錢不遠千里而來,認真算,在金門只有短短四小時,是為趕回去發稿嗎? ──不是為了趕發稿,而是我服務的單位《紐約客》,對所報導的內容,有一項獨特的嚴格檢驗程序──資訊核實制度(fact-checking system)。那就是在採訪報導和編輯審稿作業部門之外,還有一個獨立的「事實核實」部門,完全獨立於採訪和編輯團隊,他們對每一篇稿件的每一個字,都進行事實查核,總計有二十到三十個全職、專業的「事實查核員」(fact checkers),分佈在全世界,他們不只打電話給文章裡所提到的受訪者,甚至,還會專程飛到報導的現場,查核描述是否與事實真相吻合。 舉例來說:《紐約客》派我為駐北京記者之後,也同時在中國設了兩個事實核查員。他們都會講標準的國語,其中,有一個還會講廣東話。他們對我提交的每一篇文稿進行核實簽名,以對所有報導文字的準確度和可靠度負責。 ──這麼說,您這次來金門採訪,假如報導中有提到我,「事實查核員」可能會打電話給我,或也會親自跑一趟金門,是嗎? ──是的!《紐約客》自一九二五年創刊以來,深受讀者喜愛,正是因為報導事實真相,所以,作者群獲得「普利玆獎」者,為全美國雜誌之最,在大約一百萬讀者群裡,大多數為學術、商業和文化界的高收入人士。 言談之中,不經意間,我們已經過官澳海堤,來到位於金門東北角的──馬山。那是一九四九年之後,「國、共」兩軍隔著金廈海峽重兵對峙,兩軍距離最近、交戰落彈最多的地方,相距僅有二千一百公尺,退潮時只有一千八百公尺。白天,天氣好時,用肉眼可以看到對岸的房舍,夜深人靜時刻,兩島的雞鳴狗叫聲,彼此皆能清楚聽聞。 事實上,當年馬山戒備非常森嚴,一般人不能輕易靠近,只有外賓或高級長官才能蒞臨,透過望遠鏡眺望故國河山;比較令人矚目的是,名歌星鄧麗君曾在馬山向共軍喊話,她的歌聲,也隨著廣播穿透鐵幕,為大陸共軍官兵所喜愛,據說,大陸軍營裡流行著順口遛:「白天聽老鄧、晚上聽小鄧」,所指的老鄧,就是大陸最高領導人鄧小平,而小鄧,就是台灣的名歌星鄧麗君。 如今,金門已結束軍管,馬山觀測站撥交「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闢劃為觀光景點,對外完全開放供遊客參訪,包括大陸觀光客和外國人,每天遊客絡繹於途。 此外,馬山距離敵軍最近,它扼住金廈海峽,形勢非常險要,戍守的國軍部隊號稱「天下第一連」;同時,陣地最靠近大陸的哨所,號稱「天下第一哨」,其重要性不言可喻! 然而,曾於二○○八年出任「世界銀行副總裁」的林毅夫,原名林正義,原就讀於台灣大學農學院,於大一上成功嶺寒訓,上書請纓「投筆從戎」,自願轉學就讀「陸軍官校」,四年後以第二名畢業,但並未分發野戰部隊帶兵,獲留校擔任學生連排長。 當時,蔣經國先生出任行政院長,除推動台灣「十大建設」與政治革新,也刻意栽培台灣本土軍官,特准予林正義以軍職公費就讀政治大學研究所,畢業後,奉派擔任「天下第一連」馬山連的連長,經常為到訪的中外貴賓和高級長官簡報,能如此受層峰倚重,未來發展前途未可限量。 然而,他於一九七九擔任「天下第一連」連長期間的五月十六日夜裡,偷偷下海泅水叛逃到對岸,向敵對的共軍投誠。為害怕家人和親友受連累,要求共軍對外保密,並未當成統戰宣傳的樣板,所以,金門島上的國軍部隊,在他失蹤之後,經全島「雷霆演習」多日,大肆搜蒐不著,研判他可能葬身魚腹或沈屍海底,最後以「失蹤」報請結案。 豈料,中共送他到美國深造,成為國際知名經濟學家,先回到北京大學擔任教授,二○○八年出任世界銀行副總裁,新近結束任期返回大陸,《紐約客》雜誌再度採訪報導,首席記者歐逸文先生,在十二月十日下午專訪林毅夫後,當天晚上連夜搭機飛到廈門,隔天一早即搭船來到金門,只為實地察看當年他下水叛逃的地方。 早晨的馬山景點,觀光客不多,我們在大門外的停車場泊車,信步從大門進入,沿著通道前行,經過馬山播音站,和「還我河山」牆,魚貫地進入坑道來到觀測站,透過瞭望窗口,歐先生用手機拍了幾張波光粼粼的海面,以及近在咫尺的角嶼島,然後,踅足回到停車場。 看看腕錶,想順道去獅山砲陣地參訪金門的戰後史蹟,再去吃午飯趕回水頭,時間上恐怕不允許,於是,我們決定遶經新市里,在市街吃了牛肉麵後,僅剩十分鐘空檔,順道拜訪島上著作等身的本土名作家陳長慶先生,推介歐先生閱覽他先後出版的二十幾本書,有小說、散文和評論,包括即將拍成電影的「金門特約茶室」,我開玩笑地向歐先生推介: ──我敢預言,陳先生將是下一個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華人,屆時請歐先生再來金門採訪! 暖暖的冬陽裡,新市街木棉樹下的「長春書店」裡洋溢著笑聲,由於時間有限,我們只能在笑聲中揮手道別,匆匆趕往水頭碼頭,相約明年三月再見! 送《紐約客》歐先生進入候船室,回家的路上,暗忖離開新聞工作五年多了,這些日子除了打卡上班,餘暇回到鄉下老家植花種菜,縱情田園之樂,忘卻紛擾的新聞事件,想不到一通陌生的來電,有機會陪同國際知名記者歐先生作短暫採訪,從他敬業、求真、務實的工作精神,彷彿為我補上一堂精彩的採訪教學,讓我零距離地見識新聞查證工作!
-
真正的豁達
「我寧願死在路上,也不願躺在床上等死」。這是李爺爺常常掛在嘴邊的話語,96歲的他,有著硬朗的身體,超強的記憶力,也是我見過真正豁達的老人。 與李爺爺結緣在4年前,他的身影不定期會出現在園區,反戴著一頂淺色的棒球帽,背上揹著樸素的簡便後背包,裡頭裝的唯一行李就是相機,那是他最忠實的朋友,拍照是他生活的全部。手上的手杖卻像點綴的配件,真正的作用不大,他總是迅速的移動身體,不准我們攙扶或協助,他是我們共同的爺爺,也是園區的寶貝。 我常常想到他,但是鮮少主動打電話問候,因為只要我電話一問候,爺爺就會雀躍的如小孩般開心,隔天,不管是晴天或雨天,嚴寒或酷熱,他就會忍不住的出門,笑嘻嘻的在園區出現,也許,他真的是太寂寞了,但我又擔心他固執的個性,凡事不依賴旁人的作風,萬一在路上有個閃失,我們於心何忍,又怎麼對他子女交代呢?所以,有情卻只能裝無情,但爺爺還是會不定期的前來,只要爺爺前來,我們這群晚輩就會熱絡的圍在他身旁,他感謝大家不嫌棄他這位老人,願意陪伴排遣他寂寞無聊的時光。我卻從爺爺身上看到了大智慧,以及真正的豁達。 這次見面,我偷偷觀察到:爺爺所拍的照片有多張顯得模糊,這與他專業的水平不符合,我不敢告訴他,我想他握相機的手已經不穩了,臉上、脖子上、手臂上迅速長出的老人斑,讓我有些擔心,爺爺真的老了,體力快速在衰退,唯一不變的是他的記憶力依然超強。爺爺說:「如果我能活100歲,那我的生命就只剩下百分之四,也就是四年囉!所以,我早就安排了自己的身後事,你們別擔心,就算我現在死去,也沒有關係啦!」我不喜歡聽這種話,心中有隱隱的不安。 「斗笠芒鞋,機竿不離手,青山碧海任遨遊。閒雲野鶴作伴,欣看願者上鉤,更把靈感留住。無懷葛天生涯,羨煞前賢五柳。」〈以下是爺爺自己下的註解:這首辭是宿儒高松先生撰寫的,生花妙筆寫畫我頑愚習性,應可做我的墓誌銘~李半叟2012/04/18〉~爺爺兩大嗜好是拍照和釣魚,以上所寫「機」指的是相機,「竿」指的是釣竿。 爺爺告訴我:他已經簽署好大體捐贈的合約書,他的遺體將會是陽明醫學院學生們的教材,提供他們研究長壽的秘密。他笑笑說:我已經參觀過解剖室,我死後遺體會在藥水裡浸泡一年之久,然後將遺體移出,學生就可以開始解剖研究了。我的遺體會重複解剖很多次,至少是一個學期的期程,學生解剖前會有一個儀式,每堂課研究完就得先行縫合,我就會經歷被剖開、再縫合,縫合、再解剖,無數次、無數次,直到遺體無法再使用,學校會舉行一個告別式,我的任務就算完成。我注視著爺爺,默默的聽著,然後我問:「爺爺,你會害怕嗎?」「不會,臭皮囊又不會痛。」爺爺還幽默的說:「我愛漂亮,我會叫他們縫好一點,而且,我會叫他們多燒幾個漂亮的紙美女給我作伴。」爺爺詼諧的笑著,我知道後者是他的玩笑話,我忙回答:「每一次的解剖,爺爺的靈魂一定要守在旁邊,吩咐學生們動作輕一點,縫合仔細點。」爺爺笑得更燦爛了,「我會的!」爺爺說。 爺爺依照慣例,堅持自己坐公車回家,望著他過馬路的身影,雖然俐落,但仍有些重心不穩的搖晃,電話確定他安然返家,我才放心!想到他房間那副自己寫的毛筆對聯:「霹靂啪啦健身趣,東南西北防癡呆。」他是懂得生活的人,也是一位真正豁達的老頑童,期待未來的日子如他老人家所願!
-
金門浦邊趙氏肇基始祖孝成公衍派探討
壹、前言 首先感謝海峽兩岸三地各位宗長對金門浦邊(古都圖為十七都,今為金沙鎮轄下的一個自然村),始祖孝成公源流的探討。在《世界趙族通訊》與泉州趙宋南外宗正司研究會《趙族會訊》中,都有熱烈的討論和寶貴的卓見與訊息,承蒙諸位不吝指正,本人獲益匪淺。雖然各人的看法不同,但如此的熱忱與坦然,宗末給予最高的肯定,並致十二萬分的謝意。唯對部份說法不盡認同,故願借此機會表示一點淺見。 貳、對金門趙氏源流之探討 宗末目前有趙氏族譜多部,有關金門趙氏族譜(抄本)計有五部;一、金門《印浦趙氏天源綿遠譜》;二、苗栗《印浦趙氏天源綿遠譜》,乾隆丁卯年太祖派卅七世孫希鍾字元吉敬題;三、澎湖《趙氏族譜》,趙水德主編,三信印刷廠,民國六十七年(一九七八)戊午十二月一日出版;四、《溫陵安平星塔趙氏從吳氏族譜》,康熙十八年(一六七九)己未夏出版,宋燕懿王良琨稽首譔;光緒五年(一八七九)己卯仲夏宋懿王三十二世孫世材重書;五、《大同趙氏天源續譜(銀同趙氏續譜)》,康熙辛巳年(1701)三月朔日,魏王廿四世孫時長拜書。從中發現我趙氏由內地來金門居住者有二大派後裔,為太祖派與魏王派,計有五位先祖。 一、金門《印浦趙氏天源綿遠譜》中載有: (一)、迨至德祐丙子年(1276),元狄侵逼,叛臣蒲壽庚以城降元,司院府第盡遭兵燹,而我宋室苗裔,從帝昺航海南下,散居泉、漳不一其地,惟我十七世祖孝成公卜宅浯州十七都浦邊鄉,興居成族,建立祠宇,重修譜牒,自是昭穆不紊,人丁蔚起,相傳十世,千有餘人。 (二)、至弘治辛卯年,我肇基公遷居後浦東門生二子長進賢次進良,而進賢公亦生二子長源耀次源輝,傳有三世因土地窄,而田園瘦,源輝公遂分一支於埔邊(古都圖為十九都,今為金寧鄉的一個自然村),春秋祭祀仍歸印浦,又傳四世,不幸時值清明交會之秋,干戈擾亂,民不堪命,而我族士女散之四方,以故浦邊廟宇失修廢墜,被斗門陳佔葬,因而春秋失其祀,牒譜失其修矣!真可為飲傷者也,斯時也,我源耀公之曾孫亦不復戀其坵墟梓里,東遷於澎。註一、金門《印浦趙氏天源綿遠譜》p92-94)。 說明: 1、從引文(一)得知;十七世祖孝成公於德祐丙子年(1276)即與帝昺東西奔波,最後卜居於浯洲十七都浦邊,是為太祖裔開浯洲浦邊始祖。 2、引文(二)弘治是明朝孝宗皇帝年號,孝宗皇帝在位十八載,並沒有辛卯干支,弘治年代有二個辛,一個卯,即辛亥年為弘治四年(1491),辛酉年為弘治十四年(1501),乙卯年為弘治八年(1495),弘治從1488-1505年,弘治乙卯年是否誤植為辛卯年? 3、引文(二)肇基公遷居後浦東門(古都圖為十九都,今為金城鎮東門里)僅生順賓公一子,諱良號維藩謚進賢,故進賢、進良實為同一人。順賓公亦生二子;德煌與德焜。長德煌公諱光顯謚源耀,源耀亦生二子:長惟亮、次惟卿。次子德焜公諱光達謚源輝,生三子:長惟吉、次惟美、三惟寵。註二、澎湖《卯浦趙氏天源綿遠譜》p4及苗栗《印浦趙氏天源綿遠譜》p15-16)。 4、引文(二)孝成公後裔,源耀公曾孫,首分居澎湖。 5、金門孝成公派下昭穆均遵循太祖派,故推斷應為太祖後裔。 6、目前定居金門我孝成公派裔下男女、老幼不及七十人。 7、埔邊始祖(肇基)何以為宜明公之研判: A.金門《印浦趙氏天源綿遠譜序》p94-95註三、中有載: 「而我等一脈安可不立譜牒,以為承先啟後哉!惟就我肇基公(按廿七宜明公)一派流下未經纂入舊譜者,於茲繼始登修,彙譜書畫成圖,題曰《印浦趙氏天源綿遠譜》。」 B.順賓公(維藩)在萬曆戊子(1588)中舉,任清流縣令註四、明朝洪受著作《滄海紀遺》p23)在外為官,無暇照顧家鄉老幼,宜明公乃由後浦東門就近移居埔邊與次孫後裔同住,受晚輩照顧,也是理所當然。 C.在我中華民族固有文化道德,如斯時宜明公已仙逝,為尊崇長輩,故以宜明公為始祖亦屬當然。但是《滄海紀遺》所說的維藩公為浦邊人,實際應為埔邊人 (蓋古人稱籍,皆以原籍稱之,今人亦然)。因為維藩公(順賓)之父宜明公肇基埔邊,為趙氏始祖,故維藩公應修正為埔邊人。 基於以上三種原因,研判以宜明公為埔邊肇基始祖,最為恰當。 D.由譜中瞭解先祖妣所葬之地均是埔邊村附近現有地名,譜中記載傳系人物也是埔邊人,推斷作譜重點在埔邊,浦邊僅一語帶過而已,而其後裔沒有詳細記載。 二、《溫陵安平星塔趙氏從吳氏族譜‧序》有云: 仕 公分居安海黃墩,遂從外祖以吳為姓。後遷徙星塔為派下始祖。仕 公十一世孫在四公始分居金門註五、(該譜P27)。 說明: (一)、金門之得名,始於明洪武二十年(1387),在浯洲之南設置守禦千戶所,江夏侯周德興築城外環於此,因其內捍漳廈,外制台澎,實具「固若金湯,雄鎮海門」之勢,故取金門兩字取代浯洲之稱。 (二)、伯調公長子師玖公遷徙青陽為青陽始祖註六、《南外天源趙氏族譜》P452),師玖公裔孫仕 公,分居黃墩後即遷居星塔,為始祖註七、《溫陵平安星塔趙氏從吳氏族譜》p3。 (三)、在四公徙居金門後是否復姓,其後裔傳派和發展無從攷證。 (四)、一至二兩項派下先祖名諱所用昭穆,均為太祖玉牒,故應為太祖後裔無誤。 三、《大同趙氏天源續譜(銀同趙氏續譜)》註八、該譜p119云: 魏王十五世孫光璘公傳居石橋,生三子長德耀、次德明、三德和號孝成,有文學,遊於浯洲為顏家招贅,就住家焉,生洪武辛巳年八月十五,卒宣德壬申年十月初四,妻顏氏祖妣合葬加同溝上,坐壬向丙,子一人。 說明: (一)、洪武為明太祖朱元璋年號,有辛酉年(1381)及辛未年(1391),沒有辛巳年干支;宣德為明宣宗朱瞻基年號,有壬子年(1432),沒有壬申年干支。 (二)、德和公獨子承宣公是否有返回銀同,無從攷證,但在《大同趙氏天源續譜》有較完整的傳系圖註九、該譜p158。 四、依據苗栗《印浦趙氏天源綿遠譜‧世係表》傳係為: 宜明-順賓-長源耀(次源輝)-惟亮-守喬-世謀-令秀-長子憲(次子聖)-伯占 說明:(一)、太祖派卅四世子憲公與子聖公,其派下遷居澎湖奎壁港及潭邊。子憲公長子伯占公為趙氏開澎始祖,其五子師淵公肇基台灣彰化馬芝保大浦庄。 (二)、伯占公四子,師沛公長孫,希宏公之長子與熊公,四子與杰公及五子與烈公陸續遷移至台灣省苗栗縣。 (三)、子聖公派下遷移福建安海官轎(按吳鴻希宗長函謂官橋)。 (四)、由此證明澎、彰、苗趙氏實由金門東遷過去。 五、魏王十五世孫,曾孫廷聰公長子輔佾舊居??粵頭輔居金門註十、《大同趙氏天源續譜》p115.124。 說明: 輔佾公後裔,在金門目前無資料可考。 六、時卿公遷徙浯洲溪邊鄉。註十一、《大同趙氏天源續譜》p156。 說明: (一)、時卿公為誰之後裔,其子孫為何?因該譜年代久湮,族譜缺頁,頁碼零亂,知者敘、不知者闕。 (二)、三、五、六項所用昭穆,均為魏王派,應為魏王後裔。 參、太祖、太宗、魏王玉牒 一、太祖派舊十四字:德、惟、守從、世、令、子、伯;師、希、與、孟、宜、由、順。 新十四字:溥、綱、鼎、建、存、忠、厚;禮、義、謙、和、勗、永、循。 青陽派自訂:功、世、昌、原、復、祖、基;輝、前、映、後、在、英、俊。 二、太宗派舊十四字:元、允、宗、仲、士、不、善;汝、崇、必、良、友、季、同。 新十四字:原、本、懋、謙、思、尚、實;式、景、均、中、慶、以、充。 三、魏王派舊十四字:德、承、克、叔、之、公、彥;夫、時、若、嗣、古、光、登。 新十四字:先、賢、廷、輔、文、才、廣;資、質、端、莊、盛、傳、芳。 肆、金門浦邊趙氏始祖孝成公與太祖裔十七世昌世公之探討 本人在西元二○○六年拙著《卯浦趙氏天源綿遠譜續譜(一)》中,將浯州十七都浦邊鄉趙氏始祖孝成公,與《溫陵安溪厚山趙氏族譜》十七世昌世公誤為同一人。按金門《印浦趙氏天源綿遠譜》譜序,我十七世祖孝成公與帝昺航海南下,卜宅浯洲十七都浦邊,娶卓氏,封為慈懿太孺人註十二、《卯浦趙氏天源綿遠譜續譜(一)》p78)葬於浦邊村郊。 有關於昌世公的資料見於《陽林趙氏家譜》註十三、P91:昌世公字禹臣號浮雲八處士,仕雅公長子,生於元大德七年癸卯(1303)閏五月初二日子時,克紹先業,建立祠宇於青陽,卒於明朝洪武十一年戊午(1378),九月十三日辰時,葬石壁仕雅公墓後,娶張氏註十三、《陽林趙氏家譜》p91。 南宋於1279年滅亡前,孝成公就與帝昺東西奔波,昌世公在元朝二十四年(1303)才出生,其中相差幾十年,且孝成公娶卓氏、而昌世公娶張氏,故以時間與其妻室觀之,孝成公與昌世公非同一人。 伍、金門傳世探討 卯(印)浦趙氏天源綿遠譜序記孝成公為十七世(以德昭公為一世),孝成公從宋德祐丙子年(1276)已來浯洲定居,至今已有七百卅六年,若每世以廿五年計,應傳廿九世之多。金門現在已傳至四十七世,換句話說,在農業社會為增加勞力,大部份較為早婚,傳系應該無誤。部份姓氏傳系是從徙居新住地算為第一世,未將其前之先祖加進去,所以就會有誤差。例如《安平星塔趙氏從吳姓族譜》仕 公本為十六世,到安平星塔肇基,變為一世始祖而譜系未將功全公前十五世納入,所以就會誤差註十四、《溫陵安平趙氏從吳氏族譜》p27)。 陸、結論 海峽兩岸三地的宗長,對於金門趙氏世系的代數與連貫有所疑慮,並給予關心、指導與鞭策,宗末再次向世通、守通、天准、守林、鴻希、惟新及台灣的守博、藤雄、炳南、文化、德江、秋榮、秋波諸位宗長致十二萬分謝忱,使宗末有機會深入考證學習,收穫良多。因學淺才疏,又對趙氏淵源瞭解膚淺,未能對這方面做更多表達。若有失當,尚請見諒。在此誠懇建請各位宗長、先進,不妨繼續努力,對傳系爭議多下考證功夫,找出問題徵結所在,此事也正是我趙族後裔責無旁貸的義務,果真找出問題真相,則對現代、後代吾族宗親及祖先也是一種貢獻和孝思。 金門、澎湖、苗栗趙氏族譜,譜名有的書『印浦』,有的寫『卯浦』,何者為正確,祈盼宗長們繼續不吝指正,以利正名。金門浦邊趙氏始祖孝成公其名諱果真如此?或因時代背景,為了保命棄真名而改現名,不得而知。拜託請繼續協助尋找孝成公真實的生平資料,及提供趙氏族譜以利查尋求證。 註釋: 註一、金門《印浦趙氏天源綿遠譜》p92-94乾隆丁卯年太祖派卅七世孫希鍾字元吉敬題。 註二、澎湖《趙氏族譜》p4,趙水德主編,三信印刷廠,民國六十七年(一九七八年)戊午十二月一日出版及苗栗《印浦趙氏天源綿遠譜》p15-16,乾隆丁卯年太祖派卅七世孫希鍾字元吉敬題。 註三、金門《印浦趙氏天源綿遠譜序》p94-95乾隆丁卯年太祖派卅七世孫希鍾字元吉敬題。 註四、明朝洪受著作《滄海紀遺》p23,一九六九年六月,金門縣文獻委員會發行,金門日報社印刷。 註五、《溫陵安平星塔趙氏從吳氏族譜‧序》P27,康熙十八年(一六七九)己未夏,宋燕懿王廿七世孫良琨稽首撰;光緒五年(一八七九)己卯仲夏宋懿王三十二世孫世材重書。 註六、《南外天源趙氏族譜》P452,一九九四年十二月趙世通先生主編,泉州市印刷廣告公司出版。 註七、《溫陵平安星塔趙氏從吳氏族譜》p3,康熙十八年(一六七九)己未夏出版,宋燕懿王良琨稽首譔;光緒五年(一八七九)己卯仲夏宋懿王三十二世孫世材重書。 註八、《大同趙氏天源續譜(銀同趙氏續譜)》p119,康熙四十年辛巳年(1701)三月朔日,魏王廿四世孫時長拜書。 註九、《大同趙氏天源續譜》p158,康熙四十年辛巳年(1701)三月朔日,魏王廿四世孫時長拜書。 註十、《大同趙氏天源續譜》p115.124,康熙四十年辛巳年(1701)三月朔日,魏王廿四世孫時長拜書。 註十一、《大同趙氏天源續譜》p156,康熙四十年辛巳年(1701)三月朔日,魏王廿四世孫時長拜書。 註十二、《卯浦趙氏天源綿遠譜續譜(一)》p78,二○○六年九月趙國群主編永春印刷社出版。 註十三、《陽林趙氏家譜》P91,正德八年(一五一三)歲次癸酉冬十月五日趙啟盛頓首謹書。 註十四、《溫陵安平趙氏從吳氏族譜》p27,康熙十八年(一六七九)己未夏出版,宋燕懿王良琨稽首譔;光緒五年(一八七九)己卯仲夏宋懿王三十二世孫世材重書。
-
荷─花與葉
我一生的色彩 都在護衛一慣粉嫩的荷 我的姿態 就像仰向天際的燈罩 為身邊的伊凝聚焦點 風起兮 咱倆款身搖擺 轉個身 我仍是最稱職的伴郎 雨起兮 乃擎托珠圓恁娉婷 而眼下 草蟲云「唧唧」 蜜蜂曰「嗡嗡」 就在有風微盪的仲夏午后…… 妳說 妳粉嫩的嬌顏 燦爛在我的鬢間 熟識我的舞姿 習慣我的容顏 妳說 下一個夏 還……
-
浯副徵文啟事
「浯江副刊」歡迎各界投稿,來稿請以WORD檔案寄送投稿信箱,文件格式12級字、細明體,不特定設置行距。稿件一經錄用,將同步刊登於本社相關網站(含官方網站www.kmdn.gov.tw及「電子報紙數位閱讀網」archive.kmdn.gov.tw/kmdnnews/)。 請勿一稿兩投,嚴禁抄襲,投稿者文責自負;有抄襲爭議之稿件,在未確認為投稿者原創前,本社得不支付稿費;若查證抄襲屬實,扣發稿費,來稿永不錄用,並保留相關法律追訴權。
-
寶貝們試讀﹐我衝﹗衝﹗衝﹗
每年暑假開放新生試讀期間,就是老師心力體力交戰的緊張時刻……。 現在普遍少子化的社會,每一位孩子基本都有五、六位大人拱著、寵著;爸比媽咪、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是基本人員,連姑姑、阿姨、叔叔、伯伯也來軋上一角的比比皆是,其寶貝程度可想而知。 新生幼兒們,初來到園所,因著先天個別差異及後天教養方式,表現出的行為五花八門,試讀期間發生的狀況和適應期長短因人而異。 活潑外向的毫不怕生,任何人帶領都ok,好像這裡原本就是他的地盤,奔走跑跳逕自玩得起勁,與家長一聲掰掰,頭也不回,看都不看,小手一揮,就被大型遊樂設施吸引去了;老師需亦步亦趨,隨時盯哨,深怕有個閃失,摔個四腳朝天!不好跟家長交代呀!這種孩子通常好吃好睡,只要讓他盡性玩,吃飽睡足,開心、安全回家去,保證睡不到天亮,隔天就又快快樂樂迫不及待的來上學,是適應力最強的標準類型,過不了幾天即註冊領學用品,試讀成功皆大歡喜。 看似乖乖牌不吵不鬧的,其實也滿傷腦筋,悶葫蘆對什麼都不感興趣,靜靜的只坐著看人家玩,一副憂心忡忡的樣子;這個不吃那個不玩,老師必需搬出說學逗唱十八般舞藝,引領他動起來融入團體,家長問起也才能言之有物。原本以為平安無事的當了幾天全方位演員,萬無一失,應該試讀成功,錯了!那是風雨欲來前的寧靜,萬一那天伺候得不如他意,反過來將老師一軍,回家說:「幼稚園不好玩,我好無聊,我不要去上學了。」乖乖!老師有如五雷轟頂,霎時頭暈目眩,只好再見,保持連絡明年再來囉! 缺乏安全感的幼兒,多半以「哭」來表達,喜歡躲在父母身後,或像無尾熊一樣趴在父母身上不下來,不讓人牽,也不讓人碰,是明顯的分離焦慮型;有的甚至出現自殘的舉動,捶頭、咬手指、自言自語「我要回家,我要找媽咪」…………等,適應環境能力薄弱,往往是最棘手的角色,一哭就是幾個月之久,面對這種焦慮型孩子,老師必須養足精神與他長期抗戰,直到成功方休。 對他們來說,上學有如生離死別般痛苦,每天在幼稚園門口,上演十八相送爭奪戰,當父母一放手即放聲大哭。這種類型最能考驗出老師的耐心與專業;只要老師多花點心思,多陪他玩陪他談話,疼著寵著惜著,給他充分的愛與安全感,時間一久感情建立,取得他的認同與依賴,即刻蛻變成最得力的小幫手,最厲害的「高材生」讓老師的成就感,飆得比101大樓還高。 也不乏家境優渥、氣質高雅的孩子,家長不是政商就是名流,小小人兒一身名牌,貴氣逼人,盡是嬌滴滴的小公主和霸氣的小王子。老師得小心翼翼,時時讚美,小心伺候著。往往上學不到一個月,家長就頻頻質問:「我因為很『忙』沒時間教,才送來貴園所,都已經一個月了,為何我家寶貝還不會認字?不會寫名字?不會背唐詩?不會說英語……?我要轉班、轉校。」動不動就搬出「請園長出來談」諸如此問題,連番出現,老師臉上想出現笑容都難喔! 其實最需要再教育的就是『這些家長大人們』請別再以『忙』當藉口,希望能多注重孩子的心理感受,孩子成長路上,最需要的是父母真心的關懷與陪伴呀! 隔代教養的問題也層出不窮,或未婚生子,或父母離異的單親家庭越來越多,大環境不景氣,年輕父母出外努力拚經濟,孩子託給祖父母帶;這些孩子多半受祖父母寵愛,有如蠟筆小新,滿口臺灣國語,天不怕地不怕,隨性好動,但聰慧適應能力極強,好像一塊黏土或一塊海棉,可塑性高,吸收力強。 外籍新娘的孩子最讓人心疼了,離鄉背井的媽媽,自己都還在適應新環境,學習ㄅㄆㄇ;要幫孩子溫習課業,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先天環境互動缺乏刺激不夠,常錯過教養黃金期,學習上先天不足,後天不補,教養方面比較辛苦。老師與外籍媽媽溝通,更要耐心講解說明清楚,以免唇舌費盡,得到的仍是一句「莫宰羊」,那就鴨子聽雷,有聽沒有懂。 對於外籍孩子,老師更需主動關照,花更多心力教導,將心比心,畢竟這些新臺灣之子,將來也是國家未來的「主人翁」呀! 此番精采戲碼在幼教界,是每年必定會固定上演的。資深的幼教老師,早就了然於胸,每位孩子都是父母心中的『瑰寶』,唯有將他們視如己出,展現真誠的心與他們「博感情」,不斷的付出愛心和滿滿的關懷,相信假以時日,我們將成為家長育兒的後盾、教養的參謀,孩子們心中的另一個「媽咪老師」。
-
孩子﹐謝謝妳
孩子,謝謝妳,謝謝妳愛我的父母,讓全家感受到妳天真無邪的愛,散發出無比的光和熱。那天搜尋不到妳的身影,暗想妳肯定是溜到住在後棟的表姊那兒玩樂,正準備拉開嗓門把妳喚回以供差遣,妳爸爸搶著回應說,妳正在幫阿公搥背。果然一進入瀰漫藥味的房間,見妳面露微笑高跪在阿公身後,雙手握拳一起一落搥背侍候著,阿嬤握著阿公的手坐在一旁,孫女三人談笑風生。縱使久病在床的老人家有妳如此鈴鐺般的笑聲陪伴,可也勝過幾帖良藥,暫且忘卻身體的病痛。這樣的情景我是再熟悉不過了,也一直是內心所企盼的。然而卻總是得經由戲劇呈現才能看到這幅孫兒承歡膝下的畫面。如今不是夢,更非假象。我悄悄退出房間,獨自咀嚼那份甜蜜的滋味。謝謝妳,這個家在冬日裡不僅有陽光的照耀而溫暖,更因為妳的小小舉動讓所有家人都感到熱烘烘。 去年,阿公突如其來的一場大病,打亂了所有家人的生活,也讓我不得不因為得時常在金門台北二地當空中飛人而讓妳感到委屈。自妳出生以來,我一直陪伴在妳身邊,堅信所有教育的根源是家庭教育,因此我們母女互相跟著對方的腳步前進並且學習。但是被打亂的生活秩序是需要時間來調適的,然而阿公的治療是不能延誤的,雖然妳十分清楚我對阿公的愛而認同我的付出,我也深信經由每年寒暑的返鄉,妳和老人家的感情是夠深厚的。但畢竟是需要媽媽陪伴的年紀,故對於我越來越以金門為主的生活重心產生質疑,激動之處竟脫口而出:「媽媽,你不用管我了,反正妳只關心阿公,你不用回台北了,就在金門照顧阿公,我會自己安排去處」,剎時間眼淚再也止不住,是憐惜妳也是心疼老人家的身體。沒想到妳的反應是如此強烈,幼小的妳是我的愛,但年老的父母親也是我的愛,除了溝通的言語外,也只能祈禱妳可以稍微明白。如今,我們一起返回金門阿公阿嬤的身邊,一起承歡膝下。 孩子,我還要謝謝妳,願意和我一起照顧年邁的家人。搶在阿嬤的前頭幫忙做事,讓她老人家免於因爬高或拿重物導致重心不穩而跌倒。妳經常一句:「阿嬤,抱抱啦」一個箭步上前雙手環抱她,不習慣被擁抱的阿嬤,總是緬腆的支開妳的開放作風,如今也喜愛被妳擁抱的溫度,因著妳那份天真的赤子之心讓家裡的熱度逐漸上升。妳說,妳喜歡跟阿公談學校發生的事,雖然老人家不見得懂,但妳覺得阿公整天躺在床上很無聊,應該多跟阿公說說話。每次見妳在阿公跟前談天說地時,我總是感到無比欣慰。如此善解人意的孩子,我還要求什麼呢?名列前茅還是多才多藝?常聽人說隔代溝通困難,相互之間更是無話可講,然而妳坦率良善的個性,總令病榻上的阿公期待妳的到來。你願意說著不流利的閩南語和老人家溝通,經常是一件看似嚴肅的事件卻描述得讓大夥兒啼笑皆非。謝謝妳這麼愛我的父母,用心用行動來表達妳的愛。 孩子,我更要謝謝妳,謝謝妳愛我的故鄉。每當聽妳說,還好我們回金門來定居,我好快樂。這些話無疑是幫我打了一針強心劑,給了我無比的信心;相信回來金門的決定是我們人生的一段路。這一段路並不會白走,就算未來還會再出走到世界各地,但這裡都將會是我們內心溫暖的根源。孩子,妳辛苦了,捨去多年的好友及一起長大的青梅竹馬,立即投入看似熟悉卻陌生的環境,生活裡的一切都得從頭學起。謝謝妳一直陪伴我,給我勇氣回到熟悉又陌生的故鄉,陪我一起找尋我的回憶;陪我一起迎接在金門的挑戰。熟悉的土地但生疏的生活模式,加重在背後無形的責任,令我有些喘不過氣來,然而從妳身上散發出的能量,讓我們在這塊土地上的生活漸入佳境,也逐漸平穩我不安且煩躁的情緒。孩子,謝謝你陪我一同過簡單平靜的生活,願意互相為對方注入能量讓彼此相處更和諧。 妳說,妳喜歡呼吸金門的空氣;喜愛遼闊的綠色高粱田;愛看一望無際的藍天;喜愛古厝更是令我訝異。每當我們開車駛入木麻黃大道,一起享受這條綠色大道帶來的愉悅心情,我便一次又一次訴說家鄉的故事,內心暗自期許古老的故事有如堅硬的木麻黃在妳腦海裡生根,要妳永遠不忘這塊土地。目睹我小時候躲避空襲的防空洞,被挖土機一鏟一鏟填平時,妳跟我一樣因不捨而憤慨。防空洞是多少苦力一鏟一鏟的成果,也是媽媽成長的記錄。如今文明的機器不到數日便將它消毀殆盡,好像試圖快速抹去這段流血流汗的歷史。我們因為愛這塊土地而有激動的言語,也為消逝的記憶惋惜。謝謝妳願意跟我一起走遍故鄉的各個角落,享受踏在這塊土地的各種感受。 看著妳書寫關於「媽媽,謝謝您」的文章,我倒是感到汗顏了。如果說我對妳的愛是理所當然的,那麼我也應該感謝妳願意選擇從我這裡出生。
-
我們家聖誕老公公也曾來過
看到同學又忙著張羅聖誕晚會,商店裏也擺出了許多聖誕節應景的商品,校慶的化妝遊行裏看到同事扮演聖誕老公公,笑咪咪的發糖果給觀眾時,讓人發出會心的微笑,因為我也曾擔任過聖誕老公公的角色,完成自己孩子的夢想。 孩子們讀小學時,有一年隨著聖誕節的腳步逼近,街上節慶的氣氛越來越濃厚時,有一天兒子問我,什麼時候聖誕節?我問他要做什麼?他告訴我這樣又可以收到聖誕禮物,這才想起去年的一個小秘密,聖誕節的前一天晚上,心血來潮的偷偷買了一些平常他們想要的禮物,再買一些亮晶晶漂亮的包裝紙,趁著他們睡覺之後,發揮我的創意頭腦,把禮物包裝得新奇又有趣,然後掛到外面的大門上,第二天早上若無其事的問兄弟倆,有沒有向聖誕老公公祈禱?送給他們聖誕禮物,接著母子倆四處尋找,兒子在他掛羊奶瓶的地方看到禮物,很興奮的說:「聖誕老公公真的有來過我們家,你們看祂送來的禮物。」興奮的一口氣都把那些禮物通通吃光。 當時的靈感來自於在空大修心理學一位教授的一席話,他說他的女兒很天真,讀小五了,當別的孩子都知道聖誕老公公是假的時候,他女兒還相信這個世界上有聖誕老公公的存在,不過他也不戳破她,反正有一天她會瞭解存在她心中的聖誕老公公是真是假了。 聽到教授這樣說,想到自己的孩子這時候,聖誕老公公對他們來說是代表著完成他們夢想的象徵,管他是真是假,剛好也快到聖誕節了,讓我就扮演一次聖誕老公公吧!我故意跟孩子們聊到聖誕老公公的故事,然後兩個傻兒子就說不知道聖誕老公公會不會送禮物給我們?一副很期待的模樣,我問他們希望得到聖誕老公公什麼樣的禮物?於是我就開始悄悄的當起聖誕老公公。 這個神來的禮物讓他們快樂一整天,連帶我這個當媽媽的也心情愉快的過完聖誕節,其實我才花了一百多塊而已,就得到那麼大的快樂,現在他們大了,當然不會再期盼著聖誕老公公的來臨,他們也知道那是神話,於是聖誕老公公又成為別的幼小孩子的夢想,人生有夢想真是一件快樂的事。
-
成長之歌─五則
遊戲 夢幻的世界,不會長留,虛偽的面具,總會,被拆穿,因為,人生,有時就似一局欺騙的星海羅棋,不愛,虛幻的你我,何不,讓這一切,都,浪漫的沉入心湖? 執著 風,已狂吹,雨,已滴落,重重暮戈,究係,為了誰,有時,執著,並,不代表固執,而是,你,已經真正的付出情感。 愛情 愛情,有時,就似蜜糖一樣,然而,有時,卻也,似,一杯苦澀的酒,曾經,以為,不輕易揮下情感的我,卻也,情不自禁,更是,唯美的跌入,那浪漫的漩渦之中。 癡傻 生命的長空裡,總會,有著,些許的癡傻,然而,這,卻也,是,年輕之歲月中,最真與最誠之悸動,如今,隨著馬齒之徒增,那份,癡傻之心,卻也,日益趨向成熟,然而,埋藏你我心中深處之青春悸動,卻也,彷彿,似一顆顆遙不可及之星辰,冷冷的高掛在天際。 迷惘 遠離家鄉,前來,繁華台北,轉眼之間,已,許多年,在這,燈紅酒綠的紅塵中,我,不知道,自己是否仍屬於以往的我,多愁的我,彷佛,彷佛,已,無法分辨,那,片刻的溫馨,是否真實?多愁的我,彷佛,彷佛,在這喧囂的紅塵中,已,逐漸的遺失及迷惘!
-
寄相思
江水暖、花爭豔、滿懷相思寄春燕 寄春燕、恨多情、誰忍愁腸伴惆悵 蟬聲起、綠蔥籠、長日漫漫情意濃 情意濃、將苦短、人如黃昏歲月殘 楓葉紅、月如鏡、空庭落葉綠催黃 綠催黃、秋多愁、誰讓多情浪天涯 冷風寒、萬物藏、欲展心事問斜陽 斜陽盡、寒月夜、孤燈獨向無邊月
-
學習
「嗯!難怪百姓會蓋廟拜祂。」小妹像明白了些什麼的說。 臭頭接著說:「還不只這樣,聽說當時海盜猖獗,人民飽受海盜肆虐之苦,民不聊生。直到,將軍祂的神力擊退海盜,才讓烈嶼居民的生活有所好轉,不再受到海盜的威脅。」 「李府將軍還有神力?祂不是一般人嗎?怎麼還會法術?」我問。 「就我所看到的書所寫,李府將軍是具有法力的,而且,最廣為流傳,也最令海盜害怕的,就是…」,臭頭突然手化劍指,上下左右的畫了一遍,最後將劍指放於胸前,突然,劍指向前筆直的畫出,並喊:「化葉成兵。」 此景,看傻了所有人的眼,無不瞪著大眼眨呀眨的。小妹擔心的問:「臭頭哥,你…你還好吧!?」 臭頭原本正氣凜然的雙眼,因小妹的一語而開始轉動。環顧所有人神情後,趕緊收回懸在空中的手,不好意思的說:「呵…不好意思,我想說這樣比較生動。」 「我還以為你說故事說到發瘋,嚇死人了。」阿狗說。 「對啊!我也以為這樣,而且,這不是阿狗才會做的事情嗎?你啥時學了這一招?」我說。 大姐在一旁笑得很開心,說:「哈哈哈,不錯,不錯!這樣說故事才有趣,小妹,小音,這個妳們可以作為參考,報告時如果也這樣用的話,因該會更活潑一些,同學也才比較不會覺得無聊。」 「可是,這樣子老師不會罵嗎?」小音不安的問。 「不會,你們老師的用意主要在讓訓練你們查資料和上台說話的膽量,如果,妳們可以做到這樣的話,相信,你們老師也會很開心。而且,說不定會因為這樣而拿到高分唷!」大姐說。 聽到可以拿高分,小妹激動的說:「真的嗎?那這樣我報告的時候一定要來試試看。」 「當然可以,加油,大姐相信妳們可以的。」 此時,阿狗在這你來我往的討論聲中,提出一個疑問。 「不過,什麼是化葉成兵?那到底是什麼?」 坐在一旁的二哥緩緩的說:「化葉成兵,是指將樹葉變成兵卒的意思。」 阿狗和小妹如茅塞頓開,同時說:「喔~原來是這個意思。」 「嗯!所以,後來百姓們就在土地開墾處及海盜常登陸的地方建廟,感謝李府將軍的恩德,並定期祭拜,而每年的農曆七月三十日就是李府將軍的聖誕。另外,還有一個很神奇的傳說。」臭頭說。 「傳說?什麼傳說?」我好奇的問。 「據說在八二三炮戰時,到處都受到砲彈攻擊,可是,很神奇的是,李府將軍廟完全沒有受到任何的損傷,就像李府將軍大顯神力一樣。」 阿狗瞪大著雙眼,吃驚的說:「這麼厲害?連炸彈都擋的住?」 「應該是吧!我也是從書上看來的,所以,大概不會有錯。」臭頭說。 「那還有什麼記載嗎?」我問。 臭頭搖搖頭,說:「沒有了,大致上就是這樣子。」 大姐滿意的說:「這個故事不錯,沒有太複雜的內容,且具神話氣息,很適合小妹她們上台報告。臭頭,說得很好唷!」 臭頭不好意思的說:「也沒有說得很好啦!」 大姐眼神轉向小妹,說:「小妹,妳有沒有好好寫下來啊!?」 被大姐這樣一問,小妹眼神緩緩下墜,看著手上只寫了兩個字的白紙,尷尬的說:「呵…呵…我好像…忘記寫下來了。」 「我說小妹,這到底是妳的作業還是我們的作業,大家都已經幫妳了,妳還什麼都沒寫下,這樣像話嗎?不管妳了,妳自己想辦法。」大姐生氣的說。 小妹知道是自己的錯,頭被大姐罵得低低,不敢抬起。小音見狀後,趕緊將手上的紙拿起,對大姐說:「大姐,妳不要生氣,我都有抄下來。我們兩個有說好,我負責做筆記,她上台報告,所以,大姐先不要生氣。」 聽到小音這麼說,大姐嘆了一口氣,說:「唉!真的是委屈妳了,總是替我們家小妹善後,如果,小妹有妳一半認真就好了。」 「大姐別這麼說,是因為我也不敢上台報告,所以,我才會這樣提議的。」小音說。 「我知道妳在替小妹說話,她的個性我清楚的很。不過,我再繼續唸下去,我想,妳大概也不好受,這次,就看在妳幫她說話,就不罵她了。」 這時,廚房裡傳來媽媽的聲音:「小芸,筱蕙,飯菜煮好囉!快過來幫忙端,好準備吃飯了。」 大姐和小妹聽到後,起身往廚房的方向走去。大姐起身前,對我們說:「好了,那今天這樣就可以了,你們先去洗手準備吃飯。」 聽聞後,我們開心的跑往洗手間洗手,期待今天的大餐。 全新的生活,教學的轉變,不同的型態,皆是成長挾帶之必經考驗。圍桌討論,不僅探論著課業,亦是探論著─轉變……。(下)
-
蒙古教書
今年年初,到蒙古國一所大學教書(投資學、保險學)一學期。一想到蒙古,就想到一望無際的大草原,蒙古包,羊群,賽馬,這些畫面浪漫,有趣,令人心神嚮往。我有機會到國外用英文教書,實在是很好的機會,但實際情形與我想的不一樣。經濟人文乃與大自然之美有很大的差距,有如人間悲慘世界。 氣候影響人文,經濟。想要了解蒙古,一定要從氣候著手。該國冬天長達五個月,平均溫度零下攝氏15至30度,農業很難發展,畜牧業要看天候吃飯,有一頓沒一頓,全國六百萬人口,三分之一為聯合國定義(每人每天產值不到2美金)貧窮,加上蒙古國是高原,沒有高山。沒有高山就沒有下雨,缺水是該國另外一個嚴重的問題。不只影響民生,也會影響工業。 唯一該國引以自豪的是成吉思汗及礦產。成吉思汗是他們精神象徵,有一種宗教及信仰的情操。至於煤礦及銅礦,占重要角色。煤礦可以發電,銅礦可以出口。 自從該國獨立後加入蘇聯,得到很多支援,但蘇聯解體後,該國一下子陷入困境,加上本身基本建設,投資環境,現代化都需要加強,所以蘇俄取消該國欠款,中國貸款給該國解決糧荒及基礎建設。 這次教書給我的啟示: 1.試圖了解另一個國家,不是用一般用的經濟指標,用微觀、田野的方法去了解。 2.人文,治安(軟實力)是觀光重要基礎。我在烏蘭巴托(該國首都)被偷兩次,被搶一次,出境還被海關敲詐。 3.出國可更了解台灣,有可愛的,不可愛的地方。 4.因為教書,對投資學、保險學有一點了解(猛K書)。 5.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雖然有一些插曲,但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