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文學
-
越陳越香的同學會
從烏黑柔暖的髮絲到兩鬢微微發亮,長長久久以來,夏至和冬至兩季,信守不變的同學會仍然日久彌新,從無間斷;一起長大,一起變老的同學,大家相見,心情特別愉悅;歲月如梭,孜孜不倦,珍惜彼此的緣分似乎格外重要。 社會上的言論,獨到的見解,博大精深,分析精闢,積藏許久的心裡話只有同學一起,才能海闊天空,任我遨翔,讓多采多姿的同學會更加沸騰,重點是,快樂的主題高高舉起:別無他意,開心就好。 初冬的暖陽映出美麗新世界,和煦的涼風吹來璀璨的人生,敞徉天地間,瀟灑自如,心曠神怡。這次輪值是金沙同學作東,五大弟兄藩志、榮金、雨明、及勉、昭德,他們越來越愜意,餐會的地點選在風光明媚,交通便利六甲西宮附近的食味鮮,海邊遼闊,原野壯麗,綠油油的麥田一望無際,真的是好山、好水、好地點,大家相見酒一碗,大口吃肉沒禁忌,籬笆圍著是家人,大飲三杯脾肚開,豪情不減,喜氣洋洋,舉杯邀白雲,對飲好幾人,歡樂的氣氛迴旋在空氣中。 遙遠的歲月,像淙淙的江水,汨汨流逝,金中第6屆特師科,從炙手可熱的青年才俊,到逐漸踏上德高望重的耆老,一路走來,守著陽光,守著你,守不住的青春一樣飄走,幸好國家棟樑我當過,社會中堅我扛過,中流砥柱我擋過,當局勢像個搖籃,動盪不安,東搖西晃時,吃白飯配砲彈的戰地前線,是由這群智勇雙全的年輕人,領先扛下勵精圖治,重整家園的準老師,雙肩的重擔,夙夜匪懈,竭盡心力,讓自己家鄉的莘莘學子,因材施教,循循善誘,雄踞軍政、士農工商各界的要角,出類拔萃,獨占鰲頭。 青春像牆上的日曆,一天撕去一頁,權杖像甘蔗一般,越啃越短,過去的阿諛奉承,唯唯諾諾只剩一縷輕煙,抓也抓不到,攔也攔不住,別怕!抖落一身的負荷,換來自在與安樂,榮退的時刻一到,換個跑道,變化場景是應該的;瞧瞧堂上的牡丹,花開富貴,瑞氣盈門;牆邊的薔薇,芬芳綻放,滿室生香,微亮的星斗下,輕擁老婆,聽您細數往日的風光和桃李滿天下的喜悅,真是神清舒爽,回味無窮;簡單的日子,像天上的浮雲,了無牽掛,逍遙自在,今日飄向東邊,觀賞太陽的耀眼,明日飄向西邊,享受夕陽的絢麗,做個優哉游哉清閒的人,人生幾何?何苦陷入汲汲營營的泥淖中。 酒後三巡,這群天真活潑又健康的同學會,心情開始鬆動,抬出年輕糗事一籮筐,青澀的笑靨列印在每人臉上,引爆的笑點是「新婚燕爾」,想到自己是最帥的新郎或伴郎,三分酒意,七分飄然,雖然時光有點久遠,但一點一滴卻記憶猶新,好像又聽到鑼鼓喧天的那一刻,生龍活虎,興高采烈;輸人不輸陣,大家趕緊搜索枯腸,擠破腦袋,蹦出斷斷續續的記憶,像那田徑賽的接力棒,一棒接一棒,笑在眼裡,甜在心裡,整個場面像脫序的八駿馬,恣意奔騰,關不住的笑聲,內外兼收! 這時的老婆最美,羞紅的臉龐,蘊藏著溫柔和感動;感性的鄭藩志同學,牽著美亮老婆的手,真正來到真心換真情的感動,對她訴說著無限的感恩;於是相逢自是有緣,大家用最誠摯的心,回到最美的當初,感恩彼此的相知相惜、無怨無悔,並鎖住永恆的幸福。 一日為師,終身為父。老師,像座明燈指引著正確的方向,雖然學生兩鬢都已發白,在老師眼裡,青春活耀,才智兼備,永遠是最有朝氣的這一群,亦師亦友的師生,像走馬燈裡浮現的淘氣,比年輕,比可愛,嘻哈笑鬧,陶然自得;一起歷經烽火,一起躲過砲彈,老師的期待和教誨,比天高,比海深,對老師的愛,深情比酒濃,不知不覺中哼出「老師!我們永遠祝福您!」由秀治領航,接著齊聲高唱,一遍又一遍【老師,我們永遠祝福您,祝福您健康,祝福您快樂,老師!我們永遠祝福您!】從低吟的歌聲,跳入中高的響亮,接著氣勢磅礡的合唱著,一股感動的力量流竄在同學心中,久久無法平息。是的!尊敬的王添富老師,翁志勵老師,薛天發老師,祝福您們「天增歲月人增壽,春滿乾坤福滿門」,學生永遠祝福您們! 點燃的火種尚未褪去,午後的陽光卻逐漸偏離向西,天下無不散的筵席,又是互道珍重的時候,溫馨的叮嚀和祝福此起彼落,注意行車安全,注意健康,注意許多……期待每一次的聚會和每一次的笑靨,願越陳越香的同學會,越陳越香,越陳越香……(稿費轉贈金門縣家扶中心)
-
友誼暖如冬陽
闊別了好多日的暖洋,於冬日慢慢瀰漫開來,驅逐了沁冷的氣息,撲蓋在迷濛的天候中救贖著大地,昨夜微霜,在寒涼而感傷的季節裡,突憶起遠在他鄉的好友,近來可否安好? 走在歲月的長河裡,有多少值得被回憶且珍藏的往事,隨著洶湧流著的浪潮,帶走了許多捨不得的東西與悸動,人世間且不論多麼悲痛的事,又豈禁得住幾回的日落與月昇,終得成為陳跡的,是一段段生命裡的刻骨銘心,爾後在流光的洗滌下,又是一番茶餘飯後的雲淡風清…… 這些日子,思緒不停翻飛,飛在偶時與好友的閒話家常。生活間總是佈滿了壓力,兢兢業業的扮演好攬在身上的角色,卻還是忍不住偷些空檔,與三五好友膩在一起談論著夢想與遼闊的繽紛藍圖,一字一句盡在笑得放肆的鈴鐺語意中烙下記憶。啊,這是場多麼令人回味的聚首,次次的心滿意足衝擊且填滿著忙碌的缺口。心理學博士傑克·柏格曾經說過:「人類的內心深處一直有渴望被了解的心,正如同花朵需要陽光照射一般」。人吶總該找些能夠釋放生活負面情緒的窗口,有時是一幅燦爛的風景、有時是一段情感的依歸、甚至有時更得依賴好友間的相聚與彼此打氣,來為心靈驅趕不斷累積的陰霾。 記得最近與友一場相聚,時光落在秋日的夜,一間溫馨小巧的餐館,幾張盪漾著微笑的臉龐,數道滋味撩口的美食,一切是那麼樣的美好與歡樂。想想,自踏出了社會以來,總有許多時候,情緒會因為過多的壓力導致煩悶而低迷不已,這時除了家人的體諒與支持外,朋友之間的友誼也是不能被漠視的心靈窗口之一。一直覺得好朋友就像是人生荒漠裡的甘泉,是風霜困頓旅程裡似錦的繁花,它不僅燦爛了看似平凡的生活、也綴點了生命無限的繽紛。 轉眼間,季節也行到冬這個節令了,深夜總在窗外流動著輕寒,冷風不停的叩窗擊戶,而葉間流瀉出的靜寂聲在每個夜裡重覆著播放,可每當冬夜來臨時就特別想念起位於遠方的好友,妳那如同冬天裡暖洋一般的特質,總是暖著偶時寒凍的心靈,於是提起筆捎了信息讓好友知曉,即便因忙碌而忽略了問候,也別遺忘在彼此間流動著的那股濃郁的情感。 天涼了,加衣了嗎?願我那如家人般親蜜的同窗好友,好好珍重,待明年春天降臨,枝椏間又開始綻放著粉嫩的蓓蕾新意時,也是咱們相約再次聚首的甜美時光。
-
雲朵下的郊外美夢
午後,嵐霧瀰漫蓊鬱山中的寂靜城裡,廢屋老陳還飄散著微溼氣息,有隻虎斑老貓蜷睡於一隅的嫩草叢堆上,樹蔭底下懶洋洋地享受自然的「芬多精」;黃雀鳥在舊鋁製水盆洗澡的清脆鳴聲,荒村發出斷斷續續的犬吠,也都不會輕易喚醒牠。 是的!年紀小時候,最喜愛忠心又活潑熱情的狗兒;現在的自己,倒開始喜歡獨立自主的貓咪了。對於生命的感觸體現,由積極探索再朝向內在省思,從而內斂安靜且更加沉澱下來。 隱身曲折地磚小徑旁邊,與雪白野花對望的是一張缺角戲票,僅能夠顯示殘破的貳拾伍的數目。此刻爬山散步,想起孩童時的未來人生心願-舒適地斜躺沙灘吊床上,鷗鳥飛翔的夏日浮雲餘暉之下,悠閒地望著屬於自己島嶼中最迷人的海景。 忽然,老野貓醒了過來,緩緩地打了一個大呵欠,睨眼咕噥著,「喵嗚喵嗚……」聽在耳裡彷彿這組貓語是說道:「烏有烏有……」廣告觀光建案的繽紛氣球雲集一處,有顆鮮紅色正脫離束縛,宛若碎磁印象往淺紫灰濛的天空漸拋漸遠了……
-
阿娘的俗語話之十八
◎「食著照三頓,睏著照時陣。」:三餐要定時定量,睡眠要按時就寢,這是最基本的保健之道。 ◎「人食飯是碗就嘴,豬食潘是嘴就槽。」:兒時吃飯,經常碗放桌上,以口就碗,父親要求以碗就口,人畜區別,此其一也。 ◎「做得正,得人疼。」:人只要做得端、行得正,不僅自己心安理得,也會處處受人疼愛敬重。 ◎「司公毋驚鬼,和尚毋驚佛。」:司公負責驅鬼,和尚長住寺廟,對於鬼神,由於職責所在,也因經常接觸,他們視同稀鬆平常,因而無所畏懼。 ◎「假鬼司公白賊戲。」:司公驅鬼鎮邪,是否真有其事,無人能解;棚頂的演戲情節,不管是打打殺殺、哭哭啼啼,也都是騙人的幌子,以此比喻虛假之事。 ◎「早出門驚露水,晚出門驚有鬼。」:早出門晚出門都有可怕之處,以此形容懶惰之人,不想做事,總有許多藉口。 ◎「賊性入骨,千洗(勿會)落。」:賊性若是深入骨髓、根深蒂固,即使想要洗心革面,也難痛改前非,難怪小偷的「再犯率」總是居高不下。 ◎「做賊心虛,放屁面紅。」:做賊的人,深怕被人發現,心中恐懼不安;而在大庭廣眾放屁的人,即使無人知曉,也會臉紅羞赧,察言觀色,往往可以看出端倪。 ◎「行路地地躡,躡著狗屎尖。」:本指走路小心翼翼,還是踩到狗屎,以此比喻行事過於謹慎、步步為營的人,反而遭來不測。 ◎「屎塞仔尻川才欲放。」:以此比喻臨渴掘井,為時晚矣!勉人要未雨綢繆、有備無患。 ◎「好換歹,疶尿換滲屎。」:疶指無法自禁,不自覺地流出。滲是不由自主地漏出。整句為一個不如一個,越換越糟。 ◎「當面講汝好,尻川後罵一笳籮。」:尻川後指背後,一笳籮即一籮筐。整句即當面讚美有加,背後卻罵得一無是處。似此口蜜腹劍之人,要多提防。 ◎「戇戇,行相撞。」:戇戇指愣頭愣腦或笨笨傻傻的,連走路都會與人相撞,極言其傻。不過,本則側重在押韻,似乎為了湊對,只要講前半句,就會順口接後半句,形成一句慣用語,前後似無關聯性。另如「行,無行(勿會)出名」,亦是如此。 ◎「無行暗路,(勿會)拄著鬼。」:本指鬼在夜間出沒,不走夜路,不致相遇。借指「平日不做虧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門」。 ◎「有錢補冬,無錢補逢。」:立冬有錢進補,破衣無錢修補。亦即重食不重穿。 ◎「補冬,補嘴空。」:立冬進補,只是藉口,嘴巴想吃才是主因。 ◎「有百年厝,無百年主。」:厝可維持百年不毀,而人卻難有百年之身,以此感慨人生短暫或景物依舊而人事已非。 ◎「早早磨,毋通慢慢拖。」:告誡人們「少壯多努力」,以免「老來受折磨」。 ◎「腳長好躐水,舌長厚是非。」:腳長的人涉水容易,舌長的人是非較多。 ◎「新娘穿紅紅,予汝(勿會)做人。」:結婚當日,新娘一身是紅,順勢的一句吉祥話,便是下半句,一則押韻順口,二則希望來到陌生的環境,能與人為善,和睦相處。 ◎「先苦後甜,富貴萬年。」:所謂「吃上兩年苦,換來萬年福」、「春日耕種忙,秋來有糧藏」,即是本則的印證。 ◎「毋識一箍潲,一箍鼻。」:潲是男性精液,鼻是鼻涕,二者有幾分相似,在此指責罵對方沒有常識。但用詞粗野難聽,用之宜慎。 ◎「粞粉毋舂頭一臼,查某毋做大新婦。」:舂頭一臼應是比較吃虧,做大媳婦責任重大,都是人所不願之事。 ◎「偷暗空,毋是死某,著是死尪。」:暗空即是暗藏起來,不為人知。表示行事鬼鬼祟祟,有偷竊之嫌的人,常會禍延配偶,不是妻死,就是夫亡,希望「暗空者」引以為戒。 ◎「有著來,無著汰;有著食,無著煞。」:來與食是得,汰與煞是失,無論得失,一切隨緣,不去計較,順其自然。 ◎「有若無,無若有。」:有無並無差異,即可有可無之意。 ◎「飼雞會叫更飼狗會吠暝。」:農村社會,雞犬各司其職、各竟其功,公雞司晨,喚醒早起的人們;狗兒守夜,讓主人高枕無憂、放心入睡。 ◎「跟雞跟雞啼,跟狗跟狗吠。」:跟雞相處,學會雞啼;跟狗相處,學會狗吠,足見境教的力量,正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毋驚虎生三支嘴,只驚人有兩樣心。」:虎為百獸之王,兇猛無比,即使有三頭六臂,也不足為懼;反而是陽奉陰違、口是心非的人比較可怕。說明人心最可畏。 ◎「有樣看樣,有例趁例。」:有舊樣可學,有前例可循,只好因循舊制,依樣畫葫蘆,意同「蕭規曹隨」。 ◎「麻的奸臣,奸的不仁。」:麻子奸險狡詐,大鬍子缺乏仁德,長相是否關乎人品,值得商榷? ◎「食多厚病痛,食少會長命。」:暴飲暴食,增加身體負擔,反而引來病痛;減少食量,才能長命百歲。 ◎「食米粉芋,有好頭路。」「食魚尾叉,緊做大家。」「食魚嘴(卑頁),緊做奶嬭(母親)。」:飲食會影響一個人的工作、娶媳與生子,是真是假,半信半疑,是否只為押韻,或是戲謔之語?無論如何,至少在飲食間增添一些趣味,也可讓乏人問津的食物推銷出去。 ◎「賣囝無叫囝名,當田無從田頭行。」:表示一切買斷,不再有任何瓜葛,以免日後糾纏不清。 ◎「紙頭無字,紙尾無名。」:白紙黑字,從頭到尾無名無姓,表示無憑無據,與我無關。 ◎「別人的錢開(勿會)痛,別人的囝死(勿會)了。」:別人的錢與兒子都與我無關,因而花錢不心疼,兒死不傷心。 ◎「聚錢在褲頭,騙人講乾猴。」:乾猴是指錢已用罄,將錢聚集收藏,而後騙人身無分文,應是吝嗇至極或是避免無謂困擾。 ◎「上山毋通惹虎,入門毋通惹某。」:以此比喻潑辣難纏的人事物,最好避而遠之、少惹為妙。 ◎「好無相致蔭,歹煞相牽累。」:有福時未曾分享,災禍臨頭時卻遭牽連。意同「生雞卵無,放雞屎有」。 ◎「欲死緊死,較(勿會)了米。」:罵人要死趁早,免得浪費米糧,指責對方留之無用,形同廢物。 ◎「死人醫仔活,活人醫仔死。」:現代醫術,疑惑難解,命危瀕亡的病患,竟能起死回生;而活靈活現的人竟被活活醫死,怪哉!異哉!命也?運也? ◎「人講毋聽,鬼講貓貓行。」:好人相勸,不予理會;壞人出聲,立即跟隨。 ◎「今世做,後世收。」:這輩子的所作所為,不一定會得現世報,往往在下輩子回應,所謂「善惡到頭終有報,只爭來早與來遲」,告誡我們「眾善奉行,諸惡莫作」。 ◎「欲佮明人讀契,毋佮牛人講話。」:明人指明理之人,牛人正其反義,閱讀契約條文應指無聊之事,而講話聊天有趣多了,足見明人備受歡迎,而牛人則遭人唾棄,「親明人,遠牛人」,可見一斑。 ◎「外甥打母舅,世間無人有。」:所謂「天頂天公,地下母舅公」,「母舅坐大位」,在輩分與地位上,備受尊崇,故而有此一說。 ◎「好來不如好去。」:來指相聚一起,去指分手離散,意同「好聚不如好散」,告誡我們分手時要有君子風度,留給彼此良好印象。 '金門俗語話,散布於鄉村各角落,蘊藏於長輩記憶裡,經常不期然地脫口而出,我常紙筆隨身,一有驚人之語,隨時記下,而後彙整成篇,分享鄉親。(下)
-
童年懷舊的甜食
〈放屁豆〉 秋、冬季來到的時候,烤放屁豆的小販便難得又出現了,推著車經過家門時,趕緊把老闆喚住;看他將一勺豆子舀進一個小鐵籠內,籠子的表皮打了許多小洞透氣,底下燃著炭火,手徐徐地搖轉柄桿滾轉鐵籠,豆子便在圓筒內刷刷響著。幾分鐘後,薰熱的白煙跟焦甜的氣味陣陣飄出來,老闆拿起電話簿紙頁摺成的漏斗狀三角形杯具,倒進香噴噴的深棕色豆子交到我手中,趁熱入口咀嚼,口感類似咬乾豆干,香香鬆鬆,一吃便上癮,可說是人間極品。 幼年時,看老闆倒進鐵籠烘烤的豆子,已是他先行烤過幾分熟,顆粒已處理成乾癟的褐色,因此大家都猜不出到底是用什麼豆子,很神秘,只管它叫做放屁豆。 現在只聽聞在基隆廟口夜市還有一位阿婆在販賣此物,看過圖片比對之後,江湖一點訣才終於點破,原來是豌豆啊!差別的是阿嬤用拌過鹽的生碗豆燒烤,自製的鐵絲籠子是較大的長方體,雙手交替上下左右搖晃,製成後豆子表皮還看得出綠色、猶帶脆勁;相同的是吃完不一會兒,放屁豆仔的諧稱真不是蓋的,果然連環屁響放個不停。 〈愛玉冰〉 大姊讀高職時上家政課學烹飪,有老師教做愛玉冰,她學了便常到雜貨店買回愛玉子,將金黃色的愛玉果核綁進小綿布袋,放入一鍋冷開水內輕輕按捏,擠出果膠,不一會兒,清澈的水便凝成了晶瑩的固態,再切開摻入糖水飲用。 做好的愛玉凍,內部會殘餘微細的纖維(花),不明白此緣故的人會誤以為是小蟲反而不敢吃。 小學時,有同學把愛玉冰裝進水壺裡,等午睡醒來,大喊有人偷喝了他的愛玉冰,還偷灌進了開水。其實愛玉冰是要立刻飲用,因為天然的愛玉凍會逐漸消溶,幾個小時之後會全部化為一攤水,很奇妙。 後來,我找到小時候常去的愛玉冰攤位,但已遷到對面的店鋪,已經由第三代在經營,但我舀起愛玉,卻發覺現在已改以洋菜粉製做,而不是以前的剔透軟腴帶著自然清香的古典美玉了。 〈D I Y節日甜食〉 「清明節」來臨時,嘉義東門市場便應景出現好幾處現製春捲皮的攤位。四、五個平底鍋同時運作,師傅大都長得胖壯,如此手腕蠻力才足夠,一大團圓嘟嘟的白麵糰套在手中,像拳擊手,上下不停地旋甩麵糰,將Q彈的麵糰在鍋面迅速抹繞一圈均勻的麵糊,幫手將熟燙的麵皮隨後揭起,一一疊成一堆,動作俐落。但排隊等候的隊伍還是很長、移動緩慢,比起現在人們流行排隊買現煮的熱食可說是祖師爺了。 故鄉往昔在清明節前後,家家戶戶有吃春捲(地方話稱為「潤餅攪」)的習俗,太早買或買太多,隔餐餅皮會變得挺硬,因此大家總趕在用餐前才趁鮮去添購。父親常叫我去買潤餅皮,臨時受命去排隊,好不容易到手了,快腳奔回來立刻召集姊妹來幫忙,趁溫熱將餅皮一一分開對摺兩摺,像濕手帕一樣,另疊成一疊,若太遲拆摺的話,冷卻時會黏在一起便容易撕破。 包春捲可挑選的菜色種類頗多,但我最鍾愛的主角才是白糖粉和花生粉,因此都藉口怕潤餅皮被汁液浸破了,額外替男、女主角加重了好幾匙的戲份。 「中秋節」則有吃麻糬的習俗,到菜市場趁鮮買回一包紮實的糯米糰。吃的時候取一雙竹筷叉入捲繞一團麻糬,一旁是分別盛放白糖粉和花生粉的碗,將麻糬沾裹了密密的甜糖和花生香,現在想來還會猛吞口水呢。 除了冬至,家鄉在「春節」也有吃湯圓的習俗。吃過湯圓之後便多一歲,那麼每年吃兩回就該增長兩歲囉,在年初、年尾數算虛歲和實歲,小時候我常算不清楚自己應該是幾歲。 但動手做湯圓的快樂是不變的,阿嬤帶著全家一起搓圓仔,從菜市場買回紅、白兩色的糯米糰,洗淨雙手後團圍著搓揉。當圓仔下鍋煮沸,熱呼呼端上餐桌時,看著剛才參與的勞作化為成果,讓滋味變得格外甜美。 又因每個人脾性的慢急和搓揉力道的差異,煮好的圓仔模樣仍可依稀分辨得出主人是誰,彼此取鬧比胖瘦美醜來作樂。幾天後,餘留的湯圓糊還可以封釀成香醇的家傳糯米醋備他日調味之用。
-
浪漫薰衣草
紫色衣裳 隱含溫柔的承諾 甜美笑靨 盡情綻放 在風中等待戀人 沉醉於夢幻中 渾然忘我 搖曳舞步 融合忘憂的元素 優美姿態 風情萬種 在陽光中等待幸福 聆聽輕柔歌聲 相擁入懷
-
阿娘的俗語話之十八
就讀國小四、五、六年級的導師趙維昆恩師,同為浦邊人,恩師母親(太師母)與家母交情匪淺,只隔幾步路的好鄰居,太師母滿腹經綸,出口就是「俗語話」,也是母親「俗語話」的前輩與偶像,沒事時就背著小孫子來找母親閒聊,兩人似有談不完的話題,妳一言,我一語的,幾乎三句不離「俗語話」,那時年幼,似懂非懂,更不知是「寶」,長大後也未曾去留意,直到民國九十二年,見到金門日報「咱的俗語話」專欄正在徵文,拜讀鄉彥大作之後,才開始由忽視轉而重視,進而渴望追求,深感昔日錯失良機、錯失「寶物」,悔之已晚! ◎「蹩腳蹩搖搖,上山偷挽茄;掠落踔踔眺,拍落踔踔趒。」:某日提起「跛腳」,母親立即脫口而出,這首五言詩,其意是「有位跛腳人士,走起路來一拐一拐、搖搖晃晃,一時念起,上山偷摘茄子;主人抓到之後,急得不停跳腳;挨罰之後,更是驚慌失措,無地自容」。勉人自重。 ◎「作惡作毒,騎馬轆硞;好心好行,無衫通穿。」:作惡多端之徒,享盡榮華富貴;行善積德之人,窮得無衣可穿。令人質疑「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作惡作毒,去給鬼仔提包袱。」:無惡不作之徒,應去幫鬼拿包袱。以此詛咒惡人早日死亡,以免危害人間。 ◎「看著形骸,無看著腹內。」:形骸是指面貌形體,可以一覽無遺;而腹內是指學養品德,無法一眼看出。比喻只觀外表,難以判斷此人。 ◎「是毋是,罵自己;是毋是,拍自己。」:小孩與人爭吵,無論對錯,先反躬自省、先責罰自己,這是平息紛爭最快最好的方式。 ◎「有膦屌,無膦核。」:膦屌即陰莖,膦核即睪丸,為儲精之囊,用以傳宗接代。以此罵男人沒種,敢做不敢當。 ◎「話頭尖,話尾圓。」:講話之初,語氣尖銳刺耳,容易刺傷他人;但收尾之時,最好圓融包容,免傷和氣,這是說話的藝術。 ◎「信用毋顧,人客斷路。」:生意人以信譽為首要,若未顧及,顧客將一一離去,不再光顧。 ◎「秤頭著是路頭。」:秤頭足夠,則近悅遠來、顧客盈門,自然鴻圖大展、財源滾滾。說明商譽的重要。 ◎「唬人秤頭,食■過喉。」:昔日以桿秤為衡具,秤頭起落影響準度,生意人經常內行吃定外行,為表誠信與商譽,常藉此語表白,若在秤頭上欺騙顧客,會食不下嚥、噎在喉嚨,下場當然是活活餓死。買方以此提醒或詛咒賣方,賣方也以此保證童叟無欺。 ◎「買賣無成,情義原在。」:買賣是一時的、短暫的,而情義是珍貴的、永久的,即使交易不成,也不應影響情義。 ◎「無飼豬體體潘,無娶某體體銀。」:體體指充裕有餘,潘即餿水。在未養豬之前,家裡一堆剩飯剩菜;在未娶妻之前,手上餘錢甚多,暗指養豬娶妻之後,開銷頗大,一切改觀。 ◎「賒豬賒羊,無賒新娘。」:豬羊泛指所有物品的代稱,意即什麼都可賒帳,唯獨新娘的訂婚聘金無人欠帳。 ◎「起早得罪尪婿,起晏得罪公婆。」:起身太早,吵醒夫婿;起身太晚,公婆不滿。太早太晚,皆不適宜,媳婦難為,不言可喻。 ◎「丈母婆疼子婿,老奶脯炒韭菜。」:女婿俗稱半子,丈母娘疼愛有加,因而有「丈母看子婿,愈看愈可愛」,為表疼愛之情,不惜拿老奶炒韭菜盛情款待。運用了誇飾的手法。 ◎「爸囝是相欠債,尪某是結冤仇。」:所謂「前世種因,後世得果」,前世欠債成父子、前世結仇成夫妻,其因是延續到今世來「還恩報怨」,只有結成父子夫妻,才能有此良機。 ◎「在厝蔭爸母,出嫁蔭夫主。」:賢慧命好之女子,未嫁之前庇蔭父母,出嫁之後庇蔭丈夫,身之所在,運亦隨行。 ◎「早嫁早業債,晚嫁做皇帝。」:昔日流行早婚,未及成年,便已生兒育女,由於生育期長,愈早結婚,愈早受累;反而是晚婚女子,在家備受父母寵幸,過著猶如「皇帝」般的生活。 ◎「無食人的家內飯,毋知人的家內事。」:不是同一家人,不了解人家的家務事,家務事之糾葛難纏,連清官也莫可奈何。 ◎「無共糜硿,無共箸籃。」:糜硿是昔日盛粥陶器,箸籃是放置筷子之籠,這是全家人共用的器具。本則表示並非一家人,彼此毫無瓜葛。 ◎「破厝漏鼎,苦死某囝。」:房屋殘破,如何安居?鍋鼎破損,如何炊食?比喻家境窮困,妻孥飽受苦痛。 ◎「美花在人欉,美某在人房。」:家花不如野花香,家妻也不如人妻美,這種心態,應是新鮮感在作祟。另有「別人的屎較芳,別人的某較美」。 ◎「七代無香爐,八代無茶壺,著毋通娶汝來做某。」:這是一則悔婚的俗語。七、八表多數,無香爐便無法插香拜祖,無茶壺便無法燒水飲用,此二用品,家中必備,即使數代短缺不用,也不該娶妳為妻。以此勉人慎擇賢妻,以免後悔莫及,遺憾終身。 ◎「買厝看樑,娶某看娘。」:樑柱是一屋之主幹,屋之良窳,取決於樑柱是否堅實,故為購屋之首要條件;同樣地,由於母女同心,女兒是母親的翻版,擇偶之前,先看其母。 ◎「查某放尿,濺■上壁。」:男女尿姿有別,本是生理結構使然,借喻女性某些能力不如男性。 ◎「無眠損身,無錢損神。」:睡眠不足,無精打彩,傷害身心;無錢可用,奔波勞苦,耗損精神。 ◎「一錢逗錢半,囥得予囝買針線。」:一錢與錢半,皆指微小金額,然而積少成多,將來好給子女買針線,為了後代子孫幸福,上一代節衣縮食,捨不得花用。 ◎「細囝無六月。」:育嬰期間,即使是六月酷暑,也要小心翼翼,注意氣溫變化。 ◎「矮人若無行,天下著太平。」:「矮人厚行」是說矮人心思多,矮人若無心思,則天下太平矣!似有矮人是天下動亂之源,這種說法,值得商榷。 ◎「破婊若有情,神主著無靈。」:金門常以「破婊」罵女人,指娼妓之女,她們以賣身賺錢為業,不涉感情,本則以神主之必然有靈,來說明破婊不可能有情。 ◎「溼冬節,乾年兜。」:冬至下雨,過年必晴,這是前人長期觀察的結果,不妨驗證。 ◎「有錢日日節,無錢節節空。」:有錢人錦衣玉食,天天像過年過節一般;沒錢人即使過年過節,也是粗衣糲食、空無一物。 ◎「年若年,節若節。」:衣食匱乏、三餐不繼的人家,平日已是不得溫飽,那有心思管它過年過節。 ◎「年頭飼雞栽,年尾做月內。」:年初開始養小雞,年尾即可做月子補身。勉人「宜未雨而綢繆,毋臨渴而掘井」,凡事要深謀遠慮。 ◎「六月起風颱,寒死囡仔栽。」:農曆六月,時序進入暮夏,雖然火傘高張,炎熱異常,但是一旦颱風來襲,氣溫驟降,足以讓幼兒受涼。勉人注意氣候變化,顧好幼小子女。 ◎「食無一百歲,計較一千年。」:人生不過數十寒暑,但常計較長遠的未來,正所謂「人生不滿百,常懷千歲憂」。 ◎「細膩無蝕本。」:細膩即小心翼翼,無蝕本即不會虧本。處處小心謹慎,保證無往不利,所謂「小心駛得萬年船」,小心可保平安、增福添壽。 ◎「細膩,枵自己。」:過於客氣,自己挨餓。 ◎「大人言,囡仔語。」:小孩善於模仿,小孩就是大人的翻版,大人說什麼,小孩就學什麼,甚至連口氣、表情、手勢都維妙維肖。 ◎「至親是爸母,至近是夫妻。」:父母與子女是骨肉之親,血濃於水,密不可分;而夫妻之間,朝夕相處,濃情蜜意,是最親近的伴侶。 (上)
-
解凍·解「冬」
我喜歡冬天!或許是春天象徵嶄新一年的開始,需要回顧珍惜;或許是夏天的熱情過了頭,需要冷卻;或許是秋天的咖啡色情調讓人著迷,需要回神清醒。「不經一番寒徹骨,焉得梅花撲鼻香」,我想冬天就是最好的老師,不給你最好的,而是時時警惕著,像是在告訴你:應該要好好把握珍惜當下,因為美好的事物總是過得特別的快,可能一眨眼就消失殆盡了,也不要把任何美好的事物當成習慣,因為這會讓你忘記要感謝。 有人說,冬天不想出門!因為看著手機的個位數溫度,外頭冷冰冰的場景,裝飾般的太陽,好像一出去就會被冷風打消了念頭,馬上想轉頭就走,回到暖暖的家,然後鑽進床上用被子裹著自己。可是一直關在家裡總會悶到想要出門,而出門前,一定會把自己包得緊緊的,任何能保暖的大衣手套圍巾都用上了,像隻小熊貓一樣的可愛,一踏出門,一定會喊一句:真的好冷喔!可是我好喜歡看接下來的畫面,有的有趣,一群人蹦蹦跳跳地說好冷呀!可是卻滿臉笑容像隻雀躍的小麻雀,似乎被關在籠子裡太久了,出來適應外頭的溫度可以好好地玩耍;有的溫馨,每當冬天來臨時,它的刺骨寒風會不知不覺的凝聚了人的力量,或是友情,一群人用盡全力摩手,然後再把溫暖傳給下一個人再下一個人,這時會特愛一群人圍在一起聊天,不為甚麼,就是溫暖;亦是愛情,兩個人圍著同一條圍巾,手圍著手、相擁抱著取暖。此時不會在意他人的眼光,也不會為了小摩擦而分開,溫暖著自己也溫暖著別人,這世界多了好多美好的畫面,此時一加一的溫度似乎大於二。 以前,我養了兩隻天竺鼠,同性別,他們長越大就越有自己的地域性,總是在籠子裡打架吵到嘰嘰喳喳的叫,或是打到到籠子裡會看到散散的毛,因為受傷而一直在舔自己的傷口,接下來就會聽到苦苦的哀號聲,每次我都要苦惱它們的大吵架而分開它們,於是聰明的我想到了一個好方法,就是在大籠子裏頭放兩個小房子,這樣他們就可以一隻住一間而不會再打架了。然而神奇的事來了!有一天早上我醒來,發現它們居然窩在一起睡著,看到那一幕心中有莫名的感動,平時見到面就會各自逃跑,平時為了佔領自己的地域而趕走另一隻,怎麼會睡在同一間屋子裡呢?原來,是冬天把它們拉近了,它們放下佔地的慾望,願意用自己的溫度跟別人窩著一起共享著大於二的溫度。 還記得高三寒假時,是要準備學測的日子,都是在外面讀書讀到很晚才回家,而不喜歡麻煩別人的我總是自己回家,也告訴爸爸在家休息就好,不需要特地出來載我,他們也很安心地讓我自己回家。可是當我回到家時,回房間放下書包,眼前就有一杯熱可可,偶爾旁邊還有小紙條:「這杯熱呼呼的可可是媽媽剛泡的,要趁熱喝喔!讀書讀了一整天了要早點休息,不要太操勞了!還有,你都在用腦袋會消耗熱量,所以不用擔心會變胖喔!」,貼心至極的媽媽讓我打消去說「我會變胖!不可以喝啦!」的念頭,反而用靜靜的握住整個杯子,感受媽媽的愛! 其實每個季節都有它的美,春天有鮮艷之美,夏天有熱情之美,秋天有大地之美,然而冬天就是溫暖之美了!會喜歡冬天,因為唯獨它是抽象的美,那種美是要用「心」才感受的到,不易感動、不易驚豔,卻像個生活必需品,我想,這正是我愛上冬天的對大原因了! (金大通識文學獎-散文組-入選,金門大學觀光系一年級)
-
這樣的夜晚這樣的思緒
夜深了,你卻不能睡,對著電腦發楞。 究竟是習慣這樣深夜裡的放空與安靜,亦或是其實真的是思緒過多尚未釐清?我不懂,你說不知道。 尋找問題的來源,切入一個又一個點與構面,這究竟就是你要的生活? 有些時候,很多事是沒有原因與理由的,就像風的來與去,這麼的恣意而妄為,任性而執著。 有沒有這麼的想唱歌,在這樣一個寂靜又清冷的夜晚,今夜沒有風,走到陽台面對的是這幾寒涼的溫度,伸出手抓著,在黑暗中試圖抓住或放開些什麼,在這樣帶著冷空氣的溫度裡,擁抱自己,感受自己的溫度,輕輕的哼著歌,輕輕的、淡淡的。 想要和什麼說再見,亦或是,不見。 要道別的究竟是什麼,是不是很努力的試著和它劃清,是不是很努力的很努力的想要走出來?這又是因為很重要所以必須說三遍嗎? 嘴角突然揚起了弧度,輕輕的跳躍的是思緒,在那一剎那間,那把鑰匙打開了思想的門,一切問題似乎都得到了解答。 然後呢?接下來呢?又為什麼呢? 就好像葉子會凋零,草木會生長,而人會不停的思考為什麼又為什麼,如何又無法解開的無法打開的結,那些結是在表面上還是在腦子裡的無形介面呢? 而這一切不過就像泡泡一樣,曾經飄浮過又會在下一刻消失的無影無蹤。 放過自己吧! 從開始到現在,其實許多事情並不是那麼的重要呀!! 在你的和我的認知構面裡,又存在著些什麼呢? 是什麼使著這一切的一切如此的交錯縱橫,致使所有發生的事重疊又繁雜? 是命運,是注定要交錯的命運。 是生命,是生生不息的生命。 因為相遇,因為緣份,在這個時間這個分點上,交錯了。 如果錯過了,你也不會知道錯過了。 因為,就是這麼錯過了。而卻因為這樣的交錯引起了漣漪,不斷的迴盪與擴大。 被撞擊的、無法復原的那一切,在某些時刻似乎不那麼重要,而試圖讓它變成重要的又是誰呢? 人生在某些時刻,會因為幾許轉折而變的更堅強,因為不能脆弱,所以必須更加打起精神,為了自己,為了生活。 你被擊倒了嗎?就算失去了什麼、失去了誰,我們永遠不要失去自己。 擁有自己的思考,擁有自己的念想,擁有自己的全部。 不屬於自己的那一切,自然會在交錯的那一刻,與自己分開,不要勉強好嗎? 為現在的自己打起精神,笑一個,好嗎? 我們沒有失去些什麼,只是那一切,從來就不是我們的。 深呼吸,生活因為有著許多的挫折與困難而更能體會平淡的美好,淺啜幾口熱呼呼的茶,看上幾本喜歡的書,唱上幾首自己最拿手的歌。 尋找一個自己最喜歡的生活方式,尋找一個最適合自己的位置,尋找一個很美麗的天空,其實,你一直在那個最佳的位置上。 要不要試試,把自己的思緒倒過來,把自己的角度,換過去。你會發現,世界真美好,人生美好的風景何其多,何苦在意其中幾個不喜歡的景色呢? 放下,只在一念之間,就從現在開始!
-
快遞米香
Viya這人又好又壞,好時,我們聊新進電影,聊單位新進替代役的靦腆,壞時,就像這次,臉書訊息傳來兩張紅龜粿圖片,大剌剌地以「這是我們幼兒園下午點心,想吃嗎?在臺灣吃不到!」刺激我,我借了她這兩張圖,貼在自己臉書塗鴉牆,說著久違了地瓜香氣米糰皮,久違了的花生粗顆好嚼勁,也只能在電腦螢幕前吞嚥生津。 對於金門滋味最入魂的便是紅粿,來自蒸熟的番薯泥與曬乾研磨的安粉帶起糯米的Q彈,挺挺的讓桃李、葡萄、花草圖像油亮著生命力,還有大點的花邊壽龜雕印在粉紅色的浪漫上,內餡是熟花生米碎成千百拌上糖砂的純粹,非粉態,保留玻璃酒瓶滾動的齒度,或者是杵臼上下而來的力度。臺島上的粿多強調純糯米,必然糯軟易攤,臺島的餡多豆料,必然脹氣胃鼓,「大紅」艷喜也是臺島色溫,在金門蕞爾的低調、樸實、自然的一圓內,每口都是那樣的渾然天成。 「士博,請說要多少,我寄給你」,「這麼少?我一次寄給你吃到夠」,「你星期幾可以在家接收包裹?」臉書帶給我的便利在此,分享心情,方能得到慰藉。碧雲老師看到我在網絡上的呼喊,私下傳了訊息,要用郵局快遞寄紅粿餵飽身居臺灣的我,「膨仔粿要嗎?哪裡買?」「北山沒有,貞節牌坊下嗎?哪家?」我細細簌簌申調腦中金門糕粿地圖,指引幾間店鋪,還來不及與她確認,我們都斷線在網路世界──兩天後,大樓管理員收到一件寫著「郵務同仁鈞鑒:本件內裝地方特色食品,假如未能當日投遞,煩請與收件人聯絡一下,謝謝,需要您幫忙(辛苦了)」的包裹,沉沉地,與我同行九樓,A房,畫刀斷開膠帶紋節,一股酸楚沁襲而來,是滿滿滿滿滿滿滿載金門米麵香味的膨仔粿、紅粿、索仔股。 開啟電腦,取出相機,羅列各色,臉書塗鴉牆上發佈一則「報告碧雲老師,米香已安全抵達,看來像是普渡打醮,可讓我一路吃到羊年!太感謝金門鄉親有求必應!」圖文相符的呈現此刻激動,「小時候人在臺灣讀書,媽媽都在郵局一開門送出快遞件,包裹趕上九點廿分班機,就可以立刻收到,不需要動用冷凍冷藏!」這是離島訓練有素的生活型態,慢條斯理的重點是有理序的節奏感,唯此才能對身處異鄉的親友聯繫不絕,不感疏離。 「Viya,妳看,我有一個冷凍庫的粿,可以讓我這段時間不那麼苦戀金門了!」鍵盤敲打心情是當代一種人際流通方式,網路聊天及訊息可以很垃圾,也可以帶著溫度,述一種思念的狀態。離開不到半年,想著金門的安靜、酒糟味。路邊的牛羊閒逸,而非機械人車的鼎沸。Viya好壞,誘引我貪嘴故鄉的記憶,碧雲老師也好壞,讓我快捷得到幸福滋味後,我又想起那間粥糜、這間蚵嗲、那攤油炸檜、誰的薄餅、誰的土仁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