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刊文學
-
【國境之西.大膽日月系列】再續前緣
在金門尚義機場,向旅遊服務台詢問公車站的位置,以盡速到達自己的下一個目的地點。耳邊不時傳來木吉他合唱團「提起了小小的行囊,匆匆的趕在歸路上。問一問那位小姑娘,何處有公車站?」這首《趕路》書寫當下,當然興奮之情也是溢於言表。 沒錯!某種程度上來說,自己的確是踏在歸路上,感受近鄉情更怯のfu撲天蓋地而來。畢竟在青澀歲月中,在這裡經歷過365個日落月昇。一年的時間,因為深刻,而顯得不算短的日子;因為認同的情感,這裡成了我的另一個家。 幾張泛黃的相片,勾起了35年前在大膽島的畫面記憶:有大膽播音站、北山國旗台、國旗台下方的觀景台鳳崗、還有神雞之墓。從來未曾想過有生之年、有朝一日能重返大膽!今次報名老兵志工要再登島前,竟然夢迴大膽,大膽呀,其實一直最讓我魂牽夢縈。5月,落地金門後,一路從大金水頭搭上小船,經過烈嶼(小金)、復興嶼、猛虎嶼,大膽島如實出現眼前。 依著志工活動的要求,內心也暗自盤算,無論如何一定要利用整理環境的空檔去當年據點探個究竟。 第二天安在北山中堡整理環境工作時,突然接獲訊息,要志工帶隊到大膽播音站整理環境。 一無準備再見面的心緒,抵達大膽播音站,映入眼簾的剎那,無法抑制一陣鼻酸,眼眶泛淚。如是場景應該都是在別人的故事裡、亦或在電影的大銀幕中,何曾想到自己就是主角,久違傷感與喜悅衝擊,久久不能自已! 把握些許休息時間,走訪北山的國旗台,和旁邊的鳳崗觀景亭,一如往常變化不大也,只有原來平面的神雞之墓,改為立體是較大的差異;一一對應泛黃照片取鏡,只留仍在管制區內的南山據點未能拍攝的遺憾。希望不久的將來能解除禁令,以圓大膽南山老兵們的夢。 再次揹起行囊要離開,心裡滿足而踏實;揮別前夕,作下決定:「今年來、明年來、年年來,在每一個春暖花開之後,我將再來!」就像當年翩翩少年般的志氣,中年男子在鳳崗勒石許下承諾,一生一世必要與大膽島再續前緣。
-
影
如果今天放晴 你必須出門 你知道 今天比昨天還要無法控制自身方向與形體 你不是你的指揮官 必須挨著太陽的另一端生活 依附著某種物體 出現在世人的眼裡 陽光出現 指令系達 沒有分秒的考慮必須定位 依照別人的身形改變自己 縱使你是 多麼精確地推敲角度 如此細心的感受光線和輻射熱的組合 再請示身前的物體 調和出灰階色彩與溫度 有時是阻擋了生物生長沒錯 有時是提供生物修養也對 過與不足雖非你能掌握 卻背負成果 還記得你冰涼的雙手 還記得你驅趕紫外線堅定的眼眸 還記得你陪伴我兒時的午後 從不有任何聲音 從不留任何劃記 沒人知道你是笑過還是哭過 習慣被人踩在腳底 總是自我犧牲 而你也已經成全的許多人 但還是學不會 愛自己
-
剷除贅肉的戰役
30歲以前吃多,也動的多,代謝又快,脂肪堆積的速度遠不及消耗的熱量,所以從不會想到要去刻意維持身材,總會戲稱胃裡有個「小宇宙」。然而隨著「加齡現象」的增加,生理機能因年紀的增長而逐漸的下降,代謝的速度趨緩。又由於種種因素使得運動量也減少,但胃裡的小宇宙還是那麼澎湃的運轉著。用餐時大口的吃,大口的喝早已成為習慣,對於零食、點心也是來者不拒,不懂忌口。 正因為如此,可也讓脂肪大軍開始恣意橫行,使得其勢力慢慢的擴張,四處插旗,立了山頭,就這麼地坐大了起來,站穩了自己的地盤。使得身材往橫向發展,腫脹了許多,原本穩固於各處的肌肉陣營,漸漸地離我遠去,一塊一塊的成為了「落跑肌」,取而代之的是層層堆疊的贅肉。這一切還不就是進出之間失了個「準」,吃進去的多,消耗掉的少啊! 態勢既已如此,那麼對於這股脂肪大軍的勢力絕不可等閒視之,若任其坐大的後果將會難攖其鋒,整個身材則會大大的走鐘(台語)。是該挫挫其銳氣了!首先需擬定好作戰策略,再正面宣戰,駁火過程需步步為營,才能剷除這些堆疊的贅肉。「忌口」為第一要務,對於非正餐的點心、零食要能少取,甚或不取;正餐則需適量,小口慢食稍有飽足感即可,不得因看到自己喜歡的菜色,就狂吞猛嚥。再者,「適當的運動」,依自己的體能狀態,盡量的空出時間讓自己保持著運動的習慣,能有助於身體代謝機能的提升,加速體脂肪的燃燒效率。最終,「毅力」,要想除掉這些多出來的肉,少吃多動是必要,但要能維持著理想的身材,「持之以恆」就是關鍵。 關於這場剷除贅肉的戰役,孰勝孰負未到最後實在難見分曉。最終是能高唱凱歌,消弭脂肪大軍的勢力,還是棄械投降任其囂張的氣焰持續高漲著呢……。 想到脂肪堆積所形成的贅肉,其危險性雖不如遭遇洪水猛獸時那般的狂暴,但長期下來對於身體健康的影響絕對是弊大於利。 這戰役,為了健康,堅持下去!(稿費捐家扶中心)
-
【人間素描系列】 天空的院子
向銀行借貸1500萬元,去做一件有利社會文化的事,你願意嗎?「天空的院子」民宿主人何培鈞,就有這種傻勁。 悸動 十多年前,還是大學生的何培鈞,日子過得渾渾噩噩,為了拍攝南投竹山的太極峽谷,他騎著機車一路尋找,來到人煙渺渺的竹山山巔,發現這座遺世獨立、占地九百多坪的閩南古厝。 自嘲吃穿不愁、出生在台灣社會最好年代的何培鈞,看到這座頹圮破敗的巨大古宅時,坦言內心受到相當大的衝擊。 因為,一切的美好,在一瞬間,都可能變成過往,成為乏人問津的記憶。就如同這座曾經輝煌的富麗古厝一般。 何培鈞努力捕捉著古厝的一景一物,忘記了尋找太極峽谷的原始念頭。最好的年代,最荒唐的景象。從此烙印在何培鈞的腦海。 初衷 於是,當同學們都朝著報考研究所方向前進時,只有何培鈞籌劃著不一樣的道路。老師擔心毫無人生規畫的他,特別關心垂詢。 何培鈞拿出一張張古厝照片,「我要修築這座竹山古厝」。 老師睜大了眼,面對這不知天高地厚的屁小孩,緩緩吐出幾個字,「你要不要先做SWAT分析」? 唸醫務管理的何培鈞,當然知道管理學的分析評估,有資源能力修築這座古厝嗎?這座古厝值得修嗎?修好後要做什麼用途? 所有台灣學子在提出任何夢想時,師長大人們都會教育他們從自己的角度審思。 但何培鈞卻不做這樣的思考,「我是從台灣社會的高度來看,從重建台灣文化價值來決定自己努力的方向」。 修完古厝,會做甚麼用途?何培鈞從「讓更多人停留時間最長、可以充分領略古厝及台灣文化」的方向思考,決定將古厝作為民宿之用。 因為知道自己的使命、知道自己的方向,因此何培鈞利用剩下的二年大學生涯,拚命選修建築、管理等相關課程。他知道他出社會後要做甚麼。 築夢 何培鈞拚命地向各銀行申請貸款,大多數的銀行對於他的修築計畫嗤之以鼻,根本不太搭理他,直到第十六間銀行,銀行的老經理才願意出來接見他。但老經理對於他借錢的計畫相當不以為然,直說太冒險。但拗不過何培鈞天花亂墜的吹噓,決定上山先去瞧瞧這座標的物。 一路上繞山前行,山上煙霧迷漫,寒氣逼人,經理坐在機車後座,雙手越摟越緊。在海拔一千公尺高的古厝前停下,望著一大片的廢墟,經理頓時傻眼。何培鈞把握機會詳述自己對台灣文化的使命與理想,經理面有難色,「何先生,你知道嗎,我沿路一台車都沒看到」。 何培鈞以為又要繼續找第十七間銀行。卻在隔二周後,接到老經理的來電,電話那頭老經理說道,「我滿腦子都是你要為台灣文化盡力的畫面,我就快退休了,一輩子平平淡淡沒啥成就,幫你圓夢,算是退休前做一件有意義的事吧」。不過,經理不贊成他貸款修老宅,因為經理調查過,這整片地都是建地,鼓勵他借錢買下整片土地和古厝比較划算。 於是,基於保留傳揚台灣文化的使命感,何培鈞貸款一千五百萬元買下土地和古厝。所有人都認為何培鈞瘋了,也罵慘他了,不過何培鈞竟樂天地認為,花一千五百萬元投資台灣文化傳承,是很有意義的事情。 何培鈞根本不擔心如何還這筆貸款,滿腦子只是想著如何花用,才能重建昔日的輝煌文化。 重建需要幫手,何培鈞第一個就想到的就是他表哥。表哥從小以建築為志向,沒想到卻考取醫學系,被全家族逼著去當外科醫師。但是,休假時,卻往工地跑,就算是做建築小工,也樂此不疲。何培鈞找到表哥時,他正開心地在工地當小工,烈日下,揮汗如雨的表哥,一臉歡欣滿足。 何培鈞當然了解表哥的夢想,劈頭便對他說,「想不想跟我去竹山看一棟用力想想就會很美的老房子」? 表哥決定停職一年,跟著他到竹山山上圓夢,他還去買睡袋,要睡在古厝廢墟裡,「跟它一起呼吸、生活,才能設計出它最美的樣子」。 轉念 古厝歷經一年的整修,重新回復昔日風華,不過,這時候何培鈞的戶頭上,只剩十二萬元,而且每月面臨六萬元的貸款負擔,寬限期又將屆。 古厝美則美矣,但位在深山中,每月的客人不到一組,月收入不到一萬元,眼看就要坐吃山空面臨被法拍的命運。 何培鈞轉念一想,每個月六萬元的貸款,要賣出多少組房間才能繳房貸?仔細一算,只要十多個房間即可打平,當下何培鈞就毫不擔心了。 轉念後,他拚命跑業務,白天到處去宣傳,晚上則利用網路行銷。他還一一寫信給各縣市文化局長,細訴為台灣文化盡力的理想,並放上古厝整修過程的影帶。 沒多久,何培鈞就接到南投縣文化局長的來電,局長感動之餘,表示要將古厝包場,帶領音樂家馬修連恩來住宿。 那晚馬修連恩看了他的古厝翻修影片後,大受感動,除了現場即興演奏外,也決定錄製一張「天空的院子」音樂專輯。 這張專輯獲得當年金曲獎,何培鈞除了訪問邀約不斷,上遍各大媒體外,金曲獎頒獎典禮那天晚上,他的「天空的院子」民宿訂房詢問電話,由每天不到二通,暴增加到上百通。 因為有著為台灣社會文化重建盡心力的使命感,讓何培鈞在工作中獲得成就感,體會到自己的工作是有意義的,遇到挫折失敗也不輕言放棄,可以坦然面對,終究獲致一番成就。 喚醒 在何培鈞故事的影響下,竹山鎮上開始有民眾返家修築古宅,開起民宿;也有人重拾父執輩舊業,返鄉當茶農;也有年輕人投入柴燒技術,傳承老技藝。家人團聚,共同創業,面對人生。 沒有現在流行的前瞻、創生名詞,但在原本沒落的山間村落,一樣露出具前瞻精神的美好笑容。 返鄉創業的年輕人此起彼落,倫常獲得傳承,文化受到保存,社區開始活絡,觀光人潮逐漸增加。 為了讓文化在生活中獲得傳承,跟社區做連結,何培鈞設法讓自己的民宿與竹山充分結合,吃的是竹山的農產,餐具燈具是竹山竹條編製成的,就算是棉被等日用品,也是採用竹山棉被老店製作的。 何培鈞也租下老舊的台西車站,作為餐廳,販賣竹山農產吃食。成為竹山地方人文載體。他也利用社區空間充作居民學堂,每月一次周五晚上的聚會,大家輪流上台講述分享自己的創業經過,與竹山連結的經驗,以及需要協助的事項。 何培鈞又開創專業換宿措施,運用不同的專業協助竹山發展。因此,目前已經陸續有二十多位年輕人回到竹山創業,這些返鄉年輕人的共同心願是,「讓自己家鄉的價值被社會看到」。 而為了協助這些返鄉青年早日融入竹山,並且能夠自食其力,何培鈞積極用心地傳授每位返鄉遊子十二堂必備的創業技能課程,包括:美學軟體運用能力、實體與虛擬通路操作技能、科技運用能力、網站架設技巧、社區溝通能力等,他也發現,返鄉後能夠圓夢並永續經營的,大都擁有上述的創業必備技能,而這些技能也可大大降低創業成本與風險。 「一起守護家鄉,是一種幸福」,何培鈞開朗而堅定的面容,一如當年,而他的「天空的院子」,也落實了他做為台灣社會文化載體的初衷,不只是一間單純的營利民宿。
-
台兒莊古城遊
如果搭京滬線高鐵,在山東棗莊站下車。出了車站轉BRT公車,花五塊錢,經90分鐘後就到達台兒莊古城。旅遊單上介紹它是「天下第一莊」,是世界上繼華沙、龐貝、麗江之後,第四座重建的古城,它也是世界第三座二戰古蹟城。 我到達時間是下午四點半,飯館的人建議不用急著進莊,因為晚場是六點正,原票價160元優待成100元,夜間遊景漂亮又清爽,於是在飯館內點了新疆叫「囊」的大餅,配了兩個主菜,熱騰騰的粥品店裡奉送,讓客人喝個夠。 知道古城景點是乘坐高鐵時,鄰座一位女老師介紹的。上網查資料,一看果然吸引人。它是一個佔地二平方公里的大景區,買一張票進莊,隨你玩幾天。莊內客棧,飯館數十家,另外還有畫舫遊運河,坐搖櫓在內河穿梭,遠超過我的期待。來到這裡看規模、看水陸風景、看歷史遺蹟、探訪古今交錯文物,以古城氣魄來說,周庄水鄉要小得多。 當晚六點多入園,先搭畫舫到莊園裡碼頭。上岸未幾,就有人攬客住宿。帶到一座舊房看外觀以為是古厝。原來它結合了現地景物,讓人難以看出是客棧。住房設備已有年歲,但是雕樑畫棟,木窗欞格、茂竹修林別有雅趣。一晚八十元的費用也算平價,今晚就權充一下大戶人家公子,體驗一下廢園舊事吧! 古城晚上燈光搖曳,照映著拱橋倒影暈黃,如盈滿圓月。夜遊的客人坐在搖櫓上,由船姑掌舵並解說景點,十分有情調。浣云亭附近空地上,放映大陸所拍「血戰台兒莊」影片,對國軍奮勇抗日多有著墨,史觀尚未見扭曲。來到抗戰大捷所在地,對當年歷史應有所了解,也是此行之價值。 夜晚小雨飄灑,沖盡了白晝炙熱,走路起來特別清涼舒爽。吃了風味特殊的北方臭豆腐,有意猶未盡感覺。古街內拉彈唱的、製作皮影戲人物,給我們帶來新鮮感,直走到近夜半才返客棧休息,而夜未眠的遊客仍興緻盎然的在古城內穿梭著。 隔日才是真正視界的大飽覽。遊中醫保壽堂、金瓶梅文化、運河招幌等展覽館、台兒莊古大戰遺址、茶酒票號等老店。至於中國北方大院及徽派、閩南、歐式、宗教、嶺南、魯南、水鄉民古等八種建築全設在古城內,讓人目不暇給。走過每一景點,總是細細品賞,聆聽它的故事,如此下來,尚有太多景點不及走完。 來到台兒莊古大戰遺址,幾棟經整修後保留下來的建築,大門就是一座牌坊,裡面是清理過後的遺址,一間故事館、一棟棟留有彈痕的屋舍,殉職前匆忙寫「訓子家書」的立牌,述說著當年浴血抗戰歷史,為國殉職的無數軍魂,七十年後不知安歸何處?但烈士的事蹟被保留下來,中華民族正氣得以昂揚,真是「戰死齊魯、重於泰山」大哉歟! 遺址大門的街上,貼著抗戰標語:「消滅一切敢於來犯之敵」、「築起抗戰的銅牆鐵壁,讓我們在大運河邊」、「中華好兒女,捐軀赴國難」、「驅逐日寇,還我河山」、「保衛家園,光復齊魯」,「台兒莊就是日本侵略者的墳墓」。此地也有「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第五戰區司令長官部」兩塊木牌,上面印有國民黨軍徽。以木質仍新情況看來,應是仿製品。 旅遊想玩得盡興重點有二,一是時間充裕,二是體能要好。想在十一公里長的古城範圍內走完,要不就多待幾天,要不就是體健步輕。從早到晚慢觀細賞,體力還能支撐得住,收獲肯定更加豐碩。臨出城前,見到一位蓑衣老人十分有興味,遂與其合影費用隨意,我放了一張五元紙幣,老人連聲說謝。這也算得上是街頭藝人吧,僅憑妝扮就能得分,而且與大水滔滔運河十分搭配,他的笑貌裝扮,讓我想起了古詩「江雪」:詩中的漁翁,不也是一樣的裝扮嗎?
-
【金門媳婦看金門】一個撿拾餘香的孩子
到城隍廟拜拜的人逐漸散去,從牆角探出一個小小的腦袋,消瘦的身影,單薄的衣衫,在夕陽西下的黃昏時分,怎麼也不起眼,他迅速的奔向大殿正前方的香爐,因為那裏的香最多;他小心的用塑膠袋收集好餘香的細枝,那身影逐漸消失在廣場旁的街角,沒有引起任何人的側目,他只是一個撿拾餘香的孩子……。 五年前第一次離開家去上學的那一天,母親在房間裡,寡言的父親只有在他的肩上拍了兩下,他感受到父親對他的信任與寄望,他向父母親告別,刻意的大聲歡喜,他要讓房裡的母親會聽見,兄弟二人,一前一後背起布包、家當,大踏步的走出家門,一直到村子口才停下來稍歇;他們刻意的狀似輕鬆,因為他知道,父親一定會在後面盯著他們,直到轉彎看不見為止。家裡準備好的乾糧:米、安籤、花生、柴火,加上衣物、書包,壓得他倆喘不過氣來。運氣好,搭上阿兵哥的便車,載一程,否則天黑還走不到城裏的「家」,十幾公里的路程,好似天邊那麼遙遠,幸而有哥哥作伴。那時金門唯一的金門中學有初中和高中,兄弟倆分別上高二和初一,一位好心的親戚,協助他們在學校的附近,一幢老房的屋簷門廊下,圍起一道牆,釘了一張上下舖床,裝上一扇門,暫住為家,三餐就在門前以小爐烹煮安籤稀飯,自得求學之樂。 如此寄人籬下的生活,匆匆四個寒暑,哥哥高中畢業了,選擇投考軍校;小屋裡只剩下弟弟,在高二時被教官發現,學校出於愛護學生之情給予公費住校,也有了三餐溫飽,他銘感五內,愈加發憤用功,專心學業。對於浩瀚書海,求知若渴,每每熄燈後仍不能自已。如何囊螢映雪?鑿壁引光?現實中這些古法似乎皆不可行,自忖:「只要小小的光,光如囊螢即可讓我讀書。」路燈下,無法避過蚊蠅、雨水、風寒與路人奇異的眼光……。忽然靈光一閃,啊哈!小小的光!小小的光!香火不就在眼前嗎?虔誠的鄉親,每天都提供那小小的光,於是撿拾餘香行動開始了……。 拿到這小小的光,他欣喜若狂,每當燈熄了,點上餘香,滑行在字裡行間,好似悠遊在宇宙間的星光,點亮了智慧之窗,為了安全,不會引起火災,剩下的小香桿,就丟入雙人床四根柱子的空心鐵管中。時光荏苒,畢業的那一天,回家之前,他特意一本正經地向城隍爺感恩上香,謝謝他的保祐,平安畢業,沒有任何人發現他的小小星光,每一顆都是鄉親的點點餘香。 我是在二十歲的時候認識了這位金門的孩子,卻在四十歲的時候才聽到他說上面的故事,當時便驚訝感動得幾乎落淚,還不可置信的問了一連串的問題,如「你怎麼想到這個方法的?」「別人沒有發現嗎?」「不怕著火嗎?」「你們家到金城有多遠?」「門口怎麼煮飯?」「生柴燒火不是有很多煙嗎?」……一直問到我服了為止,而他卻回答得哈哈大笑。一個十幾歲的中學生,在困苦中是如此習以為常的接受磨練,毫無怨言的奮發向上,直到最後他會獲得博士學位,當然也就不足為奇了。 金門,這樣長大的孩子很多,不信嗎?到金城的博士牆上面隨便找幾位訪問一下就知道了。
-
失落的浯江上源「東洲紅沙溝」
東洲「紅沙溝」曾經是一條全金門知名的間歇溪流,遇大雨則原本乾涸、盡是紅沙的溪床溪水暴漲,紅流滾滾,在孚佑廟前方最寬處,湍急的紅色溪流甚至寬達三、四十公尺,人車在紅流高漲時均無法穿越過,東洲往來榜林的交通被迫中斷。 說起「紅沙溝」,在它被填平,舖上柏油路成為「桃園路」之前,它曾經是東洲村內小孩在下雨天時最深刻的記憶。它不僅是人車通往昔果山、機場、往來榜林村必須借用的要道,也是東洲小孩平時嬉鬧玩樂,雨天打水仗、堆沙堡、截溪流抓捕小魚的天然遊樂場。 在戰地政務期間、在紅沙溝未填平以前的年代,相信東洲村的小孩,幼年都直接認為沙子天經地義就是「紅色」的,因為紅沙溝盡是一片紅沙呀。 而這一路綿延的紅沙,其實是來自上游台斗山、菽■山的紅土台地沖蝕成的條條沙溝,沙溝內堆積的紅沙經年累月順流往下游沖刷到東洲村而來。 「白雲蒼狗,滄海桑田」,東洲紅沙溝,乃浯江溪(浯水溪)三支源流之一,亦即「東洲溪」。 浯江溪三支源流(董林溪、後垵溪、東洲溪)之中,依金門獻志(民國96年續修)記載,其一源出菽■山以西,北流,又折回西流,過東洲(即東洲溪),與另一源出上後垵西南之小溪匯流,再西流而下,再與源出雙乳山的董林溪(榜林溪)會流,然後西南流至今日後浦東門的莒光橋頭,與古稱「洗馬溪」的後垵溪會流(以下河段始稱浯江溪或浯水溪)。 東洲溪依其流經地勢,略可分為:上源紅土台地蝕溝段、中游東洲村內段、下游平地深溝段。 東洲村落雖小,但因位於金門西半島中心點,曾是明清兩代「官道」南北兩路的分叉點。 古時官道過東洲聚落,分成南北兩條線。往南行的「過東路」從東洲走昔果山,前往「陳坑巡檢司」(今成功)。 往北的叫「沙尾路」,是古官道主線,過東洲後,沿著東北向的沖蝕紅沙溝,越過「雙乳山」,朝「平林」(今瓊林)而去。再續行經過「蘭厝」、「何厝」、「斗門」、「沙尾」、「塘頭」等聚落,終點為海邊的「官澳巡檢司城」。 而「沙尾路」古官道主線所走的沖蝕紅沙溝,就是東洲溪上源之一的間歇溪流段,這條紅沙溝經溪流長年沖刷侵蝕,紅土台地往下蝕切而成,地質結構除紅土層、亦有白瓷土,在戰地政務時代,胡璉將軍曾開挖金門白瓷土外銷台灣,所得經費建設了台北縣中永和的復興新村等眷舍。紅沙溝地形隱蔽,也曾駐紮千餘名官士兵的127師505、506兩個砲兵營、以及衛生連、彈藥庫等營區,在戰地政務軍管時期戒備森嚴,一般民眾難越雷池一步。 東洲溪中游段,屬東洲村落這段約三、四百公尺的平地段,也是早年東洲溪床最寬廣處。即使至民國60年代,這段溪床北側仍為紅土路、南側為堆積紅沙的主溪床,遇豪雨則紅流暴漲,隔絕村落與北岸的國軍505砲兵營第一連營區及往來榜林村的交通;東西向的後浦經由此段溪床往來尚義機場、昔果山的交通也中斷。 這段溪流暴漲時紅流滾滾,尤其水勢由上游高處沖刷而下聲勢驚人,紅水最深時超過一個成人高度,連軍方大卡車也難以涉水穿行。暴漲溪水依下雨時間長短,有時長達一、二天水勢不退。不過水勢稍緩時,就成了村內孩童玩樂的天堂,除了戲水堆沙堡、打水仗,還有金門特有鬥魚「中斑」、以及約一至三指幅大小的大肚魚可抓。由於東洲紅溪溝是歇溪流,上游平時乾旱,也不見大池塘,這些魚那裏來的?讓人想不透。也有可能是軍隊營區戰備水池蓄養的,不過如今都成追憶,因為這段溪床已被填平,開闢為桃園路了,原有溪床深埋成地下溝渠,「東洲紅沙溝」成了歷史名詞。 東洲溪過了如今的「林湖路」,溪床即下切,成為深溝型流域。早年溪床南側為道路,沿溪曾有竹林密布。而後與董林溪會流入海。如今東洲至接近後浦伯玉路段,溪床也因拓寬桃園路需要而加蓋,不復見往昔溪流景觀。 曾是東洲村主要地標景觀的「紅沙溝」,稍有年紀的村民對它印象深刻、長留心中難以抹滅。但是對它相關之文字記載,以及水文地理等紀錄與描述都闕如,甚為可惜。在東洲土生土長的陳滄江縣議員於民國92年5月12日刊登在金門日報副刊的「紅色東洲溝別為我哭泣」一文,深刻描寫村內15歲少年「阿狗仔」,響應政府自願從軍,甫從陸軍第三士校畢業當「下士班長」不久,屢遭長官凌虐欺侮,卻投訴無門;又因自衛奪槍誤傷排長,遭軍法妄判死刑,拖到東洲村外不遠的軍事教練場公開執行槍決的悲劇。 少年「阿狗仔」被槍斃一事昔年震驚全金門島,迄今仍深埋東洲老一輩村民心內陰影。「阿狗仔」淌血刑場、血流東洲紅沙溝,為昔日軍中不公不義留下血淚控訴,就如東洲紅沙溝雖已填平闢為馬路,但紅流滾滾仍永銘東洲村民心中一樣,成為東洲村銘記史蹟之一。
-
五十話桑麻之歲暮感言
一、毋忘在莒 民國四十一年,金門賢達組團向先總統蔣公求墨寶,蔣公就提「毋忘在莒」,原稿放大六十倍,勒在太武山上,從此,金門成為忠臣孝子之鄉。 從軍報國、吃苦耐勞、奮戰不懈,多少可歌可泣的家鄉英雄,金門駐軍也從最高十三萬軍隊,到現在幾千人,軍民一家,永遠是最光輝的史話,愛恨情仇的故事,鮮活在每一個五十歲以上的金門人記憶裡。 二、黨德黨魂 國民黨是先賢、烈士拋頭顱、灑熱血所創立的,可歌可泣;抗日的史篇,更是中國不做亡國奴的例證。如今,黨很像大戶人家,家孫多,有賢孝,也有敗家子;選舉就是一場大戰,也是-場照妖鏡,多少人扛著黨的光環,也卻灑狗血、欺先滅祖、投靠敵營,但黨卻選勝了,立即翻轉陪笑臉,忘記昨日對黨的批評、謾罵與不作為,捫心自問,人格分裂了?還是黨是母親,永遠的包容與寬大?請問你是如何面對那些每次含淚投票、挽袖捐血的忠誠黨員?當機關算盡、張牙舞爪的面目,成為你的圖騰,請放過國民黨吧! 三、人非聖賢 你我的錯都可以原諒,但請正心誠意地懺悔與彌補,這世上沒有人欠你,忠孝自古出於寒門之子,只有失敗的人,才知溫暖是怎麼回事!我以身為金門子弟為榮,雖然國語不標準、人又土!但金門人的拚,簡單真誠就夠了! 四、賓士與BMW 我是買不起,如果哪天我有錢了,我也不會買。如果你跟我一樣買不起,請說話小聲點。如果是二手的,那就再小聲點。我尊敬自己打天下的人,又捨得花的人。肯拚敢花,才是人生。 五、橋與喬 橋有木,建橋就不要太多喬。大小金的橋,是小金門人的救命橋,也是公民正義的象徵,中間經過多少喬?喬成金門之恥,死了那麼多工人,都成悲慘家庭,延宕了多少歲月,金門人原本就是二等公民,小金門人是三等公民,橋要趕快喬好,才不會一直被笑,金門人又不是沒錢。 六、八二三砲戰 一頁光輝戰史,戰爭的偉大是金門人的犧牲與光榮,國軍的浴血,金門的先烈們,搬子彈、做後勤,身無寸鐵,為國捐軀是可歌可泣的,但因身為二等公民,死後卻不能入祀忠烈祠,捍衛台灣七十年的和平繁榮,還多被軍管了三十多年,終於,有心人士也是有力人士,願意站出來,替金門先烈志士爭取,令人尊敬!讓我們一起來有錢出錢、有力出力!來完成金門人英勇的形象,還原史實吧!但請別忘記,最大幹話:「八二三是國共戰爭,與××黨何關?」令人唏噓與唾棄,現代版的指鹿為馬,莫此為甚,歷史總是不斷重複,昏庸自古不變。 七、人外人、天外天 身價百萬的人,往往說話就大聲,卻不知滿桌千萬富翁,公益是甚麼?往往也不知。錢如果是自己拚來的,那還可以說上兩句,金門人最可愛就是鄉愿,鄉愿的美德就是不戳破,鄉愿還有第二種,老借別人的嘴吧去傷害第三者。 有錢人是值得尊敬的,因為他很辛苦才有錢,不然就是祖上積德才有錢的。你相信我,悲憫有錢人的辛苦!我是酸夫子,心裡很尊敬有錢人,卻裝作不屑,因為我窮,但我知道,有錢人多如牛毛! 八、敦厚與笨 人好騙,不好教,這是人性!善意的騙,就是童子軍。美言一句三冬暖,權術的騙,就是逆天。一個人的英明神武,如果來自騙,騙又很大,就是俗稱白賊七。吳樂天永不失業,因為白賊七從不消失。智慧高低就在做與說中間,成分多少比例,誠意有多少。我的智慧太差,所以一文不名! 九、貧窮的悲哀 軍管時代交通不便,料羅灣晚上十點報到,半夜上船,哪有人性可言?卻也成就了那些賣肉粽、賣蚵嗲的大娘,所以正反兩面,端看你如何應變? 瓊林到料羅灣,一部車坐五個人,媽媽總是去哀求鄰居的司機老大,留了個位置給我,就像跑三點半的人去哀求借款一樣,終於誠意感動天,可以去報到。一車五個乘客,所有鄰居小孩不用錢,我得付五十元,那時車資是一人十元,五十元是老父半日工資!天下父母心,我永遠不會忘記料羅灣的海水,那冰冷的涼風,透出人性的現實與貧窮的滋味! 十、扮心 出門打扮之前,請先裝扮你的心,好好的活著,給別人留點餘地。你我都是高貴的,認真的金門好子民,敦厚、心寬、受益的人,第一個是自己。新年快樂!(稿費捐金門家扶中心)
-
2018歲末嚴冬 思家鄉美食
過往,釘掛牆上月曆撕到最後一頁,乃萬千遊子,撥打電話訂購農曆春節(過年)返鄉機票日子,打電話訂購返鄉機票,著實千辛萬苦,因撥許久電話,都是嘟嘟聲響,最後雖撥通,惟機票已售完或與期望日期相差甚遠,訂不到農曆春節(過年)機票的滋味,猶如苦澀咖啡! 春節,中國傳統新年,又稱歲首、新春,亦稱年到、過年、慶新春(新歲),乃四大傳統節日之首,明代始,春節之節慶,從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五(上元節),方結束,除夕,旅外遊子,不管身處何方,都會不辭千里跋涉返鄉與親人相聚,並於開春正月初一開始出門拜訪親友,嫁出的女兒,則於初二回娘家,這是人事間的美好。傳統曆法定義,冬至之朔望月為11(子月),係北半球冬至時,太陽方位偏南,日影最長,易於測量之故。漢人將黃道(地球公轉1年)劃為4季,12節、12氣,72候,統稱季節氣候。黃道,如同12節竹子,寅月(立春-驚蟄)稱春節,春節中間是雨水氣,包含雨水之朔望月稱為正月, 立春緊接於大寒後,後接雨水,象徵一年最寒冷之結束。 歲末嚴冬,諸多公司行號準備年終尾牙或有情人忙著結婚之季,更是金門欣賞候鳥時機,此時,常喚起筆者鍾情家鄉美食之記憶,吃遍大江南北菜色,依然懷念沙中砍阿、斗門怡伯與沙美廷傑飯店或群英樓傳統宴席菜色,如雞捲、鹹水雞、雜菜湯、芋頭排骨酥、干貝燴白菜、紅燒大明蝦、紅燒海蔘、紅燒糖醋魚、清蒸白鯧魚、封肉、清蒸螃蟹、羊肉麵線、油剪餅、魷魚湯、豬腳湯、禮餅、八寶飯(飯中包豆沙)、鳳梨罐頭甜湯等,菜色簡單,家味道地,此乃歲末嚴冬,旅外遊子,難以忘懷的家鄉美食。
-
舞 鞋
這個冬天 我封足 就為了春天 那一雙舞鞋 那一雙舞鞋 遠行十年風雪 墊起腳尖 睥睨光陰如水 那一雙舞鞋 左旋右轉 天機不見其形 無視行雲明晦 這個春天 我甦醒 想起了冬天 念想戀想 那一雙舞鞋 清影在無邊
-
【國境之西.大膽日月系列】大膽運補
107年8月24日以老兵身分登上大膽島,巧遇島上弟兄大運補作業。隨著南13據點敲擊鐘聲,看到LCM登陸艇(機械化登陸艇)緩緩的進入大膽島,一群阿兵哥們抬著棧板、推著柴油桶,我的記憶也隨之回憶起當年運補時光。 「站在棧板兩側,聽口令將棧板舉起來,慢慢的走向碼頭的LM上」,帶隊官口令一下,6到8位弟兄,兩兩肩並肩站在大棧板兩側,一起舉起棧板旁的拉環,將棧板放置於碼頭與登陸艇間,確認安全無誤,島上每月的大運補工作便開始。在島上柴米油鹽醬醋茶都要靠船隻運補,才能維持島上基本生活運作。運補工作展開,除了一般兩、三天一次的菜船外,每個月登陸艇載貨品來島的大運補,就是島上的大事情。當天除了業務與衛哨外,上至指揮官下至小兵,不分南、北兩山的弟兄,穿著運動褲與手套集合於生明廳前廣場,等待運補船抵達大膽島。 島上雖然是會種植可食用根莖類植物與雞群,但是無法供應島上全數所需,生活必需品主要仰賴島外提供,因此許多物品都要求節省使用。運補的品項真的很多種,米、戰備罐頭、構工的水泥、礦泉水、發電用的柴油等等。負責運補工作的登陸艇數量,因貨物的多寡來決定。登陸艇尚未抵達大膽島之前,兩棲部隊會先搭快艇驅離碼頭附近中國漁船,再戒護著來島的登陸艇。看著LCM緩緩靠近大膽島,船前方的閘門慢慢的朝90度角放下來時,讓我想起電影的畫面,只是不是一群人從那開口衝出來搶灘,而是一堆的貨物等待我們搬運。 因為駐點人不多,現在推柴油桶都推到碼頭指定位置,再將油桶放上悍馬車載到發電廠,這在過去簡直是幻想。當年以人力為主,三人為一組,老鳥都站在兩側拉,菜鳥在中間位置推。一開始的好漢坡,就是硬仗的,然後是起起伏伏的路段,自碼頭到發電廠距離,大約有300公尺以上。這些油桶外觀不一定都是完整的圓形,如遇到有凹一邊的,那推、拉起來真的要命。更怕的是漏油,經驗豐富的老鳥,身上會帶幾塊小小的舊肥皂,它的作用可以塞住漏油的洞口。推到一半要休息時,一定要拿石頭抵在油桶底下,再者休息位置要注意,不然,人一離開油桶也再會滾回去原地。油桶外圍破了洞或者滾到壕溝裡算小事,不小心傷到其他弟兄才是大事。 記得連上有位剛上島沒多久的一位新兵,因為運補礦泉水不慎受傷。起因是大家為了想快點把情做完,因此以拋接式替代比較安全的傳遞模式。拋接時,因為手滑,漏接的礦泉水撞到下腹部,當時感到撞擊疼痛一下,但感覺還好,就繼續運補作業。當晚運補完的夜晚加菜還有說有笑的,當晚也是他上島第一次站哨,卻也是他最後一次站哨。還記得他擔任副哨,手上拿的是齊眉棍。 然而第二天早上經過大膽醫院,得知這弟兄要緊急送醫,原因是腹股溝的睪丸,睡覺時突然發炎腫大,導致劇烈的疼痛。原本夜裡便要後送大金,因海象改成早上後送。進去醫院看他時,醫生已經為他施打消炎與止痛的藥劑,但那種疼痛真的難以形容,他整個人在病床上捲曲扭動著,臉部表情異常痛苦。右邊的睪丸腫得比乒乓球還大,一旁的我嚇傻。返台休假前特別到花崗石醫院探望,他說已開刀,將壞死的右邊睪丸取下。 在民國89年4月6號,我要去台北公館汀洲路拿退伍令時,恰巧遇到他去拿停役證明。閒聊後面發生的事,他說他父親非常氣憤,一度要告到國防部,以及告在他前面拋出的士官,但他自己心裡有數,錯並不在那位士官身上。聽到那位士官的內疚情形,他樂觀的自嘲說,至少左邊的還在,還是可以生兒育女,而原本右邊的裝了一顆假的,這樣未來的女友才不會覺得有問題,看他這樣能如此豁達,我也笑笑的與他揮別。
-
【一件事一啟示】 不要被同樣一塊石頭絆倒兩次
「由內心來轉變境界,而不是讓身外的事物影響內心的清淨與智慧」─腦筋轉個彎,生活更美滿。 王先生每次看到太太洗完碗,把碗盤擺在水槽邊緣,都會提醒她,這樣很危險,不小心碰到就會摔破,但太太都不以為意。那一天王先生下班走進客廳時,就聽到廚房傳來「劈哩啪啦」的聲音,太太把一疊盤子摔破了。他很生氣指責太太說:「每次都不聽我的勸告,妳看妳每次都摔破盤子!妳怎麼不小心一點呢?」他太太本來摔破盤子就有點內疚但聽到「妳每次都摔破盤子」時,勃然大怒用力拍桌子吼叫:「我哪有每一次!才去年摔過一次,你就誣賴我每一次,那你來洗好了!」 王先生聽到太太吼叫,心裡翻騰胸腔充滿了怒氣,咆哮的反擊,她也不甘示弱,兩個人吵得不可開交。連續幾天,屋裡充滿冷戰的氣氛。 王先生在我的課堂上分享他的經驗。我問他:你覺得太太重要,還是盤子重要?他默默無語。 「恨,能挑起爭端;愛,能遮掩一切過錯。今日的執著,會造成明日的後悔。」 我播放一段「前攝行為」的多媒體,所謂「前攝行為」是指前一行為對後一行為造成影響,又稱為主動積極性行為;當一個人遭遇困境時,會反過來控制局面,而不被局面所牽制,為了解決問題,積極尋找解決之道。投影片呈現的故事是: 「一對恩愛夫婦,有個兩歲的寶貝獨子,妻子因忙碌忘了丈夫『把藥瓶收好』的叮嚀,導致孩子誤食糖漿而回天乏術,焦急的父親趕到醫院,得知噩耗非常傷心,看兒子的屍體,望了妻子一眼,告訴她這是孩子的命,然後說了『I love you !』三個字。這則故事在彰顯人類有能力選擇,兒子的死亡已成事實,再多的責罵也不能改變現況,只會惹來更多的傷心,而且不只自己失去兒子,妻子也同樣失去了兒子。在面對一件不幸的事件,你可以大發雷霆,怨天尤人,也能夠放下怨恨和懼怕,換一個角度看事情,可能事情的境況原來並不如想像中那麼糟。」 他似乎有所感悟,上課結束後,隔了一段很長的時間,我碰到他,他主動告訴我:「後來我太太又摔破碗了。」我很好奇詢問:「你如何處理?」他說:「我永遠記得你告訴我,太太比盤子重要,而且不要被同樣一塊石頭絆倒兩次,尤其前攝行為給我的震撼。我看到太太愣在那裏不知所措,我放棄了指責,用平靜關心的口吻對她說:「喔!有沒有傷到腳?沒關係妳去拿抹布,我來撿碎片,破了沒關係,明天下班再買一套,幾百塊就解決了,不要受傷就好。」我才說完,太太嚇一跳,本來太太愣在哪「備戰的」,沒想到我的改變,讓她感動萬分。這位學員告訴我,太太現在對他好好,這就是思維改變的力量,腦筋轉個彎生活更美滿。 遭逢一切事: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 蘇格拉底說:「人可以犯錯,但是不要犯同樣的錯。」在日常生活中每做一件事之前,能夠多思考如何讓事情改變得更好,便可避免重蹈覆轍。許多家庭悲劇,就是因為屢次使用不當的處理方式而產生。因此,記取過去慘痛的教訓,把握優點,修正缺點,生活才能圓滿。其次,模仿學習也相當重要,例如每看完一本書,或聽過一場演講之後,能夠從中得到啟示,並且經過思考、消化、吸收,變成自己的東西。也就是藉由學習他人成功的經驗,幫助自己也能邁向成功。汲取專家學者的意見,嘗試揣摩他們的方式,最後會發現自己可以突破瓶頸,面對危機化險為夷,不致於一再掉入相同的窠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