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特的你
一定要記住:你是獨一無二的,其他人也是。(艾莉森‧鮑爾特)
聽了一場推廣地方創生講座,從頭到尾唯一記得的一句話是:「獨特,在敢於與眾不同。」與眾不同似乎不是一種能力,而是一種天性與本能,只不過經過後天的擠壓與塑造,而成就了人們眼中希望、或平凡或不平凡的自己。事實上,如若仔細深思,這樣的說法肯定會有一定的道理,因為滾滾紅塵裡,多數人總是會傾向選擇「和光同塵」,如此,也就更加突顯那些與眾不同的個體。
在網路上看到這麼一段話。甲跟乙說,基於三個理由,你一定會成功。哪三個?一是你夠堅持。好吧,堅持是難得的優點。二是你不要臉。怎地罵人呢,第三個呢?你堅持不要臉。不要臉便是一種突破自我、與眾不同的能力,因為多數人會選擇顧面子、要臉,如果周遭中那麼一個是勇於表達自己、堅持不要臉的貨色,想必他受到的關注與青睞也會相對較高些,也或許因此而更容易邁向成功,或……墜入地獄。之所以要在這裡特別強調負面效應,是希望大家不要對「與眾不同」這件事存在太多幻想與憧憬,畢竟人有百態、事有百般,組合起來就有千萬種可能,寄望某些成功秘訣與公式都是不切實際的,相信自己的獨一無二,培養自我省思與做自己的能力,不讓自己在未來有太多的不滿與懊悔,足矣。
總記得小時候有過那麼一個情景。胸口有著「反共復國」刺青的老伯伯,總是不畏風雨的在門口升起一面國旗,有時還會拉著小毛頭跟他一起唱歌、敬禮,聽他吹吹那些充滿神奇的豐功偉績。興許他也知道如照真實的劇本演,他的談話是沒有市場的,因此他會學著金庸把英雄的故事套在真實的歷史裡(他的原話),於是小毛頭們便了解到,原來眼前這位不起眼的「老芋仔」是課本裡烽火歷史的關鍵人物。想當年要是長官對他多一分信任、多給他加點責任,或許就沒有七七抗戰、八二三砲戰、國民政府播遷來台等等悲慟歷程,縱然我們知道他故事裡的時間跨度與參戰契機都異常的離譜,也與他牆上掛的上士退役身分極不相襯,但誰都不想中斷對一個真實英雄人物的翩翩聯想,因為誰都想聽身歷其境的故事,而不是歷史課本上冰冷枯乏的情節敘述。雖然其立論浮誇、根基淺薄,但或也因而樹立了自己的與眾不同,並至少在小毛頭的圈圈裡寫下了一道道的傳奇,後來更因此有小朋友在作業本上的近代民族英雄欄位裡,寫下了他的名字。
我們被歷史推著走,同樣的我們也正在寫歷史。縱使在當今嘴炮不斷、民主承平的時候,世界各地仍不斷的演繹著殘酷、戰爭與離情;在同一個時空裡,每個人都扮演自己的角色,演出自己的故事,不管其起心動念為何,甘願與否,寫就了就不能後悔。或許回首庸庸碌碌的一生,美麗快樂無比的短暫,痛苦艱辛卻如影隨形,但,或也正如尼采所說的,「每個人都清楚的知道自己是獨一無二的,在這世界上只能活一次,而且再也不會有這樣特別的機會,能夠把眾多紛繁的元素重新湊在一起,組合成如此奇妙而獨特的個體。」,而你,也只能是唯一的一個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