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文學
10.03「許水富.詩 文學作品展」開幕於碧山睿友文學館,由薩克斯風吹開序幕,接著有仙洲薪傳的南管助興,許水富的詩風再次披靡文學之鄉。詩人旅台,頻頻返顧浯鄉,濃濃的鄉情詩意,並以其豐富多產詩作,不時披露鄉報。華人世界冰心文學獎得主,他多才多情,詩風兼具畫風、書風,風格別俱文學的情緒。
63年我剛去讀美術,在臺北「金門畫會」才認識水富學長,他是首屆會長,第一次會展於國軍英雄館,我及時攀緣參展。他瘦高的身段蘊藏憂鬱神采,那是詩人的特質,讀美術教美術,書畫藝術創作路上,卻也創出大量的詩作,已經出版了16大本新詩詩集,以長懷詩風啟動文學、藝術的人生逆旅。
100年金門的秋天很詩意,榜林三個寫詩的人-許水富、呂紀葆、徐心富,新詩聯合發表會,我跟著金門樂府,以南音古曲演唱了唐詩「將進酒」,詩樂齊聲,詩酒同醉。我則清吟古調唐詩宋詞,詩詞鼓噪了榜林的一天秋蟬。古詩詞是音樂性的文學,講求聲律、押韻的格律,今援用古調,吟唱出幽雅聲容,壯大了形色!新詩沒有固定的結構、沒有固定的節奏,可以靈活用韻,也不一定要押韻。新詩都用朗誦讀法,如果要拿來唱,就必須新詩譜新曲,那就要找許銘豐大師作曲,近年他替很多詩人的新詩作曲,並在自己的傳統樂團廣播傳唱,唱出有金門味的本土詩樂。許銘豐譜過曲的詩甚多,有:許水富「故鄉的阿娘」、鄭愁予「飲酒金門行」、陳長慶「阮的故鄉是碧山」、吳鼎仁「金門詩酒之歌」……等,以詩篇精創多曲,令人賞心悅耳!
五四開創了新詩,又稱白話詩,現代的自由詩風與古體詩相對的新詩體,不拘囿於格律,隨一己豐富的想像發揮創性。捨棄傳統格律限制,接受西洋詩歌影響,節奏、形式、題材有很多變化。新詩的美學,包括「音樂美」、「繪畫美」,不少詩人從西洋詩獲取靈感、意象,或排列成形象或圖像。字數、行數不拘,可作如詞的長短句,不韻;可排成方塊豆腐乾的字陣,或置中疊成寶塔型。形式並不重要,詩是彎曲的語言,新詩要能表現發聾振聵的藝術力量,更為了茫茫老眼,字數越精簡越合適,也沒時間閱讀長篇大論。最主要要言之有物,不能失之空泛難讀難解。達達派詩人的創詩大法,在口袋內放一堆單字,隨手抽出排列組合成一首詩,往往執迷於怪異難懂,標新立異、虛無晦澀,內涵冷僻,故弄玄虛,有失新詩也是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的真情本質。
臨老更愛精簡新詩,字簡意深,確實不易創作,新詩易成,佳句難得。飽餐了許水富詩的午後,等待詩酒晚宴,偷空單騎尋路,奔碧山村後輪轉的大風扇去,海礁靜坐得詩「長風萬里送秋雁」:
後扁的海風 吹扁了扇葉颯颯傳動日夜
讓詩意吹過後山 秋聲是那麼有文學的味覺
柔柔秋陽送來曠野的風 爽成一季金黃的笑靨
尋著小路問海 與大風扇再次晤談思念
平沙剛送走退潮 挽留一灘濕漉的夢
漲紅臉的夕照透過扇葉 彷彿要被攪碎
碎波秋水閃耀一灘彤彩
蘆花白動盪天邊雁字 碧藍海靜靜漂遙
海礁坐忘招潮 中秋纔過面迎殘陽
就用詩來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