浯江夜話
-
別逞一時之快
曾經有一則公益廣告,內容描寫的是一個飆車小子的悔恨,因為追求狂飆的刺激,所以他失去了一個相交莫逆的朋友,廣告中的主角全身傷痕累累,用悔不當初的語調,感嘆那不足為外人道、屬於他們圈子裡的悲劇。 幾乎,所有的飆車族都知道他們是在「玩命」,而這些視自己生命如草芥的「亡命」之徒顯然又以那些少不更事的青少年最多,他們自認為是「馬路英雄」,口裡嚷著與「風神」賽跑,其實,這些聽起來很酷、很炫的新興名詞,只不過是他們用來發洩對社會的不滿,追求新鮮、刺激的手段之一而已,因為他們對現實充滿著無力感,所以他們寧願用生命做賭注並接受「死神的邀約」。結果當然很明顯,不是「肝腦塗地」的成了輪下亡魂,便是「只要我喜歡,有什麼不可以」的顯露出他們的無知與懵懂而已! 因此,當螢光幕上出現警方揮舞著執法大棍、用極「血腥」的手段撂倒那些狂飆族群的殘酷畫面時,我們的心真的在淌血,固然「亂世」當用重典,然而那種似欲置之死地而後快的鐵腕作風是不是不仁道了點?許多無線電視台不屑播出的畫面,一些機動力十足的有線電視台倒是忠實的作了「描述」。所以當那些暴走族「泯不畏死」的衝向我們執法的員警,最後卻被無情的撂倒時,世人總會以同情「弱者」的口吻,來數落執法人員的野蠻與不是。無知的青少年會說:我們開開快車,干你們警方屁事,護犢又蠻橫的家長們當然更嚥不下警方打「狗」卻不看主人的怒氣。而我們圍觀拍手叫好的社會人群,是不是也該怪警方掃興呢? 這個社會病了,而且真的病得不輕,有人說這是個狂飆的年代,人心與道德逐漸悖離,社會秩序的敗壞,不但使犯罪年齡層日愈下降,青少年案件更是層出不窮,許多人因不滿現狀,便理直氣壯的打起胡作非為的旗幟,青少年飆車,因「玩命」而「亡命」,不過是其中一例而已!
-
「一卡在手」
這是個號稱「塑膠」貸幣的年代,放眼過去,人人「一卡在手」,其樂無比。 君不見許多時髦年輕小伙子,皮篋一打開,卡卡滿排坐,什麼金卡、白金卡、信用卡、現金卡、提款卡,琳瑯滿目,卡卡生輝,好不光鮮。 前幾日,偶觀電視,瞧見記者正在訪問一位仁兄,手中握有三十幾張「貨幣卡」炫耀亮相,一副好不得意模樣,看了還真令人欽羨。 說真的,現代如果身上沒有擁有一、二張貨幣卡,譬如領錢用提款卡,購物以信用卡一刷,甚至出國旅遊隨身一帶,生活還真蠻不方便。不過,看到不少人擁有太多的幣卡,也不免令人擔憂,萬一掉了、遭竊,被人盜領了,不知該怎麼辦? 尤其現在各大銀行,莫不在拚「消費金融」這塊大餅,大打「現金卡」行銷廣告,標榜什麼「借錢介高尚」、前幾月免息促銷,讓不少升斗小民趨之若鶩,管他三七二十一,先借先用再說,也讓一些銀行大發利市。 然而,羊毛出在羊身上,也須提醒大眾,在免息的甜頭之後,伴隨而來的是百分之十幾的『高利貸』,一旦那天用爆了、刷爆了,不僅會拖累親人,還須背上「信用不良」紀錄,那才是真的划不來! 值得大家關注的是,台灣社會近來有愈來愈多的信用卡遭盜刷、金融轉帳詐騙詐財的案子發生,這也警惕我們,「懷卡」如「懷金」,應善加小心保管使用,須知,天上掉下來的禮物,絕非好東西,謹守不貪,才可防騙。 總之,不管是投資理財,或是消費,人人一卡在手,最好能量力而為,如此方能使我們用卡用得安心,千萬別用過頭、刷到爆,被「卡」住了,動彈不得,那才糟糕!
-
小心不蝕本
阿里山森林小火車,因為一個小小的「角旋塞」未開啟釀大禍,引發車箱煞車系統失靈翻覆,造成十七人死亡,一百七十餘人受傷的慘劇! 綜觀此一不幸事件,經專家鑑定係人為疏忽肇禍,因為,發車前機車頭與車箱間的「角旋塞」未開啟,正、副駕駛及列車長也沒有確實檢查,途中亦未查看煞車氣壓表,以致列車行經下坡路段煞車失靈而翻覆。換言之,這是累積好幾個環節的疏失,因而釀成大禍,不但造成生命財產重大損失,自己也將吃上官司,負起過失致死的相關刑責! 除此之外,森林小火車翻覆,加諸禍不單行,空消救援的直升機亦超載迫降墜毀,新聞畫面上了國際媒體,讓聞名於世的阿里山觀光旅遊聖地蒙羞,引發遊客擔心受怕,紛紛退房或取消旅遊行程,讓相關業者生意一落千丈,所造成的損失真是難以估計! 同樣的,不久前,台北也有一家婦幼醫院,錯將「馮京當馬涼」,護士一時的疏忽,把肌肉鬆弛劑看作肝炎疫苗注射到七名嬰兒身上,造成搶救不及一死七傷的不幸情事。不僅自己吃上官司,醫院也被迫關門歇業,在在都是一時疏失,引發無可彌補的缺憾。 事實上,人常因貪圖一時之便,甚或自恃經驗老到,僅憑「感覺」做事,跳過層層檢查管制,以為一切都在掌握之中,可以輕鬆搞定,所以,忘了隨手關電、關瓦斯,一個不小心,可能引起大火或氣爆,釀成大禍害! 所謂:「小心不蝕本」,許多的大災害,常因一時的疏忽所釀成,如果能多加小心,看一眼,多檢查一遍,或許,災害就會消弭於無形。阿里山森林小火車,因「角旋塞」未開啟翻覆,小疏失釀成大禍害,血淋淋的教訓,足以為鑑!
-
平淡知足
顏回,孔子之弟子。顏回是個好學的人,與孔子言終日,不違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發。顏回不遷怒,不貳過;一簞食,一瓢飲,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孔子稱讚他說:「回也不愚!賢哉回也!」 有一次,孔子對顏回說:「回,你來!你家境貧窮居室卑陋,為什麼不出仕做官呢?」 顏回回答說:「我不願出仕做官,回有郭外之田五十畝,足供我吃薄粥。城郭內之田四十畝,足以種桑麻,織絲麻做衣服;彈琴足以自娛,所學夫子之道,足以自得其樂,所以我不願出仕做官。」 聽完顏回的回答,孔子愀然變容說:「善哉!回的意志。我聽說:『知足的人,不以利祿繫累自己。心意自得之人,遇到損失也不憂懼。修養內在的人,沒有爵位也不慚怍。』我孔丘誦之久矣。聞其說,而未見其人,今於回而後見之,這是丘的最大收穫。」 孔子的另外一位弟子原憲在魯國,住著以新鮮草蓋頂的方丈小室,蓬戶不完,桑以為樞,上漏下濕,端坐而弦。對乘軒車穿著華麗衣服來訪的子貢譏他說:「嘻!先生何病?」原憲回答:「憲聞之,無財謂之貧,學道而不能行謂之病。今憲,貧也,非病也。」 顏回和原憲二人,皆是貧也,而非病也。他們都對「希世而行,比周而友,學以為人,教以為己,仁義之慝,輿馬之飾」皆不忍為也。 人亦有云:「志於道德者,功名不足以累其心。」現代人對於功名利祿難以看淡,終日汲汲營營,窮其一生。如顏回、原憲甘於平淡知足,不希世而行的故事,或許會是現代人的一帖清涼劑!
-
談「英語學習」
英語是現今國際上的強勢語言,任何一個朝國際化方向發展的國家或城市,均很難忽略這項基本溝通工具的重要性。金門雖然在世界地圖上找不到,但以縣府矢志將地區饒富特色的觀光資源「推出去」,並積極籌辦國際級會議及活動的用心,即便不能立即地「讓金門走向世界」,但至少可以相當程度地「讓世界看見金門」,與國際的交流管道打開了,意味著金門不能再只是以台灣的離島自居,未來愈來愈多的外國訪賓與旅客可能慕名前來,想要和「阿度仔」良好互動做好國民外交,ABC可得多學學才不會「出洋相」。 拜現今教育政策重視「英語能力從小培養」之賜,現在的小朋友從小學階段便開始接觸這項語言,有的甚至從幼稚園階段便積極與國際「接軌」,雖然遭致「本末倒置」影響母語學習的批評,但可以想見這些從小熟悉英語使用的國家未來希望,將來長大應不至於罹患我們這個世代多數人始終擺脫不了的「恐外」症候群,遇到老外趨前問路,不是腦筋空白呆在原地,要不就是拔腿狂逃:::。 學英文是許多人求學時代的惡夢,對於一個不是自小就從日常生活中接觸學習的語言,想要輕鬆駕馭,要有慧根更得有興趣。但若仔細深究,多數英文學習失敗的例子或許不該歸咎領悟力不夠或學習意願低落,而是缺乏練習運用的環境。所謂「用進廢退」,學英文除了做學問,更重要的是要有機會「活用」。現在全民學習英語風氣的大力提倡,加上可供訓練膽量與溝通能力的「阿度仔」日益增加,類似「問路記」的國際接觸勢必更加頻繁,如此主、客觀學習環境兼備,只要有心學習,必能有所收穫,語言學習固然愈早愈好,但也永不嫌晚,若能多一項溝通能力,又能為金門國際化盡一己之力,辛苦一點也是值得的。
-
不讓人生留下遺憾
作人難,難作人;尤其作人的技巧與方法更是一門大學問,值得吾人深思,才能適者生存。 人能夠生活在一起、工作在一塊,自是一種緣份,應該好好去珍惜這份情、這份緣,也是作人的基本道理,相信每個人都有此同感。只是因為個人的認知與觀念的南轅北轍,才會造成很多不愉快以及不幸的事,為社會留下許多缺憾,誠然值得去檢討與省思! 坊間經常聽說,咱們能相聚在一起,好像是相招逗陣來出世,目一眨又要立即回去,所以作人無所爭,應相互疼惜。說不定今夜入睡,大眠大醒,不知隔日還會不會醒過來?雖然只是一句勉勵的話,但也不無道理!若能用點腦筋去思考,必然有所覺悟,在人生道上走來也一定更為瀟洒。 再說,我們也常常可在電視上看到許多連續劇,劇中人物表現正可作為時下人們警惕的對象。一些人憑其財大勢粗,喪盡天良,無惡不作,專幹一些為害社會人群勾當,賺盡黑心錢,雖然使他致富,但這種違背天良的致富手段,必然富不過三代;甚至有今世報今世收的回應,若是落到此下場,你說,金錢與名利又有何用? 民間有一句話說得好,既貼切又靈驗,那就是「囂張沒有落魄的久」,又說「人在做天在看」,這些淺而易懂的道理,似乎被世人當作耳邊風,聽而不聞。若是存有這種毛病的人,遲早要付出相當大慘痛代價。 作人難與易,完全是個人問題,存乎一念之間。不過,人際間的和諧與祥和,還需要每個人能真誠相待與付出。
-
民眾關心自來水質
金湖金沙一帶自來水質,長期以來一直倍受民眾所詬病,很多民眾不敢飲用自來水是項不爭的事實,要等到何時自來水質才能獲得真正改善,讓民眾敢飲用自來水,實是政府相關單位重要課題。 老實說,要改善金湖、金沙的自來水質,非得花費鉅資不可,除了疏浚湖庫清理污泥,整頓進水系統,更要防杜污染,工程可說相當艱鉅,而且不一定搞得好,又因地區雨量稀少,水質也就變差,更何況地區經常久旱不雨,如何提供地區軍民乾淨無污染又充裕的自來水源,實讓相關單位大傷腦筋。 雖然相關單位一再強調金湖、金沙地區的自來水符合衛生標準,民眾可安心飲用,但事實上就是有很多民眾不放心,因為民眾使用自來水總會發現有些怪味,或口感不佳,這讓民眾如何放心得下,也因為如此有些口耳相傳的水井,或瓊林供水站,經常可見民眾前往排隊取水。 提昇金湖、金沙的自來水質,口號已經喊了很久,以太湖為例,儘管曾經過整頓,但水質如何民眾心知肚明,從山外溪的溪水顏色就可見一斑。 解決地區自來水問題真的很難嗎?有不少人倡儀可自大陸接水,一來可省下政府需花費鉅資整頓而且效果不一定有效,另方面又可解決地區缺水問題,這點值得政府相關單位參考,因為政府一天無法改善金湖、金沙自來水質,民眾就得拿水桶提水,像這種民生問題才是民眾所關心的,至於什麼意識型態之爭,一般民眾是不感興趣的。
-
「船到江心補漏遲」
人世間的一切災難苦厄,往往是出於預期的,不幸而與之遭遇,只有具有大魄力的人,才有可能渡過難關、化險為夷。人貴有魄力,不僅在擔當大事,或支撐大局時,方才需要;即使是日常生活中所遭遇到的小難題,也要拿出點魄力才能應付。 西洋有句話說:「人之幸福,不在於達到目的之後,而是存在於奮勇苦鬥追求目的之過程中」。一個人如果真有貫徹目的的魄力,自能產生克竟其功的能耐,古丹麥英雄以「魄力」這字來代表「幸福」,自然也有其道理。 反正,無論是誰,當困苦與不幸加身,能排除萬難,勇往直前,在屢經顛躓之後仍能站立起來者,那是人人都要欽敬讚賞的,我想,一個有絕大魄力的人,是可以輕易達到這樣的境地的。不過絕偉的魄力通常需要經過重重的磨練,而其基礎的奠植,則常在青年時期;青年人體力強盛,心境開朗,比較能受得住打擊和經得起考驗;設若能力排一切不良情慾,努力吸收真理的經驗,便能形成一種左右生活行動的力量;這種力量,便是所謂的魄力。 可憾的是,明日復明日,青春不再來,許多不知珍惜利用青春時日的人,往往任憑青春蹉跎過去,以後欲事振奮,無奈已經習於苟安,再也無能為力了。所以,一個人想要事事順心,第一要務就是要鍛鍊自己的魄力,對於一些有形無形大大小小的障礙,更要處之泰然,縱或山崩地裂,亦不得稍顯狼狽之態。特別是在人生的航程中,總是有風有雨,多經歷一次風暴,就多一次經驗,祇要我們拿出絕大魄力來,管他風強雨驟,相信大家都能應付裕如。 總之,船到江心補漏遲,只有以明防前,以智慮後,在下大決心、大魄力之前思前顧後並考慮周到一番,才有可能為自己的人生轉出一片柳暗花明!
-
希望全面綠化
根據學者推算,我國去年環境永續指數,下滑至全球排名第一一九名,顯示對環境維護工作不力,這與號稱「綠色執政,品質保證」的團隊而言,似乎有點「反諷」! 陳水扁總統說,台灣要拚經濟,不只是決心與努力的問題,更重要還要抓對方向。陳總統還說,要以經濟知識化、環境永續化、社會公義化,做為拚經濟的戰略。 說得真好,誠值國人鼓掌叫好。問題是政府到底做了些什麼?能拿出些什麼政績予國人瞧瞧,讓民眾能抬得起頭、有信心,那才是最重要的。 說真的,近些年來,上至領導階層、學者專家,下至升斗小民,人人對於「拚經濟、大改革」,個個能朗朗上口、耳熟能詳,無奈總是交不出一張漂亮成績單,到底問題出在哪裡? 或許,宏碁施董近在一項「經濟論壇」的一席話,可為我們解惑。他說:「要說的我們已經說太多了,最重要的就是去做、做、做」。言下之意,近些年來,我們實在浪費了太多的口水之爭、意識形態之鬥。這也與經濟學者高希均近來大力為文倡導落實「執行力」──提昇競爭力觀點不謀而合,誠值各方借鏡。 話說回來,政府要讓人民生活過得好,不僅要打拚經濟,更須打造優質的生活環境。眾所周知,環境保護與綠化工程正是先進國家的象徵,面對台灣日益惡化的環境,還有待政府的大魄力與作為。 政府現不正在推動「觀光客倍增計畫」,進行「搶救失業方案」,其實兩者可相輔相成,政府不妨來個全國全面綠化大工程,一則可為觀光客倍增計畫提供更優質環境,為環境永續化加分;再者,可多雇用一些失業民眾從事造林植樹工作,綠化美化我們的生活空間,相信,假以時日,全國「春城何處不飛花」,綠色執政,不只品質保證,還讓人民能看得真實,不是很好嗎?
-
民主自由真可貴
金庸武俠小說「鹿鼎記」,開宗明義寫著一隊清兵手執刀槍,押著七輛囚車,頂著風雪北行;囚車分別監禁書生和白髮蒼蒼的老翁,以及懷抱嬰兒的少婦,他們因「明書輯略」一書事涉謀叛,遭到滿門抄斬,押赴刑場! 從前,封建帝制社會,天子視庶民如草芥,凡對朝廷不敬,「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始作俑者應是周厲王,只要有人叨叨私語,即認定在非議朝廷,犯者殺無赦;秦滅六國,始皇焚書坑儒,迫害異議分子;漢武帝更絕,儘管反對者沒有出聲,只是嘴唇動了動,便裁定是「腹誹」,罪無可逭。明成祖朱元璋當過和尚和盜賊,誰膽敢行文有「僧」和「賊」及諧音,即在影射皇帝,準要人頭落地。滿清入關,大興文字獄,動輒滿門抄斬,株連九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即有七、八十件案例。至於大陸文革時期,凡對知識分子不滿現實,被打成「臭老九」下放、勞改,自然不在話下。 事實上,清廷為維護滿洲貴族統治地位,壓制漢族士子反清復明,乃厲行思想統治,任何叛逆行為和言論均加以取締、鎮壓。雍正時,江西考官查嗣庭出試題為「維民所止」,被指係「雍正」二字去首,遭戮尸滅族;胡中藻「一把心腸論濁清」的文句,和徐駿「清風不識字,何必亂翻書」、「明朝期振翮,一舉去清都」,與沈德潛「奪朱非正色,異種也稱王」的詩句,均被定為大逆不道,株連九族,滿門人頭落地,平添冤魂! 歷史是一面鏡子!雖然,一代君王威權顯赫,箝制言論、控制思想,是贏得權利慾望,卻也博得千古罵名!幸好,咱們生在今日民主社會,總統經人民選舉產生,人民就是頭家,可以著書立說暢所欲言,也可以公開批評總統,在在都享憲法言論自由之保障,或許,這就是民主自由的可貴!
-
認識生命的真正價值
一個人生命的價值在於它是否善加利用,而非長度。 這一句警世嘉言,在農曆癸未羊年伊始聞之,倍覺得它的意義十分的深遠,告訴我們美好的春光易逝,生命的價值和意義,不在於追求青春永駐,或是長生不老,而是在有生之年,如何利用可用的身軀去做有益自己生命、有益家人、有益社會、有益國家的事,而不是去做一些徒勞無功,又浪費生命的事,才是對生命的尊重,生命亦才會有意義、有價值。「朝聞道,夕死可也。」其是之謂也。 講到生命的寶貴和價值,佛家十分的珍惜有限生命、寶貴暇滿的人身。佛家認為人生無常,過了一日,就像魚又少了水一樣,從少年到青年,從壯年到老年;從老年邁入死亡,只不過是短短的數十寒暑而已,人類現世壽命最長的僅有百來歲,不是每個人都如此。況且在有生之年,還會有生病、有不幸、有悲傷,或是生命中途殞落者。 所以,佛家曰:「生者日夜,命自攻削,壽之消盡,如縈井水。常者皆盡,高者亦墮;合會有離,生者有死。眾生相剋,以喪其命;隨之所墮,自受殃福。」又云:「是身何用,恆漏臭處!為病所困,有老死患。嗜欲自恣,非法是增;不見聞變,壽命無常。」 諺云:「一日之計在於晨,一年之計在於春。」昨晨、今晨、明晨都不一樣,今年過去了就不會再回來了。聖賢殷殷的勸告我們生命的寶貴,要珍惜寸陰,不要白白的浪費。「逝者如斯」江水是不停的往前流逝。在這新年伊始深切領悟生命和光陰的寶貴,對於浪費生命將之比之如魔兵,自我惕厲,從生死得度,豐富生命,讓生命發光發熱!
-
垃圾不落地?
自從「垃圾不落地」政策落實推行之後,當日垃圾當日清運已漸成民眾生活習慣,雖然垃圾車每日經過的時間不怎麼固定,不時讓人體驗倚門苦等或追趕不及的窘況,但再大的不方便,只要想到生活環境改善,滿溢廢棄物的垃圾子車不再充斥各處製造空氣污染妨礙觀瞻,似乎也毋須太過計較了。 只不過這種「垃圾不落地」的觀念對某些人而言,僅僅是每天傍晚聽見「少女的祈禱」音樂聲靠近時,提著大包小包居家廢棄物往垃圾車上拋的「制約行為」,至於一天當中的其他時間,少了垃圾車叮噹樂聲的「刺激」,便無法產生規規矩矩倒垃圾的「反應」,隨手亂丟垃圾卻毫不在乎。這種行為看似矛盾難以理解,其實稍加推敲不難發現,這些人並未將「垃圾不落地」觀念內化成為自己的生活價值觀,當垃圾車執行垃圾收集工作,左鄰右舍忙將「存貨」出清時,他們或許會「配合」大家作環保;但若少了集體行為的激勵,缺乏公德心的本性流露,手上拿著喝完的飲料空罐又碰巧附近沒有垃圾桶,管他什麼「垃圾不落地」,扔了! 從小我們便被教導要「養成良好生活習慣,不隨地亂丟垃圾破壞環境整潔」,當自己始終奉行這樣的價值觀為環保盡棉薄之力,卻看到有人可以只為圖一己之便,將垃圾隨手扔在地上時,總忍不住要發揮道德勇氣加以勸說,只不過言者諄諄,聽者藐藐,「客氣」一點的對你置之不理,更甚者白你一眼或送上一句「干你屁事?」一副算準你總不至於為此報警抓人的不屑態度,除了感嘆教育失敗,能奈他何?垃圾車每天挨家挨戶收集垃圾,固然確保了袋裝垃圾不落地,但唯有全民力行垃圾不落地,從個人做起、從小處著手,拒絕成為隨手亂丟垃圾的「垃圾」,我們的生活環境才能真正整潔、清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