浯江夜話
-
世間情事
1、逝 四月二日 今天細雨紛飛,陰霾的氣候叫我的心情更沉重了。 志,你在另一個世界可好嗎?原本該問候你的是「你在另一個國度還好嗎?」,卻變了一句如此傷感的寒暄。唉,只怪上天造化弄人,硬是把我們拆散,叫我守著一室的寂寞,漫漫人生路,叫我如何孤身上路::::。 如果不是因為你趕著要回國,想對我說很多話,如果你沒有搭那一班機,那該多好啊,一切的一切就完全不同了。 四月二十八日 將近一個月了,又是你令我再次提起筆,把對你的思念化為墨水,深深埋在厚厚的日記裡。 我的憂傷,我的落寞何時了?成的出現就像春風吹皺了我原已靜止的湖水,可是卻無法減輕我對你的思念。畢竟,你我是青梅竹馬的情侶,十多年的情感,怎可就此被淡化,我對你的愛始終如一。 記得你出國深造前,我倆在圓月下許下的承諾嗎?非君莫嫁,非卿不娶!即使那已成了遺言,不過我仍守著這個承諾,除非是你,否則終生不嫁。 當我故意把我倆的秘密告訴成時,他呆了一會,突然轉身而去,留下孤單的我,縱使心再戚,為了你,為了守著這個承諾,我覺得那是值得的。 五月八日 今天經過一家旅行社,一股力量把我推了進去。我訂了往倫敦的飛機票,準備在下個星期到倫敦。 我跨出旅行社,心境突然有點開朗,也許因為我知道你在那兒等著我,等著我::::。 你不是說要當面向我說很多話嗎? 想起最後一次與你通長途電話時,你在電話那廂欲言又止,我這廂的心卻亂撞起來。你這大男人不是說過不會當面向我求婚的嗎?我知道你要說甚麼,可是你始終沒有說出口,成了我們之間的遺憾。 五月十六日 志,我是在飛機上寫這篇日記的。坐在機艙裡的我,想起飛機爆炸那一刻,你的身體突然被撕碎,我就感受到椎心之痛。 為甚麼:::,為甚麼要以這種方式與我告別?那太殘忍了,我們連你一丁點的屍骸都找不到,你的一切一切在爆炸那刻毀盡了,也毀了我的婚姻,我的人生。 五月二十日 到了倫敦已經幾天了,我獨個兒上路,走過了你說過的幾個旅遊景點,就是提不起勁。如果有你陪伴在旁,那該是多美的事啊! 我到過你的大學,他們提起你,還很悲傷,還告訴我除了你之外,連另一位陪你一起回國的同系女同學也犧牲了,他們還把該女子的照片遞給我看,她也是黑眼珠黑頭髮的東方人,他們說來自台灣。 為甚麼從來沒聽你提起過她?一陣醋意湧上心頭,你的一位也是來自台灣的男同學見狀,忙不迭解釋說你與該女子是要好的同學,沒有超友誼關係,我的心才較為舒坦。 罷了,即使你另外有了女朋友又如何?一切已成過眼雲煙,已無所謂! 五月二十三日 也許是太思念你了,我今天在倫敦的一家快餐店,透過玻璃鏡看到你在街上走過,當我歡喜若狂,奔到門外,已找不到你的蹤影,我這才想起:::,你已不在這世界了。 六月五日 我不知道自己為甚麼還要寫下去,寫給誰看:::。我的心在淌血,你曉得嗎?我寧願沒有來過倫敦,沒有看到眼前這一幕! 那有點卷的頭髮,那古銅色的皮膚,那六尺高的身軀,不是你嗎?可是:::,為何::::為何那強而有力的臂彎下臥著一個長髮女郎:::。 淚水模糊我的視線,我認出了該女郎的臉孔:::,她不就是那個與你一起葬身機上的女同學嗎?看你倆陽光下燦爛幸福的笑容,我明白了一切:::,我知道你為何在電話那頭欲言又止,我知道為甚麼所有的罹難者都找不到或多或少的屍骸,除了你倆:::。 2、卿本佳人 終於有機會和樂瑤合作,不是因為她美麗動人,而是她的專業。她是行內罕見與同一間公司連續簽約五年,又可為各種品牌的商品製造聲勢的硬照模特兒。 我這次接到的廣告是女性的貼身衣物:褻衣和睡衣。當看到美術指導的繪圖,我差點拍桌子:這哪是賣產品?簡直販賣色情。以樂瑤現在的名氣與地位,她無需把自己的胴體呈現給無數人看;但她的經理人卻說:「不趁年輕時讓人看難道等到人老珠黃,沒人看才拍嗎?」我只是個攝影師,沒有反駁的權利。無論如何,第一次和樂瑤合作,是我入行以來最值得興奮的事。 第一天開工,終於見到樂瑤的真實面貌,未化妝的臉色有點蒼白。她跟每個人點點頭,然後走到化妝間。我問美術指導需不需清場。他說:「無所謂啦!反正她也不理!」來不及回味他的話,樂瑤被人擁著出來。每個人都驚嘆她的美,但我感覺到她有點興奮,與剛來時多了些媚態和慵懶,我不相信有這麼高超的化妝術。 然後,樂瑤被安排到營造得像夢幻般浪漫的佈景,像傀儡一樣任由美術指導拉著手扯著腳擺佈,半躺在懶人椅,美指叫她笑,她就笑,我總覺得那笑容就像醉酒那種嫵媚和隨意,看得在場的工作人員連聲怪叫。 每拍了幾款,樂瑤就讓人扶著進出更衣室,有時稍微清醒,有時不清醒。十多個小時下來,終於可以收工;大伙嚷著吃宵夜,一哄而散,唯獨不見樂瑤,我問了美指。 「她還在裡面興奮著呢!吃飽回來她就醒了。」他搭著我的肩膀走,我奮力甩開他。 「你到底給她吃了甚麼?興奮劑還是迷幻藥?」我揪著他與他僵著。 「算啦!小由,你也不是第一天入行,為了效率,這是最好的方法,況且她又不是第一次!」那種不屑的德性,真想一拳揮過去。 我進去更衣室,樂瑤還未清醒地伏在沙發上,身上還穿著剛才那一類衣物,我將外套幫她蓋上,「謝謝你!」她惺忪著眼,含糊地對我說。 「你沒事吧?」她搖頭,無力地起身走到鏡子前開始卸妝。接著,她從一個濃妝艷抹的性感尤物變回素淨的普通人。 「你幫我把衣服拿過來!」穿回她的牛仔褲,提起她的大包包,她有點站不穩,跌坐在沙發上。 「你是知道他們用藥的吧?為甚麼你可以接受這些害人的東西?」她聳聳肩笑了笑,提起包包準備離開。 「我送你回去吧,你這個樣子萬一遇上壞人怎麼辦?」 她笑笑地看著我:「這裡的人不夠壞嗎?」但也接受了我的建議。 一到家她也不管我直接回房去,知道她一天沒吃過甚麼,我到廚房幫她煮了粥,才開始打量這個名模的家居:輕巧簡單的家具,像隨時要走似的,忽然,我被一種聲響吸引,循著聲音走去,原來她有間書房,電腦正發出電子信件的訊號,書桌上還有參考書,一大疊草稿,她正寫著論文。啊!她竟有如此上進心!行內竟沒有人曉得! 跟記者朋友談起樂瑤,他們都想和她做一個專訪,她的經理人拒絕了。我直接聯絡了樂瑤,先把她約到餐廳,我開始遊說她。 「我沒有甚麼需要公諸於世的,別浪費你們的時間。」她拒絕。 「怎會沒有呢?例如你讀遠距離大學課程:::::。」 「你查過我?你到底還知道些甚麼?」她突然像隻貓,豎起混身的毛瞪著我。 「沒有!我只看過你的書房。我沒有惡意的,只是想表揚一個名模的奮鬥史,一朵出污泥而不染的蓮花::::::。」我被她瞪得心裡發毛,有點語無倫次。 「哼!虧你們想得到!你以為別人會有興趣讀嗎?奮鬥史:::::?嘿!別天真了!」我知道是沒有希望了,但是我希望我們可以保持聯絡。 「可免則免,我不想有不愉快的事發生。」她臨走前丟下這句話。 之後,我總是情不自禁地打電話給她,買些水果、宵夜去看她,她並沒有拒絕我,但始終與我保持距離,也從不提起她的私生活。 最近行內有個傳言,說樂瑤不再續約,也沒有簽其他經理人。沒有原因!一個晚上收工,我被人打得鼻青臉腫,臨走前還說:「再跟樂瑤一齊就要你不得好死!」因為樂瑤,我沒有報警。樂瑤也沒有來看我,只托人送來一籃水果。 樂瑤的硬照到現在還能在雜誌裡看到,人卻完全沒有了消息,有時同行提起,他們眼中的樂瑤是:驕傲、頹廢、可憐。他們並沒有瞭解過樂瑤。算了!樂瑤並不稀罕!不過我實在惦記著她。她到底去了國外繼續她的學業還是讓那些壞人給人間蒸發了呢? 一天,收到樂瑤的電郵,說她要出國了。我趕到機場,她胖了一點,看起來健康多了!正在辦登機手續;見到我眼眶紅了。 「對不起!」她伏在我的肩膀。「捨不得你,但我必須完成最後一個學期,我要從頭開始。」 我既開心她能重新開始,又捨不得剛見回她又得分開。我捉住她的手。」我可以e│mail給你嗎?我可以去看你嗎?」她點點頭又搖搖頭,眼淚卻流了出來。她掙脫我的手,然後吻了我一下。 「我該走了!」拎起包包,她徐徐地走向移民廳,直到身影消失都沒有回頭。 我會來看你的!樂瑤,你應該有個光明的未來。樂瑤,祝福你! 3、容易受傷的男人 卡特是台北東風藝術廊的主任,藝術廊今天來了好多客人,他們都是城中有名的專業人士,受邀出席卡特的新書推介禮。卡特除了是藝術廊的東主,也是一名律師。 今天是他的第二本新書的推介禮,書的內容是有關他去年到紐約體驗生活的記錄。當時適逢九一一事件,所以他把書命名為︽九一一生命記事本︾。配合新書推介,他也舉行個人畫展,展出的作品都是他在紐約時的畫作。 卡特邀請到了著名電視主播張蕾為他推介新書、畫家張古卿為畫展主持開幕。兩名貴賓應邀到場,令卡特顯得意氣風發,感到無上光榮。張蕾和張古卿致詞時的美言幾句,更令他感到飄飄然,讓他覺得自己顯得與眾不同,才華出眾。 今天雖是卡特的大日子,但卻不見他女友沙莉。一些熟朋友都很奇怪,便追問卡特為何沙莉沒到場,卡特也只是敷衍幾句說沙莉不舒服,留在家裡休息。其實沙莉早已離開卡特了,沙莉和卡特分手的這一件事並沒有多少人知道,卡特也樂得沒人知道。因為藝術廊能不能翻身就要靠這一次了,沙莉也已沒有利用價值了。 卡特是在大學時認識了沙莉,沙莉是唸藝術管理系的,卡特則是法律系。卡特是到藝術系旁聽時認識沙莉的。 每次見面,兩人都沒有交談過,後來兩人在國家美術廊的一項畫展上碰面,才正式交談。談話間,沙莉發現卡特對許多畫作和畫家的背景都瞭若指掌,對藝術理論也有極深厚的領悟,不禁對這個修法律的男生感到好奇。 自那次之後,兩人就時常相約觀賞各大小不同的畫展和藝術展,卡特才慢慢告訴沙莉他並不喜歡法律,是養父迫他一定要完成他已故父母的遺志,成為城中有名律師。卡特很想唸藝術,但為了不讓養父失望,只好選擇了法律系,然後課餘時再到藝術系去旁聽,自己閱讀各種相關的書籍,吸收這方面的知識。 卡特還告訴沙莉,一旦完成了養父的心願,有了錢,他將自己開辦一間藝術廊,正業當律師,副業畫畫和寫作,這樣既不會辜負養父的養育之恩,又可以實現自己的心願。 沙莉對卡特那份藝術熱忱感到佩服,覺得自己太容易得到自己所要的東西了。她選擇藝術管理這一科時,家裡人並沒有反對,父母也不在乎她唸甚麼,家裡有太多閒錢任她去揮霍了。沙莉把自己的情況告訴了卡特,卡特驚覺沙莉竟是城中最有錢的發展商的女兒,心中暗想是個大好機會,可以讓他加快實現願望。 卡特說服了沙莉向父親要錢開藝術廊,專門為畫家和藝術家舉辦各種展出,由他們兩人打理。沙莉的父親很爽快地答應了,東風藝術廊就正式開張,兩人就一面唸書,一面打理。起初只是辦一些沙莉同學的作品展,後來也展出不少名家的作品,反應都還不錯,讓卡特嚐到了甜頭。 兩人也順利渡過了大學生涯。卡特當然在考取執業文憑後往律師行業發展,以達成養父的心願;沙莉就全職打理藝術廊。 卡特並不滿意藝術廊的現狀,要求沙莉向父親要求注入更多的資金。沙莉父親答應了,他們就搞了一次超大型的展出,邀請全國有名的畫家參與,卡特也同時作處女展,並出版了第一本論藝術的書籍。就是這一次,讓卡特和沙莉經歷了慘痛經驗,展出期間藝術廊樓下發生了小火災,雖然藝術廊沒有燒毀,但許多作品在灌救時卻被淋濕了,又沒有保險;而沙莉的父親又因為涉及做假帳,被告上法庭,自身難保。 後來,一些錢財的問題還是靠卡特的上司,即張古卿的女兒珠女解決。珠女和卡特是大學同學,很喜歡卡特,但當時卡特認為沙莉比較有錢,又比較有藝術天份,人也比較單純。相比之下珠女雖家裡也很富裕,但太精明,不容易協助他搞藝術。 珠女考取執業文憑後就自己開辦了律師樓,業務在借助張古卿的影響力和社會地位的輔助蒸蒸日上;反觀卡特,由於太醉心藝術,在幾家律師樓的發展都不好,最後只好幫珠女打工。 珠女給卡特很大的自由空間,只要不妨礙律師樓的工作,卡特可以繼續他的藝術工作。珠女為了得到卡特,可是費盡心機,卡特因此感到很後悔,之前為何要靠沙莉。 自從那件事以後,卡特就不再多加理會沙莉了,而是花更多時間幫忙珠女。卡特對藝術廊的事情雖然一樣關心,但卻很少和沙莉商量藝術廊的事情。有關紐約的事情,沙莉也是在他臨走前一晚才知道。 卡特在紐約的三個月時間,藝術廊被封鎖了,外頭的告示標明裝修當中,沙莉不得其門而入,也不知道發生甚麼事,只好默默等待卡特回來。 卡特最終回來了,第一件事即馬上和沙莉拆夥、分手,卡特告訴她珠女是他的新合夥人,交出一筆所謂的賠償,就打發沙莉走了,珠女還警告沙莉不得搞事,否則對她和家人不利。 卡特在休了沙莉後,就在忙著藝術廊和出版了,他在珠女的協助下如魚得水,進行得非常順利,今天就是他重新出擊的時候了。 卡特的推介禮非常成功,正要開香檳,突然沙莉出現在現場,身後還跟隨幾個大漢,入場後一言不發,就往每幅展出的畫潑水,眾人紛紛閃避,卡特和珠女要阻止,卻已來不及了,所有畫就像上次火災般毀了。 卡特和珠女很氣憤,嚷著要報警捉沙莉,沙莉卻氣定神閒地說:「這就是靠女人的下場,上次是天收你,這次該輪到我了。」說完,頭也不回離開。 在場的嘉賓都明白沙莉說些甚麼,不禁哄堂大笑,卡特漲紅了臉,和珠女面面相覷,不知該如何下台。(四之一)
-
兩岸和平相處才是人民之福
兩岸關係最近又有新一層突破,從兩岸春節包機的直航模式,說明雙方均有意展開進一步的交流,但卡在所謂的「意識形態」之爭,台灣方面是採經過第三地通航,大陸方面則要求我方工作人員與航空公司班機組員必須辦理「台胞証」,兩起「橫生枝節」是這次春節兩岸包機直航美中不足的地方,再以藉由「小三通」管道中轉返台的台商人數也不如預期,在在說明兩岸還缺乏一些互信,還有很多心結需要打開。 台灣最近幾年一直處於經濟不景氣,失業率節節升高,有人歸咎於企業移往大陸債留台灣,但到底是什麼原因讓企業非得出走不可,這點值得台灣省思。 再以大陸為例,社會貧富不均,人民生活水平落後開發中國家,如何急起直追,改善人民生活品質,是大陸方面重要課題,至於什麼「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等意識形態之爭,對兩岸關係來說根本無濟於事,反而是阻礙兩岸和平交流的絆腳石,畢竟,兩岸只有和平相處才是兩岸人民之福,反之則雙方蒙受其害。 這次兩岸的包機直航,可以說是兩岸關係的一大突破,我們希望藉由此次的兩岸直航,兩岸雙方都能開誠佈公,針對兩岸人員、貨物的往返,以及經濟的交流等民生經濟問題進行協商,以利雙方人民交流,進而促進兩岸情感。 兩岸合則兩利,分則雙方蒙受其害,我們希望藉由這次兩岸包機直航與小三通中轉模式,打開兩岸和談契機,如此才是兩岸人民之福。
-
也是編「蛆」
又到了歲末年關,迎新歲,本該寫點祝願這類的應景文章,不過身為一位媒體人、一位像過街老鼠,最近在網路上讓人喊殺喊打的編「蛆」,心中不免百感雜陳,許多話實在不吐不快! 首先,有人把金門日報的編輯們說成是在一坨大便中討生活的「蛆」,本來,這樣的「流」言,笑笑也就罷了,不值得回應。但不知是流年不利,還是我們這些吃公家飯的媒體人活該受奚落、該任由那些不必負言責的網路媒體人誣衊攻訐,最近在網路上的這類留言,似乎是愈燒愈旺,存著看笑話心態的,自然拍手叫好;自以為是內行者,也不免要火上加油,視同行如仇寇的在網路上恣意的打殺一番。其實,「一人之智,不如眾人之愚;一目之察,不如眾目之明。」喜歡在網路上「打打殺殺」的,有些人還能心存忠厚,點到為止,這種人有事無事拿人來消遣開心一番,可能還能博君一粲無傷大雅;至於那些心懷不軌又喜歡在網路上大放厥詞者,很多是自我膨脹過了頭的人物,這種人的一偏之見,除了損人不利己外,自以為是的心態更是表露無遺。 記得台灣有句諺語說:「膨風水蛙剜無肉。」這句話的意思是說,青蛙可以吹氣吹得大上好幾倍,乍看起來,鼓起肚皮的青蛙確實很「神」,其實,那畢竟是虛胖,根本沒有什麼肉。我們把這句話用來形容那些愛吹牛又沒本事的人,可以說是恰如其分,特別是那些只會在網路上胡吹大氣,又不敢當面鑼、對面鼓的匿名「流」言者,當他們無所不用其極的在網路上「全方位」的指摘別人的不是時,是不是正犯了「膨風水蛙」的毛病,經不起什麼考驗! 「要刮別人的鬍子先要把自己的刮乾淨。」平情而論,像金門日報這樣的「官報」,確實存在著「人謀不臧」的困境,不過要把編輯打成編「蛆」,起碼要拿出點真本事讓人看看,祇會在網路上膨風,或自以為是懷才不遇媒體人,那也比所謂的編「蛆」好不到那裡去!
-
新與舊的重新出發
近日,各方捎來了幾副春聯,屈指一數,再過二天,一年將盡夜,又到了中國人家最為重視的傳統大節日──春節。 春節、春聯,代表的是國人一個很傳統的文化與習俗,恁是科技再昌明,也無法撼動國人對春節的嚮往、重視與熱愛。因為文化是滋潤民族心靈的資產,倘若拿掉一些「傳統節日」的文化與習俗,試想,中國人還像中國人? 從過去一年看,儘管全球籠罩著一層經濟不景氣陰影,但是新科技的推陳出新,還是從未一日間斷,伴隨網路的無遠弗屆,使得「全球化」被賦予新的想像與意義。 的確,隨著網路、手機的盛行,跨國企業的攻城掠地,大大促進了全球化。全球化也改變了全球風貌──世界性連鎖店、世界性產品,全球流行趨勢,幾乎把世界重要都市塑成相同「模樣」,而台北的年輕人與紐約、東京、北京的年輕人也就沒有什麼兩樣?這時,大家才又驚覺,全球化的結果,大家都失去了自己,失去了地方特色,也失去了固有文化。於是,大家才又憬悟到,不管是打造城市、流行商品,有「文化特色」才是利基,才能與眾不同,才是引人之道。 其實,文化之所以受到重視,還得拜科技之賜。透過各種媒體,或上網、或手機的大量傳播,才能使得文化蔚為風尚。然而,資訊的源頭,唯有內容,才是最珍貴。君不見日本把三國故事做成電腦遊戲大賣,美國好萊塢把花木蘭故事拍成卡通風行,因此,科技界有句名言:「誰能掌握內容,誰就能勝出」,此時我國最珍貴的文化遺產,不就成了源泉活水! 值此春節將屆,深夜沉思,原來科技與傳統是可並行的,甚至如魚得水悠游其中;我們期待來年,大家不但要有創新精神,更要溫故知新,從舊有東西尋找新生命,才能掌握這波文化產業潮流,創造更美好的明天。
-
不是文人
民國六十一年,屬於我的第一篇習作文稿投寄「正氣副刊」,三天之後化為鉛字與讀者見面,因而迷上寫作,三十年來前後用過幾個筆名,投稿過那些刊物,發表過多少文字,並沒有詳加記載;但是,腦海卻一直很清楚記著:一路走來,我只是文藝愛好者,不是文人! 其實,當初會迷上寫作投稿之路,只是為了賺稿費。因為孩童時期,砲戰後的金門農村普遍貧窮,我們家自是不例外。尤其,雙親不識字,只懂得種蕃薯渡日,幾無金錢收入,家裡兄弟姊妹一大群,每學期註冊學費都得四處告貸,黃卡其褲穿到屁股長出「兩個眼睛」,萬里鞋底磨破腳跟著地、腳趾伸出鞋外,窮苦窘況可見一斑! 因此,為了生存活命,金錢對我們家實在太重要了,可是,既無本錢經商營利,亦無專技謀職,好不容易高中畢業後謀得助理員的差事,一個月二千多元,扣除伙食費及雜支所剩無幾,下班後不得不想辦法賺外快。於是,每天天未亮即起身到菜園裡種菜,從井底打水,澆一百多擔後,再踩十幾公里路的腳踏車去上班,下午循原路回家,再澆一次水,直到天黑方歇,晚飯後拿起稿紙塗鴉,能賺到稿費的刊物都不願錯過。 當然,很多漫漫長夜一字字寫成的文稿,遭到退稿是家常便飯,但是,偶而被刊出,有時一篇稿費,甚至比一個月的薪水還高,能貼補家用,也能買自己喜歡的書,怎能不動心? 歲月悠悠,當初為錢「煮字療飢」,如今寫稿卻成無可逃避的職責,只是才疏學淺,庸碌如昔,且每每急就如數繳稿,寫不出什麼好作品,愧對長期厚愛的讀者,雖塗鴉三十載,愈寫愈覺得學海浩瀚,自己渺小如滄海一粟,仍然只是一個亟待充實的文藝愛好者,不是文人!
-
神采飛「羊」
農曆春節新年瞬屆,街店賣場新年歌聲盈耳,前一聲恭喜,後一聲迎財神;鑼鼓聲、鞭炮聲齊響,好不熱鬧。偌大的賣場和街店,各式各樣的年貨、禮品,以及應景的飾物,滿架堆滿眼簾,應有盡有,任君挑選,還可參加摸彩。雖然說經濟不景氣,看著大家忙這忙那的,喜氣洋洋,想來將是一個神采飛「羊」的太平年! 回顧即將躍逝的馬年一年,國內的朝野政治,無如一般民眾所期待的那麼樣的和諧、合作;經濟的復甦、發展,亦也不如預期的樂觀,失業率更高居東亞地區之冠,民眾找不到「頭路」。執政黨政府推出搶救失業計畫方案,希望讓失業民眾能過個好年,其用心良苦。 我們看一看國際世界,壬午馬年全球各地天災人禍頻傳;最受各國注目的無若美伊情勢危機事件。老美會不會出手攻打伊拉克?何時出兵動武,牽動著國際局勢,況且另一讓老美棘手的北韓核武問題尚未紓解。戰爭是慘酷的,時至今日的生化武器時代,戰爭更是毀滅性的,沒有一個國家會在戰爭是贏的,苦的只會是老百姓而已。 有盛就有衰,有成就有敗;一年四季,有明有晦,有風有雨,這是亙古不變的道理。我們身處在痛苦指數高的壬午馬年裡,面對艱困的當前,我們不應失去信心,要堅毅忍耐,「冬天會過去,春天會來臨」。只有深自惕厲,不怨天不尤人,才能招祥納福。 春又將回大地!語云:「一年之計在於春。」我們向困蹇的壬午馬年說再見,以充滿活力、希望的心迎接癸未羊年的來臨,政治清明,經濟繁榮過著神采飛「羊」的新一年,即和平又幸福。
-
「女賓止步」該不該?
那一天,一則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的新聞吸引了我的目光。那是一則有關「學生權益」的校園新聞吧?台大男生宿舍掛上了「女賓止步」的牌子,引起某些男同學的不滿,認為校方此舉阻礙了兩性互動,更有激進者認為這樣的禁令扼殺了他們帶女友回「家」過夜的性愛自由,張貼抗議海報要求「還我打砲權」! 這是個講求人身自由的年代,沒有人希望個人的任何自由權遭到限制甚至剝奪,但若要說這些台大男生反對這項「杜絕女色」禁令是捍衛個人自由,似乎顯得有些不是那麼理直氣壯。男生宿舍,顧名思義是提供給「男生」使用的宿舍,來自四面八方的寄宿學生在這樣的空間裡共同生活,除了講個人自由,更應從尊重他人的出發點遵守團體生活的規範與紀律。任女學生或校外女性進出男舍如入無人之境,或許滿足了某些將宿舍當成賓館的男同學,但卻忽略了其他室友或樓友的個人隱私權,高掛「女賓止步」禁令,或許令少數人不方便,但至少還給大多數人一個單純而能保有隱私的生活空間。 台大男同學反映有關在男生宿舍浴室經常可發現諸如「三腳怪」或「四腳怪」等「怪象」,老實說,這種「異形」案例,台大不是首例更非唯一。我還記得當年就讀的那所曾被喻為「黨校」的知名大學,四年都住校,不只看過「浴室怪物」,也曾多次遭遇頭戴浴帽、身穿睡衣的女孩子,一副剛沐浴完畢的嬌懶模樣在宿舍走廊晃來晃去,幾度讓人以為置身女生宿舍::你或許會問:校方不禁止嗎?其實「女賓止步」的牌子早不知掛了多少年了,問題是誰會「甩」那四個字啊?身兼舍監的教官也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女賓們於是乎就「檯面上」止步,「檯面下」自由出入囉!雖然男舍時有女子出入已非新鮮事,但男生的「龜房」與女生的「閨房」一樣,也有不願異性隨意侵擾的私密需求。住宿畢竟是團體生活,在捍衛「打砲權」之前,似乎該尊重他人不受侵犯的住宿權利。
-
只要活著就有希望
「只要活著就有希望」,這句話出自於賴阿松先生的口中,就格外顯得特別有意義;尤其際此經濟不景氣的當下,更顯深富哲理。 賴阿松先生原本在台電公司服職,無奈命運弄人,在一次服勤當中,爬上高壓電桿執行工作時,不幸觸及高壓電流,險些丟掉生命,必須截肢斷手才能存活。在不得已情形下,只有把生命交付醫生處理,以致落得現在這個景況。但是,天無絕人之路,賴先生不但活得好好的,還活得挺快樂的。畢竟,他終於戰勝了命運之神戲弄,讓生命得到充分的詮釋。 人在悲傷絕望的時候,務須寧靜沉著、瞻前顧後、百般思慮,才能悟出生命真諦,走出痛苦陰霾。賴阿松先生就是依靠這一點力量,終能戰敗惡魔的挑釁,立於不敗之地,此非一般人所能辦到的。 如今的賴阿松不因殘廢而自慚形穢,其行動與能力還勝過常人,目前還在南投開闢一片木瓜園,果實纍纍,正值採收期,黃澄澄的木瓜,讓人看了垂涎欲滴。自己摘木瓜,只雇了一位推車工。賴阿松裝了一支義肢,還能駕駛一部特製小貨車,每天穿梭果園。擔任運銷工作,技術駕輕就熟,見者莫不嘖嘖稱奇,自歎弗如。 再說,以當時賴先生的殘痛遭遇與真實處境,如果換成另外一個人的話,說不定已被命運之神所打倒,不能擁有今日的一片天。因此,賴阿松先生的堅定毅力與吃苦精神,正是我們時下一般青年學習的楷模。尤其正值景氣低迷,生活難過的當口,擁有健全四肢的人,卻動輒逃避現實,尋短解脫能不感到汗顏嗎?畢竟「活著就有希望」。
-
飛機不飛旅客活該倒楣?
最近地區常出現陣陣濃霧,嚴重影響台金空中交通,不少班機都因金門尚義機場能見度不佳,而被迫取消或延誤,旅客們怨聲載道,認為金門開放觀光都已超過十年了,機場的設施還一直無法有效改善,稍一有「霧」台金空中交通就一團亂,質疑到底要等到何時金門才能揮別「有霧飛機不飛的夢魘」。 每當天候不佳,或者霧鎖金門,台金空中交通就常為之中斷,由於目前只要一天飛機不飛,就有上千位旅客受到影響,以本月十九日為例,地區天氣可以說是陽光普照,但卻是個有霧的日子,結果尚義機場也因能見度不佳而關場,直到下午近三時才恢復開場,當天總共有十九個班機班次取消,上千位旅客不僅浪費不少枯等時間與往返機場車程,而且一事無成,更有從高雄搭機來金的旅客,飛機飛了近二個小時最後又折返高雄,令乘客為之氣結,因此有人破口大罵,認為好像是旅客活該倒楣,千錯萬錯是天氣不佳的錯,跟航空公司或相關單位一點關係也沒有。 尚義機場如果動不動就飛機不能飛,受害最深的不僅是金門民眾與旅客鄉親,金門的觀光業也會受到損傷,我們認為尚義機場每天都有上千旅客進出,為了飛航安全、為了方便眾多旅客,加強硬體建設,增設更先進的導航設施刻不容緩。 春節將屆,很多旅台鄉親歸心似箭,我們盼望別再「起霧」,否則又有不少人會破口大罵。
-
許一個發財夢
照例,選了個吉日,花了一百塊錢在城南的一家老店簽了兩注樂透。比較不同的是,這回我把買回家的樂透彩安放在堪輿學中所謂的「財位」,心中並叨唸著老師傳授的口訣:「伏以日吉時良、天地開張、良時吉日、安財大吉昌。」就像財迷心竅一樣,我用一百元為自己編織了一場「以小搏大」的美夢。 身為一個整天一成不變的上班族,想望那種一夕致富、或者忽然升官的快感本屬非份,不過,自從有了樂透彩這項「全民運動」後,這樣的夢想似乎就不再是那樣的遙不可及了,我常想,今晚如果蒙財神爺眷顧,獨得那上億頭彩,自己的人生豈有不因此而轉動的,縱使是平生無大志,但我相信自己絕對會像隻花蝴蝶一樣,一舉而眾善備的穿梭在人群中,做自己該做的和想做的事;再不然,學學人家高雄市,搞個議員來做做,或者撥點政治獻金,抱緊當政者的大腿,那不就「錢」途無量了嗎?再再不然,買個官來過過癮,怕也不是難事吧! 我家的「糟糠之妻」常調侃我平日不燒香,絕沒有那種一夕致富的偏財運,偏偏我又不信邪,看看朋友那麼用力的買、大力的買,儘管失望總在開獎後,但還不是一往無悔、念茲在茲的天天做著自己的發財夢,至於什麼運舛福薄、什麼尖嘴猴腮,管他的,反正,有買就有希望,就算那種機率真的比遭雷殛還低,那麼就當做是做公益,又何不可? 特別是在今天這樣的景氣寒冬,薪水減了,荷包瘦了,為自己買幾注希望,許一個美麗的願景,誰曰不宜?來,撩落去,天靈靈,地靈靈,諸天神佛,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今晚,我將馨香禱祝,恭迎財神爺您的大駕光臨!
-
寒冬的暖流
過完了國曆新年,農曆春節的腳步更又一日比一日近了! 在這歲末寒冬之際,人們無不精神抖擻,為迎接向為國人所重視的傳統大節日──春節而展開一部迎春進行曲。 隨著年關的逼近,家家戶戶莫不忙著環境除舊佈新,準備著採購年貨,迎接新春閤家大團圓場景,以犒賞過去一年辛勞;也有不少人籌劃著全家出遊,誠所謂「景氣擺一邊,景色放中間」,把春節旅遊市場炒得樂翻天,交織成市面一股迎春喜洋洋景象。 景氣的寒冬,顯然壓不住人們渴望迎春的衝勁與喜悅,正是「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最佳寫照。這也凸顯出人們皆有一股「向上」的動力,喜迎新春,重新來過,讓人有著無限的想像空間,滿懷著新希望。 然而,更令我們動容的是,歷經去年的景氣寒冬,政府的財政「縮水」了,人民的荷包也變「薄」了,但是,社會的愛心依然不減,仍在發光發亮,打開新聞,仍可看到不少善心人士在默默為我們的社會撒播愛的種籽,照顧社會一些需要照顧的人,這股寒冬的暖流,毋寧是鼓舞我們社會人心向前邁進的無形巨大力量,有了「她們」的存在,讓我們對國家與社會更充滿著信心與希望。 尤其在地區,社福冠居全國,除了縣府投注不少心力在照顧弱勢族群與縣民外,更可喜的是,欣見地區有愈來愈多的人主動加入志工行列,關心我們的環境,服務我們的殘病人家、獨居老人、老榮民,讓金門愛在飛揚,更是獨步全國。我們深信,有愛的地方,明天一定會更好!謹以此文向那些默默奉獻的「無名英雄」──志工們致上最高敬意!
-
官大,學問大?
唸國中時,有一位退役軍人轉任的美術老師,講過一個北洋軍閥張大帥「官大學問大」的故事,三十幾年來,其情節一直縈繞腦際,時時引以惕勵自勉。 話說民國初年,女子籃球風潮吹進北京,好奇的觀眾人山人海,消息傳進北洋軍閥張大帥的耳裡,自然也想開開眼界! 有一天,曹副官特別安排大帥到一所女子中學,獨自觀賞籃球賽,十個女球員分成兩邊捉對廝殺,搶球、爭球互不相讓,跳投空心球應聲入網,或切入擦板得分,雙方妳來我往,精彩萬分! 只是,球賽開打不久,大帥突然暴跳如雷,指著曹副官臭罵一頓:「十個人爭打一個球,幹嘛那麼辛苦?俺一個人買一個讓她們打,不就得了!」 的確,民國初年張大帥「官大學問大」是很可笑,然而,類似的情形,戰地政務時期屢見不鮮。當年,司令官一句話就是法律,全島軍民人人遵行,例如有人騎摩托車肇事,因而宣布機車管制進口,父與子、兄和弟不可輪流共用一部車,因此,一張機車牌照曾飆價五萬元,傳為笑談! 事實上,自以為是的老大心態,乃人之本性,自古已然,於今不改!特別是身有一官半職,「腳踏馬屎傍官氣」,為展現威風凜凜,眼中往往沒有別人的存在,想要幹什麼,自認「只要我喜歡,沒有什麼不可以」,笑話油然而生! 所謂「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這些年來,個人曾為人兄、為人父,時時引張大帥「官大學問大」的故事,叮嚀凡事都有遊戲規則,該遵守的,就不能打破;如今,忝為小小的幹部,言行尤加戒慎恐懼,真怕稍個不留神,亦將淪為笑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