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論廣場
-
觀光景點公共設施應落實使用者付費
交通部觀光局有鑒於各地風景區近年來觀光客人數持續爆增,已嚴重損及環境生態和旅遊品質,增加維修及清潔費用支出,基於使用者付費前提,考慮調漲部分風景區門票,或收取停車場、碼頭或使用公廁等清潔費。 觀光局強調,因各風景管理處預算縮減,風景區維護及建設出現問題,合理收費是回歸公平。以公共廁所為例,衛生紙、洗手乳等因遊客爆量而須付出更多支出,國外景點廁所多有收費,自不應由國庫負擔。 筆者認為,提升觀光遊憩品質,並確保各地風景區內所有公共設施安全,不僅是政府業管機關的努力目標,也是國內外遊客的理想。但這一目標和理想,除了基層執行人員服務品質和遊客潔身自愛外,更需要投入可觀經費維持基本服務品質。並非每個納稅人都會去風景區遊憩;由使用者付費,方符合社會公平。 維護自然環境及基本建設的費用應由國家負擔外,因觀光遊客造成對觀光景點環境品質負荷的額外支出,與增加環境清潔與設備維護費用,不宜再轉嫁由全體納稅人買單,遊客酌予合理分攤,相信大多數遊客都能夠體諒和接受。譬如土耳其公廁都須付費。新加坡是全球公認最美麗最人性的城市,但除大型商場外,觀光景點與咖啡館飲食店的廁所都須付費。歐洲國家更講究使用者付費,使用公共廁所亦然。 政府除應繼續編列基本預算外,對門票或清潔費用收入應以平衡收支為原則,不可以營利為目的而且專款專用,並且公開收支相關資訊,定期核算適時調整,觀光客才會心服口服。
-
前倨後恭的政客嘴臉
生長於台灣的華人電影導演李安拍攝的小成本新片「少年Pi的奇幻漂流」,繼數年前的「斷背山」贏得最佳導演在內的三座奧斯卡金像獎提名後,再度於今年奧斯卡金像獎頒獎典禮獲得包括最佳導演、最佳原創音樂、最佳視覺效果、最佳攝影在內四座小金人,並且在國際市場既叫好又叫座,票房收入是同台角逐奧斯卡小金人的「悲慘世界」的兩倍以上,美國以外的外國導演能在好萊塢如此受到才華肯定與擁戴,李安絕對是第一人當之無愧,李安拍攝的電影成功地將東方人的哲學和價值思維,結合歐美電影拍攝手法融匯一爐,成功地體現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名言,不僅迎頭趕上,更能青出於藍推陳出新,若非好萊塢的大美國白人至上心態作梗,「少年Pi的奇幻漂流」更有理由獲得最佳影片。 「少年Pi的奇幻漂流」許多場景是在台中市西屯區水湳機場舊址拍攝,並獲得台中市政府挹助新台幣五千萬元,連帶達到行銷台中市的國際知名度附加效益,身為台中西屯區民的筆者與有榮焉。當初力邀李安到台中拍片的台中市長胡志強將頒授榮譽市民頭銜給李安。 然而李安的製片團隊先前在台中市工作期間,卻屢遭特定政治立場的地方民代挑剔杯葛。台中市政府補助李安五千萬元,引發市議員批評,質疑不見市花、市鳥。甚至台中市政府和李安簽訂保密條款後,市議員黃某更振振有詞公布拍攝該片的造浪池照片,聲稱「說穿了就是個大水池,不具觀光價值」,恐將成為「夢想家」第二。黨同伐異見不得人好的酸葡萄心態昭然若揭。 孰知當李安以該片勇奪四項奧斯卡大獎傳出後,驚覺先前押錯寶失言的三位市議員,又趕緊出面爭相表態誇讚李安,企圖分沾李安光環。黃姓議員表示他到造浪池搭道具船後,體驗十二道水閘門創造滔天巨浪後,認為補助這五千萬元從事城市行銷太有價值,台中市應用李安的奧斯卡光環,趁機從事全球行銷。謝某辯稱當初並非反對李安,而是針對補助影視業善盡為民眾荷包把關之責。蔡姓議員改口表示其實也喜歡看李安拍的電影,像他(李安)先前拍的「變臉」就看過很多次,拍攝手法真的很棒!然而台灣電影迷們都知道,「變臉」根本不是李安作品,是另一位著名華人電影導演吳宇森執導。政客們見風轉舵的前倨後恭嘴臉與先前盼若兩人,徒然暴露自己的勢利短視與對第八藝術的膚淺外行,令筆者深感不齒。這幾位市議員前言不對後語的說詞,被放到網路上廣為流傳成了笑柄。 勝利有許多個父親,但失敗只是一個孤兒。倘若李安角逐奧斯卡表現不理想,台中市胡市長先前批准挹注李安五千萬元決策,難保不會被部分議員放大渲染成「夢想家」案翻版。然而藝術創作一如科學富於實驗性格,亦如商業投資般存在風險,筆者認為誠實才是上策,這幾位地方民代應該要有認錯的勇氣,為自己先前無的放矢言論、向李安、胡市長與全體台中市民公開道歉,否則不只是不入流的小鼻子小眼睛政客而已,更令全體台中市民蒙羞。 筆者建議為了表彰李安,除了頒授李安榮譽市民頭銜外,台中市政府應該將那座拍攝Pi片的造浪池命名為「李安池」,把李安獲頒奧斯卡小金人得獎日定為「李安日」,表彰李安對宣揚台中市形象的貢獻。
-
不花大錢也能行銷在地文化與產業
近年來中央政府國庫空虛累積債務,已超過新台幣五兆元,各縣市政府同樣為了債務坐困愁城,但許多縣市卻競相以發揚地方文化為藉口,打腫臉充胖子辦些缺乏特色、同質性高似曾相識名不副實的節慶性質燒錢活動毫不手軟,以致隨處可見五花八門的農畜漁產品等節慶或文化季。相互抄襲創意浪費民脂民膏的結果,這種趨同性作法不但無法展現地方文化特色,更未獲得相對的經濟或促進觀光週邊產業收益,徒然浪費公帑,甚至變質為出口轉內銷、變相分食預算大餅、圖利特定人酬庸的遮羞布,或者是另類的工程招標外包。 宏揚地方文化,推銷在地產業,提升生活水平及環境,雖有其重要性及必要性,也是政府和人民努力的目標,但如何借力使力打響名號,發揮事半功倍之效。 筆者愚見以為,中央或各縣市政府宜嚴審活動內容及補助款項支出流向,並結合鄰近地區或同質性活動共襄盛舉,避免多頭馬車及疊床架屋等浪費,一方面可鼓勵企業加入贊助,政府、商家及民眾分工合作,集思廣益群策群力,才能互蒙其利,共創與分享利基,活化產業能量。
-
搶救老國片共同歷史記憶
文化部長龍應台不久前巡視國家電影資料館片庫後表示,由於經費不足,不論在軟體還是硬體方面,老電影保存都面臨窘迫局面。新北市樹林區的國家電影資料館有十個片庫與近兩千坪典藏空間,保存許多年代久遠、膾炙人口的老電影膠卷。電影資料館長張靚蓓表示,片庫空間至少需擴充為六千坪,才足夠存放這些珍貴的老膠卷。現有十個片庫其中七個是向他人承租,光是租金加上儲存這些脆弱膠捲保持恆溫恆濕環境的水電費,每年就要花掉新台幣一千萬元,但資料館每年預算只有新台幣三千萬元,若還要編預算修復老舊膠卷歷史影像,根本不夠用。溫度不夠低就會減少膠卷保存有效年限;此外,亟待修補的國片膠捲約三千部,估計要耗費新台幣十億元才能修復完畢。加上這些古老的電影膠片材質大多為易燃的賽璐珞,消防措施更不可掉以輕心。部長表示,對岸經濟正處在高成長階段,很快會對文化政策領域展現強大的企圖心,甚至願意花更多錢購買台灣電影版權,保存國片工作亟待加強。文化部由於經費所限,加以近年來國庫債台高築,中央政府各部會都被行政院要求須撙節支出,保留這些不分族群的共同歷史記憶,幾乎是與時間賽跑的不可能任務。 藝文創作可謂一個國家、一個社會或社群成員創造共同生活歷史記憶的產物。電影結合文學、攝影、戲劇、舞蹈、音樂、燈光、服裝、布景道具,兼具勞力密集、技術密集、資本密集、知識密集等特色,乃整合性火車頭指標文創產業,表達創作者的認知、思想與情感,反映社會現狀與主流思潮,更等於是用影像寫歷史。 老電影等歷史影像保存,可謂文化資產保存的一部份。但文化資產保存乃文化政策裡吃力不討好的環節,因為它不像表演藝術或視覺藝術擁有一定的消費市場可以支撐,或可藉由尋求商業體系贊助,立竿見影產生具體可見公關文宣形象效益或正面雙贏附加價值,它基本上是非營利公共財。文化資產保存特別是質地脆弱的相片或動畫片修補不易,更由於媒體與傳播科技發展突飛猛進,使原有的紀錄影像與保存方式顯得陳舊過時變質消失,僅是把過去的光學或類比科技製作保存歷史影像,轉化成現在的數位科技產品保存,就是一項曠日費時浩大工程。 傳統膠片一如古老善本書,更可能因存放環境溫度濕度控制不良變質毀壞,遑論無情的水火或地震等天災!許多年前,國防部的中國電影製片廠就曾因為發生大火,導致許多珍貴的民初與對日抗戰時期拍攝新聞片與電影慘遭祝融吞噬,造成難以彌補的文化資產損失。 又如五年前農曆春節前夕,雲門舞集在新北市八里區的練舞場,和存放歷年來舞蹈創作使用之道具、布景、服裝、創作手稿的倉庫,因為一把無名火幾乎燒個精光,雖然當時台北縣政府立即提供閒置公共空間給雲門舞集練舞,但道具服裝這些物品的損失的價值卻是金錢難以計算的。更早前也曾有已故知名作家柏楊把自己生前著作的手稿送到對岸保存收藏實屬諷刺! 自己的文化資產與歷史詮釋權絕不宜落在他人手裡,面對近年來對岸與香港企業積極蒐購老國片的版權與蒐藏、保存,乃至現在中年以上民眾非常熟悉的二秦二林瓊瑤愛情小說電影版權,都成為對岸文創業者蒐集買斷著作權標的,我國昔日興盛的電影產業創作文化資產流失問題開始浮現不容小覷。若台灣下一代將來竟要遠赴香港乃至上海、北京才能欣賞到自己父祖輩年輕時的藝文電影創作,本地老電影淪於為人作嫁,豈非情何以堪?政府相關部會必須從財務、科技、法律、人際關係多方面齊頭並進,遏止老國片等珍貴歷史影像文化資產外流刻不容緩。
-
核四公投我見我思
台電核四廠工程是否續建紛紛擾擾眾說紛紜,多年以來習於用專家論據和技術理性為核四工程辯護的國民黨,面對擅長搶佔政策議題主導權,視「公投」、「反核」、「台獨」為禁臠與動員支持者神器的民進黨,經常被對方牽著鼻子走被動挨打。但政治學者出身的新任閣揆江宜樺,摒棄以往國民黨長期執政的言行窠臼,選擇逆向操作,拍板決定針對核四議題儘早舉行公民投票(應稱公民複決),由立法院國民黨黨團提出核四停建公投案,把戰場拉回立法院,吸收在野黨主張(cooptation)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借力使力搶回核四廠工程存廢議題主導權,民進黨和反核團體面對江內閣和國民黨借力反賓為主,頓時陷入進退兩難,只能被動要求修法降低公投法的成案門檻回應。 舉行公民複決(Referendum)之訴求重心在於改變現狀,而且提案者立場應為變更現狀。所以由執政黨要求舉行核四公投顯得十分吊詭。一向鼓吹把核四廠存廢交付公投的反核團體和民進黨,面對江內閣拋出的風向球卻猶豫不決;反而是傾向支持核四興建的國民黨提案,主動將停建核四交付公投。 對執政的國民黨與馬政府來說,主動針對核四議題舉辦公投決定其存廢,打的政治算盤是與其讓核四議題拖到明年七合一地方選舉時和其他政策議題一起糾纏在一起影響選情,不如化整為零提前引爆,不論其結果為何,可以降低對地方選舉勝負產生的副作用。且回顧民進黨和陳水扁執政時期違法濫權多次搞公投綁大選的把戲前例觀之,透過議題設定與法定高投票率門檻,將會使反核團體和民進黨發現自己恐怕是白忙一場(以往舉行的六次公投,投票率全都未過法定成案門檻),從政治或政策專業面看,反而可能使核四工程案獲得更穩固的正當性基礎,這恐怕是鼓吹核四公投不遺餘力的民進黨和反核團體始料未及的事。 原有意坐收近來社會各界反核能量的民進黨,卻因顧忌公投案通過門檻太高恐遭反將一軍,又不能全然反對自己曾主張過的核四公投,所以在迎接這顆國民黨丟回來的「核四公投」風向球時不敢正面還擊。反而暴露自己的投機偽善色厲內荏,並非真心反核,只是炒短線趕時髦把反核口號,當成動員支持者的吸票機而已。 筆者認為核四工程乃至核能發電存廢不是在天堂與地獄間做抉擇,而是一個申論題。雖然核四公投議題是民進黨開的頭,但既然國民黨政府願意接招主動正面迎戰,不管公投結果為何,這未嘗不是好事。筆者誠盼不論公投結果為何,正反雙方都應尊重並接受,但舉行公投前一定要讓支持核電與廢核的正反論述都能藉由充分辯論各陳己見,最終結果交由全民決定。朝野都應儘速演完這場戲,別在縈繞社會十餘年的核四乃至核能發電議題上繼續纏鬥下去,甚而排擠其他公共事務議題理性論辯空間,這才是國家社會之福。
-
奢侈稅收效不佳問題在執行
政府去年起開始課徵奢侈稅希望平抑居高不下的都會區房價,但開徵第一個月房價並未下滑,台北都會區房價持續上漲,台北市平均房價每坪平均較開徵前多了二萬五千元,新北市平均漲了六千元,此舉顯然無助於打壓房價,奢侈稅抱鴨蛋耐人尋味。 投資房地產利潤驚人眾所週知,炒作房地產短線投機暴利驚人,政府聲稱不論以人頭戶或銀行貸款買屋養屋從事短線操作,都將納入課稅對象。理論上課徵奢侈稅應無可置疑,但課徵奢侈稅所得不如預期,值得政府地政與稅捐稽徵機關通盤檢討。 政府信誓旦旦捍衛居住正義,但絕非開徵奢侈稅了事,俗話說得好「殺頭生意有人做,賠本生意無人做」,不能全怪建商與屋主鑽法律漏洞,顯然執行面出現漏洞。 或許因為政府企圖平抑房價無效,因此有立委建議廢除奢侈稅,筆者期期以為不可,若輕言廢除無異危及政策安定性並鼓勵土地炒作的投機歪風。 面對房價上揚趨勢難擋,新上任的江內閣宜檢討執行面缺失,加強稽查逃漏稅,適度修改法令,讓房價恢復合理化,不僅落實財富重分配兼可幫助升斗小民達成安身立命卑微願望。
-
矯治下一代沉迷網咖要多管齊下
新北市議會日前審議「資訊休閒業管理自治條例」草案,針對網咖應離學校多遠爭議眾說紛紜,或有論者曰原台北縣府時定下的距離四百公尺,現有規定不宜更動甚至應該遷移得更遠,如此才能保護學童身心健全發育成長;另外一派觀點主張,資訊休閒屬正當娛樂業,限制過多適得其反,滋生更多無照網咖。 網咖距離學校遠一點,就會減少學子沉溺其間的機會嗎?筆者始終對此舉持保留態度,充其量恐怕淪為治標不治本。整個問題的重心不在於距離學校遠近,釜底抽薪之道在於環境、內容和具體的管理措施。 時下各地的網咖經營型態,不外乎提供桌椅、電腦與食物飲料,相關具體規範及管理漏洞百出,演變成線上遊戲、地下簽賭及毒品交易或幫派聚眾鬥毆的藏污納垢淵藪,心智發育未臻成熟的青少年不宜在諸如此類場所長期逗留消費。 筆者認為,以公權力介入保障學子身心健全發育,維護社會安寧,就出發點而論絕無退讓餘地。扶植資訊產業的理由乍看之下雖有理,但宜訂定周延縝密規範,不讓非法業者鑽法令漏洞。 此外執法機關更宜加強管理及不定期察訪。對業者包庇不法行為或縱容滋事,應加重罰則甚至勒令歇業。更要多管齊下,善用學校、教師及家長力量協助納入政策執行網絡借力使力,勸誡孩子把時間與精力用在從事有助學習及身心健康的正當活動,多方並進,才能有效遏止下一代沉迷網咖。
-
核能安全與能源自主的政治角力
新任閣揆江宜樺的內閣日前就職,立法院也將在二月底開議。近來反核主張聲勢不小,執政的國民黨高層認為核四廠興廢議題與美國肉品叩關、國民年金與軍公教人員退休金制度變革,將並列立法院新會期朝野攻防焦點,由於明年底是七合一地方選舉,出身政治學者身段柔軟的江揆組成新閣,能否配合馬總統一新國人耳目令人矚目。 不論在野的民進黨與台聯黨是否會有激烈反核動作,由於馬總統早已定調「有核安才有核四」,經濟部也邀請立法院長王金平率領朝野立委及媒體參觀核四廠址,預料將是出身交通界的經濟部長張家祝上任後之工作重點。 反核聲浪源自於對核電廠安全的顧慮,延伸為環保議題與社會運動主軸,近年來更成為民粹政治風氣下的超級吸票機,凡是想爭取政治議題主導權的黨派或社運團體,高舉反核大旗,支持者如影隨形,有些人盲目跟從,到最後根本不知反核所為何來,淪於為反對而反對,自甘成為政黨外圍組織棋子。 要不要核電,其實本質上不脫環保安全和經濟發展間的拔河權衡,反對者論據離不開核電廠不怕一萬只怕萬一的輻射物外洩造成的環保風險,贊成的一方則強調穩定的供電品質和能源自主對經濟發展與國家安全的重要,強調核電若嚴格把關,應無公安和環保顧慮,聲稱核能發電也比火力發電環保,供電品質比水力發電穩定可靠,缺少核能發電,電價勢必高漲,空氣污染也更嚴重。 反核者也經常舉出前蘇聯車諾比核電廠爆炸、與前年日本福島核電廠幅射物外洩引發的環保與公安問題,作為反核大纛,但政府強調時空不同,我國核電廠與前兩者設計不盡相同,只要做好安全把關,意外沒有想像那麼容易發生。 迫在眉睫的問題是將近四十年前興建的核一、核二、核三等三座核電廠都已逐漸陳舊,核四廠花納稅人那麼多血汗錢興建才逐漸完工,中間更碰上民進黨前政府草率宣布停建,一旦廢除核能發電,核四廠如何善後將是頭痛問題。但另一方面不怕一萬,只怕萬一,核電廠一旦發生意外,確實是政府與民間不可承擔之重,因為安全沒有替代品,沒有核安一切免談。 目前反核氣氛瀰漫台灣社會,政府勢必要讓國民放心,安全仍是核電存廢關鍵。 無論擁核反核,朝野政黨切莫將攸關下一代永續生存福址的核能發電存廢議題視為自私的政治算計輸贏標的,如何執兩用中權衡取捨,讓核電走得平順安全,才是全民之福。
-
對國民幸福指數草案的省思
行政院主計總處日前向行政院報告「國民幸福指數」草案,內容涵蓋一個人有多少房間、家裡是否有沖水馬桶、遇到困難時得到親友幫助的比率、空氣及用水品質等「幸福感」來源,凡此都將用來量化國人的生活幸福程度,換言之往後衡量國人生活品質良劣,不必再獨尊經濟發展指標。 過去台灣官方與民間社會觀念裏獨厚經濟,把經濟發展指標和幸福指數畫上等號,縱使犧牲了環保和基本公共服務品質導致國民整體生活品質低落,官員和工商界仍沾沾自喜,認為多數台灣民眾過著幸福生活。 四十年前喜馬拉雅山腳的小國不丹,率先提出「國民幸福指數」的觀念,取代以往盛行的經濟成長率做為施政指導方針,才打破開發國家盛行的發展至上迷思。許多年後,號稱「富人俱樂部」的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會員國相繼跟進,在前年提出美好生活指數,衡量個人福祉。 對於幸福的操作型定義因人而異, 換言之幸福不是絕對,幸福有時是相對性的論述,有人餓上一整日,能飽餐一頓就感覺很幸福。有人鎮日沉湎於聲色之娛,夜夜笙歌旦旦而伐。有人強調物質生活享受,有人追求形而上的性靈昇華。幸福感來自升斗小民的切身主觀感受,並非官員的統計數字。 縱觀「國民幸福指數」草案內容對幸福定義的詮釋,或許較以往更貼近常民生活,但幸福實難以量化描述,幸福還是要讓大多數國民有感,不宜獨尊經濟發展。
-
重視國際新聞報導的廣度深度
日前某電視台舉辦全球新聞論壇,邀請各界專家出席,政大校長吳思華與公益平台文化基金會董座嚴長壽都指出新聞報導內容缺乏國際觀。此一問題固然與社會公眾多半對國際新聞興趣缺缺外,更與電子媒體吝於投入人力、財力、時間拍攝採訪製編有關。 當下本地電子媒體眾多,密度居舉世之冠,每個小時有整點新聞,偷懶的晨間新聞台主播淪為活的讀報機器,千篇一律內容雷同的情色新聞充斥,難怪現在有許多家長選擇關掉電視機,甚至停用有線電視,以免污染下一代的心靈及誤導視聽,這難道是我們要的媒體報導品質乎?又如何培養下一代恢宏氣度與深度視野? 若將電子媒體的國內外新聞報導比例深入檢討,本地的電子媒體並非沒有國際新聞,但這些外來新聞多半是擷取外電報導後透過翻譯、整理應卯的二手傳播;其次為安排駐外記者的SNG連線,但礙於所費不貲,所以大多點到為止,如此以管窺天又如何能奢望社會公眾對國際局勢或重大議題能產生概略乃至整體性了解?至於那些從網路上下載的戲謔逗趣的影片權充國際新聞花絮更是無足道哉。與日本NHK、英國的BBC乃至對岸中央電視臺的報導品質或深度廣度都相去甚遠。 若本地媒體願意多花點時間製作國際新聞報導,將國際新聞安排時段解讀分析,變得溫馨知性時,相信必能讓更多國內閱聽人願耐心觀賞收視。尤其是公廣集團的公視與華視更是責無旁貸,否則納稅人憑什麼要花錢供養公廣集團的存續呢?
-
兌現有感經濟從油價透明化開始
從農曆年假前至日前,主要燃料油品價格已連續上漲四次,民眾對此怨聲載道,新內閣經濟部長張家祝臨時改聽取油價簡報,筆者認為在當前國際油價目前並不高情況下,國內油價屢創新高,漲價舉動之正當性值得商榷。 由於中油早年被賦予一堆政策任務,譬如農漁用油、工業用油、穩定物價等因素,油價無法隨著市場交易規律,起伏以反映實際交易成本,也無法落實使用者付費,加上鼓勵民間發電,高價收購使成本上昇,羊毛出在羊身上,虧損由全民買單。 近來因退休軍公教人員的退休金所得替代率高過一般受薪階級引發爭議,使公平正義成為社會關注焦點,加上民代指責公營事業嚴重虧損年終獎金卻照發不誤,不啻變相慷消費者之慨要求改善,因此油價回歸市場機制成為政治議題,提出切實可行改革方案回應民意刻不容緩。 加上近來美國宣布開採頁岩蘊藏的天然氣和原油提煉技術出現重大突破,導致國際市場原油價格持續下滑,國內油價卻反其道而行逆勢上漲,難怪使多數民眾無法接受。 新任行政院長江宜樺在立法院新會期開議前夕拜會立法院長王金平,王院長表示,立法院對行政院的油電價格調整方案不會照單全收,要行政院加把勁。張家祝部長表示,油價浮動計算公式有檢討空間,將致力於讓民眾易於了解,也不會出現交叉補貼,或不公平等流弊。 筆者誠盼中油宜速研擬切實可行的合理油價調整計算公式,使油價浮動決策去黑箱化,讓消費者心服口服。相信只要決策過程趨向透明化,多數消費者應該會認同政府措施共體時艱,但絕不能出現模糊地帶。江內閣若要贏得民意信賴體現有感經濟,就請先從油價調整決策透明化做起。
-
每個金門人都有老家﹐為何要離鄉背井﹖
近期於廣播媒體中,聽到有關大陸地區之大學畢業生,買不起都市房子,遂有人提倡每個人都有老家,為何不回去住?聽到此則新聞時,著實令筆者心情澎湃不已,因為,這道出中國千年以來之傳統書生的刻板印象,即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男兒立志出鄉關,不求取功名,誓不返鄉等。然而,回首歷史扉頁,不難察覺,在中國實施千年的科舉制度,當中僅有少數人功成名就,至於多數之落第書生,則是淪落京城或黯然返鄉,這是中國儒家思想與科舉制度下之犧牲者,不禁令人感嘆。故每當午夜夢迴,不自覺心生疑問?難道一定要有上述之雄心壯志?難道一定要有武俠小說中之傲骨凌霄漢,俠心伴我行的心情?難道就不能簡單的留在家鄉,守著先人遺留的古老房厝與田地或海洋資源,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之自給自足的讀書或農(漁)家生活及陪伴雙親終老嗎?為何就一定要選擇離開自己熟悉的家園及先人遺留的古老房厝與親愛的雙親,前往汲汲營營與寸土寸金及房價高不可攀和陌生的都市叢林生活呢? 再論現今臺閩地區之都市及傳統聚落,在人口與建設不斷的增加與擴張下,已趨近於飽和狀態,因此,都市之更新再利用與傳統聚落(使用維護方式)保存,已是重要研究議題,然而,綜觀我國都市更新條例與配套機制,不難發現,多援用國外之經驗為立基。惟各國間之歷史文化與背景及開發的現況和環境條件的差異性,著實又截然不同,因此,世界各國在推動都市更新的措施與作法,亦是不盡相同,以從永續發展的角度觀之,即使用都市更新的手段,妥善的利用與管理有限的都市資源,透過不斷的循環及更新,達成都市的機能與生活環境之整體的目標,以促進都市的永續發展,此係進行都市更新的主要原因之一。 綜上,金門縣府要有前瞻性的作為,以引領地區之都市更新及傳統聚落之保存,並促進就業及工作機會,自可釋放諸多合宜住宅及吸引諸多金門籍或年輕人返回家鄉居住,因為每個金門人都有一個老家,沒有人願意選擇離鄉背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