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論廣場
-
重視國際新聞報導的廣度深度
日前某電視台舉辦全球新聞論壇,邀請各界專家出席,政大校長吳思華與公益平台文化基金會董座嚴長壽都指出新聞報導內容缺乏國際觀。此一問題固然與社會公眾多半對國際新聞興趣缺缺外,更與電子媒體吝於投入人力、財力、時間拍攝採訪製編有關。 當下本地電子媒體眾多,密度居舉世之冠,每個小時有整點新聞,偷懶的晨間新聞台主播淪為活的讀報機器,千篇一律內容雷同的情色新聞充斥,難怪現在有許多家長選擇關掉電視機,甚至停用有線電視,以免污染下一代的心靈及誤導視聽,這難道是我們要的媒體報導品質乎?又如何培養下一代恢宏氣度與深度視野? 若將電子媒體的國內外新聞報導比例深入檢討,本地的電子媒體並非沒有國際新聞,但這些外來新聞多半是擷取外電報導後透過翻譯、整理應卯的二手傳播;其次為安排駐外記者的SNG連線,但礙於所費不貲,所以大多點到為止,如此以管窺天又如何能奢望社會公眾對國際局勢或重大議題能產生概略乃至整體性了解?至於那些從網路上下載的戲謔逗趣的影片權充國際新聞花絮更是無足道哉。與日本NHK、英國的BBC乃至對岸中央電視臺的報導品質或深度廣度都相去甚遠。 若本地媒體願意多花點時間製作國際新聞報導,將國際新聞安排時段解讀分析,變得溫馨知性時,相信必能讓更多國內閱聽人願耐心觀賞收視。尤其是公廣集團的公視與華視更是責無旁貸,否則納稅人憑什麼要花錢供養公廣集團的存續呢?
-
兌現有感經濟從油價透明化開始
從農曆年假前至日前,主要燃料油品價格已連續上漲四次,民眾對此怨聲載道,新內閣經濟部長張家祝臨時改聽取油價簡報,筆者認為在當前國際油價目前並不高情況下,國內油價屢創新高,漲價舉動之正當性值得商榷。 由於中油早年被賦予一堆政策任務,譬如農漁用油、工業用油、穩定物價等因素,油價無法隨著市場交易規律,起伏以反映實際交易成本,也無法落實使用者付費,加上鼓勵民間發電,高價收購使成本上昇,羊毛出在羊身上,虧損由全民買單。 近來因退休軍公教人員的退休金所得替代率高過一般受薪階級引發爭議,使公平正義成為社會關注焦點,加上民代指責公營事業嚴重虧損年終獎金卻照發不誤,不啻變相慷消費者之慨要求改善,因此油價回歸市場機制成為政治議題,提出切實可行改革方案回應民意刻不容緩。 加上近來美國宣布開採頁岩蘊藏的天然氣和原油提煉技術出現重大突破,導致國際市場原油價格持續下滑,國內油價卻反其道而行逆勢上漲,難怪使多數民眾無法接受。 新任行政院長江宜樺在立法院新會期開議前夕拜會立法院長王金平,王院長表示,立法院對行政院的油電價格調整方案不會照單全收,要行政院加把勁。張家祝部長表示,油價浮動計算公式有檢討空間,將致力於讓民眾易於了解,也不會出現交叉補貼,或不公平等流弊。 筆者誠盼中油宜速研擬切實可行的合理油價調整計算公式,使油價浮動決策去黑箱化,讓消費者心服口服。相信只要決策過程趨向透明化,多數消費者應該會認同政府措施共體時艱,但絕不能出現模糊地帶。江內閣若要贏得民意信賴體現有感經濟,就請先從油價調整決策透明化做起。
-
每個金門人都有老家﹐為何要離鄉背井﹖
近期於廣播媒體中,聽到有關大陸地區之大學畢業生,買不起都市房子,遂有人提倡每個人都有老家,為何不回去住?聽到此則新聞時,著實令筆者心情澎湃不已,因為,這道出中國千年以來之傳統書生的刻板印象,即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男兒立志出鄉關,不求取功名,誓不返鄉等。然而,回首歷史扉頁,不難察覺,在中國實施千年的科舉制度,當中僅有少數人功成名就,至於多數之落第書生,則是淪落京城或黯然返鄉,這是中國儒家思想與科舉制度下之犧牲者,不禁令人感嘆。故每當午夜夢迴,不自覺心生疑問?難道一定要有上述之雄心壯志?難道一定要有武俠小說中之傲骨凌霄漢,俠心伴我行的心情?難道就不能簡單的留在家鄉,守著先人遺留的古老房厝與田地或海洋資源,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之自給自足的讀書或農(漁)家生活及陪伴雙親終老嗎?為何就一定要選擇離開自己熟悉的家園及先人遺留的古老房厝與親愛的雙親,前往汲汲營營與寸土寸金及房價高不可攀和陌生的都市叢林生活呢? 再論現今臺閩地區之都市及傳統聚落,在人口與建設不斷的增加與擴張下,已趨近於飽和狀態,因此,都市之更新再利用與傳統聚落(使用維護方式)保存,已是重要研究議題,然而,綜觀我國都市更新條例與配套機制,不難發現,多援用國外之經驗為立基。惟各國間之歷史文化與背景及開發的現況和環境條件的差異性,著實又截然不同,因此,世界各國在推動都市更新的措施與作法,亦是不盡相同,以從永續發展的角度觀之,即使用都市更新的手段,妥善的利用與管理有限的都市資源,透過不斷的循環及更新,達成都市的機能與生活環境之整體的目標,以促進都市的永續發展,此係進行都市更新的主要原因之一。 綜上,金門縣府要有前瞻性的作為,以引領地區之都市更新及傳統聚落之保存,並促進就業及工作機會,自可釋放諸多合宜住宅及吸引諸多金門籍或年輕人返回家鄉居住,因為每個金門人都有一個老家,沒有人願意選擇離鄉背井!
-
培養學習熱情-從自身做起
前陣子看到一份報導,聯電董事長宣明智公開表示,對於現在年輕人喜歡終身學習,卻遲遲無法就業的現象,有感而發。 觀察現在的社會型態,許多大學生畢業後並沒有立即投入就業市場,長期處於失業狀態的「啃老族」,是因為他們不清楚自己有哪些技能,或是適合什麼樣的工作,所以利用學習來打發時間,賺取政府的補貼。結果愈學愈老,造成怪異的社會現象,而政府付出龐大的社會成本,也沒有達到協助失業族群習得一技之長,進入就業市場的目的。 看看現在的孩子,不僅資源遠勝於過去,外在的吸引力與誘惑也比過去複雜,而身為教師的我們,如何培養學生正確的學習心態與熱情,是攸關國家未來能否更具競爭力的重要推手。 借鏡新加坡與香港的教育觀,該國政府皆以高薪、高資源的優渥條件留住許多卓越出色的留學生,因為他們理解人才資產的可貴,「人才」是提昇國家競爭力的根基,那麼在教育紮根的我們該如何成功培養孩子的學習熱情,提出幾點與各位教育先進分享: 1.調整自我的心態 教師們該自我精進與投入學習的地方,首先便從調整自己的心態開始。無論是擔任行政工作或是一般教師,都應將自己的心態隨時維持在最優質的狀態。當學生發生問題或是面臨棘手的窘境,如:當孩子在班上調皮搗蛋時,你是立即給他當頭棒喝,還是耐心的了解事實後,才給予處理與分析,並且讓此「亂象」慢慢改善,漸漸消失。 教師可以先冷靜的想一想,再問一問自己為何生氣或憤怒,最後說一說自己不開心的地方,調整好情緒後再處理問題,隨時保持最佳的態度去面對學生,不要帶著情緒去處理問題,故而教師對於正向心態的營造,便是無比重要的關鍵課題。 2.專注與堅持的態度 從事教職是我從小到大的夢想,雖然一路走來跌跌撞撞,卻也不曾想過放棄或轉行,即使在面對人生低潮時,還是不放棄,專注於自己的理想,並且堅持走下去。 我會去閱讀偉人成功祕訣的書籍,並且將他們自傳中最為動人的一段話記下,或是在閱讀完後寫下自己的感想,體悟到各行各業成功的名人,雖然心路歷程不同,但他們共同的職涯名言卻都相同:「我用一輩子的時間只做這一件事,怎麼會不成功!」 舉些例子來說,像是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從年輕到老只專注研究半導體,所以他現在是台灣的「半導體之父」;吳寶春以二十幾年的時間研究麵包,才能拿到世界冠軍;王建民從小到大只熱愛棒球,因此成為「台灣之光」;從小喜歡打高爾夫球的曾雅妮,因為對夢想的堅持,現在已成為世界球后。 上述這些成功的名人,可以看到一項重要的人格特質,就是堅持自己的理想,並且執著投入去實踐,永保一顆學習熱情的赤子之心,也唯有當自己能時時保持這樣的學習心態時,孩子也會在耳濡目染下,以你為榜樣,真誠投入於學習。 3.慧眼獨具的培養: 此外,要培養學生的學習熱情,「慧眼」功夫的培養也無比重要,舉個例子來說,從小喜歡洋娃娃的吳季剛,對美學、色彩有獨到的天分,而他的媽媽也尊重他的喜好,並沒有扼殺他的藝術天分,反而給予無限的包容,支持他從小立志當服裝設計師的夢想,現在的他,已成為揚名國際時尚圈的大師。 這便是教師如何具備「慧眼」的最好參考,無論是天生優秀或是資質駑鈍的孩子,身為教師的我們,要努力的找到每位孩子的優勢,並且放大他們的優點,幫助孩子建立自信,成為獨具慧眼的「伯樂」,也能讓我們的教育達到培育與拔擢人才的目的。 4.良好氣氛的塑造: 為了培養學生的學習熱情,那麼良好學習氣氛的營造也格外重要,這點需要老師們多下工夫去琢磨,除了自身情緒控制得宜外,對於教材教法的精進,以及教學多元化的增能,還有專業能力的培養、幽默風趣的活潑教學、輔導知能的提升,都能協助學生積極主動求知,並且樂於學習,對於願意付出熱情的教師,定會更加喜愛與崇拜。 我一直非常重視教育向下紮根的重要,根據統計,「愈早確立志向的人,成功機率愈大」。抽絲剝繭瞭解學生,並且協助孩子聚焦精耕於自己的興趣,培養學習熱情,才能成為國家未來有用的人。若是讓學生像八爪章魚一樣,樣樣抓、樣樣學、樣樣通、樣樣鬆,最後仍是一事無成。 對於能實現在金門擔任教職的夢想,格外珍惜與感念,雖然今年是第一次擔任行政工作,但也看到了有別以往的教學現場,原來人的潛能無限,只要擁有為孩子體諒的心,成就孩子的熱誠,盡心盡力的工作態度,積極學習的增能心態,不僅能讓自己永保一份學習的熱情,無形中也會渲染至孩子的身上,而校園的學習氣氛也將更加熱絡與積極,與大家分享一句近來令我感動的名言: 「老師的影響無窮無盡,他永遠不知道這影響力將遠至何處」---美國歷史學家亨利‧亞當斯。 不要小看自己的力量,要讓金門的孩子學得更好,爬得更高,端看我們對教育耕耘付出的努力,與金門的教育先進們共勉之。
-
我在鼓浪嶼被坑殺經過
士林夜市4顆鳳梨釋迦坑殺觀光客1800元,引發重視;回想數年前與內人在廈門鼓浪嶼海鮮店,三菜一湯總共被坑殺了470元人民幣,後來向當地觀光管理單位申訴,飯店經理出面,退回了170元,結果兩人一餐吃了300元人民幣,還是有種被當冤大頭的感覺,但想一想能從「共匪」手中討回170元,實屬不易,在此還是要向鼓浪嶼管理單位致謝,對他們能替消費者爭取利益,給予肯定鼓掌。 那年內人與我搭乘中秋節包機前往廈門自助旅遊,4天3夜下榻在鼓浪嶼國際青年旅舍,第二天遇到一位當地地陪,一路參觀各旅遊景點,中午時來到一家海鮮店,海鮮看起來生猛新鮮,就點了兩隻大蝦、一條魚兩吃、一道青菜,由於並未標價,想問價錢,店員卻一再說價錢不貴不貴,詎料結帳時竟索價470元人民幣,約台幣2000元左右,簡直是天價。 隔日見了當時隱居在廈門過著讀書采風生活的前新竹市市長蔡仁堅兄,多年不見相談甚歡,中午由蔡做東,在廈門鬧區一家中上餐廳用餐,結果滿滿一桌3人份,只花了人民幣210元,想想自己真是冤哉枉哉。 回旅社之後越想越不甘心,乃持收據向當地管理單位申訴,最後由海鮮店經理出面,起初一再推說他們的貨比較新鮮,價位自然比較高,但在公家單位曉以大義後,才主動的說為了表示歡迎台胞到鼓浪嶼旅遊,特別打折優惠,退回差價,才結束一次不快之旅。也認清了大陸旅遊真是危機四伏。
-
寫給總統
一年多前,總統大選如火如荼,馬總統,您要爭取連任,我們還沒忘記您的競選宣言:要打造黃金十年!我們也還沒忘記您和蔡英文在總統大選電視辯論會上,曾伸開雙手高呼:我們要展翅高飛! 因此,我們有大半的人都投票給您了。然而一年過去了,大部份的人都對您失望了。您領導的政府,未能將台灣脫離經濟困境,最近幾番的所謂改革,無論是刪減軍公教慰問金、福利金或交通補助費等,都嚴重打擊您員工的士氣,但又看不出效益在哪裡。不是說改革不行,而是您的改革,似乎總是被在野黨牽著鼻子走,也陷入對方的政治和選舉考量的圈套裡了,所以我們看不到您重振、發展經濟的政策在哪裡,只會隨著對手起舞,一味的找軍公教人員下手。軍公教雖然收入穩定,但大多數也是基層低薪人員,即使中、高官員,在社會上也不過是中產階級而已,過份打壓中產階級,只不過更造成社會整體消費低迷而已,對提升經濟並無助益。人家美國總統歐巴馬的經濟改革,是要富人多繳稅,您則只是將箭頭對準已被油電雙漲、物價高升壓得喘不過氣的軍公教人員,這算是展翅高飛嗎?人家日本新任首相經濟改革,至少看得到整體動能在哪裡,我們就只會要公家機關不要辦尾牙聚餐或取消國民旅遊卡這種小家子氣的改革嗎?何況人家說,國家經濟,不能只靠節流,還要知道如何開源,您的改革,彷彿要大家均窮,而不是想要均富於民。您98年第一年當總統時,碰到比現在更嚴重的金融危機,您還知道要發消費券,要民眾多消費,以促進經濟動能活絡,如今反而以軍公教為首要對象,讓基層和中產階層社會都陷入經濟的困窘和不敢消費的處境中呢? 馬總統,您展翅高飛的氣勢哪裡去了呢?
-
我的故鄉─金門
又到了農曆春節了,在這充滿節慶、溫馨、團圓的日子裡,我又回到親愛的故鄉-金門!金門雖是彈丸之地,但卻蘊有極深的文化背景,忍不住要向全國的親朋好友來介紹! 金門早期稱為浯洲,亦稱仙洲。於大明朝洪武二十年,修築金門城,因有固若金湯雄鎮海門之名,於是改稱金門至今。 我故鄉金門雖是蕞爾小島,但所擁有的土地面積一五○,四平方公里,是一塊文化聖地,充滿人文之美。自東晉時,中原五胡亂華,唐朝牧馬監姓陳名淵,至仙洲(即今日之金門)開墾,文化淵遠流長,可追朔一千六百多年前,南宋朝朱熹任同安主簿,至金門設書院講學,並於觀風金門時說:「此日山林,他日儒林」因而文風甚盛,名儒輩後出,歷代出過四十三位進士,一百三十餘舉人,科甲之盛,冠於全國,台灣五大姓氏陳、林、李、許、蔡均係由金門渡台開基,如開台進士鄭用錫,開澎進士蔡廷蘭均曾落腳金門,足證台澎金馬本一家的歷史淵源。談到金門她其實就是一部中原文化的縮影,擁有可觀的歷史足跡以及雄厚的文化資產。 明末鄭成功以金門為反清復明基地,直至民國二十六年至三十四年間,為日本所占據,長達八年之久,金門在此期間淪為日本殖民地,被迫在島上種植鴉片,以提煉其藥品所需。直到抗戰勝利後才回歸版圖。 民國三十八年,金門經歷國共戰爭,大陸棄守,政府於金門設防衛部,金門淪為國共戰爭延續之地,古寧頭戰役更是驚動全球,最慘烈的是民國四十七年八月二十三日中共砲擊金門,於短短四十四天之內,射擊了四十七萬發的砲彈。 今日金門展現出獨特的魅力,海上稱奇,山有文有燕南山,武有太武山,其地理位置,位之我國東南一隅,地勢險要,自古以來即為兵家必爭之地。金門雖迭經兵災浩劫,卻仍是生機盎然。她對戰爭並非無恨,但仇恨並不能解決問題,只能學著灑脫與寬容。 金門純樸古風,充滿對歷史的關懷,及對文字的崇拜,有如一顆磨光的寶石,綻放著光芒。金門早期生活艱難,與南洋亙動頻繁,移民南洋討生活多矣!至今旅居海外或是在台為數可觀,但異鄉遊子緬懷鄉士之情溢於言表。 年輕世代的我,與多數金門人一樣,長年漂泊在外,每次回到這熟悉的故鄉,便貪婪的大口吸著這清新的空氣,啊!多麼的新鮮與享受。在這生活的鄉親,步調是如此的緩慢,縱然每次的相聚是如此的短暫,但總是叫人咀嚼再三,回味無窮。 歷史的滄海桑田,人情的悲歡離合,在金門而言,雖是宿命,但會有不同哲理的領悟,看著魚鷹獵食,那魚除了隨時保持警覺以外,但生死命運誰能預知,人的一生就是如此這般。騎著單車在金門隨意走,那才是一大享受,可飽覽金門的湖光山色,還有無限的海景可賞,況且是健身又環保。遍地花崗岩卻湧有甘泉,再則孕育出優質的高粱,讓金門的高粱酒名聞中外,也因此金門人好客、豪飲、因宴「落番」回家鄉的金門子弟,而演變出剪魚尾的宴客文化,讓作客金門的尊客終身難忘。漫步金門,心靈頓悟,領悟生活哲學,這次返鄉的我,一定要用心的觀察這裡的一切,因為這一個熟悉的島是我的故鄉。
-
從觀看「少年pi」論金門人看電影的禮儀
從金門日報上得知最近金城文化局正在放映李安導演的「少年Pi」,聽了新聞媒體及身邊友人大力稱讚及推薦這部電影,也因為李安導演這部片入圍奧斯卡11項提名,是我們台灣之光啊!基於這些因素讓我也忍不住也想要去「朝聖」一下。 到了文化局門口,我看的是下午2:30那一場的電影,約莫2點鐘的時候,就看到許多人陸陸續續的到文化局門口,文化局外的工讀生大聲提醒:「現在可以進場,用發票換電影票喔!」進去文化局後,工讀生禮貌的問我:「幾位?」我回說:「2位。」手上拿到少年pi的電影票,感覺非常的精緻,彷彿就讓我誤以為我真的花了二、三百元到電影院看電影了。進去文化局的演藝廳後,工讀生親切的問我說:「請問您坐在第幾排?我可以幫您帶位喔!」讓我覺得很感動,因為服務品質真的跟電影院沒有什麼兩樣嘛! 再過5分鐘電影就要開始了,主持人開始提醒大家「手機要關機才不會打擾到其他的觀眾,現在離電影開始還有5分鐘,大家還可以先去上廁所,以免等會兒電影演到一半想要上廁所,會影響到其他人喔……」我心裡想說,也太貼心了吧!這麼明白的告知觀眾,大家要彼此相互尊重看電影的禮節,這樣才不會互相影響到大家觀看電影的心情。 2:30分,電影非常準時就開始了,這時螢幕上出現了許多動物的畫面,坐在我後面的婆婆媽媽開始「認動物」,「這是猴子啦,不是啦,是猩猩,那個才是猴(閩南語)……」之後隨著電影演到哪個片段,她們也隨著電影演到哪裡講到哪裡。「ㄌㄧㄤ,ㄌㄧㄤ……」誰的手機不關機?剛剛不是才說要關機或是靜音的嗎?「喂!是瓦拉,瓦理況店養啦,咪奈?(閩南語)」,我心裡安慰自己說:「沒關係,媽媽們比較愛聊天,她們總會有聊累的時候。」後來隨著pi的船上突然出現了孟加拉虎,這時婆婆媽媽們也忍不住鬼叫了起來,「好恐怖喔!!ㄍㄧㄤ死啦(閩南語)。」說真的,我不是被那一隻突然出現的孟加拉虎給嚇到,而是被後面的婆婆媽媽鬼叫聲給嚇到。 正當電影演到正好看之際,「ㄎㄨㄞ,ㄎㄨㄞ(狀聲詞)」「匿摸甲水苟?(閩南語) 」誰在吃水果?答案還是我們後面那一排的婆婆媽媽們!又是妳們!我心裡努力的忍耐著,不想要因為這樣而壞了我想要好好欣賞這部電影的興致。演到最後,電影都還沒演完,大家就忍不住站起來要走人,雖然快演完了,但大家站起來確實影響到我們後面人的視線,我在心中吶喊著:「我好想看到最後喔!」 終於結束了,無論是後面的婆婆媽媽講話聲或是電影結束了,我心裡彷彿是洗了三溫暖般,從一進演藝廳的「歡天喜地」到出了電影院的「愁眉苦臉」,愁眉苦臉並非電影,而是干擾看電影興致的婆婆媽媽們啊!坐在我旁邊一起看電影的朋友忍不住對我說:「金門人容忍度很大厚,如果是在台灣,這樣的行為早就被罵了。」我默默的低下頭,覺得非常不好意思。看了今天的電影,我反省了一下我覺得應該要有的看電影禮節如下 一、手機要關機或轉靜音。這件事我覺得非常的重要,因為手機的鈴聲不但會中斷看電影觀眾的興致,而且觀眾也會被迫聽到其他人的家務事。 二、不要把電影院當自己家。看電影的時候混雜著嬰兒的哭鬧聲,真的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雖然媽媽真的很辛苦要帶著小孩來看電影,但電影的音效本來就很大聲,帶嬰兒來看電影確實有所不妥,嬰兒也會很容易被突如其來的畫面聲響給嚇到。 三、觀看電影時請保持安靜。我覺得就像是到了圖書館自修室一樣,當大家想要認真的觀賞這一部電影時,卻有很多雜音在旁邊干擾,對想要認真觀賞的觀眾,真的是一件很辛苦的事。 總結今天的電影觀後感,我深深的感受到金門舉辦看電影的服務品質已經大大的提昇,但是卻有許多的民眾還是保有純樸的個性,想要在演藝廳裡做什麼說什麼彷彿都可以,我認為金門人觀看電影的禮節還是要再多多加強,才能保有舒適的空間看電影及美好的心情觀賞電影喔!
-
打造美麗的櫻花島
日本每年櫻花盛開的季節,吸引許多國內外賞花的遊客前往觀賞,也帶動了觀光業迅速的發展,為日本帶來許多觀光潮,也為日本創造許多觀光業的財富。台灣近年來也積極廣種櫻花樹,每年吸引許多國內外賞花的人潮,可與日本相比美,對台灣觀光業的發展,絕對是正面的利多。 金門是個觀光聖地,應積極在發展觀光業上多下點功夫,希望金門林務所,儘速著手規劃,引進大量櫻花樹來金門種植,從觀光景點、公園、道路兩側、山上、海岸,依序栽種,四年完成栽櫻計劃,讓金門島到處都可看到櫻花盛開的美景,使金門變成美麗的櫻花島,讓喜歡賞櫻的旅客不必捨近求遠跑到日本去賞櫻,就近一飽眼福,為金門創造無限的經濟奇蹟。 金門位於大陸邊沿,兩岸局勢逐漸緩和,文化交流日益頻繁,增進同胞手足情誼,大家一起努力打拚,共同邁向和平相處的里程,金門除了具備有戰地特色的景點供旅客驚喜之外,還有聞名全世界的金門高粱酒可以品嘗,加上金門的純樸善良民情,可吸引大批陸客來金遊覽,希望執政團隊能發揮智能,建設金門成為遊覽聖地,美化金門成為櫻花島,櫻花朵朵開,財源滾滾來,金門明天肯定會更好。 數十年來的金門,由於軍民共同努力建設之下,擁有海上堡壘之稱的美譽,天生善良純樸的金門人情味,再加上有美麗櫻花島的美景,今日是得天獨厚的仙州寶島,明天將變成世人嚮往的天堂。為後代子孫奠定美好的生活環境,建設幸福美滿的家園,我們的未來絕對不是夢。
-
為興建金廈大橋敬覆民進黨陳主委
拙文 「改金門大橋為金廈大橋」榮登於1月8日貴報,承蒙民進黨金門縣黨部主委陳滄江先生的青睞,1月15日給予寶貴的回應,至表感謝。先撰此文呈上幾點愚見,以就教於諸先進和陳主委,改天再專程飛往金門,親聆教益: 1.首先容我自我介紹,我本名叫石文傑,筆名史為鑑,戒嚴時期常在黨外雜誌批評國民黨,為爭取言論自由、出版自由,編著《禁》一書〈1981年台北四季出版社出版〉;曾擔任鄭南榕自由時代雜誌社的叢書編輯,兩次銜命出訪東南亞、香港、美國,都是鄭南榕代出機票。我是台大歷史系畢業,台師大史研所畢業,曾任教於高、國中,也曾在台獨的大本營│台灣長老教會台南神學院任教一年,已於去年8月退休,目前賦閒在家,每天耕讀為業。二十年前曾短暫失業,從事教師人權運動,多次為推動教育改革和捍衛教師權益走上街頭。 2.本人雖非金門縣民,也未曾到金門前線服役,但曾到過金門和廈門,和當地父老及社會賢達,請益有關興建金廈大橋諸多事宜,平生關心金馬人的權益,也關心兩岸問題。嘗以顧炎武為師法對象,矢志完成現代版的《天下郡國利病書》。相信陳主委應該不會反對興建金廈大橋才對! 3.關於金馬撤軍論,曾見諸於民進黨前主席施明德的公開發言,並未見同黨同志反對意見;至於放棄金馬,以成就台灣獨立等諸多言論,在民進黨員之言行中,亦屢見不鮮,今很高興聽到陳主委之反對意見,只是不知陳主委能否代表民進黨政策?至於何時撤軍?何人撤軍?幾時撤軍?由於事關國家機密,無從過問,也無法多加置喙。 4.至於民進黨以開放小三通,拖延大三通,也是不爭的事實,說什麼中共的軍機會來個木馬屠城,把台灣的雷達看作如此不堪,難道不是呂副座的主張嗎?(92年1月20日自由時報) 5.陳主委問到本人有無在大陸置產?在此回答「沒有」,因為本人為土生土長的台灣子弟,雖多次去大陸旅遊,但因無任何淵源,加上財力並不是十分雄厚,無力到對岸置產。 6.最後請代向民進黨金門縣黨部前主委翁明志兄致意,不知他是否還記得當年同住台大第十男舍,還常在公共浴室袒裎相見?本人迄今仍未加入過任何政黨,曾多次拒絕參加國民黨,也曾多次有意加入民進黨,因為一再蹉跎,才保有今天無黨籍身分,平日言行但求無愧於心,因此常言人所不敢言。對於政黨政治、政黨輪替,本人舉雙手贊成,民進黨在金門經營十分困難,本人身有同感,如何與縣民同呼吸,貼近民意,才是未來發展的正途,祝福民進黨在金門蒸蒸日上!
-
延退制度請做好配套措施
銓敘部長指出,為解決退撫基金破產危機,研議把公務員領月退金起始年齡再延後五歲,由目前八五制改為九○制,即將月退年齡延後五年,以符合世界潮流及撙節政府的財政支出。 說實在的,如果馬上實施這個制度,影響層面太廣,請考試院多多聽各方面意見,廣為舉行公聽會和宣導,能夠把適用對象、範圍、時間規定清楚,以免發生解釋不清的紛爭,更希望政策是在規劃好配套措施之後發佈,不要老是一直發佈這些片面尚未定案的消息,弄得人心惶惶,好像一天到晚都聽到部長在放話。 現在很多機關學校人員,都是在不確定因素太多的情況之下,一滿五十歲就退休,像我服務的學校可以說只要一到五十歲,或五十五歲適用五五專案的,都馬上提出退休申請,他們也擔心退休法令的反反覆覆,影響權益,而且像幼稚園、小學老師根本不適合教到六十五歲,我在小學代課時,有碰到一、二位年齡超過六十,年資還未到的老師,他們都只坐在椅子上上課,懶得起來走動,這樣對正處好動年齡的學生並不好。 個人想說的是,如果真要實施延退這個政策,是否應該從法令公佈,開始實施之後的「新進人員」開始,以維法律信賴保護及既往不究原則,也只有這樣才能避免恐慌性退休潮,否則當大家進入這個公務體系時,用的是舊制,就是信賴這個法令規定,照舊法走,卻說變就變,要大家馬上適用新法,尤其是對快屆齡的人很不公平,這可不是一句「既得利益者」及「抗拒改革」的大帽子壓下來,就能讓人心服口服的。
-
青少年看金門土地
我是從小在金門長大的90年代的孩子,在金門生活,實在是無憂無慮,白天看的是藍天白雲;夜晚我們看的是繁星點點。很多人的家庭都是從古厝一直成長到現在的透天厝,20年前的今天,誰知道我們腳下的土地會變成如台北市一樣的寸土寸金,一般的上班族要賺多少個月才能買得起,從前在金門1000萬可以買到幾棟房子,換作今天,一棟在市區的房子可能都不夠。 我從新聞中得知,金門的房價直逼新北市,100年地價漲幅甚至超過了7%。以前總是覺得在台北買房子好像很貴,殊不知現在連在金門買房子都如此,有多少想要回到家鄉置產的人,現在都打退堂鼓。 台灣炒房炒的兇,現在的金門亦是如此。我想,開放小三通,是一個重要的關鍵因素,現在大陸客可以更方便、更自由的進出台灣,要先去台灣之前,很多人都會選擇先到金門停留,或是路過。也因為大陸客的流動人數龐大,很多的企業也在台灣設立,像是摩斯、莎莎、或是更多的免稅店在金門林立,金門也因為大陸客帶來了繁榮。在金門置產,現在也變成許多大陸客的選擇,因此房價節節高升。不管是在哪一個地方,只要是可以蓋房子的地,大家都爭相搶問。從親友口中得知有一棟建立於豬圈旁的房子,竟然也要價一千多萬元,你想想在二十年前的今天,誰會想要住在豬圈旁邊?由此可見,現代跟過去的差別。但是,現在能真正買到喜歡的地的人並不多,這是為甚麼呢?因為金門人很少賣祖產,很多人家的地都是世世代代傳下來的,除非必要,沒有人會想到要賣祖產來賺錢,更因為只要賣了祖產,便會招來閒言閒語,像我有一次問外婆說那間古厝沒人在住了,也沒整修,放著也是占位子,既然這樣為什麼不賣掉呢?我的外婆回我說:金門很少人在賣祖產的,不只是回憶,更是一個傳家的象徵。老一輩的人都這樣說了,身為年輕的一輩,也只能把這件事放在心裡:金門人是很少賣祖產的。 而且買地不只是要看地點、價錢,有的時候要看的是緣分。我朋友的爸爸想要在金門養老,因此有拜託我請家人幫他留意是否有地或房子要賣,前幾天有看上一棟房子,地點也不錯,他爸爸也跟他奶奶討論這件事,她奶奶就說他還是去請示一下神明好了,不管好與壞都沒關係,要是沒辦法成交,再多花時間找下一棟。也因此這棟房子並沒有成交,但是,以金門現在的情形來看,一棟地點好的房子,得到好價錢並賣出並不是問題。 金門技術學院升格成金門大學之後,很多台灣的莘莘學子也選擇金門大學就讀,更帶動了台灣以及金門的交流,也促使更多的台灣人刺激台灣的經濟。最近開市動工的金門大橋,因為高度的帶來小金與大金的便利,即使現在因為一些問題而停工,但是未來這些問題結束了,一樣會開始完成這項作業,所以我想,也會有許多的小金門人開始在金門找地、找房子,想在大金門置產了。 但是不管土地多或少,最大的掌有者還是政府,而且正是因為政府的政策多了才會導致房價高漲,那接下來的發展也全都掌握在政府的手裡,人民想買土地的想法,也得要三思而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