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論廣場
-
再議金門推行都市更新之執行計畫
壹、計畫緣起 都市猶似一個生命有機體,若能於發現都市老化初期,透過都市更新手法,將都市重新整備規劃或對都市結構、機能及土地利用,逐步做有計畫調整,便能促使都市實質環境或機能之全面性改善,甚至足可廣泛帶動社會環境及都市經濟改善與創造更多之工作機會,進而符合建造永續發展及導入豐富文化資產,期以活化整個都市。 金門自二○○一年始成為臺灣政府開放與中國大陸福建試辦之小三通前緣地區,現今透過小三通出境人數業達一千萬人次,設籍金門人數更是高達十一萬人之多,惟金門三城區即金城及山外與沙美之都市計畫,係於民國六十一年發布實施至今,期間,金門縣政府雖辦理過三次之通盤檢討。然而,金門四十年前規劃之都市計畫,已無法滿足漸趨擴張之都市與人口的使用,而舊時興築之建築物,更是日漸老舊、腐朽,已妨礙都市景觀及都市發展與影響公共安全,故為加速金門三城區轄內之都市更新,實有積極推行執行計畫之必要。 貳、計畫目的 隨著時代更迭,過往興築的老市街及舊商業區,因其周圍或旁邊新商店街、購物城等之陸續出現。惟過往之零售的服務或型態,卻不見隨著時代的改變,而有所轉換或變更,導致過往興築老市街及舊商業區,日漸突顯其越來越缺乏競爭力,接下來,便是商機自然消失,探索癥結,即欠缺足夠汽機車之停車空間及現代親切與人性化的服務態度或服務硬體設備過於陳舊等情事;故為有效的挽救或活化過往老市街及舊商業區商機,便須確實導入全新與新時代的經營技術或商業種類及進行建築物的整建維護或更新重建,並設置充足的停車空間與人民交流廣場及以大街廓方式,來整體的規劃或是進行都市更新,方能促進過往老市街舊商業區的恢復舊時風華與經濟之復甦。 參、法令依據 都市更新條例及建築法與公寓大廈管理條例。 肆、計畫標的 一九四九年國民政府播遷臺灣,中央政府在金門島內駐紮十萬部隊,島內因東半島產鹽及與中國福建沿海通航、交流之自然形成商業市集或聚落,隨著國軍駐守,便開始產生巨大的變化,從開始只有東半島的沙尾鎮(村)之沙尾街(沙美老街)與西半島的珠浦鎮之後浦街(金城老街)為主,後來相繼發生古寧頭大戰、八二三砲戰等,中央政府為軍事安全及分散集中人口與商業市集,遂於金門島之沙美、金城、山外、料羅、陽翟、小徑、頂堡、烈嶼東林等地,構築現代化鋼筋水泥構材新市街、商店街、電影院或國民住宅(富康農村)。惟隨著海峽兩岸交流熱絡,中央政府逐年裁減金門兵員,造成區域內主要消費人口(駐軍)大量減少,現今沙美新(舊)街與陽翟、山外新市、料羅、小徑、頂堡、烈嶼東林等地,區域內之人口大量遷往其他地方發展,導致民生及商業行為蕭條嚴重,昔日興築之建築物,卻日漸老舊及腐朽,已影響金門整體都市及商業和生活機能之發展。 伍、執行步驟 一、政策面 1.加強都市更新政策的宣傳與積極鼓勵民眾參與都市更新工作,常常涉及所有權人或關係人間之產權或權利分配等問題,為了使更新的工作能順利的推展,政府相關單位(公部門)應加強政策之宣傳,鼓勵民眾踴躍的參與,並應走入民間積極協助與解決問題。 2.積極協助民眾的都市更新 政府相關單位(公部門)應積極協助民眾的都市更新,結合國內的建商或團體共同協助民眾原址進行都市更新或重建住宅。 3.積極輔導及協助舊社區或大樓成立管理委員會政府相關單位(公部門),應積極協助及輔導舊有社區及公寓大廈成立自治管理委員會,以利老市街、舊有商業區、傳統聚落或社區、公寓大廈之自治及順利的推展公共事務。 4.都市更新專業的機構和人員認證制度建立 建築物進行都市更新事業委託的規劃者,根據相關研究論文顯示,過往臺灣地區921震災之重建經驗,皆以建築設計者或事務所居多,由於都市更新是一項全新和涉及寬廣的專業領域,諸多的建築設計者或事務所為承攬業務,卻忽略本身所擁有的專業能力是否能勝任,造成許多建築物或社區成為都市更新之實驗品,僅僅少數碰到專業之都市更新機構的協助,導致建築物更新或重建業務之推展,並不是非常的順遂。鑑此,都市更新機構與都市更新業務規劃者之成立與其專業能力的提升及培訓,著實待縣府輔導成立與建立專業證照機制,以提昇及增進其執行或規劃都市更新之業務。 二、制度面 1.加強人才的培植及落實執行 都市更新的業務涉及之專業知識與部門,確實是非常與相當的廣泛,其所需的人力更是眾多,當中除了私部門之人力的拓展外,政府或公部門亦應考慮機關間之軟硬體,是否能充分的配合,更應積極的培訓承辦或規劃都市更新業務的人才,例如都市設計、法務人員、協調人員、歷史文化保存、財務分析、歷史建築的保存等專業部門之人才的培養,方能落實的執行都市更新機制的運作。 2.加強公權力的行使 都市更新團體及單元或民眾,對於都市更新或重建業務,常常發生有意見紛歧或與建商間爭議情事之發生,最後常常是透過民意代表尋求政府的協助,為避免公權力的濫權與公權力行使之合法性,未來應自訂法條,以加強公權力介入或協助更新團體及單元或民眾的合法性,方能有效的協助或引領都市更新之團體或民眾,儘速的完成都市更新的目的。 3.成立專責機構 縣府應積極成立專職單位,以專司及協助民眾或更新團體因住戶間對於都市更新或重建意見整合或發生產權紛歧時,政府專職單位應立即成立專責小組,積極的輔導或整合各方的意見,以降低進行都市更新或重建時的阻力。 3.1金門地區都市更新科之成立 隸屬建設處所轄,以綜合受理與管理、企劃金門地區之都市更新業務。 3.2金門地區都市更新實行細則之制定。 3.3金門地區都市更新審議委員會之成立。 金門因地理位置特殊,飽受戰火蹂躪,昔日區域內之諸多民眾旅居南洋或臺灣地區,造成現今金門區域內之老市街、舊商業區或傳統聚落之建築物,諸多未繼承或產權紛紛及所有權人意見紛歧,因此協助金門地區之都市更新或重建團體或所有權人意見的整合與協調及成立金門地區都市更新爭議協調委員會,確實有其必要性。 3.4金門地區都市更新參與門檻之制定。 (1)政府劃定或自行實施都市更新區域內之門檻朝向1/2同意即可。 (2)政府劃定或自行實施都市更新區域內之旅居南洋失聯或未繼承者不列入計算。 4.金門地區土地及建築物之所有權利未繼承(旅居南洋失聯)或經法院查封及禁治產的收購(權利變換)條例之增訂: 4.1政府劃定或自行實施都市更新區域內之旅居南洋失聯或未繼承者或產權紛亂或不願參與都市更新者,統一由政府以公告現值或地價強制購買。 4.2政府劃定或自行實施都市更新區域內之強制購買的權利,依公告現值或地價轉售給該實施都市更新團體或實施者。 5.金門地區獎勵容積措施調整為彈性之原則 目前臺灣的都市更新條例之相關規定,對於容積的獎勵,並未因各縣市與地區特性之不同,因而產生差異性,故金門地區應自訂獎勵容積措施,並且運用容積的移轉制度,方能有效促進金門地區與諸多年久失修之建築物的更新。 5.1獎勵建築容積可移轉至臺灣或金門地區之商業、住宅、工業區內。 5.2容積移轉至臺灣地區部分,報請中央訂定特定專區(北中南各選一區域)。 三、財務面 編列公辦或住民自行辦理都市更新事業基金,以利金門地區都市更新的推行。 1.每年編訂金門地區補助都市更新費用預算計新臺幣10億元。 2.提供金門地區自行實施者或住戶使用低利息的方式重建或認購,並且對於具有低收入戶資格的民眾,亦應訂定安置及免息的補助辦法。 3.補助對象:自行實施者、建商實施者或公辦實施者。 四、執行期程 以五年為一期程,每年劃定一區域、一聚落或一條街,據以實施。 五、執行對象 1、舊商區更新 金城老街(後浦街)及沙美老街(沙尾街)傳統閩南建築店厝,優先劃定實施都市更新區域(文化資產單位同步歷史正名為古蹟或歷史建築),使用整建或維護的方式,以進行都市之更新,店厝所有權人依原式樣與構材修復之店厝,政府補助每一棟店厝都市更新費,並獎勵建築容積可移轉至臺灣(簽報中央訂定特定專區)或金門地區之商業、住宅、工業區內,以保存金門地區之珍貴閩南建築、商業與文化資產,增進金門地區申辦世界文化遺產的資源與實力。 2、新市街更新 金城新街、山外新市、沙美新街、金沙戲院、陽翟、小徑、料羅、頂堡、烈嶼東林等新市街之建築,逐一劃定為實施都市更新之區域,使用重建、整建或維護的方式,以進行都市之更新,並且補助每一棟建築物都市更新費。 3、國民住宅(富康農村)更新 金城、沙美、山外等國民住宅(富康農村)之建築,逐一劃定為實施都市更新之區域,使用重建、整建或維護的方式,以進行都市之更新,並且補助每一棟建築物都市更新費。 4、傳統聚落更新 沙美、後浦頭、小浦頭、後水頭、陽翟、山西、大地、田浦、東村、料羅、泗湖、吳厝、古寧頭、瓊林、斗門、后宅、官澳、青嶼等傳統閩南聚落之建築,逐一劃定為實施更新之區域(文化資產單位同步歷史正名為古蹟或歷史建築聚落),使用整建或維護的方式,以進行更新,傳統閩南聚落建築物所有權人,依原式樣與構材修復之傳統閩南聚落建築物,政府補助每一棟建築物新臺幣300-600萬元之更新費,並獎勵建築容積可移轉至臺灣(簽報中央訂定特定專區)或金門地區之商業、住宅、工業區內,以保存金門地區之珍貴閩南建築、商業與文化資產,增進金門地區申辦世界文化遺產的資源與實力。 陸、預期目標 金門三城區之金城、沙美、山外與傳統聚落,至今仍有許多傳統閩南建築物及1949年後構築之建物,日漸頹廢與老舊,業已亟需政府輔導民眾使用都市更新之重建、整建或維護等方法,以保存金門自我之城鄉及都市容顏與傳統聚落風貌,進而促進舊商業區經濟復甦及增設足夠汽機車停車空間與增加金城、沙美、山外和傳統聚落等,未來釋出更多廉價之優質住宅空間。 (作者為中華大學土木系建築組博士候選人)
-
情感真誠行動真實
生死有常,父母在世全心奉養,有病痛盡心照料,往生喪禮盡力處理,終身懷念父母之恩,這是一個人知恩圖報的基礎,中庸第十九章:「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孝之至也。」。俗諺說:久病無孝子。可見照顧病弱的父母是相當困難的工作,需要無與倫比的耐心和愛心。 二○一四年五月五日各大媒體報導基隆一名八十一歲蘇姓老婦,中風生活難自理,黃姓養女無力負擔, 四名子女以母親早年拋夫棄子、離家出走為由,認為老婦未盡養育責任不願照顧,後經法院判四名子女須付每月一萬一千元的贍養費。 二○一四年九月三日華視新聞報導:「台北市一名男子,帶爸爸到麵店吃飯,只因為老父親生病、動作緩慢,飯粒掉在桌上,做兒子的竟然怒罵父親,還動手打爸爸的頭。」 還有二○一五年一月三日台視新聞報導:「高雄一名男子因為中風行動不便,無法自己蓋被子,開口要讀國二的兒子幫忙,不過沒想到兒子因為打電動,被他念了幾句不高興,不理會他,不得已只好半夜打電話向警方求援,希望員警到家裡幫他蓋被子。」 看到這種新聞,我們都會覺得那真是不幸,也反思當我們年紀小的時候,父母總是懷抱,無比的耐心餵養照顧,天冷天熱增減衣物,為何當他們老病的時候,子女卻無法用相同的心來照料他們呢?其實養生送死的辛苦,每個人都會面對,每個人要如何以真切的行動實踐,也是看個人的德行和福報,孝親的人很多,只是沒有被媒體批露。每年內政部都有全國孝行獎頒獎,將值得褒揚的孝行者,公諸於世。 二○一四年的得獎者孝行感人,分享其中五個案例。七十二歲的蔡武男侍奉病痛纏身、不良於行九十一歲的高齡父親,日日悉心親手烹煮三餐。而六十七歲的林允福辭掉工作,全心照顧九十三歲母親超過二十年,七十六歲陳傅銀水照顧九十二歲高齡中風導致全身癱瘓的母親,七十三歲的陳秀子則面對高齡已九十八歲罹患呼吸道阻塞重症、大腸腫瘤,全身筋骨老化萎縮,臥病在床的養母。八十三歲黃興業在父親九十三歲高齡時,父親往生後現仍照料一百零二歲高齡老母親起居,栽種有機蔬果,叮嚀著飲食,只為讓母親「吃得健康、過得愉快」。照顧癱瘓的老人家必須細心餵食、如廁、洗澡、餵藥、抽痰、拍背、復健……等日常生活,並反覆為其翻身、按摩以防止褥瘡生成,隨時注意病人,分秒隨侍,其辛苦難以言喻。這些都是老人照顧老人的例子,為反哺親恩的最好示範,絕對是人間最最美好的最感人的孝親範例。 過去醫藥不發達,常因藥石無醫而悔恨。而今科學發達,長壽老人越來越多,卻也面對老人照料的困境。現代人忙碌異常,基於現實困難,無法親侍湯藥,也因社會變遷有許多長照中心,老人安養院出現,時代有時代的變化,每個人都希望住在自己溫暖的家裡,子孫環繞,安享天倫。雖然老人家到安養中心去生活是無奈,但重要的是噓寒問暖,孺慕的親情。必須經常去探視陪伴,才不至於讓老父老母產生被棄養的悲傷。 俗諺:「生前一粒豆,卡贏死後拜豬頭。」喪禮上許多儀式作為,花費無數金錢,許多人只是透過儀式,讓外人覺得孝順,等喪禮過後,是否能依然對往生的父母常常懷念?古禮父母喪守喪三年,如今要做到「喪三年,常悲咽,居處變,酒肉絕。」應該是非常難得,重點是因為懷念悲傷而飲食節制,歡樂不作,如果只是形式上的守制,那非孝道!天倫親愛,情感最真,切莫忘懷,隨意放棄,還是生前盡孝最真實最貼切。
-
金沙戲院進行都市更新之必要性
金門自1992年11月7日戰地政務廢止後,已從戰地羽化為閩南文化與觀光之地,2000年起更是搭起兩岸人民交流之橋樑,然而,昔日東半島產鹽及與中國福建與南洋通航、交流之自然形成的沙美(沙美元末地名:浯洲島鳳翔里十七都後學村),隨著歲月之消逝與駐軍及人口外流嚴重等情事,現今,已日漸呈現商業行為式微,而且,區域內之建築物老朽,更是,日益頹廢與荒蕪,至於,現代化之汽機車,亦是,遭到隨意停放,彰顯停車空間嚴重不足,此時,政府倘若不適時導入有效改善措施,讓其繼續惡化,未來終將加速沙美商業區之經濟行為的衰退,並造成沙美商業區之更加缺乏競爭力! 沙美是金門東半島之港都與歷史久遠之港都,從元朝至正年間(1343-1368)已存在,明朝統治時金門鹽產業到達顛峰,因為鹽場多集中於沙美區,造就沙美老街萬商雲集與百業繁榮之極盛景況,沙美老街更是舊時各宗族間及沙美與金門、大陸、南洋等商業、產業、農漁產品買賣及感情交流之地。目前沙美老街及附近古聚落幾成廢墟,嚴重阻礙沙美城鄉發展及經濟蕭條嚴重與人口外流。 究係要如何才能促進沙美港都之重生呢?筆者深覺將那頹廢許久之金沙戲院(金門縣政府與該公司之持分為16/80及64/80),積極使用都市更新(公私合夥及權利變換)的方式,將之拆除重建為免稅精品百貨公司(包含美食街)及電子遊樂城與圖書城及電影城和五星級國際渡假飯店,並興築地下停車場(B6F-B10F)之複合式商業大樓,或許能為那荒蕪許久的沙美商圈注入新生命,進而,促進沙美地區周邊之產業與經濟之復甦! 為什麼?因為都市更新之目的,係為促進都市土地有計畫之再開發利用,復甦都市機能,改善居住環境,增進公共利益。至於最常使用的方法,即是確實導入全新與新時代的經營技術或商業種類及進行建築物的更新重建(拆除重建)或整建維護(使用修繕的方式),並且設置充足的停車空間與人民交流廣場,更需要以大街廓的方式,來整體的規劃或是進行都市更新,方能有效的挽救與活化舊商業區及老市街或電影院的商機,進而,促進沙美港都之經濟復甦與恢復舊時之風華,然而,此前瞻性的作為,更需,公部門積極引領與輔導人民,方能有所作為。(作者為中華大學土木系建築組博士候選人)
-
家有惡犬只咬郵差嗎﹖
近來報導寫到過去三年在全台發生多起郵差因送信遭狗咬傷的案件,為了遏止這類事件發生,交通部將修正「郵件處理規則」內容,來保護郵差的人身安全。 法條內容給予郵局與飼主之間增加一些談判籌碼,使飼主對於其寵物更需負管束之責,遭到攻擊的郵差也比較能安心送信,而不會因此受傷或耽誤送信時程。 此法雖然治標不治本,但卻也開啟對這個議題的商討與修法,意即對於家有惡犬如何應對?一般人路過住家,大多數根本沒有標示有養寵物,或是將寵物任意放在屋外,不只送信的郵差,連行人都可能受到驚嚇與人身安全的威脅,如果只是抱持著事後道歉或賠償的心態,爾後造成無法彌補的傷害,飼主能負擔的起嗎? 另外,根據《民法》第190條提到:「動物加損害於他人者,由其占有人負損害賠償責任。」所以,飼主若讓寵物咬傷人,也要負相關刑責。而官方除了用罰則來約束飼主外,更得加強宣導對於寵物飼養的觀念,如此才能保護每個人的人身安全,讓郵差與行人等都能安全無虞,不會平白無故走在路上就被狗追、被狗咬。
-
刪除退休人員的年終慰問金有待思考
有人說,退休軍公教人員「年終慰問金」的發放沒有立法,故應刪除,試問縣市政府發文給退休人員有關退休金發放的正式公文「不算數」?也就是隨便唬弄我們,如果政府可以信口雌黃,連正式文書都不具效力的話,那退休人員未來如何信任政府。 筆者服務教育界近三十年,發現政府的人事、會計、審計制度何其嚴謹,要跟政府財主單位多領一塊錢,都是「有憑有據」,否則多領一塊錢也要受「貪汙」治罪,誰敢以身試法? 依據縣府退休人員的公文,每月的退休金可分1.舊制退休金(縣府支付),2.新制退休金(公務人員退休撫卹基金管理委員會,每位軍公教人員任職時即由基金會每月先行扣除薪水三千至五千元不等),3.十二分之一年終慰問金(政府取此名易遭外界誤解),4.18%優惠存款(八十四年舊制年資,每人存款數不一)。可見年終慰問金就是退休金的一部分,無庸置疑。 如果說,政府和一般民眾覺得退休軍公教人員的退休金太優渥,觀感不佳,可以討論改革,但只憑幾位決策人士就決定停發「年終慰問金」,只是徒增社會亂源,令人百思不得其解,也相當遺憾!政府實不該違反法律不溯既往的原則。 筆者認為,要讓民眾了解退休軍公教人員所領的退休金合情合理合法,也贊成刪除名目不當的「年終慰問金」(為何政府打迷糊仗,隨便取個名稱),也不要被汙名化的18%優存,給真正「名正言順」的退休金吧!也懇請政府能用點心思,正式行文為何刪除退休人員的年終慰問金原由,另外我們「現在」的退休金又如何算法,已經快兩年了,該給個說明和正式文書交代吧!
-
足以作為從政者之表率─五代閩主王審知
2006年響應家兄(王天福)發起保存金門沙美老街之前,筆者對於五代閩主王審知之認識,其實僅止於先父每年春季前往金城王祖厝「閩王祠」參加祭典及金門王氏宗親會於1994(83)年出版之金門王氏族譜「即歷經扶母役軍、義釋陳巖、為母請罪、王緒就擒、審知拜劍、泉州鋤暴、民迎王師、進軍福州、潮公奉安、拜節度使、大興禪封、晉封閩王」之記憶。 2006(95)年12月29日沙美老街歷史正名暨保存公聽會之後,筆者深感沙美老街之歷史文獻稀少與未被政府重視,遂前往台北市文山區中國科技大學土木防災應用研究所及新竹市中華大學土木系建築組(捨棄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河海工程學系結構組博士班)攻讀碩、博士學位,並開始深入研究沙美老街及鄰近周圍聚落之開發史之後,方知那位處金門東半島金沙灣金山港(今之金沙港)周圍之沙美、沙美老街、後(水)浦頭、東埔、陽翟與諸多聚落的開發,卻是肇於人類之日常生活必需品-鹽,至於金門島鹽產業之開發始祖,卻也是懵懂時期先父前往金城參加祭典,並留下吃頭之王祖厝(閩王祠)內供奉的主神,即被中國福建地區尊稱為「閩王」與「開閩第一」之五代閩主王審知,頓時深感歷史意義非凡,因為,現今距離五代十國已歷經一千一百年的歷史。 遙望先祖王審知「王審知生於860年生,卒於925年,乃秦朝名將王翦之後,字信通,一字詳卿,河南固始人,父恁,兄弟三人,為人長軀紫面,方口隆準,在軍中長騎白馬,號曰白馬三郎」,自唐朝末年(875年)黃巢作亂,僖宗皇帝逃入四川,中國天下大亂,生寧塗炭民不聊生,僖宗中和5年(885年)與其兄王潮、王審邦隨壽州「今之安徽壽縣」農民軍首領王緒轉戰於福建。「廣武王」因平定福建有功,官拜威武節度使,897年12月24日病卒,副威武節度使繼任(即其三弟王審知),王審知繼任威武節度使之後,息兵注重文治,全面改革政治,發揚中國文化及四門興學以聚書興教,促使人民知書達理、設院召賢以禮納賢,中國福建地區自蠻荒地成海濱鄒魯,並開展海外地區之通商及經濟貿易等措施。後梁太祖開平3年(909年),王審知受封為閩王,部下勸他自立閩國並稱帝,王審知力排眾議:寧為開門節度使,不做閉門天子,始終尊奉中原王朝為正統,後唐同光三年(925)年12月12日病故于福州,諡忠懿王,廟號太祖。王審知統治福建期間(897-925),全境出現太平繁榮景氣,蠻荒地成海濱鄒魯,人民不知兵戎達三十年,宋太祖趙匡胤對於王審知之功績,亦是加以推崇。 金門自許海濱鄒魯,然而,五代閩主王審知統治中國福建全境期間之功績,似乎並無被推崇,這是一件值得商榷的情事,為何?因為,王審知繼任後,息兵注重文治,全面改革政治、發揚中國文化、四門興學以聚書興教,使人民知書達理、設院召賢以禮納賢,中國福建地區蠻荒地成海濱鄒魯,並開展海外地區之通商及經濟貿易等措施據。另外,據黃振良老師2006年3月4日發表於金門日報之浯洲場與金門開拓一文提及金門陽翟浯陽陳氏家譜有下列記載:「始祖陳達公於五代後梁乾化三年癸酉(913年)年方16,閩主王審知旁求元光後,公與兄通同往,留通麾下,授節度使,加公承事郎,領父命,奏鎮同安浯洲鹽場,從之。陽翟的開浯始祖陳達,就此登上金門島「管理鹽事」,卜居於陽翟村。可知金門島上早在五代閩國時期即有鹽埕,且必定先有鹽埕,再有陳達前來管理鹽事……金門開始設場產鹽至今已經有一千一百年的歷史,正式「建場徵鹽」(管理納稅)時間,則有七百年歷史。」,著實已說明五代閩主王審知對於中國福建全境與金門鹽業開發之功績,此情事,足以作為現今從政者之表率,因為,在艱難的時代裡,他們是苦民所苦,並篳路藍縷的在創造歷史!
-
迎接數位學習翻轉教育革命
數位科技讓網路世界更趨於教育性與人性化。如果寬頻網路線規劃通暢,即使偏遠地區,也能無遠弗屆的駕起學習橋樑,網路教室與無固定場域的學校,已悄然誕生。 2001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開發了「開放式課程網頁」(MIT),15年來在五大領域33個學科,目前上線2000門課程。校長查爾斯‧M‧威斯特(Charles M. Vest)說,「我們希望,藉由分享麻省理工學院的教材,以及我們推廣麻省理工學院開放式課程的經驗,我們將可以啟發其它的機構開放、分享它們的課程,建立一個將造福全人類的知識網路。」MIT的「磨課師」MOOC課程遍及世界188國,讓沒上過學的蒙古學生也能進入MIT深造,這點讓台達電創辦人鄭崇華印象深刻。他接受元智大學校長彭宗平的建議,決定從資源最少的技職體系大手筆投資,開發自動化學程與高中職基礎自然學程。鄭崇華以「這是教育,不是生意」的信念推動網路開放課程。 MOOC是「大規模網路免費公開課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的縮寫,源於「開放式課程」(OpenCourseWare, OCW)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所提出的「開放教育資源(Open Educational Resources)」理念,主要「將高品質的教材與資源組織成數位教材,無償地開放網路上資源供大眾分享與學習」。國內「台灣開放式課程聯盟」成立,包含台、清、交等大學院校均積極投入。可是台達電未來的投入,將是「全世界第一個將MOOC向下扎根到高中職的國家」。 日本教育學者佐藤學,企圖改善「學生不要成為教室裡的陌生人」現象,而研發出「翻轉教室」的教學理念,期望以教師為中心能轉型為以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為中心,掀起全球嚮往。這兩種教學革命與教學資源之創新,將是未來的趨勢。為此教育部推出「E化教室」「智慧教室」「智慧學校」及「行動學習」等相關計畫,就是將以上兩股世界思潮融合為一,試著往中小學推廣。 金門不缺席!在學校方面,智慧教室與智慧學校的發展經驗以西口國小最突出,校長楊肅健榮獲「科技領導卓越獎」,該校同時也榮獲103年「行動學習優良學校獎」。中正國小 榮獲103年度「行動學習示範學校」,並策辦行動學習推動計畫學校成果發表會;金湖國小、開瑄國小則獲得103年行動學習成果海報設計與教學方案最佳人氣獎。 在社會資源方面,第十五屆網路金手指頒獎首次移師金門,在台開風獅爺購物中心舉行,並同步於金門大學舉行「華人數位科技高峰論壇」。顯見金門對於網路運用推廣,受到重視與肯定。 翻轉教學,行動學習,開放式課程之普遍推廣,是下一波金門教育應走的方向。政府相關單位,宜促請包含中華電信、台電及網路商等,提早完整規劃與建置全島快速、更先進的網線連結,方能利於學校網路化設施,便利學校師生與社會大眾,參與行動學習,或投入MOOC開放式課程學習。 雖然我們身處離島,受限於地形阻隔,時間有限,無法立即獲得學習資源,減緩了學習步伐;然而數位科技的進展,免費而暢快的學習體制,不只提升了學校教育成效,更能促進終身學習的社會。 硬體設施只要經費就可解決,最難的是軟體經營,諸如優良的師資,不斷開發的課程與教學創新,鄭崇華問得好,「如果你又回到學校,你希望遇到哪種老師?你希望今後的年輕人可以受何種教育,對人生更有幫助?」教育同仁必須更精進網路運用與教學技術之創新,方能引導學生樂於學習,增益數位學習成效。「磨課師」課程放在網上,想自學者可快速吸收相關知識,未來還可獲得學分認證與學位。 最重要的是當投入這麼多,而學生學習意願未能跟著提高,一上網路只會打電動,或者只想在網路上哈啦;家長不能跟上創新時代的學習,家庭教育無法提供正確網路知識;鄉親不懂也不肯投入學習,或只會在網路上打牌與團購,將抵消了數位學習的正能量。 終身學習的優雅不是夢,大環境待改善,唯持續學習用心,方為根本。數位學習革命已然啟動,這是金門的機會!
-
與學生溝通教師當用新思維﹑工具
前日報導,看到許多大學教授使用臉書貼近學生,例如加好友、按「讚」,或利用臉書設立課程討論區或提問區,或到課程粉絲專頁親自留言回覆,相當用心。 新時代的科技演進迅速,並且與每個人的生活緊密結合,此趨勢已無法避免,也就是說新時代的思維建構在這些通訊工具之上,若想理解,只能親身參與、認識。 也就是說,臉書、Line等網路通訊工具成為今日人們溝通的重要管道之一,3C時代,家中有台電腦,或是人手一支智慧型手機,一台ipad,是稀鬆平常的事。 會使用這些新工具的人可說普遍於各個年齡層,不容忽視,例如「你有臉書的帳號嗎?」「你有的Line帳號嗎?」更被年輕世代視為建立關係階段必問之問題。 所以,身為家長或教師,要與學生溝通該有新思維,若想知道他們在想什麼?就必須從新時代工具著手,請不要排斥使用這些工具,因為不使用,永遠無法了解。 不過,使用這些網路工具時,雖然消除了面對面溝通的緊張,但師生應該更要心平氣和地討論、留言,讓網路平台成為討論空間,同時,彼此也當知道使用言論雖然自由,但仍須嚴守法律界線。另外,也應清楚劃出現實與網路的分際,網路現階段大多扮演輔助角色,而現實的課堂規定及規範等也必須為學生所遵守。
-
反詐騙
詐騙隨著時間的演變,犯罪的手法也日新月異,你我周遭親朋好友都有可能會陷入犯罪集團的陷阱裡,而造成財務上的損失。近年來,內政部警政署165反詐騙諮詢專線的成立,降低了許多無辜民眾的受害,但是民眾被騙取血汗錢的新聞報導仍頻傳。身為銀行行員,希望藉由工作上遇到的例子做為金門鄉親的借鏡。 過去的詐騙伎倆,是以中獎的手法來利誘,利用人們的貪念達到詐騙目的,不過隨著人們漸漸有警覺心之後,此類型的犯罪模式也相對減少。詐騙集團利用科技的進步,網拍詐騙是民眾容易受騙上當的情況之一。詐騙者會假借民眾因購買網路商品誤把信用卡設為分期付款為由,需要到提款機按照詐騙者指示方法才能解除,再藉機詐取財物。詐騙集團也會假冒政府機關的名義,以銀行帳戶因犯罪而被凍結來恐嚇民眾,藉此把被害人帳戶的存款轉存到特定帳戶。另外也會以「猜猜我是誰」來與民眾裝熟的詐騙手法,讓人誤認為是某時期所認識的親朋好友,然後以各種緊急的名義來跟被害人借錢,運用民眾的惻隱之心進行詐騙。 遭詐騙的被害人,不乏是高級知識分子或是有政經地位者,詐騙集團運用人性的弱點,用盡各種手段讓民眾信以為真,所以案件層出不窮。唯有凡事小心求證及防範,遇到事情冷靜思考,尋求親友的協助,或打165反詐騙專線,才不會成為詐騙集團的待宰羔羊。
-
反思有關「胖」的兩則新聞
近日,看到兩則有關「胖」的報導,一是陳姓男子和鄰居因事起衝突,陳某罵鄰居「你比較胖,有高血壓、會腦充血、會爆血管」等話,鄰居因此不滿,提告妨害名譽,但法官審理後認為,那些症狀常在肥胖的人身上發生,且「胖」這個字除非加上輕蔑字眼,如「死胖子」,才能被認定有侮辱之意,因此判陳男無罪。 而另一則報導則是臉書(Facebook)收到一萬多名網友連署,認為「胖」不是一種感受,這種符號看似幽默,卻可能對正和飲食失調奮戰者造成傷害,因此要求臉書刪除「覺得胖」表情符號,臉書接獲連署從善如流,將其下架,而發起者懷恩嘉頓接受媒體訪問時說:「我認為,我們談論他人的身體時,都應該更加小心。」 「胖」在這兩則新聞所呈現的可以說受到的遭遇全然不同,就事論事來講,第一則可能以法論法而並未衡量當事人的心理感受,即使對方獲判無罪,那任意批評他人身體的人是否該向對方道歉?畢竟,那些話語已造成對方心理的傷害。對照第二則來看,臉書公司處理這件事合乎情理,給予使用者尊重,不論是否考慮到當事人的心理感受,至少,在事件的處理上能取得雙贏,彼此也有台階能下。 而當事人要的其實不難,就只是「尊重」二字而已,如果說話時能多尊重彼此一點,不隨便拿他人的缺點、身體等取笑、批評,那是否就免去許多紛爭呢?言語、文字有時就像利刃一般傷人於無形,也造成許多悲劇,如果說出口之前能多想一下,那社會可以一定能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