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園地
-
難忘的回憶
近年來社會問題層出不窮,一般家庭承受很大的壓力,或許是有其他因素,造成一種怪現象,就是「棄嬰」數增多,將孩子辛苦生下來,卻遺棄了,到底是家庭出了什麼事?還是社會真的生病了? 事情是這樣的,民國九十三年,佩君出生於台中的中國醫藥學院,不幸的是她一出生,媽媽就丟下她偷偷的走了,她出生後在加護病房住了十八天才來我們家,剛來我們家時,她都還沒有名字,「佩君」的名字還是出生四、五個月後,為了辦理戶口,社工員幫她取的,所以剛來時我們一家人都直接叫她「BABY」。 BABY剛來我家時,長得既清秀又可愛,但是卻整天都哭鬧著,小小的臉蛋漲得紅紅的,真令人心疼,可能她失去了母親,沒有了安全感,所以媽媽就整天一直抱著她、安撫她,在媽媽不畏辛苦的照料和關愛的呵護下,一個月後,BABY開始展露笑容了,這時我才深深體會媽媽的辛勞與偉大,我和弟弟也會逗BABY玩,幫忙遞奶瓶拿牛奶:::,看著BABY日漸成長,大家都很開心,她也漸漸的適應我們一家人。 一開始,社工員每個星期都會來我們家探望,看看媽媽把寶寶照顧得如何,或是和媽媽聊聊天,關心寶寶的生長和適應情形,後來就變成一個月才會來看一次。每當BABY出生滿一個月時,爸爸就會把BABY的成長過程用V8拍下來,媽媽是每過幾天,就會用電腦寫下「寶寶日記」;而每當BABY在哭鬧時,則是我和弟弟登場大展身手的好時機,我們想盡辦法逗她開懷大笑,BABY清脆的笑聲具有感染力,常讓我們忘了煩惱,沐浴在歡樂裡,我們都把BABY當成自己的家人般疼愛她。 媽媽說:「如果家裡經濟許可的話,我一定要收養佩君」,全家人都舉手贊成這個意見。可是沒想到,佩君在我們家住還不到一年,就有兩對夫妻爭著要收養她,我們聽到這個消息,知道佩君將要離去的事實,忍不住的在家裡哭了好多次,因為,她已經成為我們家的一份子,我怎能捨得相伴三百多個日子的小妹妹遠離呢?更何況寄養的小孩離開後,就再也無法和她聯絡了!我們向社工員要求,讓BABY在我家過完週歲生日再讓她走,社工員答應了,幫佩君過完生日的隔天,我和弟弟放學後,就全家人一起到豐原,依依不捨的送走了她。 我們和佩君的緣份雖短但情深意長,我也學會對他人付出關愛,將我們雙手勇敢伸出幫忙時,我想這個社會就會溫暖、多些詳和吧!我也深深的祝福佩君,能找到好的家庭,我們為她感到高興,希望她可以很快的適應新環境,未來有一個幸福美滿的人生。
-
我的老師
我的老師, 像天鵝般美麗又善良, 帶領著我們這群醜小鴨, 在宇宙萬物中尋找自己的方向。 我的老師, 像廚師教小徒弟做菜一樣, 一遍又一遍, 就像教我們功課一樣細心。 我的老師, 像個指揮官, 教我們做人做事, 教我們寫字讀書, 像個忙碌在十字路口的交通警察。 我的老師, 像個千變萬化的雲, 有時快樂, 有時悲哀, 都是因為恨鐵不成鋼啊!
-
謙虛智慧的她
有人說:「朋友就像一本本的好書。」雖說是如此,但並非完美得沒有任何瑕疵。朋友,有好的一面,可以成為模範;不良的行為,可成警惕的前例。人,本來就不是十分完美的,無法兼顧一切,一定要擷取他人的長處,補正自己的短處。為了使自己更完美,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在週遭接觸的人群中,必須仔細觀察與體會,以改正自己的過失,讓自己更好。 「君子之交淡如水」,像是在說我和謙慧這個人的交情。是的,我們雖也常在一起,但並沒有時常談到內心深處的感受。兩人的關係,像似淡淡的蛋花湯,只有水、蛋花及少許的調味料,簡單清純,卻又不失味道。謙慧這個人嘛,她是班上成績佼佼者,也是同學們問功課的「活字典」。她做事謹慎,全力追求自己的目標,不像我渾渾噩噩過日子。她真是讀透了「大禹之聖,且惜寸陰;陶侃之賢,且惜分陰。又況聖賢不若彼者乎?」的道理,每分每秒的時間都很認真。至今,沒看過她發呆無聊過,倘若有的話,我可以篤定的說那不是發呆,而是在思考問題。此外,她對閱讀可說是情有獨鍾,從冒險、科幻的哈利波特到百科全書都不放過,更不要說那些散文小說的。她是圖書館的常客,不知道有多少書已被她看遍了。課外書如此,學校的課業方面也不容小覷,在這方面,毅力、耐心就是她的代名詞,加上一顆聰明的頭腦,使得成績總在校排名的成績榜上閃閃發光發熱;名列前茅的威力,真是令我佩服。愛因斯坦曾說:「成功等於艱苦勞動,加上正確的方法,加上少說空話。」我心中懷疑她是不是愛因斯坦的「粉絲」,不然做的怎和上頭說的一分不差?是不是崇拜愛因斯坦就能有此等的功力?那我也要參一腳。 一分努力,一分收穫,十分努力,十分收穫;成功靠累積而成。謙慧堅苦的學習精神、屹立不搖的毅力打造出成功的鑰匙,使她擁有讓人欣羨的成就。她對自己的要求就如同隧道一般,不停的深入、延伸,追求永無止境的完美境界。她嚴以律己,寬以待人,平常循規蹈矩的她,自我要求甚高,但對別人卻是彬彬有禮,也時常幫助他人,沒有趾高氣揚的那份驕傲,卻使人感受到她的謙虛。她的名字,真是取得好,實實在在反映了她的真性情真表現│謙虛與智慧,可不是嗎?
-
一個值得我學習的人
我的外婆是一位慈眉善目、熱心助人的長者,她的為人很好,也非常疼愛我們。外婆生性節儉,買東西都會貨比三家,才會買得下手。 外婆在很多人的眼裡都是個大好人,因為外婆很會替別人著想,縱使別人對不起她,她也會認為對方一定有不得已的苦衷才會如此。她也常常去關心隔壁的鄰居,讓人感到很窩心,待人也和藹可親,所有的鄰居們都很喜歡外婆。外婆只要一有空,就會和外公一起去賣冰,有時候賣冰的攤車會被路人丟垃圾、扔酒瓶等,外婆從來不去計較,只是默默的把垃圾和酒瓶清理乾淨,我很欣賞外婆的這一點。如果有人要找外婆幫忙,外婆一定二話不說就答應了,所以外婆的人緣非常好。還有外婆從來不去說別人的閒話。雖然外婆常常賣冰賣到很晚,但她還會抽空,到附近的廟宇幫忙,甚至還到學校當義工,外婆雖然很累,但她都不會抱怨;做事情從不半途而廢,真是值得我們效法呀! 外婆常常教我們說,做人要腳踏實地,一步一腳印慢慢來,這樣每件事才會做得完美,但願我能學習外婆的諸多優點,才不會辜負外婆的教誨。
-
回顧金馬解嚴,努力創造未來
在這漫長的戒嚴中,我想有許多人還緊記在心中,當年度過的種種,有著汗水,也有淚水,除了遭受戒嚴帶來的限制外,人民甚至也犧牲了無數的寶貴生命來維護家園,對我們來說,根本不會體會他們當時的苦痛,更沒有資格做任何評判,戒嚴對我來說是陌生的,在一片惘然當中去索取資料,漸漸的有了概念,自從去看解嚴的展覽後,更使我獲益良多,也讓我慢慢的了解戒嚴故事。記得那天,許多走過軍管歲月的長輩們及曾經投入反戒嚴的朋友們都有到場,大家含著泛紅的眼眶一起回顧,一起分享這段曾令人痛心的歷史紀錄。 聽阿公、爸爸口中所說出來的每一字每一句,都流露出當時辛酸的經歷,人們日夜都得提高警覺,每天提心吊膽的過日子,「單打雙不打」,子彈掉落在何處,都逃不過祖父的耳朵,這也證明了單打雙不打所帶來的影響。從解嚴展覽當中清楚知道,在一九四九年政府為了保護人民,開始實施戒嚴,晚上十點過後不准離開家裡,不准拿手電筒往天空照射、不准有路燈、不准開任何會閃亮的電器:::等,也就是為了不讓大陸知道這邊的動向,以維護人民的安全。這使得人民日常生活遭受限制,人權不受重視,思想更沒有自由可言了。但這些都不算是屈辱,政府所做的這一切,都是為了人民著想,如果當時沒有發出戒嚴令,也就不會有現在安定的生活。當年青年人勇敢的站出來,在飽受壓力與親友的不諒解的情況下,為金門奮戰,這些民主鬥士付出的心血及努力,我們是否更該送上最大的敬意呢? 長達數十年的戒嚴,金門終於在一九九二解除了,解嚴固然是好,但對老百姓的生活也帶來很大的影響,聽阿公說,當年是靠著軍人的消費,為軍人洗衣、修改衣服,才有錢養家活口,但減少阿兵哥之後,小吃店、雜貨店和卡拉OK幾乎都沒有什麼人,事實證明了解嚴後所造成的生活影響。這幾年政府一再強調金門的觀光事業,為了改善人民的生活,希望人民的經濟有所轉機,政府所做的福利,也確實幫助了一些生活困苦的人,我想不能說解嚴不好,而是在老百姓的眼中,如何維持生活才是最重要,只要能更有安定的生活,再艱苦的都必須撐過去。 有一句話說得好:「看一個人看眼睛,看一個國家看人民精神。」當年那些青年人勇敢追求民主人權的過程是如此的艱辛,但這也清楚看到當時大家的精神化成一股強大力量,才有辦法熬過的。如今,大家已靠著毅力共同度過了奮鬥歷程,雖然一路走來路途是崎嶇的,但因為曾經走過,讓人民記取其中的教訓,並讓金門創造出新的價值,他們值得大家給予最尊敬的掌聲,這一段寒酸的歷史紀錄,希望能永續的記錄下去,就當作是為一群勇士見證出:雖然當年政府忽視人權,卻還是不惜代價努力爭取自由民主的一段歷史成果。也希望接下來的每一天,都能一路平平順順,人民安居樂業,不需要再回復到恐怖的戰爭中。就一同揮別金馬人走過的艱辛歲月,努力創造未來,勇敢的向前看吧! (本文參加金馬解嚴十五週年徵文比賽榮獲國中組第三名)
-
還地球本色
萬物相連。凡是發生在地球身上的事,必將發生在地球兒女的身上:::。 「生命之網並非由人類編織,他只是網上的一線。凡是他對這網做的,也是對自己所做。」時間證明了這句話,人類肆無忌憚地開發這片土地,更將文明的產物:::種種污染,作為索取資源的「回報」!現在地球所發生的生態浩劫,正是人類為了那無知的欲望所付出的代價。 垃圾是人類產出的數量最大、種類最多的污染物。據統計,人類向海洋傾倒的垃圾累計已達200億噸,其中包括有毒性垃圾、傳染性垃圾、放射性垃圾、腐蝕性垃圾、易燃性垃圾。垃圾對土壤、地下水,大氣造成了實質和潛在的各種污染和危害,成千上萬的人被各種垃圾污染奪去生命或損害健康。中國城市人均垃圾產量約為440公斤/年,今年城市生活垃圾將達到1.5億噸,中國垃圾歷年堆放量已達60多億噸,佔用土地5億平方米,666座城市中已有200座被垃圾包圍。 也許你不知道:我們每天送進掩埋場、焚化爐的一包包垃圾,有七成以上是可以變成黃金的資源,而我們卻只回收其中的「零點五」而已!如果我們回收做得好,垃圾可以減少一半以上,也不會讓自己寢食難安了。因此,將「垃圾處理」變成「垃圾管理」是目前大家應當積極的共識,讓垃圾重複使用、資源再回收:::,這樣才能略微修補我們腳下這一片滿目瘡痍的土地! 一個健康的成人大約每天要吃一至二公斤的食物、喝二公升左右的水,每分鐘卻需十三公升的空氣,倘若不吃飯還可活五個星期,不喝水可活五天,但只要五分鐘沒空氣,就活不了。由於我們的空氣正逐漸被污染,空氣污染物在大氣中遇到了水,還會形成可怕的酸雨,影響植物的生長。空氣污染也可使金屬腐蝕生鏽,如電纜、鐵軌、橋樑、屋頂等,另外亦會使粉刷的牆、紡織品褪色且減低耐久性,或引起輪胎的龜裂,造成經濟的損失。空氣污染就像個慢性謀殺的劊子手,在無形、無聲、無息中,逐漸侵蝕你的肺部、黏膜、神經系統、骨骼組織:::,空氣一日被污染,會影響所有的人,使人生病,甚至死亡。 空氣污染不只直接的影響萬物的生存,更間接的影響酸雨和全球暖化。德國醫學研究人員發現,全球溫室效應意味著未來將有更多的男嬰誕生。孟斯特大學的研究人員勒哲,將一九四六年至一九九五年間誕生的男女嬰生日,與推測他們受孕時間的平均溫度相比較,發現造成這個現象的原因,並非僅限於酷熱的夏天,冬季中期的溫室效應也可能有相同的影響。他將此一現象的原因歸諸於決定生男孩的Y染色體,對抗熱度的能力比決定生女孩的X染色體強,因此有更多的卵子在溫暖時節受孕。由於地球溫度節節上升,勒哲預估男女性別平衡將達數個百分比之差。 「人類外表文明,內心卻充斥著無知與野蠻。」近年的自然災害和氣候的異常,讓人類開始關心這片土地,但自私的人類千萬不要再為了好逸惡勞,再去傷害這片土地,水能載舟,必能覆舟。當然生態環境的恢復,思想觀念的矯正都不是旦夕之間,可立竿見影的,因此根本之道須由人文教育著手,人人培養疼惜大地、關懷萬物的心,大地方能永續展露盎然的生機,而人類也才得以重返「香格里拉」的樂土。期待能再見到蔚藍澄澈的天空;期待能再聞到清新芳醇的花香;期待能再聽見清脆悅耳的自然之音;期待每個人都能找回屬於自己的純真性靈!找回消失的微風、消失的深呼吸、消失的四季分明、消失的生生不息,還地球「最初的顏色」!
-
以感恩的心看人權系列展出
平常每天媽媽多會開車送我上下學,十一月七日起每天上下學必經過的道路似乎有些不一樣,因為路燈綁著旗幟,上面寫著「戰地三十六」金馬解嚴十五周年戒嚴人權系列展,展出的地點就在我家旁邊牧馬侯祠旁的民防坑道展出,雖然金馬解嚴時間是民國八十一年,而自己是八十七年才出生的,這件事對我來說是沒經歷過的,但是從祖父母及爸媽口中總是會提起的,因此自己也有些好奇,他們口中提起解嚴日子是怎樣,所以利用放學及假日在爸媽陪同下去看展多次,在展出圖片及爸媽解說中,讓自己對金門戒嚴的日子有一點瞭解。 民國三十八年政府開始宣布戒嚴令,全國開始實施戒嚴,金門還實施戰地戰務制度,平常人民食衣住行育樂都要接受軍方管制,生活上和阿兵哥有密不可分的關係。在食的方面,平常購買的東西一斤是十三兩,台灣是十六兩,爸媽還提到軍中罐頭和營養口糧偶而都可吃到;在衣的方面那一年代幾乎要過年的時候才有新衣服可穿,爸媽的新衣服都是在台灣的姑姑、阿姨回金門過年買回來的;在住的方面,因為剛開始阿兵哥沒有營區住,有些還借住民房,如果要遷到台灣居住還要提出申請,准了憑許可證才可去台灣;行的方面,那時候沒有轎車、機車,都要靠兩腳走路,有時候有軍中大卡車順路搭便車就很好了,祖母還說要到田裡工作,有經過營區還要拿證件和衛兵換通行證才可通過。到台灣唯一的交通工具就是軍方的船,爸爸說他當兵坐的就是登陸艦,海浪大一點會讓人吐得很不舒服;在育樂方面,就是以電影為主;因為怕游到大陸,所以對籃球等球類都有管制,連過年要放過鞭炮,也不可以。爸媽說過年初一就是到金城看軍中阿兵哥民俗表演,就很高興了,電視節目不像現在這麼多可選擇,祇有三台可看,華視較清楚而已。 其它軍中的限制還不少;祖母說土地常要配合軍方使用;家中燈泡要用黑布蓋上,避免燈光外洩,有機車、轎車前面大燈要用黑膠布遮蓋些,這樣才不會照到天空;每年雙十節晚上還會配合軍方到家中清查戶口,房子也不能蓋太高,以前聽說最多僅能蓋到三樓,往返台金信件也會檢查等等;知道這麼多限制後才知道我們現在小孩是多麼幸福 ,中餐營養午餐,上放學搭公車等都由政府補助,電視有很多台供選擇,到台灣不用再坐船可坐飛機,還有一天二十四小時超商可隨時買到想吃的東西,這些改變都是過去很多人努力爭取來的。 過去的戒嚴時代,是沒有什麼民主或自由,人權也很不受到重視,處在現在的我們人權很受重視,學生髮禁沒了,老師也不能用打罵教育了,言論也自由開放許多 ,過去的不便從展出內容和爸媽解說中知道,讓自己懂得珍惜現在民主自由和保障人權的成就,對這些過去為金門默默付出的人,心中充滿著感恩,雖然有些不是很懂,但是看完展出對人權和民主上了最寶貴的一課。 (本文參加金馬解嚴十五週年徵文比賽榮獲國小組佳作)
-
走過烽火歲月———戒嚴回憶
參觀完「戰地三十六─金馬解嚴十五週年戒嚴人權系列展」後,我知道了許多戒嚴時與現代不同的規定,以及金門戒嚴時期的辛酸、無奈。或許你沒有經歷過,無法真正了解,但透過展覽和媽媽所說的往事,我深深覺得人民生活的太過辛苦、悲慘,這些事情狠狠的烙印在腦子裡。 過去,什麼事情都要管:燈火、風箏、籃球、足球、輪胎、收音機、電視:::。燈火怕共匪看到,砲彈打過來;風箏怕傳遞訊息給共匪;籃球、足球、輪胎擔心有人當泳圈投共;收音機、電視擔心有人被共匪傳播感染。處處都要管,雖然說安全優先,但這種管制未免略顯多餘。 依稀記得媽媽曾經說過關於那個時代的事:在戒嚴後期,睡到半夜,常常有人來查戶口,大家都睡不安穩,卻也無可奈何,因為在那時候,是不可能改變的。有一天晚上,四周黑漆漆的,也不見月亮露臉,時間約十點左右,大舅舅不聽外公、外婆的話,逕自開燈做自己的事,對於父母苦口婆心的勸告充耳不聞。專注於正在做的事上,完全忘記有人會查巡。就在這時,「逼──逼──」的聲音由遠而近傳來,哨音響起,直到大舅舅匆忙熄滅燈光,哨聲才漸漸停止。在這一片漆黑中,一絲光線便十分明顯,也難怪巡守的人會看到了!雖然只是一下子的事,但卻害得大家心驚膽跳,久久才能安穩入睡。 在當時,地區實施各種管制,使得人民日常生活倍受限制,人權不受重視,一條人命大概就如一包米般值錢,思想沒有自由,人民若犯法,視同軍人交由軍法審判,遇到判決不公,也不能請律師,無人辯護,可見是多麼不公平。幸虧現在解嚴了,金門,這個保國衛民的前哨,不再嚴格軍管,而是自由的地方。走過烽火肅殺歲月,或許,現今才為人們所嚮往的「樂園」吧! (本文參加金馬解嚴十五週年徵文比賽榮獲國小組佳作)
-
環境整潔一起GO
「金門是我家,整潔靠大家」在金門的路旁,常看到這個牌子,這些牌子不是馬路的裝飾品,而是要我們共同努力維持這美麗的家園,想想看,如果居住在一個髒亂、噪音、空氣污染和沒有綠意的環境,那是多麼可怕的事! 身為小學生的我們,別以為什麼事情,我們都沒辦法去做,那你就錯了,我們可是環保的小尖兵,來看看小兵如何立大功?首先,從家庭著手,先做好垃圾分類,家庭環境保持整潔,四周不要堆積雜物,以免躲藏蛇鼠,容器定期檢查有無積水,避免滋長蚊蟲,家庭內外整潔就可以預防各種病媒茵生長。 在學校裡,教室、走廊要每天整潔,公共廁所使用完記得沖水,並將衛生紙丟進垃圾桶裡,週休二日過後,開放的操場和校園,常見到一堆瓶罐散落在跑道上或樹下,垃圾也漫天飛舞,可見大家「公德心」真的很差!自己的垃圾一定要帶走或就近垃圾桶處理,不要將這些瓶瓶罐罐當作「足球」踢來踢去! 在戶外,看到垃圾隨手撿起放入垃圾桶,而不是丟在草叢裡,一般食品包裝附有說明,按照說明來處理包裝紙、盒、罐,讓我們的環境不在髒亂無比!另外,如果看到有毒廢水排入水溝,廢金屬五金污染土地時,要向環保局檢舉、取締,一旦遭受污染,作物須銷毀,耕地也要強制廢耕,因為乾淨且無污染的環境,我們才過得更安心更健康。 現在,環境的破壞日趨嚴重,我們已經失去以往的美好,金門縣政府正在大力提倡環保工作,我們應該全力配合,大家各盡心力,別忘了「保護環境,人人有責」,要給自己,也給下一代一個美好、乾淨的家園。
-
戰地金門向前行
今天,我和家人來到了金門縣金城鎮庵前村民防戰鬥坑道裡,參觀了許多介紹有關以前戒嚴的事情,讓我知道了許多以前金門人的不自由限制。 一九九二年十一月七日以前的金門,因為政治的需要,實施戒嚴,又因為軍事上的需要實施戰地政務,在那一個時期的金門是一個非常不自由的地方。那時候,歸鄉的遊子往返台灣和金門必須通過安全單位的審查,才發入境許可證,有證才能搭乘海軍的船艦往返;每到夜晚實施燈火管制,每一家的燈火不能照到戶外,十點鐘以後實施宵禁,人員、車輛沒有夜間通行證,可是不能隨意在馬路上走動的;流通在金門地區的紙鈔都加印有限金門地區通用的文字,如果離開了金門,這些錢將無法使用;還管制了漂流物和照相機、電視;當敵人利用空包彈發下來一張張宣傳單時,你既不能看也不能摸,如果你拿了宣傳單,那麼你就會被捉去關起來;在當時男女皆兵,老少都是兵,只要你是十三歲到五十歲的人,大家都是民防自衛隊,要負責金門的安全。因為種種的原因,使金門地區的人民非常不方便,如果人民犯法,則視同軍人,要受到軍法的嚴格審判,也不能請律師幫忙辯護,嚴重影響人民的基本人權。最後,金門民眾跨海來到台灣,一再抗議,不斷發出怒吼,一九九二年十一月七日,金門地區終於解除了戰地政務,金門人終於可以離開了那一種不自由的時代,來到了現在這種自由自在的日子。 金門是一個充滿戰地古蹟的美麗天堂,以前還有一種很特別的事,那就是戰時的大陸和金門的約定--單打雙不打,一三五要打仗,二四六不用打仗。現在,金門沒有打仗了,沒有了那些恐怖的事情,沒有了那些恐怖的爆炸聲,沒有了那些不自由的限制,人民自由了!我們要謝謝那一些替我們抗議的人,因為他們讓我們獲得了自由,謝謝他們的努力,讓我們沒有活在那個不自由的世界裡,也讓我們國家進入到真正的和平自由。 現在的金門是一個自由的島嶼,只要辦好機票證件就可以通行台灣,還可以燈火通宵,夜晚也可以出來走動,紙鈔也可以在台灣使用,所以現在的生活比以前好太多了!犯法可以請律師來辯護,不用全民皆兵,只有男生有當兵的義務,宣傳單已經不再有了,留下來的戰場,反而成為觀光客到金門的最愛。 今天,金門辦了「戰地36──金馬解嚴十五週年戒嚴人權系列展」的特展,讓我想要去了解以前金門人的生活,尤其金門是一個戒嚴特別久的地方,以前的人受的苦、受的傷也比一般人更重,是所有金門人都應該要了解的。因為有了這個特展,才讓我知道原來我們的長輩多為我們著想,讓我了解到了他們曾經的努力是我們無法想像的。有了這個特展,大家應該要去看一看,因為那是前人努力付出而得來的代價,今天我們有這一切,都是他們留下來的呀! (本文參加金馬解嚴十五週年徵文比賽榮獲國小組佳作)
-
我喜歡的運動
運動的種類有很多,例如跑步、籃球、游泳等等,這些都是我喜歡的運動,現在就讓我來介紹吧。 首先是跑步,跑步分為長跑和短跑,長跑比的是耐力和速度,因為長跑距離很長,所以耐力強的人,就佔絕對的優勢,再加上速度超快的優點,第一名就絕對是他,而短跑比的是速度,速度快的人,就是第一名,長跑與短跑同樣都是跑步,但方式卻相差了十萬八千里之遠。 現在最受歡迎的籃球運動也是少不了的,它獲勝的主要關鍵就在於技術與團隊精神,若是你與隊友非常團結卻技術不佳,甚至連規則都不知道,那麼對不起了!五次犯規掰掰!相對的你球技再好,卻不懂得『團結』二字,最後可能球場只剩你一個人,也就感受不到玩球及運動的樂趣,以上就是打籃球的秘訣。 最後呢我要介紹游泳,游泳是一種很好的運動,而且每當遊完泳就會覺得肚子餓,這也代表達到運動效果,游泳還是人生一大享受,在水中自由自在的游著,使人身心放鬆,你一定也會喜歡上游泳的。 以上是我介紹的運動項目,都可以促進身體健康,經過我的介紹,你們一定更了解這些運動,有空時多活動促進身心健康。
-
「戰地三十六」觀後感
這是一個什麼樣的世界?有證才通!晚上半夜身體不舒服想出門去掛個急診,若沒有證件─一切免談!這是一個什麼樣的世界?管這、管那,軍管,無所不管!生活在這樣的世界下,你,會快樂嗎?這就是我的家鄉,十五年前戰地政務還沒有解除時的金門。 從民國四十五年開始,因軍事安全的需要,因金馬是是保國衛民的前哨,是反攻大陸的跳板,是未來三民主義的模範縣,所以,金馬人民要犧牲小我!從那一天開始,政府下令金馬地區要戒嚴!在戒嚴時期,民意算什麼?金防部最大,司令官說了才算;處處要有證才通,無論你的事有多麼緊急,如果沒有那一張小小的證件,什麼事都不能做,半夜看病要有通行證,去海邊拿海蚵要有蚵民證,要去台灣要有出入境證,只要有證件,你才有自由,你才能通行無阻。 你們家有籃球嗎?你們家有照相機嗎?你們有聽收音機嗎?相信很多人都有吧!但是在戒嚴時期,這些東西通通都是管制品,若違規使用,被看到或被檢舉,後果可是不堪設想。在戒嚴時期,籃球要管制,因為怕有人會抱著「它」漂洋過海游到對岸「通敵」;收音機要管制,因為怕有人被中共的廣播「洗腦」;照相機要管制,因為怕你把「軍事設施」照下來,怕你洩漏軍事機密。大大小小的事,他們都要管,因為安全優先、管制第一。 戒嚴時期,金馬地區全民皆兵,男女老少皆要當兵,你別驚訝、別懷疑,那是千真萬確的事實,十二至五十歲的男女,大家都要編入民防自衛隊。我的阿公、阿嬤、外公、外婆、爸爸、媽媽和所有鄉親們,人人都是民防自衛隊的隊員,每年都要接受軍事訓練,因為民生和國防要合一,所以人人要戰鬥,村村要聯防! 「這究竟是意外?是破壞?還是時代對人的扭曲?」同樣都是中華兒女,為何我的家鄉是戰地?爸爸、媽媽都說金門人是「次等國民」!這樣的日子對金馬人民來說,是很痛苦的一件事。感謝金馬民主運動的勇士們,有了你們的挺身而出,有了你們的怒吼,有了你們的爭取自由,終於「喚」回了金馬的解嚴。 想想以前,戒嚴時期的種種不便,痛苦又無奈,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下,若是你,你受得了嗎?你會開心、快樂嗎?但是長輩們撐過來了,他們在艱困的環境下,仍然迎向挑戰,不向命運低頭,我們更應該向他們學習呀!而再看看我們現在,生活中有各種各式各樣的東西,任你選擇!做事也不用再受到束縛,能夠自由自在地展翅飛翔!比起以前,我們現在真是幸運多了!幸福多了!我們常常在失去時,才懂得珍惜。所以,我們現在是不是更應該要好好珍惜這樣得來不易的「自由」呢?快樂的過生活,懂得感恩惜福,且不要怨天尤人才是!知足常樂,才能開心過人生。 (本文參加金馬解嚴十五週年徵文比賽榮獲國小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