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園地
-
以感恩的心看人權系列展出
平常每天媽媽多會開車送我上下學,十一月七日起每天上下學必經過的道路似乎有些不一樣,因為路燈綁著旗幟,上面寫著「戰地三十六」金馬解嚴十五周年戒嚴人權系列展,展出的地點就在我家旁邊牧馬侯祠旁的民防坑道展出,雖然金馬解嚴時間是民國八十一年,而自己是八十七年才出生的,這件事對我來說是沒經歷過的,但是從祖父母及爸媽口中總是會提起的,因此自己也有些好奇,他們口中提起解嚴日子是怎樣,所以利用放學及假日在爸媽陪同下去看展多次,在展出圖片及爸媽解說中,讓自己對金門戒嚴的日子有一點瞭解。 民國三十八年政府開始宣布戒嚴令,全國開始實施戒嚴,金門還實施戰地戰務制度,平常人民食衣住行育樂都要接受軍方管制,生活上和阿兵哥有密不可分的關係。在食的方面,平常購買的東西一斤是十三兩,台灣是十六兩,爸媽還提到軍中罐頭和營養口糧偶而都可吃到;在衣的方面那一年代幾乎要過年的時候才有新衣服可穿,爸媽的新衣服都是在台灣的姑姑、阿姨回金門過年買回來的;在住的方面,因為剛開始阿兵哥沒有營區住,有些還借住民房,如果要遷到台灣居住還要提出申請,准了憑許可證才可去台灣;行的方面,那時候沒有轎車、機車,都要靠兩腳走路,有時候有軍中大卡車順路搭便車就很好了,祖母還說要到田裡工作,有經過營區還要拿證件和衛兵換通行證才可通過。到台灣唯一的交通工具就是軍方的船,爸爸說他當兵坐的就是登陸艦,海浪大一點會讓人吐得很不舒服;在育樂方面,就是以電影為主;因為怕游到大陸,所以對籃球等球類都有管制,連過年要放過鞭炮,也不可以。爸媽說過年初一就是到金城看軍中阿兵哥民俗表演,就很高興了,電視節目不像現在這麼多可選擇,祇有三台可看,華視較清楚而已。 其它軍中的限制還不少;祖母說土地常要配合軍方使用;家中燈泡要用黑布蓋上,避免燈光外洩,有機車、轎車前面大燈要用黑膠布遮蓋些,這樣才不會照到天空;每年雙十節晚上還會配合軍方到家中清查戶口,房子也不能蓋太高,以前聽說最多僅能蓋到三樓,往返台金信件也會檢查等等;知道這麼多限制後才知道我們現在小孩是多麼幸福 ,中餐營養午餐,上放學搭公車等都由政府補助,電視有很多台供選擇,到台灣不用再坐船可坐飛機,還有一天二十四小時超商可隨時買到想吃的東西,這些改變都是過去很多人努力爭取來的。 過去的戒嚴時代,是沒有什麼民主或自由,人權也很不受到重視,處在現在的我們人權很受重視,學生髮禁沒了,老師也不能用打罵教育了,言論也自由開放許多 ,過去的不便從展出內容和爸媽解說中知道,讓自己懂得珍惜現在民主自由和保障人權的成就,對這些過去為金門默默付出的人,心中充滿著感恩,雖然有些不是很懂,但是看完展出對人權和民主上了最寶貴的一課。 (本文參加金馬解嚴十五週年徵文比賽榮獲國小組佳作)
-
走過烽火歲月———戒嚴回憶
參觀完「戰地三十六─金馬解嚴十五週年戒嚴人權系列展」後,我知道了許多戒嚴時與現代不同的規定,以及金門戒嚴時期的辛酸、無奈。或許你沒有經歷過,無法真正了解,但透過展覽和媽媽所說的往事,我深深覺得人民生活的太過辛苦、悲慘,這些事情狠狠的烙印在腦子裡。 過去,什麼事情都要管:燈火、風箏、籃球、足球、輪胎、收音機、電視:::。燈火怕共匪看到,砲彈打過來;風箏怕傳遞訊息給共匪;籃球、足球、輪胎擔心有人當泳圈投共;收音機、電視擔心有人被共匪傳播感染。處處都要管,雖然說安全優先,但這種管制未免略顯多餘。 依稀記得媽媽曾經說過關於那個時代的事:在戒嚴後期,睡到半夜,常常有人來查戶口,大家都睡不安穩,卻也無可奈何,因為在那時候,是不可能改變的。有一天晚上,四周黑漆漆的,也不見月亮露臉,時間約十點左右,大舅舅不聽外公、外婆的話,逕自開燈做自己的事,對於父母苦口婆心的勸告充耳不聞。專注於正在做的事上,完全忘記有人會查巡。就在這時,「逼──逼──」的聲音由遠而近傳來,哨音響起,直到大舅舅匆忙熄滅燈光,哨聲才漸漸停止。在這一片漆黑中,一絲光線便十分明顯,也難怪巡守的人會看到了!雖然只是一下子的事,但卻害得大家心驚膽跳,久久才能安穩入睡。 在當時,地區實施各種管制,使得人民日常生活倍受限制,人權不受重視,一條人命大概就如一包米般值錢,思想沒有自由,人民若犯法,視同軍人交由軍法審判,遇到判決不公,也不能請律師,無人辯護,可見是多麼不公平。幸虧現在解嚴了,金門,這個保國衛民的前哨,不再嚴格軍管,而是自由的地方。走過烽火肅殺歲月,或許,現今才為人們所嚮往的「樂園」吧! (本文參加金馬解嚴十五週年徵文比賽榮獲國小組佳作)
-
環境整潔一起GO
「金門是我家,整潔靠大家」在金門的路旁,常看到這個牌子,這些牌子不是馬路的裝飾品,而是要我們共同努力維持這美麗的家園,想想看,如果居住在一個髒亂、噪音、空氣污染和沒有綠意的環境,那是多麼可怕的事! 身為小學生的我們,別以為什麼事情,我們都沒辦法去做,那你就錯了,我們可是環保的小尖兵,來看看小兵如何立大功?首先,從家庭著手,先做好垃圾分類,家庭環境保持整潔,四周不要堆積雜物,以免躲藏蛇鼠,容器定期檢查有無積水,避免滋長蚊蟲,家庭內外整潔就可以預防各種病媒茵生長。 在學校裡,教室、走廊要每天整潔,公共廁所使用完記得沖水,並將衛生紙丟進垃圾桶裡,週休二日過後,開放的操場和校園,常見到一堆瓶罐散落在跑道上或樹下,垃圾也漫天飛舞,可見大家「公德心」真的很差!自己的垃圾一定要帶走或就近垃圾桶處理,不要將這些瓶瓶罐罐當作「足球」踢來踢去! 在戶外,看到垃圾隨手撿起放入垃圾桶,而不是丟在草叢裡,一般食品包裝附有說明,按照說明來處理包裝紙、盒、罐,讓我們的環境不在髒亂無比!另外,如果看到有毒廢水排入水溝,廢金屬五金污染土地時,要向環保局檢舉、取締,一旦遭受污染,作物須銷毀,耕地也要強制廢耕,因為乾淨且無污染的環境,我們才過得更安心更健康。 現在,環境的破壞日趨嚴重,我們已經失去以往的美好,金門縣政府正在大力提倡環保工作,我們應該全力配合,大家各盡心力,別忘了「保護環境,人人有責」,要給自己,也給下一代一個美好、乾淨的家園。
-
戰地金門向前行
今天,我和家人來到了金門縣金城鎮庵前村民防戰鬥坑道裡,參觀了許多介紹有關以前戒嚴的事情,讓我知道了許多以前金門人的不自由限制。 一九九二年十一月七日以前的金門,因為政治的需要,實施戒嚴,又因為軍事上的需要實施戰地政務,在那一個時期的金門是一個非常不自由的地方。那時候,歸鄉的遊子往返台灣和金門必須通過安全單位的審查,才發入境許可證,有證才能搭乘海軍的船艦往返;每到夜晚實施燈火管制,每一家的燈火不能照到戶外,十點鐘以後實施宵禁,人員、車輛沒有夜間通行證,可是不能隨意在馬路上走動的;流通在金門地區的紙鈔都加印有限金門地區通用的文字,如果離開了金門,這些錢將無法使用;還管制了漂流物和照相機、電視;當敵人利用空包彈發下來一張張宣傳單時,你既不能看也不能摸,如果你拿了宣傳單,那麼你就會被捉去關起來;在當時男女皆兵,老少都是兵,只要你是十三歲到五十歲的人,大家都是民防自衛隊,要負責金門的安全。因為種種的原因,使金門地區的人民非常不方便,如果人民犯法,則視同軍人,要受到軍法的嚴格審判,也不能請律師幫忙辯護,嚴重影響人民的基本人權。最後,金門民眾跨海來到台灣,一再抗議,不斷發出怒吼,一九九二年十一月七日,金門地區終於解除了戰地政務,金門人終於可以離開了那一種不自由的時代,來到了現在這種自由自在的日子。 金門是一個充滿戰地古蹟的美麗天堂,以前還有一種很特別的事,那就是戰時的大陸和金門的約定--單打雙不打,一三五要打仗,二四六不用打仗。現在,金門沒有打仗了,沒有了那些恐怖的事情,沒有了那些恐怖的爆炸聲,沒有了那些不自由的限制,人民自由了!我們要謝謝那一些替我們抗議的人,因為他們讓我們獲得了自由,謝謝他們的努力,讓我們沒有活在那個不自由的世界裡,也讓我們國家進入到真正的和平自由。 現在的金門是一個自由的島嶼,只要辦好機票證件就可以通行台灣,還可以燈火通宵,夜晚也可以出來走動,紙鈔也可以在台灣使用,所以現在的生活比以前好太多了!犯法可以請律師來辯護,不用全民皆兵,只有男生有當兵的義務,宣傳單已經不再有了,留下來的戰場,反而成為觀光客到金門的最愛。 今天,金門辦了「戰地36──金馬解嚴十五週年戒嚴人權系列展」的特展,讓我想要去了解以前金門人的生活,尤其金門是一個戒嚴特別久的地方,以前的人受的苦、受的傷也比一般人更重,是所有金門人都應該要了解的。因為有了這個特展,才讓我知道原來我們的長輩多為我們著想,讓我了解到了他們曾經的努力是我們無法想像的。有了這個特展,大家應該要去看一看,因為那是前人努力付出而得來的代價,今天我們有這一切,都是他們留下來的呀! (本文參加金馬解嚴十五週年徵文比賽榮獲國小組佳作)
-
我喜歡的運動
運動的種類有很多,例如跑步、籃球、游泳等等,這些都是我喜歡的運動,現在就讓我來介紹吧。 首先是跑步,跑步分為長跑和短跑,長跑比的是耐力和速度,因為長跑距離很長,所以耐力強的人,就佔絕對的優勢,再加上速度超快的優點,第一名就絕對是他,而短跑比的是速度,速度快的人,就是第一名,長跑與短跑同樣都是跑步,但方式卻相差了十萬八千里之遠。 現在最受歡迎的籃球運動也是少不了的,它獲勝的主要關鍵就在於技術與團隊精神,若是你與隊友非常團結卻技術不佳,甚至連規則都不知道,那麼對不起了!五次犯規掰掰!相對的你球技再好,卻不懂得『團結』二字,最後可能球場只剩你一個人,也就感受不到玩球及運動的樂趣,以上就是打籃球的秘訣。 最後呢我要介紹游泳,游泳是一種很好的運動,而且每當遊完泳就會覺得肚子餓,這也代表達到運動效果,游泳還是人生一大享受,在水中自由自在的游著,使人身心放鬆,你一定也會喜歡上游泳的。 以上是我介紹的運動項目,都可以促進身體健康,經過我的介紹,你們一定更了解這些運動,有空時多活動促進身心健康。
-
「戰地三十六」觀後感
這是一個什麼樣的世界?有證才通!晚上半夜身體不舒服想出門去掛個急診,若沒有證件─一切免談!這是一個什麼樣的世界?管這、管那,軍管,無所不管!生活在這樣的世界下,你,會快樂嗎?這就是我的家鄉,十五年前戰地政務還沒有解除時的金門。 從民國四十五年開始,因軍事安全的需要,因金馬是是保國衛民的前哨,是反攻大陸的跳板,是未來三民主義的模範縣,所以,金馬人民要犧牲小我!從那一天開始,政府下令金馬地區要戒嚴!在戒嚴時期,民意算什麼?金防部最大,司令官說了才算;處處要有證才通,無論你的事有多麼緊急,如果沒有那一張小小的證件,什麼事都不能做,半夜看病要有通行證,去海邊拿海蚵要有蚵民證,要去台灣要有出入境證,只要有證件,你才有自由,你才能通行無阻。 你們家有籃球嗎?你們家有照相機嗎?你們有聽收音機嗎?相信很多人都有吧!但是在戒嚴時期,這些東西通通都是管制品,若違規使用,被看到或被檢舉,後果可是不堪設想。在戒嚴時期,籃球要管制,因為怕有人會抱著「它」漂洋過海游到對岸「通敵」;收音機要管制,因為怕有人被中共的廣播「洗腦」;照相機要管制,因為怕你把「軍事設施」照下來,怕你洩漏軍事機密。大大小小的事,他們都要管,因為安全優先、管制第一。 戒嚴時期,金馬地區全民皆兵,男女老少皆要當兵,你別驚訝、別懷疑,那是千真萬確的事實,十二至五十歲的男女,大家都要編入民防自衛隊。我的阿公、阿嬤、外公、外婆、爸爸、媽媽和所有鄉親們,人人都是民防自衛隊的隊員,每年都要接受軍事訓練,因為民生和國防要合一,所以人人要戰鬥,村村要聯防! 「這究竟是意外?是破壞?還是時代對人的扭曲?」同樣都是中華兒女,為何我的家鄉是戰地?爸爸、媽媽都說金門人是「次等國民」!這樣的日子對金馬人民來說,是很痛苦的一件事。感謝金馬民主運動的勇士們,有了你們的挺身而出,有了你們的怒吼,有了你們的爭取自由,終於「喚」回了金馬的解嚴。 想想以前,戒嚴時期的種種不便,痛苦又無奈,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下,若是你,你受得了嗎?你會開心、快樂嗎?但是長輩們撐過來了,他們在艱困的環境下,仍然迎向挑戰,不向命運低頭,我們更應該向他們學習呀!而再看看我們現在,生活中有各種各式各樣的東西,任你選擇!做事也不用再受到束縛,能夠自由自在地展翅飛翔!比起以前,我們現在真是幸運多了!幸福多了!我們常常在失去時,才懂得珍惜。所以,我們現在是不是更應該要好好珍惜這樣得來不易的「自由」呢?快樂的過生活,懂得感恩惜福,且不要怨天尤人才是!知足常樂,才能開心過人生。 (本文參加金馬解嚴十五週年徵文比賽榮獲國小組佳作)
-
悲慘的戰地金門
在假日的午後,在爸媽的陪同下,到金門庵前村的牧馬侯祠旁參觀完戒嚴時期的展覽後,我才得知原來以前的人實在是過得太辛苦了,戰火頻仍的年代裡,不知死了多少人,又帶來人民多少的痛苦。在這麼艱苦的環境下,以前的政府還處處限制居民,以前的人過得真是悲哀啊! 在戒嚴時期,每個人都要被限制東限制西的,沒有一點自由可言。戒嚴時期的無人性的管理,讓人民生活相當辛苦:(一)在戒嚴時期的金門人竟然要有證件才能做任何的事,不管是白天、晚上,或在路上走著、騎車,都一定要有證件才能做,連要睡覺時,都可能有軍官隨時要查你的證件,如果你沒有證件的話,可能會被軍官抓去判刑。啊!以前的軍官管得真嚴格,連這些小事也要有證件才行,人民真的很少能自由做事。(二)以前的人什麼東西都要被軍官管制,不只是籃球、足球、電話、水桶、油燈、風箏,連一顆小小的乒乓球都要被管制,因為聽說前有一個連長抱著籃球飄浮到大陸去,所以擔心有人會用各種方式前往大陸,更擔心有人和大陸的人連絡訊息,也擔心有人利用風箏夾帶訊息到大陸去,所以一大堆東西都不可以用,要用要有許可證。以前的軍官的管制真嚴格,他們說為了安全起見,一定非要這樣做不可。(三)在戒嚴時期,政府規定不管是十二歲或是五十歲的男生或女生,只要國防部一下命令,說要全體集合,每家大大小小一定都要放下手邊工作立刻集合,因為所有人都是國防部的隊友,每個人都要一起戰鬥,都要和國防部合作,如果你違抗了命令,那麼可能會被抓去判很重的刑。(四)以前的人實在是過得太悲慘了,戰爭時,每個人的房子都被打得零落散地,家人都被槍戰打得不是傷就是死,真是可憐呀! 因為政府實在是管得太嚴了,讓許多居民覺得自己雖然自己不是身在監牢裡,但是生活得就像在監牢裡沒什麼兩樣,每個人都被政府管得死死的,民眾們實在受不了了,於是決定全體去抗議,有的人抗議說:「金馬是政治孤兒。」有人說:「現任軍人縣長是末代縣長。」還有人說:「要反對軍官在這幾年來的管制及限制。」更有人說:「反對政治迫害。」許多人都把心裡的不滿說出來,希望政府能放他們自由。有人說:「不自由,毋寧死。」這句話就是說寧願死也要有自由的一天,就像是金門人的希望。 經過不停的抗爭後,終於在西元一九九二年十一月七日金馬終於宣佈可以解嚴了,所以現在金門得到的自由是多麼可貴呀!現在,我們在晚上九點以後還可以出來遊盪,家裡可以有當初限制的物品,從此以後出門也不用帶證件,哇!從那天起,人民們都覺得這個世界終於公平了,終於能放大家自由了! 當我知道以前人是過得多麼的痛苦,是怎麼被政府嚴厲的管制後,我才完全了解,原來他們當初那些忍受、那些苦,是我們現代人無法了解的,因為那實在和現在差太多了。現在的我們,每天吃好的、穿好的,完全跟以前人不同,我想要是我的話,在以前戒嚴的時代裡,我一定會去政府前做大抗議,因為我完全不能接受那種被政府嚴格限制的日子。我無法想當初的人怎麼忍受得了呢!我真的覺得以前的人實在非常厲害,他們曾經過著那些悲慘日子,卻忍耐下來了。想想看,現在的我們是多麼的幸福,一出生就這麼好命,沒遇過八二三炮戰,也沒遇過戒嚴時期,希望以後也不要發生像以前那麼悲慘的事情了,希望大家都能幸幸福福的過日子,不再受到任何戰爭的困擾了。 (本文參加金馬解嚴十五週年徵文比賽榮獲國小組第二名)
-
戰地金門的蛻變
常聽聞家族中的長輩講述「戒嚴時期」的生活情形,在我們這般年齡的孩童,總覺得大人們傳達的彷彿是天方夜譚般的神話罷了,在缺乏具體的文史資料及影像下,我只能天馬行空式的憑空想像,但參觀過庵前村牧馬侯祠旁的民防坑道展覽後,我這才能體悟「戒嚴時期」金馬居民所喪失的各項自由及不公平對待。而現在金門已解嚴十五週年,長久居住於此的人們,是否已充分感受解嚴後的蛻變? 「戰地三十六?金馬解嚴十五週年戒嚴人權系列展」選擇在坑道展覽,真是絕佳的創意。當我們在坑道中欣賞展覽,如同搭著時光列車返回「戒嚴時期」的金門,往日情景一一浮現且栩栩如生。昔日的坑道並非一如今日扮演著觀光的角色,它可是長輩們遭遇砲彈襲擊時的庇護所哩!照片中的景象刻畫著那時金門的對外資訊幾乎全部封鎖,並實施各種管制,如:宵禁管制、金融管制、出入境管制等,就連籃球及收音機也一併管制,果真到了無所不管的境地。籃球管制是否和林毅夫以籃球當泳圈游到對岸有關呢? 爸爸說:「小時候曾和一大群阿兵哥住在同一個屋簷下。」不甚寬敞的祖厝中,原先已擠著好幾十口親人,當初如何忍受突然加入眾多的軍人一同吃住呢?對照今日的生活空間,我實在很幸福呢!奶奶說她也是民防自衛隊,在那個時代的金門可是男女皆兵,老少皆兵,人人須戰鬥呢!照片中被炸毀的屋舍、驚慌失措的人們,說明了那段時期金門居民心中隱藏無奈與悲苦的滿懷愁緒,黯然神傷卻無處申訴。 而更不公平的是,金馬地區竟然又再度經歷「二度戒嚴」,直到一九九二年才解除,金馬人民在戒嚴的高壓統治下生活近四十三個年頭,才重獲自由,這功勞應該要歸功於一群愛鄉之士持續的抗議、陳情等,最終才使金門脫離戒嚴的痛苦歲月。假如我生長在那個時代,我必定央求父母讓我和照片中的小女孩一樣前往政府機構抗議,讓執政者明瞭我們戰地人民內心的怒吼。 回顧金門這段特殊、血淚交織而成的歷史生命,所有曾經因戒嚴時期所造成的種種傷害,以及咬緊牙根苦撐渡過的長輩們,所幸憑藉一些具有道德勇氣的鬥士,他們持續的努力奮戰才得以讓金門這片土地的眾鄉親們脫離悲情與苦難。今日的金門已逐漸蛻變成一座獨具風格的國家公園,閩南式古意盎然的古厝與異國風情的洋樓,見證了「戒嚴時期」的是是非非,部分建築已擺脫因戰爭所造成的毀壞,現已整修恢復其古樸、秀麗的外觀;沙灘上佈滿危險的地雷也逐漸列入計畫排除;各碉堡也在各式活動修飾中展現它平靜、柔和的另類風貌。昔日金廈海域的腥風血雨轉換為終年航行的客船在海中擺盪,接駁著曾經對峙兩岸的旅客,兩岸的人民也在密切的交流中逐漸退卻彼此的敵意。由衷感激曾經為金門這塊土地抗爭的民主鬥士,使歷盡苦難的長輩們終於卸下枷鎖,讓後代子孫自信的昂首闊步向前邁進。期待蛻變後的金門永遠成為一處安居樂業的幸福天堂,撫平、包容所有的傷痛─向上飛揚。 (本文參加金馬解嚴十五週年徵文比賽榮獲國小組第三名)
-
住在無形監牢的金門
金門,以前是一個受管制的一個島嶼,起因是由當時金門和大陸的砲戰而引起的,金門軍官怕有一些中共的間諜會把國家機密事情告訴中共,所以,那時有很多的東西都被管制了,也有很多悲慘的故事在那時發生。這些事情是我從來不曾知道、想也沒想的悲慘事件,一直到我看了「戰地36││金門解嚴十五週年戒嚴人權展」後,我才知道原來以前的金門居民生活是多麼的痛苦。 在戒嚴時期,當時有許多的東西都要管制,而且也有他管制的原因,如:燈火,晚上的時候,絕對不能把燈火開太大,一旦把燈像白天一樣開著那麼大,那你就是等於再告訴敵方我們的行蹤,好讓他們打砲彈過來,而且晚上九點以前一定要上床睡覺。爆竹,因為爆竹也是有火花的,相對的,也可以告訴敵方我們在哪裡。連電話、傳真機都不可以,因為,怕你會傳送一些機密事情給大陸知道,讓對方了解我們國家,攻打的時候,也會比較方便。電視,由於電視有時候會報導一些有關大陸中共的事情,怕你轉移想法,想背叛台灣,所以電視也是被禁止的。最讓我驚訝的是,竟然連籃球和足球都不行,聽說球能浮起來,怕你會帶著球漂到大陸去,其中最誇張的是連乒乓球也不行,到底是為什麼呢?讓我覺得很好奇。還有,竟然連老師如果向中國買好書讓學生閱讀來增加知識,如果被發現了,竟然連學生和老師都要被抓去關,這是多麼可怕的一件事啊! 那時,如果你要下海拿石蚵,沒有證明可是不能下海,還有一大堆事情,都得透過一些證件才能進行。我還聽說過:過新年時,有一個人想訪家探親,他想要從台灣回到金門來,不但要證件,更誇張的是政府還叫他永遠不要回金門呢!這不是一點自由也沒有嗎? 看完展覽後,有幾個發生在當時的悲慘故事,讓我想忘也忘不了他們可憐的遭遇。悲情的七夕雨:有一個十九歲的女生,因為七夕到了,他想要幫阿嬤拜拜,結果,突然有阿兵哥誤闖進來,阿兵哥竟然把他們兩個人都當成人質,那位十九歲的女生很孝順,為了要救她跟阿嬤,跟阿兵哥起衝突,在他們的爭執中,那位女生不幸死掉了,不久以後,連那位阿嬤卻也被他們殺死了。那位女孩真的好可憐,竟然為了要救阿嬤,而勇敢的去奮鬥,最後,不但犧牲了自己的性命,也沒辦法救回阿嬤的一命,讓我好同情他們。第二個故事是匪來匪去:有一位還很年輕的男生,他才二十歲,就被派到中共去做間諜,之後,他被中共發現後,中共就叫他做成反間諜,回去調查自己國家的事情,沒想到回金門以後又被發現了,金門又再派他到中共當反反間諜,到最後,那一位男生回金門以後,卻被判刑了。可是,我怎麼想都想不通,他會這樣也是要幫我們這裡啊!為什麼他也要被判刑呢?這我就搞不懂了。最後一個故事,也是讓我印象最深的故事--流彈.淚流:有一位女士,當她正在田裡工作的時候,突然被叫去當自衛隊,結果,在砲戰的過程中,她被炸死了,賠償卻只是一包不起眼的米。難道人命就真的那麼不值得嗎?人的命真的只有一包米一樣的價值嗎? 終於經過我們金門、馬祖的努力抗爭以後,金門在一九九二年的十一月七日解嚴了。在戒嚴時期,我們金門的居民都過得那麼苦,在我們那麼苦的環境裡,所有的人卻只有一個共同的目標,就是一定要讓金門好起來,讓金門成為世界之光。我們曾經過了那麼多的痛苦,經過了那麼多死亡的事件,現在,我覺得一切都值得了,因為金門現在不但是一個很和平的地方,也很少戰爭,這才是我喜歡的金門! (本文參加金馬解嚴十五週年徵文比賽榮獲國小組第一名)
-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
「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任何事情都需要努力去做,才有機會達成目標。如果只是坐在那裡,什麼事都不做,那麼,成功就永遠不會走向你。 有些人可能認為為什麼有錢人就可以不做事,只要一聲令下,就有人幫他完成所有的事,可以坐享其成,可是,我們都沒想過他以前沒有錢的時候,都做了什麼努力,才能得到現在所擁有的一切。所以,不管是誰,只要肯努力、肯付出,理想就在前方了。 假如,我想要綠化家園,我可以買種子自己種;自己挖土、澆水、施肥、修剪葉子,所有的事我都自己做,用認真、負責的態度去照顧這棵樹,這棵樹也就會有好吃的水果;供你欣賞、品嘗,吃起來的味道也就會特別好,因為是我努力後得到的收穫。 假如我未來想當藝術家或作家,我就必須經常練習畫圖、寫文章、來提升我的繪畫能力和寫作能力,多磨鍊磨鍊、有不懂,不會的地方就多問別人,聽聽別人的意見,集思廣益,自己的技巧也就能進步很多。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只要肯努力,就能嘗到好吃的果實。俗話也說:「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這世界上是沒有什麼事是我們辦不到的,只要我們有恆心、有毅力,並且努力去實現,就一定可以成功。
-
我親愛的家人
在我的家中,總是充滿著溫暖與歡笑,雖然家裡四位成員的個性全然不同,但都能彼此關心、互相照顧。 第一位人物就是我最親愛的媽媽,也是最了解我的人。她知道我個性內向,心中的話都藏在心裡,不喜歡和家人溝通,所以媽媽就準備了一本簿子,作為我們母女彼此談心的橋樑。藉由這本簿子,我把日常生活中不管大大小小的瑣事,都與媽媽分享,無論是難過的、快樂的或是生氣的,媽媽都會安慰我,給我一些正確的建議。雖然現在的我已開朗許多,也能適當的表達自己的看法,那本簿子已功成身退了。不過,我還是感謝媽媽的開導與指引。 爸爸在醫院工作,每天不是門診就是開刀,往往要忙到傍晚才下班,縱使筋疲力倦,他還是堅持幫媽媽打理晚餐。爸爸、媽媽都是熟飪高手,在我們社區可是享有名氣的呢!尤其是爸爸的「糖醋排骨」,人人吃了個個都豎起大拇指頻頻誇讚;媽媽的「東坡肉」,更是十里飄香啊!因此我一放學就想趕快衝回家,吃爸爸媽媽精心準備的晚餐,一家人和樂融融的吃飯、談天,是我一天中最快樂的時光。 家中還有一位不可或缺的「小人物」,那就是淘氣的妹妹,雖然她的行為常讓我哭笑不得,不過看她可愛稚嫩的臉龐,總讓人心想:「她還小,不要跟她計較太多。」有一次,她把我最心愛的書撕破,原本想怒罵她,但不忍因為一點小事傷了她幼小的心靈,只好口頭上訓誡一番。 家庭就像一台大機器,家人就是最重要的零件,缺一不可。所以平常就要學會包容、體諒彼此,不要因為一點衝突,而破壞原有的和樂,建立良好的家庭關係,就會與家人的感情更密切。
-
衝破人生的冰河─老闆的火山
這是一家規模很大的公司,老闆是出了名的嚴格,只要一有疏失,就會即刻處理,效率之快,令下屬們個個膽顫心驚。 有一天,因為小李的粗心,而被朱老闆叫進去訓話,但說也奇怪,才過十分鐘,小李居然好端端的出來了。如果是平時的朱老闆,別人犯了一個小錯,或是帳簿上差個幾塊錢,就可以訓話好幾個鐘頭,但是這次的朱老闆竟然沒火冒三丈,腳步還比平常緩和,臉上更多了幾分笑容;甚至拿起了電話,頻頻向客戶道歉。 年終尾牙時,朱老闆起身致詞:「你們一定會覺得我很奇怪吧!平常一點小錯誤我就大發雷霆,但對小李犯了這麼大的一個錯,我卻出奇的平靜。這道理很簡單,小事冒火,是為了教你們隨身警惕,免得出大錯!但現在的大麻煩,則是要讓大家團結在一起,將問題給解決掉。」這時大家才恍然大悟。 人常常犯錯時都會說:「沒關係啦!這一點點小錯誤,下次再改就好了,又不會影響到什麼!大家總是抱著無所謂、沒關係的態度去看待問題,但這樣真的不會影響到什麼嗎?就像螺絲釘之於汽車,如果汽車少了那麼一顆不起眼的螺絲釘,一樣不能運轉,不是嗎?從一個小細節,便能看出以後是否能成大器;一個小地方,若能時時注意,做得完美無瑕,那之後大的地方,也就能跟著做好。 如果人能在小錯誤發生後,常常警惕自己,告訴自己不能再犯相同的錯,那這個教訓,將會一輩子跟著你,使你不會再出錯。那如果是像「差不多先生」一樣,「凡是只要差不多就好了,何必太精明呢?」態度都是馬馬虎虎、敷衍塞責,這樣不論是小地方或是大地方,都不可能會成功的。 而小李現在犯了個大錯,朱老闆卻要大家同心協力,一起渡過難關。原因無他,因為平時小錯就已經訓話過了,到現在遇到難題,大家都受傷了,哪裡有受了傷的人還打受傷的人呢!所以最重要的是鎮定下來、彼此幫助、一起克服困難。朱老闆之所以能夠成為老闆,的確有他過人的智慧,不是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