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園地
-
運動與健康
身體健康是一切事業的基礎,有健康的身體,才有偉大的事業。如果一個人身體不健康,三天兩頭生病,那能做得了甚麼事呢?所以身體健康是很重要的。 鍜鍊身體的方法固然很多,但其中最重要的還是「運動」。運動能使肌肉、心肺發達,促使血液循環,消化增強。運動有很多種,例如:跑步、跳繩、游泳、跳高、打羽毛球、籃球:::都能促進發育,使身體健康。 運動自然是好,但是激烈的運動,反而對身體有害;所以我們應該每天只要一、二小時的適當戶外運動,充分享受陽光就好。這樣,對身體很有益處。 我們應該響應全民運動,使國家邁向康莊。
-
「讓高牆倒下吧」讀後
配合學校圖書館舉辦的班級圖書活動,很幸運地我們班分配到李家同先生所著的「讓高牆倒下吧」!李家同先生是國內非常受到肯定與歡迎的一位作家,他的文字深受許多讀者喜愛,溫暖人心,每一本都是各大書店的暢銷書。著有︽讓高牆倒下吧︾、︽陌生人︾、︽幕永不落下︾、︽鐘聲又再響起︾、︽一切從基本做起︾、︽李伯伯最愛的40本書︾等。而︽讓高牆倒下吧︾是李家同先生第一部出版的文集(1995年,聯經出版公司),經過時間長期的考驗,它的魅力依然不減,獲得無限的好評! 班上同學一拿到書便迫不及待的開始翻閱,而我也利用下課短短的十分鐘、午休時段和一些瑣碎的時間閱讀。看完了李家同先生的故事除了感動還是感動,他的故事裡沒有糖果屋般漂亮的彩虹,只有很貼近真實世界的社會,「我只有八歲」這篇故事讓我看了心中充滿無限十分的不捨與傷心,戰爭剝奪小孩子天真無邪快樂的權利、剝奪一家人共享天倫之樂的時光、剝奪活下去的自由,戰火所延燒之處,處處家破人亡,千百萬個家庭因此支離破碎,財產損失慘重,哪裡才是難民的樂土?人間煉獄沒有比戰爭、貧窮更糟的了!每一篇故事都有讓人省思的地方,看完這本書才知道封面的主角是人間活菩薩德蕾莎修女,她所說的『愛的反面不是仇恨而是冷漠』這句話一直讓我銘記在心,你如果覺得我們的世界很冷漠或是你覺得生活中缺少感動、與人互動中少了共鳴,我建議你更應該用心地好好閱讀這本書,相信你一定會有不一樣的體會及領悟。 關於李家同先生的這本「讓高牆倒下吧」,是從民國七十九年到八十四年於聯合報副刊上刊登的,他所寫的都是關於一些他從年輕到他出刊前所經歷過的事。一些故事是真實曾經發生過的,一些則是他把自己的內心的感覺藉由一篇篇小小的故事來抒發,希望可以讓讀者們知道他內心的感受來對待這個社會。他所著作的每一篇都值得讓讀者們發人省思,他也寫出我們平常幾乎所看不到的事物。本書是綜合李家同先生的二十九篇文章而成集(01 日有所思,夜有所寫 02 我的盲人恩師 03 我的媽媽來看我──一個真實的故事 04 荒原之旅 05 天堂與地獄 06 吾愛吾徒 07 吳師傅的盛宴 08 十全十美的一天 09 我是誰? 10 視力與偏見 11 我已長大了 12 富翁與乞丐 13 車票 14 胎記 15 真面目 16 週五的夢魘 17 三個孩子的故事 18 山谷裡的丁香花 19 我愛烏秋 20 副作用 21 我只有八歲 22鑰匙 23 屋頂 24 讓高牆倒下吧──訪問德蕾莎修女的感想 25 紐特,你為什麼殺了我? 26 來自遠方的孩子 27 對數字正確的認識 28 我的家 29 竊聽者),所以他每一篇的主題都不一樣!但每一篇都有它們深遠的涵義,保證令人回味無窮、百看不厭!其中以下幾篇是我個人覺得特別有感觸的part,在此提出與大家分享。 一、我的盲人恩師 作者的博士論文指導教授雷格先生是麻省理工學院的數學博士,他是一位完完全全的盲人,對外界任何的光一點反應也沒有!但他是一位非常溫和,而且性情平和的人,他從未對他的失明有任何自艾自怨,更沒有因此而脾氣不好!雷格先生的所作所為深深的影響作者的人生觀,更因此發表此文章,希望能讓台灣的小學、國中、高中以至於大學能夠毫無保留的接受盲人學生,使他們能夠像普通同學們一樣地接受教育,也希望政府機關,不僅不要對殘障同胞的求職設限,作者也自作榜樣,主動的雇用殘障同胞。至於殘障同胞們工作時所會面對到的一些問題,政府不用擔心,因為我們有信心那個環境中會有善新的人士幫忙他們,也強調過度的關心其實也是一種歧視! 二、我的媽媽來看我 這是一篇真實故事,發生在作者大學時代,讀大學的時候,他常常去監獄探望受刑人,與他們打籃球或聊天。其中有一位受刑人與作者最談的來,透過一連串的交談,作者發現原來他的家人從來沒有到監獄看過他,於是前往他家見他家人,他爸爸依然拒絕接受他,但是他媽媽還是掛念著他,透過作者的幫忙,他順利的見到他媽媽。後來作者要去美國唸書,臨走之前又去見了那位受刑人,當作者告訴受刑人他即將去美國,沒想到受刑人臉上一如往常的笑容突然消失,並說他們兩個之間的距離會越來越大,甚至不可能再繼續當朋友了。作者那時候的虛榮心雖然不肯放棄追逐名利的機會,但是作者後來還是因為受刑人對他說過一句「你有沒有考慮留下來?」離開美國回來服務。讓我們體會這世界上有很多種職業,但要做的好才對社會有影響,可是作母親的,就不同了,即使是一個平凡的母親,一樣對這社會有非常正面的影響! 三、胎記 這一篇是說在巴西地區的流浪兒,因為無家可歸而被逼迫走上這條死亡道路。他們原本每一個人都可以走上光明璀璨的前程,卻因為某些原因而流浪街頭,更隨時可能因為被上層階級的歧視而受到殺害。直到一天那位有錢的夫人收到多封寫自己的兒子不是親生的,後來發現是有人為了幫助這些可憐的流浪兒而製造的信件。最後這位夫人把流浪兒都當作自己的孩子一般似的每天為他們祈禱。在這裡這些流浪兒的問題,政府應該多多幫助他們,畢竟他們也是未來的主人翁阿! 四、三個孩子的故事 這片故事是述說不講話、不吃飯和只能祈禱的三個孩子。不講話的孩子是因為家中貧苦爸爸又生病,在不得已的情況下四偷東西養家,後來被抓到且被五花大綁著遊街示眾,他那小小的心靈不知受了多少苦阿!未來他的心靈人格能健全嗎?不吃飯的小孩子是因為家中的祖父也常常受餓,為了能讓祖父能飽餐,寧願讓自己餓肚子。最後一個孩子是家中母親很早就去世了,父親生病沒錢請醫生看病,他也只是一個小孩沒有能力替爸爸請好的醫生,只能默默的祈禱早日康復。這三個孩子是如此的有孝心、有愛心,何況是我們這些沒有受過苦的孩子們呢? 五、鑰匙 這篇文章是要告訴我們一個人要幫助窮人,要設身處地,了解他們的想法和生活。每天刻苦的過日子,對未來每一件美好的事情,都銘記在心,不浪費,知足就好,這不是以前人的精神嗎?現在科技發達,有些人只會想著如何得到白吃白喝的午餐,過安逸的日子,這樣毫無意義的生活好嗎?我們應該學習「一分耕耘,一分收穫」,一定要付出,才有甜美的果實,不是嗎? 這本書中還有很多很多篇文章都令我印象非常深刻,而在「讓高強倒下吧─訪問德雷莎修女」一文中,讓我深深的感受德蕾莎修女偉大的付出,她放棄自己的榮華富貴而到最貧苦的平民窟幫助所有需要幫忙的人,她在禱文常說: 「一顆純潔的心,很容易看基督 在飢餓的人中 在赤身露體的人中 在無家可歸的人中 在寂寞的人中 在沒有人要的人中 在沒有人愛的人中 在痲瘋病人當中 在酗酒的人中 在躺在街上的乞丐中 更深刻的體會,窮人即使餓了,不僅只希望有一塊麵包而已,更希望有人愛他; 窮人即使赤身露體,不僅希望有人給他一塊布,更希望有人給他該應有的尊嚴;窮人即使無家可歸,不僅希望有一間小屋可以棲身,而且也希望再也沒有人遺棄他,忘記他,對他漠不關心。」 她這種為眾人服務的精神,不只在「服務」窮人,幾乎是在「侍奉」窮人!除了德蕾莎修女以外,還有有許許多多的義工們,願意為那些殘障、無家可歸的可憐人給予關懷、幫助:::建立了垂死之家讓他們能心靈平靜的走,不留戀一切,因為他們已經滿足有人對他們那麼好。 德蕾莎修女在世時的所作所為,相信大家都是口耳相傳、有目共睹的!她的一生是如此的偉大受人尊敬,希望大家可以把她的愛傳開散佈在世界的每一個角落,讓世界永遠快樂和平,處處充滿生機與希望。以下簡單的為大家介紹德蕾莎修女生平的一些重要事蹟: 一九一○年 依搦斯剛哈波雅修(德蕾莎修女本名)誕生在馬其頓的首都斯哥比耶。此時的馬其頓仍然是鄂圖曼帝國的一部分。她的父親尼格拉,是一位富有的商人且積極參與反土耳其運動,爭取阿爾巴尼亞的獨立。母親特拉納是一位很勇敢的婦女。在丈夫死後,便照顧三個兒女:拉沙、依搦斯和亞則,她親自給予兒女們宗教教育。 一九二八年 九月廿五日,十八歲的依搦斯離開自己的家鄉到愛爾蘭。在此地,她入了勞來多修會,此修女會是瑪利華德於一六O九年成立的,此修會重視派遣傳教士到印度傳教的使命。依搦斯(德蕾莎修女)在自己家鄉聽說此事,便願到印度傳教。同年十二月一日,進入初學後,便改名為嬰孩耶穌瑪利德蕾莎修女。她與另一位修女瑪利瑪德蓮一起前往印度。十二月廿七日抵達可倫坡。 一九二九年 元月六日,便在喜馬拉雅山下的達耶林城開始初學訓練。 一九三一年 五月廿四日,瑪利德蕾莎修女在達耶林城發初願。 一九三七年 五月廿四日,瑪利德蕾莎修女發永願。直到一九四八年八月,她都在加爾各答城的聖母學院教地理和宗教課,最後成為該校的負責人。 一九四六年 在九月十日的夜晚,當德蕾莎修女乘火車從加爾各答至達耶林城時,她覺得自己被召叫為最貧窮的人服務。於是她便向神師則來斯定艾森神父(Rev. Celeste Van Exem)和加爾各答的總主教佛迪南貝利耶(Ferdinand Perier)徵詢意見。他們建議她要忍耐且小心行事。 一九四八年 二月七日,瑪利德蕾莎修女寫信給羅馬的總會,請求許可她離開勞來多修女會,好專心為印度窮人服務。得到許可後,她便褪下勞來多修女會的會衣,穿上印度窮人的白長衣「沙麗」(Sari),離開勞來多會院。她獨自走在巴特納城,再那裡的一座醫院受護士訓練。三個月後,她回到加爾各答城,暫住在安貧小姊妹會。十二月,她在加爾各答城最窮的地區莫地及爾(Moti Jihl)開辦一座小學。 一九四九年 二月六日,德蕾莎修女搬到哥美斯家庭為她準備的房子裡。 三月十九日(聖若瑟慶節),第一位初學生加入她的服務行列,她原來是德蕾莎修女在義大利城教書時的學生,她本名叫蘇巴西尼達斯(Sabashini Das)。入修會後,取名依搦斯。 一九五○年 十月七日,仁愛傳教修女會被批准了。此後,德蕾莎修女在尼爾瑪利德地方(Nirmal Hriday)為垂危者成立一個家。在斯蘇巴灣(Shishu Bharan)為棄嬰建立一座托兒所,以及在桑地納加(Shanti Nagar)為癩病人建立一座村莊。 一九六○年 德蕾莎修女卅三年為貧窮人服務,該年十月首次離開印度。這次是美國邀請她參與會議。在回加爾各答之前.她轉赴羅馬,拜訪教宗若望廿三世(一九五八~六三年)。亞加及尼樞機承認她的傳教修女會是一個宗座的修會。在羅馬,她首次遇到自己的哥哥拉沙,這是她十八歲離家修道後第一次與哥哥見面。 一九六五年 二月一日,仁愛仁教修女會正式被批准為宗座修會,德蕾莎修女從此可在印度之外建立修院。七月廿六日,在南美委內瑞拉的哥哥洛德城(Cocorote)建立一所修院。 一九六八年 教宗保祿六世(一九六三-七八年)邀請德蕾莎修女在羅馬建立一座修院。 一九七一年 教宗保祿六世賜給德蕾莎修女「若望廿三世和平獎」 一九七九年 十二月十月,德蕾莎修女在挪威首都奧斯陸獲頒諾貝爾和平獎。接受她一生最引人矚目的榮譽。一九九○年在經歷幾次心臟病發作後,德蕾莎修女住院多時,她向當今教宗若望保祿二世申請辭去總會長的職務。但是,修會於九月八日又再次選她為會長,她又再次出任該職。 一九九一年 三月卅一日,德蕾莎修女在祖國阿爾巴尼亞的弟拉納重新開放一座主教座堂。此教堂在何斯哈(EnverHoxha)獨裁時代,被迫改為戲院。德蕾莎修女又在自己家鄉開設三間會院,她的夢想也實現了。 一九九三年 五月,德蕾莎修女在羅馬作短暫停留,在走向聖額我略小堂時跌倒了,跌斷了三根肋骨,進入醫院治療。由於她的心臟病經常發作,德蕾莎修女多次被送到印度的新德里和加爾各答醫院醫治。 一九九六年 由於身體的衰弱,德蕾莎修女再次請辭總會長的職位,這次終於通過。 一九九七年 六月五日,美國贈予德蕾莎修女「金牌獎」,感謝她對世界人民的照顧。 一九九七年 九月四日,八十七歲的德蕾莎修女與世長辭。她的修會遍及全球一百二十五個國家,共有五百五十座修女院,她實踐了耶穌基督所說的:「你們對最小兄弟(姊妹)所做的,就是對我做的」(瑪:廿五,40)印度政府以國葬之禮安葬她。 (取自鄒保祿先生民國八十八年五月九日教友生活週刊) 在那麼多篇文章中,讓我覺得世界上的一切並不是我們想像中的那麼美好,那麼和平。現實就是如此,不過我們可以盡我們有的力量,向德蕾莎修女學習,幫助一切需要被幫助的人們,千萬不要因為他們窮苦,因為他們身上有缺陷疾病而歧視他們,應該要對他們有平等的待遇,至於那些好吃好懶惰、每天做白日夢的人,應該好好的啟發他們,也要學習李家同先生以細微的觀察力來關注社會上種種的不公平,並適時的給予幫助與鼓勵,這樣才能使世界更加美好! 結論:「讓高牆倒下吧」一書,讓我從不同的角度更了解這個世界,正因為受苦,讓我們更了解人的有限,便因此對上天多一分敬畏與虔誠;也正因為受苦,讓我們發現人的無限,便對生命多了一分尊重與珍惜!生活中的事總是一體兩面,就好似一個破掉的杯子,只要換個角度,它看起來依然是完美無缺。同樣的,假使我們每一個人心裡築起了高牆,在高牆內過著天堂般的生活,而將地獄推到高牆之外,自以為是的認為人世間沒有悲慘,到不如就讓這面高牆倒下吧!只要能讓高牆倒下,我們就能擁有寬廣的心,看見這世界的每一個角落! 期許各位別再掙扎猶豫了,勇敢的鼓起勇氣,推倒自己心中的那面牆吧!讓我們一同攜手創造美好的明天,擁抱燦爛的未來吧!!
-
百善孝為先
在我們呱呱墜地的那個一時候,我們的任務不只要讀好書,因為人世中除了書本還有一樣更重要的東西,那是「行善和孝順」,它代表著一個人是否有良好的道德教育。我曾看過一本書,裡面的內容是在告訴大家,一個人在學業上的成績是不能代表一切的,因為平時態度和道德涵養,才是最重要的。 「孝順」表達的方式十分的多,不一定要以金錢和禮品來傳達,因為具體上的表現才是最有價值的。每當爸爸、媽媽生日時,他們總是都會委婉的拒絕我們送給他們的生日禮物,並且告訴我們最誠摯的生日禮物是「孝順」的心意,因此在往後爸媽生日時,我們都是以讓他們開心為主,我們並以分擔家庭工作來代表體貼爸媽的心,將家中整理的一塵不染,而且每次都讓爸媽感動不已,我也從那時候瞭解出真正的孝順,並非只是物質上的滿足。 我知道有許多事情都只是一時,孝順當然也不例外,我曾聽過一句話「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孝順父母的行為不能維持永遠,因此我們更不能錯過、浪費這一段時間,不然以後即使後悔莫急也無法讓時光歲月再重新回來。有許多孝順方式,我們都不知道,在「百孝篇」中,幾個不錯的句子能使你們慢慢的去摸索:「趕緊孝來克陰快、孝在心孝不在貌、孝貴實行不在言。」,希望這些句子能幫助你們摸索出真正的孝順行為為何。 「孝順」一詞雖然說起來輕而易舉、易如反掌,但實際去做可不像嘴邊說的那麼簡單,希望大家能趁現在好好做好孝順的孩子,才不會枉費父母的養育之恩。
-
貓
在一個悠閒的下午,我正好騎腳踏車回來,當快到回家時,突然看到院子前的木柴堆上,有好多隻貓。咦!怎麼會有這麼多貓呢?我小心翼翼的不敢靠他們太近,深怕一個不小心,嚇到了牠們;深怕一不注意,牠們就會向我撲來。 怎麼有這麼多貓呢?我告訴媽媽,媽媽也覺得此事「非同小可」,於是我將整件事情的來龍去脈,一五一十的告訴了奶奶。奶奶說,她之前在舊家曾抓到二隻小貓,但後來又被母貓叼走了。原來好久以前,他們就已經在我家住下了。我突然恍然大悟,前幾天晚上曾聽到「喵、喵」的聲音,原來就是牠們! 每天下午,我總是趁較安靜時,躡手躡腳的偷偷在院子的圍牆上看,一、二、三、四,一共有四隻小貓,再加上母貓,就一共有五隻了。每一隻貓,都非常的可愛。其中,我最喜歡一隻身上是純白色和土黃色條紋的小貓,牠顏色雖然很單調,但牠也不像其他的貓,身上有黑、咖啡等多種顏色混雜在一起。 我喜歡看小貓們在嬉戲玩耍,是多麼可愛呀!他們聚在一起,有時會舔舔身子,有時在木柴堆上跑進跑出;有時會在手推車上玩耍,有時又在木柴堆上曬太陽。他們天真無邪的模樣,是多麼的可愛啊!真令人憐憫,我不禁也動了惻隱之心。但母貓卻不一樣,牠總是遠遠的瞪著我們,深怕我們趁牠出去找食物時,就把一隻隻的小貓抓走了。 可是媽媽可不同意他們繼續留下,她認為,如果讓牠們住下,我們家不就成了「貓窩」?難道真的要趕牠們走?那麼可愛的貓,這樣,是不是太殘忍了一點?而且我們也不忍心啊!但在今天我想再去看看牠們時,卻連個貓影都沒有。無論我再怎麼等,就算我在同樣的時間去觀察,還是沒有小貓的蹤影。我了解了,是母貓把牠們帶走了,母貓把牠們帶到別的地方了。 貓不見後,我靜靜思索昨日的情景。昨天還在,今天一早卻消失了。我只能靜靜想著小貓們嬉戲的情景,小貓們舔著身體,那溫馨的畫面。可能真的是我害了牠們吧!但是牠們搬家,對牠們來說比較安全,而且我們家也不會成為「貓窩」,或許,這大概就是最好的結局吧!
-
我的生活新鮮事
有一天下午,當我正專心的在彈鋼琴時,這時窗口突然冒出了一隻手在那裡揮啊揮的。剛開始我以為是鄰居淘氣的小妹妹在跟我打招呼,所以我就不理她,繼續彈我的琴。但過了一會兒,那隻手又出現了,我覺得很討厭,就很好奇的跑到門外去看一看。咦!怎麼沒人?」我只好又回到座位繼續彈琴。但過沒一會兒,那隻手又出現了,在一旁的妹妹看見了就大叫:「有靈異事件!有靈異事件!」這時我突然靈機一動,當那隻手再出現時,我就靜悄悄的走到窗口,迅速的把那隻手抓住了,你們猜!那隻手是誰啊?原來是爸爸,他一直在捉弄我。 有一天,媽媽和爸爸、妹妹們都出門去了,媽媽叫我留在家裡照顧還不滿一歲的弟弟。剛開始,我還很開心的跟弟弟玩、給弟弟喝水、逗他笑、:::。但是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了,我開始感到不耐煩了,心裡一直想著「媽媽他們怎麼還不回來啊?」不一會兒,我竟然累得睡著了。啊!好疼啊!奇怪!我的腳怎麼那麼疼?我睜開眼睛一看,原來是弟弟咬了我的腳啊! 還有一個假日,爸爸在院子裡殺雞,我和妹妹們都站在旁邊看。爸爸殺好雞後,準備把雞放進熱水裡燙時,這時雞突然飛了起來,把爸爸、我和妹妹都嚇了一跳,妹妹更是嚇得尖聲一叫,跌坐在地上。這時媽媽連忙從屋裡衝了出來說:「阿彌陀佛!你爸爸殺雞的技術真不好。」我們聽了,都哈哈大笑起來,爸爸的臉也紅得像關公一樣。 我有一個快樂的家庭,每天發生在我們家的事,我都覺得非常新鮮又有趣,所以我每天都是笑容滿面。
-
我的媽媽
我的媽媽是一位和譪可親的人,常對我們笑一笑,對人也很溫柔,不過生氣的時候像惡魔一樣恐怖,我的媽媽有一頭捲捲的頭髮,還有長長的手和長長的腿,像麻雀一樣愛說話的嘴巴! 我的媽媽什麼都會,不管是煮菜和洗衣服、掃地、拖地:::等等的事,媽媽每次煮魚湯裡面都會放大白菜,那是我最喜歡的一道菜,其實不只一道,只要是媽媽煮的每一道菜都是我喜歡吃的,媽媽煮的每一道菜永遠都是第一。 我的媽媽十分厲害,因為我的媽媽只要看過一次料理的方法,就知道怎麼做了,我的媽媽像一位魔術師可以做出很多料理,真是魔術師,等我長大我一定也要像媽媽一樣,做好多好多的料理給大家吃,我的媽媽在我心目中永遠是我的好榜樣。
-
我們這一班
我們這一班是古寧國小三○一班,雖然只有十個學生,但我們並不氣餒,仍然非常用功讀書。一、二年級時是年輕的女老師,三年級換了去年教我們生活課程的天送老師,我們內心感到高興,因為去年教我們生活課程時,常會講一些精采的小故事來勉勵我們,讓我們聽得津津有味,我們好喜歡聽他上課。他也常常跟我們一同習作與遊戲;也會帶我們出去戶外參觀,當我們有好的表現時,更會送些小禮物勉勵我們,我們真的非常高興我們有好日子可過。沒想到三年級時,老師完全變了,同學們抗議說:「以前吃雞腿,現在要吃棍棒,」老師說:「以前是哈啦課程,現在是基礎課程,必須嚴格,」真讓我們有點失望,不過我們仍然聽從老師的指導,用功課書。 我們這一班在老師的指導下,所有的活動都是全班參加的,教室佈置每人都要交作品,出版壁報每人畫一張圖,使我們這一班大家都有機會參加,老師再幫我們修改,做美工。交通安全宣教特刊、環保教育宣教特刊,我們的作品很不錯喔!老師對我們這一班期望很高,常常告訴我們,要做一個有禮貌,愛清潔,勤讀書,守秩序的好學生,將來才有好的前途,我們一定聽老師的話,才不會辜負老師的愛心與父母對我們的期望。
-
下雨天的煩惱
窗外又開始下雨了,雨好像無憂無慮的樣子,盡情的從天空溜下凡間玩耍,卻帶給我這個討厭下雨天的人一大堆煩惱。 舉個例來說,前幾天當大家在期待下課時,轟隆一聲,大家都有不祥的預感,果然沒幾分鐘下起了大雨,下課只能窩在教室嘆氣或到走廊走走,啊!就快要上課打鐘了,我很快衝到教室,可是因為下雨的積水讓我摔了一咬,當場四腳朝天,痛死了,全身濕了一半回去說不一定會被老師罵,倒楣透了!上課時雨士兵們好像不約而同的一起下凡打仗,吵得讓我們不能上課,好不容易雨快停了,又開始一直聽著滴答滴答的雨點聲,唉!這場雨要下到何時,真是煩透了。 不只如此,下雨天的氣勢還有很多次都讓我膽顫心驚,像某個禮拜五時突然來了一個暴雨又打雷的怪天氣,天空頓時變黑,雨勢又急又大,風吹的呼呼作響,最可怕的還是突如其來的大雷聲,這樣可怕的下雨天讓我們這些弱小的小孩「皮皮挫」不知如何是好。 雖然我知道下雨天還是有利益的,好比如對水庫來說就是非常需要,但對我這個討厭下雨的人來說,我只能大嘆:「下雨天!您別再來纏著我啦!」
-
弟弟的畫像
我的弟弟看起來很可愛,別人一看他就想捏他的臉。 每次他生氣的時候,會抓我的臉,或是咬我的手指頭,真是疼死我了。每逢弟弟生日,媽媽就會幫他買蛋糕,可是我生日,媽媽卻不會買蛋糕,當弟弟還真好。 弟弟喜歡吃的水果有:蘋果、香蕉等:::。他的興趣是:看電視、慢跑等:::。而弟弟微笑時,臉上會有酒窩,可愛極了。 雖然我覺得弟弟是個麻煩人物,可是他的可愛超過妹妹,我很喜歡他。
-
難忘的回憶
在我心目中,最難忘的就是我和409班每個同學一起生活的點點滴滴,即使已經五年級下學期,去年這些種種回憶仍牢記在我腦海裡,好像是前兩天剛發生過一樣。 雖然因為以前的莽撞無知,導致我和同學處得不是很好,但到四年級卻不一樣了,我在班上也有了好朋友,和多數同學相處也愈來愈和睦。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阿恆,他和我可以說是有福同享、有難同當的難兄難弟,他那帥氣的個性簡直和我一模一樣,我們有著十足的默契;周軒和阿倫,他們兩個是我籃球場上的戰友,時常幫助我進攻,也做我的後盾;阿森、阿諭以及小胖,有了他們的陪伴,我玩遊戲的熟練度日積月累、聚沙成塔,到現在功力已經變得很強了;還有陳嘉臨、李雨馨和我們的班導,他們常常給我精神上和課業上的支持和鼓勵,讓我的四年級階段有著很美好的回憶。 最後,我想說的是,各位以前409班的帥哥美女們,謝謝你們!雖然分班已經將近一年了,我還是很想念大家,不知道在新的班級中,你們過得好嗎?
-
晚餐
今天放學回家在寫功課時,聞到廚房裡傳來了陣陣香味撲鼻而來,這時我才知道媽媽在煮晚飯,我就忍不住去廚房偷吃。 一聽到媽媽叫全家吃飯時,我衝了第一個,桌上擺了青椒炒肉絲、味噌湯、鹹蛋炒苦瓜、糖醋魚和炒雞丁,都是我喜歡吃的菜。第一道菜是先把肉絲下去炒再把青椒放下去就可以了。第二道菜是把鹹蛋炒一炒再放入苦瓜。第三道菜要先把魚炸一炸再把糖醋醬料淋在魚的上面。炒雞丁先把雞丁放下去炒,再加一些材料。最後一道味噌湯,把水煮開,味噌放下去,煮沸了再放下豆腐丁,然後加入太白粉水攪拌和蔥花就可變成了味噌湯。 今天的晚餐不但讓全家人吃得津津有味,也讓大家吃得笑容滿面。我也要感謝媽媽替我做這麼豐富的晚餐,希望明天的晚餐能夠比今天還好吃。
-
我的第一次
在人生中有許多事需要學習,每一件事都有第一次。第一次的經驗或許是值得回味的,或許會是艱辛的。我有許多的第一次,像是第一次學寫書法,第一次學騎腳踏車,第一次彈鋼琴等,種種的第一次都是難忘的。 第一次騎腳踏車是我最難忘的,尤其是一輛全新的腳踏車出現在我眼前,真是興奮!但第一次騎腳踏車的滋味並不好受,我總是跌跌撞撞,摔得青一塊紫一塊的,當時我的情況只有一個字可以形容,那就是「慘」。不過,經過我不斷練習,慢慢的,我進步了,我終於把輔助輪拆下。但,悲慘的時刻從這時候開始,騎上車時,車子不停左搖右晃,好像隨時都會倒下。在拆下輔助器的期間,我摔了又摔,讓我體會到第一次不一定都會是美好的。經過那段悲慘的訓練階段,現在的我,騎腳踏車的功力可是一流的,也深信只要我肯努力,都會有好成果的。 在人生中有許多的第一次,第一次也許是快樂的,也許是艱困的,只要勇於嘗試,每個第一次將會編織成多采多姿的生活。特別的第一次經驗永遠都是值得人們回憶,難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