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園地
-
太武山之旅
二月三日的早上,我和弟弟、妹妹正玩得起勁時,媽媽突然提議要去爬「太武山」,不過因為爸爸要上班,所以我必須負起大哥哥的責任│看緊弟弟,別讓他離太遠。我們從陽翟這邊的屏東文康中心上去,路途中有說有笑,弟弟卻突然不見人影,我趕緊向前追去,幸好沒有把人弄丟。 三十分鐘後到達山頂,這裡人山人海好不熱鬧啊!很多阿公、阿婆也來了,手裡還拿著香燭、紙錢和祭品,媽媽告訴我今天是農曆初九「天公生」,所以人特別多。我們也跟著進去海印寺,誠心的祈求神明保佑我們平平安安。在海印寺右邊往上走,看到很多石雕的觀音像,每一尊的神態都不同,但是都有一個共同點│目光向下看。據說是因為在天上的觀音很關心天下人的生活,所以祂總是慈悲的看著地上的人們。山上還提供素齋給上山的遊客享用,所以我們也跟著大家一起在山上享受了一次不一樣的午餐。 下山後,由於時間沒配合好,離公車到來還有一段時間,所以我們只好在那裡等候,這時妹妹嘴裡哼著我聽不懂的歌,弟弟也跟著唱和起來,自編自創的歌詞,讓人聽了哈哈大笑,也讓等待的時間不再覺得漫長無聊。
-
廈門燈會
今年的寒假要到元宵節過後才開學,所以舅舅約我們一起去廈門看花燈。 燈會位在湖邊的公園,吃過晚飯我們一行人散步到公園,到了那裡,好漂亮的花燈,今年是牛年,所以主燈是以牛做為主題,旁邊的小販手裡拿著各式各樣的燈籠叫賣,我看到每人頭上都戴著牛角,有紅色、綠色、藍色、紫色。……看得我眼睛都花了,媽媽也幫我和弟弟各買了一個戴頭上。奶奶也戴了一個,她說她是老牛,我和弟弟是小牛,大家都笑成一堆。 我們邊走邊看,媽媽手裡的相機都沒停過,公園裡展示的花燈有各種主題,有傳統的花燈,也有現代的花燈,還有台灣水果主題的花燈,最逗趣的是娶新娘花燈,音樂一響起,新娘、新郎會行禮玩親親,好可愛哦!最特別的是在湖面上也有許多花卉造型的花燈,放眼望去,一片七彩花海,真是美麗。不知不覺已走了二個多小時,舅舅催著我們這才帶著依依不捨的心情回家。 回到家向爺爺及爸爸描述燈會有多漂亮、好看,爸爸說明年他也要去看燈會,爺爺說明年全家一起去,真希望明年的燈會更漂亮也更早來臨。
-
春天來了
咦!為什麼花開了?為什麼蝴蝶來了?為什麼行道樹會抽出嫩綠的葉子?轉眼之間,冬去春來,大地上的萬物都甦醒了,大地上花開、草綠,呈現著一片活躍、歡樂的氣息,為寂莫已久的大地披上了新裝。 俗語說:「一年之計在於春,一日之計在晨。」微風輕輕的吹著,一陣一陣的香味飄過來,好香的味道呀!原來是花開的花粉,被風吹過來。山坡上長滿綠綠的雜草和五彩繽紛的花朵。哇!藍天中可愛的鳥兒,正搭著風飛翔,好像一架架的紙飛機,和花叢裡飛舞的花兒│「蝴蝶」交配成美麗的圖案,好像風手裡面的小寶貝。 春天來了,有些人在操場上跑步,有些人在廣場跳繩,有些人在花園裡散步,這個時候百花綻放、萬紫千紅的花園就充滿了大家的笑聲。用眼睛就可以看到花開、蝴蝶也來了、行道樹也抽出嫩綠的葉子用耳朵可以聽到小鳥在唱歌。樹葉在微風中輕輕的飄著。用鼻子可以聞到花粉的香味;用皮膚可以感受到微風在空中吹著。而地面上的小動物、小花、小草們,也在慈祥的風手裡面,擺出自己最美的舞姿。 看到春天的到來,太陽燦爛的散發出光芒,每一朵花都開了,蝴蝶和一些昆蟲、動物也出來走走。春夏秋冬我最喜歡春天,因為不冷也不熱,我要用期待的心,迎接春天的到來。
-
小學回憶
回憶,會讓人想起以前一些喜、怒、哀、樂的事,有傷心,有快樂,令人難忘的事。 在我幼小班時,一來學校,我都很緊張、很害羞,因為要認識許多朋友。還記得有一次,我和朋友吵架,他把我頭髮抓起來,我一直想掙脫,一掙脫,老師就來了,還好沒被發現。到了吃午飯,還有用心的寶貝老師幫我們添飯呢! 到了小一,我遇到了一位老師,叫歐陽莎老師,她對我們很好,還會下午留下來掃地,讓我們拿滿了整潔的獎牌;二年級,李美萱老師,雖然她很嚴格,不過她還是我們的老師;到了三年級,遇到的老師可不一樣,黃香梅老師為了讓大家進步,不斷給予獎勵,隨著時間的過去,五年級時,大家就更進步了。 到了六年級以後,我們突飛猛進,不管是課業、畫畫或是運動,大家都能拿到數一數二的成績,更讓我們把壞習慣改掉,大家都更懂事了。 一個不一樣的老師出現了,她教我許多運動的事,像打球,讓我印象最深的左手三步籃,當時,練完球,我和學長還留下來,老師就教我和學長,這些指導貼在我心中,讓我隨時想起動作,她就是現在我們班的體育老師│林淑珊老師,她教導我許多事,而我發現,淑珊老師對我很好,還有其他老師也是,有數學老師│書姍,英文老師│靜芳……等,由於有這麼多用心的老師,讓我進步一大步。 現在,回憶起以前的事,還真是意猶未盡啊!
-
走過沙美老街
十月二十六日,上午第二節課,我們來到視聽教室聽演講,聽什麼演講呢?其實一開始我也不清楚,後來才明白,原來今天有件很重要的事–了解沙美老街,學校請了王天福先生來替我們介紹沙美老街,下午也會帶我們前往沙美老街,讓我們更了解它。 王天福先生非常用心地準備很多資料,要與我們分享,裡面有很多沙美老街的舊照片,今非昔比,沙美老街真的變了很多,房子一棟一棟的荒廢,人們也一家一家的搬離,只剩下簡陋的屋舍與老年人們,聽完這次演講,真是受益良多。 到了下午,老師帶隊,我們來到沙美老街,王天福先生拿了一本記載著沙美老街歷史的書,向我們介紹裡面的內容,並與現在做對比,而且,民視的記者也在拍攝,把這趟難得的戶外教學記錄下來。他有介紹為了防禦而建的隘門,還有一些人物及老街的歷史,這是很重要的歷史見證。走著走著,到了大家熟悉的萬安堂,這天萬安堂好像在舉行慶典,有很多人聚集,我們還在萬安堂前合影,到了最後,王天福先生還請我們喝飲料。大家要好好感謝「學長」,因為它也是從沙中畢業的,他充實了我們對沙美老街的認知,更給我們良好的示範,我帶大家跟你說聲謝謝。 在歡樂的心情下,結束了這趟老街行,希望大家都能珍惜這少有的老街,拯救在風雨無情的摧殘下的老街。
-
失敗為成功之母
每一個人都一定有失敗過,就算是再怎麼厲害的人,曾經一定也還是個小嫩嫩,只有在失敗中找出自己的缺點,一一的將它改進,直到它消失在這個世界上。 我從二年級開始練習桌球,每一天都認真、努力的練習,但是,比賽的時候,全身一直不停的發抖,打球一再的失誤,完全無法抵擋對方殺氣騰騰的攻勢,就像是要殺了我一般,讓我怕得不停的閃躲,因此,我輸了這場比賽。泣喪的走出場外,心中十分懊惱,為什麼我會打得那麼爛?為什麼無法打得跟平常的水準一樣?此時,我的心中充滿了害怕,深怕老師的責怪,一看見老師,我急得都快哭了,眼淚都跑到眼眶邊了,但是,老師卻微微笑說:「沒關係,失敗為成功之母,一次的挫敗不算什麼,下次再努力就好了。」這一句話更是讓我的眼淚停不下來,老師說得沒錯,一次不行再一次,不要為了一點挫折就放棄,俗話說:「勝不驕,敗不餒。」當勝利時,不要驕傲;失敗時,更不該氣餒。現在輸了,並不代表每一次都輸,只要比別人多努力一些,絕對不會有做不到的事。 發明家愛迪生,他曾經試過千百種的鐵絲,也失敗了千百次,就是為了要做出燈泡,當他失敗一次時,反而高興,因為他已經知道有一種材料不能用了。他永不放棄的精神令人欽佩,起初他的朋友勸他放棄,他不肯,一定要堅持到底,最後,人們能在黑夜中活動,都是發明家愛迪生的功勞。我們應該效仿愛迪生永不放棄、堅持到底的精神,不要隨隨便便的,就放棄一項才能,要努力堅持啊!
-
生活的啟示
生活中常常發生許許多多、不同的事,有的搞笑、有趣,有的開心、快樂,有的悲傷、難過。有的事看起來很小、很平凡,完全不值一提,但其中可能蘊含了許多值得深入探索的大道理! 像上次的羽球比賽,因為事先知道了對手是誰,所以上次拿過第二名、很厲害的勁敵,因而在心理上就放棄了,不再繼續練習。當然,比賽的時候就輸得很慘,我的心裡難過,難過的不是比賽的結果,而是後悔我為什麼用那樣的態度去比賽。為什麼自己沒有勇氣去挑戰「不可能的事」?但是我卻從另一位隊友身上看到的不只是輸贏,而是一些不一樣的東西,是努力、毅力和認真的美麗。像是,雖然一開始就知道遇到了強勁的對手,他還是十分努力不懈,加緊練習。比賽的時候也不因為自己實力可能比較弱,而輕易放棄,還是拚盡了全力去打。這告訴了我,就算對手再怎麼強,只要盡力去打,吸取比賽的經驗,努力練習,無論輸贏如何,都會是一次美好的體驗。經過那次比賽後,我不僅學到了許多道理,也改變了我的價值觀。像是老師嚴厲的指導、批評,背後可能包含許多關心的溫暖;而且在比賽時,隊友們在背後奮力的幫你加油,還有練球時的種種,都增進了我們的情誼,氣氛更好了!還有比賽後,對手面帶微笑,十分和善的和你握手,這不就是古人所說的「君子之爭」嗎?並且可以一起討論剛才關鍵而精采的那幾球,那種亦友亦敵的關係是非常值得珍惜的。 愛默生說:「生活是我們的字典。」真實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雖然看似渺小,但卻是富含許多大道理,都是值得你記取、吸收,讓自己智慧增長。古人也說「處處留心皆學問,人情練達亦文章」,在平常的日子當中不妨去細細體會,用心過生活。
-
清淨家園優質環境
藍天綠地,灑滿金黃色的光芒;海天一色,伴著朵朵的浪花,這是我認識的金門,也是多數人對金門的印象。在一個地圖找不到的小島上有長長的綠色隧道、潔白的沙灘,對很多人來說這樣的美景,他們或許從未見過;而土生土長的我們,似乎已經習慣這樣的景色,並未留意到它是否已靜悄悄在改裝,百年後,這樣美景是否還能存在? 國中時,老師帶我們去浯江溪的濕地觀察,儘管我們看到了彈塗魚與招潮蟹,但我們也看到了鋁箔包與塑膠袋,不僅破壞了風景也破壞了生態。塑膠袋是無法自然分解的東西,當它越來越多,勢必會影響到動植物的生長,我們在欣賞紅樹林時是否想過保存它的生機?高中時,為了寫作業到山西村的海邊去,我們在遠遠看到的是一片美麗的沙灘,令人心曠神怡;但走近後,讓我們一群人目瞪口呆是發現腳下的沙灘充滿垃圾,驚訝發現糖果的包裝紙寫著簡體字,我們猜想那是隨著海流而來的,各式各樣都有,已經多到無可計數;在這片已被污染的沙灘上,我們也發現有些垃圾似乎是一些曾經到這裡遊玩的人們所留下的;將來等到我們看不到銀白色的沙,等到我們無法讓細沙從指縫中流去時,才能意識到自己無法留給未來孩子們,一片可以打赤腳在追逐、堆沙堡的海灘。 學期末老師會讓我們到學校附近打掃,第一次發現原來自己居住的社區並不乾淨,最常見的就是煙蒂、飲料罐這種常會讓人想隨手丟掉的東西,如果一人丟一根煙蒂及一瓶飲料罐,那將會是多可怕,而最可惡的是有人故意將它們塞在排水孔中,如果下大雨很可能造成堵塞而導致淹水。在一個社區中任誰都想要看到乾淨的環境但卻沒人動手整理,因為大家都抱著自掃門前雪的心態,但何不互相幫忙一起將大家的公共空間整理得更好,讓小孩有乾淨的空地可遊戲,老人有整潔的道路可散步。 要讓環境更整潔,讓我們家園更美好,就必須從你我做起,用我們的雙手來實行。隨手撿垃圾、不亂丟垃圾、做好垃圾分類等每個人都能做到,但有部分的人就是不願意做,亂丟垃圾對他們來說很平常也沒什麼大不了,這真是一件很讓人難過及氣憤的事。我覺得有些公共場所的垃圾桶不足,也或許是設置的地點不對,有時候常令人找不到垃圾桶,風景區或旅遊景點就常發生這樣的情況,遊客手中的垃圾找不到地方丟棄,就容易掉落或隨意放置,破壞了景觀。接著是大範圍的維護,我們能參與淨灘或社區打掃,貢獻自己的一份心力。 我們生長在這名為「金門」的小島,幸福的是我們尚未被高樓大廈遮蔽寶藍色的天空,尚未生活在巨大的水泥叢林,我們還能看到如茵的草地,偶有喜鵲和戴勝穿梭其間,但我們需要維持、需要保護。希望以後沿著堤岸,我們真能看見細白的沙,圍繞著金門島;看見充滿活力的濕地,孕育出多樣的生物,讓許多候鳥停留在金門能有牠們最好的棲息地。騎著單車穿越林蔭小路,感受清新的空氣; 雙腳踏過紅土小徑,聽見鳥兒的鳴叫,這都是這塊土地上最特殊的寶藏,我們應將它們留給後代子孫,這是你我的責任,做好環境保護,金門之美將永遠存在。
-
預防少子化
中國大陸的「一胎化政策」在一段時間內減少幼年人口的成長速度,但卻造成了「少子化」。而少子化這三個字相信大家都熟悉不過吧?沒錯,少子化帶給了我們許多的社會危機,例如:少子化與人口老化是一體兩面,人口老化將造成人力斷層,勞動人口減少。由於「生者少,食者眾」,年輕人負擔加重,加以知識經濟時代,知識周期循環快速,不少人被迫離開職場,甚至提早退休,有關老年生活的規劃,須順勢加以因應,以避免造成世代的衝突。 少子化的生育模式雖然是會帶來整體性的衝擊,但是,擺置在這一群新生嬰兒的身上,這也將會是一種同時兼具生命期待以及道德壓力雙重性的突兀圖象,就此而言,一方面當從新生嬰兒本身的社會化過程以直指如何提供一個周全合宜的成長環境;至於,未雨綢繆的對應措施則是就個體人力資本的專業養成,配套完善的家庭福利政策以及長遠性的社會保險制度切入,藉此將個體的子女,群體的雙親家庭,以及整體的社會福利制度作完整的銜接。 少子化對台灣的影響是將來像是老化指數以及老年人口依賴等等沉重的數字比例,這勢必也會是這一群天之驕子的國家主人翁在其未來的成長歲月裡,所必須要真實以對的成長包袱,誠然,無論是從家中的個體成員還是整體家庭的生命歷程來看,「父母│子女│教養│奉養」總是有其內在一致的貫通性,也就是說,在親情以及家庭無法完全的切割與斷裂的情況底下,這一群新生嬰兒對於父母雙親未來的奉養責任,既是攸關到子女孝養父母的「意願問題」,但同時也牽涉到子女本身有無足夠資產以奉養父母的「能力問題」,準此,在這裡的論述意涵在於思索:如何建構一套縝密的老人經濟安全保障制度,如何透過各種職業訓練輔導的機制設計以維護家中生產人口的勞動力,以及思索如何規劃一套完整的家庭福利政策。
-
眼睛
我的眼睛很亮, 跟太陽一樣的亮, 所以我看東西都很清楚。 我的眼睛很大, 可以裝進很多書, 可以看見滿滿的字。 我的眼睛像望遠鏡, 可以看到大金門, 可以看到大陸。 我的眼睛像小魚, 可以睡覺不閉眼睛, 可以看到美麗的海藻。 眼睛啊眼睛, 我要謝謝你, 因為我要跟你說對不起, 因為我每天看電視都沒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