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園地
-
一句刻骨銘心的叮嚀
那一句、那一句,一句已深深烙印在我心中,讓我刻骨銘心,永遠忘不了的一句叮嚀::。 我記得,那是發生在我小六的時候,印象中有一、兩個月,我的考試成績,可說是「屢考屢爛」啊!雖然我每次都很用功的「啃」書,但成績還是不盡理想,一張九十分的國文考卷、一張八十五分的自然考卷::直到、直到我拿到了一張七十九分的數學考卷,我終於受不了了,眼淚也將要決堤了,為什麼!為什麼!我明明就很用功了,成績為什麼還是如此呢?老天為什麼要如此待我呢? 當我傷心欲絕、喪氣不已時,陳老師關心的問我說:「佳君你怎麼了?」我、我再也忍不住了,眼淚撲簌簌的流,就有如洩洪一般,我哽咽的告訴老師這一連串諸事不順的過程,老師點點頭,摸摸我的頭說:「這一次、兩次的失敗算什麼,你應『將這次的失敗,轉為下次成功的動力』,老師相信你一定辦得到的,加油!」我聽了這句話,我決定了,我不該再傷心了,我應該將這次的失敗,轉為下次成功的動力,就算屢戰屢敗,我也要屢敗屢戰,昂首闊步的迎接我未來的美好日子。 「將這次的失敗,轉為下次成功的動力!」這句貼心的叮嚀將永遠縈繞在我心頭,不論時間的洪流如何沖刷,它也將永遠、永遠的留下痕跡,存在我心中。
-
多行善事
俗話說:「不以善小而不為,不以惡小而為之。」幫助別人或許是區區的小事,不足掛齒,但對於受到幫助的人來說,卻是神聖的救世主,感恩在心,只要我們的小舉動,便可讓他人脫離痛苦,何樂不為呢? 在日常生活中,人與人最重要的互動模式便是「互助」,有些人可能認為自己的付出沒有得到回報,又何必浪費呢?其實並不盡然,青年守則第十一條:「助人為快樂之本。」說的便是以助人為樂,在幫助別人,從中得到的快樂是無形的,但卻令人衷心的滿足,這是精神上的回報,雖不是物質,但卻比金錢更重要,當我們付出愛心的同時,不也享受另一種幸福,不但別人快樂,自己也歡欣,豈不一舉兩得呢? 人家常說:「施比受更有福。」可真是句句屬實,就拿我來說,記得每次搭公車時,當阿婆沒座位時,便常常看見年輕人讓出位子,日漸常習,只要有人需要位子時,我便自然而然的讓出座位,讓他們能有趟舒服的公車之行,雖然只得到一句:「謝謝!」但對我來說,卻是無比的光榮,自己的小小施捨,換來他人的方便及肯定,不也是種愛心的表現嗎?縱使我們沒有能力賺錢捐款,但我們可以透過多種方式去執行同樣的理念,那麼這社會將不再冷漠,而充滿溫馨感動。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困難,如果現在給予他人溫暖的手,或許在將來,他人也會送你一個溫和的懷抱,所以,趁著有能力時,多多行善,不管大善、小善,只要你我開心,那都是愛心的付出,就讓我們一塊助人助己,創造一個充滿愛的人間吧!
-
一張發黃的照片
夜已深沉,我望著手中那張發黃的照片,影像中有位略矮稍胖的老者坐在竹籬芭前,前面坐著一個孩童,老者正將一瓢食物往孩童口中送去,一老一少,一前一後,顯得十分對稱和諧,此景常常浮現在我腦海。 猶記得小時候因為爸爸是軍人,媽媽又要上班,外婆擔心媽媽自己一個人照顧不來,所以把我帶回金門。外婆會用芒草編織一把小扇子,甚至還能編織成一隻馬呢!下午我們祖孫倆最喜歡到屋後,外婆一邊說故事,手裡編織著芒草,不一會兒工夫,故事說完了,而馬也完成了,我急著從她手中接過,向左鄰右舍炫耀!口中不斷說著:「這是阿嬤做的!」 外婆織毛線的功夫可不是蓋的,我小時候穿的毛線衣都是她織的,既美又暖,在模糊的記憶裡,阿嬤穿著一件碎花衣,拿著棒針將五顏六色的毛線快速來回穿梭,我總是坐在一旁玩著毛線球。阿嬤摸摸我的頭對著我笑,我永遠忘不了那種慈祥的笑容。 當我三歲時,爸媽把我帶到台灣讀書,從此離開阿嬤的懷抱,我帶著一本又一本和阿嬤、阿公的照片到台灣。當我想念阿嬤時,我會翻著一張又一張的相片,以安慰我思念的心。 國小三年級時,爸爸調職到金門,我又可以回到阿嬤的懷抱,回到我想念的金門。隨著年齡的增長,阿嬤也愈老邁,但她仍是開朗樂觀。上了國中後,功課較忙,相對和她閒聊的機會也減少了,不過,媽媽每個星期五還是會帶我們回外婆家,她總是把好吃的東西留給我吃,她依然那麼地關懷我。阿嬤,夜深了,您該睡了,祝您睡得甜,夢得圓。
-
桶子雞
今天我們全家約好一起去品嚐桶子雞。 當我們到達餐館的時候,爸爸的朋友都已經在烤桶子雞了,雖然桶子雞還沒烤熟,但是我們在那邊等待時,香味薰人,讓我的肚子咕嚕叫,最後,桶子雞終於熟了,大家迫不及待開始品嚐,你一口我一口的,都吃得津津有味,讚不絕口。享用完桶子雞後,我們每人拿一罐冰冰涼涼的飲料,讓我們喝了生津止渴,冰涼爽口,因為明日爸爸還得工作,因此我們只好依依不捨的離開了。 回到家,我的腦海裡還不斷湧現美味可口的桶子雞,而且越想肚子越餓呢? 今天我度過一段美好的時光,而且我永遠忘不了那香味四溢、肉鮮味美的桶子雞,希望以後還有機會,能品嚐到好吃的美食。
-
感人電影
今天下午老師帶我們去看一部感人影片,片名叫「翻滾吧!男孩!」在敘說七位小朋友練體操的種種困難,他們的耐心和毅力值得我們學習。 他們雖然辛苦,卻不放棄,一遍又一遍的練,有一位名叫小恩的人,因為年紀較小,無法跟大哥們較量,常偷偷的哭泣,只能拿到教練送他的小獎「牛奶糖」,但他不認輸,而在比賽卻有傑出的表現,真是一鳴驚人啊!他們各有拿手的動作,但是體操的動作要求到一定的標準,更需要姿勢優美及動作俐落,所以每個人都有被嚴格要求過和罵哭過,他們不灰心、不退縮,繼續體操之路,而比賽一天一天逼近,他們壓力也越大,世上沒有不勞而獲的事,他們苦練終究沒有白費,在比賽中拿到十幾面金牌的好成績,更勇奪國小男子組冠軍。 每個人都會遇到挫折,但他們的耐心和毅力不禁讓我流淚,我們應該學習他們的精神,遇到困難也要像他們一樣,勇敢面對,不要放棄,加油!
-
百年老樹尋根記
有一個活動,宛如一顆星星般的閃亮,將我吸引到這來,那是一個充滿驚奇又獲取知識的旅程,那就是林務所舉辦的「百年老樹尋根記」。 報到時,我抱著又興奮又期待的心情,不禁讓我左顧右盼。我們在報到處領到一份文件,裡頭有本「老樹有情」的書,記載著有關百年老樹的資訊,這些琳瑯滿目又有趣的古樹,讓我好奇的不停翻閱著。拍完大合照後,便展開了我們的旅程了。 第一站是觀賞林務所裡的百年老樹「雞蛋花」,因為它開花時像個荷苞蛋,所以才叫雞蛋花,俗名是「雞蛋黃花」。也因為它的樹枝長得像鹿的角,所以也稱為「鹿角花」。它從南洋一帶來的,是泰國國花,但是,要小心,它是有毒的,它的乳汁不能輕易碰觸喔!講師說校園中的植物也深藏著危機,就連漂亮的杜鵑花也有毒呢!所以越美的花就越不能碰。 「刺桐」是民俗文化村裡的古樹之一。我們在這棵樹下聽著講師解說,刺桐的花形似雞冠,故又名「雞公樹」,在五月開花,它是先開花後長葉的,很特別吧!還有,要記得老樹會有樹神,所以不能敲打它,並要懂得尊敬它,尤其是這棵刺桐長在這十八間紅磚綠瓦的傳統房屋中,更能將這裡的景觀點綴得美不勝收。刺桐後面有棵長得非常奇怪的樹,叫做「木康榔」,俗話說:「有心插花花不發,無心插柳柳成蔭」,這棵木康榔是某位旅居日本的人帶回果實食用,食用後隨意丟棄,而自然生長,成為今日所看到的木康榔。 第三站在斗門參觀「黃連木」,那是清光緒十二年間,為了防止風砂侵襲才種的,所以別名「風頭樹」,「黃連木」在斗門聚落是留存最多的呢!下一站到浯江溪介紹「紅樹林」,雖然是大家熟悉已久的植物,但每聽一次都有不一樣的心得跟收穫,所以我覺得百聽不厭,一心一意的聽著解說。不知不覺,午餐時刻漸漸降臨,此時,我的肚子也不斷的敲鑼打鼓告訴了我。正好,領隊這時發令:「吃飯了。」因此,我們以快速的步伐向吃飯地點「莒光樓」出發。 我們拿到分發的便當及飲料後,各校帶開,老師和我們四個決定一致,選擇在一個太陽高照、非常溫暖的地方,就地開始享用中午的山珍海味。哇!真是大飽口福啊!一吃飽,經過老師的許可之後,我們四位小女生,在莒光樓的周圍東奔西跳。到處逛逛。跑到莒光樓的頂樓上使用望遠鏡,我們能清楚的監視著每個人的一舉一動,也能欣賞遠處的美景,如果不用望眼鏡的話,樓下的人,像似被縮小到似乎比螞蟻還小呢!午休一結束,我們又繼續上路了。 我們抵達總兵署,講師帶領著大家到後頭看一棵最高的樹「木棉」,我們站在木棉樹下,仰頭一看,發現木棉竟是如此的高大、壯觀。木棉的棉毛可製玩具,是枕殿、棉被的填充材料之一。因為花美,而容易吸引眾人的目光,使木棉在民國八十二年當選為金門的縣樹,但這棵木棉卻也為附近居民帶來困擾,因為它葉子多、掉得快,棉花會四處亂飛,所以木棉增添的麻煩可真不少。總兵署附近,還有一棵「玉蘭花」,我家的奶奶很喜歡玉蘭花的清香撲鼻,講師告訴我們如何保持住玉蘭花花香的辦法。又說玉蘭花、鷹爪樹及芭蕉是不能種在住家附近的樹木,因為芭蕉的果實是沒有種子的,傳說種在住家附近就會絕孫無子,這是一種古代的迷信,真有趣。 到了最後一站「榕園」,顧名思義,這裡有很多榕樹。以前,百姓覺得榕樹是一種沒用處的樹,它的樹幹不直,不能製作家具。但後來發現,榕樹不但可以遮風蔽雨,還可提供大人們在樹下喝茶、下棋,或著是小孩子們在樹下乘涼、嬉戲的功能。榕樹內的榕樹不勝枚舉,其中只有九棵是真正的百年古樹,而這九棵中的三棵上還有稀有的「松葉節」呢!我和筱雅及學妹還親自跑去瞧瞧分別在哪三棵榕樹上喔!榕樹會枝幹生根,根也會生枝幹,就這樣枝生根,根生枝,就俗稱為「不死之樹」。也因為榕樹會這樣成長,就能倒插種植,另一種別名就叫「倒生木」。 這趟包羅萬象又令我驚奇萬分的冒險之旅,已經到達終點了,我們依依不捨的結束它,帶著滿載而歸的心情踏上歸途。回顧整個活動中,我認識了很多百年老樹,並且好像深深的踏進大自然的心靈。它悄悄的告訴了我,比書上記載還要多。古人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看書得知識,不如親身體驗,更有感覺。所以平時要多參加活動,才會有更多新的體驗和經驗呢!
-
我的成長日記
(一)省思‧成長 「致恩,你要用功讀書,在學校要守規矩,在家要聽爸爸媽媽的話,不要常跟妹妹吵架,:::。」這些都是媽媽常訓誡我的話。 小時候,媽媽常告誡我,在學校不要跟別人吵架,要聽老師的話,我都嫌媽媽嘮嘮叨叨的真討厭,雖然口頭上說聲好,但總是當作「耳邊風」,左耳入,右耳出,一點都不以為意,很快就淡忘了。 所以,以前的我常常做錯事,而今我長大了,媽媽叮嚀我的話語,我都知道是為了我好,所以,我要好好改進自己的缺點,讓家人知道我變得不一樣了,我已經懂得自我檢討、自我改進,是個不折不扣的小大人。 (二)心情閒筆 今天是星期日,終於等到爸爸放假,下午時,爸爸突然心血來潮,說要帶我們去漁港坐船,我聽了簡直高興的跳了起來,我們帶著一顆期待和喜悅的心情準備迎向漁港的懷抱,這一刻,我的心情真是無以言喻,快樂無比。 爸爸騎著機車在馬路上奔馳著,我感覺一陣陣的涼風拂面而來,為盛夏的暑氣褪去火熱的衣裳,一路上,蟬聲輕鳴,我的心情也跟著飛快了起來,到了漁港,我看到阿公捕魚的船,此時正值漲潮時刻,爸爸輕輕的牽著我的手,我手上感受著握住爸爸的體溫,享受著天倫之樂,爸爸還誇獎著別人漁船的好處,沒多久,我們走到了阿公的漁船,於是,我就用網子輕輕網著,沒想到,竟被我網了許多的小魚,在漁船撈著小魚中度過了盛夏的午后,不知不覺天色逐漸變化,滿天的紅霞催促著我回家,我只好帶著豐收的心情,依依不捨的步上歸途。
-
雲
雲,像是一位魔術師,有時,變成一匹布,遮住太陽公公,讓天空暗了下來:有時又變成棉花糖,讓我忍不住滴下了口水;有時還像一隻孔雀,在天空中展示亮麗的羽裳,它有時也像隻大鳥,自由自在的飛翔,雲真是千變萬化呀! 雲,是一個愛哭的孩子,當雷公生氣的時候,他就嚇得哇哇大哭,使過路的人們成了落湯雞,所以,雲也算得上是個調皮的孩子! 當夕陽西下時,是雲最美麗的時候。太陽公公會在回家之前,讓雲穿上一件七彩的衣裳,使雲兒變得五光十色,非常耀眼,讓大家欣賞了這大自然的美景。 有時候,雲兒們便一哄而散的跑出來參加運動大會,使整片天空多采多姿。等大會結束了,風伯伯就把這些累壞了的雲兒送回家,好讓它們有充分的休息。 雲呀!雲呀!為什麼妳這麼神奇呢?
-
大馬青少年來我家
去年的十二月十七號,星期六,爸爸、媽媽在文化局辦了一個金門族譜成果展,有一群馬來西亞、祖籍是金門的青少年,也去參觀,我因為參加鋼琴比賽,也在現場,看到他們在尋找金門的親人,每一位看起來都很高興。 星期日晚上,爸爸就帶著我去救國團拜訪他們,他們都很開朗大方,有一個國小六年級的男孩走過來跟我握握手,並說:「你好叫我帥哥。」我就覺得很好笑。爸媽覺得他們大老遠來,應該多和本地的青少年做做朋友,所以請他們到我們家玩。 這群來自大馬的大哥哥大姐姐,因為在馬來西亞只碰過夏天,所以他們說要騎腳踏車來我們家,當時是晚上九點多,他們一路跟著我們的車。有人落單,有人摔了一跤;也有人正在享受冬天的風。到了我們家,我跟他們玩象棋、跳棋、其他的有些在唱歌,有些在彈琴,還有的在聊天,也有在看我們玩,最後他們要回去時,和我們合拍了幾張相,還有一位大哥哥對我說:「我要住在這,你去旅館睡。」我聽了就笑一笑,他也笑一笑。 那個晚上,過得特別的好,也特別開心,我頭腦一直想,為甚麼不到一天就交到那麼好的朋友呢?
-
小草的啟示
走在路上,路旁都會出現不少不起眼的小草,走在草地上,望眼看去,嫩綠的腳印,布滿田野;走在花園裡,這些小草也許就成了小小的配角。但即使是荒廢已久的草或是受到狂風大雨侵襲的草,它們依舊堅定不垮。在荒瘠的土地,孕育了許多看似微弱的小草,但也因為有了它們,使這個大自然增添了不少的氣息。 這一株株的小草,其實也蘊涵了生命真正的意義。它們就像社會上能力較弱,較不受重視的族群一樣,但是內心卻比誰都還要堅強,總是躲在角落,默默的努力。即使是扮演著不起眼的配角,但仍然是這個社會中不可或缺的角色。 相信每一個人心中,都有一株屹立不搖的小草,只要學習小草的精神,不管多困難的任務,都一定會努力完成;並且在心靈深處都有一株綠苗在滋長,讓生活中的每一天生機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