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園地
-
我想開設一家這樣的店
或許是之前看過一本名為「解憂雜貨店」的書的緣故,我的心中冒出了以後想開一家店的念頭。但問題來了,這家店是做什麼的?或者這家店要裝修成什麼樣子? 在現代社會中,人們忙於學習與工作,好似一台無情的機器。許多人早已忘卻其中的意義,只是無時無刻讓自己沉浸在壓力之中。那麼,心中苦心中累何處去?都在心裡罷了。久而久之,身心疲憊,成為一台生鏽的機器。 說到這,其實我想開的,是一家能為人解決煩惱,獲得快樂的店。店的外觀,將做成小木屋的模樣。在我心裡,木屋就是一種愉悅的象徵。而內部則分為三個部分。中間我將取名為「快樂販賣」,雖然是一個俗氣的名稱,但其提供的服務正如其名。我希望路過這家店的人,能留下一些讓自己覺得快樂的物或事,並將其寫下或將物品留在店內。他們不僅取悅了自己,又將好的情緒傳遞給了他人。 右邊部分是一個小型的心理諮詢室。但所謂的「心理諮詢師」並不是固定的,而是每天都會換成不同的人,他們也許來自不同的崗位,但都在看到我招人時,都會熱心前來幫忙。而最左邊的部分,則是做成信箱,提供那些有煩惱,但不好意思露面的人,他們可以將所有的不滿發洩在信中。而最後,這些信也會到我的手中,我會為他們提供建議,並在編好編號後放置前台,讓他們來取。 說實話,我認為想像開店是一件有些幼稚的事情,但也不難發現,有這樣想法的人其實都在想方設法幫助他人。 最後我想說,在現在的社會中,沒有人是沒有煩惱沒有壓力的,但我們可以互相幫助,將快樂帶給他人,這難道不是一種一舉兩得嗎?但還是希望在不久的將來會出現我想像的這一家店。
-
美麗的南橫
時光飛逝,期待的暑假終於來到了!這次,我沒有像以往安排國外旅遊,和家人從臺北出發,開始四天三夜的南橫之旅,現在回想起來,從高雄進入南橫公路,再到大關山墜道行經埡口,是我見過最塞的風光。 這一天天未亮,我們從臺北出發,遊覽車一路向南行走,我們也離開了這座熱鬧的城市,告別了城市中高大的樓房,抵達了高雄六龜。我特別喜歡這裡的新威森林,它位於海拔約二百公尺的位子,可以眺望一望無際的中央山脈,看著遠方高聳的山,心情隨著景色變得愉快,這裡的樹木就像人山人海的人群,全區綠意盎然,讓人好不快活。 車子慢慢的穿越山區,層層疊疊的高山聳立在兩旁,慢慢的終於進入南橫公路,到了大約一半的路程,因為道路很狹小,同時有許多車子要往來,所以我們塞在路上動彈不得,一直塞車讓我變得沒耐心,也讓我的心情變得不美麗。終於聽到一陣歡呼聲,車子往前行駛了,通過大關山隧道後,在我眼前變化多端的雲海美景,我在心裡讚嘆大自然的美,心境也變得愉快了起來。 最後我們終於來到了花蓮,看著一望無際的太平洋,看著小小的房子,彷彿一幅天然的畫作,很是美麗。聽著解說員的講解,我才知道原來花蓮有一個位於太魯閣國家公園名為布洛灣的吊橋,內橋長一百九十六公尺,距離溪谷約一百五十二公尺,當我站上吊橋時,心臟蹦蹦的跳著,雙腳微微發抖,很怕一不小心就會掉下去,真是令人難忘的經驗啊! 這次的南橫之旅,讓我體會到臺灣面積雖小,但還有很多地方和景點都是我沒去過的,大自然的風景很美,令人心曠神怡,值得你一探究竟,有機會我還要出去走走、呼吸新鮮空氣,認識臺灣不一樣的風景樣貌。
-
金城街道
金門是我成長十二年的地方,因為我住在金城附近,所以我常常和媽媽在金城街道出沒,金城也有許多觀光景點有廟宇、有古蹟、和老街,也有美味的小吃等等……,吸引了許多觀光客來這裡遊玩。 每年農曆四月十二日前後,金城都會舉辦迎城隍活動,吸引了來自兩岸三地的遊客。這一天,整個金城都變得熱鬧非凡。在我小時候,我曾坐過蜈蚣座,體驗這一獨特的活動。金城街上有各種美味小吃和伴手禮,如廣東粥、油條、貢糖、高粱酒等,都是金門備受歡迎的特色美食。 浯江書院是我童年時常和媽媽一同去的地方。這座建築非常美麗,充滿寧靜的氛圍。我經常坐在那裡的講堂,感受到寧靜和舒適,因為那裡沒有吵鬧聲音。書院後面還有一個小池塘,裡面養著許多魚,我經常在那裡嬉戲,這裡留下了我許多美好的童年回憶。 在金城的街道裡,有些地方,甚至角落值得讓我們去探索和觀察,像菜市場上有許多阿公、阿嬤拿著自己種的菜、抓的魚,其叫賣的畫面很美;沿著市場你可以買到很多伴手禮和特色小吃。當你走累了,亦可以找一間小店或咖啡店坐下來讓自己放鬆一下。相信你來到金城街道走一趟,你會發現它的美。
-
當面對自己犯錯時
所有人都會犯錯,但每個人犯錯時,心態變化都不同,有些人會選擇承認,有些不知道錯在哪?更有些人是明知道自己錯了,卻還死不承認,說了這麼多,我來分享我面對自己犯錯時的心態和過程。 在我國小時,常常與老師吵架,因為我的個性常常生氣起來,連我自己都控制不住,而且在國小的我,又是那種死不認錯的人。有一次我在班上玩球,結果不小心手滑了,丟到老師的腰部,然後我就馬上躲起來,老師轉頭問說:「是誰在玩球,還丟到我。」當然,老師第一個就問我說:「是不是你。」我說:「不是,怎麼可能是我。」結果下午有一位同學去跟老師告狀是我丟的,我就被叫去問來問去,一開始,我都否認,但後來就承認了,老師還跟我說:「你一開始承認就不用站這麼久了。」,所以之後每一件我做的事,都承認了,但不關於我的事,我會很不開心的說:「又不關我的事,問我幹嘛。」這就是我其中一個經驗! 在我看來,犯錯其實是一件蠻常見的事情,但是有些細心的人,犯錯就是一件不常見的事情,犯錯其實並不可笑,可笑的是,你犯錯了還死不承認,國小的我就是一位可笑的小孩。沒有任何一個人是完美的,世上每一個人都會犯錯,可能連老師、校長、警察、打掃人員、消防員、教練、運動員、總統、軍人,任何一個人都會犯錯,或多或少而已,所以要勇於承認,不要犯錯還不承認,要當一個勇敢承認錯誤的人。
-
故宮博物館之旅
今年的雙十節連續假期,爸爸、媽媽帶我和弟弟到臺北故宮博物院參觀,聽爸爸說他一直很想帶我們兄弟來,這次假期終於實現他的夢想。首先,我們走過一連串的階梯後,到了那個藏有奇珍異寶的博物院,這是我第一次來,所以覺得很新奇。 由於連假關係,來到故宮博物館的人潮眾多,大部分是親子或是日本、韓國遊客。這次的參訪,12歲以下小朋友門票不用費用,所以我跟弟弟可以免費參訪。進入參訪的地方,我們從一樓開始參觀,滿滿的藏品都是稀世珍寶,讓我大開眼界。之後,我們陸續到二、三樓參觀博物館珍藏的書畫、青銅器、瓷器、玉器等,一件件國寶級的展品,都讓我們目不暇接,流連忘返。 其中,令我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故宮三寶」翠玉白菜、毛公鼎及肉形石,這也是故宮博物館內人氣最旺的寶物。翠玉白菜是由翠玉所琢碾而成,潔白的菜身與翠綠的葉子,讓人忍不住想多看一眼,爸爸請我們認真地觀察白菜上面,其實可以清楚看到菜葉上停留著兩隻昆蟲螽斯和蝗蟲,它們的寓意是多子多孫;毛公鼎的外型雖然樸實渾厚,但是內壁裡的銘文卻是提供西周「宣王中興」及不見於文獻記載的毛公最詳實的史料;肉形石是由堅硬的玉髓類碧石所打造而成,看起來真的很像一塊剛起鍋的東坡肉,鬆軟又富有彈性,讓人看了真想忍不住咬一口。近年來,毛公鼎、翠玉白菜、肉形石被合稱為只能看不能吃的另類「酸菜白肉鍋」,也是參訪故宮博物館時必見之文物。 短短的三個小時故宮參訪,我們已鐵腿,但卻讓我們獲得寶貴的知識,看到傳說中的故宮三寶,並且與它們拍照留念,以後看到照片時,我想我能回憶起當時的參訪畫面。
-
一次真心的道歉
「抱歉」不是那麼輕而易舉就可以說出口的話,這兩個字很多人都覺得很簡單,但真正要說出口時,卻說不出口。 有一次,我們全班一起去上游泳課,那時大家都非常開心,因為是五年級上學期第一次上游泳課。下水的時候,我不小心踢到旁邊的同學,讓她喝到水,當時我非常想要和她說抱歉,但是始終說不出口。就這樣,每一次的游泳課我因為不想再踢到她,所以都沒和她一起游,直到上一次六年級游泳課時,我決定要把這一聲抱歉給說出來,因此下水時,我成功地把這聲抱歉說出口,但她其實早就不在意了。總之,我非常開心,也慢慢的和她一起游泳,加深感情。 這件事也讓我們兩個成為了好朋友,我們在下課的時候常常一起玩,也常常一起分享好玩、好吃的東西。我們到現在還是班裡公認的好朋友,我一定要好好的珍惜這個好朋友,一起玩、一起提升成績。 希望以後我們兩個有一個美好的游泳課,不要再喝到水了,並且可以玩得非常開心!現在,我們兩個在換衣服、沖澡的時候會等對方,做什麼事情都會一起做,游泳課上完也會一起分東西吃,希望我們兩個可以成為永遠的好朋友,一起做非常多的事情。
-
我學會了英文
自從學會英文之後,我已經可以很流暢地背出所有的英文單字,也能說出完整的句子了。 我想學會英文,因為我的夢想是長大以後到國外念書,除了看當地的風土民情之外,我更想要用英文和當地的人進行溝通與聊天,因此我下定決心,我就是要學會英文。 平時,我在生活中只要看到看板上或者電視上出現的英文單字,都要花很多的時間才能將單字唸出來,幸好媽媽幫我報名了英文補習班。過程中,我總是覺得:「天啊!可以放棄了嗎?」面對眼前的各種困難,只有一個念頭,那就是別再學了!幸虧在媽媽不斷的鼓勵與陪伴下,我堅持住了! 一開始學習英文的我,就像是嬰兒牙牙學語般,完全不懂最基本的英文字母,更別說是英文文法規則了,於是我跟著老師的腳步,一步步的練習,漸漸的我可以說出簡單的句子了。 學會英文後的我,已經可以用簡單的句子和外國人溝通,並表達我想要的事情,真是太棒了!
-
暑假買菜時光
暑假的時候,姊姊一到下午就會帶我們去買菜,有時去漁會,有時去家樂福。令我生氣的是,摩托車只能載兩個人,沒辦法,我只能待在家,孤伶伶地發呆,覺得寂寞。 這天,終於可以一起去買菜了,因為姊姊帶了一個看起來聰明伶俐的小姐姐,多一台摩托車可以載人,我們要一起去家樂福買東西。一到家樂福,從四面八方吹來的涼風很舒服,裡面的東西琳瑯滿目,我們快速的買完東西,開心的回家。 隔天,我覺得我還是在家好了,因為我還沒寫完暑假作業,如果沒寫完,開學會被老師罵,我還是早點寫完比較好。如果不想寫作業的時候,我會在家裡發呆,有時候會躺平休息,趁暑假好好放鬆。
-
我最珍惜的家人
一般人最珍惜的是物品,但最根本的源頭卻沒注意到,那就是最重要的家人。家人給了我們的一切,沒有他們,就沒有我們。我們可以說和家人是天生一對,父母不但生下我們,在我們沒能力工作時,還給我們一切食衣住行育樂的生活所需,給我們最良好的生活品質。 家人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存在,有家人的愛與支持,帶給我無限的幸福和學習空間。 我小時候可說是多災多難,出生時乙型鏈球菌感染,一出生就住院二週,二歲後癲癇不斷發生,牙齒全麻治療、多生牙、陰囊水腫開刀住院,甚至是骨折上石膏,這些情況爸媽主動觀察到,帶我去醫院,為我擔心,替我想辦法,我因此請假無數,而爸媽則想盡辦法讓我轉換心情,使病情快點痊癒。我很感謝他們,發現時就快馬加鞭帶我去醫院,沒讓我病情加重,並且支持陪伴我。我的爸媽是老師,他們用專業來替我教授解惑,開發潛能,增加我的興趣,並培養我的數感,給了我動力,讓我參加與我專長有關的比賽取得佳績,提升我的信心,大大改變我的成績,還讓我去學習英文,「語」國際接軌。 從取名字到打電動都跟著我,述說了我和妹妹的愛。她的名字叫瑀辰,是我命名的,因為以前我在安親班時跟她同音的人都很聰明,我希望她很聰明,就給她取了這個名字。她凡事都學我,看到我打電動都會跟著我學。爸爸說小孩子都喜歡和哥哥、姊姊學習,所以我要做妹妹的好榜樣。 家人在生活中給我支持,是給我方向的指南針。家人代表我的一切,在生活中絕對不能失去他們,他們幫助我很多,所以在有能力的時候,一定要孝順他們來作為報答。
-
那一夜颱風訪金門
晚上吃飯時,我們看到新聞不斷的播報颱風即將登入的消息,我很期待,因為明天可以放颱風假!可是我又有點害怕,因為明天我就要經歷沒經歷過的颱風,阿嬤還說颱風沒有這麼好應付,又讓我的心裡更加害怕,我從小都沒有經歷過颱風,所以我對颱風毫無防備。 當天一大早起床,我聽到窗戶邊嘩啦嘩啦的聲音,心想應該是颱風來了,我緩緩的打開房門探頭一看,果然沒出乎我的意料,颱風來訪金門了!不知如何是好的我,匆忙的跑到樓下問媽媽該怎麼辦,媽媽輕聲的說沒關係,你去看看有沒有積水,我飛也似的跑到樓上看是否有積水,可是我們還是晚了一步,因為風雨實在太大了!我看到這一幕畫面後大聲的叫媽媽,媽媽聽到聲音後匆忙的跑上來,接著媽媽去拿毛巾堵住縫隙,而我則是去拿拖把,把地上的雨水拖乾淨,才解決了一個大麻煩。 第二天出門時,我發現路上的樹倒了很多、落葉也很多,有一些好心人幫忙打掃,但這些只是一點點傷害,還有更可怕的,例如:池塘的水滿出來,還有學校的新校舍積水,導致工人又重新開始做,但颱風來也是有好處的,因為金門沒什麼水,所以颱風的暴雨讓太湖水池的水變多了。 颱風是不可避免的,誰也決定不了颱風什麼時候來,所以我們一定要準備避難包,裡面放手電筒、糧食、手機等等,以防萬一!但記得避難包要放在明顯的地方以免找不到,希望颱風不要來了,因為它破壞了我美麗的家園。
-
影響我最深的一句話
平常不注意的事,突然遇到緊急狀況,就會令人印象深刻。還記得有一次要考試,我只顧著玩,沒想到一玩就玩了一下午,到了晚上,我才趕緊將評量拿出來練習,因為已經很晚了,只想快速完成,於是我快馬加鞭地將複習的功課寫完,就上樓睡覺了。可想而知,隔天考試的成績就慘不忍睹!我看著答錯的題目目瞪口呆,因為都是不該錯的,真是太可惜了。 經過這次的失誤後,我才深覺,曾在書中學過的朱子治家格言「宜未雨而綢繆,毋臨渴而掘井」影響著我之後做事的態度。我們常勸人凡事要做好準備,防患未然,否則事到臨頭,手足無措就來不及了。還有一次,游泳課要考試,因為那時我確診,之前也幾乎沒有游過泳,所以到考前一個禮拜才趕緊和大姐一起去加強練習,我一直擔心到時候會不會考不過?所以之後的游泳課我就拚命地學,還好沒有考試,讓我鬆了一口氣。所以,我們都要時時未雨綢繆,才能按部就班的,將每件事情都做好,也才能有萬全的準備。 在做任何事之前,都要先提早做好準備,規劃好該做的事情,才不會事到臨頭需要趕緊設法補救,這樣可就來不及了。 有一次,在網路上看見一位小姐曾經沒有自信,導致考試考不好、做事不成功,後來因為一句話鼓勵她,讓她開啟了內心的一扇窗,受到啟發,走出低谷,從此找到她的天賦與才能,決定到偏鄉教小朋友藝術與創作,讓她找回自信。許多人都可能因為一句話而受到影響,改變了人的個性、行為等,讓人有好的轉變,所以我覺得我們要學習判斷好話與壞話。一句話對人影響很深遠,俗語說「快樂學習,才能使人生更有意義」希望我們都能深受好話的影響。
-
阿嬤的回憶
俗話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阿嬤常常對我說:「不要浪費食物。」我就會想到一首古詩,憫農詩「鋤荷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飧,粒粒皆辛苦」,也會想到阿嬤和我說過的故事,告訴我以前生活有多麼辛苦、多累,跟現在比起來,現在的我們過得多幸福、多幸運。 阿嬤說外曾祖母生了10個小孩,阿嬤是長女,她六、七歲的時候,都在家裡照顧弟弟妹妹,還要做很多家務事,每天三餐都只能吃「地瓜」,又稱為「活命菜」,陪他度過艱苦的歲月,好一點時候可以吃西瓜乾和稀飯,想吃大魚大肉都不行,因為很窮又沒錢,所以買不起,只能吃地瓜。 阿嬤還說,以前在家無聊的時候不是踢毽子,就是玩捉迷藏,有時候會跳繩或是帶弟弟妹妹去山上挖地瓜、採山菜,不像現在去菜市場就可以買到很多菜。而且以前要到山上撿木柴升火才能煮飯,現在只要打開瓦斯爐就好了,很方便。 我覺得阿嬤以前的生活很辛苦,要做什麼都很難,聽完故事後才知道我們有多麼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