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園地
-
我的夢想
每一個人都有幾個夢,我也不例外,但是我的夢想並不是當一個大明星,也不是當個大老闆擁有許多錢,而是當個出國比賽、為國爭光的運動選手,別人可能會覺得不可能,但這對我來說卻是一個很特別的夢想。 當運動選手這個夢想,是因為我看到世界大學運動會的選手都很厲害,再加上我體育的成績也還不錯,而且運動可以維持健康,所以我希望我的夢想可以實現,讓我能出國比賽為國爭光。 但我不懂事實,只會夢想當大老闆,擁有許多錢,卻不知道當個運動選手是個怎麼樣的工作。我現在懂事了,才發現當個大老闆擁有很多錢,生活是可以過得很奢侈、很豪華,你可以買許多東西,但是我卻不能放縱自己開心的玩,不能想像沒有歡樂的生活,一起當個無聊的大老闆,我比較想當個簡單卻又有興趣的「運動選手」。 人生苦短,在時間的洪流裡,我們是多麼渺小,但是有願就有力,只要持續的努力,我相信鐵杵磨成繡花針,雖然夢想很遙遠,但我堅信一步一腳印,有付出就會有收穫,總有一天,我的夢想一定會實現,成為一位運動選手。
-
「呼叫少年」觀後心得
我覺得這部影片很感人,可是有些人會用異樣的眼光,或是嘲笑的心情去看這部教育片,我認為影片中的女主角不是沒有優點,她是沒自信,每個人都會有優點或缺點,像女主角的優點就是樂於幫助他人,讓那些被欺負的同學不再被欺負,影片中有一個男生是聽力有缺陷的人,必須要戴助聽器輔助,他覺得自己戴助聽器會被霸凌,所以就不戴了,為此他就去學唇語。我卻覺得他若是被欺負,就應該去報告老師,而且沒有試試看怎麼知道?我覺得他太早就下定論了。 某天,女主角耳朵突然聽不見了,我猜想著,她會聽不到的原因可能是她整晚都戴著耳機,老師說在發育的時候,要保護聽力若是一直在噪音下,會影響到生長。影片中的男主角和女主角最後成為朋友,並且互相照應。 我很想知道,聽不到的感覺是什麼?因為我從來沒有耳朵聽不到的時候,我覺得就算耳朵聽不到也不要不面對現實,他們認為耳朵聽不到就會被霸凌,耳朵聽不到就會被嘲笑,很多人就是沒有同情心和同理心,才會用其他眼光去看待他人。 所以這樣的方式對待對方不只會傷心,而且還有可能對自己更沒信心,所以我們要有接納他人的包容心。這部影片就是要告訴我們每件事不要因為挫折或是身體的缺陷就放棄,要勇敢面對自己的人生。
-
仰望星空
在一個寧靜的夜晚,當我在家的前院仰著頭看著天空,在這裡沒有光害,星星看起來特別清楚,周圍不是可怕的漆黑,天上的月亮和雲朵,把這裡鋪上一層淡淡的灰、淡雅的銀。 我喜歡靜靜的看著星星,星星在天上一閃一閃的,好像想跟我說什麼。有時,我會想一大堆問題:星星上頭有沒有「人」呢?會不會也有一個小朋友,正看著地球呢?有沒有人跟我正在看著同一顆星星呢?這些星星看過地球千百年的變化,假如它們會說話,有什麼想告訴我們的呢? 星星不會說話,卻是最好的傾聽者。有一次,我因為跟同學吵架,所以一邊看星星一邊回想受的委屈,忍不住就流下眼淚。在眼淚的模糊中,我看到星星似乎變大了、變近了,它柔和的光暖著我的眼。我的心情慢慢變得平靜,再想想受到的委屈,發現自己似乎想太多了。那天,我特地跟星星說聲謝謝,而星星也對我眨了眨眼。 星星啊,謝謝你們總是在那裡,謝謝你們總是溫柔地看著我。謝謝你們,美麗的星星!
-
美味的一天
某天,老師跟全班說:「期中考過後要給你們做壽司。」全班聽到就開心極了,大聲跟老師說:「謝謝!」老師也很開心,後來老師告訴我們:「因為班上有兩位學生要去童軍露營,所以改成下禮拜四再做壽司。」老師還要我們在那之前準備好材料,當天帶來學校放在餐具櫃子的上面,從那天起我就開始期待做壽司的日子到來。 星期三時,小黃瓜在前天就買好了,可是美乃滋沒買到,幸好小妤有帶來。我們請阿嬤幫我們煎蛋,再切條,最後把材料放在一個袋子裡,準備隔天要帶去學校。在睡覺前,我覺得我好像飛到天堂,讓我很高興。 今天終於是做壽司的時候,我們先把材料放在桌上,再去洗手。老師先讓我們看一小段的教學影片,接著到餐廳,老師示範如何包壽司,我們看得目不轉睛。我和小妤一起合作,我們一起放食材,我捲她切,裡面放了鮪魚、小黃瓜、肉鬆等許多材料。我跟小妤說:「切壽司不要切到桌子,要小心喔!」在動手做壽司時,我跟小妤很愉快。 大家都要做一捲壽司分享給工友、老師和哥哥。我們做完後還一起整理使用過的地區。我和全班一起整理,整理過程中,另外一桌的人有些食材都掉在二年級的桌子下,老師說:「請把這些食材掃起來,因為這是我們班製造的垃圾。」這次的活動讓我很高興,因為可以做出美味的壽司。
-
我喜歡
我喜歡的學習活動有很多種,它們都帶給我快樂的時光,其中我最快樂的是去彈鋼琴,因為彈鋼琴可以讓全身放鬆,也可以聽到美妙的音樂。現在,我已經會彈很多曲子了,每當我彈琴時,我會覺得很快樂,我要多多練習,享受美好的彈琴時光。 我也很喜歡閱讀,因為閱讀可以增廣見聞,增加許多知識,知道好多好多有趣的故事,生活經驗,也可以讓我作文能力變更強,因此,從小,媽媽就買很多故事書送給我,無聊時,我就會拿出來看,現在,我也會到圖書館借書回家看。 放假時,我們全家人會一起到戶外活動,有時到學校操場運動,有時到中山林散步,有時到海邊挖蛤蜊、堆沙堡,全家人一起出遊,可以讓身體健康精神好,所以,這也是我喜歡的好時光。今後,我要把握時光,好好學習,更珍惜這些美好的學習活動,讓生活過得更充實、更有趣。
-
校外教學
上星期五,我們學校進行校外教學,我們去參觀環保公園和瓊林,到哪裡都可以認識到很多學校都學不到的知識,也可以認識到瓊林哪些最有名的古厝。這一次就讓我們一起展開一趟開心的校外教學,看看大家能在活動中學到哪些知識。 第一站我們來到了低碳教育館,低碳教育館是這幾年才建造完成的,一樓有一個地方我覺得很酷,那就是魚菜共生系統,因為魚和植物可以互相提供生長的養分。教育館的樓上還有遊戲,我一邊玩遊戲,心理一邊想著自己好像在那個世界做環保。參觀完低碳教育館,我們就去環保公園找尋風獅爺,哇!有好多隻風獅爺站在草地上,好像在歡迎我們,有的風獅爺很大,有的風獅爺很小,我覺得有些風獅爺,像是在找我一起玩。如果大家有空的話,也可以去低碳教育館和環保公園,說不定看到的風獅爺和我看到的感覺不一樣。 最後一站我們來到了瓊林,我們先走坑道,坑道裡面很涼快,一走出坑道,我們就看到一尊風獅爺,那尊風獅爺身上有好幾件披風,嘴巴還有巧克力口水。接著,我們就去參觀古厝,最有名是蔡氏家廟,而且蔡氏家廟很容易就找的到。再來,我們就去找石敢當,因為他很小,又藏在牆上,所以大家要找他的時候,一定要很仔細,大家如果有空的話,也可以去瓊林多多認識古厝。 我覺得這次的校外教學很好玩,因為可以了解到風獅爺的功能和古厝的由來,可是我建議學校以後可以去太武山、柳營等地方,我也希望以後四年級,可以和我們一起去,這次我最喜歡的地方是環保公園,因為可以讓我知道每個風獅爺長相身高,希望我的建議可以實現。
-
新加坡國際交流活動
令人期待的新加坡國際交流活動終於來臨了,一大早,我帶著愉悅的心情,踏著輕盈、期待的腳步前往中正國小搭乘遊覽車前往機場展開為期一週的新加坡參訪之旅。 從飛機起飛到降落,意味著即將揭開一段嶄新的旅程。出了機場,第一眼所見,果然只能用「乾淨」來形容,看看街景,就能知道它是一個整潔有序的國家,人行道上一塵不染,且路旁四周為了環保而種的大樹,因其氣候因素,每棵都長得枝繁葉茂,「花園城市」的美名果真名不虛傳。 第二天,我們來到充滿濃厚印度風情的小印度街,它是十九世紀從南印度移居此地的印僑聚集的區域,整條街上的每一間店都有自己特色的服裝、飾品,且空氣中瀰漫著一股香料的辛辣味,濃濃的異國風情,證明了新加坡的族群和平共處。 第三天,我們來到位於浮爾頓旁的魚尾獅公園,它是新加坡的象徵物,壯闊的獅頭加上靜如止水的魚尾,形成獨特的風格,它靜靜的注視著往來的人潮,彷彿歡迎遊人的到訪,氣勢威武的神態令我印象深刻。傍晚吃完晚餐後,我們前往金沙酒店看東南亞最大規格的聲光水舞表演,漆黑的夜空,點起盞盞的燈光,在河畔濺起的水柱上,著各式人物,讓人嘖嘖稱奇,象徵新加坡先進的科技。 第四天,我們來到創立於一九四七年三月,前身為南僑中學附小的南僑小學,它是新加坡福建會館屬下六所學校之一。一進學校,處處看見不同膚色的學生,有亞裔、印裔及馬來人等,且英語是他們通用的語言,我的伙伴正好是印度人,不會講華語,導致我們溝通困難,只能比手畫腳。學校裡有文具店、牙醫診所,而且吃的東西還要自己買,跟我的學校不一樣,非常的特別。下午,我們來到極具傳統色彩的牛車水市集,它是十九世紀初被指定為中國移民居住的區域,這裡總是熱鬧繁華,狹窄的店前五角基、昏暗的小巷和街頭小販喧鬧的叫賣聲依然保留了牛車水的歷史痕跡隨處可見,而現代化景觀也緊緊相隨,讓我們輕鬆自在地遊走於這些狹窄的街巷,也不會感到厭倦。 傍晚,我們到新加坡非常有名的松發肉骨茶店小館吃飯,當餐點一送上來,我細細品嚐熬煮到入口即化的豬肉,一咬下去,鮮嫩多汁,配上一口濃郁的湯頭更是絕配,那一餐我吃的好飽,真是太滿足了! 第五天,我們來到南僑小學參加他們的多元文化種族活動,接二連三的精彩表演,讓我看得目不轉睛,驚喜連連。接著,我們來到甘榜格南,座落在馬投影士吉街的蘇丹清真寺是甘榜格南的一個標誌性建築,擁有洋蔥形的金色圓頂和巨大的祈禱堂,是新加坡最大的清真寺。吃完晚飯後,我們到濱海灣花園欣賞繽紛色彩與光舞共演的超級樹表演,以大樹為意象的擎天樹點亮燈飾,搭配音樂幻化成光舞音樂秀,擎天樹的色彩變換充滿夢幻感。 第六天,我們來到二○一一年正式開幕的環球影城,它坐落在新加坡最大規模的親子家庭休閒目的地聖淘沙名勝世界,在這裡讓電影世界的神奇,為您掀開探險旅程的序幕。它共設置二十四個遊樂設施和景點,擁有十八項專門為其設計或修改的遊樂設施,一陣陣歡笑聲和尖叫聲此起彼落,拼湊出無數美好的回憶。 俗話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這次的出國交流參訪活動,讓我獲益良多,希望以後有機會能再出國拓展視野,學習更多書本裡沒有的知識。
-
全家的相片
我們全家常去旅行,旅行中常拍了很多照片,讓我印象深刻的有三張照片:第一張照片是在台中科博館拍的,我們在科博館內看到非常大的恐龍和青蛙,有有毒的青蛙,也有沒有毒的青蛙,我看到一隻超大的青蛙雕像,媽媽幫我們跟青蛙雕像拍照,青蛙的顏色是黃色和黑色,我和姐姐跟爸爸一起拍下這張紀念照片,我非常想再拍一張,可惜媽媽說要回家了。 第二張相片是我在台灣搭高雄捷運到草衙大魯閣,我看到好多遊樂設施,有摩天輪、賽車場、碰碰車等等,還又看到了一間公仔博物館,裡面還有鋼鐵人,媽媽幫我們跟鋼鐵人一起拍照,我擺了一個帥氣的姿勢,鋼鐵人的顏色是紅色和黃色,我迫不急待地叫媽媽把相片印出來。 第三張照片是我在嘉義的高跟鞋教堂拍的,他是用水來色的玻璃做的,我擺了一個像拿著鞋跟的姿勢讓媽媽拍照,聽媽媽說:這教堂是紀念得到烏腳病的人所蓋的,非常有意義。
-
我們這一班
說起我們這一班,可以說是別具特色的一班。我們這一班有各種人才,我們這班有跑步很快的人,我們這班有考試名列前茅的人,我們這班更有幽默風趣的人。若真要形容我們這一班,可說是十項全能、人才濟濟呀!我們班有時充滿歡笑聲,有時充滿神祕感,真是個有趣的班級。 我們的老師名叫楊玲,楊玲老師平時活潑大方,個性溫柔,她對我們很有耐心,她的上課方式是把我們分成小組來上課。 我要介紹班上兩位風雲人物,第一位是許庭碩,他可是班上鼎鼎大名的畫家呢!他的畫都很逼真。第二位是許意祥,她是班上的跑步高手,也是班上的開心果呢! 我還記得有一次和同學在打籃球時發生了衝突,雖然有發生一些不開心的事,可是下課時能和同學一起打籃球,我還是樂在其中。 我對四年一班的期望是大家能開心的玩,彼此不吵架,也希望大家都能學業進步、再接再厲。
-
本班臥虎藏龍
說起我們班,真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各個臥虎藏龍,要說三天三夜,也說不完。 像我們班有楊景元,他是搞笑天王,因為我們生氣時,景元就會逗我們笑,讓我們哈哈大笑;羽軒是繪畫天才,因為她畫畫很努力,每一筆都慢慢地著色,畫出來的畫很漂亮;金禾是灌籃高手,因為他打籃球真的很厲害,樣樣運動項目都難不倒他,他也是我最好的朋友;旭城是老師的小幫手,每天都要整理作業,然後拿去辦公室給老師;昀融是數學天王,因為每一次數學考試,他都可以拿到滿分。 本班人才濟濟,多到寫不完。
-
浯島之美
大地換上了一襲金黃色的新衣,飽滿的稻穗,迎風搖擺,在訴說著秋天的到來,這又是個豐收的季節,光輝十月已降臨浯島。 十月,那秋風吹來,國旗飛揚,熟悉的旋律,預告著中華民國的生日到來。今天的我們可以擁有台、澎、金、馬的領土,過著自由民主的生活,這都要感謝那些為國犧牲的英勇戰士們,沒有他們就沒有今天的幸福金門。 浯島—金門,她擁有獨特的戰地風光,這些都是英雄烈士守護家園的痕跡。那北山古洋樓,中西合璧的風格,訴說著金門人下南洋「落番」的特殊文化,那一個個怵目驚心的彈孔,訴說著那古寧頭戰役國軍英勇守護台海的歷史。 優揚的音樂傳來,平靜的水面宛如一面明鏡,在柔美的燈光襯托下,這是獨一無二的翟山坑道音樂節。翟山坑道,一個有水路二者的坑道,全靠人工挖掘,只為了戰爭時能提供軍民安全的補給。而如今,這奇特的坑道卻有著天然音箱的效果,那樂聲訴說著一個個血淚交織的故事。 沒有都市的霓虹燈,吵雜的人聲、車聲…。在寧靜的夜晚,在絢麗的燈光秀中,莒光樓為單調的黑夜加了一層薄紗。在這重要地標內,保存了無數當年國共對戰時的珍貴文件,而「莒光樓」這三個字,更是一個默默無聞的英雄—賴明生所題。他在大、二膽之戰時,即使負傷仍堅持完成任務,使國軍大獲全勝。如今站在莒光樓之上,俯瞰那浯江溪,歷史與流水雖流逝,留下的是屹立不搖的金門精神。 鬼斧神工、嘆為觀止的擎天廳,有著濃濃的神秘色彩。花崗岩下那雄偉盛大的大禮堂,散發出莊嚴的感覺。排列整齊的軍徽、軍旗,讓人肅然起敬。牆壁上一個個的鑿痕,顯示當年在科技不發達時官兵們挖掘的辛苦。蔣中正先生親自題的「擎天廳」三個字,更有人定勝天的意味。 金城褒揚邱良功母親守節的貞節牌坊,充滿文化氣息的浯江書院,水頭的酉堂、得月樓,那閩南式的山后民俗文化村,紀念八二三炮戰的戰史館,每年夏天舉辦花蛤季的尚義海灘…等,展現了浯島金門不同面向的美。金門更是個運動島,一月的馬拉松長跑,有著濃濃的本土味;七月的泳渡料羅灣,更顯示出金門地理位置的重要;每天不畏辛苦訓練的體操隊,屢次在全運會中嶄露頭角。浯島處處皆美,但最美的還是金門人親切的問候,那無可取代的濃濃的「人情味」。
-
烈嶼與我
烈嶼,這個詞或許在別人耳中,非常陌生,但對我來說,卻是再熟悉不過了。它是我的家鄉,我從小成長的地方。它是離島中的離島,更是位於全台灣的最西邊,地理位置非常偏遠。在很多方面都不如台灣本島來得方便,但是它並沒有因此而沒落,它成為了一個觀光勝地。不過對我來說,烈嶼跟我最緊密的連結,還是「芋頭美食」。我的爺爺本身就種芋頭,奶奶又是料理高手,所以從小到大,我嘗過各式各樣的芋頭料理。 烈嶼的芋頭又香又綿,吃完後齒頰留香,,在各式各樣的芋頭料理中,我最喜歡的便是「芋頭絲海苔捲」跟「炸芋頭」。芋頭絲海苔捲的做法較為特別,是將芋頭刨成絲以後,下油鍋炸,炸到芋頭絲變酥脆以後,盛到盤子裡,淋上美乃滋,再把海苔捲甜筒的形狀,放入炸好的芋頭絲,就完成了。我覺得它是眾多芋頭料理中較為新穎的一樣,一咬下去,炸芋頭絲的清脆,配上美乃滋的甘甜,還有海苔濃郁的海味,堪稱絕配,也是來烈嶼必吃的經典美食之一。第二道「炸芋頭」跟第一道菜的做法比起來就簡單多了。只要把麵體混好以後,把切好的芋頭裹上一層薄薄的麵衣,再下鍋油炸就完成了。吃起來是外皮酥脆,裡面的芋頭卻是香甜又綿密,也是芋頭料理當中不可或缺的菜色。 烈嶼是我從小生活的地方,我對這片土地有著深厚的感情,它雖然位於很偏遠的地方,但它擁有的是絕大多數地方沒有的,我愛烈嶼,我以烈嶼為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