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園地
-
我的阿公阿嬤
我家有兩個寶貝,他們是我的阿公和阿嬤。在我很小的時候,輪流照顧我、抱著我睡覺、牽著我的手、陪我學走路,為了讓我快快長大,每天準備香噴噴、最營養的東西給我吃。他們是我心中永遠的寶貝,我也是他們心中最愛的寶貝。 我的阿公,每天接送我放學,還會帶我去買我最愛的棒棒冰。我最喜歡每天下午跟阿公一起泡茶,聞著淡淡的茶香,吃著好吃的餅乾。小時候,他常帶我去海邊走走,吹著涼爽的海風,迎向一波波的浪花,我要在沙灘上撿貝殼、堆沙堡,送給阿公當禮物,謝謝他辛苦的照顧我。 我的阿嬤,週末常常陪我參加各種活動,例如纏繞畫教學、擴香石DIY、用碎玻璃做項鍊課程、體適能活動、健走活動、扯鈴活動、科學課程、競賽活動等等。此外,她也會陪我去溜滑梯、騎腳踏車、散步,透過這些活動的參與,增加我和阿嬤間的互動,也讓我們的心更緊密,讓我更了解親情、孝道的觀念,能跟阿嬤一起參加活動真的太棒了! 我非常愛我的阿公和阿嬤,謝謝他們的照顧與陪伴。我希望阿公阿嬤身體健康、快樂平安。未來他們若老得走不動了,我就是他們的拐杖,扶著他們慢慢走。所以,我想要跟我最愛的阿公阿嬤說:「小寶貝永遠愛著你們!」
-
時間的重要
古人有云:「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這句話揭示了時間的珍貴與無可取代。有多少次,我們因為沒有好好珍惜時間、沒有妥善利用每一分每一秒,而留下遺憾與悔恨。這些遺憾,其實原本是可以避免的。 還記得那次難得的機會,我滿懷信心地報名了數理資優生的甄選考試,心中充滿期待,幻想自己成為資優生的模樣,雀躍不已。然而,現實卻給了我狠狠一擊。週日,我滿心歡喜地拆開老師發給我的資料夾,卻驚訝地發現考試時間竟是前一天,霎時如遭晴天霹靂,腦中一片空白,內心湧上無比懊悔。媽媽冷靜地聯繫老師,希望能有補考的機會。但我知道,機會早已從我指縫溜走,通知單上白紙黑字清清楚楚,主辦單位怎麼可能為一個粗心的學生再開後門呢?果不其然,媽媽遺憾地告訴我,只能等到國中再努力。但我明白,那將是我最後一次接觸資優生的機會了。 化學家與物理學家居里夫人,為了不浪費研究時間,甚至在家中的會客室都不放椅子,只為縮短談話時間。她深知時間的價值。同樣,發明大王愛迪生也曾說過,人生苦短,而浪費時間更是罪不可赦的錯誤。正因如此,他們才能在有限的生命中創造無限的價值。 時間是最公平的,每個人每天都只有二十四小時。但真正的差別,在於我們是否懂得掌握時間。唯有學會時間管理,才能讓生命更加充實、避免遺憾。讓我們記住時間的重要,把握每一個當下,讓人生不留白。
-
雨聲
滴滴滴 第一滴雨落在土地上 喜孜孜 喝了水的土地將喜悅分享給小花 滴滴滴 這一滴滴雨落在來不及穿上雨衣的騎士臉上 好刺痛 淋了雨的騎士加快了速度飛奔回家 滴滴滴 這一滴滴的雨落在了汽車上 乒乒乓乓 好像外接了音響一樣熱鬧無比 滴滴滴 我只希望雨能快點停下 我不想待在家裡 我想在操場跑步
-
金門海岸的魔力
金門是我的家鄉,這座位於台灣海峽的小島,擁有獨特迷人的魅力。每當站在金門的沙灘上,都讓我感到一種難以言喻的魔力,彷彿整個人被這片汪洋大海所征服而無法自拔。金門的海岸風景很漂亮,到處都是數不勝數的美景:藍天白雲的大海、燦爛奪目的陽光,還有尖尖刺刺的軌條岩。這些美麗的景色都在金門,還不趕快來金門玩! 金門的海洋不僅是一道自然景觀,也承載著悠久的歷史和文化。這裡曾經是兩岸對峙的前線,而現在卻成為和平的象徵。走在海灘上,時常能看到戰爭留下的痕跡,例如防禦工事、碉堡和坑道等。這些遺跡與深藍的大海交織在一起,彷彿在向我們訴說這片土地的滄桑歷史。 此外,金門的海岸有一種奇妙的力量,能撫慰人心。當你有煩惱、生氣或是不開心時,只要看著無邊無際的大海,傾聽浪花和風的聲音,就會感到心情逐漸變得平靜下來,取而代之的是和平與寧靜。海風吹拂著我的身體,彷彿能將一輩子的煩惱與不快抹去,讓人重新充滿力量。 金門的海岸就像一位厲害的魔術師,總是能帶給我們驚喜的景色。它的魔力不僅在於自然之美,更在於觸動人心,讓每個人都感受到這份深刻的愛。
-
島嶼絮語
如果說金門本島像一位守在海峽口岸的長者,那麼烈嶼,便是他胸前一顆閃亮的小玉佩。這塊島嶼,雖然面積不大,卻蘊藏著屬於自己的深邃。它靜靜地橫臥在藍色的海面上,彷彿是一隻乘著浪潮的小船,永遠凝望著對岸,訴說著一段段未曾停歇的故事。 清晨的烈嶼,空氣裡總帶著鹹鹹的海味。當第一縷曙光灑落,島上的沙灘便如一面金色的鏡子,反射出耀眼的光芒。站在雙口海灘上,耳邊傳來浪濤不斷的拍擊聲,那是一首古老而雄渾的交響曲,演奏著島嶼的心跳。每一朵浪花都像一封信,拍打在岸邊,將遠方的思念化為泡沫,輕輕碎裂又悄然消逝。 烈嶼的風,總是帶著一股倔強。它從海上一路奔來,挾著鹽霧,吹拂過防風林,掠過蜿蜒的石牆,再穿過一戶戶古厝的紅磚瓦頂。那聲音時而低吟,像母親的搖籃曲;時而嘯鳴,如戰士的號角。這陣風,似乎提醒著每一位遊子:這片土地曾經是前線,也是家園。走在烈嶼的小徑上,隨處可見散落的戰地遺跡。碉堡、坑道、軍事標語,猶如島嶼身上的紋身,鐫刻著歷史的印記。它們不再只是冷硬的水泥或鋼鐵,而像一雙雙沉默的眼睛,凝視著時光,守護著島嶼。站在鐵漢堡的高地遠望,視線可以一直延伸到廈門,對岸的樓宇若隱若現,像是一場未完的夢。烈嶼就這樣佇立在夢與現實的邊界上,既孤獨,又堅韌。 然而,烈嶼並非只有肅穆的戰地風貌,它同時也是一座充滿生機的寶島。夏日的田野上,風搖曳著一排排高粱,紅穗隨風起伏,宛如一片燃燒的火焰。這片火焰,不僅點亮了島上的風景,也化為高粱酒的香氣,在歲月的甕缸裡慢慢沉澱,成為烈嶼最具象徵的味道。說到味道,不能不提烈嶼的蚵仔。當潮水退去,海灘上便露出一片片蚵田。漁民彎著腰,將一顆顆飽滿的蚵仔從石縫間撥下,那動作如同採摘珍珠般細膩。蚵仔的滋味,是烈嶼海洋的縮影。入口時,先是鹹潤,像大海在舌尖留下的問候;繼而鮮甜,又像島嶼獻上的一枚果實。當蚵仔煎在鐵板上滋滋作響,金黃色的蛋液把蚵仔溫柔地擁抱,香氣隨著油煙升騰,讓人彷彿聽見海浪與火焰一同歌唱。 除了蚵仔,烈嶼的花生亦是島上的驕傲。烈嶼的土壤貧瘠,卻孕育出格外香脆的花生。島民常說,那是因為烈嶼的土地懂得珍惜,於是把所有的精華都凝聚在小小的果實裡。當花生成為糖果、油或點心,它不僅是一種食材,更是一種家鄉的溫度。每一口花生香,都像是島嶼對遊子低聲的呼喚,提醒他們記得回家。 夜幕降臨,烈嶼的天空格外澄澈。沒有過度的霓虹與喧囂,星子便如一盞盞古老的油燈,安靜地懸掛在天幕。海風在此時也變得溫柔,像祖母的手,輕輕撫過額頭。島上的狗吠聲與漁火的微光,編織成一幅最質樸的夜景畫。此刻的烈嶼,不再是戰地,不再是前線,它只是單純地做一座島嶼,安靜地呼吸,靜靜地守候。烈嶼的美,在於它的矛盾與並存。它既有戰爭的傷痕,也有和平的笑容;既有堅硬的碉堡,也有柔軟的沙灘。它像一位經歷滄桑的老人,外表粗獷,心卻依舊溫暖。也像一位沉默的詩人,用石牆、海風與潮汐,寫下關於時間與土地的篇章。 有時候,我會想,如果烈嶼會說話,它會用什麼聲音?或許,它會用浪濤的節奏,向我們講述戰地的歲月;用風的語言,低聲唱出島民的勤勞與堅韌;用蚵仔與花生的滋味,將島上的富饒與溫情傳達到每一位旅人的心裡。 烈嶼不大,但它像一本厚重的書。每一頁都有不同的章節:有軍事的篇章,也有農耕的詩句;有戰爭的記憶,也有和平的夢想。讀懂烈嶼,就像讀懂一段歷史,也像讀懂一個家。當我再一次站在雙口沙灘,看著夕陽緩緩沉落,天空被染成火紅色,海浪依舊一波接一波。我忽然明白,烈嶼的存在,本身就是一首未完的詩。它不需要過多修飾,因為歲月早已替它書寫;它也不會隨著時間消逝,因為島嶼的靈魂,早已與這片海緊緊相依。 烈嶼啊,你是一個小島,卻有著大海一般的胸懷。你是戰地的見證者,也是生活的守護者。你的風,你的浪,你的蚵仔與花生,都是最真實的呼吸。當我離開時,我知道,我將帶著你的味道、你的聲音,還有你的身影,繼續走向遠方。
-
那一天,我流下了眼淚
那一天,天氣陰沉,彷彿上天也在為我心中的傷痛而感到憂愁。早晨的陽光並未如往常般溫暖,反而被烏雲遮蔽,讓一切顯得格外沉悶。我習慣性地將自己的心情埋藏在笑容背後,但那一天,我無法再忍受內心的煎熬,眼淚終於忍不住從眼眶中滑落。 事情的起因,是與父母的一次激烈爭執。自從我上中學以來,與他們的關係逐漸變得緊張。父母總是希望我按部就班的走他們為我規劃的道路,而我卻渴望擁有屬於自己的生活。每一次的溝通,最終總是以爭吵收場,這讓我疲憊不堪。 那天,我與母親的爭執再次爆發。她要求我放棄自己選擇的專業,轉而學習她心目中更為「穩定」的科目。她語氣中的焦急與憂慮令我感到壓力倍增,彷彿我不聽她的話,就會失去未來的機會。我試圖解釋自己對所學專業的熱愛與堅持,但母親的臉上卻只剩下失望與不解。 當母親說出「你根本不懂自己在做什麼」時,我的心像被狠狠地刺了一下。那句話不僅讓我感到深深的挫敗,也讓我意識到自己和父母之間的距離越來越遠。每一次的爭執,似乎都在把我們之間的橋梁越來越拆散。或許,我再怎麼努力解釋,也無法讓他們真正理解我的想法和感受。 爭執結束後,我獨自一人走進了自己的房間,眼淚終於不受控制地流了下來。這些眼淚是為了那些無法達成的共識,是為了那份深深的無奈,也是為了我內心的孤獨和迷惘。我不禁問自己:「究竟是我不夠努力,還是父母永遠無法理解我呢?」 然而,在那一刻,我也意識到,眼淚的流下並不代表軟弱,反而是一種釋放。這些眼淚將我壓抑已久的情緒釋放了出來,讓我更清楚地認識到自己內心的需求。我不再只是盲目的順從父母的意願,而是開始更加堅定地去追求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 那一天,我流下的眼淚,雖然帶著痛楚,但也讓我更加堅強。我明白,與父母的溝通需要更多的耐心和理解,而我也要學會在這個過程中找到屬於自己的定位。不管未來多麼艱辛,我相信,只有真心去面對自己的情感,才能走出困境,迎接更光明的未來。
-
尋找風獅爺
這次我要介紹的是金門的風獅爺,因為祂們是金門很重要的守護神,也是金門的一個特色、文化。基本上,每個村落裡都能看到風獅爺,而且每一尊的大小、表情都不一樣,各有各的特色。 風獅爺最初是從廟宇門口的石獅形象演變而來的,因此一開始並非現今的模樣。設立風獅爺的主要目的,是鎮風、止煞與保護村落。由於金門的東北季風強勁,所以以前的居民雕刻出風獅爺,希望能鎮風、鎮煞、防風,甚至是祈求平安。此外,居民們也會向風獅爺祈求牛隻找回或小偷被抓等事情,展現對風獅爺的信仰與依賴。為表達感謝,居民們會準備鮮花、水果、餅乾、糖果等供品,在風獅爺前誠心祭拜,表達感謝之意。 每尊風獅爺的造型、外觀都不一樣,有些風獅爺很高,有些風獅爺很矮,有些是趴著,有些是站著,就連表情也有很多種呢!除了兇悍外,也有露齒含笑、猙獰像,甚至是一臉稚氣的,祂們的眼睛通常都是圓形且突出,鼻子通常比較大、寬闊,嘴巴通常張開,露出牙齒,有的還會呈現呲咧的表情。風獅爺的手上常會有一些物品,例如筆、令旗、印、綾帶或錢幣等等,有些風獅爺也會繫上披風,顏色多為紅色或黃色。 金門最高的風獅爺就是位於安岐聚落的「安岐風獅爺」,祂有378公分,由磚和泥塑雕刻而成,主要功能是鎮風、止煞、避邪並具有保護村莊、家宅的守護神作用。最矮的風師爺則是在瓊林21號民宅的牆壁上,祂只有25公分是由青斗石雕刻而成的,主要功能為鎮煞和避邪。 我覺得風獅爺在金門居民的眼裡應該特別的偉大、威風,因為祂守護了我們的家園。至今,風獅爺仍然是金門人眼裡的守護神,觀光客看到也都會去拍照、打卡。另外。金門每年也都會舉辦「尋找風獅爺」的活動,我認為這個活動很有趣,因為它能讓更多人認識金門的文化與歷史。
-
金門的歷史與風貌
金門,位於台灣海峽西側,距離中國大陸僅數公里,是一座具有豐富歷史背景與文化特色的島嶼。它不僅是台灣地區的重要防線之一,更是一處融合閩南文化、戰地遺跡與自然風光的地方。 金門自古以來便有人居住,明朝時期設有軍事據點,清代以後成為閩南移民的重要據點。當地的傳統建築保存良好,例如在水頭村與山后民俗文化村,可以見到許多具有燕尾脊與馬背牆的閩式建築。這些古厝多由僑民回鄉所建,展現了金門人對家鄉文化的重視與傳承。 20世紀中期,金門因地理位置而成為國共對峙的前線。古寧頭戰役與八二三砲戰是兩場著名的戰役,不僅改變了金門的命運,也讓這裡成為戰地記憶的重要地標。如今,像翟山坑道、八二三戰史館與獅山砲陣地等地,已轉型為觀光景點,吸引遊客前來了解金門的戰爭歷史與和平價值。 除了歷史建築與軍事遺跡,金門的自然景觀也值得一提。太武山是島上的最高點,登頂後可俯瞰整個金門;慈湖與歐厝濕地則是候鳥與水獺的重要棲地,是喜愛生態旅遊者的好去處。島上還有許多未被過度開發的田園與海灘,讓人感受到純樸與寧靜的氛圍。 現代的金門,早已從軍事前線轉型為文化觀光與生態保育並重的島嶼。金門酒廠生產的高粱酒更成為當地經濟的代表產品,行銷全台甚至出口海外。每年吸引大批遊客到此體驗傳統建築、戰地文化與自然景觀。 總而言之,金門是一座融合過去與現在的島嶼。它既保有深厚的歷史記憶,也展現出積極轉型的生命力。走訪金門,不只是旅遊,更像是一次文化與歷史的深度體驗。
-
美食島
有金黃色的跳著翠綠舞步的蚵仔煎, 在我的嘴裡擠眉弄眼的, 香氣四溢的蚵仔煎永遠令人難忘。 有紅色的火焰般的高粱, 輕輕的叫住涼爽的秋天, 金門的牛群永遠是大地的守護者。 在這裡, 各道美食都像朝我揮手、熱情的推銷員一樣熱情, 在這裡, 各道美食都像開心的人類一樣活潑。 你來看, 小朋友是夢見小狗跟小貓在唱歌了吧? 要不怎麼躺在沙發上還不停說話? 你知道這裡是什麼地方嗎? 告訴你,她的名字叫金門, 是鹹鹹的鹽的城市, 是故事一樣夢幻的, 夢幻的寶島。
-
中秋烤肉
嗨!我是香噴噴的「烤肉」,每當中秋節來臨時,我都會出現在家家戶戶的圍聚中。只要火光一亮,炭火升起,我就帶著香氣閃亮登場,人類都把肉、香腸和各種蔬菜都算在我的身上,我在人們的細心關注下,孩子殷殷期盼中,從生食慢慢地變熟,香味撲鼻的香味,讓人垂涎三尺。 你知道我的身世嗎?很久很久以前,大家都靠打混和耕種為生,接著人們在把食物放在火上烤熟,簡單的步驟,就能把肚子填得很飽,而且他們還發現不但食物變得更好吃,還能存放更久,隨著時間過去,慢慢地,我走向世界各國,也被當地的節慶或習慣而改變,例如:美國人常常在派對時,邀我出現;韓國人會和泡菜一起食用;日本人叫我燒肉;中國民間都叫「擼串」。而在台灣,因為一個廣告的推廣,因此中秋節時,大家都會不約而同找我一起團圓。 中秋節那天晚上,我雖然很忙,但不只有我一個孤單撐場,忙上忙下而已,還很多重要的角色,例如:烤網,能把所有的美食撐在上方,不讓食碰到炭火、還有烤肉夾,能讓食物不會焦掉,然後是最重要的是烤肉醬,能使食物津津有味,有了這些元素的加入,才能把中秋節,變得這麼熱鬧。 中秋烤肉是家家戶戶常見的活動,但是在烤肉時,也一定要注意安全,例如要在室外通風處烤肉,或者是使用電烤盤的室內設施,還有減少加工食品,少吃香腸、貢丸、培根等加工食品,避免捕取太多人工食品添加劑。這樣,我才能每年都開開心心的陪大家過一個香噴噴、健康又安全的中秋節。
-
暑假記趣─廈門行
這次暑假,全家一起去廈門三天兩夜,雖然已經去廈門很多次了,但每次出門,我的心裡還是很期待很興奮。 這次我們入住「百翔軟件酒店」,裡面寬敞又乾淨,最讓我開心的是它有游泳池。我和妹妹迫不及待的換上泳衣,跳進冰涼的水池裡,瞬間暑氣全消,酒店裡還有一座小型動物園,裡面有兔子、羊、鹿等小動物非常可愛。 隔天,我們來到很大,又非常宏偉的科技館。館內分成上下兩層,有五個主題展區,分別是為「探索發現」、「創造文明」、「海洋搖籃」、「和諧發展」以及「兒童未來」,還有三個特效影院。 我最喜歡的是「探索發現」展區,裡面有許多好玩有趣的展覽。尤其是時空隧道,內部用許多LED燈排列成星空和各種圖案,燈光會不停旋轉。一走進去,我的眼睛立刻被燈光吸引,感覺整個地板都在旋轉,走路差點站不穩,還需要扶著旁邊的欄杆。體驗過後,我覺得這個展覽非常神奇,原來眼睛看到的東西,有時會讓大腦產生錯覺。雖然頭有點暈,但我覺得很好玩,所以我重複走了好多次。 這次的廈門行,我吃到很多好吃的美食,也買到我想要的小馬寶莉卡,還學到很多科學知識,真是收穫滿滿,非常開心。
-
兩廳院初體驗
暑假即將結束之際,我很幸運參加了「藝術零距離」的活動,早在去年十月,便由我們的老師和指揮老師,以及兩廳院的相關人員開始著手籌劃,多次的開會討論、仔細安排每一個細節,才促成這次豐富而有意義的體驗,正因為他們的努力與付出,我們才能順利參與這場讓人難忘的音樂之旅。 暑假訓練期間,有特地從台灣飛來金門授課程的音樂家--魏慶浩老師,那天早上,他以輕鬆又有趣的方式,用打拍子的方式帶領我們認識爵士音樂,讓我體驗到爵士音樂獨特的韻律和風格。最後我們還一起也演奏了一首爵士曲子,為這段精采的體驗畫下完美句點。 暑假即將結束時,我們一行人浩浩蕩蕩飛往台灣,參加由兩廳院安排的音樂活動。一開始在兩廳院前進行快閃演奏,接著進入室內彩排,那段緊張的時刻也令我難忘。下午參加職人解說活動也同樣精采。我們透過聲音的互動,接著玩了許多有趣的聲音遊戲,最後還運用不同的樂器,發出各種千變萬化的聲音,有如一場奇妙的音樂會。之後我們還跟著導覽人員參觀兩廳院後台,深入了解舞台背後的場景。緊接著我們參加開幕儀式,用音樂的方式讓大家欣賞,最後我們參與晚上的夏日爵士樂會,隨著爵士音樂的起伏,豐富了我的音樂視野,那天酷炫的音樂會至今讓我難忘。 在這幾次的活動中,兩廳院為我們帶了許多難忘的禮物,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是音樂家來到金門教學,帶給我一次深刻的音樂體驗。從一開始不認識爵士音樂風格,到最後大家都愛上了這個富有節奏感的音樂,一切都要感謝音樂家以零距離的方式教學,讓我們了解不同的音樂,藉由零距離的方式讓我們聆聽音樂家的表演,藉由聲音的互動讓我了解不同風格的音樂,謝謝所有促成這次活動的你,謝謝你們,讓我擁有這段難忘的回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