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園地
-
金門高粱
高粱田裡隨風搖, 金色穗兒對我笑。 醇厚酒香是驕傲, 盛滿了故事, 流淌著印記。 烈酒一杯敬月光, 歷史在此歌聲長, 酒香飄揚思故人, 勇士堅守海岸, 保護著家鄉。 如今高粱是友誼樑, 舉杯共飲是笑聲迴, 心心靠近後把話聊, 不是飲品, 更是生活餚。 獨特文化閃耀著, 滋養著金門, 讓家園更富饒, 一杯在手,幸福到手, 這就是我們的高粱呀!
-
如何利用零碎時間
吉姆·羅恩曾說過:「時間是生命的單位,所以要充分利用每一分每一秒。」在我們的生命中,無論多忙碌,總會有些零碎時間,那麼我們該如何有效利用這些零碎時間呢?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一下我是如何利用這些時間的。 首先,我會利用零碎時間來閱讀。我經常隨身攜帶一本小書或電子書,這樣無論是在等公車時,還是下課休息時,我都可以翻開書本,閱讀自己喜愛的書籍或課外讀物。這樣不僅能讓時間變得不再枯燥,還能增加我的知識和見聞。 其次,我會利用零碎時間來反思與計劃。反思能讓我們認識到自己的不足,並進而改進。我每天都會反思自己在學習中的缺點,並思考如何在未來改進。此外,假日前,我也會規劃好自己的休閒活動和寫作業的時間,確保自己能充分利用假日,既能放鬆,又能有效完成任務。 最後,我會利用零碎時間來運動。在寫完作業後,我會伸展筋骨,到外面走一走,讓眼睛休息一下;吃完飯後,我會到附近的公園散步,幫助消化。運動不僅能強健我們的身體,還能讓我們放鬆心情,保持充沛的精力。 俗話說得好:「時間就是金錢。」每一分鐘的積累,都是我們成長的基石。當我有零碎時間時,我會用它來閱讀、反思與計劃,以及運動。這些方法讓我能夠充分利用時間,成為時間的主人。而正是這些零碎時間的有效利用,讓我逐漸發現,日常生活中的點滴努力,也能積累成我們人生中的巨大成功。
-
難忘的金門傳統美食-阿媽的拭餅
自我有記憶以來,每逢祭祀的日子,阿媽總是會在家屋鐵棚下,用巨大的鍋子拌炒著各式各樣的配菜,為的就是要準備拭餅來祭祀祖先。對金門人來說,拭餅是一道無比神聖的菜色。 拭餅是春捲的分支,又稱「擦餅」,也有人根據金門話諧音稱其為「七餅」,拭餅通常是在清明、冬至等重大節日才會出現。因為以前要祭祀時都會拜各種各樣不同的神明和祖先,所以要把菜餚一盤一盤的分裝,這樣不僅效率不高,祭祀完之後也比較不容易保存,把祭祀的菜品吃完之後,清洗盤子也是一大難題。於是,有人想到把菜炒在一起,這樣不僅料理方便,日後要保存也省卻不少功夫。 為了更了解「拭餅」的典故,我上網查詢相關資料,發現有兩個有趣的傳說:其一,相傳,金門先賢蔡復一,因平常官務繁重,沒有空閒的時間可以吃飯,於是他的妻子靈機一動,想到可以把菜餚切成絲,並把食物包在麵皮裡面,這樣蔡復一就可以邊工作邊吃飯了。傳說二:因為他才高八斗,因此得罪了大權高位重者,於是被皇帝罰寫抄書,蔡復一左右開弓,用雙手抄寫,沒有時間用手吃東西,於是蔡夫人便用麵皮包肉餡,方便餵蔡復一進食。這兩個傳說的原型都圍繞在蔡復一的妻子身上,故事的發展卻是相異:一個是因為平常官務繁忙;一個是因為被皇上罰寫抄書,這兩則故事終歸是傳說,為金門拭餅增添趣味色彩。 拭餅的故事有趣,但每當阿媽在大炒拭餅配料時,我在一旁觀察,阿媽的辛勞是不爭的事實。拭餅主要食材有:五花肉、蒜苗、豆干、豆芽菜、豆腐、豆薯、芹菜、胡蘿蔔、韭菜、高麗菜、菜球(大頭菜)、酸筍、石蚵、滸苔、馬加魚等,共計數十種不同的食材拌炒而成。雖然看起來只是把食材拌炒在一起而已,但實際的製作可不能馬虎,例如五花肉要先煮熟再切絲;豆腐和豆干要切碎再加雞蛋攪和……把所有的食材加工手續完成後,才可以全部混合拌炒。看見阿媽大汗涔涔地準備配料,有時我會請阿媽讓我也大展身手,阿媽考量安全性,只會讓我做些簡單的工作,例如把蘿蔔用刨絲刀刨成絲,或者是翻炒雞蛋等,雖然沒能幫阿媽大忙,但我喜歡和阿媽一起工作時我們之間流竄的「祖孫情」。 當咬下一口溫暖不燙口的拭餅時,除了香氣撲鼻,一股莫名的清甜同時在齒間遊移,我好奇阿媽在煮拭餅餡料時都不會加人工調味料,何以會這般美味?經過阿媽的解說,才知道原來是因為拭餅餡料會加很多的菜,這股清甜就是菜中激發出來的,真的是「天然的尚好」!有時非節慶時,我嘴饞想吃拭餅,只能買外面的台式潤餅解饞,但那口味卻跟阿媽的味道大相逕庭!光外觀就大不同,外面買的台式潤餅都會用二至三張麵皮,所以尺寸會比較大,相較之下,阿媽的金門拭餅只有一張皮,體積會比較小;至於口味,因為金門拭餅菜色的皮薄餡料多款,再加上阿媽的拭餅多了一道「情」,台式潤餅自是望塵莫及的。 金門的拭餅是一款非常具特色與歷史的食物,但是也在漸漸的沒落,其原因不乏包含製作過程太繁瑣、煮了沒人要吃……希望日後可以突破這些製作的不便、適時調整口味又能保有其特色,讓拭餅持續存在我們的生活之中。
-
過程豐富了生命
有句古話言:「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這句話的含義是,想達成某個目標的時候,經常得先付出一番努力與嘗試,才可能得償所願,並不會白白從天上掉落一塊餡餅供人享用。 當我努力了,成果與付出的心血不成正比時,會有些失落、氣餒,但這些情緒對我來說,都是暫時的小小低潮,現在我並不會因此而灰心喪志,我想,這些彷彿是我為我所編撰的生活劇本,也由我扮演劇本中其中之一的角色,我是導演,更是演員,日以繼夜地在編寫腳本,以及彩排呢! 曾經我試著栽種可愛的向日葵,缺乏園藝經驗及知識的我,從媽媽那兒得到了幾顆花種子,我將種子埋下土壤,讓種子舒適的躺著,之後每一天,我每天都替他澆水,可過了好一陣子,連個芽都不曾窺見。那時候我年紀比現在還要小,我有點喪氣,我好像不太會照顧植物! 後來的日子漸漸忙碌了起來,那悠悠呆呆的小日子也暫時冬眠了起來,種子也被我擱在了腦後。就這樣又過了無數個寒冬、仲夏,孟春及涼爽的秋天。 其實,我很開心試過照料植物,也不討厭曾有的大小「付出和努力不成正比」的經歷,我覺得這一些我曾走過的過程,無論結果是否達到預期,重要的是過程,皆是一次成長,這些劇本也造就現在的我,我很喜歡這些豐富的劇情,也很感謝它們給了我一個演出的舞台。
-
2025,我的代表字
每年我都會為自己選擇一個代表字,象徵一整年想要達成的目標或心境。經過深思熟慮,2025年我選擇「爽」這個字。對我來說,「爽」不僅僅是一種快樂的感覺,它更是一種輕鬆自在、從容應對生活的態度。我希望在2025年,能夠讓自己過得更舒心、愉快,無論在學習還是生活中都能保持一種積極的心態。 作為學生,學習壓力經常讓我感到焦慮,尤其是期末考試和各種作業的壓力,讓我經常忙得焦頭爛額。今年,我決定改變這種情況,從規劃學習時間開始,努力提高效率,而不是拖延。這樣,我不僅能輕鬆應對學業挑戰,還能在學習過程中保持愉快的心情,這才是我所追求的「爽」。 此外,我也希望在人際關係中實現更多的「爽」。學校裡的同學、朋友和老師都是我生活的一部分,與他們之間的交流與互動對我來說非常重要。我希望能夠更加積極地與朋友們相處,無論是一起學習還是一起放鬆。與朋友的每一次真誠交流,無論是分享心事還是開懷大笑,都讓我感到內心的愉快,這也是一種「爽」。 2025年,我選擇的代表字是「爽」,無論是面對學業的挑戰,還是享受生活中的小確幸,我都希望能夠活得自在、快樂,將每一天都過得充實而有意義。我相信,只要保持這樣的心態,我一定能在2025年過上一個「爽」的學習生活。
-
反省自己,善待他人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這句話像一盞明燈,照亮了我成長的道路。每個人都會犯錯,但重要的是懂得反省。反省就像一面清澈的鏡子,讓我們看清自己的缺點,進而改正,成為更好的人。而當我們學會反省,也會更懂得如何善待他人,讓彼此的關係更加和諧溫暖。 記得有一次考試成績不理想,我的心情跌到了谷底。回家後,媽媽關心地問:「這次考試怎麼樣?」我卻不耐煩地回應:「不要管我!」說完便衝進房間,重重地關上門,心裡滿是委屈與懊惱。靜下來後,我開始反省:為什麼要把情緒發洩在媽媽身上?我想起孔子說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我不喜歡被人冷漠對待,也不應該這樣對待家人。於是,我鼓起勇氣走到媽媽身邊,誠懇地道歉。媽媽溫柔地摸著我的頭,微笑著說:「沒關係,重要的是你願意努力,下次一定會更進步。」這次反省讓我學會了控制情緒,也讓我明白,家人的愛是最珍貴的。 當我學會反省後,也更懂得如何善待他人。有一次,一位同學在操場上跌倒,膝蓋擦破了皮,痛得直掉眼淚。我立刻跑過去,輕輕扶起他,陪他到保健室擦藥。當他漸漸停止哭泣,對我露出感激的笑容時,我的心裡充滿了溫暖。我體會到,善待他人不僅能帶給別人快樂,也能讓自己感受到滿滿的幸福。 在學校生活中,我們需要彼此體諒與互相包容。就像《論語》說的:「君子和而不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點和缺點,我們應該學會欣賞別人的長處,包容他們的不足。有一次,班上同學因為大隊接力比賽輸了吵得面紅耳赤,我勸大家:「我們應該互相鼓勵與幫助,而不是互相指責。」這讓我明白,只要我們願意多一點包容,少一點計較,就能化解不必要的衝突,也能讓相處更融洽。 藉由這些經歷,我深深體會到,反省自己,才能成長;善待他人,才能讓世界更友善。反省讓我變得更加成熟,而善待讓我感受到人與人之間的溫暖。我會繼續保持反省的習慣,並用一顆善良的心去對待身邊的每一個人,讓生活充滿愛與溫暖。
-
水壩的美麗與哀愁
水壩,是人類的作品,有著可儲水的特性。在旱災來臨時,水壩救了無數生命,但同時也造成了物種的減少。 水壩很美,洩洪時,滿天的水霧,有如世外桃源;在可儲水的情況下,還可以騎水上摩托車享受乘風破浪的快樂。不喜歡水上運動的朋友,也可以參考騎車環壩,微風徐徐,感受著這夏天才有的寧靜。 水壩很美,但也有不少哀愁,像是眾所周知的鮭魚,牠們有迴游性,一旦人類蓋了水壩,鮭魚就不能洄游產卵,進而導致物種滅絕。有人可能會說魚梯不可行嗎?魚梯的確可以,但成功的機率微乎其微,不太重用。水壩還有另一個缺點,就是會滋生害蟲,像蚊子就是典型的害蟲,會引發瘧疾和登革熱等,造成無數人死傷。 水壩已經不可能離開我們的生活了,尤其是台灣這種小島,下了雨,雨水卻很快就全部流進海裡,更是需要水壩的幫忙。但有一個減少問題的方法,就是節約用水,大家如果減少用水,一座水壩就足以供應一座城市所需的用水,便不用再興建水庫了。 減少用水不再是口號,而是需要大家共同努力的目標。讓我們一起愛護水資源,攜手讓世界變得更好。
-
水
善變的水嚮往大海 嚮往那自由自在的魚 嚮往那自由自在的水母 抱著想實現的願望 善變的水遠看大海 慢慢地向前游去 慢慢地向後游去 抱著想成功的希望 大海呀! 要碰到你 還要多遠呢? 還要經過多少困難 流動流動再流動 等到流到大海為止 善變的水遠看大海 慢慢地向前游去 慢慢地向後游去 有一天想自由自在了 流進那大海
-
遇見小白菜
我們家的晚餐常常都吃一樣的,但是偶爾會有不一樣的食物上桌,我全部都很歡喜,而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小白菜。 第一次遇見小白菜時,我心想,媽媽怎麼會把大陸妹加進湯裡呢?媽媽說:「這是小白菜,不是大陸妹。」聽了媽媽的解釋後,我輕輕地吃了一口清脆的小白菜,這才讓我驚覺到原來小白菜這麼好吃啊!讓我一口接著一口,都不覺得吃飽。小白菜咬在嘴裡,就像一位舞者在我的嘴裡跳起輕快的舞蹈一樣,使我一吃就愛上了。 我想其他同學一定也會喜歡,隔天上學趕緊和同學分享我的想法。想起第一次遇見小白菜的那天,我明白了一件事情,要勇於嘗試,才不會錯失許多好食物。
-
松 鼠
我有一個小巧的嘴巴, 別嘲笑我的嘴巴小, 我可有一個裝的了很多食物的頰囊喔。 我的尾巴非常蓬鬆, 不僅可以迷惑敵人, 還可以當被子喔。 我的外表有棕色和黑色條紋, 當我掛在樹枝上時, 像一個小小鞦韆, 我很喜歡我自己。
-
英語遊學
十一月二十八日一早,我們搭著遊覽車來到金湖國小的英語村。首先,我們聽老師講解英語村的規定,包含允許的活動範圍及休息時間。一進到教室,我覺得很寬敞,牆壁上有英文版的金門景點地圖,十分壯觀。我好奇接下來會有哪些有趣的活動呢? 開始上課前,老師先讓我們按照座號分成兩組,然後經過前測了解我們的程度後,課程才正式開始。這次的課程主題是「金門特產」。雖然我學了好幾年的英文,但從來沒想過金門貢糖和牛肉乾的英文怎麼說。學過一些英語單字後,老師還帶我們練習了一些句型,接著才正式進入遊戲環節。遊戲一共有四個關卡。前兩關是有四張卡片,我們要根據聽到的聲音來進行配對;第四關則是兩人一組念句子,進行對話練習。原本還有第三關的線上遊戲,可惜因為時間不夠,只能跳過,這讓我有點可惜。 下午,我們利用各種金門特產和不同的醬料製作「春捲」。首先,老師為我們示範了春捲的做法,接著兩個人一組互相練習。一個人當老闆,另一個當顧客,兩人用英語對話,相互幫對方點餐並製作春捲。當兩人都完成後,就能開始品嚐自己做的春捲。忙碌了一個下午,能吃到自己調配的春捲,格外美味,也讓人很有成就感。 時間過得像風一樣快,一下子就要回學校了。在這次的英語村,我不僅學到了金門特產的英文和點餐的句型,還學會了製作金門春捲。這次的英語課程不僅收穫滿滿,而且非常有趣,我已經開始期待下學期的英語遊學了!
-
內心的聲音:守護成長的力量
聲音無所不在,它來自四面八方,相對清晰可聞的外在音響,而內心的聲音卻是摸不著也聽不到,它隱藏在自己的內心深處,只能自己察覺。這些內心的聲音,有和神明虔誠祈禱的對話、有老師孜孜不倦的教導、有長輩殷殷期盼的叮嚀,這些聲音在我內心深處日積月累,形成了一座鋼鐵堡壘,阻擋了外在人情世故的狂風暴雨,無時無刻保護著我,讓我平安成長,漸趨堅強。 回憶小時候,爺爺與我分享了一則故事:在他國中時,某日午餐時,急著幫忙將熱湯桶抬出來,忙中有錯,結果一個不留神,將熱湯桶打翻灑到他的腳上,因滾燙熱水導致皮肉分離,情急之下爺爺直接把襪子脫了,腳上的皮也跟著襪子一起撕了下來,當場血肉模糊,爺爺痛徹心扉,止不住哭天喊地,之後也因為腳傷走路顛簸,經過了一段漫長的時間,腳傷才慢慢痊癒,這段復原期間備嘗艱辛,哀嚎聲成了他的夢魘。 在腳的傷勢好轉後,終於可以正常步行和運動,最後爺爺也語重心長的叮嚀我,如果不小心燙傷了,要先去沖冷水降溫,之後再慢慢脫掉滾燙的衣物,但是如果無法處理或是太嚴重,記得直接撥打一一九求救。爺爺也提醒我在遇到問題和解決困難時,要有清晰的思路,勿慌張莫心急,這是爺爺將他寶貴的經驗傳承予我,讓我在遇到緊急危難時能鎮靜裕如的處理面對,避免了後續驚慌失措下遭遇的慘烈窘境,也是時刻長留我內心深處的聲響,叮嚀聲化作我逢凶化吉的定心丸。 現在仔細思索,長留自己內心深處的聲音不勝枚舉,像是母親在每一次考試前的反覆叮嚀,考試後的反省檢討。即使考試成績一敗塗地,母親也會不厭其煩的提醒我,要將每一個答錯的題目重新訂正一遍,也會告訴我下次考前備戰的秘訣,隨著劍及履及的親身實踐,這些過程讓我對自己愈來愈有自信,我也期盼自己能更加茁壯,愈趨懂事,「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有朝一日報答母親對我的恩情,母親的提醒,形塑我堅強剛毅的人格。 在學校還有老師孜孜不倦的教誨,他們每天教我溫故知新,讓我明白做人處事的道理,這些知識排除了外在的紛擾,形塑了力量的來源,當它轉化成內心深處的聲音,也能帶領著我解決許多生活上的大小問題,讓我無懼於人生的狂風暴雨和驚惶失措,勇敢的大步向前,朝自己的目標邁進,老師的教誨,造就我勇敢無懼的特質。 從小我在游泳池裡優游自在,同學都戲稱我像水中蛟龍,如同偶像飛魚菲爾普斯一般,這過程也是經過教練殷切綿長的囑咐,還有自我長久不倦的苦練,一點一滴累積下來的成果。從一開始的換氣到打水練習,再來是划手的姿勢,每個小細節都會影響到前進的速度,最後來到快速進階的衝刺,積水成淵,聚沙成塔,涓滴的匯聚都讓自己累積強大的實力,最終得以讓我在各項游泳競賽拔得頭籌,教練的囑咐,鍛鍊我高超卓越的泳技。 聲音無所不在,它來自四面八方,雖然摸不著也聽不到,但是只要你用心觀察、細細體會,非得你認真感受、專注思考,就能逐漸察覺隱藏在內心深處的情緒,也會得到許多異想不到的知識和能量。並且開啟自己開闊的視野,凝聚了沛然莫之能禦的力量,如同莊子鯤化為鵬的預言,成就自我身心靈完整的蛻變,強大且謙虛,平靜不受物擾,彷彿麥帥為子祈禱文中文字,在你內心又有哪些聲音呢?你對它的感受如何?這些聲音又對你造成什麼影響?讓我們一起聆聽內心深處的聲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