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園地
-
開學了
學校要開學了!時間過得真快,原本想再多玩幾天的,真是不甘心。開學的前一天晚上,很早就躺在床上,原本的睡意都不見了;大家睡著後,我一直閉著眼睛數羊,希望趕快進入夢鄉,不然明天早上上學會遲到,不知道過了多久,才慢慢地睡著了。 天亮了,揉揉惺忪的雙眼…趕緊起床換衣服,好好的梳洗一番,順便再檢查一次昨晚準備好的上課用品及文具,準備去上學。 一到學校,就走進班級,老師還沒有來,我們先找位子坐下來,將書包放好,再找同學敘敘舊,我們也很久沒見面了,心裡有太多話要說,正當我們開心地聊著時,老師進來了,我們趕快回到座位,聽老師的指揮將教室每個角落打掃乾淨,讓教室煥然一新。 今年,我們班沒有新了轉學生,相信在老師的教導下,我們能學到更深更廣的知識。開學了,我也要好好收收心,準備新的開始,好好的自我挑戰,希望成績能更上一層。
-
冬天的聲音
雪從天上落下來 是冬天的聲音 火鍋被大家吃著的聲音 是冬天的聲音 過聖誕節熱鬧無比的聲音 是冬天的聲音 棕熊在冬天打鼾的聲音 是冬天的聲音 冬天的聲音 是雪從天上落下來 冬天的聲音 是火鍋被大家吃著的聲音 冬天的聲音 是過聖誕節熱鬧無比的聲音 冬天的聲音 是棕熊在冬天打鼾的聲音
-
參觀亞洲美術展
今天,我們全校要去金門文化園區參觀亞洲美術展。一開始,我們很好奇,到了文化園區,我們走到裡面,王老師為我們講解一下圖畫的歷史,講解完之後,老師發了學習單,只有三到六年級有學習單,一、二年級沒有學習單,之後我們就按照班級排好,由導師帶各班去參觀美術作品。 我們看了日本人畫的Bright time、韓國人畫的Bloom、 和泰國人畫的畫、臺灣人畫的九份的早晨、生活系列、智慧種子、良性的守候、新樂園、濛濃、還有蒙古人的作品Hope等,我們還看到了用磁磚做的作品。 老師問我們這些圖畫有哪裡不一樣? 我們說:「材質不一樣、心情不一樣、顏色也不一樣」,我還發現到作者都想跟我們分享他的心情,且他們都畫得很真實。 看完這些畫之後,我知道要怎麼才可以把畫畫得很漂亮,我覺得這次來參觀美術展很開心,也很有收穫。
-
新年新希望
過新年的時候,我們去參加太武山海印寺的祈福許願活動。一路上人山人海,擠得水洩不通,排隊排了好久,好不容易才領到許願祈福卡,我們就找了地方開始寫許願祈福卡。 媽媽最先寫完卡片,她希望全家平安健康、萬事如意;姐姐希望可以平安健康長大、學業更進步。我也許下了我的新年新希望:希望長得更高,功課更進步,有更多的作文投稿上報,可以去更多的地方玩。爸爸很貪心的許下了十幾個願望,把整張卡片寫得密密麻麻,還說不夠寫呢!最後我們把卡片掛在許願樹上,才開開心心的到處參觀,拍照留念。 我希望我們今年許的願望都能一一實現,爸爸說,願望就是目標,「一分耕耘,一分收穫。」一定要腳踏實地,努力認真,這樣才能美夢成真、願望實現。
-
寒假生活記趣
寒假過去了,你猜我寒假時做了什麼事情呢?寒假生活裡,我有四件事情要分享給大家喔! 我的第一件事情是,到臺北去找我爸爸,跟爸爸團圓。第二件事情是,在臺灣逛夜市、買鞋子。第三件事是,去找我的爺爺,看看他住在哪裡?看看他過得好不好?還有最重要的是第四件事情,領壓歲錢! 小孩子可以領壓歲錢是有一個傳統的習俗,因為以前有個怪獸叫做「祟」,在除夕夜,如果他摸了小孩的頭,小孩就會發燒。有對老夫婦不想讓祟摸他們的孩子,就陪孩子玩到早上,他們把紅紙袋放在小孩的枕頭旁邊。祟來的時候,看到紅紙袋,嚇得不敢再來了。所以,以後過年時,大人就會給小孩紅包。 寒假的生活很有趣,我每天都開心得像吃到香蕉的猩猩一樣歡樂,真希望寒假趕快再來一次!
-
我愛元宵節
正月十五元宵節是一個很熱鬧又很歡樂的日子。元宵節當天有吃湯圓、提燈籠、猜燈謎、看燈會…等等的活動。這些都是好玩又有趣的民俗活動!其中,我最喜歡猜燈謎了。玩猜燈謎遊戲時,不僅可以動腦筋、考考成語,還可以看到一個個低頭苦思、喃喃自語的人們,真是有趣極了。 今年的元宵節也是情人節,爸爸帶著媽媽和我們全家人一起,過一個不一樣的情人節:到總兵署前看燈會。一到總兵署大門口,就聽到耳邊傳來一陣陣的鑼鼓聲,更看到到處都是人山人海。有人站在猜燈謎的大舞台前猜燈謎、有人正目不轉睛的看著各式各樣的花燈,也有人在各個小吃攤前流連。今年是馬年,站在總兵署大門口的是兩隻形狀非常神勇的駿馬和幾隻五彩繽紛的小馬,好像正在歡迎著我們。當我們走進總兵署裡面,就看到各式各樣的花燈懸掛著,有寶劍、有關刀、有會動的小熊維尼和海綿寶寶造型的花燈,其中,一台可以由人控制的馬車特別引人注意。人坐在上面,就好像是灰姑娘駕駛著她的南瓜馬車一樣,真是酷喔! 看完花燈回到家後,媽媽煮湯圓給我們吃,並告訴我們:「元宵節是一個吃湯圓,全家團圓、歡聚的日子。」這時,我們全家人圍坐在一起,一邊吃著香甜的芝麻湯圓,一邊看著窗外升起的點點煙火。在這陣陣的煙火聲響中,希望新的一年,大家都能平平安安、心想事成、馬到成功,希望每一天都像過今天一樣快樂、幸福。
-
第一次徹夜打牌
大過年幾乎都是大家第一次徹夜打牌的時候,但是我跟大多數人不一樣,我的過年總是過了十二點就睡了。所以,我的第一次徹夜打牌並不是在過年,而是在我阿祖過世時。 在阿祖過世那一陣子,大人總是徹夜在賭博、打牌,我們小孩總因為要上學而早早就上床睡覺。終於到了星期五,隔天不用上學,晚上不用早睡的時候。那一天,我和弟弟、堂姊、堂弟在吃飯時,我突然提議打通宵的麻將,大家都毫無異議的點頭說好。吃完飯,我們合力將一張麻將桌搬到沒有大人菸臭味的小客廳,就開始今天的第一局了。 起初,雖然贏了牌很開心,但卻越玩越提不起勁,於是有人提議來賭錢,就將麻將換成了撲克牌。我們以一張一元的小額賭注來進行,額度雖然小,但我剛開始就被堂姐以葫蘆、鐵支、大老二、拉,贏走了五十塊;接下來又被堂弟贏走了十塊,真是「出師不利」啊!所幸之後我也回本了四十塊,幾乎是要逆轉戰局! 就在這樣贏家、輸家不斷的輪替下,時間不知不覺來到了凌晨三點鐘,肚子也開始叫了。幸好,大人們有事先準備好泡麵,四人就一起泡起了美味的泡麵,一時之間,整棟樓都飄滿了泡麵香。吃飽了,我們這群小孩子又繼續打到了五點,才各自回房睡覺。在那一晚,雖然沉重的眼皮一直催我們去睡覺,但仍比不過牌局中的千變萬化與驚險刺激,也許上局你是贏家,下一局結束就成了輸家。特別是當大家一起吃麵時,每一口都比自己一人吃還來的美味!希望還有第二次機會可以徹夜打牌,讓我再回味一次那樣的樂趣。
-
晨讀體驗體驗晨讀
「一年之計在於春,一日之計在於晨。」在早晨微風的吹拂下,在陽光還沒有晒得人頭痛的時間裡,拿起一本書,細細的品嘗書裡的酸甜苦辣,無論是金庸小說裡絲絲縷縷的愛恨情愁,亦或是勵志小說裡一句振奮人心的名言,甚至是名人傳記裡一段一段起起伏伏,發人省思的人生經歷,都一點一滴在我們還未感覺到時改變著我們,然後在某個不經意間,匯聚成一道洪流,才讓我們或身旁的人驚於自己的轉變。 但,這是在早起的前提下才有的事情,不可否認,自打我懂事開始,就和所謂的晨讀扯不太上邊,因為個性懶惰,假日就睡到日上三竿還抱著枕頭流口水做白日夢,上學日就睡到快敲鐘才胡亂的吃完早餐,不得不說,這真不是件好事情,也因為這樣,導致我晨讀的次數一隻手就數得完。一直到上個學期,教育部推動晨讀這個活動,每星期五的早自習為晨讀時間,才開始我規律性的晨讀活動。現在回想起來,一開始我還是有些抵觸的,老師發給我們一人一本雜誌,免費的。但是當初總覺得該把早自習時間拿來讀考試的東西,所以一開始頗有微詞。不過後來卻也發現了看雜誌的好處。 我們看的那本雜誌裡面有著一則接著一則的真實故事,有些類似名人傳記,不同的是有些人我連聽都沒聽過,但卻更貼近我們的生活。我知道一代女皇武則天是個大人物,但卻不知道在我們周圍默默付出,和我們生活在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地方的小人物。未免有些本末倒置了! 每個星期五,一次一篇或兩篇的閱讀,看著一個一個我不認識的人,是怎麼用自己的智慧、自己的真心、自己的行動為燃料,燃燒出美麗絢爛的火花。從他們身上,我看到了堅毅的恆心,這些是我們應該要向他們學習的地方,從每一位不同的人身上,我們都能看到不同的優點和人生的智慧。
-
《告白》讀後感
一位中學女老師在校園游泳池內發現自己的四歲女兒意外溺斃,後來經她私下調查,原來是班上兩位學生謀殺的,但殺人動機實在荒唐。痛失愛女的老師辭職,不向警方申請重新調查,而在結業式那天向全班學生告白真相,並透露了她的復仇計畫,在學生們的心底種下恐懼的因子……。 人類社會中,犯罪者的刑罰一直是個熱門話題,一個看似合理的犯罪動機,卻是逃避責任的藉口;看似有力的自我辯解,卻又都帶著病態的扭曲。當犯罪真正發生,倫理和正義分歧,你該選擇哪邊? 本書從各角色不同形式的「告白」中,逐漸使犯罪動機明朗化;一個個看似有力的自我辯護,在近乎尾聲中才明白,那只是掩蓋倫理道德觀念扭曲的藉口。故事裡的每個人對於自己的抉擇都擁有一套說法,然而這套說法似乎只有在他們闡述自身想法時能夠說服自己;換了另一個角度,在先入為主的偏見下,過度解讀或曲解彼此的言行,甚至是「同理心」的濫用,一連串的誤會產生了連鎖效應,真相早已扭曲變形。仇恨滋養了不幸,使它不停向外擴散開來,迅速感染了風暴周圍的人。 第一位告白者森口悠子,身為S國中一年二班的班導及受害者愛美的母親,她果斷堅決的規劃並執行了一套針對兩個犯罪者的刑罰計畫。身為人師的她,於第一章中不斷地強調犯罪者的道德觀扭曲,那麼同樣做出報復性犯罪的她,又有何資格說教呢?陸續有二班班長、犯罪者B少年親屬、犯罪者B及犯罪者A的自我剖析,每個人或推卸責任,或平描事實的訴說,以及因悠子老師的報復計畫所引爆的同儕與家庭戰爭,所見的是無數細小分散的悲劇逐漸形成的一場大悲劇。 若個人只為追求自己的正義而犧牲他人,那還算得上是正義嗎?而又有誰來維護那些無辜受害者的正義?又或者正義根本無法顧及周全,只是一個美好的幻想罷了?單以犯罪行為而言,或許要定罪並非難事,A少年促成了犯罪計畫、B少年實際動手殺了人,甚至到了結局時幾乎三大主角都是罪人,然而卻已無法清楚的辨別,究竟誰才是罪大惡極的始作俑者。 書中每個角色的憤怒幾乎都可以理解,甚至他們對於他人與社會的控訴都「言之有理」,但他們處理問題的方式仍然讓我們感到「不對勁」。若再進一步探究,會發現這反映出一個驚悚卻真實的可能性,也就是一旦我們失去了察覺這些「不對勁」的感知能力,我們就很有可能變成「他們」。 《告白》的內容具備道德倫理上的爭議性,同時也抓住了一些人性最脆弱又最黑暗的地方。人的倫理道德觀或許是接受教育後的學習成果,但是在接受外在的刺激與環境的影響後,在自己都沒意識到倫理道德觀的改變時,似乎也無法再支持個人當初對於「倫理」與「正義」的定義與看法了。藉由這本書,重新幫助我們自我檢視與反思,並釐清思想的混戰。
-
我的朋友桔子
現在大家已升上國中,但我總回想到以前,回到五、六年級的時候。在班上,她雖然人緣不是很好,但對於我,是非常熱心的,她是我的朋友桔子。 桔子和一般女孩一樣,瘦瘦的,一雙手非常漂亮,寫出來的字也令人刮目相看,她是個動畫迷,每天回家,即使很少複習,都是在家看動畫,但考試時,都能前十名,我想她上課真的很認真。她也非常會畫畫,她不喜歡別人用一些虛偽的話讚美她,她希望別人多給建議,因為人緣不怎麼好,所以下課時,她就常跟老師分享心事,跟老師說說目前的處境。或許,這是她排遣心中不愉快的一種方式。 在班上,我跟她還滿好的,是因為她真心對我,那我也會真心相對。遇到困難時,也是互相協助的,我們經常一起參加遊行,有趣的活動,而且每次海報比賽,她從不會去撿便宜,很輕鬆的工作,會是跟大家團結合作完成作品。當然!她也非常討厭一些只會批評而不做事,內心只想著利益的人,因為在她心中,有一種莫名的公平與正義感。 她每次說話時,總有一些口頭禪,「是說……」,「蛤!可以不要嗎?」,「嗯~不行耶!」,她有時的口氣就是會這麼重,或許這就是她人緣不好的原因。但,對她來說,人活著,就是要快樂,而不是看他人的臉色過日子,因為人生就是要做自己想做的事,他人無法強求,這才是快樂人生。 我會把她當作最知心的朋友,一半是不管我做什麼,她總會給我一些適當的建議,也總是挺我,讓我有了支持感。一半也是我們常互相分享心事,不管是開心、傷心、生氣,我倆都是形影不離的好友,而她也不會把秘密告訴給外人,有時我真的滿欣賞她的。 每當我感到非常絕望時,她並不急著安慰我,而是用開導的方式,傾聽我把憤怒發洩完後,我倆又會一起聊心事,那種傷心早已拋在腦後。有時,有人在她背後說一些壞話是非,雖然在她的內心有所不滿,但她從不說出口,避免產生了尷尬,把事情鬧得一發不可收拾,這就是她的為人處事。 她的喜怒哀樂,都有不同的解決方式,我有問題,她有辦法;她有問題,我有想法,不管在哪,都有她的陪伴。她,伶俐聰明,做事妥當,是我的榜樣,就算現在升上了國中,不同班,暱稱也改了,但我們依然互相的信任。我很慶幸,在這個美好的世界中,可以遇到一個這麼好的麻吉,也許這就是我們的好緣分。我也謝謝她,因為有你,我的童年充滿色彩而愉快。因為有相遇,就有離別,即使未來各奔前程,也會再回首共同相處的美好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