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園地
-
生命值得愛
『生命值得愛』這本書是在說一位總統生命教育獎得主挑戰極限的故事。一個家庭裡,有一位小男孩俊瑋,他就像所有健康的孩子一樣活潑好動,可是在他六歲那一年俊瑋時常感到腳無力,走路有時會跌倒,後來媽媽帶他去看醫生才知道,原來他罹患了一種罕見的疾病│裘馨氏肌肉委縮症,又稱「進行式肌肉失養症」,罹患這種疾病的患者最多只能活到二十歲,當時俊瑋媽媽腦裡是一片混亂。 如果我罹患那一種疾病,我應該會很緊張、害怕,且不知如何是好,但傷心的人不是只有我,還有家人,我從俊瑋身上,看到母親的勇敢和偉大,不管遇到多麼痛苦的事,他的媽媽都不斷鼓勵他,擦掉淚水勇敢面對。 如果可以選擇,每一個人都不想自己的身體有缺陷、疾病,父母也希望孩子有一個健康的身體,可是有些人面對疾病時,可以坦然接受並依舊樂觀的生活著;當然也有些人選擇擔心、害怕,甚至失去了人生方向。 我從俊瑋身上學習到:就算得到了疾病,也不要放棄,要鼓起勇氣和病魔對抗,堅持到底不能輕易妥協,這樣一來,打敗病魔的機率就更大了。像:杏林子也是得了類風溼性關節炎,才開始她的寫作人生。我覺得自己真是幸運,不必面對像俊瑋這樣的人生難題,所以我要好好珍惜老天爺賜給我健康的身體,認真努力的活著。
-
藝文深耕之心得
金門是個美麗的寶島,有許多才華洋溢的藝術家,像是王明宗老師,前年開始,我們學校便邀請這位大師,來學校教我們捏陶、雕刻,製作金屬製品……,讓我們獲益良多,過程也十分愉快。 這學期的藝文課程是和五年級的學弟、學妹一起學捏陶,每個人所捏的東西都各具特色,而且在學習過程中,大家都十分用心,所以捏陶不但有趣,還可以增加你和同學間的情感。課程中我們捏了很多作品,其中有讓自己滿意和不滿意的作品,但是重點在捏陶的過程,指導老師不厭其煩的一次又一次的教我、幫我,直到我學會,所以非常謝謝主任及王老師的指導。 記得第一次捏陶時,大家都不會,所以謝主任一步一步的教我們,而王明宗大師也在一旁輔助我們。雖然第一次做的作品不太好,但是後來一次比一次做的更好,甚至還把作品放在金城鎮公所裡面展示,而且學校老師還帶我們去欣賞自己和別人的作品,讓我們滿載而歸。 所以我希望這項藝文學習活動能繼續下去,可惜的是我們明年馬上就要畢業了,因此我要好好珍惜剩下的學習時間與機會,期待自己的藝文創作作品能愈來愈進步。
-
發現生活中的美
如果每天早晨都能在悅耳的鳥鳴,和芬芳的花香中醒來,走出家門就能看見滿地的奼紫嫣紅,那一定讓人充滿喜悅,趁著暖暖春日,我們到外婆家玩,放眼望去,園圃裡桃李爭妍百花綻放,外婆又帶我們去另一個園圃,我看到了三色堇綻放出娉婷的花姿,走近房屋裡,高掛的矮牽牛也綻放笑言,好像歡迎我們的到來,房屋裡放著各式各樣的花器,裡頭還放著不同的植物,讓人賞心悅目,窗戶外還有小池塘,水裡有綠頭鴨自在的游泳,非常可愛,整間房屋就像自然博物館隱藏許多知識和美,那裡簡直是我心目中的桃花源,外婆以前是芭蕾舞的隊長,對於舞蹈的知識沒有一點是不知道的,她還說舞蹈充滿了力與美的肢體展現,聽他這麼一說,讓我不覺得愛上舞蹈,外婆說舞蹈的種類不勝枚舉,芭蕾舞隨著悠揚的音樂輕盈的旋轉跳躍,聽到這些就讓我為之瘋狂。 我喜歡藝術,因為藝術的展現繽紛多彩繪畫舞蹈和戲劇呈現多元的藝術樣貌,讓這個世界何處都充滿了美。
-
最後一次的校外教學
咻!一年又過去了,小學階段每年一次的校外教學,也已經進入到最後一次了,雖然今年的不比往年有趣,不過,也讓我的大腦「飽餐一頓」呢! 哎呀!第一站竟然是最陌生的文臺古塔及酒史館,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文臺古塔上的景緻,因為那裡的高度,讓我看到了美不勝收的無敵海景!配合得可真是天衣無縫呢!還有那古色古香,並有著悠久歷史的酒史館,也讓我大開眼界!裡頭古老的酒甕,還帶點淡淡的高粱香味,朝我迎面撲鼻而來。 來到了金門酒廠!一進大門,便可一覽並欣賞酒廠的壯觀,你以為只有這樣嗎?好酒沉甕底,好戲還在後頭呢!這些成就,都是前輩們用血汗、時間,一點一滴努力而來的,沿著導覽的路線走著,我看見了,員工們分工合作,有人載酒糟,有人製酒,使我不禁感動了起來。 下午,我們來到金城坑道,戰爭洗禮時的金門,阿兵哥不得不艱辛地開挖一條條坑道,直到現在開放以後,也能藉由坑道讓人回想起人們在戰爭時期的苦楚。 我敢說,這次的校外參觀,是有史以來最令我感動的一次,這也是我在古寧最後一次的校外教學,所以我很珍惜。
-
軍事體驗記
今天老師帶我們去柳營營區玩,柳營本來是一個軍方的營區,現在已經變成觀光的地方了。 這個營區很大,還保持著原本的樣子,有一些塗著迷彩的建築,入口還有擺設著大砲及坦克車,看起來是一個好神祕的地方,其實這裡我以前就來過了,所以知道有甚麼遊戲,裡面的遊戲有射擊、攀岩、雷射迷宮……,都很好玩,其中我最喜歡玩的是雷射射擊,因為可以多人對打,所以非常的好玩,還有我還喜歡雷射迷宮,雷射迷宮裡有很多雷射的紅外線,要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還有不可以碰到紅線。 我和同學一起闖關,玩得樂不可支。最後我們要感謝老師帶我們來到這麼好玩的地方去體驗不一樣的事。
-
一首詩的啟示
詩,是文學作品的一種體裁,用簡短的文字讓人體會深奧的道理。詩,同時也是詩人對情感的表達、景物的描述。不同的詩,就會有不同的形式、不同的風格,人們在吟詠朗誦中,會擁有不同的體認與感受,值得回味。 李紳的憫農詩「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飧,粒粒皆辛苦。」讓我感受良深。烈日當空的中午,儘管天氣炎熱,農夫仍舊在田裡辛苦工作,額頭上的汗水,一滴一滴的落在泥土裡……。生活在這個物資豐饒的時代裡,很難體會早期社會中,農人每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辛苦。早已對餐桌上那一碗碗米飯、一盤盤菜餚習以為常的我們,是否想過,在擁有一頓晚餐的背後,是經過農夫努力了多久,才讓我們享受到它的香甜。 在校園生活中,「午餐時間」是令許多同學期待的,每每經過一段愉悅的午餐時間後,總會看到餐桶裡裝有滿滿的廚餘,而這些廚餘正是同學們吃不完的飯菜所集合起來的,包括自己在內,都浪費了農夫們辛勤工作的成果,讓人十分感慨。除此之外,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或許都在無意間作了許多「浪費」的行為。 目前,世界正面臨氣候異常、全球暖化等問題,許多地方更是發生了乾旱、水災,使農作物的生長更是難上加難。面對這些問題,我們還能在這樣揮霍嗎? 我們還能再浪費嗎?我們還不珍惜嗎?我們應該要有所行動!學會珍惜我們所擁有的一切、學會惜物愛物、學會感謝為我們所付出的人,讓我們的生活繼續擁有美好。
-
做元宵花燈
在這寒冷的假期中,有什麼事情讓我難以忘記,又深刻的記在腦海裡呢?不是新春領紅包,不是動物園看圓仔,而是和爸爸一起完成花燈製作,我提過無數次花燈,這是我第一次做花燈,主題是「小鴨」,接著就讓我來說明當時的製作過程。 當我們決定要做小鴨花燈後,首先把需要的材料準備好,接著在紙上打草稿,畫出要做的圖形,再來開使動手摺竹片,我小心翼翼不讓竹片斷掉,偏偏它就是那麼脆弱,但是我並沒有因此而氣餒,終於做出「小鴨」的身體骨架,爸爸教我用鐵絲固定,最後用玻璃紙貼在竹片上,再裝上提把,就大功告成。 原本以為做花燈很簡單,實際做才知困難,尤其在摺竹片時,力道的輕重很重要,一不小心就斷掉了,綁鐵絲時也要特別注意,我和爸爸都被鐵絲刺了好多回,差一點就被刺破皮。 這是我第一次做花燈,從整個製作過程中讓我學習到要有耐心,不是任何事一次就可以成功,謝謝爸爸不厭其煩的教導我,陪我製作一整天。
-
開學了
短暫的寒假伴隨著農曆年過去了,新的學期開始了。好久不見的老朋友都回到了可愛的學校。大家說著寒假好玩的事,同學也忙著排座位和打招呼。親切的笑語及和藹的叮嚀,使我們又感受到同學的溫暖。 在寒假裡,每個同學都有著各自不同的生活方式。有的四處遊玩,享受風光美景;有的走向戶外,聚在河畔垂釣;更有同學藉著寒假期間複習功課。現在又開學了,是新的開始,期望在初學階段好好認真努力,做一個好學生。 「噹噹!噹噹!」下課了,大家到操場去打球、跑、跳,操場上又洋溢著快樂和歡笑。 希望新的一年我的學業更進步,並且變得更懂事。
-
迎春節過新年
除夕夜快到了,我們全家上上下下忙著把家裡每個角落都打掃乾淨,除了迎接親朋好友的到來以外,也希望能趕走舊的壞運,帶來新的喜氣。 除夕夜的晚上,全家一起圍爐吃年夜飯,今年的菜色有魚、有肉,還有我最愛的水餃,哇!好豐盛啊!吃飽以後,小朋友最期待的就是發紅包,首先,第一個發紅包的人是大伯父,接著是爺爺和奶奶,最後是爸爸,拿紅包前,我們都會先說吉祥話,今年我收到好多紅包,真是開心極了! 大年初二,我們全家還一起出外踏青,我們去了植物園、林務所、獅山砲陣地……等等,其中印象最深刻的是我們在林務所的門口,看到了許多卡通人物,有喜羊羊、小熊、兔子還有一隻巨大的黃色小鴨,這可讓我興奮不已,趕緊拉著媽媽陪我一起去和他們拍照呢! 這個新年假期,我過得很充實,不但拿了很多紅包,也參觀了很多地方,感受到濃濃的過節氣氛,真是愉快呀!
-
登高望遠
今天是十一月三十日,星期六,天氣晴,是適合爬山的好日子,一起床的時候,爸爸就說:「我們今天要去爬太武山。」我們一聽到就很開心的跳了起來呢!吃完早餐就馬上出發了。 當車子開到太武山下時,就看到一條長長的路-玉章路-這是太武山的起點,就開始往上爬了,爸爸一邊走,一邊講太武山的故事和由來,爸爸說這裡以前是個打仗的軍事地方,還說在四十幾年的時候,有很多軍人為了保護國家而犧牲呢!爬到一半的時候,我們坐在思源亭休息,喝幾口水,吃餅乾,就繼續往上爬,我爬呀!爬呀!好不容易看到了「毋忘在莒」這四個字,而且石頭上的字很大呢! 我張開雙手比了大字也比不過它呢!看完後,我又繼續往上爬,又看到了一個「佛」字,終於爬到了山頂了,看到古老的海印寺,還看到了千里眼和順風耳及很多人在拜拜。 爬完太武山後,就下山回家了,在車上我看著爸爸拍的照片,回想著太武山的風景,我今天玩得非常開心,希望下次還可以再去爬太武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