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園地
-
我的校園生活
我的學校位於古崗和金門城之間,所以取名為古城國小,在它的周圍有很多漂亮的行道樹和歷史文化的遺跡,每天上下學之間充滿著風聲、蟲聲和鳥鳴聲,猶如最自然的交響曲,因此,古城是我最愛的校園。 漫步在古城國小的校園中,一整排木棉樹,樹立在校園中,灑落一地的木棉花,常常被同學拿來玩耍,走過這邊的木棉樹,是兩棵壯碩的老榕樹,一旁植物園,裡面種滿花花草草,真是美麗。走過校園,是一間間我們上課的教室,上課時總是會聽到老師認真的教學聲音和同學們朗朗的讀書聲,大家一起在這個美麗的環境中讀書和成長,此外,我最喜歡和同學們一起上體育課和資訊課,體育課可以跑步和跳高,資訊課可以學到電腦知識,大家都很開心,因此都是我最喜歡的課程。 我在古城國小這座美麗的校園中,遇到了最認真的老師,因為她辛苦的付出,讓我不斷的成長和進步,校園中有著許多師長、工友叔叔和同學們歡樂相處,讓我的校園生活充滿快樂和幸福。
-
我的家庭故事
一想到外公家,就想到院子裡一棵樹齡超過45歲的龍眼樹。那是在舅舅出生前後所種下的樹。院子裡還有一盆金桔,那是我最愛的水果,每次回外公家,都會拔下幾粒來泡茶。 每次回外公家,表兄弟、姊妹幾乎都是同時間回到家。因為平常大家都各自住在台灣北、中、南部及外島,所以只好趁著假日,一起聚首,話家常。 外婆相當疼我們,每次都準備我最愛的雞湯和烏魚子,所以每當我想念這些菜色時,便想起我慈愛的外公和外婆。外公住在雲林縣斗南鎮,附近有聞名全台的「米糕甲」和「當歸鴨麵線」。每次都是美食節目採訪的對象,我也非常喜歡喝米糕甲的「魚丸湯」,湯鮮味美,每次都得喝上一碗,才會覺得有回到外公家的感覺。而附近有間素食店,它的「素羹麵」,更是我每次回到外公家必吃的「早餐」,料好實在,而且好大一碗才30元,真是太讚了。 外公非常節儉,做事誠實認真,所以家人大都秉承了他的風範,而外婆開朗活潑的個性,又對孩子們的影響頗大,我的媽媽,有外婆的活潑,也有外公的誠實認真,所以我也有學習到他們的特點,希望能向外公一樣聰明、節儉,以後能成為一位大富翁。 今年的年假,在大家依依不捨之下還是得分別了。期待下一次與家人相聚的日子,希望外公外婆長命百歲,阿姨舅舅們身體健康,而我的好兄弟們學業進步!
-
去海邊散步
今天天氣很好,媽媽帶我和妹妹去海邊散步。 我們換上運動鞋,就往海邊出發,一路上我們說說笑笑,走走看看,很開心。 我們看見了漂亮的石頭和大樹,還有好多美麗的花朵。 走了不久,我們就到海邊了,我們撿了一些貝殼和一個石頭,我們還看到一些海螺,我和妺妹都撿了一些海螺想要帶回家煮,玩了一會之後我們就回家了。 回到家之後,我們把海螺洗一洗,希望明天會有好吃的海螺可以吃,雖然有點累,但是我們玩得很快樂,希望下次可以再去海邊玩。
-
畫繪本
週末兩天,我們全班到學校畫繪本,內容是有關於個人衛生方面的。 我們畫得繪本內容有很多人物、角色,雖然繪本故事我還不是很清楚,但是我覺得一定會很精采。班上同學,有人負責畫圖,有人負責上色,也有人剪貼,而我是負責用粉蠟筆上色的。在上色時,我已經等不及想要看到最後成果。 假日這兩天我過得很快樂,也很充實!因為第一次製作繪本,感到很新鮮。而且全班同學一起完成的作品,大家都很有成就感,也希望可以得到很好的成績。
-
四個季節
一年有四個季節│春、夏、秋、冬。 第一個季節是春天,我發現春天好像有法力,可以把天氣變溫暖,也可以把天氣變寒冷,真像是一位魔法師。 夏天是第二個季節,它是我的最愛,可以換上短衣、短褲,讓我覺得很舒服,又能吃透心涼的冰淇淋,真是一大享受。 那,第三個季節是秋天,少了酷熱的陽光,午後很適合去公園散步。 冬天是第四個季節,天氣很寒冷,讓我想窩在棉被裡,不想一直待在戶外活動,冬天跟夏天簡直就是天差地別。 我覺得如果把春天、秋天和冬天,都變成夏天,那不就太美好了嗎?因為可以常常吃冰、穿著輕鬆的短衣和短褲,盡情的運動。
-
最初的夢想
是人,都有夢想。「人因夢想而偉大。」萊特兄弟看了鳥兒飛翔,夢想和他們一樣,而努力研究出使人飛上天的機器。金恩博士夢想能敉平美國的種族歧視,便致力於宣傳,終於使美國的種族平等邁進了一大步。 每一個人都有夢想,,但有夢想的人卻不一定能夠偉大。多少人在國小作文簿上寫著:「我未來要當總統!」「我要成為科學家!」但隨著年齡的增長,因為社會現實而要做的事情越來越多。學校裡,繁重的課業越來越多;社會上,永遠做不完的工作、經濟的壓力……都讓許多人向現實低頭,磨合了自己的夢想。 當夢想遭遇現實,使人徘徊、憂傷、失望。曾質疑過:是不是夢想在還沒實現時,都是虛幻的,當它和現實環境牴觸時,就得大力捨去?直到有一天,在書上讀到這樣一個故事:爸爸在紙上畫了一條很長很長的線段,要兒子不用任何擦除工具,不許撕毀,不許遮蓋,使線段變短。兒子想了又想,終於無能為力,爸爸笑了笑,拿起筆,在旁邊畫了一條更長的線段。 我闔上書,細細回味著。要使已有的線段變短,畫一條比它更長的線段。這意味著什麼?我問自己。心中終於有了答案:達到現實上的要求之後,再多一點堅持去實踐你的夢想,夢想就能戰勝現實!堅持之於夢想,就如養分之於種子。一個只把夢想埋進土裡,卻不時時提供養分滋潤它的人,是看不到燦爛的花朵的。台灣的李遠哲博士,為了深入研究其領域,每天都花好幾小時和學長在研究室裡讀書做研究,甚至為了讀其他語言的資料,還額外學了俄文和法文,終於他的努力受到了肯定。 我們很容易捏造一個夢想。因為如此太容易了,時常因此遺忘了最初的夢想,如果不時常呵護它、照顧它,那恐怕你還有很多夢想要捏造呢!
-
當鐘聲響起
說到鐘聲大家應該都不陌生,從小到現在我們都是依照鐘聲作息,而我對於鐘聲簡直又愛又恨。 國小時,我最不會的就是「數學」。它的存在對當時的我來說,我真是恨的牙癢癢的,恨不得它從世界上消失,那為什麼我會恨鐘聲呢?因為就如我剛才所說的我「討厭數學」。所以我每次上數學課時,都希望鐘聲能快點響起,讓我獲得解脫。但鐘聲似乎要與我作對似的,讓時間停止流動,把數學課變又長又無聊。還有每次上體育課玩足壘球和躲避球時,我都希望時間它停止流動,但天不從人願,時間總是一眨眼便消失的無影無蹤,正當我玩得不亦樂乎時,鐘聲總是無情的響了,精采的球賽就因為上課鐘響了一哄而散,使操場變回了原本那般門可羅雀冷清的樣子。大家愛鐘聲的原因應該和我一樣不謀而合吧!那就是「放學前的鐘聲」每每在上最後一節課時,大家都明顯的心浮氣躁的,離放學時間越近大家都越坐立難安,無心聽課,鐘聲一響,大夥便像脫韁的野馬似的一窩蜂的跑出教室。 對於鐘聲大家對它的感覺因人而異,但只要換個方式想,你對鐘聲的心態就會不一樣了!
-
爭吵之後
人的一生中,必定會和人相處,相處的過程中也許會因為某些事,而與別人擦出火花,鬧得彼此都不愉快,甚至兩敗俱傷,事後,卻總是在懊悔中度過。 曾經就在國小時,我們有一群情同姐妹的好朋友,整天就像口香糖永遠黏在一起,秘密總是一絲不留的與對方分享,卻在一次畢旅之中,讓原本要好的友誼瞬間化為烏有,本應該是快快樂樂的畢業旅行,卻因為缺乏包容的心,害得如此寶貴的感情遭受破壞,不值啊!實在不值。 常常也會在報章雜誌上看到一些社會新聞,有的可能是男友不滿女友提分手,由愛生恨,做出了心狠手辣、傷天害理的錯事。有的是自己不肯賺錢的啃老族,向父母要錢,父母沒給或不給,就做出完全顛覆孝道的可笑行為,這些事到最後,結局往往只有後悔、後悔……,為何人們總是不能在做某件事情前,先三思考慮後再做行動呢?因為已經做下去的事,根本毫無挽回的契機呀!事發過後,爭吵過後的我們,表情會是怎樣呢?也許懺悔吧!若不想總是活在懺悔之中,唯一的辦法,就是在做某件事、說某句話前,必要三思而行!
-
阿公的少年時代
我的阿公在一次訪談中這麼說… 我是四川自貢市自由井人。民國五十二年,我從憲兵學校退伍,有一天,我與一位同是憲兵學校的教官在台北街頭巧遇,他關切的問我:「是否還在憲兵學校任職?」我答說:「已經退伍一段時間,目前尚無工作。」於是他要我留下聯絡電話和地址,好像要幫我找工作似的。返金後,他立即將此事向司令官報告,司令官說:「叫他來金門!」我就這樣來到了前線-金門。 民國五十四年,當我來到金門,那時金門剛好行政區域重劃,人員的安插頓時成為一項棘手的問題,我也立刻面臨了無職可派的窘境。所幸剛好有一個副村長出了事,臨時挪出了一個空缺,我因而被派往擔任副村長。副村長職權很大,但責任也很繁重,幾乎涉及到民眾生活的各個領域,都與我有關。從人口出生、死亡登記、學童入學督導、環境衛生打掃、牲畜廄舍遷建、池塘開挖、鄉村整建、高粱種植輔導、民防訓練演習等等,都要負責。 民國六十六年,我調任副鄉長,六十八年鄉長因故離職,我曾代理鄉長有一段很長的時間。副鄉長和代理鄉長的工作差不多,唯一差別的就是主官要負成敗的責任。鄉長是由民選產生的,軍事方面的業務比較不熟悉,大致上都委由副鄉長來督導,因此有關民防的事務,大體都由我來主導。 我任副鄉長期間,如果被徵詢,我就會依個人的觀察簽註意見。我認為這個人各方面條件都很不錯,平時的表現又很好,就簽註「該升」,那這個人就絕對可以升遷;如果鄉長並未徵詢我的意見,我也不多事,由鄉長自負保薦的責任。代理鄉長期間,我盡力扮演鄉長的角色,全力推動鄉政,民國七十一年新任鄉長選出,我就交棒給新任鄉長,回復專任副鄉長的職務。民國七十六年,我在副鄉長任內退休。 雖已退休,我的阿公他仍是一位受人尊敬、敬仰的副鄉長,這也代表著,他任內所推動的政策得到眾人的肯定。直到今天,還有較長一輩的人,看到我的阿公會直喊:「鄉長好!」呢!這就是我阿公的少年時代。
-
我愛故我在讀後心得
如果沒有遇見你(妳),我將會是在哪裡?人生中有多少轉變是我們可以選擇的?但大多數命運卻不是掌握在我們手裡,陶子說:「年輕時,曾向媒體發過夢,要在二十五歲前將自己嫁掉,三十歲之前生三個小孩;現在想起當年大聲說出口的白日夢,真是可貴又可笑!」隨著年紀漸長,又遇人不淑,擔心自己成為下一個「敗犬」,才開始焦急;有些人求神問卜,有些人隨便找個人嫁了,陶子雖沒有迷信神祇,但也被鐵口直斷說:「一輩子沒姻緣,就算結了,也鐵定離,而且沒有小孩!」這麼一句話,說得人心慌慌,夜裡獨自擔心、流淚。 書中她描寫她的丈夫跟她一樣,是在經歷失戀的痛楚後相遇,因為她們都看過、聽過、冒險過、得到過、失去過、控制過、失控過、野過、瘋過、經歷過,所以更懂得珍惜對方,知道如何經營穩定的幸福關係。 她的丈夫、她的孩子、她的家庭,何其動人。產房裡驚心動魄的時刻,丈夫目睹她痛苦的生產過程,而流下的男兒淚,夫妻間的相扶相持,讓人既感動又羨慕。 若在對的時間遇見錯的人,是一場傷心;在錯的時間遇見錯的人,是一場荒唐;在錯的時間遇見對的人,是一生的嘆息。陶子何其幸運,在對的時間,遇見對的人,並做出對的選擇。 情人只是情投意合,愛人卻是可以互相承擔對方的一切,包括家庭、孩子、老人還有生活的一些小煩惱,婚姻只多了一張紙,不一定就等於幸福一輩子,結婚不是妳唯一選擇,有個好伴更重要!善於寫情詩的徐志摩曾說過:【我將在茫茫人海中尋訪我唯一之靈魂伴侶。得之;我幸。不得;我命。】短短一句話,道盡真愛的珍貴與無奈;雖然徐志摩遇空難而死,並沒有所謂的「靈魂伴侶」白頭偕老,在世人眼中下場悽慘,但對勇於追求真愛的人,算是求仁得仁,在盡全力之後,了無遺憾了。 當我們愛上某人的「形象」時,其實是被自己的荷爾蒙籠罩,所以大腦不受控。要能承認他並不是當初「看見」的那樣,實在需要健康的體魄、自知的勇氣和一點點機緣。否則如此一來,就驗證了莎士比亞說的:「所有的愛情都是盲目的!」所以為什麼相愛容易相處難!因為,我們花了很多時間和精神去愛一個根本不是我們想像的人;日後掀開面紗一看,說不定,那正是我們最討厭的類型?很多夫妻因此相看倆相厭,整日吵架、互相怨懟,最後以恨收場│「離婚」。 沒完成的愛,必須是一種昇華,就連恨也要成為愛的昇華的一部份,這是幸福的抉擇│畢竟若沒有愛,哪來恨?愛,若不是臣服、不是妥協,在相會後只會回到各自世界,那麼最好歸宿,便是放逐;所幸,結合並不是愛情唯一途徑;【緣起偶然,緣聚欣然,緣盡泰然,緣散釋然】。 知道有人深愛著自己是件幸福的事,但相對地,妳也必須為守護這份幸福而謹慎小心,付出的不見得能收回,但在愛中,不付出一定得不到真正的幸福。愛情固然沒有什麼是非對錯,但我們要有足夠的智慧去判斷,成熟地下決定,怎麼做才是對自己好的,學習如何去愛,並且不要讓自己後悔。 陶子說:「親愛的,讓我們一起修練愛!」愛是一件需要學習的事,聰明的女人對愛固然永遠不放棄,但別忘記,愛不是只有一種形式,能疼惜妳的也不會只有一個叫做老公的人;真正的她,始終信仰愛情,敢愛敢恨的個性,以幽默機智又溫暖甜蜜的筆觸,分享兩性之間的相處體會,以及她獨一無二的的精湛觀點,好似是發生在我身上,令我有種感同身受的錯覺,文字簡潔精準卻不會艱澀如嚼蠟;陶子的書,呈現愛的各個面貌與觀點,啟發了我們更多不同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