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園地
-
停課的這段日子
國內疫情升溫,金門的國小從5月3日開始停止實體課程,改為線上教學。聽到這個消息時,心情有點開心又有點難過,開心的是可以不用早起,難過的是不能天天見到同學,和上我最喜歡的烘焙課。 停課期間,我們低年級的課程是非同步上課,採老師預錄或提供影片,我們看好之後再去完成作業。線上學習有趣的地方是我學到了一些電腦的操作。我通常完成一部分作業後,就和弟弟玩一陣子,然後再繼續完成作業。 希望新冠肺炎早日獲得緩解,我好想跟家人去臺灣玩、好想在戶外呼吸新鮮空氣!不希望停課,想回學校和大家一起學習、一起玩!線上學習雖然讓學習的時間比較有彈性,但冷冰冰的螢幕還是無法取代和老師、同學間互動的溫暖。
-
攀樹活動
星期一早上的第一節到第三節,我們和四年級的同學在餐廳後面進行爬樹的活動。 首先我們先聽教練講解,教練先教我們開關裝備的鎖了,再來是練習穿裝備,接著教練教我們怎麼爬上樹以及下來,然後我們就開始進行攀樹活動,最後我也有爬上樹,還玩了盪鞦韆。 這次的活動,我們全部的人也都體驗過了,雖然教練前面有說要比賽,但是因為時間的關係,所以我們沒比賽。我覺得攀樹很有趣,希望下次如果有機會,可以再挑戰。
-
多做多得
自幼長輩、師長們總教導我們要熱心助人,好人有好報,但多做真的多得嗎?現代生活忙碌,要承擔的事務堆積如山,越認真、能力越強者容易受人之託,甚至直接扛下別人的工作,於是「能者多勞」。自己的事務都處理不完了,還要為他人殫心竭慮,豈不加重自己的負荷?尤其是那些對自我要求高、不懂拒絕他人者,想要把每一件事做得完美,最後超出時間限制,反而徒勞無功,甚至壓力上身,病癥悄然種下。秉此,幫助他人前要先衡度自己的時間、能力,不要攬下他人的工作,埋頭苦幹,這反而讓別人喪失學習的機會,因此,懂得適度拒絕很重要。 現代社會,人們忙於自己的事,很難再有心力去協助他人,然而,社會上卻也不乏熱心助人的典範:鴻海集團董事長郭台銘為了年輕的下一代健康著想,買下一千多萬劑疫苗;歌手費玉清分別捐了數百萬到醫院、慈善機構、流浪動物安置中心,將掙的錢化作回報贈予社會;作家趙鍵斌和賣可麗餅的黃老闆合作,讓偏鄉孩子也能體驗繽紛美妙的滋味,足跡遍及全臺灣,將愛不斷散播……。 雜誌中一則故事令我感動萬分:「十元阿嬤」莊朱玉女和丈夫一同到高雄港做碼頭裝卸工作時,她發現工人們要做勞力粗重活,以換取微薄酬勞,她便開始提供免費餐食給工人們,到後來拗不過客人的央求,也只要酌付十元,就能飽餐一頓,且豐富的菜色與營養兼具。每當阿嬤到市場買菜,菜販們都認為她做的是賠本生意,力勸阿嬤漲價,阿嬤堅持出外人討生活不易,堅持不漲。縱使風吹日曬雨淋,碼頭邊總會瞥見阿嬤佝僂的身影,阿嬤的兒子屢勸她休息,阿嬤心念著如果不繼續販賣,那些工人只能挨餓。阿嬤陸續賣掉七棟房子,無怨無悔的付出,將資金持續投入變成一份份溫暖的餐點。很多人認為阿嬤很傻,她告訴子女們:「布施的人有福,行善的人快樂。」阿嬤一直延續這樣的意念直到二度中風,不得不中止善行。被她幫助過的人無數,這些愛心餐點撫慰無數碼頭工人的心,被譽為「艱苦人的守護神」。 「十元阿嬤」過世後,她的兒子成立了基金會,盼望這份愛能持續流傳,也在阿嬤的故鄉澎湖吉貝島樹立雕像,讓大家永遠記得阿嬤,也懂得去感謝身邊默默付出、奉獻的英雄們。 在殘酷的戰爭後,流離失所的難民亟需協助,周邊國家有人願意伸出援手,提供其容身之所與果腹糧食,收留最多難民的國家為土耳其和哥倫比亞,不過他們也被貼上了「別的國家有困難,就一定要幫忙」的標籤。收容過多的難民會使土地、糧食的需求變大,易導致物資匱乏的窘迫之境;文化、語言上的差異,易引發不同種族間的衝突。收留太多難民會造成內耗負擔,但不收又會受到國際間的撻伐及自身良心的譴責。換個角度思考,若土耳其和哥倫比亞不願伸出援手,還有幾個國家能夠提供協助呢? 電影〈鋼鐵英雄〉的主角從軍時因宗教信仰而不願開槍射殺敵人,自願擔任軍醫,長官逼他退伍,同袍也對他冷嘲熱諷,即便連連遭受打擊,仍堅持自己的信念。在一次戰爭中,他憑一己之力救下七十五個人,同袍們對他感激不盡,長官更對他刮目相看,並頒發榮譽勳章。主角一開始付出許多,卻被冷眼以對。他依舊擇善固執,堅持對的事,最終得到眾人的尊重與肯定。 多做不一定多得,但內心會感到充實。孟子曰:「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多做不一定會得到物質上的酬償,卻可從「做」中學習到很多知識技能,且幫助別人內心會感到無比幸福;「不做」雖然很輕鬆,但會失去很多學習機會,也得不到助人的喜悅。如果是你,你會選擇「做」或「不做」呢?
-
等待
人都有等待的經驗,像是等待下課、等待長大或是等待愛情。而在我們等待的過程中,內心都有著不同的情緒,有時是開心的;有時是害怕的;有時候是生氣的,這些情緒都會因你等待的事物而有所不同,也會由你等待的結果而改變。 等待的結果也許是好,也許是壞,例如:和自己心儀的對象告白,等待對方的答覆,結果成功了,這就是好的結果;段考考完了,等待成績,結果與自己的期望不符,就是不好的結果。 記得小時候有一次和媽媽回外婆家,那時我和媽媽去百貨公司買一些新衣,結果我找不到媽媽,當時的我內心十分害怕,眼角已經泛紅,像是一根小草非常無力,正當我嚎啕大哭之際,終於等到了媽媽呼喊聲,我這才停止哭泣奔向媽媽,媽媽幫我擦去眼淚,我們就這樣開開心心的買完東西回家了。這就像從無盡的深淵中被拉出,重獲新生的感覺,想必那時媽媽和我的內心都十分慌張。 等待並不難,難的是等待的過程,當下心情也許興奮、難過或生氣,但最重要的還是需要耐心,總會等到自己所希望的結果,不過也不要太過於等待某些事,才不會忽略了身邊的人事物。
-
轉念
在做每一件事情之前,心中都會浮出一個念頭,雖然是一念之間的事,可能改變了念頭,結果便會不同;又或者在困境中,改了念頭,又會有意想不到的事發生。 隨著年齡逐漸增長,是好是壞的念頭已經可以分辨清楚了,都會想到假使做了這個念頭,會遭到什麼樣的處罰、結果。還記得國小五年級時,數學課上到「複合圖形表面積的計算」,我對這主題一竅不通,常常讓老師很頭痛,不是少算一塊就是多加一面,甚至數學習作更是七題錯了六題,那麼多算式作法,讓我萌生了訂正就去抄襲同學的作法及答案。但就在此時,我心中浮現了抄襲後的結果:會不會被老師發現,因此被老師處罰?會不會因此考這主題完全不會? 因此,我想了許久,決定鼓起勇氣去問老師,老師很熱心的教導我,教我拆解圖形再來計算,這樣會好算些,我也跟老師說,我一度要去抄襲同學的答案,老師不但沒有罵我,反而稱讚我三思而後行,不然真的抄了下去,我這單元的分數就會跌入谷底般的驚人。 幾天後,就要考這單元了,我依照老師的方法按部就班的算,結果考了一百分,我替自己感到開心,老師也替我感到開心。我在這件事情上轉了念,捨棄抄襲的念頭,去問老師後不但考了很不錯的成績,也有了不同的心境,也有完美的收穫。
-
我對性別平等的看法
從以前「男主外,女主內」和「重男輕女」的觀念到現在的社會依然存在,到現在還有一些人覺得男生就應該要出去工作,而女生就要在家裡做家事和照顧小孩,甚至還有一些人覺得結婚後就是要冠夫姓,但這些想法也越來越少,代表著現代的人越來越重視「性別平等」了! 以前有一個提倡女權的人叫秋瑾,因為她出生在一個官宦家庭,所有的事情都只能聽爸爸的,連自己的想法都不能提出來,不能自己做決定,後來她更奉父母之命嫁給了一個清廷戶部的郎中,古代女性都要遵從三從四德,也因如此這段婚姻帶給了她很大的束縛,最後她不管父母會說什麼,開始提倡女權,也到日本留學,積極的參加有關女性平權的集會。當時只有三十一歲的秋瑾因為在推廣女性平權而被捕,到她死前都只在意女性應有的權利。我認為現在有兩性平等是因為有人願意犧牲自己並跳出來發聲,因為有他們,才有我們現在的性別平等。 只要打破刻板印象,事情就沒有不可能,這個人顛覆了刻板印象,而這個人就是現在國際知名的設計師吳季剛。從小他喜歡玩洋娃娃,因為玩洋娃娃可以一直不停的幫它換衣服,也因為他喜歡玩洋娃娃而被別人嘲笑,但他的媽媽沒有受到影響,反而更鼓勵他去做他喜歡做的事,才造就了現在有名的設計師。我認為他能成為設計師有一部分來自媽媽的鼓勵,有一部分是因為他不會被外界所影響,這一點值得讓我們去學習。 我認為只要不被外界的看法左右,事情就會有無限的可能,秋瑾不會因為自己是女生而不敢站出來,而吳季剛讓我學到不是只有女生可以玩洋娃娃,男生也可以,只要打破「刻板印象」世界就有無限的可能,並且超越所有的想像!
-
我心目中的美好
每個人的一生中一定都有很多美的事物,但每個人對「美好」這件事的定義卻不盡相同,有人是享受美食,有人是欣賞風景,對我來說「美好」就是和家人出去參加各式各樣的活動和旅行、露營等,讓自己完全沉浸在快樂的氛圍之中。 上個月爸爸和媽媽帶著我們一家人到台北跨年,首先我們到了台北市立動物園,兇猛的鱷魚竟然冷靜到半小時才閉一次眼,還有第一次看到的水豚,他一臉萌樣及可愛的大門牙,活脫脫像是我失散多年的雙胞胎兄弟。之後我們去了台北新樂園,我到的時候,正門口的雕像那巨大的身軀印入眼簾,讓我嚇了一大跳,那天,我搭乘了摩天輪、咖啡杯……等許多的遊樂設施,到了最後一個設施「小飛龍」本來我玩得很開心,但後來它逐漸加速,速度快到讓我和哥哥都要吐出來了,還真是前後兩樣情啊!最後,我們一起去了士林夜市吃了好吃的蚵仔煎、小籠包,回家前還玩了有趣的彈珠台當作結尾。 在那次的旅行我終於了解了真正的美好,美好是你做的那件事會感到快樂或是有趣,我也同時感受到了與家人相聚的幸福及快樂的時光。 這次的旅行不僅讓我留下了一個美好又長久的回憶,也改變了我對於未來人生的一些想法,從原本每天在家打電動,變成想要常常帶家人走出戶外,不要一直待在家打電動、看電視,要改掉壞習慣,讓生活過得更精采更有趣,更是讓家人多一個旅行的夥伴。 透過旅遊,我了解到如果想得到美好,其實只需要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把時間分配好,讓自己有足夠的時間做想做的事,或是未來去做與自己興趣相關的工作,讓自己天天都可以在美好時間中度過,也許之後我還可以嘗試自己設計規劃去國外玩呢!
-
包粽初體驗
今天是農曆五月五日「端午節」,也是愛國詩人屈原投江的日子,在今天大家會划龍舟、戴香包,而我們家則是會包粽子。 粽子是許多人的最愛,粽子的由來是因為那時候的皇帝不聽屈原的意見,所以他就跳進汨羅江自盡了,百姓為了避免魚蝦吃了他的身體,因此將米飯包到竹葉裡,最後成為我們現在所吃的粽子。經過了漫長的時間,粽子演化成許多種類,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風俗文化,也會有不同的粽子形狀及口味,金門有肉粽和鹼粽這兩種。 我們家包的粽子其中一種,就是「鹼粽」,鹼粽可以淋上蜂蜜或灑上砂糖吃。到了包粽子的那一天,我們準備了圓糯米、食用小蘇打粉、粽葉以及粽繩。我們先將一斤的圓糯米和小蘇打粉攪拌均勻,接著靜置半個小時,然後把食材和粽葉、粽繩拿到戶外,最後就是我最期待也是最困難的步驟了,就是「包粽子」。 要包出一個三角形的鹼粽,要把兩片粽葉的光滑面朝上,大的葉子在下面,小的葉子在上面,靠在一起,摺成深的漏斗狀,看起來像「粽葉旋渦」,裡面加入事先準備好的米,再把粽葉蓋起來就成為了我們平常看到的鹼粽外觀,但是這顆粽子還是未完成品唷,因為我們還要用粽繩把這個未完成品綁起來,放進鍋子裡蒸兩個小時,關火再悶半個小時就可以品嚐了。 這次包粽子不但讓我學會了端午節包粽子的由來,還學會了我們平常吃的鹼粽竟是要經過這麼多複雜的手續才能送進我們的嘴裡品嚐,以後遇到包粽子的人,一定要和他們說聲:「謝謝您!」
-
美味的一堂課
由於我們國語上到「美味的一堂課」,於是老師決定讓我們真實體驗一次,大家得知消息後,都興高采烈、迫不及待的想要上「美味的一堂課」呢! 「美味的一堂課」終於到了 ,大家分工合作,有的在洗菜,有的在切菜,每個人都在認真的準備食材。等大家準備好所有材料後,老師就發給我們吐司,我把美乃滋和番茄醬混在一起抹到吐司上,然後放上我喜歡的食材,有金黃色的玉米鮪魚、紅白色的蟹肉棒、粉色的火腿和香腸,再撒上黃白色的起司,接著放進烤箱就大功告成了。 披薩出爐了,大家都興奮不已,看著又大又香的披薩,有的凸,有的凹,千變萬化,各個都有自己的特色。披薩的香氣撲鼻而來,一聞到香味大家都忍不住大快朵頤,香氣環繞在整個教室,咬下一口,起司還可以拉絲,各種食材的味道十分美味可口,有人做素食口味,有人做葷食口味,大家做的都不一樣,用自己喜歡的食材做出不同口味的披薩,每個人都吃得津津有味。 這次的體驗很難得,因為很少有作食物的課程,吃著自己親手作的披薩,既覺得美味,心裡又覺得好滿足,讓我還想再做一次呢!
-
雨中漫步
有一次雨天,我看著窗外一絲絲的雨滴。因為疫情的關係,所以我每天悶在家裡都快悶壞。媽媽問我:「你要不要去雨中漫步?」我回答:「要。」於是我趕快穿好襪子和鞋子拿著雨傘就出發了。 我們一開始走的時候,看到一座小斜坡,它看起來像一座小滑水道,同時也看到許多小水坑。大樹和小草看起來像洗了澡,樹葉和小草都變得綠油油的。還看到許多蹦蹦跳跳的小青蛙。沿途美景鳥語花香。也看到雨滴在硬邦邦的石頭上跳上跳下,讓石頭變得亮晶晶,就像一塊塊的鑽石一樣美麗。走到湖旁邊時,我看到可愛的鴨子和水鳥。出來雨中漫步讓我的心情就像翱翔在天空中的小鳥。這時空氣有一股清涼的氣味,更是清爽。當我們爬到漢影雲根的最上層時,媽媽跟我說:「上面的風景好美。」我回答:「對。」然後雨漸漸停了,我和媽媽一起散步回到溫暖的家。 雨中漫步不只可以放鬆心情,也可以呼吸新鮮空氣,希望以後還可以和媽媽雨中漫步。
-
暑假生活趣事
時光飛逝,一轉眼就來到了「暑假」,這次我要參加植物園的點心舖活動。在上課前,我準備了一個背包,開始整理衣物,我的煩惱早已拋到九霄雲外,心情變得雀躍不已。當車子行駛在路上時,我期待的想著到底是哪些點心呢? 你猜對了嗎?原來有「紅龜粿」、「芋粿籤」、「糖粿仔」……等,這些都是金門傳統的點心,你知道這些食物的材料都和植物有關嗎?像紅龜粿的外皮是用糯米粉加水製作出來的,而糯米粉就是用糯米磨出來的。 我們試著想一想還有哪些吃的食物是和植物有關,你想到了嗎?像是義大利麵、芋頭球和地瓜球……等,這些都是從植物變身出來的,也都是我最愛吃的食物和點心,所以我們都要愛惜飯桌上的每一道菜,因為「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飧,粒粒皆辛苦」,這些都是農民辛苦種出來的。 在點心舖裡,我印象最深刻的傳統點心是「紅龜粿」,要怎麼製作呢?首先將糯米粉加水放入鍋子裡熬煮,變成像麻糬時加入地瓜攪拌,再慢慢放入糯米粉搓揉,當變成像黏土一樣可以成型時,代表可以開始加入內餡了。接著放入模型裡輕輕一壓,就大功告成了。在點心舖裡,我們都喜歡卡通圖案模具作出來的紅龜粿,你會看到在蒸鍋裡有滿滿的卡通圖案,有別於以往,大家看了都哈哈大笑,很有成就感。 這次植物園的點心舖,讓我豐收而回,不但學會了金門傳統點心的製作過程,還知道了運用植物來料理各種食物,下一次換我變身來當主廚,料理最美味的傳統點心,和我最愛的家人一起分享。
-
一件事情的啟示
你知道我們可以在一件事情中得到啟示嗎?其實在生活中我們大家都有一些小事,像是煮飯,看似簡單的事,但是在做過後,才會發覺要煮好飯是件多麼困難的事,就連看似輕鬆的做蛋糕,常讓人以為可以不花太多時間,但是只有做過後,才知道做蛋糕是多麼的花時間。 我還記得我第一次做涼拌小黃瓜的時候,那時我正開心的玩手機時,我突然看到涼拌小黃瓜的教學影片,我開心的把手機關掉後,跑去找爸爸興奮的說:「爸爸,我想做涼拌小黃瓜來吃,可以嗎?」爸爸態度懶散的拿著遙控器看向我說:「好,隨便你,你會做嗎?」我兩眼發光的看著爸爸,並拿出手機開心的說:「不會,但我可以問姑姑或上網查。」過幾天後我材料都買齊了,我就開始邊學邊做,原本我是下午一點開始做的,但做好時居然已經快五點了。 還有一次我生日當天,我的嫂嫂說要教我和妹妹一起做生日蛋糕,那時我們是從中午十二點,開始做蛋糕,沒想到轉眼之間,就到了下午四點,那時我才發現蛋糕不是可以做很快的,而是做很慢,大概是因為在烤蛋糕的時間很長,雖然做蛋糕的步驟很簡單,只是要先把蛋打勻,再加入麵粉和糖,之後讓它發酵,好了之後,放入烤箱烤差不多快兩個小時,才會烤好。 這兩件例子可以讓我們知道「時間是沒有聲音的銼刀」這句話也就是說時間可以讓你知道很多不同的事物,也可以讓你學會很多的道理,也可以讓我們累積越來越多的經驗,同時時間也會不知不覺的消失,所以我們不要浪費時間,每時每刻都做些有用的事,戒掉一切不必要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