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園地
-
頌讚塔山電廠
位於金門縣金湖鎮的塔山電廠,於民國五十六年興建並全天候供應軍民用電。到了民國八十四年一月,增建了第一到第四號發電機,民國八十七年三月擴建了第五到第八號發電機,之後一零五年,因為人口增加又興建第九到第十號發電機。目前金門地區裝置容量合計約十一點三三萬千瓦。火力一年四季提供發電,電量穩定,而風力在兩季的發電效益較大,電量受氣候影響,近年來才引進太陽能發電。 那要如何才能將能源最大化呢?其實很簡單,那就是「省電」和「天然資源」。顧名思義,省電就是節省電力,只要從生活周遭開始著手,就能為大自然與我們的健康達到雙重效益,也許只是隨手關燈、拔插頭,其實就能省下非常多的電,不僅省電又省錢。 根據綠色和平組織表示天然資源分五大類:太陽能發電可以直接將陽光轉化成熱能、電力,有些人認為太陽能並不穩定但其實不一定需要豔陽高照的日子才能發電,有時少雲的日子甚至比萬里無雲的晴空能產生更多電量。風力發電不受石化燃料的價格影響,而且技術成熟已經可以送到電網最終供消費者使用。只是發電時的噪音,是現在重要的課題之一。水力發電又分為潮汐發電和江河發電。潮汐發電每年可產生兩兆兆瓦的能量,相等於兩千座大型石化燃料和核電廠的能源產量;江河發電是利用水流從高而低的流動產生能量發電。另外分別是地熱發電和生質能發電,但因為金門沒有溫泉也不適合發展生質能所需條件,所以目前不可能開發。 塔山電廠已具備風力發電、太陽能發電。但我認為水力發電比前兩者略勝一籌,畢竟水力發電二十四小時可供發電,而且海水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如果塔山電廠引進水力發電,我以為可將火力的供電下降至少一半,這樣不僅能使金門成為低碳島,真所謂一石二鳥。希望塔山電廠能與人民一同寫下這一頁歷史。
-
談機智
「機智是一種光彩奪目的東西,每個人都讚美它,大多數人都立志得到它,除了他們本身的機智。」在生活中,機智是無所不在的,每當遇到尷尬、危機時,就要用機智化解,所以機智在生活中有沒有很好用呢?接下來,讓我們來看看有哪些機智的故事。 陳文敏,南臺灣帝國大飯店董事長陳錦帛,在美國取得飯店學位,進入美國大飯店後,當清掃廁所的員工,慢慢升上帶位小姐、領班……,短時間內擔任餐飲部總監,不到十年成為「WM宴會公司」老板。某次,巨星麥克.道格拉斯沒訂位就走了進來,在排隊時,陳文敏故意大聲說:「麥克先生,您怎麼晚了20分鐘才來,抱歉取消了您的訂位,不過我會盡快再幫您安排座位。」麥克.道格拉斯事後對陳文敏:「我看妳可以來好萊塢演戲了。」 希臘寓言作家伊索,雖然身為奴隸,相貌奇醜卻聰明絕頂。某次主人派他進城辦事時,遇上一位法官問他:「你要去哪裡?」伊索回答:「不知道。」法官聽了就把他關進監獄裡。伊索被關之後,提出抗議:「法官,我講的全是實話,我確實不知道,不知道竟然會進監獄。」法官笑了笑,就放了伊索。 諸葛亮用空城計就把司馬懿趕走了。因為諸葛亮聽到司馬懿帶五十萬大軍攻打時,他左思右想,聽到琴聲,就靈機一動,當司馬懿的大軍一來的時候,他把城門打開,在城門上彈琴,司馬懿看到這樣的情形,反而疑心生暗鬼,以為是諸葛亮在誘敵,就跟全軍說:「裡面可能有十萬大軍,我們還是快走吧!」諸葛亮憑著他的機智解決了危機。 馬克.吐溫說:「同樣是說話,同樣是闡述自己的思想,有人惹來了一身麻煩,有人卻贏了陣陣掌聲,這就是表達的哲學。」這句話我覺得有意義,因為這就是機智,機智可以幫我們化解危機。
-
美味的料理
每當我肚子餓的時候,我會吃好吃的東西,其中讓我覺得最好吃的東西就是牛排和珍珠奶茶,這兩個食物會讓我很開心,讓我介紹這兩樣食物吧! 美味的牛排是一道好吃但是有點難做的美食,我們要先買塊牛排放進鍋子煎一煎,再放一點喜歡的蔬菜,然後加一些調味料,好吃的牛排就做好了。煎好的牛排聞起來特別香,看起來肥滋滋,吃起來嫩嫩的,而且非常多汁,讓人垂涎三尺,想要一口接一口地吃完。 第二個我要介紹的美食就是珍珠奶茶,我只要看到老闆把白色的牛乳和深紅色的紅茶倒進杯子裡,然後再加上Q彈的珍珠,總是令我垂涎三尺,輕輕的吸一口,濃純的奶茶香、Q彈的珍珠,讓我食指大動,讓我覺得珍珠奶茶是世界上最好喝的飲料。 牛排和珍珠奶茶是我非常喜歡的美食,而且自己動手做的感覺很棒,不但衛生又非常好吃,還可以加入自己喜歡的配料,真是好吃又有趣的事情。
-
在奶奶家生活
「快一點,快一點,等一下回奶奶家,飯和菜都涼了。」爸爸說完我跟哥哥就加快了速度。 到了奶奶家,就看到院子的地上有一大片的花生。我就問了爺爺:「爺爺,為什麼要曬花生?」,爺爺笑了笑說:「因為今天天氣很好不但可以保存花生,還能讓花生更好吃。」看著爺爺辛苦種花生、曬花生。只要吃著辛苦種成的花生,心裡就會很溫暖。奶奶辛苦炒的,很美味,很好吃,也很安心。 就這樣一分一秒過去了,奶奶和爺爺也跟著慢慢變老了,現在只要回去就很少吃到奶奶的炒麵,甚至有時是媽媽煮給奶奶吃,我很希望能吃到奶奶炒的那美味又好吃的炒麵,我希望我吃了奶奶炒的炒麵,能健健康康、平平安安的長大。 我知道奶奶和爺爺老了,需要有人照顧,雖然爺爺已經生病了,但這些美好的回憶是我永遠不會忘記的。現在我只要有時間,我就會回來奶奶家看爺爺,希望爺爺、奶奶,可以過得幸福、美好的日子,爺爺、奶奶祝你們平平安安、快快樂樂的生活。
-
一場膽戰心驚的夢
在這寧靜的夜晚,我躺在柔軟的床上,不知不覺中進入了夢鄉。在夢裡,我已經是個成年人了,有一天,我和朋友決定租一間公寓一起住。 在某天晚上,我們打電動打得正起勁時,隔壁的會客室突然傳來了電話鈴聲,不知道是誰把電話接了起來,雖然我們很好奇是誰來電,但我們依然無動於衷的繼續打著電動。就這樣,每天晚上到了十二點,會客室就會準時傳來電話鈴聲,同樣的,還是有人接起了電話。直到有一天,電話又響了!還連續兩次不斷的響著,而這一次我走向會客室,接起了電話。 結果,電話裡傳來的卻是嘟嘟聲,我當場愣住了,我仔細一看,當時電話並沒有接上插頭,況且電話上積滿灰塵,根本不太像是每天會被接聽的電話,我不知所措立刻躲進房裡,朋友好奇的問:「怎麼了?」我驚慌失措的一邊發著抖,一邊將所看到的情景告訴他們,此時,他們也開始害怕了起來,個個寒毛直豎,嚇得窩在房間裡不敢出門。 就在這時我忽然驚醒,原來是一場夢呀!我心裡想著,大概是我看太多毛骨悚然的恐怖片,導致我做出如此可怕的夢。不過這個夢也提醒了我,在現實生活中,做任何事都要小心謹慎,遇見可怕或有疑惑的事情,不要獨自去面對,要懂得隨機應變找救援,才不會造成不堪設想的後果。
-
感恩有您
距離畢業只剩下沒幾天,回顧在小學的六年中,有許多老師是我用言語形容不出來的感謝,特別這三位老師是我內心特別想感謝的,他們不僅教我知識,還讓我更了解、清楚自己要努力的目標,是我人生中的貴人。 從我第一次跨入中正國小的大門之後,第一個接觸到的老師就是馬麗明老師,還記得入學的第一天我出門忘記帶餐袋所以很緊張,之後又因為四面八方都沒有認識的人,而感到惴惴不安。後來馬老師走了過來,說:「芸瑄早安,我是馬麗明老師,就是美麗又明理的小馬,你很害羞吧!」老師用了各種方式想要親近我,雖然那時候的我感到十分無助,但是當下也感受到了老師給我的溫暖,讓我不再害怕。 三年級是個大轉變,課業上的科目增加了自然和社會,上課方式也從使用疊字變到比較繁重。許素娥老師是個很直接的人,我特別喜歡她的上課方式,因為她經常在國文課的時候說到成語的由來、可以怎麼樣在作文上運用這個成語,讓我有飽讀詩書的感覺。 最後一個也就是我現在的班導,魏佐容老師,他的個性和身為學生的我十分相似,都是屬於重感情,時常鑽牛角尖,還有個玻璃心。所以老師了解這樣的我,有一次我和好朋友變得疏遠,傷心了很久,老師知道後,就單獨把我教過去問了很久,後來他告訴我以前自己的同樣經歷,也教會我如何處理,解開了我多年的心結,讓我現在能夠和朋友們重修舊好。 還有許多老師是我要好好感謝的,諸如我的管樂老師對我的肯定與支持,其次是各處室的老師和校長有活動就會邀請我參與,最後是和我無話不談、形影不離的朋友們,在每一段喜怒哀樂的校園生活中總是成為我的依靠。 現在我們即將分離,此刻的離別並不是真正的離別,而是為了下一次的相遇而準備,我相信在未來的美好旅程裡,我們一定會再見面,珍重再見,我親愛的朋友,我敬愛的師長,我珍愛的校園。
-
空城計(改寫)
在三國時代,司馬懿率領十五萬大軍向我孔明的西城縣進攻,當時,我身邊只有兩千五百餘人,也沒有迎敵的大將,只有一些文官和書僮,現在危機當前,逼不得已使出了「空城計」。 我登上城樓一看,轉身來對士兵說:「把旗幟收好,如果有人外出或大聲喧嘩的,立刻斬首,並將四個城門大開,派二十位士兵扮成百姓,灑水掃地。」我說完後帶著兩位書僮在城樓上薰著香、彈著琴,臨危不亂、沉著冷靜,似乎毫無畏懼。 此刻司馬懿率領大軍準備進攻,不久,先鋒部隊來到城下,看到這場面不敢入城,便回報情況給司馬懿,司馬懿一聽到驚訝的說:「什麼!這怎麼可能!」想親自一探究竟,果真看見我在城樓上彈琴,左邊書僮捧著扇子,右邊書僮拿著塵尾,城門旁有二十位百姓掃地,非常詭異,因此司馬懿覺得城內必有大量伏兵,這時琴聲漸漸變快,就如暴風雨來臨似的,司馬懿懷疑是我發動軍隊反攻的訊息,於是司馬懿就發令:「撤退!撤退!」 當司馬懿撤軍後,士兵都很佩服我,當時使出「空城計」,我也沒有十足的信心可以成功,但我猜測司馬懿個性多疑,才可以保住我的性命,說完後便在心裡竊笑,這就是我鼎鼎大名的「空城計呀!」
-
打籃球
今天晚上,我和哥哥一起相約到籃球場打籃球。我們到達時先各自練習投籃。過了不久,哥哥提議來比賽,我們倆互相猜拳,看誰先開球,結果是我贏了,由我先開球。 比賽開始,哥哥運用他豐富的經驗及高超的球技一直蓋我火鍋,害我一下子輸了好幾分,很快的第一回合結束,由哥哥獲勝。第二回合準備開始前,我思考了一下剛剛為什麼會失誤,似乎找到了原因。第二回合登場了,剛開始也是呈現哥哥一面倒的局面,但後來因為我改變進攻策略終於領先了哥哥。最後哥哥雖然輸了,但很有大將之風的跟我說:「會改變方法而贏了對方,很棒!」聽到哥哥的鼓勵,我真的很謝謝他,也為自己的隨機應變而欣喜。 由於時間已晚,我和哥哥就決定回家。在回家的路上,我們倆兄弟的笑聲此起彼落。回到家後,叔叔問我們為什麼這麼開心。我們就將前因後果都告訴了叔叔,叔叔也呵呵大笑的說:「倆兄弟互相學習、互相鼓勵是件非常棒的事。」同時他也叮嚀我們在任何比賽後,都要「勝不驕、敗不餒」。今天真的非常的開心,有哥哥的陪伴讓打籃球成了一件最幸福的事。
-
感恩
我覺得感恩的意思是感謝家人、老師、同學,像是家人的照顧、老師的指導、同學的愛心等等,這些都是我想要感恩的事情。而我想要感恩的人是我的家人們,因為他們總是細心的照顧我以及陪伴著我們。我也想要感恩老師,因為老師教導我學習,帶我認識各式各樣的知識。 我的家人總是無怨無悔的為我付出,像是爸爸賺錢供我們食、衣、住、行,媽媽煮出美味的食物給我吃,姐姐會指導我的功課,弟弟一同與我玩樂,奶奶假日帶我出去散步,爺爺教導我念唐詩。這些都是家人為我付出的愛心,沒有他們辛苦的付出,我可能也沒辦法順順利利成長,我想好好感謝他們的辛苦。 我想要好好回報我的家人,像是我想替爸爸搥搥背,讓他放鬆平時工作的辛勞。我想與媽媽一起煮飯,當她的晚餐小幫手。我也想幫姊姊買早餐,讓姐姐能夠有體力指導我的功課。我覺得我很幸福都是因為家人的付出,希望這些回報能夠讓他們減少一點負擔。 我會好好珍惜我的家人,讓自己慢慢學會獨立,減少他們的擔憂。也會牢記他們對我的付出,長大後我一定要好好報答他們。謝謝他們讓我平平安安、順順利利的長大。
-
一個溫暖的舉動
每當看到那個如同橘子般的樂樂棒球,就讓我想到了那件令我印象深刻的事。 那天,是我們班比賽樂樂棒的日子,一早,大家勤奮的練習,深怕比賽時有任何失誤。到了比賽時刻,全班整齊的排成一直線,冷颼颼的風吹拂著我們稚嫩的臉頰,全班不停的搓著手,縮著身,等待攻擊與防守。等了一會兒,換我打擊了,我顫抖的走上去,「一好球!」第一球我失誤了,「二好球!」第二球我又沒打到,「只剩下一球了。」我心裡想著,這時,後面突然冒出震耳欲聾的加油聲,「小花加油!小花加油!」加油聲在我耳邊徘徊不已,顫抖已停止,力量重新灌滿全身,我再次舉起球棒,盯著那顆樂樂棒球,毫不猶豫的全力揮擊,「ㄅㄥˋ!」球飛到外野了,隊友順利跑回本壘得分……,那畫面到現在還令我念念不忘。 一個小小的舉動,卻能帶給需要的人大大的溫暖,如同當時緊張兮兮的我,被慌張佔據了心!幸好有同學及時的鼓勵,讓我重新燃起了信心,打出致勝的安打。一個溫暖的舉動如同一場及時雨,讓乾枯的大地重獲生機,而我願意隨時伸出手,溫暖別人的心房。 那次比賽,我得到同學的幫助,之後,我也把「愛」傳出去,幫助別人後,我才知道,幫助別人,不只別人滿足,自己也很快樂!
-
當病毒來時
二○二○,聽來如此美好的一年,卻因二○一九年底爆發的新冠病毒,為它蒙上一層陰影。新年到了,大街小巷並非人聲鼎沸,而是死氣沉沉;電視上播出的不是歡樂精彩的特別節目,而是一則則觸目驚心的疫情新聞;朋友間不再能群聚聊天,而只能採取「梅花座」,並戴上口罩……。病毒來時,色彩繽紛的世界,頓時轉為暗黑淒涼,儘管如此,疫情中依然有人在某個角落,悄悄為世人堅持著,不放棄一絲希望……。 美國,全球疫情最嚴重的所在,病毒奪走數百萬人性命,醫師、護理師的辛勞更是不必明說。但感人的是,在疫情不斷蔓延的時刻,當每位醫療人員精疲力竭之時,街道上消防車鳴笛聲卻此起彼落,站在一旁的消防員更用力鼓掌為他們加油;印度總理也號召全國人民一同點亮燭光,替前線人員打氣,並相互鼓勵,一同戰勝病毒。當病毒來時,就算畏懼,醫護們仍然挺身而出,只為把握住每分每秒,搶救每一個生命,他們甘願自身性命暴露在風險之下,就已是如此偉大的舉動。在每個病人家屬因喪親而相擁痛哭的瞬間,仍有人默默祈禱著、歌唱著,描寫著疫情期間,所有震撼人心的故事。這場戰役需要的正是每一個人的付出,唯有團結才能釋放出最大力量。 新冠病毒之所以驚人,便在於它的傳播速度極快,且飛沫與空氣即可能導致傳染,因此人心惶惶,恐慌的情緒更衝擊到經濟。疫情剛開始,人們便擔心自身安危,狂掃口罩、酒精等消毒用品,使之供不應求,甚至缺貨,沒有買到的民眾怨氣難平。當疫情來時,我看見人性的脆弱,也許是疫情造成心中恐懼,但最好的因應方法應是先平復雜亂的情緒,找出病毒的傳播方式,並關注其是否有變異的可能。釐清、分析透澈,當我們了解它後,做好自身防疫工作,或許就不再為此心煩意亂。 疫情期間更使我覺察到「口罩」的重要性,可說是「小兵立大功」,雖然它在日常生活中並不起眼,但效力可是出人意料。疫情一開始,臺灣,因為有了戴口罩的習慣,才讓感染風險大幅降低,相較而言,歐美國家卻因起先不提倡戴口罩而讓病毒攻陷全國,形成無法挽回的慘狀。因病毒氾濫,政府更提出許多政策來應對,然而,有心人士卻在網路上到處散播假新聞,混淆大眾,使社會氛圍更加凝重。期許每個人都能成為疫情的防守員,從事對社會有益的活動,並遵從法律規定,在緊繃的疫情期間依然能過得安然自得。 當病毒來時,我們應保持謹慎且理性的心態應對,這不只是一次嚴峻的考驗,更是一場危機。我們是否應該反思,若疫情失控,人類將無棲身之地;倘若人們從不接觸「野味」,又何來此次風波?在公元七十九年,義大利維蘇威火山曾經爆發,繁華奢靡的龐貝古城就此封印,埋入地底。有人說,是龐貝人的揮霍無度喚醒了沉睡千年的火山,那麼此刻的疫情呢?人類,切勿過分沉醉於我們對自然的掌控,每一次的自認為勝利,自然界都會反撲於我們身上。
-
我宅我驕傲
新時代出現很多宅男宅女!不過,「宅」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宅」大概就是指說不愛出門,或是很少出去,都待在家裡的人。一般來說不是個好的語詞,然而這次的新冠肺炎,讓很多人都被迫變成了宅男宅女!也讓宅男宅女這個名詞有機會翻身。 我個人覺得「當阿宅」蠻幸福的,不但可以不曬太陽、不運動流汗,而且不用與人應對進退,不用與人見面、交集,對於有點社恐的我來說,真是再好不過了!所以我往資深宅女的路上走,能不出門就不出門。 今年在因為疫情,學校改成了線上教學,我們可以在家上課,也意味著不用與人面對面接觸、能更舒適的上課,對我來說真是一大福音!雖然很多人都覺得在家很無聊、沒事做,希望疫情趕快好,能夠跟朋友們約一約出去玩,但我卻覺得在家一點也不會無聊,反而比去學校來得有趣多了,不用天天早起背著沉重的書包到學校,也不用每天都接觸到那麼多人,更不用在意別人的情緒、眼光,反正我沒事不會有聯絡的也是那些人,所以自在的很! 另外,我覺得線上學習有一個最大的好處,也就是筆記不怕來不及抄完!如果沒辦法馬上抄完的話,可以先截圖存下來,下課之後慢慢抄,增加了筆記的完整度,也能讓我更能專心聽老師上課講的內容,而不是一直專注在抄筆記上面。 宅,不只是目前需要的生活方式,也算得上是一種技能!因為很多人家裡待不住,想往外跑,所以能夠乖乖待在家,也算是種很厲害的能耐!希望每個人在這疫情期間,都能夠好好宅在家防疫,阻止疫情再擴散,我宅我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