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僑務專刊專題報導一】認識金門出洋四次南渡歷史

發布日期:
作者:
點閱率:9,956
字型大小:
當年早期金門人都先到廈門購買南洋的船票。  (本照片轉拍廈門老院子民俗文化風情園區/何銘鎧攝) 當年早期金門人都先到廈門購買南洋的船票。 (本照片轉拍廈門老院子民俗文化風情園區/何銘鎧攝)

﹝整理撰稿﹞僑訊小組
﹝資料來源﹞江柏煒教授專題研究成果:金門洋樓:一個近代閩南僑鄉文化變遷的案例分析
﹝圖片來源﹞院子民俗文化風情園區
金門是僑鄉之島,從十六世紀起,陸陸續續都有出洋的紀錄,出洋始於何時,並無明確文獻可考,但從《金門華僑志》(1960)記載:「有謂自明隆慶、萬曆以後,倭寇就殲,海上安瀾,閩人與安南、暹羅、呂宋交通頻繁,浯民自不例外,其餘斯時附海舶遠涉重洋者有之。證以南洋之物產,如蕃薯等,明時即已移植本島良足為信。
顏思齊、鄭芝龍縱橫海上。金門人之往來澎、臺、日本者,絡繹不絕。清兵入關,鄭成功據島抗清,其後隨東渡開闢臺澎者固多,然因干戈擾攘,頻年不靖,加以清人之墬城毀舍,不甘辮髮事仇,而遠避南洋者尤夥。」金門各姓氏族譜中有不少出洋的記載,多數集中於1840年代以後至20世紀初期之間族人的事蹟。
不過,仍可見到一些17世紀中葉以降的出洋記錄。在江柏煒教授的田野調查亦可佐證早於鴉片戰爭之前即有海外金門人足跡。
但是,19世紀後半到1949年這段期間,不論是移民規模與性質均不同於以往,而這也是僑鄉社會形成的背景。(註1)
第一次大規模南渡
根據〈金門華僑志〉描述中第一次大規模南渡集中於1860年代。1840年鴉片戰爭後,「……航路暢通,金廈咫尺,相互援引,其往南洋者,乃如過江之鯽,直視南洋做外舍焉。」加上「地不足於耕,其無業者,多散之外洋……。同治間災害頻仍,連年荒歉,餓殍載道,飢驅浪走,又大批相率逃荒,南渡覓食,是為災荒迫人之一次大規模移殖者。」
1860年《北京條約》英法逼迫清廷開放華工出洋,出洋者才正式擺脫逃民、棄民的身分。儘管出洋是條艱辛的路途,真正「得歸者,百無一二;獲利者,千無二三」,但由於家鄉貧困、海外謀生可謂唯一的出路,仍然擋不住出洋的熱潮。
第二次南渡潮
第二次南渡潮在1912年1929年間,當時南洋相對於中國,商業發達、治安良好、往來便利,吸引了大批青壯人口外出謀生。
《金門華僑志》—三—云:「民元至十八年時,南洋群島商業,有如日麗中天,而國內則初創之局,政治建設、地方治安,間多未臻完善。盜賊蠢起,劫掠時聞,島民既感不安,而南洋又較易謀生。當時出國既無須任何手續,南洋群島亦無入境之限制,交通便利,來往自由,祇需若干費用,購買船票,即可乘風破浪,放洋而去」。
從當時的人口統計可證出洋風氣之盛,根據《金門華僑志》96頁中記載「民國四年人口總數為七萬九千三百五十七人。至十八年之人口數,祇存四萬九千六百五十人,銳減至百分之四十。」
到了1929-30年代間發生了世界經濟大蕭條,南洋受到波及,同時白銀匯兌美金持續跌價,海外資金兌換當時仍以銀本位的國幣相對有利,促使部分僑民結束產業返鄉。南渡潮減退的因素尚有英殖民政策之影響:1928年新加坡制定了《移民入境限制條例》以控制大量移民流入所帶來失業和經濟壓力。該條例在1930年起嚴格實施,當年8月1日規定成年男性華人移民的月配額數量為6,016名,之後更逐年減少,到了1932年的後5個月,月配額數量減少到1,000名,而華人女性和12歲以下兒童則未受到配額限制(註2)。
第三次的日本手時期與第四次的治安與抽丁引發的移民潮
第三次移民潮是1937-45年間的日本侵華。1937年10月,日軍佔領金門,遂行軍事佔領,強徵民工、物資及部分土地,直至1945年8月15日投降為止。青壯年不願成為日軍的人伕,逃至南洋投靠親戚友人者相當普遍,本地俗稱「走日本手」。這一波的移民與先前不同,並非經濟因素,而是戰亂之故。
第四次則是1945-49年間,因國民政府無力處理治安問題,且自南方省縣抽丁(徵兵)調往北方支援國共戰爭,致使僑民不願返鄉或壯丁南逃,根據1948年新加坡金門會館,〈告吾金父老書〉敘述「……外水強盜,攻家劫殺,僑眷還鄉,頻遭洗劫,慘案鉅災,層見疊出,致使久出僑商,或思歸退老,或欲在鄉建業,其青年子弟或想回國升學,或將返里結婚,率因盜劫及兵役二事,視故鄉為畏途」。
歸僑不願返鄉,更甚者移民再度南渡。換言之,在內、外部因素的影響下,1840年至1949年這百餘年間,金門持續向外移民,人口銳減,尤以青壯男性為多。
1949年之後,金門成為國共對峙、世界冷戰的前線基地,雖與僑居地仍有部分的往來(如仍有少量僑匯透過特殊管道寄返家鄉,或者1954年九三砲戰、1958年八二三砲戰之後新加坡、汶萊等地僑民將家人接往僑居地)但此後的移居地主要以臺灣本島為主。

註1:位於馬六甲(Malacca)城區東南、佔地106英畝(約42.93公頃)、高1,007英呎(約307.14公尺)的三寶山(BukitChina)是馬來西亞最大的華人義山(公共墓園)之一,整座山約有12,500多座墳墓。江柏煒教授將於2007年在馬六甲金門會館葉怡平先生的協助下,總共找出了三寶山上7座年代不一的金門人墓,其中最早的清乾隆37年(1772年)辭世、祖籍金門陳坑陳巽謀之墓。顯然早於18世紀中葉以前即有金門人來到馬六甲開墾。
註2:StraitsSettlements,ReportofProtectorofChinese1932,Singapore:GovernmentPress,1934.
*本文資料採用江柏煒教授專題研究成果:金門洋樓:一個近代閩南僑鄉文化變遷的案例分析。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金沙分銷處
    金門縣金沙鎮官嶼里官澳36號 金沙分銷處地圖
    0933-699-781
  • 金寧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武德新莊118號 金寧分銷處地圖
    0910334484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