僑訊
-
農藥是農業栽培上不可或缺的資材?
談起農藥,很難不談到安全用藥,而談到安全用藥,一般會立即聯想到農藥殘留量,但安全用藥是否等同於無農藥殘留?事實上,無農藥殘留僅達到安全用藥中農產品安全的部份,而安全用藥至少需包括三要素,分別為農產品安全、施用人員安全以及環境安全。一、合理而正確的施用藥劑,有效發揮藥效,農藥殘留量符合規定,農產品安全有保障;二、加強用藥技術、器械及流程之管控,配合人員的安全防護措施,確保施用人員的人身安全;三、加強藥劑施用時的環境保護措施、藥劑貯放與廢棄物處理,將對環境污染降至最低,以維護環境安全。 但是,植物生長不正常時,是不是一定要噴藥呢?是不是有其他的解決辦法呢?作物整合管理可說是降低農藥使用量的有效策略之一。作物整合管理(ICM)的精髓在於抱持不追求絕對的作物高產量的心態,以謹慎及重視天敵的態度,精準的選用相關資材,透過精確且經濟地施用方式,藉以維持或增加農產品的經濟效益,不但可將害物抑制於危害水準之下,同時對藥劑抗藥性及對生物性防治方法之抗性的發生亦隨之延緩或降低,建立一個有利於土壤及作物生長環境;此外,藉由適當的輪作及耕作模式,以營造土壤肥力最佳化的條件,同時將不利於生態環境的因素降至最低點,因此作物整合管理的經營模式為一對環境友善的農業經營模式,以促進作物的健康,進而生產健康的農產品,藉由健康的農產品增進消費者的健康,同時也因為合理的使用資材而促使環境趨於健康化,進而營造一生物多樣化而達到生態平衡、可永續經營的環境。 有機質肥料及化學肥料都是維持植株健康以獲得高品質所必需的農藥資材,若能定期進行土壤及植體分析,再配合作物需求,進行合理化的施肥,促使作物生長健康,除可生產高品質的農產品外,農業可因生態平衡而永續發展、經營,此外,建立少量多施的施肥習慣也是必要的,除可降低生產成本外,亦可節能減碳、減少環境污染。 利用太陽能的熱處理法是極為經濟的害物防除方法。以透明的塑膠布覆蓋在潮濕的土表上約4-6星期,可有效殺死雜草種子、病原菌、線蟲及害蟲。成敗關鍵決定於施用過程中的土壤溫度、濕度與高溫維持的時間是否夠長。但此一方法仍有風險,就是在消毒的過程中,可能將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同時殺滅,致使土壤中的生物相單一化,若處理不當,不慎將病原菌引入時,容易引發病害迅速擴展。 多種方法可替代農藥應用在蟲害防治上,目前極為普遍的為性費洛蒙誘殺。自古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所謂牡丹花下死,作鬼也風流。昆蟲也不例外,性費洛蒙誘殺就是利用雌蟲的費洛蒙誘殺雄蟲。凡有蚜蟲的地方,非常容易發現瓢蟲,因為瓢蟲是蚜蟲的天敵,專門以蚜蟲為生,而瓢蟲是雜食性的,除捕食蚜蟲外,也會捕食粉蝨、薊馬、介殼蟲及葉等小型昆蟲,另外一種小型昆蟲的天敵是已商品化的基徵草蛉,在蟲害剛發生時釋放,可有效防除小型害蟲,因此,如何以田間管理措施,循序達到強健作物生長與增加天敵數量,可大量減少農藥的使用量,建立生物多樣化的田區。其他如懸掛黃色粘板、含毒餌劑誘殺,甚至套袋避免蟲體入侵均是可行的害蟲防治方法。 防除病害最簡單的方法為抗病育種,培育不會罹病的植株,一勞永逸,郤是可遇而不可求。嫁接是另一延緩土壤傳播病害的方法,由於絲瓜不受萎凋病感染,所以利用絲瓜作為砧木嫁接苦瓜,苦瓜不致因萎凋病而死亡,若肥培管理得當,可將採收期延長而增加收益;柑桔裾腐病的根部罹病植株,往往藉由地際部份以抗病品種嫁接,而提供植株養分維持生長勢。輪作可因作物相不同而降低連作障礙,同時可有效防治病害及線蟲,但必需不同種類的作物輪作方能發揮效果。定期噴施亞磷酸,可提升對疫病及露菌病的抗病力,如同打預防針可預防感冒一般。噴施矽酸鹽類或含矽肥料,可增加細胞壁厚度,提升抗病力。 總之,可應用的防治方法極多,如何配合應用,完全依據個人經驗與田間實際發生狀況而定,只有原則沒有定規,可謂戲法人人會變,巧妙各自不同,專業人員的建議可稱為師傅領進門,修行看個人,能否發揮良好效益,完全在於個人心念。
-
有機達人── 蔡容英付出一顆有機的心
談到金門的有機農業發展,大家一定會聯想到一位瘦瘦小小、充滿熱情的有機媽媽,她就是蔡容英。沒錯,容英堪稱是名符其實、貨真價實的第一位金門有機農戶,她經營的「一心生態農場」位於金寧鄉后沙村,於去(98)年12月初獲得農委會(委託國立中興大學農產品檢測暨驗證中心)核發的「有機農產品驗證證書」;這是金門地區第一位通過農委會核定的有機農產品及有機農產加工品驗證。 原本從事旅遊業擔任導遊的蔡容英,因為繁重的工作壓力遲遲無法受孕,讓她嘗盡了每月搭機往返台金造訪婦產科就診的酸苦。直到5年前,容英生了一場大病,醫生甚至已經發出兩次的病危通知,當下讓她領悟出生命的珍貴,決定投入有機農耕的生活。回憶那段時光,容英心有餘悸卻又暗自慶幸,她的整個心態、生活方式,從那時起完全改變! 從沒種過菜的蔡容英,放棄金門人眼中的高薪,在金門農業試驗所學習有機安全栽培技術;從基本的拿鋤頭開始,到規劃、種植、銷售等一手包辦。受訓一年後容英竟然意外懷孕,讓金門的農田裡出現一位身懷六甲的大肚少婦,滿滿的幸福洋溢在她的開心農場裡。容英很清楚,「有機」是一種全方位的生活態度,只要保持一顆愉悅與分享助人的心,這種正面的能量自然而然會讓身體變好了。 容英經營的農場儼然像個真實版的「開心農場」。一公頃多的農田,種植及驗證的有機農產品包含:雜糧、包葉菜、短期葉菜、根莖菜、花菜、果菜、瓜菜、豆菜、瓜果、小漿果及一條根…等;這陣子已陸續完成高麗菜、大白菜…等包葉菜類的收成工作。她開心的說,除了雞、羊,還有分期付款的兩頭牛,並指著田邊堆置的圍欄,她正準備養一大群的有機鵝呢! 容英種植的健康蔬菜,值得一提的是有機芋頭與有機一條根。小金門芋頭是公認的好吃,所以她特別引進小金門的品種到大金門;「雖然品種來自小金門,但她的有機芋頭口感疏鬆勝過小金門」,容英自豪的說。其實這與她長期投入農地護育有絕對的關係,有機農業重視土地的輪耕與休耕,這是讓土地保持地力與能量的基本法則;這個原理紮實地應用在一心生態農場中。 「一條根」是金門原生藥用植物,由於金門水質、土壤特殊,氣候合宜,始能培育出最佳藥性的一條根,這是觀光客到金門都會指定的特產品之一。在容英的堅持下,克服種種困難培育生產的「有機一條根」,在金門更屬難能可貴;容英的產品除了供應門市銷售外,少部分則包裝成伴手禮,透過熟客宅配推廣到台灣。 容英經營的農場已為金門締造出有機農業的新標竿;這不但是縣政府致力發展安全農業多年後的成果,更是她辛苦堅持的成績。這位瘦小的有機媽媽如何從陌生中摸索出這一片有機天地呢?容英用慣性的快速度說:「因為我比較笨,所以要比別人更勤奮、更用心,花更多倍的時間在經營這片土地。」其實她不笨,她是堅持走在有機前端的先覺,她所花的時間,是默默為家人與鄉親的生命健康而付出。這應該是讓金門人感動與行動支持的原動力!
-
楊慧明課長榮任金門縣農業試驗所所長
金門縣農業試驗所胡錫載所長榮退,新任所長由原任農林課楊慧明課長接任,佈達暨交接典禮於本(99)年1月16日下午3時假農試所會議室舉行,由李沃士縣長主持。 楊所長於農林課任內致力推展安全農業,協同行政院藥毒所楊秀珠博士執行金門安全農業計畫成效卓著,積極投入推行生產履歷制度,透過技術輔導與驗證之建立,調整安全農產品產銷結構,協助農業轉型為安全、有機產品,同時針對保健植物與特有農特產品擴大生產,並建立完善銷售管道。除此,近年更透過不斷的觀念宣導與教育訓練,積極促進產銷平台,規劃舉辦常態性講座,開辦金門安全農業「農家市集」,以及透過平面與網路媒體的行銷,帶動金門鄉親體驗健康安全蔬食,不遺餘力向兩岸推展金門安全農業之成效。 楊慧明所長畢業於屏東農業專科學校農藝科,畢業後任職於農試所10餘年,由基層工作開始公職人員的工作歷練,因而深深感受到農民的需求與無奈,所以在往後的工作生涯中,處處以農民所需為念,也成就了今日處處體諒農友、處處為農民爭取權益的服務精神。一條根(闊葉大豆)是金門原生的藥用植物,原本是野生植物,經由採集、開發後發現野生植株已不敷應用,為增加一條根的經濟價值,經由不斷的試驗與改進,終於成功的建立經濟栽培管理技術,也就是目前普遍應用的栽培管理技術,在金門的農業發展史上絕對值得記上一筆。 86年台灣省基層公務人員考試三等考試及格後至縣府建設局任職,先後經歷技正及課長等職務,12年間兢兢業業,抱持民之所欲常在我心的態度,隨時準備解決農民的困難。尤其是最近二年,為了取消金門農產品運往台灣的產地證明,更是竭盡所能,善用各種管道,經不斷的協商、溝通,終於自98年12月以後,產地證明在運往台灣的流程中消失了。楊所長表示,接任新職是一項新的挑戰,她將秉持虛心學習的態度,勤走基層、瞭解農友需求及全力輔導推廣,希望提供金門縣民更多高品質且多樣化的農產品,也請同仁及地方社團一起協助。
-
小金門老闆娘的巧思─芋頭美食新造型
農曆新年是我們最重視的節日,尤其是大年除夕,所有終年奔波辛勞、在外打拼、求學的親友學子們,幾乎都要返鄉闔家團圓。藉著餐敘聯誼吃吃吉祥菜、喝喝小酒,享受豐盛佳餚,互道恭喜,盡享天倫之樂,實在是人生的一大樂事!要吃就要吃在地的健康美食,本刊特於年前推薦兩道精緻的芋頭餐,供鄉親製作年菜參考。 小金門的芋頭是小有名氣的,但它的外型卻不是很討喜的,所以如何加工、改造,將它的綿密與委甜表現出來是非常重要的一環。最近數年,金門縣政府極力推廣芋頭,除了編印芋頭食譜、在產期辦芋頭節、參加美食展外,去年度更爭取經費,期望能有效行銷芋頭,也因此規畫了一套芋頭餐。 首先介紹這道「芋頭壽司」。紫粉綿密的芋頭泥,帶著淡淡的甜意,圍繞在綠色胡瓜與紅色胡蘿蔔身旁,包裹在黑褐色的紫菜棉中,除了滿足視覺的享受,吃在嘴裡,更有說不出的甜美滋味。材料及作法都非常簡單,先將芋頭蒸熟搗成泥狀,.再將胡瓜、紅蘿蔔切成條狀,將海苔平鋪,鋪上一層芋頭泥,再將切好的胡瓜、紅蘿蔔擺上,捲成條狀後斜切小段就完成了。 第二道「芋頭蝦球」。造訪海鮮餐廳,品嚐蝦球是極為平常的,若是蝦球外面裹著細如麵線的芋頭絲,可不是平常日子可以辦到的,這一絲絲的芋頭絲可是老闆娘極不尋常的刀功,吃在嘴裡除了無法形容的美味外,格外佩服的是老闆娘的毅力與巧思,很期待這道芋頭蝦球可以變成餐廳的招牌菜,如此一來,就隨時可以品嚐了。 假日午後,搭趟船到小金門,到處走走逛逛,吹吹海風,遠眺對岸,吃吃芋頭餐,順便帶盒芋頭當拌手禮,應是不錯的選擇。朋友們,你動心了嗎?
-
選擇安全蔬食,健康又環保
最近在金門的重點街道上,大家都會注意到「維根生活」這個宣傳布條。我們先不論其背後的意義,單純從其倡導的理念觀之,"Vegan"一字的深意,是一種不傷害任何動物的生活方式,不僅飲食純素,也包含不使用動物製品。不同於以往人們因宗教原因而吃素,最近越來越多人選擇維根的生活方式,有人為了減肥,有的是健康因素,也有心靈因素,更有許多人因為環保而開始「維根」。 「維根」與「有機生活」大致出自相同的原理,只不過有機生活並不鼓吹完全吃素,而是倡導少吃肉類、多吃有機安全植物食材。從另一個角度觀之,有機生活更廣義,不侷限於純素,更包涵「維根」的愛心與慈悲,尤其身體力行節能減碳的環保生活方式!兩者基本原理都一樣,鼓勵大家都吃蔬食,透過身心靈成長重拾生命意義,愛護大地資源。 然而,要享受健康蔬食的前提要件,一定要確保吃到有機安全的蔬果,否則吃素或蔬食的結果,反而是造成人體的殘毒負擔。這也是縣政府多年來替縣民的健康把關,同時也為了維護生態環境,確保農業永續經營,致力於推廣「金門安全蔬果」註冊標章的主因。 「金門安全蔬果」係由縣政府建設局農林課規劃主導,金門農試所輔導農民栽培技術與記錄,農作物採收前一星期,由農試所會同動植物防疫所到田間採樣,經過農藥殘留量檢測作業,檢驗合格者,始有資格貼上「金門安全蔬果」標章。這是縣政府及相關單位同心協力為民眾嚴格把關,以確保蔬果安全與優良品質,是保障消費者健康的最佳辨識標章。 近月來,縣政府更辦理好康大放送,即日起到農會、漁會及農家市集購買金門安全蔬果,只要向服務人員索取「安全蔬果集點券」,每收集6張「金門安全蔬果標章」浮貼(或裝訂)於格子內,即可免費兌換L型透明夾或墊板(二選一),集點券還可以再參加抽獎活動,獎品有自行車乙台、300元蔬果兌換券及有機生活叢書等,買越多送越多,請大家相招逗陣來買囉! 另外,金門安全農業「農家市集」自去年6月份集市以來廣受縣民愛戴,本年度更將落實民間自主經營管理,擬交由民間社團籌組「農家市集管理委員會」自行營運及行銷,重新規劃多元化的展售形態,不限於週六固定集市,更將透過各據點讓消費者訂購取(送)貨,甚至未來將透過網路宅配服務給台灣鄉親及觀光客。 「維根生活」或「有機生活」在台灣已開始蔓延,演變成一種新的趨勢;但是體驗健康蔬食、落實有機生活,勢必要從發展安全農業做起,選擇吃安全蔬果才是我們可以自主掌握的的健康管理方式。
-
「半農半X的生活」可以在金門實現嗎?
「半農半X的生活」的作者鹽見直紀說:一定有一種生活可以不再被時間或金錢逼迫,回歸人類本質;一定有一種生活在做自己的同時,也能夠貢獻社會。在日本,已經有一群人實踐了這個夢想,金門一定也能。 鹽見直紀提倡的「半農半X」,是一種自給自足的農業和理想工作齊頭並進的生活方式。所謂半農,就是以順從自然生態的生活為基礎,利用部份的工作時間,以自己認同的耕種方式,栽種自家的糧食,維持自給自足的規模,若有多餘,則分送給親朋好友,但需注意不要因而影響到本業及平衡的生活。 因此,半農半X即是一方面親手種植農作物,從小規模的農業中獲取安全、自給自足的糧食,用簡單的生活滿足最基本的需要;另一方面則從事發揮特長、自己熱愛的工作,換得固定的收入,追求一種不再被金錢或時間逼迫、回歸人類本質的生活方式,可以有更多的機會積極地與社會保持聯繫。也就是說,在認知地球資源有限時,為創造永續的社會環境,以符合生態的農村生活為基礎,回歸自然、親近大自然,並從中探索天職和人生的意義;除此之外,還包含了更深一層的社會意義。 但是,為維持充裕與穩定生活物質,大規模農耕與自給農耕併存是絕對必要的。因此,共用的觀念是必需存在的。共用就是合作,也就是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人達成共識,互相截長補短、互相合作、互相成長,共用可成為關鍵橋樑,連結環境社會與社會福利。此外,以「在地學」的理念建立社區,也就是不依賴公共投資、企業進駐,以外地人的觀點,挖掘出在地居民視為理所當然的地方資源、生活風俗、生活文化的價值與意義,括用於社區更新中。 峇里島是一個美麗的海島,同時具有豐富的觀光資源,島民到了炎熱的中午就休息,晚上則變身為藝術家。每天,人們會在村莊的集會場所集合,有些人練習音樂或舞蹈,有些人聚精會神地投入繪畫或雕刻中。每月固定祭典的日子,村人們會各自展現自己的才華,早上依然下田工作,晚上則變成藝術家,祭典時又進入渾然忘我的境界,所以峇里島的島民是農人也是藝術家,他們的生活就是半農半X的形態。當然,專業的藝術家與農民仍然以一定的比例存在。 在金門,只要用心尋找,一定也會發現有許多人正過著這種以自己為主角的新生活。公務人員、上班族白天堅守岡位,努力打拼,黃昏及假日下田種菜,享受田園之樂;民宿業者提供觀光資源,同時不忘種植蔬果,除了自家食用,也提供給前來住宿的客人;我們也不難發現半農半X的高粱農戶,在廣大的高粱田中,隱藏著小小的菜園,種植著甜美的蔬果;甚至我們不難發現,出海捕魚的漁民們,回家後是下田的農民。大面積的耕作以維持資源充足供應是必要的,共用的精神也是必要的;藉由專業農民的技術,可以協助半農農民種植出一定品質與產量的蔬果,除了維持固定產量外,更可以增加初耕者的信心。而半農農民對於蔬果品質的要求,可以提供全職農民技術改進的契機,而半農與全職農民間之種植作物種類若能互相協調、互補長短,相輔相成的結果可為金門創造更大的契機。 除了天然資源外,金門的文化資源是豐富的,如何應用「在地學」的理念,挖掘出地方資源、生活風俗、生活文化的價值與意義加以活用,讓金門呈現截然不同的面貌。之後再結合行銷,甚至應用「故事行銷法」,為不同的地點編織動人的故事,那怕是小小的故事,相信可以撥動消費者的心絃。此時,還有誰能不承認金門是海上仙境?
-
叫我第一名── 洪朝奎與洪文尊的大香芋
洪朝奎與洪文尊父子檔的芋頭農園位於烈嶼青岐,茂綠芋田面積約二分地,芋梗高過人身,芋葉如傘蓋,迎風搖曳,款擺生姿。文尊很專業的說,芋頭的採收,要等到葉梗逐漸凋零變黃,葉片自然脫落,且養分已回流至根部才可進行;他們的灌溉水源使用地下泉水,而泉水源頭就在芋田旁邊,肥沃及濕潤的土地,讓他們種出的芋頭,品質優良,深獲許多民眾喜愛。 洪家父子檔聯手所種的芋頭,球根極大,植株高碩,葉柄粗壯,重量皆達2.5公斤以上,且產量豐富,肉質全粒粉質,鬆軟可口,氣味芬芳,每年此時為盛產期。今年度他們參加「烈嶼鄉香芋競賽」,以3.07公斤榮獲第一名,粒粒皆超級重量。 洪朝奎與洪文尊父子檔滿懷感恩著說,由於二年多來接受縣政府持續輔導改善,包括合理施肥與用藥管理等,加上父子倆同心協力用心栽培管理,得以成功孕育出最大、又好吃的優良芋頭品質。 洪朝奎阿伯除了精於芋頭耕種,更研讀不少古書;他運用這些農耕生活的智慧諺語傳承種植經驗,非常用心的開導下一代建立讀書的風氣。阿伯說,其實投入農耕,培育過程雖然辛苦,但也是最喜樂的;農作物如果能順利收成,不只是種植者歡欣,更能對天地心存感恩。能將收成的美好食物和親朋好友及有緣人共用,帶給大家健康和幸福的感受,才是種植農作物真正的價值。
-
芋仔達人──杜順意的用心看得見
東林杜順意農友是「烈嶼鄉蔬果產銷班第一班」的成員,種植竽頭大約二分多地。我們到訪時,他們夫婦二人正在家門口篩選芋頭的種球,為下一期作育苗作準備;杜順意說,芋頭的生長大致需要八個月左右的時間,從第八個月開始便進入採收期。芋頭早收者,可從農曆七月開始,一般來說,栽種到八、九個月,芋頭開始成熟,芋頭留在田中慢慢採收販售,最遲可至農曆十二月,甚至過新春的正月。 杜順意農友的芋田採輪作,芋頭採收後先種植其他作物,之後再種芋頭,避免因栽培單一作物引發連作障礙,同時可以減少土壤傳播的病蟲害,土壤裡的肥料成分也會比較利於芋頭生長。他述說著經由這七年輔導期間,仰賴縣政府解決並教導許多施肥與害病防治問題,虛心學習且應用於田間管理獲益良多。 杜順意農友表示,要種出好吃的芋頭,除了平時多照顧管理外,首先要經常保持濕潤狀態,水對栽培芋頭相當重要,需持續灌水,保持一定水位。今年金門較為乾旱,缺乏雨水就較難有好收成;另除草宜勤,土壤宜保持疏鬆狀態。 從田裡採收的芋頭,在通風的環境下,可存放二個月之久,也不會爛掉。存藏之道是不可密藏在塑膠袋中,要讓它透氣喔!如果削皮後切塊狀,儲存於冰箱冷凍處亦可保存近一年之久,料理起來的口感,仍香鬆可口。 杜順意農友得意的說,只要品嚐過他們種的芋頭,大都讚不絕口;不但品質有目共睹,果形優美、富含澱粉質、鬆軟溶口、芳香濃鬱,讓人吃後還想再吃。目前除了固定提供給農會、漁會及金門鄉親外,大多數吃過的朋友都會逗相報。他們也受縣政府補助製作了精美的禮盒,讓很多慕名而來的台灣朋友,帶回去做為贈送親友的好禮物。 順意嫂亦傳授一個小撇步,芋頭粘液中含有草酸鈣的成分,如果碰到皮膚的話會癢,較嚴重則會紅腫,所以在削芋頭時建議要戴上手套;如果不小心碰到,可以用溫水或鹽巴沖洗,或在火爐上烤一下,亦可用生薑擦拭即可止癢。
-
金門縣安全農業三年有成
金門縣政府為了提高農民收益,替縣民的健康把關,同時也為了生態環境平衡,以確保農業的永續經營,特別爭取經費進行安全農業計畫,完成一系列的栽培管理規劃與推廣後,經過3年多努力,已經有了初步成果,更成功的註冊「金門安全蔬果」標章,凡是貼有「金門安全蔬果」標章的農產品,請不要懷疑,它們是如假包換的安全蔬果,請安心選購。 安全蔬果銷售英雄榜 傳統的農友習慣將所栽培的蔬果整批經由批發商銷售,漁會超市與農會特產中心的安全蔬果供應農戶都以此方式供應蔬菜;據統計98年6月至9月的供應情形,以顏潤植供應813公斤是冠軍,亞軍是呂金獅的528公斤,第三名是盧水源457公斤,而盧志欽230公斤也是相當不錯的成績。當然示範農戶的生產量絕對不是如此少量,只因為貼上標章的蔬菜,除了安全外,同時必需符合優質農產品的標準,因此部份農產品無緣與消費者見面,高品質的農產品是今後努力的方向。 為了提供多元銷售管道,更為拉近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的距離,6月份再度開辦農家市集,雖不能稱之有聲有色,四個多月來也小有成就,銷售總重量方面,以陳金墩的233.5公斤為首,其次為呂金獅的210.17公斤,泳德火龍果園的187.4公斤及蔡顯忠的161公斤緊隨在後。但若以收入排行,則冠軍非呂金獅的25,120元莫屬,而泳德火龍果園的21,120元屈居第二,張美枝的11,375元尾隨在後,但泳德火龍果園與張美枝除賣蔬菜,也賣水果,若單純以蔬菜計算,則張美枝喪失了第三名的寶座,此一現象說明,高經濟價值的作物是值得開發的,尤其是果樹,在金門仍有極大的成長空間,但需經試種、生產與評估。陳金墩雖然生產量第一,但因僅銷售南瓜一種農產品,故收入僅居第五,顯示產量與收入不一定成正比,如何追求高單價應是值得探討的。盼望有一天,金門安全農業農家市集,能有人潮,也帶來錢潮。 小而美的網室蔬菜,是農家市集的人氣王 創新往往帶來商機,許美汝以初生之犢的態勢,是第一位有勇氣嘗試隧道式簡易設施栽培蔬菜的農友,同時也大膽種植其他農友不敢種植的夏季蔬菜,經過半年多努力,由蟲孔斑斑至今鮮嫩欲滴,可說是一步一腳印,滴滴血汗所累積而成的。如今許美汝的蔬菜是市集的人氣王,往往在短時間內一掃而空,不僅如此,送到漁會超市,也是備受歡迎,尤其是她的薄利多銷策略,則如虎添翼。有一天大清早聽聞她預備採收的龍鬚菜竟然一夜之間不翼而飛,一則以喜,一則以憂。喜的是,為她的蔬菜品質佳、受歡迎而感到歡欣;憂的是,她微薄的收入又更少了,希望小而美的網室蔬菜能為許美汝添財富,也能為金門農業帶來朝氣。 隱身高梁田中的開心農場,安全蔬果的銷售王 隱身在高梁田中的青青農場,周邊是一望無際的高梁田,四棟網室原本是雞舍,經多年荒廢後,有一天主人突發奇想,覺得仍可善加利用,遂想改建為網室嘗試著種菜,經過一番的努力,一點一滴的累積經驗,配合多元化的生產模式,不斷試著種植別人不敢種或不願意種的蔬菜,生產的蔬果多達26種之多,不論在超市或市集,均逐漸散發出光芒,榮登6至9月金門安全蔬果銷售英雄榜的榜首,當之無愧,尤其是呂氏家族並非以營利的心態經營蔬果園,而是以健康的心態、休閒的精神,經營呂家的開心農場,期待有一天,青青農場不只是生產蔬果,也是縣民休閒散步兼買菜的好去處。
-
芋頭─小金門的驕傲
芋頭是多年生草本的天南星科植物,含有豐富的澱粉、蛋白質、醣類、維生素A、B1、B2、C、礦物質(鉀、鈣、磷、鋅、鐵)及皂素等,氟的含量也很高;此外,芋頭的質地細軟,非常好吃,纖維質含量是米飯的四倍、熱量只有米飯的九成,若以芋頭代替主食,其實是不錯的選擇。芋頭中所含豐富的膳食纖維可以吸附膽酸,加速膽固醇代謝,又可促進腸胃蠕動,減低腸黏膜接觸毒性物質的時間,還可以延緩血糖上升,幫助糖尿病患控制血糖,芋頭中含豐富的鉀可以幫助人體排出多餘的鈉,降低血壓;此外膳食纖維可增加飽食感,不會因為美食過量而有肥胖的問題。 金門芋頭產量多,口感絕佳,栽培地區極廣,金門的大地、田浦及烈嶼鄉最負盛名,小金門的芋田則主要集中在東林、西口、青歧、上林種植最多。因土壤及氣候均適合芋頭生產,所生產的芋頭,品質、風味、口感皆極佳,濃香酥鬆,最大的特點是芋頭芋子,一樣香酥鬆軟,為小金門有名之農特產品,廣受消費者喜愛,每年一到芋頭盛產期,市場上即供不應求,尤其在金門縣政府等單位輔導推廣下,已有多位芋農加入地區安全農業示範農戶,其生產之芋頭品質更受嚴格管控,使消費者買的放心、吃的安心。目前時令漸進入冬季,芋頭的葉片已逐漸萎凋,養分亦多已回流至根莖部,也就是一般食用的芋頭,正是芋頭的盛產期,也是最好吃的時節。 如何挑選優良好吃的芋頭呢?選購芋頭,要選帶土略具溼氣,拿起來有重量感者為佳。首先最好將芋頭拿在手中,用手指輕壓看看,挑選比較厚實的!如果壓起來感覺鬆軟的話,通常就是放置過久開始纖維化的徵兆喔!底部平整無傷口者,為未受病蟲害為害,不易腐爛品質自然佳;頂端葉片自然老化枯萎後採收者,因葉片自然脫落而傷口已癒合,不會因傷口感染而腐爛,葉片未脫落而採收時,病菌容易由葉片砍除之傷口侵入,造成芋頭腐爛而不耐存放。 削芋頭時,皮削掉的部份很滑,若握不緊,手就容易會受傷。在削皮之前,可將芋頭上、下先橫切一點,然後以手指沾點鹽,沾鹽的手指按住芋頭時,芋頭就不易滑動,由上往下將皮削掉,就可輕輕鬆鬆削皮了。 除此之外,金門縣政府為了使芋頭料理豐富化、多樣化,特別集結了對開發芋頭食譜有興趣的朋友們創作出不同的菜色,道道秀色可餐,有興趣的朋友們,不妨到農家市集來逛逛,買蔬果、買芋頭,也順便帶回芋頭食譜,讓您輕鬆成為新一代的芋頭美食大師唷!
-
活動報馬仔
■金門安全農業系列講座,9月24日(星期四)下午2:00~4:30於文化局3F舉辦,由農委會藥毒所楊秀珠博士主講「有機農業的害物管理」。請洽農林課(082)321-254、浯樂會(082)371-886報名。 ■金門安全農業系列講座,10月份場次預定於29日(星期四)下午2:00~4:30於文化局3F舉辦,邀請巨農有機農場周俊吉博士主講「有機農業文化」。詳細內容請注意金門日報活動訊息,或電洽農林課(082)321-254、浯樂會(082)371-886預約報名。 ■浯洲有機樂活協會將於10月11日(星期日)下午3:00~6:00假金寧鄉盤果路金砥園自然生態農場舉辦有機堆肥示範操作研習。有意參加者請電洽浯樂會(082)371-886報名。 ■金門安全農業「農家市集」每週六上午7:30~11:00於金城鎮總兵署前廣場集市,歡迎大家一起響應綠色消費,支持本縣的安全農業生產者。有意參與市集展售者請洽農林課(082)321-254。 ■金門安全農業農家市集為配合中秋博餅活動,10月3日(六)將暫停乙次,敬請民眾見諒。
-
本月訊「有獎徵答」得獎人公佈
本月訊「有獎徵答」第一回活動於8月27日公開抽獎,農林課楊慧明課長(右)頒贈自行車乙台予第一獎得主董映萱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