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經樂道
-
陳金續─創造屬於台灣的陶笛藝術
出身:金門縣金沙鎮高坑 現居:桃園市蘆竹區 學歷:何浦國小,金沙國中,樹人高中 經歷:永建電瓷,建輝藝術瓷,是誠窯業 空明、澄澈、清亮的笛音悠悠響起,樂音隨著奏者唇腔間口氣流轉頓挫抑揚,時而靈動,時而沉鬱,時而喜悅,時而繾綣。你不禁讚嘆,一枚小巧的陶笛,怎有這麼大的感染力。 「傳統這種事情,是很難用理論言說的,它的美是自然流露、不著痕跡的。」留著一頭瀟灑長髮、說起話來總散發一股藝術家魅力的「是誠陶笛」創辦人陳金續說。 「誠」字行天下 出身金沙高坑的陳金續在家中排行老二,初中畢業後,他藉著「建教合作」的契機赴台,一面服務於台北縣樹林市的「永建電瓷」,一面在附近的樹人高中就讀。永建電瓷主要生產用於輸電系統之中,連接電線桿、鐵塔與高壓電纜之間的瓷製絕緣體絕緣礙子│由此,陳金續初窺陶瓷的世界。 順利完成學業、並當完兵後,陳金續重回永建。老闆看中他歷練兵役後成熟、穩重許多,便也相當信任他、將他派往位於桃園蘆竹的另一陶瓷廠,主攻藝術瓷器。當時,年僅23、24歲的陳金續,手底下竟已可管理近50人。他在這裡一做6、7年,而陳家三弟、四弟、五弟也陸續尋著兄長的模式來台工作。 1989年,由於勞動產業逐漸外移,老闆也終於決定將陶瓷廠收了起來,這下子,陳金續兄弟頓時失了頭路。幾經思量,陳金續認為,還是得堅守陶瓷這份行當。於是,陳家四兄弟買下兩座窯,在桃園蘆竹租了一處舊豬舍,並著手改建為自己的陶瓷廠。 陳金續將公司命名為「是誠」,他說「是」字,是陳家族譜下一代的字輩;而「誠」字則是要時時勉勵、警惕自己與後輩,凡事認真誠懇。「做任何事,若少了『誠』,那麼一切都要變調。」陳金續說。 當時,是誠窯業主要接一些國內零星單,也努力爭取一些回頭找台灣廠的國外訂單。四兄弟攜手合作之下,算是略有小成。1993年,金門開放觀光,金門特產、尤其是高粱酒的生意蓬勃興旺。陳金續腦筋動得快,結合自身的陶藝專長與家鄉特產,設計出高雅的「儲酒器」。富有藝術性的陶瓷外盒,讓高階客層的高粱酒買氣直線上升,陳金續笑著說,其實「點子」就是這樣,平常不設限、天馬行空地想,時機一到,就會引燃火花。 創造屬於台灣的陶笛藝術 1997年,對是誠、對陳金續而言,都是意義重大的年份。一次陶瓷展上,陳金續偶然瞥見一支來自祕魯的陶製笛子。本身就喜歡吹梆笛的陳金續馬上產生濃厚的興趣││這種藉由陶瓷創造的小空間裡,往經過設計的孔洞吹氣、按壓造成氣流撞擊成波而發聲的樂器,小而巧,容易上手,聲音變化性也很多││陳金續認為,這是個藝術性與實用性兼具、值得推廣的陶藝品。 於是,他開始研發陶笛││陳金續認為,若是循著其他人、其他文化的原理製笛,那才沒有意思││他決心創造屬於自己的陶笛。 從最初的捏形、分片、挖空、調音、測試,終於到開模。石膏模製成後,便是生產。陳金續選用質地較輕的白雲土,經過泥土攪拌器,再經泥漿高壓桶便可直接透過管線灌模。灌好模,待其成型,再加以組合、調音修飾一番,便可送入素燒窯。經歷約莫8個小時、最高達攝氏1050度以上的窯燒後,一個個素燒陶笛儘管還身披白裳,但已能吹奏。幾番音準測試無誤,便彩繪、上釉,接著進行釉燒。從底慢慢向上加溫,達攝氏1030度後,大功告成。 是誠的陶笛,屬於「造型陶笛」,不僅是一件樂器,更有著有趣的、可愛的、華美的造型。此外,是誠陶笛的指孔安排邏輯和一般陶笛也不一樣,搭配各種造型,吹嘴有時安排在貓的尾巴上,有時則設在大象的鼻子上,這些巧思,往往能讓小孩子們大感興趣。是誠出產的陶笛,陳金續一律不稱為「Ocarina」,而管它們叫「Taiwan Ocarina」。在新北市「山城」九份、宜蘭傳統藝術中心都有設點推廣的是誠陶笛,吸引了不分國籍的人們駐足、聆聽、讚歎。 藝術,其實就在我們的周遭,而傳統藝術,這種沒有斬釘截鐵的理性根據、卻擁有十足感染力的美,陳金續憑一雙巧手將它有形地捏揉成笛,並奏出屬於台灣的美妙之聲。
-
異鄉鬢影
◎暑假將至,各單位無不絞盡腦汁、籌劃暑期營隊與活動。創辦「童心坊手工藝社」的古寧頭鄉親李素寬,便推出「童心坊2015兒童歡樂夏令營」,分為「手工藝好好玩」以及「輕鬆做中西式點心」兩大主題,自7月6日起至8月21日止,手工藝課程包含拼布、蝴蝶結、碟古巴特、設計衣服,而點心課則有披薩、海鮮煎、香蕉壽司等,每週內容都不同。夏令營採小班制,歡迎各位家長及早替孩子們安排。 「童心坊2015兒童歡樂夏令營」活動資訊 地點:童心坊手工藝社(新竹市中正路401號之8) 對象:國小一至六年級(男女皆可),滿5人開班,15人滿班 電話:(03)534-3258或0928-543-063 課程安排與費用,可參考活動海報:https://goo.gl/hZDRtt ◎出身金沙中蘭的鄉親姚道中,主持「下課小舖工作室」,以代理籃球用品、籃球聯賽舉行為主業。日前,下課小舖與「TGB籃球聯盟」合作,辦理「2015第二季TGB中和運動中心籃球聯盟」,結合下課小舖的行銷力以及TGB的文創特長,企圖打造新的火花。而「2015第二季TGB中和運動中心籃球聯盟」將於2015年6月14日正式開打,歡迎對籃球有興趣的新北市雙和(中、永和)鄉親,踴躍組隊參賽,或者前往觀賽。 ◎知名歌手、西園鄉親「流氓阿德」黃永德將於2015年6月19日(星期五)晚間21:15,出席「錢櫃夏至音樂節」,這是一場將近一小時的「不插電表演」,本活動免費入場,也是阿德近期唯一在台北的演出。之後,他將踏上巡迴演出之旅,請喜愛流氓阿德的鄉親、樂迷好好把握! 「錢櫃夏至音樂節」活動資訊: 地點:錢櫃台北中華新館(台北市中正區中華路一段55號) 時間:2015年6月19日(星期五)晚間21:15 費用:免費
-
跨海立業的金門創業家
有句話是這樣說的:「If you don't build your dream, someone else will hire you to build theirs.」若你不築夢,那麼便是受僱替他人築夢。 創建一番屬於自己的事業,需要相當大的勇氣。鮮有、甚至沒有前路可循,按照自己的想法摸索,找尋方向。每一步都要謹慎、卻又奮力的跨出,每一道關卡都要隻身面對、隻身應戰。沒有前輩、主管替你安排好的「標準作業程序」,成敗繫於自己之手。創業,是自由的海洋,整艘船任憑你操舵前進,一切成果屬於自己,一切風險也由自己承受,風險高,但也充滿著無限可能。 金門是許多人的甜蜜家鄉,然而,有限的資源,卻無法容納那些太多、太大的夢想。因此,勇敢的金門人從來不怕出洋追求夢想。他們東渡台灣、西進中國、甚至遠下南洋,開闢更廣大的市場與戰場,胼手胝足,一點一滴創建自己的事業。 如今,世界各地都有金門遊子成功立業的足跡。他們遍佈各處異鄉、耕耘於各行各業、成就各種輝煌。而在建功立業之後,團結心特強的金門人,也懂得提攜、照料後進││各地同鄉會、宗親會與事務會組織緊密地連結在地金門人的情感,也齊心集聚資源,幫助後來的鄉親免受自己披荊斬棘之苦。 而本週鄉訊,我們便要專訪到台成功創建了一番事業、也積極參與同鄉會照顧鄉親、今年三月底甫就任「新北市金門同鄉會」理事長的陳復寶先生。
-
陳復寶─白手起家﹐誠信立業
出身:金門縣金寧鄉東洲 現居:新北市三峽區 學歷:金寧國小,金城國中,金門高中 經歷:三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新北市金門同鄉會理事長 「那是回憶裡最美好的一片土地,無論人、事、地、物都令人懷念。」 「到現在,連作夢,都會夢到故鄉。」聊起故鄉金門,他的語氣裡盡是思念。 他1977年到台、1996年創立「三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並擔任總經理、2015年接任「新北市金門同鄉會」理事長。眼前的他誠懇真摯,平易近人毫無架子,更像是位鄰家大叔││他是陳復寶。 白手起家的歷程 出身金寧東洲的陳復寶,從小家境清貧,父親在他國三那年過世後,陳家舉家遷台。而等到陳復寶在金門完成高中學業後,他也來到台灣。 這年,1977,陳復寶原先打算繼續補習考大學,不過最終仍舊礙於生計,跑到工廠打工。在兩班制的工廠,一天得值10至12小時的班,後來他轉到位於桃園的化學工廠,對體能與健康的消耗更大 退伍後,儘管曾短暫回到化學工廠服務,但陳復寶終究深知這不是辦法:「每天與甲苯為伍,不知不覺累積很多職業傷害。」1982年,27歲的陳復寶決心轉行。他曾在汽車零件廠擔任好些年業務,之後,再轉到電子廠,司職採購部門。 陳復寶為人最重「誠信」二字,因此服務於電子廠期間,陳復寶與合作的廠商紛紛建立起良好的關係。41歲這年,在眾多朋友的鼓勵,以及廠商的支持下,陳復寶決心自己創業││他瞄準電子廠經常使用的「無塵布」生意,並開發無塵衣、無塵口罩、無塵手套等無塵室耗材。 陳復寶持續以誠信經營事業,他的生意版圖不僅限台灣,更遠達日本、中國、美國,在業界相當具知名度。 許多創業家最頭痛的「人」的問題,陳復寶自有一套管理哲學:「培養一個人才著實不容易。因此,儘管每個人都各有優缺點,但我們要懂得『用其優點,正其缺點』。」陳復寶認為,既然用人,就要給予足夠的信任,讓其放心發揮所長,無需綁手綁腳。這套管理哲學,讓陳復寶與員工總能融洽相處,彼此不會太過拘束,工作氣氛也很好。 在闖出一番事業後,陳復寶開始思考「回饋」││而他立即想到的,便是照顧鄉親。 參與同鄉會、回饋鄉親 約於2010年之際,陳復寶開始積極參與同鄉會活動,熱愛原鄉的陳復寶說:「同鄉會是以『服務鄉親』為宗旨,因此當自己手上逐漸掌握了一些資源,便一心想著要『為鄉親付出』。」無論活動籌劃、資源捐輸或者急難救助,陳復寶都全心投入。他曾參與過輪椅募捐、返金或返台鄉親的機場與港口照顧、急病救助和慰問、協助料理單身鄉親後事等。陳復寶總是設身處地地為鄉親著想,有任何需要,也毫不保留盡力投入資源、四處奔走。今年三月底,陳復寶接任新北市金門同鄉會理事長,他說:「無論職銜為何,其實就是一本初衷││服務鄉親。」五月底,新北市金門同鄉會才剛辦完一場大型的「一日會員研習活動」,420位鄉親浩浩蕩蕩南下參訪。儘管費心傷神,但看見他們開心的笑容,收到他們誠摯的感謝,陳復寶說:「自己也覺得很滿足。」 未來,陳復寶理事長計畫致力於「同鄉會年輕化」,讓一般人印象中總是比較年長、資深成員參與的同鄉會組織,能夠注入新活力。此外,陳復寶也努力和金門原鄉特產廠商搭起合作橋樑,期盼往後同鄉會能夠成為自力創造收入的單位,而毋需再辛苦地向各界募款。 訪談中,陳復寶幾次接起電話,處理同鄉會的事務。直到現在,陳復寶還是一得空便回金門,一方面回東洲陪陪母親,一方面更享受他深愛著的故鄉氣息。「金門的人純樸而友善,處處洋溢人情味。」陳復寶說。我想我可以深切地體會,因為眼前這位鄰家大叔,正是如此完美地詮釋著。
-
異鄉鬢影
◎新北市立圖書館新建「總館」,館址位於捷運亞東醫院站旁,是全台首創的「24小時不打烊」圖書館。而新北市立圖書館也舉辦一系列開幕相關活動││今年四月底才獲金鼎獎「圖書類出版獎:兒童及少年圖書獎」、「圖書類個人獎:圖書插畫獎」兩個獎項的金門籍繪本作家李如青,就應新北市立圖書館之邀,於2015年6月12日(星期五)參加「繪本作家面對面」活動。屆時,李如青會分享自己的繪本創作,並暢談其創作歷程。現場也將贈送新北市立圖書館「新館」限量文宣品,贈品數量有限,送完為止。本活動採現場報名制,活動完畢後發送票券。歡迎新北市鄉親,以及對繪本創作有興趣的朋友踴躍前往。 「繪本作家面對面」活動資訊 時間:2015年6月12日(星期五)19:30~21:00 地點:新北市立圖書館新總館1樓大廳(新北市板橋區貴興路139號) ◎在「愛爾達體育台」服務的金門籍運動主播洪志瑋,將於2015年6月7日凌晨2點30分,擔任「2014-15年歐洲冠軍聯賽冠軍決賽尤文圖斯vs巴塞隆納」這場全球矚目的足球賽事直播工作。誠摯邀請各位鄉親、以及足球迷準時收看精彩比賽。 ◎出身古寧頭的鄉親李素寬,目前為新竹市金門同鄉會副總幹事,更身兼「童心坊手工藝社」負責人。今年暑假,童心坊推出「音樂戲劇TQ營」,計畫透過故事與戲劇,引導遊戲、團隊合作、下廚及手作,培養孩子表達能力、建立良好人際關係及團隊精神。此外,也能體驗生活美學,建立自信及成就感。歡迎新竹在地鄉親,或是正在煩惱孩子暑假計畫的家長,立即替小朋友們安排最棒的暑期團隊。 「音樂戲劇TQ營」活動資訊 時間:2015年7月1日(星期三)~7月3日(星期五)每日09:00~17:00,共3天 地點:童心坊手工藝社(新竹市中正路401號之8) 對象:國小一至六年級(男女皆可),滿5人開班,20人滿班 費用:每人2800元(含材料費、餐費、保險),兩人同行每人2500元(舊生同享優惠) 電話:(03)534-3258或0928-543-063 詳情亦可參考活動海報:https://goo.gl/DnIgy4
-
黃逸銘─大內高手的創意廣東粥
出身:金門縣金沙鎮西園里 現居:新北市中和區 學歷:述美國小,金沙國中 經歷:總統府衛士隊,津味金門廣東粥負責人 ◎採訪、撰文:李辰寬 師父手腕流轉,自大鑊裡舀滿一杓細火煨了一個半鐘頭、由生米熬成的白粥,並俐落澆入小鍋。 點火。 細細的泡沫逐漸漫起,把肉圓、豬里肌肉、豬肝,以及打散了的一粒雞蛋一同下鍋。待料熟了,師父往裡添一匙獨門醬汁,接著淋滿大骨湯,手腕一翻,起鍋盛碗。最後剪幾段油條、拾一把芹菜末,伴著胡椒灑入。 一碗道地的金門廣東粥,蒸騰上桌。 大內高手:菁英中的菁英 1978年,國中剛畢業的黃逸銘方抵台灣,前途未卜,人生茫茫。他打過幾份工,也兼了幾份差,直到隔年報考軍校,目標受訓成為總統府衛士隊,這才定了下來。 當時金門軍事管制甚嚴,蔣經國總統特別信賴金門出身的子弟擔任隨扈,黃逸銘17歲進「七海警衛訓練班」受訓,白天習練術科,晚上還有書要唸,文武兼修。 聊起這段時光,黃逸銘話匣子大開。 要成為一名稱職的總統隨扈,得經歷相當嚴格的訓練。黃逸銘接受八極拳大師劉雲樵親自指導,練就「無招勝有招」、當年被視為機密的八極拳。天賦特佳的他也獲選擔任種子教官,將八極拳傳授給學弟。此外,衛士隊對於槍法的要求更是高標準,無論長槍、短槍,滿靶是基本門檻,還得精進到每一發都命中紅心。 拳法、槍法的修習以外,還有記憶力、膽識的磨練│他們得在短時間記住大量車號、面孔,以隨時察覺危安因子;也曾深夜被車載到無人墓地,留下來獨自找尋一張名牌以練膽量│「不然,再怎麼嚴格、精密的練習,遇到緊急狀況時如果發揮不出來,那也是徒勞無功。」 訓期中,不斷淘汰不適任的學員,最終只有前十名才有資格派到總統身旁。22歲上,黃逸銘以「七海警衛訓練班」第一名結訓,並正式下到番號「精忠」的總統府衛士隊服勤。「持有一張總統府衛士隊的專屬證件是一種榮譽,」黃逸銘語調激昂:「因為我們是菁英中的菁英!」 掌杓熬粥的第二人生 黃逸銘27歲自衛士隊退役後,曾短暫進入合作金庫服務,不過了無變化的生活讓他一直無法全心投入這份工作。「人啊,一定要做自己喜歡的事。」黃逸銘歎道:「只有真心的喜歡,才會投入、用心地做,也才會快樂。」 黃家在金門山外經營一間廣東粥舖子,由黃逸銘的叔公所主持、一塊1967年就創立的老招牌。粥品相當受歡迎,在地也小有名氣。黃逸銘很喜歡料理食物,各類烹調手藝學起來特別快,對叔公的廣東粥更是格外鍾情。由於下一輩均無意接手老鋪,因此叔公決定將手藝悉數傳給黃逸銘。「尤其是那一味獨門醬料,它能讓整碗粥從裡到外飄出一股清香,絲毫聞不到海鮮、肉類的腥味,這可是黃家的家傳祕方!」黃逸銘得意地說。 然而黃逸銘並不就此滿足,除了招牌的金門廣東粥之外,腦筋動得特別快的他持續埋首開發新口味:皮蛋瘦肉粥、香滑粉腸粥、雞絲魚片粥、生魚肚片粥、玉米雞絲粥、荔灣艇仔粥……他一股腦潛心研究,各種食材的搭配靈感源源不絕湧來,由此,他試出一道道美味。曾向知名美食作家傅培梅學菜的黃逸銘,時常將自己研發的作品拿給傅老師嘗,也屢獲讚賞。 「特別是『荔灣艇仔粥』這一道,光名稱就有故事。」原來,「荔」是指一粒粒肉圓;「灣」意謂捲起身子的蝦仁;「艇」則是如一艘小舟的花枝;「仔」與前面的「灣」字相合為「灣仔」,這便是黃逸銘在遊香港灣仔時得到這款粥品靈感的紀念。一碗「綜合海鮮粥」,在黃逸銘的巧思之下,便有了典故。於是,憑著創意粥品,黃逸銘在中和大華戲院一帶開起了「津味金門廣東粥」。店裡生意奇佳,口味也廣受好評,之後遷到景安捷運站旁的現址,老主顧、新饕客仍舊絡繹不絕。店鋪牆上有幾塊以金門島為底圖的簽名板,上頭佈滿了政界名流、藝人與運動明星光顧的足跡,也有不少金門鄉親到此留名紀念。 創意與手藝兼具 「熬粥不只重『手藝』,更要比『創意』。」這位「大內高手」的粥,用料講究「搭配性」,味道相合,方能一同熬煮;反之,儘管單獨品嘗時味道鮮美,但搭起來無法相輔相成,他也棄之不用。黃逸銘從不任意仿效旁人常用的搭配組合,不落窠臼、不隨波逐流。「所以我店裡的粥,外頭絕對學不來。」他自信十足地說。 承襲著老金門的手藝,再加入自己的創意元素,「津味金門廣東粥」不僅讓在台鄉親一解鄉愁,也讓本島饕客見識到金門美食的不同樣貌。 至今,黃逸銘仍不斷嘗試、研發新口味,也期待他持續推出「作品」,替金門廣東粥探索更多新風貌、新可能。
-
「金式」無米廣東粥
◎撰文:江允堯 金門的廣東粥與台灣本島廣東粥最大的差異在於「無米」。「金式」廣東粥經由長時間燜煮為「米漿」,整鍋粥不見一粒完整的米。金門廣東粥起源於20世紀初,當時金門謀生不易,許多鄉親跨海到廣東、香港、南洋打拚。數年後,一些鄉親衣錦還鄉,同時也將粵地好滋味「廣東粥」傳回金門。不過金門島土質並不適合稻米耕作,又無河川或大型湖泊作為灌溉水源,平時只能種植高粱、花生、地瓜等作物。得仰賴外地進口的稻米,昔年屬於「奢侈品」。所以當時金門人分外珍惜地將有限的米熬成粥食用,也才有了金門特殊的「粥糜」、「無米粥」。往後,燒餅、油條配一碗廣東粥,便成為經典款的「金式」早餐。 旅台鄉親之中,有不少以「金門廣東粥」為號,推廣家鄉美食的商家:新北市金門人大本營中和、永和兩區各有數間店鋪;台中逢甲夜市裡,「金門炒泡麵、廣東粥」是媒體爭相採訪的名店;即使到台東,也有金門廣東粥讓東台灣鄉親一解鄉愁。 本週鄉訊,我們便要專訪中和的「津味金門廣東粥」老闆、前總統府衛士隊成員黃逸銘先生。
-
異鄉鬢影
◎撰文:陳又鑫 ◎2015年初,由下蘭鄉彥蔡謨利創辦的「茉莉二手書店」,與「瑪利亞社會福利基金會」共同舉辦「二手惜物,雙手傳愛」。募集二手書及二手物品做公益活動,成果熱烈。 為擴大此次公益募集活動,茉莉二手書店決定將「二手物品募集」期間延長至2015年5月31日,並預定7月初於「茉莉二手書店」台大店、台中店及高雄店等三家分店進行二手物品義賣活動,所有義賣收入將全數捐助「財團法人瑪利亞社會福利基金會」。活動僅剩最後一天,期盼各界持續熱情參與! 捐二手物活動辦法說明: 1.請捐贈者自行送至門市,收件地點:台大店、台中店、高雄店。 2.自費寄件:請先下載「二手物捐贈資料單」填寫完成後放置箱內,與物品以寄件人付運費的方式,依所在縣市寄送至茉莉指定門市。 請點我下載二手物捐贈資料單 台大店:台北市中正區羅斯福路四段40巷2號一樓(02)2369-2780。 (台北市、新北市、基隆市、桃園縣、澎湖縣、金門縣、連江縣) 台中店:台中市公益路161號B1(04)2305-0288。 (新竹縣、新竹市、苗栗縣、台中市、彰化縣、雲林縣、南投縣) 高雄店:高雄市苓雅區新光路38號B1(07)269-5221。 (嘉義縣、嘉義市、台南市、高雄市、屏東縣、宜蘭縣、花蓮縣、台東縣) ※未義賣(售出)之二手募集物品處理原則: 捐贈者須同意授權茉莉二手書店全權處理有關捐贈物之義賣及後續處理相關事宜。二手物義賣之款項將於官網公告,並由茉莉統一捐贈給「瑪利亞社會福利基金會」,不再開立捐款證明於捐贈者。 主辦單位: 茉莉二手書店(http://www.mollie.com.tw/) 財團法人瑪利亞社會福利基金會(http://www.maria.org.tw/index.php) ◎出身金門溪邊村的中央研究院院士、清華大學特聘講座教授、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客座教授黃一農,近期有兩場學術演講,歡迎參加。演講期程與內容為: 2015/5/30(六)於 台積電基金會 講題:「《紅樓夢》中寧、榮二府的原型」 2015/6/4(週四)於 國立清華大學(新竹) 講題:「納蘭六姊妹與《紅樓夢》」
-
替素人籃球搭起一座舞台
籃球是台灣最普及的運動,公園、學校、運動中心都有籃球場。籃球的參與門檻低,一個人、一粒球就可以投投籃、運運球。而兩個人一對一單挑;三對三鬥牛;或者五對五的全場,也都各有樂趣。 儘管籃球風氣盛行,不過如果說到競技,這項以團隊合作為宗旨的運動,終究還是相當程度地倚重身體素質這類先天稟賦││最精采的籃球賽,往往只能讓一般人在球場邊、電視機前讚嘆。一切媒體、行銷、贊助資源都投注在頂尖選手身上,彷彿只有屬於這個領域的人,才有資格擁有籃球夢、英雄夢。 由是,「業餘籃球聯盟」應運而生。 有別於以往琳琅滿目的「菜市場盃」,業餘籃球聯盟限定參賽資格,儘量讓報名隊伍的水平相當。此外,也安排專業的裁判、記錄台人員,使比賽在保障的執法下完成,也能擁有完整數據、記錄可供參考。有些業餘籃球聯盟架設官網、提供專業影音拍攝服務、甚至設計「戰報」或「人物誌」等報導,彷彿替素人籃球搭起一座舞台,讓這些在屬於自己水平的籃球人,也可以享受掌聲與鎂光燈。 以雙北市來說,較有名的業餘籃球聯盟就有TGB籃球聯盟(Try & Goal Basketball)、光榮業餘籃球聯盟、捷利冠軍盃籃球聯賽、下課小舖籃球聯賽、TEAMPOWER運動聯盟、IMBC躍動籃球聯盟……一到週末,上班族們紛紛換上球衣、套起球鞋,在球場上揮汗、享受籃球││這成為很多出了社會的籃球人假日的例行公事。 金門的籃球風氣非常興盛的土地,不少鄉親來台奮鬥,但心中卻仍保有一份對籃球的熱情。他們有些從事籃球衣或用品的生意、有些組隊練習並報名比賽、有些甚至自己創辦起業餘籃球聯盟來! 來自金沙中蘭的姚道中,創辦「下課小舖工作室」經銷籃球球衣與用品,並自己辦比賽;出身金沙西園的黃博,創辦「捷利冠軍盃籃球聯賽」與「光榮業餘籃球聯盟」;原籍金湖成功的翁羚,則在TGB籃球聯盟的紀錄組服務。 而本週鄉訊,我們便要專訪「下課小舖工作室」負責人││姚道中先生。
-
姚道中用籃球﹐創造開心的泉源
出身:金門縣金沙鎮中蘭村 現居:台北市文山區 學歷:何浦國小,金城國中,金門高職,國立海洋大學運輸與航海科學系 經歷:下課小舖工作室負責人、下課小舖籃球聯賽創辦人 「我其實根本不會打籃球!」 眼前這位經營籃球服飾用品、創辦籃球聯賽、開設籃球營、滿腦子都是籃球的大男孩,有些靦腆,眼裡卻又閃著些許慧黠地說。 海洋大學畢業後,他先做了3個多月的業務,之後出海跑船,又歷時2年多。其後,他一連換了五、六份工作││最終,他決心創業,並一手催生「下課小舖」││他是姚道中。 自己創造的意義 「意義」是自己創造的││不論是一件球衣、一場比賽、一份工作,或是一段人生。 姚道中一直認為,薪水、報酬並不是重點,能否在工作「看見希望」、「找到價值」,這才該是工作的意義。跑船充滿著不可控制的危險,這段歷練讓姚道中看盡了生死、看懂了生命,於是他在重返陸地、流轉於各職場間的時期,一面觀察、體驗社會,一面也靜下來思考人生。 姚道中強調,現代人總是忙著抱怨,而很少實際去想、去做、去解決問題。「我們不能只顧著嫌,而不去創造。」於是,他走上創業一途。而姚道中的創業理想,是「讓大家都開開心心」,甚至進而讓這股開心的氛圍影響台灣。 而世間行業百百種,姚道中竟選擇了在此以前一竅不通的籃球。 「籃球場地多、普及率高、又容易上手,比較好推廣。」姚道中說。「籃球是一種注重團隊合作的運動,就算一個人能力出眾,若無法和其他隊友配合,那並不算是成功的隊伍。」姚道中指出,這種一群人為同一個目標努力拚搏的「團隊合作精神」,正是眼下台灣社會缺乏的。 耕耘基層籃球 姚道中的「下課小舖」從球衣起家,他與同為金門鄉親所創立的運動服品牌「Air Touch」合作,有別於各家廠商近年越來越繽紛花俏的風格,他們推出以簡約、俐落為設計概念的籃球球衣,獲得非常多大專院校校隊、系隊與社會隊的肯定。此外,下課小舖也代理Molten、Spalding等知名品牌的籃球用品,「一定要確認東西是真的夠好,我們才會下去做。」對品管要求甚嚴的姚道中表示。 姚道中在社群網站創設「籃球系隊約戰交流區」,又在台灣最大的電子布告欄系統「ptt」開「籃球五對五-約戰(Basket_5vs5)」版,全力帶起籃球風氣。 去年,在一次誤打誤撞之下,下課小舖自己辦起了籃球聯賽,姚道中為了場地、裁判、記錄台等資源到處奔走、請託,也得到很多金門鄉親的支持與鼓勵,終於漂漂亮亮地將比賽做起來。最近,下課小舖甚至破天荒地與同樣由金門人黃皓博所創辦的「光榮業餘籃球聯盟」合作,攜手舉辦一場「跨聯盟冠軍交流賽」。 賺到開心、快樂 自己不打球的姚道中,做籃球聯盟時遇到的問題格外多,他卻不辭辛勞地一一克服。下課小舖的聯賽是全台首個舉辦開幕演唱會的賽事,他們還替系隊球員舉辦籃球營,精進各方面技術。獎金、獎品的贊助上,姚道中更是不手軟││大專系隊參與全國性賽事,得名可與下課小舖申請獎金;下課小舖自己辦的聯賽,更開出台灣業餘籃球界最高額獎金。 除此之外,在做球衣、用品的生意上,姚道中總會遇到很棒的台灣籃球草根故事:為了不讓部落青年走偏,新竹尖石鄉的部落長老舉辦了「大霸聯盟」,讓各部落青年用籃球較量;由於到外地念書,與從小長大的社區產生隔閡,因此一位台南青年自掏腰包,創立「部落籃球社」,試圖透過籃球比賽拉近與家鄉的距離。而每每聽到這些動人的故事,姚道中都會更加努力地替這些籃球人爭取資源,也不惜給予贊助。 「這些台灣籃球『最原始的聲音』,一直存在,但從未讓人聽見,這是很可惜的事!」姚道中說:「所以,我要用自己的方法,讓它們發光。」他做的事,總不以利潤為首要考量,「在下課小舖,我『賺』到了數不清的開心、快樂││而這可不是金錢能換來的。」在姚道中與他的下課小舖,沒有絲毫現實、趨利的成份,而只見一個滿腔的熱血的青年,以及他上山下海四處遇見的動人故事。他讓籃球,成為一股開心的泉源,而這些泉水,他還計畫要繼續努力灌溉到全台灣每一寸土地。他不打籃球,但他是我所見過最棒的籃球人,他是姚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