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經樂道
-
《星期人物》陳恕-台電工安經理勤懇踏實金門本色
年籍:50歲、金沙鎮碧山村人 現居:新北市板橋區 學歷:安瀾國小、金沙國中、金門高職、高雄工專 經歷:台電技術員、工安股長、課長、工安經理 台電公司有2萬7千名員工,其中金門人1200多人。陳恕從最基層技術員幹起,32年來堅守崗位、不躁進、不爭功、不諉過,一步一腳印踏實任職辦事,如今當到輸變電工程處北區施工處工安經理。 陳恕於民國73年就讀金門高職輪機科時,獲台電公司遴選為儲備學員。當期30名高職學生獲選,28人至桃園虎頭山退輔會職訓中心的台電員工訓練班報到接受養成教育,隸屬台電養成班第32期。 陳恕回憶,台電養成班的課程有如軍事教育,早晚點名、按表操課,晚上學員睡上下舖的宿舍大通舖。由於學員將來都要分發去輸變電工程處,主要任務是架設高壓輸電纜線及變電所的裝機,所以特別設計攀爬電桿及要求學員在七、八公尺高的電桿上互相傳接籃球的課程,以測試學員爬高膽量,並藉以協助學員克服懼高症。 金門戰地來的同學,不僅吃苦耐勞,而且經過砲火試煉,心理素質與體能都不錯,最後都以優異成績順利過關。 經過半年訓練,陳恕於民國73年12月28日結訓,分發台電輸變電工程處中部分處技術員,主要任務就是攀爬電塔架拉高壓電纜線。中分處的施工範圍從台灣中部以南、一直到偏遠後山台東縣。幾年時間下來,陳恕上山下海架設高壓纜線幾乎走遍台灣每一縣市,尤其在崇山峻嶺架設電纜工程更屬艱鉅,有時一座鐵塔的步行路程就得花上2個鐘頭時間,他與工作團隊都一一克服;因為與山為伍,因此愛上山,北大武、玉山、大霸尖山…等台灣百岳大山,都有他駐足的痕跡。 民國78年,陳恕考取高雄工專夜間部(3年制)。81年畢業前,他有半年時間須至台東縣施工,當時他每天從工地下班,就得匆匆開車回高雄工專念書,次日清晨再開車去台東上班,每天往返工地與學校非常辛苦,讓他倍加珍惜難得的進修機會;期間特別感謝公司陳金輝班長,陳班長家住屏東內埔,每天下工搭陳班長的車回內埔家,再借車讓陳恕開去學校上課,上完課後又提供他住宿,隔天一早一起開車到台東上班,同事間如此深厚的感情與恩情,讓陳恕感念在心。 81年陳恕高雄工專畢業,他好學不倦,又考上關係內部升等的「台電專科班」。經台電專科班結業,如係雇用員工可升任為派用職員,也對基層職員升等有幫助,陳恕幸運的考取最後一期。 83年從台電專科班結業,他被派任位於台北市南港區向陽路的電力修護處,負責各發電廠大修業務一年半。 84年11月轉派輸變電工程處北區施工處迄今。 94年他升任工安股長。96年調任第三工務處課長,負責督導架設從貢寮新建核四廠到新北市深坑,以及從核四拉到桃園縣龍潭鄉的2條超高壓輸電纜線。花蓮縣和平碧海水力發電廠的輸電纜線,也是他任內施工完成的。 陳恕表示,架設電纜的技術容易克服,最棘手的是遇到地主或社區民眾抗拒周遭架設高壓電塔,如何溝通解決問題。他記得在新北市雙溪鄉架設核四輸電高壓纜線時,有一位地主堅決不讓路,以怪手、小山貓擋路阻絕台電施工機具通過,當時警察也到場,場面火爆。經他不斷說明協調,終於成功說服對方讓台電施工,化解危機,兩人不打不相識,後來還變成好朋友。類似情況也發生在核一廠往頂湖超高壓變電所的345仟伏超高壓線路,該線路因路權抗爭延宕近20年,也在他任內排除萬難施工完成。 陳恕說,他就讀金門高職時個小體弱,高職旁的太湖,他連一圈都跑不了。當兵時卻被選中空降特戰部隊,受完傘訓下部隊還被挑選到特戰部隊的「精誠連」,每天起床睜開雙眼就是跑5,000公尺、課程間還不定時穿插5,000公尺測驗;加上嚴格的500公尺障礙訓練、刺槍術、手榴彈投擲、排戰鬥等戰技訓練,服役近2年,把他從「弱雞」操練成勇敢無懼的戰士,體格也強壯了。期間歷經5次實際登機跳傘訓練及一次國軍體能戰技競賽,都能從容通過考驗。 與陳恕於73年同期進入台電的,現有王先萍任台電中區施工處經理,另有5人當課長,其餘同學也大多任領班要職。由於他們73年進台電的那期表現良好,台電接著又連續至金門高職招收數期學員、每期錄取4、50人,連金門高中畢業生也一併考慮。 前幾年政府施行勞保退休年齡延長至65歲,台電因而好幾年沒有補充新血,如今出現一波波員工退休潮,發生人力斷層,是進台電發展的好機會。 他表示,金門人刻苦耐勞、服從性高、具訓練可塑性,是台電歡迎的優秀員工;只要努力以赴、盡職盡力,有好表現長官自然會器重提拔。 至於金門鄉親關心的金門會否因工商建設發展導致缺電?以及台電會不會將核廢料放置金門無人離島或烏坵島? 陳恕說,金門塔山電廠已著手增建2組發電機組,應可應付短期供電問題。 而據他所了解,台電現時對核電廠核廢料堆置於金門離島計劃還在多方評估中,未獲鄉親首肯接受並不會實施,請鄉親放心。
-
異鄉鬢影
西園旅台協會會員大會暨重陽敬老活動 ◎金門西園旅台公共事務協會訂10月2日召開第2屆第2次會員大會暨重陽敬老活動。活動於新北市中和區景新街海宮日式海鮮餐廳舉行,當天除贈送禮物向75歲以上會員及西園在地鄉親關懷致意,並頒發有本及西園旅台協會獎助學金。 旅台烈嶼協會捐助家鄉風災復原 ◎莫蘭蒂颱風強襲金門,烈嶼鄉災情慘重,旅台烈嶼鄉親感同身受,為使家鄉儘速重建復原,旅台烈嶼公共事務協會會長洪肇葉與理監事、顧問等自發性捐救災款,連日共籌得19萬9千元,將交由烈嶼鄉公所統籌辦理救災。 捐款名單如下:洪肇葉、洪天算、孫仁樹、林金殿各2萬元。洪德發、吳奎新、洪啟瑞、洪肇輝、孫國欽、洪資成、洪海庭、蔡虎德各1萬元。洪賽碧6千元。林金仁、蔡清山、林志平、張子龍各5千元。洪天佑、林琨堯、蔡嘉陽各3千元。洪銘銅、洪紫涵各2千元。
-
《浯事吾聞》胡璉故居殘陋不堪
一代名將胡璉被尊為金門「現代恩主公」,但他新店故居如今內外都殘陋不堪,曾任福建省主席的胡璉後人還被福建省政府訴請法院拆屋還地,令人唏噓不已。 胡家與福建省政府的官司,台北地院一審判決胡家敗訴。胡璉生前最疼愛的孫子胡敏越不捨爺爺舊居化為泡影,已提出上訴,10月3日他將親自上台灣高等法院為胡璉發聲討公道。 胡璉故居位於新北市新店區安康路一段195巷內,占地約七百坪,周圍建有高階幕僚軍官眷舍,一旁還有國防部二廳,早年專門監聽大陸電台、無線電。胡家人指出,該地原是一片果園,胡璉於民國39年兼任福建省主席時購置。民國52年,胡璉將軍及其隨從軍官等6人聯名申請,自行出資構建房屋,胡璉居所產權登記胡妻曾廣瑜名下。胡璉宅第原本是磚瓦平房,他出使越南期間,長子胡之光斥資改建為L型的2樓美軍眷舍型式。胡璉卸任越南大使後,在此頤養天年至民國66年過世。 因為福建省政府虛級化,原屬省府的土地移轉為國有。省府在國有財產局函催下,開始要求胡家繳交土地使用補償金,從最初的80多萬元,累積到約360萬元,胡家表示無力負擔。 胡璉長媳楊心儀(82歲)認為該居所根本就是胡璉自己掏錢買地蓋的,只因早年軍人不能置產,於民國43年借名登記為福建省財產。胡璉為國家出生入死、屢建戰功,現在不做任何拆遷安置,就要她們拆屋還地,叫人心寒。 胡璉次孫胡敏越近年為了爭取保留胡璉故居不斷奔走請命,但受聘為金門酒廠胡璉基金會董事的胡敏越,在提案爭取基金會撥款整修胡璉故居建築鏽損漏水、白蟻蛀蝕、油畫受潮時,卻屢屢碰壁。就連基金會董事說要安排到胡璉故居實地履勘,也迄未實現。胡璉基金會何以竟不思為胡璉故居的修繕保留出錢出力?讓人深感不解與諷刺。 今年6月底,胡敏越由胡璉子弟兵、國防大學前社工系主任梁懷茂教授等人陪同,拜會金門縣長陳福海尋求協助,陳福海應允全力支持保留胡璉故居。金門縣文化局也發起促成胡璉新店故居為歷史建築。9月6日,新北市文化局與文史工作者會勘胡璉故居,文化局主秘翁玉琴表示,近日會公布胡璉故居是否列冊追蹤,列冊後便可展開文資價值調查,並審查是否登錄為歷史建築,為胡璉故居留存現轉機。 曾親赴胡璉故居了解狀況的金門縣議員陳滄江也表示,將請新北市民進黨籍市議員協助,促成胡璉故居比照孫立人、張學良等將軍故居妥善整建留存為名人歷史建築,供後人追念,必要時還將請行政院文化部予以協助。 金門現有兩處胡璉紀念館,但胡璉故居只有新店一處。留存與否?值得深思。
-
《星期人物》胡敏越-捍衛胡璉故居盼留存當將軍紀念館
年籍:52歲 現居:台北市 學歷:再興中學、世新大學、美國俄亥俄州多麗都大學教育碩士 經歷:得榮社福基金會資深志工、金門酒廠胡璉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教會牧師 「爺爺不說話時看起來相當嚴厲,大家都怕他!就連父親胡之光,爺爺不叫他坐,他也不敢坐下。」「倒是對我這個次孫疼愛有加,爺孫倆常窩在書房一人一瓶可口可樂,對喝起來。」 民國53年,胡敏越出生次日,胡璉將軍即銜命出使越南,他親自為呱呱落地的次孫取名「敏越」。8年後胡璉卸任大使返台,對胡敏越更是寵愛。 胡敏越回憶與爺爺相處的往事歷歷如在眼前。 他說,小時候念台北市再興中學,每個周六爸媽都開車送他到新店爺爺那裏,留他陪爺爺過周末享天倫之樂,從8歲到12歲幾未中斷,算算前後共陪了胡璉將軍二百多天。 胡敏越說,他一早先陪胡璉將軍在院子練「八段錦」健身氣功約10分鐘,然後爺爺會牽著他繞故居一圈散步。途中會跟他話家常、詢問上學狀況,也不時跟他講人生道理。有次胡璉指著後院的玫瑰花對他說:「它一直往上長,做人就要這樣努力向上。」還曾說:「做事情要持之以恆,和運動一樣,走了九十九步,最後一步最重要!」並耳提面命,告誡他「人生以服務人群為要;要做大事,不要做大官。」 胡敏越表示,受到爺爺身教言教影響,他赴美國俄亥俄州多麗都大學進修教育碩士時受洗信了基督教,返台當了召會傳道人,並擔任得榮社會福利基金會志工,前後十幾年在台北市萬芳國小與宜蘭縣光復國小跟小朋友講說生命教育,也不時介紹金門、為金門觀光行銷。 站在胡璉故居一樓偌大的胡璉生前書房,胡敏越難掩對慈祥爺爺的孺慕懷念之情,也對無力維護修繕胡璉故居,以致建築內外老舊斑剝、嚴重漏水、白蟻肆虐、珍貴的三幅油畫--長江三峽(梁中銘、梁又銘兄弟合繪)、陝西華山、萬里長城受潮褪色剝損而黯然自責。 胡璉故居圖書、青天白日等勳章、畫像等紀念文物大都已由胡之光、胡敏越父子等後人捐給金門文史單位珍藏。書房內僅餘一幅胡璉將軍畫像、數份軍中文件、以及一幅武將岳飛像,和多個他在越南大使期間高爾夫球賽優勝獎盃。 胡璉生前崇拜歷史人物岳飛,民國63年起,他就讀台灣大學歷史研究所就是專研宋史、現代史及兵學,遺憾的是其碩士論文「宋太祖之雄略面面觀和今昔觀」已完成3分之2,卻不幸於66年6月22日病世。 早年受私塾教育的胡璉勤學不輟,博通文史,曾說:「我這輩子就幹了兩件事,打仗和讀書。」直至晚年仍潛心學問。 胡敏越說,為了學英文,胡璉特別聘請人本教育基金會創辦人史英的父親當英文家教。他也努力自學,在越南大使館辦公室貼滿英文單字,不時默記默念。他的一本漢英字典,更用紅色簽字筆畫滿註記。胡敏越回憶:「爺爺的英文,到了可和外國使節侃侃而談程度;但在家裡,很少聽他講英文。」 胡敏越也從胡璉口中,證實了改變胡璉一生命運的「百餃將軍」軼聞確有其事。胡璉老家在陝西華縣,是個貧窮的小縣,因為在家吃不飽,民國14年,19歲的胡璉跟著同村青年南下廣州報考黃埔軍校,眾人打賭100個水餃看誰有本事考上,結果只有胡璉上榜黃埔軍校第4期,而有「百餃將軍」之名。 而後胡璉參加北伐、剿匪、抗戰、戡亂,統領萬軍身先士卒屢建奇功,曾任政府遷台後首任福建省主席,第一、三任金防部司令官前後6年,帶領13萬金門軍民締造古寧頭大捷、823砲戰勝利,奠定台海安定建設基石。他並與怒潮學校子弟兵致力建設金門,舉凡興學建校、廣植林木、鋪設馬路、廣築水利、開辦酒廠等,逐步建設金門成為海上公園、地下堡壘;金門民眾感念胡璉貢獻,尊崇他為現代「恩主公」(金門恩主公乃指唐代牧馬侯陳淵)。 胡璉於民國61年晉升陸軍一級上將、66年病逝台北,享年71歲。遺族從其遺願,骨灰海葬金門水頭海域。 「爺爺不太談戰爭」胡敏越說,卻念念不忘華縣故鄉。 胡敏越記得,胡璉去世前的端午節晚上,在書房畫了家譜,還畫了一張華縣老家的位置圖給他看。並說:「我們這一代回不去了,但是你們第三代,有一天一定可以回到老家。」七天後,胡璉去世。 胡敏越相當感慨表示,爺爺胡璉一生為國為民犧牲奉獻,遺願海葬金門。父親胡之光一生也為教育盡心奉獻。他則是胡家三代唯一的傳教人。 他在美國進修時,有多位年輕的大陸留學生對胡璉南征北討戰功耳熟能詳,令他驚訝。回到台灣,則有欽佩胡璉事蹟的大陸遊客遠道造訪胡璉故居,懇切的想親睹胡璉將軍生前居所,聽聽他的英雄故事。 但如今,胡璉故居土地被福建省政府歸交國有財產局,省政府還對擁有房屋地上權的胡璉將軍後人提起拆屋還地之訴,台北地院日前判決胡家敗訴。 「希望房子能保留下來,作為胡璉紀念館,我願把它捐出來,並當紀念館志工!」胡敏越語氣堅定。他認為胡璉將軍報效國家事蹟及其居所,對中華民國近代史,是有相當歷史價值的。他不忍胡璉故居就這麼被拆毀夷平、煙消雲散。 為了挽救胡璉故居,胡敏越花了數十萬元律師費跟福建省政府對簿公堂,但惜找不到當年胡璉購地的文書卷證,一審法院以舉證不足判決胡家敗訴。 胡敏越不放棄,並毅然於8月初請辭召會傳道牧師職務,空出時間專心打官司。他無奈表示,他沒有錢再請律師,只好自己承擔、自己上法院爭一個公道;但唯恐官司訴訟曠日費時,無暇顧及教會的事,只好辭去牧師職,以免對不起教會與上帝。
-
異鄉鬢影
新北市金門同鄉會重陽敬老活動 ◎新北市金門同鄉會訂9月25日上午假新北市中和區宸上名品飯店舉辦「105年重陽敬老感恩活動」,並舉辦表揚:《樂活獎》該會會員或會員雙親年滿80歲以上者。《金鑽婚獎》結婚滿50周年會員或會員雙親,以表對恆久婚姻鶼鰈情深之敬意。《全家福獎》頒給四代同堂以上,家庭和樂會員家族。《奉獻獎》頒給對該會、家鄉、社會服務有具體貢獻旅台鄉親,或奉養雙親或照顧弱勢子女有特殊貢獻者。《金門之光獎》頒給各行各業有傑出成就、事業經營有成足為表率者之旅台金門鄉親。當天並有頒發獎學金、浯江鄉韻合唱團表演及摸彩活動。 新竹市金門同鄉會會員大會 ◎新竹市金門同鄉會第3屆第2次會員大會,訂9月24日中午11時,於新竹市華麗雅緻餐廳召開,理事長陳詩文敬請會員鄉親踴躍出席,並邀旅台友會來賓共襄盛舉。該會9月10日配合擔任新豐獅子會會長林美生理事辦理捐血活動,並提供金門麵線作為鼓勵捐血救人贈品。 西園旅台協會自強活動 ◎金門西園旅台公共事務協會9月11日辦理「105年度送愛心關懷弱勢暨鄉親自強活動」,近160名鄉親熱絡地參與。活動安排參訪位於苗栗「功維敘隧道」等行程,及慰問幼安教養院院童,協會理事長黃耀民代表捐贈五千元慰問金。西園協會訂10月2日召開第2屆第2次會員大會。
-
《星期人物》李沃源李政天─相隔15年父子傳承獅子會會長
年籍:李沃源59歲、李政天25歲。本籍金寧鄉古寧頭南山 現居:新北市淡水區 學歷:李沃源政戰學校藝術系、北京師大藝術學院書法碩士。李政天實踐大學國貿系畢業 經歷:李沃源兩岸和平文化藝術聯盟創會理事長、金馬台澎兩岸交流協會理事長、台北市山痴畫會理事長 獲獎:李沃源第11屆全國美展國畫金龍獎、國軍文藝金像獎國畫第1名3次、空軍文藝金鷹獎國畫第1名5次、中國工藝美術百花獎瓷版畫金獎、中國陶瓷藝術大師榮譽稱號 藝術天分與意象壯闊的畫風無法傳承;但人生經驗卻是可以指引傳習的! 相隔15年,李沃源見證兒子李政天接任台北市城市獅子會第19屆會長。李政天今年7月1日從台北實踐大學畢業,次日就接任城市獅子會會長,也創下獅子會的紀錄。 金門籍書畫名家李沃源是台北市城市獅子會第4屆會長。他說,一直感念城市獅子會的好友,一路見證他專業畫家19年歷程,在他人生高低起伏中,給他很多及時的幫助;他心裡非常篤定的認為│大學學業與社會大學的歷練同樣重要。所以期勉兒子政天傳承獅子會精神,及早進入「社會大學」;在踏出校門第2天就接任城市獅子會會長,不一定代表人生就會一帆風順,但至少是一個好的開始。 看著兒子披掛會長紅彩帶,李沃源心中有驕傲、期許、也有感嘆! 他說,政天就讀實踐大學國際貿易系夜間部,為了學習獨立,自己去求職找了一個利用白天與假日在壽險公司當抽佣業績獎金的業務員工作,結果欠缺人脈與社會經驗,拉保險處處碰壁,工作3年下來,所領業績獎金才僅約30萬元,平均每月不到1萬元。工作受到打擊挫折,政天曾在公園角落暗自哭泣,不敢向家人訴苦,讓李沃源很心疼。 李沃源認為鼓勵孩子提早學習社會經驗很好,但若因而打擊孩子信心,導致嚴重失敗感、甚至憂鬱自閉的話,則愛之反害之。 他說,他原本可利用自身在政商藝文界人脈,為李政天找到一份正職穩定且收入好的工作;也有跨國大車商經理朋友主動要幫忙安排。但政天想自立自強、自己出去闖闖增加社會歷練,他予尊重。不過他認為青年是國家未來的棟樑和希望,現在的政府真要好好思考,國家要給年青人什麼未來打拚的希望和目標。否則太多年青人受困低薪,自己都養不起了,要怎麼想望未來? 這幾年已是兩岸聞名彩墨、瓷版畫藝術大師的李沃源原籍金門古寧頭南山,民國46年出生於金門後浦東門里。他4歲跟隨父親學習書法,9歲開始習畫。小學3年級時,他父親就把為鄰里書寫春聯的重任交給了他。金城國中畢業,李沃源投考陸軍幼校。讀陸軍官校時,他以毛筆書寫長達14頁的文情並茂陳情信,懇求校長准他轉讀政戰學校藝術系,一展藝術長才。 26年軍旅歲月,李沃源先後受教郭道正、鄧雪峰、李奇茂、歐豪年、涂燦霖等名師。他很早就在畫壇嶄露頭角,30歲前即已囊括3次國軍文藝金像獎國畫第1名、空軍文藝金鷹獎的國畫第1名5次以及全國美展金龍獎、國畫文藝獎章等。 結束軍旅生涯,李沃源進入中華電視公司擔任美術指導,並專心繪畫,成立「山癡堂藝術空間」。並至北京師範大學藝術學院取得書法碩士學位,因緣際會創設兩岸和平文化藝術聯盟,現兼任該聯盟總會秘書長。 2013年他受中國景德鎮文聯會主席余志華與景德中山畫院鄧輝院長邀請到瓷都景德鎮創作瓷版畫,成為首位進駐景德鎮創作的台灣藝術家。 勤於寫生的李沃源走遍大江南北作畫,所創辦的兩岸和平文化藝術聯盟,至今在大陸有22個文創中心及分會。他的作品受國際企業家總裁及台商青睞,競相收藏,一幅2乘10米水墨「富春江圖」在大陸更以115萬元人民幣高價賣出。 2013年底,他以瓷版畫日月潭作品,榮獲中國工藝美術百花獎金獎,是中國自1973年首屆以來第一次頒給對瓷版藝術有傑出貢獻的台灣人。緊接著又獲中國陶瓷最高單位中國陶瓷協會頒給「中國陶瓷藝術大師」榮譽稱號,藝術成就在兩岸獲肯定。 人生就如一幅幅精彩的畫作。李沃源畫作以寫生為基底,他隨身攜帶筆紙等畫具,走到那裏、就隨意寫生到那裏。但不管身到何處,李沃源都不忘金門,他並特刻一方「福建金門人」印章,重要畫作落款都會特別蓋上這方印章,以示不忘本。 他也不忘回饋社會。今年6月12日轟動的「5年級生凱道踢正步」活動,發起的復興崗政戰學校基金會董事何啟聖募款困難,同為校友的他二話不說,率先捐款1萬元拋磚引玉,並宣布其他贊助者每捐1萬元,他另贈一幅畫,結果很快的就募滿20萬元、他也送出20幅畫。而後有人一口氣捐款20萬元,他更是豪氣送出一張大幅彩墨畫。以自己的能力和方式表達愛國心。 人生如畫、畫如人生。李沃源很早就知道未來要做什麼,他為自己設定人生目標。李政天受他薰染,自幼也勤習書法與彩墨畫,培養了藝術鑑賞實力;並兼從事太陽能公司業務。如今,李沃源委任他為「李沃源書畫辦公室副主任」,主要負責兩岸行政庶務,以及每年多達20餘場的李沃源彩墨‧瓷版藝術展策畫籌展,他都很快進入狀況,順利完成策展任務。父子齊心合力在藝術界開花結果,成為兩岸藝文界傳承佳話。
-
《浯事吾聞》金廈纜車催油啟動
金廈空中纜車不會是空中樓閣? 金門縣議員陳滄江8月22日在縣議會第6屆第8次臨時會,與洪鴻斌、張雲德議員連署提案:「建請縣府立即著手規劃金〈烈〉廈觀光纜車興建計畫。」並促成議會26日決議:「請縣府一個月內作出說帖」,屆時再由陳滄江議員偕同縣府、議會齊赴中央爭取政策支持興建金廈纜車。 這是陳滄江議員繼前年在縣議會率先提案爭取自廈門引水到金門後,再次當金廈兩岸交流建設先鋒。9月5日他並赴民進黨中央黨部拜會秘書長洪耀福,說明爭取黨中央支持的緣由。 陳滄江表示,23年前他就在金門日報發表「興建金廈高空觀光纜車芻議」。去年縣議會第六屆第一次定期大會,他也就金門發展觀光興建金廈觀光纜車以及MRT就教陳福海縣長。今年初立委選舉,評估興建金廈捷運MRT與觀光纜車,也列為他與蔡英文總統的共同競選政見。 他認為,2001年民進黨政府開放兩岸小三通,15年來兩岸已開放飛機直航,兩岸人民交流頻繁。金廈觀光纜車可引進大量大陸觀光客,帶動小金門觀光、進而促進大金門經濟發展,創造就業人口,也可促成國際會展或國際會議在金門召開、營建兩岸緩和關係、並提升金門國際能見度等邊際效益。而烈嶼上林將軍廟、雙口海岸,距廈門僅5.8公里,建置連結兩岸觀光纜車技術具體可行,且工期短、建設經費省,國安考量也最低。將來可採BOT或OT方式營建,不會增加中央或地方政府負擔。 他身為執政民進黨在金門縣唯一一席縣議員,挺身爭取對金門有利的兩岸纜車責無旁貸。所以建請陳福海縣長先擬具說帖,詳細說明金廈纜車對於提升金門經濟與兩岸和諧發展的實質效益。屆時再比照前年的兩岸引水案所例,府會一起到立法院、中央部門遊說支持。 為促成金廈纜車,金門縣政府動作頻頻。今年5月25日陳雪生、陳歐珀、鄭寶清等立法院交通委員會立委至金門考察交通及觀光建設,在陳福海縣長遊說下,就作成「全力來推動金廈觀光纜車」結論。縣府並於8月15日,以400萬元預算公開招標「金廈跨海纜車系統可行性評估暨先期規劃」委託技術服務案。 陳滄江與洪鴻斌、張雲德議員的「建請縣府立即著手規劃金(烈)廈觀光纜車計畫」提案有如催化劑,將金廈觀光纜車從各界風聞議論的空中樓閣,正式推進到由縣府研擬說帖,結合議會爭取中央政策支持的可行性規劃階段。 2年前,陳滄江議員在議會提案金門從大陸引水計畫,當時遭少數人冷嘲熱諷,譏為畫大餅。而今兩岸引水工程順利施工,可望107年正式通水。 金廈纜車經由金門府會合力爭取,若能獲中央政策支持,並啟動兩岸協商促成,似比金廈大橋更具可行性。
-
異鄉鬢影
黃平璋任亞太創技學院董事長 ◎金門籍怡盛集團董事長黃平璋上月初接任位於苗栗縣頭份市的亞太創意技術學院董事長。他表示,感恩社會給他機會,他會全力以赴,好好規劃學校的未來,為教育付出一點心力。 來自金門西園村的黃平璋34歲就獲選為青年創業楷模,1984年創立怡盛集團,是台灣規模最大的物業管理集團,台北101大樓、宏盛帝寶都是他的客戶。他也是2003年第一位成功跨足大陸物業領域的台灣企業家。 古月《巡花築夢》詩集講座 ◎詩人古月出版《巡花築夢》詩集,並於9月25日下午3時在台北市青田街4-1號青田藝集主講〈巡花築夢:花開花落都是夢〉講座。古月本名胡玉衡,生於1942年,籍貫湖南衡山縣。她是葡萄園/創世紀詩社詩人,丈夫是金門籍版畫大師李鍚奇。報名25日講座者可獲贈古月詩集《巡花築夢》一冊、精緻深黑木鉛筆組,現場糕點、咖啡或茶。請洽:02-22281626 印刻文學林先生。 李錫奇返鄉80回顧展 ◎《本位‧色焰-李錫奇返鄉80回顧展》定9月11日至10月14日於金門縣文化局展出。9月11日上午9時30分在文化局一樓展廳舉行開幕剪綵儀式。 今年4月,《本位‧色焰-李錫奇八十回顧展》在國立歷史博物館盛大展出。9月11日移回金門文化局續展,圓了李大師榮耀歸鄉的80大願。李錫奇勤於創作,在畫壇大放異彩,於藝術創作、學術教育等均成就斐然,曾任總統府國策顧問。近年他屢屢奔走倡建金門當代美術館。
-
《浯事吾聞》金門人台灣政壇點將
2006年以前,金門人在台灣政壇,從沒有人能脫穎而出,當選各縣市議員,直到警界出身的烈嶼鄉親林國春打破此僵局,他以高票當選台北縣議員。 旅台金門鄉親號稱數十萬人,但散居各縣市,即使聚居較集中的新北市中永和、板橋、三重等地區,於選舉時還得考量與當地政治人物互動、融入當地選舉生態等,因此旅台鄉親的選票要集中投給金門籍選將有實務困難,加上不少鄉親將戶籍遷回金門沒了選票,所以金門人要在台灣選舉爭得一席之地,須靠長期基層耕耘與人脈紮根,實不簡單。 早年翁明志、張福美、張繼遠曾參選過台北市、台北縣議員均告失利;葉華鏞在永和參選國大代表也鎩羽而歸。僅林登濱、張繼遠、戴德成分別在中壢市、永和市、中和市當選過市民代表,許寶鳳連任新店市建國里里長、楊志民當選桃園縣龍潭鄉代會副主席,蔡金福當選台中縣大甲鎮鎮長。南部有許建國當選台南縣永康市復興里里長,王泉尚連任台南市北區東興里里長。 直到2006年,以專業能力及服務精神受肯定的林國春才突破障礙,當選當時的台北縣議員。2010年底,林國春更在板橋選區創下33419票第1高票勝選的紀錄;祖籍金門的許昭興也同時當選升格直轄市的首屆新北市議員。 議員選舉外,金門人方丁輝、歐陽清壽連任台北市內湖區紫雲里及大安區黎孝里里長;林永輝、蔡駿霖當選新北市新店區吉祥里與板橋區聚安里里長。桃園市前有林福財選上中壢區復華里里長,後有楊建雲、陳能娟於2年前分別當選中壢區德義里、華愛里里長。 2010年8月,福建省政府統計旅台金門人計33萬440人。純以數字乍看,33萬多張選票足可選出幾位立法委員或縣市議員。因此去年有人提出組織「金門黨」,串連旅台各縣市金門人選票角逐縣市議員,並藉由金門人參選地區域立委,技術性累積選票,以求拿下一、二席政黨不分區立委之議。 嘉義市金門同鄉會理事長張雲權亦於今年6月26日在高雄市漢王飯店舉行之台灣金門同鄉總會理監事聯席會議上,建議由總會推派人選,回金門參選縣議員,為旅台鄉親發聲。 金門旅台鄉親人才輩出,然而選舉牽涉地緣、人緣關係,還須有財務支持,光有鄉親鼎力助選或精神支持,勝算不高。以林國春、許昭興為例,他們除自身條件優異,也得長期累積讓選民信任的專業、服務形象,並能勤耕基層、一步一腳印踏實服務,才能在激烈區域選戰中獲各族群、黨派認同支持,闖出一片天地。
-
《星期人物》許昭興─祖籍金門山灶傑出的新北市議員
年籍:45歲、祖籍金寧鄉山灶村 現居:新北市永和區 學歷:竹林國小、福和國中、北士商、淡水工商管理學院、大葉大學管理學院碩士 經歷:第6、7、8屆永和市民代表、第1、2屆新北市議員、世芳同濟會會長、新北市健康關懷協會理事長 2010年底台北縣升格新北市,當年11月27日選舉首屆新北市議員,永和區選出唯一一名民進黨籍市議員許昭興。她祖籍金門,祖居地與前考試院長許水德一樣在金寧鄉山灶村,早於她曾祖父時代遷居台灣。 許昭興父親許世泯生前曾數次帶她回金門尋根探訪祖居地;許家在新店屈尺祖墳墓碑,都標示祖籍來自金門。許昭興也以身為金門人為榮。 2010年底首屆新北市議員選舉,旅居新北市的金門鄉親將焦點集中在3個黨、3位金門籍候選人身上,分別是:國民黨提名、在板橋選區拚連任的林國春。新黨提名、在中和選區角逐的戴德成(原中和市民代表)。民進黨提名、在永和選區參選的許昭興。結果林國春高票當選;許昭興不負眾望,在永和8人參選、應選4席下,獲得19887票,以第4高票當選,成為金門籍在台灣的第一位女市議員。 許昭興1971年在永和出生,父親許世泯(原名許世民)1999年去世。許世泯曾以國民黨籍連任永和市第1、2、3、4屆市民代表,惜拚選連任第5屆鎩羽而歸,郁鬱而終。身為長女的許昭興從小跟著父親選舉掃街發文宣,也跟著父親不分日夜拜訪選民、服務選民,耳濡目染熟悉各項選務。她28歲繼承父志,代表民進黨參選第6屆永和市民代表就高票當選,並連任第7、8屆,前後歷練13年市民代表,其間並受民進黨徵召角逐永和市長,獲得2萬多票,雖未能當選,但也打響名號。 2014年底,許昭興競選連任新北市議員,這回她衝至第1高票的2萬1千多票。投票給她的,除了民進黨支持者,還有不少是藍軍選民。 許昭興說,她與父親一樣,都是「專職、專業議員」,以民意代表為職業。 她家沒有雄厚財力,所以堅持「選舉不買票、服務不收禮」,以熱忱、誠懇、實在的服務來爭取選民認同;而且她服務對象不分藍綠,對選民請託事務總是全力以赴,盡心盡力協助,所以支持者中,很多是藍軍選民。 永和區跟金門縣一樣,選民結構藍大於綠(永和藍綠比,約6.5-3.5)。許昭興形象清新、年輕有活力,為她爭取不少年青人選票;但勤走基層、傾聽地方民意、骨力到位的服務,才是她贏得選民信任最有力的靠山。 幾年來,她爭取民進黨立委支持,積極協調、順利將數處軍公教眷舍活化利用。鑑於小小永和區人口有20幾萬人,地小人稠、停車一位難求,她協調大新街台鐵廢棄眷舍改建成30幾個停車位的停車場。爭取將光復街舊警局眷舍,改闢建為里內小公園。並請羅致政立委協調國防部配合,將竹林路39巷內舊眷舍的圍牆拆除,拓寬巷道方便車輛來往通行。 許昭興曾任同濟會會長與新北市健康關懷協會理事長。她也熱衷與永和區籃球委員會合辦青少年暑期籃球訓練營,推廣國內籃球運動,並培養青少年暑期正當休閒活動。 許父許世泯從政前,經營五金行維生,家境普通。他參選並連任永和市民代表後,全心全意將擔任民代當專職,4任代表下來,服務選民與參選所費不貲,財務入不敷出。代父出征的許昭興披掛綠營戰袍參選,連續3屆市民代表選舉連戰皆捷;2010年首屆新北市議員選舉,她無財力奧援,仍為民進黨在永和區搶下首席市議員,為綠營在藍天的永和區建立灘頭堡。 許昭興歸功於平日不分藍綠踏實服務,為她爭取到不同領域的選民認同與支持。她的競選經費大都來自選民自發性贊助她的小額募款,也間接印證她成功樹立小市民代言人的角色。 永和區有為數不少的金門鄉親定居,不過另有與金門同鄉會淵源較深的張繼遠在永和區連任4至8屆市民代表,過去在選票爭取上,張繼遠倚重金門鄉親支持較多。經由新北市許氏宗親會前後任理事長許欽琳、許績輝引薦,許昭興近年逐漸拉近與旅台鄉親的關係,今年7月17日並與同樣祖籍金門的許水德前考試院長,一同受邀出席在台北市悅揚樓餐廳舉行的金門旅台珠浦許氏宗親會第3屆第3次會員大會。 能在新北市政壇搶占一席之地,許昭興感恩父母的栽培。也感謝她丈夫葉克修在她身後鼎力支持。葉克修中興大學地政系畢業,2人於任職建設公司時相識,而後合夥從事土地代書、房地產仲介買賣。並於1998年、許昭興28歲當選第6屆永和市民代表不久即共結連理。兩人育有一男一女,分別就讀高2、國2,許昭興平日忙於選務與選民服務時,葉克修幫她分憂解勞、照顧子女,讓她免於後顧之憂。 從政17年來,除參選永和市長落選,許昭興歷經3屆市民代表、2屆市議員選舉連戰皆捷。她分享勝選秘訣是:服務到位、把民眾的事當自己的事認真協助、不分黨派、有服務就有選票。 許昭興果真是位專職、專業的市議員。也是傑出的旅台金門人後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