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訊
-
《浯事吾聞》金門風華:2024國際書展中的文化浪潮
在繁忙的都市節奏中,2024國際書展如一股清新的文化浪潮,於台北城中悄然展開。這場從於2月20日起躍動的文學盛會,不僅是第32屆的傳承,更是以「閱讀造浪」為主題,呼喚著全民投身於閱讀的浩瀚海洋中,用知識的力量翻轉世界,用文字的浪潮推進時代。 本次書展集結了超過450個展位,分為八大書區,涵蓋了從綜合書籍到童書、動漫輕小說、國際文獻、外文書籍、數位出版及學習資源、公民及文學作品,乃至文創文具等多元領域。這樣的分類不僅清晰展示了出版界的豐富多樣,也使得每一位讀者都能在這個知識的海洋中找到屬於自己的寶藏。 在書展的繽紛故事中,金門故事特別引人注目,成為一道獨特的風景線。由金門之子張輝明先生創辦的三采文化出版社,以及長期支持金門文化品銷售的三民書局,攜手將金門的文化故事帶進了國際書展。不僅如此,五南書局更是推出了線上金門文化局出版品的優惠活動,讓線上的讀者也能感受到金門文化的魅力,使得認識金門的浪潮在線上線下同步蔓延。 蔡榮根先生的《狼煙未燼》在2021年11月一經出版,便榮登博客來「文學小說類」暢銷榜前十名,並蟬聯第一名達13天之久。此外,該作品亦躍登2022華文創作百大暢銷榜,成為金門文化的一面旗幟。書展首日,蔡榮根先生更是與文史作家蔡登山共同舉辦了一場深度對談,與讀者分享了創作背後的心路歷程,讓更多人了解金門豐富的歷史文化與人文情懷。 由三采文化一路陪伴茁壯的情感作家黃山料,這位金門的新生代作家,在書展的第四天進行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創作分享會。在東家三采出版社的精心安排下,他將在書展的舞台上分享了自己的創作靈感與過程,讓在場的讀者深刻體會到金門這片土地上深厚的情感為他所帶來的底蘊與創作能量。 除了書籍的海洋,本屆書展還首次推出了戶外書展市集,由台北書展基金會與耘北宜各地推廣生活美學的新動工作室聯手策劃。這場市集不僅讓圖書出版與職人手作相碰撞,也激盪出了閱讀與文創的新浪花。市集分別在世貿一館戶外空間及信義區公民會館四四南村舉辦,邀請了數十個多元品牌共襄盛舉,展現了插畫、手工藝、音樂、餐飲等職人精選,為這場文化盛宴增添了更多色彩。 此外,書展還特別為來自台北以外的讀者提供了一系列優惠措施,包括免費入場政策,以及針對16至22歲青年提供的文化幣優惠,鼓勵更多人參與到這場年度文化盛宴中來。透過這些措施,書展不僅拉近了讀者與書籍的距離,也讓更多人有機會親身體驗到閱讀帶來的樂趣和知識的力量。 2024國際書展,不僅是一場書籍的展覽,更是一次文化的盛會。在這裡,每一本書、每一個故事、每一次對談,都是對知識渴望的回應,對文化多樣性的慶祝。特別是金門的故事,通過蔡榮根、陳長慶、黃克全、吳鈞堯、楊樹清、石曉風、陳秀竹、洪玉芬、牧羊女、張火木、黃山料等眾多金門作家的筆觸,將這片土地的歷史、文化和人文情懷傳遞給了更廣闊的讀者群。在閱讀造浪的主題下,我們期待更多如金門般的文化故事,在未來的書展中綻放,讓閱讀的海洋更加深邃廣闊。
-
《寂寞的嘹亮-謎世之歌》-李子恆 跨域創作
《寂寞的嘹亮-謎世之歌》:李子恆的跨域藝術之旅 在2024年,一本名為《寂寞的嘹亮-謎世之歌》的作品悄悄地走紅於博客來的銷售榜。李子恆,這個名字或許不是每個人都熟悉,但他的歌曲《秋蟬》無疑在華人世界中傳唱廣泛,成為了一代人的校園民歌記憶。除此之外,小虎隊那首耳熟能詳的《紅蜻蜓》,同樣出自他之手。 李子恆的創作不僅止於此,他還為金門的落番人所作的《番薯情》更是許多人心中的家鄉之歌,充滿了柔情與思念。2024年,他個人首次跨域出版的《寂寞的嘹亮-謎世之歌》,集結了他五十年來的經典歌詞與詩作,展現了其多才多藝的創作才華。 在這本著作中,李子恆老師在自述的末尾提到:「詩宜領會不宜多解,然而我還是忍不住做了程度上的自解,在黃克全大椽筆下定義的那些'新樂府',對我而言,既是一種負重,也是一種承擔。」這句話透露出他對於詩歌創作的深刻思考與情感投入,以及對於文化傳承的責任感。 讀者在聆聽李子恆所創作的歌曲的同時,閱讀他的詩作,可以更深入地理解那個年代的情感與體悟,以及半世紀以來戰爭與和平之間的反思。《寂寞的嘹亮-謎世之歌》不僅是一本詩集,更是一次文化與歷史的探索之旅,引領讀者穿越時空,感受李子恆五十年來從抒情到哲學的創作轉變,見證他對於人性、社會的深刻洞察與感懷。 這本由情書出版社於2024年1月19日出版的詩集,內容豐富,分為「我的心樂府-故鄉的囈語」、「舊陌新桑」以及「花非花集」三輯,透過李子恆獨特的視角與筆觸,將讀者帶入一個又一個充滿哲思和美學的詩意世界。閱讀李子恆的詩與歌,不僅是一種美的享受,更是一次心靈的觸動,令人擊節讚歎。
-
《星期人物》那些在時代中守護書籍的人-蔡能寶
「過去,書籍可以重複印刷,但現在的紙本書籍大多只有一次印刷,一旦售罄,就無法再次取得。這些絕版的書籍無法再次印刷,因此需要二手書店來促使它們重新流通,與讀者相遇,這也是二手書店存在的重要意義之一。」蔡能寶笑著說,她正在眺望著店內的二手書籍。 位於士林捷運站旁的「胡思二手書店」,從外觀就散發著一股優雅又寧靜的氛圍。儘管店面不大,卻擁有豐富的藏書,讓人不禁流連忘返。這也成為士林區一道迷人的人文風景。 「胡思二手書店」的創辦人蔡能寶出生於金門中蘭,1968年移居台灣。她的家族受到舅舅的影響,開始在台灣經營書店生意。舅舅最初在廈門街、牯嶺街一帶開書攤,後來搬到光華商場。當時正好有攤位空置,於是舅舅牽線,讓蔡能寶的母親也能在光華商場經營書攤。 在成長的過程中,舅舅教導了蔡能寶的母親如何鑑定書籍的價值、定價和採購等技巧,這段童年經歷成為蔡能寶日後經營二手書店的寶貴資產。 開書店的夢想 開書店一直都是蔡能寶的夢想。 自小,她家中的書架上擺放著《紅樓夢》、《三國演義》以及一些藥方等書籍。在無聊的時候,蔡能寶總是會拿起這些書來翻閱。而由於家中有賣書的生意,她對文字和書籍始終保持著特別的情感。 來到臺灣後,蔡能寶讀書期間,放學後常會前往永和路上的金石堂書店,翻閱書籍或者購買卡片。金石堂書店觸動了蔡能寶年少時的心靈,她曾經想像過未來要開設一家像金石堂一樣明亮、佈局合理的書店,打破人們對於舊書攤的刻板印象。 大學畢業後,蔡能寶在一家外商公司擔任業務。偶然的機會下,有幾位朋友計劃在天母開設一家日本料理店,他們租下了一棟兩層樓的透天厝。他們認為一樓空著很浪費,於是聯繫了蔡能寶,詢問她是否有意願一同創業。經過一天的深思熟慮,蔡能寶最終答應了這個提議,於是開設了位於天母的「胡思二手書店」。 創業的挑戰 夢想總是美好的,現實卻往往骨感。 從經營舊書攤轉向經營書店,最大的困難在於時代背景的變遷。蔡能寶老闆用以往在光華商場的經驗為參照,當時主要售賣教科書、電腦書以及雜誌,然而現在這些書籍已經難以銷售。創業初期,蔡能寶老闆並未清楚書籍會產生多少庫存,因此最初的天母店並沒有租倉庫。他以為樓梯間的空間足夠放置書籍,但逐漸發現空間不足,書籍堆滿了樓梯間、走廊、櫃台和賣場。 在創業初期,蔡能寶老闆親自參與到府收購書籍和搬運的工作。每次收書都是數百本的量。有一次,她遇到一個位於沒有電梯的大樓,因此跑了二、三十趟,每一次搬下一疊書籍,下樓後再上去搬,如此往復。有時候搬完後,她的手甚至都是青腫的。到了2002年,曾經只有一位工讀生和蔡能寶老闆在店裡工作。 蔡能寶老闆每天早上去收書,收完書後回來上班,連續兩個月,從早上八點多一直做到十一、十二點,全靠意志力支撐。直到後來有了一個工讀生,蔡能寶老闆才去掛急診。但是第二天,她仍然按照計劃前往收書,一如既往地早早來到木柵。 雖然朋友的體型是蔡能寶老闆的一倍半,但他拿了一半路後,就在路邊軟弱了下來,臉色發青。蔡能寶老闆仍然堅持搬運,當時朋友問他:「你怎麼這麼厲害?你怎麼繼續搬?把它搬完?」蔡能寶老闆回答說:「沒什麼,平常有練過嘛。」但事實上,蔡能寶老闆前一天才去掛急診,還打了點滴。 引以為傲的胡思人文講座 為了改變人們對舊書攤的印象,蔡能寶老闆常常邀請老師、文學家、藝術家等來舉辦胡思人文講座及表演活動。 然而,辦人文講座並不是一個賺錢的生意。時常有人對蔡老闆說:「這行不賺錢啦」、「別浪費時間了」、「不如找些有利可圖的事情做」。 但蔡能寶老闆辦人文講座並不是出於營利或利益的考量,而是因為她認為這樣做是有意義的。 因此,很多人問蔡能寶老闆:「一場講座有多少人來?」蔡能寶老闆回答:「五個」。對方又問:「只有五個?那麼有多少人留下來逛書店?」蔡能寶老闆又答:「兩個」。再問:「有多少人買書?」蔡能寶老闆則回答:「沒有……」。對方驚訝地問道:「一個下午都沒有人來聽講座,也沒有人買書,那你辦這個活動幹什麼?」 然而,對蔡能寶老闆來說,辦人文講座並非以利益為出發點,而是出於對文化、知識的熱愛和追求。 越舊就越有價值 有時候,二手書越古老就越具價值,尤其是簽名本等特殊版本。 一般人造訪二手書店通常是為了物美價廉,但有時也是因為「這本書一直找都找不到,終於在這裡找到了!」的感受。 另外一種來店的顧客則是為了找回記憶。例如,有些人會因為書本在他們個人歷史中的意義而感到「小時候讀過這本書,現在再次見到,感到十分開心」。 還有一群純粹是書籍收藏愛好者。對於他們來說,即使是一本看似破舊的書,他們也更傾向於收藏舊版本而非全新版本。 胡思書店的定位與行銷策略 位於公館的胡思書店,周邊環境擁有台灣大學和國立師範大學等知名學府,這裡的學術氛圍濃厚,理工類書籍銷售情況良好。因此,主要專注於推廣學術類書籍,以滿足這一地區學術人士的需求。 而位於士林的胡思書店則是社會人士的聚集地。因此,主打文史哲、藝術、電影、翻譯、親子、企管財經、宗教、法律等類別的書籍,以迎合這一區域的讀者群。 在蔡能寶的經營下,有一群固定的退休顧客群,他們是書店的常客之一。他們經常逛書店,因此胡思也致力於滿足他們的閱讀需求,提供他們優質的閱讀體驗。 此外,蔡能寶很喜歡營造書店的儀式感,常鼓勵同事們用各種不同的方式來裝飾書店,以營造出獨特的氛圍。胡思的團隊夥伴有些會編寫書評、推薦書籍,並將它們放在特定的角落,從而增加顧客對書籍的興趣,推廣書籍銷售。 疫情對胡思書店的衝擊與未來展望 胡思書店最早的分店是天母店(2002年),後來天母店遷移到士林店(2008年),並於2010年開設了另一家公館店。 然而,公館店後來搬遷至赤峰街的南西店(2020年),不幸的是,新冠肺炎疫情的爆發使得南西店在短短幾個月後不得不暫時關閉。 蔡能寶一直非常重視引以為傲的胡思人文講座與空間,以及與咖啡相關的元素。然而,現在只剩下士林店一家,由於店鋪空間有限,難以再現過去的繁榮景象,這實在令人感到遺憾。 疫情的影響對於胡思二手書店造成了很大的影響。原本人文講座和咖啡文化預計會在南西店繼續發展,但由於疫情的關係,最終南西店不得不停業。目前,只剩下士林店一家營業,且由於空間有限,無法舉辦人文講座,店面業務也只能限於售賣書籍。 為因應形勢的變化,蔡能寶決定進行重大轉型,將業務拓展至網路書店。她已擁有一個倉庫,計畫將存放於倉庫的書籍轉移到網路書店進行銷售。 儘管如此,蔡能寶仍然希望在未來能進行更多的創新。例如,利用網路平台進行線上演講,透過她的社群平台讓文史工作者等人可以推廣他們的理念。 蔡能寶透過胡思二手書店的經營,不僅實現了自己的夢想,更成為了文化傳承的守護者。在面對時代變遷與挑戰時,她展現出的不僅是對過去的堅持,更是對未來的憧憬與探索。 透過她的故事,我們看到了在快速消費的時代中,仍有人堅守著對知識、文化的熱愛與尊重,並努力將這份情感傳遞給下一代。蔡能寶及其胡思二手書店的經歷,是對當代社會中書籍與文化價值守護者的一次深刻反思與讚揚。
-
《浯事吾聞》2024金門春運工作圓滿落幕 旅台同鄉會功不可沒
當春節的鐘聲響起,對於散居在台灣各地的金門鄉親來說,心中最強烈的願望無疑是能夠順利返鄉,與家人共度這個傳統的佳節。2024年的金門春運工作,不僅是一場運輸的壯舉,更是一次心靈的盛宴,凝聚了無數人的心血和汗水。這一次,讓我們從另一個角度來回顧這段旅程,見證那些幕後英雄的故事,以及他們如何使得這次春運工作圓滿結束。 春節返鄉:一年中最重要的旅程 對於金門鄉親來說,春節返鄉不只是一趟旅程,它是一年中最為重要的時刻,承載著家庭團聚的期盼和對傳統文化的傳承。為了讓這份期待不因交通繁忙而延誤,旅台金門同鄉會在春節前就紛紛開始組織了他們的服務志工隊:確保每一位鄉親都能夠平安、順利返鄉。 旅台同鄉會的志工們:春運工作的核心力量 在台北松山、台中青泉崗、嘉義水上、台南、高雄小港等機場,每一處金門鄉親服務台背後,都站著一群無私奉獻的旅台金門志工。他們來自金門各地,有的甚至放棄與家人團聚的機會,只為確保其他鄉親能夠順利返鄉。這份付出,源自於對家鄉的深情與對鄉親的關懷,是春運工作得以成功的關鍵。 協調與合作:多方努力確保春運順利 2024年的春運,展現了極佳的協調與合作。金門縣政府與旅台同鄉會、民航局、國防部等單位緊密合作,共同面對返鄉高峰帶來的挑戰。從加開班機到使用軍機疏運,每一項措施都充分展現了應對人潮的高效策略和對鄉親負責的態度。 7日傍晚交通部林國顯次長,更親赴臺北松山機場視察疏運情形,並向縣府鄉親服務檯服務人員表示謝意與辛勞,縣府亦提醒隨行之民航局隨時注意春節期間臺金航線之運能,以利旅臺鄉親順利返鄉過節及返回工作崗位。 特殊措施:解決返鄉高峰的關鍵 在返鄉人潮壓力最大的時刻,除了加班機的努力,更有特殊措施的加入。立法委員與國防部的合作,開放軍機協助疏運,不僅解決了部分鄉親的返鄉難題,也體現了整個社會對於春運重要性的認識與支持。 金門縣政府表示,經縣府統計,本次春節臺北松山機場聯合候補單一窗口作業2日,登記候補計278人次,等待候補機位人數以連假首日(2\8)上午時段需求最高,當日亦服務205人次,並協助交通部民航局清點現場人數,由民航局協調國防部執行C-130軍機疏運1架次,載運70名鄉親返金過節。 感恩與反饋:春運成功背後的情感紐帶 旅程的終點不僅是地理上的回歸,更是情感上的團聚。返金的鄉親對於志工、組織者的感激之情,以及他們對於順利返鄉的喜悅,共同織就了這次春運工作成功的最佳註腳。這份感恩,也成為了所有參與者的動力,激勵他們在未來繼續投入更多的愛與努力。 展望未來的春運 隨著2024年春運的圓滿結束,我們不僅見證了一次運輸任務的成功,更看到了人與人之間溫暖的連結。這次經歷不僅是對過去的總結,也是對未來的期許。隨著技術的發展與社會的進步,相信未來的春運將會更加順利,而那份讓人心動的溫情與關懷,將永遠是我們最寶貴的財富。
-
《異鄉鬢影》 屏東市金門同鄉會 迎來第六屆理監事就職
﹝屏東訊﹞ 屏東市金門同鄉會即將在2月25日隆重舉行第六屆新任理監事就職典禮,同時也標誌著113年新春團拜的盛大舉行,地點將在紅館舉行(屏東縣長治鄉瑞光路一段812號)。 這次的就職典禮將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標誌著屏東市金門同鄉會的新一輪領導團隊的誕生,同時也是會員們共同迎接新一年的喜悅時刻。作為金門人在屏東的重要組織,金門同鄉會一直承擔著維繫同鄉情誼、促進地方發展的重要使命,而新一屆的理監事們必將在這一使命中繼續努力奮鬥。 在過去的五屆理監事的帶領下,屏東市金門同鄉會已經取得了許多成就,不僅在促進金門同鄉間的交流互助方面有著卓越表現,更在地方公益事業的支持和推動上做出了積極貢獻。相信新一屆的理監事團隊將會在這個基礎上繼續發揮出色的作用,為促進金門同鄉會的發展與壯大而共同努力。
-
《星期人物》從金門到立法院:新科立委張智倫的政治之門
在台灣的政治舞台上,家族傳承與地方情懷常常交織成引人注目的故事。張智倫的故事,便是其中一頁,承襲了金門張家政治與服務的血脈,開啟了一條從地方到國家層面的服務之路。 金門青嶼的根 台灣的花 張智倫出生於一個深耕金門與台灣政壇多年的家庭。他的父親,張慶忠,祖籍金門青嶼人,是旅台第六代張家子弟,在台灣政壇上有著深遠的影響力,曾三次當選立法委員,其母陳錦錠也是新北市的資深議員。從小在政治氛圍中長大的張智倫,既有著金門的根,也擁有台灣的花。 父親 張慶忠 返金報告 祖籍金門金沙鎮青嶼出身的前立法委員張慶忠,堅守每年冬至返鄉祭祖的傳統,去年如往年一般,清晨搭機返回金門,於青嶼的宗祠向祖先報告,其子張智倫將角逐新北中和選區立委一職。 他祈求祖先庇佑,並向青嶼的族人宣告,張智倫將延續家族服務的精神,自認為台灣金門人在立法院的第二席代表,致力於為金門同胞服務,並期盼旅台的鄉親持續給予支持。 張慶忠,作為金門青嶼旅台的第六代後裔,常自嘲為「金門的第二位立委」。自2005年起,他連續三屆擔任立委,於2016年尋求第四連霸時未能成功。他的配偶陳錦錠,亦為新北市資深議員。 兔年冬至,他如例行公事般返鄉祭祖,祈求祖先祝福,並呼籲居住在中和的金門鄉親全力支持張智倫,期待他順利當選,未來亦將在台灣本島為金門同胞服務。 或許得益於家族先祖的庇護和旅台金門鄉親的鼎力支持,張智倫成功當選。 張智倫 斜槓青年 畢業於銘傳大學會計系、現任嘉威聯合會計師事務所中和分所主持人的張智倫,是擁有多項斜槓身分的青年才俊,除了會計專業,他亦是台北商業大學兼任助理教授及中和籃球委員會主委;如今參選成功,他多一項立委的頭銜。 張智倫生於政治世家,父親張慶忠曾任兩屆國代、三屆立委,母親陳錦錠是新北市八任的資深議員。張智倫自小濡染在政治的環境裡,印象中父母都忙於公務很少在家,少年時期的他,不太愛念書,常常一整個下午都在打籃球。 當時的張智倫對政治事務也沒什麼概念,只記得每到選舉期間,都要去競選總部幫忙;快過年時,全家都要一起折賀年卡寄給選民,之後才忙自己家裡的事。 初會黃荃老師引入門 奠定會計基礎 高中畢業後,張智倫考上銘傳會計系,當時他對「會計」一無所知。幸好在導師黃荃的耐心指導下,讓他能從會計的基本概念學起,對這門科目有很好的學習起點。張智倫回憶說,黃荃老師堅持使用原文教科書,又時常在班上隨堂考,為了消化原文書及演練題,及應付大大小小的考試,花很大的心力來讀會計學,這才發現銘傳不是可以任他玩四年的大學。 弄懂初會,再學中會和高會時,一開始雖然不太熟悉,但透過反覆研讀以及不斷演算習題,張智倫開始讀出興趣。為了紓解壓力,他常在當年流行的泡沫紅茶店邊念書邊和同學打鬧;也加入系上籃球隊,透過運動平衡身心。期中、期末考前,圖書館是他天天報到之處。「印象中,圖書館裡最多的就是法律和會計系學生,這兩系教學進度快、考試壓力大,但也因為銘傳紮實的教學,日後在職場上,發現銘傳的畢業生就業普遍順利,且深受雇主肯定。」張智倫說。 擁有美國和台灣會計師執照 銘傳大學畢業後,張智倫於2005年赴美國紐澤西就讀研究所,拿到碩士學位後,他又回到台灣參加高考,取得台灣的會計師執照。在台灣參加扶輪社期間,他認識了柏克萊大學高材生、擁有美國律師執照的太太,後來兩人一起回台灣,分別在會計及法律兩個專業領域發揮長才。 就像一般擁有高學歷的會計師,張智倫也是先選擇到大型事務所歷練。他進入「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的稅務部,面對外商公司客戶,作稅簽、調節表、稅務申報方面的工作,同時兼作移轉訂定報告(英文簡稱TP Report、Transfer Pricing Report)、國際租稅方面的事務。 工作兩年後,張智倫取得美國會計師資格,卻開始感到自己所知不足。「因為如果只作稅務,並不能了解一個公司的全貌,所以我又跳到審計組,很多同仁都不理解我的作法,但我知道這才是我要的,我常和自己對話,希望自己不是一成不變,而能一直作有差異性的學習。」他說。 職場不同體驗 從大型事務所轉戰中型 在資誠的審計組,張智倫從審計員做起,查帳、出季報、年報,兩年後升任組長,也考上了台灣的會計師執照。就在前程一片榮景時,張智倫又作了出人意表的決定,就是離開資誠,轉任中型的事務所「嘉威」。張智倫認為,大型事務所主要的業務是查帳、確認報表的真實性,服務的對象是上市櫃公司,以財務為考量,工作量巨大,壓力也大;但中小型的事務所不一樣,它的客戶需求是節稅,以稅務為考量,這和他以前所學不同,也引起他的學習興趣。 2013年,剛到嘉威時,張智倫從IPO做起,整合了他以前在「財務」及「稅務」兩套系統所學到的東西,盡力為客戶提供最大的服務,漸漸地融入「嘉威」的體系。 有一天,張智倫又覺得自己所學不足。三思之後,請調到公司客服部。因為他認為,不管是大中小型事務所,會計師的業務能力都要很強,才能吸引客戶、說服客戶,增加客戶的信任度。在客服部歷練一年後,張智倫覺得時機成熟,便向所長張威珍提出,想在家鄉中和成立嘉威的分所。 於是2017年,嘉威中和分所成立,張智倫開始深耕自己的在地人脈。 深耕地方 參政實踐平等 2017年,張智倫決定踏入政壇,他個人認為這是在服務社會過程中,對政策影響力和服務熱忱的自我實現。因為在他看來,政治不僅是權力的競逐,更是服務公眾,實踐社會平等的重要途徑。 他衷心感謝所有支持者的鞭策與信任,讓他成為新一代立委。張智倫承諾將恪守初衷,不斷自我提升,以回應鄉親的期待和監督。
-
《浯事吾聞》鯉金閩南激活語傳承交流會成功舉行
﹝泉州訊﹞ ◎資料提供:王宏男;整理:邱翌瑄 1月26日下午,在泉州鯉城區舉辦了一場意義深遠的鯉金閩南激活語傳承交流會。活動中,台盟泉州市評審專職副主委蔣碧輝,泉州市金門人民聯誼會常務副會長張亞輪,鯉城區委常委陳穎等嘉賓齊聚一堂,共同見證了一項促進文化交流的重要合作。 在活動現場,鯉城區閩南語研究會與金門縣閩南文化協會正式簽署了友好社團合作協議,並互贈精美禮物,以象徵雙方的友誼與共建。這標誌著兩地將攜手合作,不定期舉辦學術交流等活動,共同致力於弘揚並傳承閩南文化,促進兩岸民間社團的合作發展。 陳穎在活動中指出,鯉金之間的深厚關係不僅源遠流長,更是基於閩南語的共同傳承。閩南語作為鯉金人民的文化紀念碑,扮演著橋樑和紐帶的角色,對於深化兩岸交流合作具有關鍵意義。他表示,推動社會面傳承閩南語是一項使命,需要深入挖掘兩地共同的閩南語基因,實現相互學習、奉獻、促進,保護並傳承擁有故事、情感和格調的鄉音記憶。閩南語作為文化交流的窗口,能夠推動兩岸民族和平關係的發展。 金門縣閩南文化協會副會長王宏男博士在交流會上表示,鯉城區長期以來對閩南語的保護和推廣取得的成果令人振奮,並期待透過各種方式,如舉辦活動、展覽以及教育專案,向更多人宣傳閩南文化遺產,讓更多人了解並珍惜閩南語作為活化石的價值,實現閩南語的傳承綿延不絕,弦歌不輟。 交流會上,金門縣閩南語教材編輯委員蔡美意老師介紹了推廣閩南語文化的思路和行動,並分享了金門縣在閩南語方言普及推廣方面的成果。同時,閩南文化協會顧問許生土博士介紹了閩南童謠豐富的音樂美學和平仄節奏,強調了閩南文化的多樣性和豐富性。此外,鯉城區社科聯主席吳湘霖也分享了鯉城區透過數位化平台活化傳承閩南語的成功經驗,為其他地區提供了可借鏡的實踐經驗。 這場鯉金閩南激活語傳承交流會不僅為兩地社團建立了緊密的聯繫,也為兩岸閩南語文化的傳承與發展揭開了新的篇章。雙方的合作將進一步促進兩地民眾的文化交流,增進了解與認識,有助於推動兩岸民族和平關係的穩步發展。我們期待未來有更多這樣的交流活動,讓閩南文化在兩岸間繁榮發展,繼續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盡一份力量。
-
翔安區金門同胞聯誼會搬遷新址
﹝廈門訊﹞ ◎資料提供:翔安金胞聯誼會;整理撰稿:陳文鑫 翔安區金門同胞聯誼會榮耀揭牌,大嶝街道迎來新動力。 為了更好地服務廣大的金門同胞,推動翔安與金門的融合發展,得到了翔安區委統戰部和大嶝街道的大力支持,廈門市金門同胞聯誼會於1月3日上午隆重搬遷至大嶝街道田墘社區,正式揭牌啟用。 揭牌儀式上,廈門市金門同胞聯誼會會長謝國勇、翔安區委常委、統戰部部長莊平勇、廈門市金門同胞聯誼會專屬副會長粘世賢、翔安區海外聯誼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黃曾漢,以及大嶝街道辦事處書記葉永友、主任呂玉惠等領導人共同見證了這一重要時刻。同時,金門縣政府、金門縣議會、金門縣紅十字會也派代表蒞臨現場,共同祝賀。 新的辦公室位於大嶝街道,擁有近200平方米的面積,緊鄰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金門縣政府舊址」。這個新址承載著廈門和金門兩地同根同源、一脈相承的歷史文化記憶,必將進一步加強兩地鄉親的「根、祖、脈」認同感,有利於深化海內外金門鄉親的聯誼工作。 當天,新辦公室也開展了招商引資和金融服務推廣會。在揭牌儀式現場,同時舉行了招商引資和金融服務推介會。 廈門象嶼集團針對來訪的台胞和嘉賓開展了「大嶝紅磚古厝聚落」招商推介會,呈現出獨特的投資機會。 廈門農商銀行則舉辦金融產品推廣會,宣布針對台商台企的金融優惠政策,為金門同胞提供更多發展支持。 此次搬遷和揭牌活動的成功舉辦,標誌著翔安區金門同胞聯誼會邁入了新的發展階段,也將為兩地的交流合作注入新的動力,促進更加緊密的翔金合作,而目前,大嶝街道積極將田墘社區打造為最具「兩岸特色煙火氣」的「老金門文化村」,為兩岸交流融合帶來新發展、新機遇。
-
﹝認識鯉城區﹞
鯉城區,雅稱刺桐、瑞桐、溫陵,古稱晉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福建省泉州市下轄的一個市轄區、鯉城區是泉州市中心城區之一,是古代泉州府城所在地,因古城形似鯉魚得名。
-
《異鄉鬢影》金門西園旅台公共事務協會 第四屆第七次理監事會議圓滿結束
◎整理撰稿:邱翌瑄 中華民國金門西園旅台公共事務協會第四屆第七次理監事聯席會議於本年度1月28日隆重召開。在會議中,協會秘書處向與會人員匯報了112年度的工作情況及財務狀況,並經理事會審核,通過了112年度財務決算表,決定將其送交主管機關內政部進行核准。 在會中的重要決議中,協會確定將於113年3月3日上午在天悅婚宴會館舉辦新春團拜活動,同時也將慶祝婦女節,舉辦摸彩等多項活動,歡迎各界人士參與。此外,為了弘揚傳統文化,敬重祖鄉,本會理監事幹部將返鄉向西園本鄉90歲以上的長者拜年,並致贈祝壽金,表達對長輩的敬意和祝福。 協會理監事聯席會議也在會中提出了對立法院的呼籲,希望能夠盡速通過不在籍投票相關辦法,以促進公民參與和投票權益。同時,協會呼籲金門縣政府盡快處理西園三獅山的荒廢農地,進行土地重劃,以有效利用土地資源。 最終理監事聯席會議圓滿成功,會後由黃註財理事長宴請所有理監事會務幹部、顧問等,感謝金門縣政府北區服務處主任孫允理蒞臨指導。同時,特別感謝陳再旺書法大師現場揮毫贈送龍年春聯,為本次會議留下了難忘的紀念。金門西園旅台協會將持續致力於促進兩岸交流,服務台灣同胞,並為社區發展作出更多積極的貢獻。
-
《星期人物》張亞輪 推動閩南文化的積極力量
在中華文化的璀璨星空中,閩南文化猶如一顆閃亮的星辰,散發著獨特的光芒。然而,這閃耀的星辰背後,是一群默默奮鬥的推動者,他們用心守護、推動著這份珍貴的文化遺產。在這群推動者中,張亞輪是一位備受矚目的文化志工,他的身影在泉州金門聯誼會中如一道耀眼的風景線,不斷燃燒著對閩南文化的熱情。 張亞輪的家族背景如同一部小說,充滿著時空交錯的故事。他出生於泉州,而他的父親姜國根則是金門南門里人。國共內戰的時局使姜國根來到廈門,卻因戰亂無法回到金門。最終,他在晉江扎根,經歷了數十年的波濤洶湧。直到台灣開放人民探親,姜國根才有機會回到金門。 張亞輪分享著他的家族故事,其中閩南文化的影子貫穿始終。他的父親常參加泉金聯的活動,無論是每年春節的例行會還是每年5月4日的青少年座談會,都成為家族的一部分。這讓他早早就對泉金聯這一組織有所了解,為閩南文化的繁榮埋下了心底的種子。 1999年,泉金聯需要一位專職駐會工作人員,董炳達先生詢問張亞輪是否願意擔任。然而,由於種種原因,直到2001年9月才獲批准發布調令。自此以來,張亞輪一直投身於泉金聯的事務,見證了這個組織的成長與發展。 隨著小三通的再次開放,泉金聯成為了兩岸鄉親交流的樞紐。金門同胞的尋根、謁祖、投資和宗教交流等活動在泉金聯的努力下得以順利展開。儘管國際疫情曾一度暫停小三通,但重新開放後,泉金聯多次接待金門同胞,推動兩地宗教文化活動和台青創業團體的合作。 近日,金門閩南文化協會與泉州鯉城區閩南語研究會正式簽署了友好社團合作協議,這讓張亞輪對文化保護的未來充滿樂觀。閩南語作為一門瀕危語言,泉金聯的努力與合作成為了保護這一文化寶藏的一環。 雖然在台灣部分地區,閩南語已經漸只被50歲以上的老人所使用,但在國際上,特別是在馬來西亞、新加坡、汶萊、緬甸、菲律賓等地,廣義的閩南語仍然保有生命力。這得益於先人在南洋的開拓,使得閩南語在異鄉仍能通行。 期待通過更多的連結,閩南語這一文化寶藏能夠持續發揚光大,並為兩岸文化交流注入更多可能性。張亞輪的努力是閩南文化發展中的一抹亮色,也是我們值得關注的文化推動者。 在推動閩南文化的過程中,張亞輪不僅是一位卓越的文化志工,更是一位堅定的文化守護者。他的故事彷彿一幅閩南文化的畫卷,透過他的參與和努力,為閩南文化的繁榮發展添上了一抹亮麗的筆觸。
-
屏東金門同鄉會 建館基金已破百萬
屏東金門同鄉會自設建館目標,現悉建館基金已突破百萬大關。理事長、總幹事以及所有理監事皆奮力克勤克儉,多次自費出差,為公務付出甚多,體現了對同鄉會的深厚熱忱。他們不惜犧牲個人奉獻,以協助同鄉會節省經費,期望能盡早籌足建館基金,完成購置會館的願景。 值得一提的是,儘管建館基金的籌措,同鄉會的相關活動仍然蓬勃推進,並沒有因此而減少。相反地,會務的推動還更趨完善。這顯示了同鄉會鄉親的熱心參與和大力支持。期待未來的計畫推展能夠繼續吸引鄉親們的關注和捐贈,為同鄉會的長遠發展打下更穩固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