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經樂道
-
《浯事吾聞》蒼蠅壞了金門美食印象
這是真實故事。大約2年前,筆者回金門,慕名戰地政務時期即聞名遐邇的一家老字號鍋貼店,想要回味老店出名的煎得焦香酥脆的鍋貼和美味酸辣湯,卻被一隻蒼蠅壞了享用美食的心情。 時值盛暑,入店即見幾隻蒼蠅飛舞,心想是來尋老店美味,沒有冷氣、衛生條件差些無妨,開口叫了20個鍋貼與一碗酸辣湯。沒想到吃了幾個鍋貼,驚見一隻蒼蠅栽入酸辣湯中,趕緊喚來店家,示意他有蒼蠅掉入酸辣湯裡,沒想到他看了我一眼,隨即用湯匙將蒼蠅舀出潑地,就若無其事轉身走了,沒一聲道歉。 這叫我傻眼。是金門蒼蠅太多,店家司空見慣,還是我這返鄉客大驚小怪? 但店家即使生意興隆,不差我一個客人,難道對衛生管理不佳,不該說聲對不起,或主動換一碗酸辣湯或退錢嗎? 看店家毫無反應,一副愛吃不吃隨你模樣。我只能隱忍,付錢走人。 這也讓人聯想到另一家讓客人「受氣」出了名的廣東粥店,難道客人只能逆來順受? 今年5月,金門縣政府在台北市召開縣政顧問座談會,前福建省主席薛承泰就語重心長指出,金門餐廳兩大問題,一個是停車場不足;另一個問題就是蒼蠅太多,壞了美食食慾。 交通部航港局秘書室主任許懷平也提案,建請縣府頒發「整潔服務」評比獎牌,以刺激店家精進管理,帶動觀光產業。講的也是金門餐廳衛生管理不佳的問題。 鄉親對家鄉愛之深、責之切。即使蒼蠅墜入湯中、見到店內老鼠、蟑螂出沒,也大都能容忍,不想傷和氣。但難保那天不會因蒼蠅飛舞等衛生問題,鬧出觀光客與店家翻臉消費糾紛。 俗語說,一顆老鼠屎壞了一鍋粥。一隻蒼蠅,也會壞了金門觀光、美食印象。 今年9月29日,陳福海縣長在縣務會議中,特別指示「將如何避免餐飲場所蟲蠅飛舞,列為首要工作」,因為那直接攸關金門觀光門面及形象。他並要衛生局協同建設處嚴察輔導,針對商家裝置負壓式排風扇、空氣門等,可優先補助,目的就在提升店家衛生條件及禁絕蒼蠅飛入。期待縣府輔導業者改善,不是說說而己。 金門餐廳、小吃店餐飲價格,不遜台北。雖不能要求店家服務水準與衛生條件比照五星級的昇恆昌金湖飯店,但至少要做到讓客人免於一面吃飯、一面揮手趕蒼蠅吧。
-
《星期人物》鄭根陣-補習班常青樹全家靠英文吃飯
年籍:62歲、金沙鎮浯坑人 現居:台中市 學歷:金沙國小、金沙國中、金門高中、淡江大學 經歷:台中市金門同鄉會第4、5屆理事長、《金門晚報》社長、金門縣老人權益促進會及國立台灣體育運動大學金門校友會顧問。84年金沙國中建校30週年傑出校友、103年金沙國小建校100週年傑出校友 曾任兩屆台中市金門同鄉會理事長的鄭根陣洞燭機先,35年前就在台中火車站前開辦兒童英語會話補習班引領風潮;現在則是全台唯一的英文教師甄試補習班。在競爭激烈的補習業屹立35年,堪稱台灣英文補習班常青樹。 鄭根陣笑稱「全家靠英文吃飯!」他所言一點也不假。 35年前,他與淡江大學同班同學的太太郎冠玉夫妻同心合力,在台中火車站前鬧區綠川東街創設「成功外語」,如今屹立不搖,而且坐穩英文教師甄試補習班與外文研究所考前補習班王牌寶座。 鄭根陣小時住金沙鎮浯坑村,他是村內同齡唯一就讀鄰村述美國小西園分校的小孩,其他同伴都念金沙國小,懵懵懂懂的他也不知道為什麼。但他記得國小1至4年級,放學都由老師騎腳踏車送他回浯坑家這段特別的回憶。5年級他也轉學金沙國小了。 鄭根陣從國中至大學的英文程度其實很普通。會念私立淡江大學英文系,也是依大專聯考成績分發的結果,幸運的是不僅靠「英文」成就補習班終身事業,也結識同班同學郎冠玉(基隆市人),兩人於民國72年結婚。3個子女從小在成功補習班長大,近水樓台受補習班聘任的外籍老師身教言教,所以英文都頂呱呱,也理所當然承繼英文補習班事業。 但其實鄭根陣成功在台中市經營補習班,也是因緣際會促成,並非最早初願。 他67年淡大畢業,曾回金沙國中當短期的代理英文教師。後來懷孕老師產後復職,鄭根陣失業,因妹妹鄭素月當時在台中市負責培訓幼稚園師資,他也至台中市謀職找機會,見到升學補習班林立,才起意也開設補習班。 次年,鄭根陣突發創意,率先開辦「兒童英語會話班」,結果大受家長歡迎,紛紛為子女報名,成功外語補習班很快闖出名號。 民國70年,鄭根陣正式向市府教育局申請補習班立案,並轉型為「成人英、日語會話補習班」,市場迴響依舊熱烈,還創下一個暑假期間就招收一千多名學生的盛況,補習班老師陣容最多30餘人、外籍老師就有10幾人,師生還受邀參加胡瓜主持《百戰百勝》及巴戈主持的《雞蛋碰石頭》電視節目。 在台灣經濟起飛、台灣錢湮腳目的70、80年代,也是成功外語補習班營運的全盛黃金年代,位於綠川東街大樓10樓的成功外語補習班規模越來越大,擴充到整層200多坪、十幾間大小教室。鄭根陣每年盛大舉辦補習班周年慶,並安排摸彩、學員才藝表演等熱鬧活動。 隨著外語補習逐漸退燒以及台灣少子化影響,台灣補習班市場受衝擊,不過鄭根陣夫妻懂得隨機應變,近10年逐漸轉型為專辦英文進階、托福、多益考試及英文翻譯員證照補習班。其中專收私立學校或代課英文教師準備考公立學校英文教師的「英文教甄補習」及「外文研究所考前補習」,前者是台灣唯一、後者也是補習業界佼佼者,持續擦亮成功外語補習班招牌。該補習班也推行網路雲端教學,廣收各縣市學生,並減少開支。 鄭根陣的補習班事業一帆風順,也讓他有時間參與金門同鄉會事務。他是台中市金門同鄉會創會元老,該會於民國76、77年籌備期間,都利用他的成功外語補習班教室當開會籌設的基地。 民國77年5月8日,台中市金門同鄉會正式成立。創會發起人包括許崇凱、楊建州、許九如、周永亨、黃祝願、王麗君、翁文宏、莊水談、鄭根陣等人。由寧中第1屆畢業生、棄教從商的莊水談當選創會理事長,之後又連任2、3屆(1任2年)理事長。鄭根陣眾望所歸接任第4、5屆理事長。 他當4年理事長期間,最大貢獻是成功整合不同意見的鄉親,重整同鄉會向心力,他不厭其煩,親自逐一打電話連絡金門鄉親邀約入會,並做會籍清理,結果將原本200多名會員,增加到500多位會員。鄭根陣不居功,客氣的說,乃因經營補習班時間較多,才有辦法逐一打電話給鄉親問安,凝聚同鄉情誼。 接續鄭根陣,當選第6屆理事長的陳秀霞,創下旅台各金門同鄉會首位女性理事長紀錄。陳秀霞與夫婿彭垂濱曾回金門創設出刊8年的《金門晚報》,為金門民意輿情發聲,鄭根陣為表支持,初期應邀掛名一段時間的《金門晚報》社長。 卸任理事長後,鄭根陣仍以實際行動熱心參與同鄉會事務,出錢出力。 他並受邀當彭垂濱擔任理事長的「金門縣老人權益促進會」顧問;以及蔡顯慶任理事長的「國立台灣體育運動大學金門校友會」顧問,每年都贊助會費。 由於鄭根陣不僅是台中市金門同鄉會創會元老,且歷任常務理事、理事長、顧問等職務,熟悉該會運作;他親和有禮、親力親為的作風獲會員認同,所以獲第13屆理事長李雅高、及現任的第14屆理事長蔡少雄力邀接任常務監事。他也切實執行每3個月召開監事會議,詳實審查監督同鄉會收支款項,免除財務濫帳之疑慮,將台中市金門同鄉會的帳目公開化、透明化,讓會務運作更健全。 從經營英文補習班,到為同鄉會奉獻心力。這兩個角色,鄭根陣都扮演得很稱職出色。
-
異鄉鬢影
紀念胡璉將軍108歲誕辰論壇 ◎紀念胡璉將軍108歲誕辰,前陸軍第12兵團軍事政治學校怒潮校友會與兩河文化協會定11月19日上午10時起,於新北市新店區安康路胡璉故居舉行紀念會暨胡璉論壇。 當天除參觀胡璉故居,緬懷胡璉上將生前功績,並舉行主題:「胡璉與金門/怒潮與新埔」論壇。由怒潮校友會長梁懷茂教授與吳聲淼理事長主持,林德恭、胡敏越、史濟鍠、陳錦昌、曾建元、李隆昌等人與談。 「怒潮」學校是胡璉將軍1949年初在江西創立的軍事政治學校。學校自當年10月遷徙來台,校址設新竹縣關西、新埔一帶。新埔鎮大橋頭建有「怒潮亭」,以茲紀念胡璉將軍。1950年底學校遷往金門,該校師生對擘畫金門軍事、政經、文化、教育建設貢獻良多。 許績輝連任新北市許姓宗親會理事長 ◎新北市許姓宗親會11月12日舉行第9屆第1次會員大會及祭祖典禮,金門籍許績輝以能發揚金門勤奮樸實精神,服務廣大新北市許姓宗親贏得肯定,獲選連任理事長。金門珠浦許氏宗親許績智、許燕福、許丕謀、許俊明、許丕杰、許績瑾、許燕斌當選該會理監事,交通部航港局秘書室主任許丕平擔任總幹事。後沙宗親許木進、許萬福等人也參與會務。 金門文藝與金門現代文學作家選聯合新書發表會 ◎11月20日下午2時30分起,在胡思公館店舉行《金門文藝62期》及《金門現代文學作家選》聯合新書發表會。 金門現代文學作家選共收輯金門小說家:洪乾祐、陳長慶、黃振良、黃克全、陳慶瀚、張姿慧。散文家:李福井、林媽肴、牧羊女、楊樹清、吳鈞堯、石曉楓。詩人:許水富、黃龍泉、吳承明、李子恆、蔡振念、張國治、歐陽柏燕、洪騂等20人作品,出書3本。歡迎文友與鄉親踴躍參加。
-
《星期人物》高丹華-為公義弱勢發聲烏坵俠義奇女子
年籍:55歲 現居:無定所 學歷:烏坵國小、金城國中、台中護校 經歷:曾任北一女校護、烏坵鄉公所秘書、福建省政府委員、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理事,台北市婦女新知協會理事 「一路走來,我執著於有故事、有文化、有歷史的場域,一路挑戰有意義有開創性的事務。生命的樂趣及使命對我而言,就是勇敢到陌生的地方拚搏,但心中必須充滿愛和耐力。」 2014年7月3日,高丹華在個人網誌的心情留言,貼切廓寫這位「烏坵奇女子」大半生的心路歷程。 做過校護、公務員、福建省政府50年來首位女性委員、泰北義工的高丹華,2002年曾不計成敗、參選金門縣議員得172票。今年初她再度明知不可能當選,仍挺身代表軍公教聯盟黨參選第9屆金門區域立委,強調為弱勢發聲、為公義奔走、為軍公教警消尊嚴而戰,獲得666票;在她深愛的故鄉烏坵,她只得到15票。 身材嬌小的高丹華屢屢帶頭引領民主風潮、不畏挑戰衝撞體制框架,不了解她的人,會誤解她特立獨行,沒事找砸。在烏坵這個中華民國仍有民居的唯一軍管島嶼,直言敢言的高丹華曾被視為「黑名單」麻煩人物,走到那都有軍方人員如影隨形監視,防她又有驚人之舉。但她還是一次又一次的返回烏坵,冒險跳船上岸,鍥而不捨的為烏坵島民發聲,為爭取烏坵醫療與交通改善而疾呼奔走。 這就是高丹華,愛打抱不平、充滿俠義精神的奇女子。 高丹華也自認不是「乖乖牌」。她說:「離島要像我這樣的女性微乎其微,台灣要像我這樣的女性也不太多。因為我赤手空拳、又沒財權背景,但依然堅持理念、勇敢力抗強權。」 1998年,傳出台電欲將核廢料最終處置場址設於烏坵,高丹華憤而為家鄉發聲,從北一女校護轉而投身社會運動,輿論壓力逼得台電進退兩難,發給烏坵鄉公所一億元探勘回饋金,高丹華一家人一毛也沒領,以示抗議。 2001年底,她在亦師亦友的名作家張典婉鼓勵下,出版《發現烏坵嶼》。以深入淺出、有系統圖文方式,描寫烏坵天地、人文、傳奇、田野調查等,是第一本解開國人對烏坵陌生與隔閡的書,也是烏坵第一本鄉土記事文獻。 2002年全國社會福利會議,她高聲向陳水扁總統陳情:「請總統救救烏坵!」震驚各界。 2006年823,時任民進黨族群部副主任的高丹華策畫-毋忘在「金」--尋找金馬獎大頭兵活動,帶動老兵返金熱。 2007年9月高丹華發起「航向烏坵:千人傳千愛,百人來登島」活動,訴求「讓烏坵解嚴」,也讓孤懸外海的烏坵不被遺忘。 接著她先後投入推動雲林虎尾建國眷村保存、以及促成「山東流亡師生澎湖冤案」立碑尋史等守護家鄉、關心弱勢族群、保留文化資產等社會運動。 現在她全力爭取1874年建造的烏坵燈塔能重新發光,並發起「1874人網路連署」支持烏坵燈塔登錄國家古蹟。高丹華說,她曾祖父高珍於清同治年間即參與烏坵燈塔的石材運送建造,燈塔落成即為管理員;祖父高瑞翁續任燈塔看守員,至其父高金振在2001年1月15日末代燈塔主任奉令退休,高家3代都是守燈塔人,堪稱燈塔百年家族。(高丹華的外曾祖父、外祖父、舅舅也同樣守了一百多年烏坵燈塔)可惜經歷1952至54年間數次台海戰事的烏坵燈塔,於民國40年被以軍事安全考量拆除燈器,至今熄燈65年。 高丹華刻骨銘記父親高金振臨終只說了兩句遺言:「烏坵燈塔為什麼不發光?烏坵交通為什麼這麼不方便?」 為讓烏坵燈塔再放光明,了卻父親遺願,高丹華數度赴湄洲島及粵海關博物館蒐集英國人建造烏坵燈塔的歷史文資,並向民進黨立委蔡適應陳情,促成交通部航港局、文化部文資局、金門縣文化局、海軍陸戰隊烏坵守備大隊等單位於今年8月17日登島會勘燈塔,讓烏坵燈塔從金門縣定古蹟,升格為國家古蹟露出曙光。 這趟烏坵燈塔探勘行,高丹華與長期併肩作戰的張典婉再度見證鄉民返家需冒險跳船的驚險與不便。她們目睹一位抱著幼兒返鄉的護士,因軍方接駁小艇與國防部包租金門快輪的船身落差大,才一、二歲的幼兒必須由數位阿兵哥危危顫顫的逐一空中接手將他托接上小艇,張典婉要拍下這幅令人驚悸不已的畫面,還被軍方人員連連大聲喝止「不准拍!」,更深刻印記烏坵人如孤島棄兒的悲哀。 這趟返鄉行,高丹華還歷經野犬圍攻驚魂。她被數隻野犬攻擊(包括一隻軍方養的狗),兩腳數處被狗咬傷鮮血淋漓,在軍方醫務所住院治療數天。看到島上野狗越來越多,威脅到駐島老人家安全,她不平則鳴,問代管烏坵島的金門縣政府環保局做了什麼?為什麼不能派人登島誘捕野犬結紮或圈養,以防野犬攻擊老弱島民。她也要問金門縣衛生局,在她10年前爭取到衛生署IDS醫療給付提升計畫後,為什麼不能善用資源、有效改善島上醫療設備,並把護理人力及環境配置好,縣衛生局身為主管機關且是烏坵IDS醫療給付提升案的委員,比環保局更怠忽職守。 針對國防部斥資2.9億元為烏坵守備大隊改善官兵營舍等設施,卻將施工機具建材等堆置於直升機停機坪,致使直升機得改降偏遠的碼頭空地,增加重症軍民救命後送風險,高丹華更是痛心疾首,痛斥軍方罔顧人命。 高丹華也向金門縣政府請命,不要以「代管」或住民僅數十人、或路途遙遠、交通不便為藉口,不思善盡管理與照顧烏坵島民實際需要的責任。金門是離島,有離島建設基金可以運用,烏坵是「離島中的離島」,更需要關懷與照顧,不要讓烏坵真的淪為棄島孤兒。 這就是愛抱不平、寧鳴而死的奇女子高丹華。
-
《浯事吾聞》期待烏坵燈塔再放光芒
「烏坵燈塔」於1874年(清同治13年),由英籍工程師韓得善督工建造,在台灣35座燈塔中,歷史僅次於漁翁島、大膽島、東碇島、東莒島燈塔等4座燈塔。 建於1778年的澎湖漁翁島燈塔是台灣最老燈塔、名列國家二級古蹟;大膽島燈塔(建於1865年)毀於1958年823砲戰;東碇燈塔(1871)、東莒燈塔(1872)與烏坵燈塔是同一時期由英人建造的。 東莒燈塔已於1988年升格國家古蹟,命運坎坷的烏坵燈塔遲至2006年,李炷烽縣長任內才公告為金門縣定古蹟。 清末五口通商時期,廈門與福州之間往來船隻增多,為確保海上通航安全,由中國海關總稅務司英籍赫德爵士(Robert Hart)主其事,並由營造司工程師韓得善(Cavid M.Henderson)、副工程師哈爾定(John Ropinald)負責設計和監造,在烏坵鄉大坵山頂,海拔100公尺處興建燈塔,石料等建材由上海運至。 烏坵燈塔的外觀為獨樹一格的黑色圓型石塔,頂層外有環繞陽台,塔高17.3公尺,燈高6.5公尺。二戰時日軍占領烏坵島,烏坵燈塔曾遭美軍機轟炸受損,1949年國共內戰再遭炮擊損壞。1951年因軍事考量停止發光,但燈塔的維修、保養並未中斷。至2001年1月最後一任燈塔主任高金振奉令退休,「烏坵燈塔」正式走入歷史。 烏坵燈塔長期由海軍陸戰隊進駐,並增建部分營舍,但燈塔主體與圍牆等設施尚稱完整,只是軍方為了防衛需求,將燈塔基部與圍牆漆刷成迷彩塗色。就古蹟維護角度,燈塔被塗成迷彩色,顯得突兀;但又是戰爭威脅下不得已之軍事作為,百年古蹟因國防考量而改頭換面,百年燈塔家族高丹華與關心烏坵文史的作家張典婉只能搖頭謂嘆。 所幸塵封逾半世紀的烏坵燈塔,即將翻身,並邁向復燈及國定古蹟之路! 經今年8月17日登島會勘,文化部文資局已請金門縣文化局依程序表示意見,再報請文化部審議是否指定為國定古蹟;並請金門文化局儘速辦理烏坵燈塔的修復或再利用計畫。 目前主管燈塔的交通部航港局,也期待繼東引及東莒燈塔復燈後,歷史悠久的烏坵燈塔能重新發光發熱。
-
異鄉鬢影
金門文化資產保存現況與展望座談會 ◎旅台金門公共事務協進會11月20日上午9時,假立法院紅樓101會議室召開「金門文化資產保存現況與展望」座談會,以及該會第2屆第3次會員大會。 座談會由金門公共事務協進會理事長黃炳中主持,台灣大學社會系教授、前福建省主席薛承泰任總引言人。邀請文化部文化資產局與金門縣文化局分別就金門文化資產保存現況與展望的政策面及執行面發表專題報告;再由閻亞寧、江柏煒、林承緯、曾仁教授與黃奕炳將軍參與座談,為金門文化資產保存與展望提供建言。該會邀請旅台鄉親踴躍參與。 旅台翁氏宗親會會員大會 ◎金門旅台翁氏宗親會定20日中午,於新北市中和區中和路35號農會大樓5樓金世界海鮮餐廳舉行第3屆第2次會員大會。適逢該會創會6周年,會中將由理事長翁瑞美分贈敬老金給80歲以上會員宗親,表達關懷及敬老尊賢。 旅台金門同鄉會慰問參賽金門義消 ◎第11屆全國義勇消防人員競技大賽日前在新北市板橋運動場舉行,金門縣義勇消防總隊由消防局長楊肅凱與義消總隊長張光海率領義勇消防總隊等一行54人參賽。台灣金門同鄉會總會與北區各金門同鄉會理事長與代表到場為家鄉義消人員加油打氣,並由總會副總會長陳復寶、黃炳中代表總會、台北市金門同鄉會、新北市金門同鄉會、中華金門旅台公共事務協進會等會致贈加菜金1萬2千元。
-
《浯事吾聞》金門水獺生死關頭
你能想像金門水獺真有絕跡的一天嗎? 10月11及14日,金門連續有2隻「歐亞水獺」,分別在金沙鎮述美國小路段及金湖鎮陽明湖路段被車子撞死。這是今年已知第4、第5起水獺慘遭路殺案。 根據台大教授李玲玲完成的3年野地調查,金門全島水獺估計僅餘100多隻,且在棲地破碎化包括水系斷絕、植被持續消失下,正面臨生存和繁衍嚴重危機。 金門被視為「水獺最後一片樂土」。牠在台灣、日本已絕種,大陸沿海也不見蹤跡20、30年。受惠於數十年的戰地隔離保護,在我國野生動物保育法列為「瀕臨絕種保育類物種」的歐亞水獺還能在金門現蹤,真的是金門自然生態「亮點」,值得善加保護。 為了記錄歐亞水獺身影,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在水獺出沒處架設15座紅外線自動相機,拍攝到許多珍貴影像;今年7月起在陽明水庫水獺專用生物走廊、雙鯉濕地自然中心設置的相機,拍到更多水獺身影。金管處指出,夜行性歐亞水獺可能因近年開發建設水域被破壞、林木棲息地減少等,被迫走陸路穿梭水域,導致被車輛撞死個案增加。金管處已透過水域改善,陽明水庫加設了人工階梯、多處道路設水獺通行涵洞等方式,保護水獺與牠們的棲息地。 李玲玲教授指出,金門的開發有太過或不當的問題,建議未來應集中規畫,保留水系和綠地供水獺棲息、保留水獺一線生機。 金門縣野生動物救援暨保育協會理事長、獸醫歐陽夢澍期盼縣府真能落實「動物友善環境」,改善過去大量「水泥化」的排水環境設計方式,給大自然一個喘息機會,也給水獺等生物和我們人類更適合的生活環境。 多次為金門水獺生機大聲疾呼的版畫大師黃世團認為水獺基地的建立,會是金門觀光最大的賣點。而金門西北邊的金沙江是金門僅存完整的自然溼地,緊鄰南邊有金龜山,源頭是榮湖水庫,北通西園湖,臨近又有洋山池,如果能適當連結,會是最適合水獺休養生息的區域,金龜山則可當水獺復育基地,金沙江為其覓食區,淡水水池、水庫、湖水為棲息場域。 黃世團建言,若能經由適當保護及建構合適的生態條件,讓水獺族群穩定繁殖後,不妨考慮選定幾處地點設置水獺夜間監視器,適時發展水獺生態導覽旅遊,或可成為招徠觀光、且是非到金門才看得到的賣點。 珍稀的金門歐亞水獺死一隻少一隻。牠們絕對是金門自然生態的「寶貝」,今天不思積極保護復育,明日絕對會後悔。
-
《星期人物》楊忠權-上校博士公私分明完成不可能任務
年籍:49歲、金寧鄉中堡人 現居:台中市北屯區 學歷:金寧國小、金寧國中、金門高中、空軍通信電子學校專科軍官班氣象電子科、文化大學、台灣大學大氣科學系碩士、博士 經歷:空軍氣象聯隊上校聯隊長、空軍航空技術學院兼任助理教授、中華民國氣象學會理事、台大大氣科學系研究助理 楊忠權是金寧鄉中堡第一位博士。 與40、50年代在金門長大的小孩一樣,楊忠權也要幫忙家裡放牛、切菜煮豬食、耙掃落葉當柴火,以及拔花生、割收高粱等農務,所以無暇課業。他念金寧國小時,每次考試總有一、二科不及格,曾有一次在作業簿上塗鴉亂畫直線,被老師打手心處罰,至今印象深刻。直到小學5年級,他生平第一次上台領學業成績進步,拿到100元獎金,受到鼓舞才開始認真學習,並在意成績好壞。 4年後金寧國中畢業典禮,楊忠權生平第二次上台領獎(群育第4名)。他原要報考中正預校夢想當飛官翱翔藍天,但父親楊誠栽說他年紀還小,要從軍3年後再說。楊忠權隨後以405高分考上金門高中,成為家裡第一個念高中的小孩,楊父滿心期待他將來讀大學,為楊家揚眉吐氣。沒想到楊忠權選擇走自己的路,高中一畢業報考軍校聯招,以325分考上第一志願-空軍通信電子學校專科軍官班氣象電子科。原本的飛行夢,因高中躲在棉被內看小說,視力變差,不得已放棄報考空軍官校。 已悟得必須用功讀書才能出人頭地道理的楊忠權,服役期間受惠政府鼓勵終身學習政策之惠,獲准先後就讀中國文化大學大氣科學系、台灣大學大氣科學研究所以第一名畢業,並榮獲台大理學院院長獎,碩士論文還獲得國科會當年度地球科學領域碩士論文獎。 2009年時任空軍中校的楊忠權並以公餘方式進修,僅花5年時間就取得台灣大學大氣科學博士學位,也成為金寧鄉中堡這個小村落第一位土生土長子弟博士,楊父宿願得償,特別選在2011年10月,東堡楊氏家廟整修落成日,敲鑼打鼓熱鬧的為升任空軍氣象聯隊上校副聯隊長的楊忠權舉行在家廟晉『博士』匾儀式,除告祭列祖列宗,並宴請親友同享喜悅。 楊忠權先後獲選為2014年金寧中小學傑出校友、2015年空軍航空技術學院(空軍通信電子學校改制)傑出校友、中華民國氣象學會105年特殊貢獻及資深績優氣象人員獎。 他軍職表現也傑出優異。歷任空軍基地氣象官、預報長、氣象台台長、天氣中心主任、氣象中心課長、聯隊部科長、國防部情報參謀次長室國軍氣象中心主任、氣象聯隊副聯隊長及聯隊長。 其間特殊表現是任職氣象聯隊副聯隊長期間,督導所屬完成籌備強化氣象作業能量之「氣象觀測支援裝備換裝案」等建案,並於2014年底至2015年5月台灣長期乾旱嚴重缺水期間,先後15次督導空軍氣象聯隊規劃於台灣西部地區上空實施26架次C-130軍機「空中人工增雨」任務,有效紓解旱象。 楊忠權說,空軍氣象聯隊負責運用氣象數值預報模式輸出資料及即時氣象觀測情資(氣象衛星雲圖與雷達回波圖),針對有利增雨時機,建議C-130軍機裝載4,000公升清水升空,於集雨區上游噴灑清水,執行暖雲造雨的人工增雨作業。 那段期間,他每天夜以繼日繃緊神經,半夜就起床察看專業氣象網頁資料觀察天氣情況,再到氣象中心督導預測最佳人工增雨時機;並於執行空中人工增雨作業前後,奉命赴國防部出席記者會,向媒體說明人工增雨執行成果。 今年2月2日,楊忠權以最大服役年限奉准退伍,獲頒國防部空軍司令部一星懋績甲種二等獎章,表揚他優異表現。接他氣象聯隊長棒子的,是他金門高中足球社學弟呂英展上校。 由於兼具學術與氣象實務經驗,脫下軍服的楊忠權成為國內氣象業界與各大學氣象學系爭相挖角對象,他選擇回饋提攜他完成博士學位的台大大氣科學系,於3月1日接下颱風動力研究室研究助理工作。 問楊忠權何以能在繁重軍職任務下,仍有餘力進修碩博士學位? 楊忠權表示,他人生座右銘是:「細心、勤快」是處事之本;「時間管理與善用」是成功之鑰。扮演好當下角色,立下明確目標全力以赴。以及勇於接受挑戰,今日事今日畢。 他於進修學士、碩士、博士的10年期間,堅持不以私害公,不占用任何軍職上班時間研讀課業,所以他的軍方辦公室內找不到任何一本進修的課本,白天上班完全專心一志於軍中業務,再於夜間下班或假日加緊用功,完成各項大學及研究所課程。他深知時間管理與善用的重要,尤其仍有軍職身分,所以常抓緊可用時間,往往清晨6時就到台大大氣研究所埋首研究,一直到深夜12時才返回宿舍。 2008年底他就讀台大博士班期間,當時氣象聯隊駐地在淡水,他利用每天從淡水搭捷運至台北市公館轉徒步往返的2小時通車時間,在車上閱讀學術論文及思考研究方向,自我要求每周完成2篇學術論文閱讀。並於公務繁重之際,仍力行今日事今日畢,挑燈夜戰看完軍務公文。2009年2月起撰寫博士論文期間,他更嚴格要求自己凌晨4時起床撰寫論文到清晨7時,平日每天寫一千字,假日每天三千字,花4個月時間就完成博士論文,因而得以5年公餘時間取得博士學位,創造難得的紀錄。 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楊忠權犧牲睡眠與假日時間攻讀台大碩、博士學位,為自己爭取到學術地位,他的氣象專業亦受肯定。除了過人的堅毅個性與恆心,他明確訂立目標全力以赴,以及有效的時間管理與善用,才是成功之道。
-
異鄉鬢影
台灣金門同鄉會總會慰問金門義消並向優良教師致敬 ◎第11屆全國義勇消防人員競技大賽10月29日在新北市板橋運動場舉行,台灣金門同鄉會總會李台山總會長、黃炳中副總會長偕同北區各友會理事長,前往會場為金門義消總隊選手加油打氣,並致贈加菜金2萬元。 金門同鄉會總會另於10月31日晚上,宴請榮獲教育部105年度師鐸獎的正義國小校長許瑞芬;以及服務滿40年資深優良教師:金門高中蔡麗娟主任、教師楊忠模、洪福全。金門農工陳佳忠老師。金城國中陳振秀、陳德泉老師。烈嶼國中薛育德主任8人,表示祝賀和感謝他們為金門教育的奉獻,展現旅台同鄉會對故鄉人的親情和關懷。 新竹市金門同鄉會自強活動 ◎新竹市金門同鄉會10月29日舉行東眼山及桃園市復興、大溪旅遊自強活動。活動由新竹市金門同鄉會理事長陳詩文與副理事長許維義領隊,總幹事李素寬等人策畫,有70幾位會員與眷屬參加,大家暢遊東眼山國家森林遊樂區、復興角板山蔣公行館,並悠閒漫步大溪老街,享受一天快樂旅遊,進一步凝聚鄉親情誼。 該同鄉會訂12月18日在新竹市中正路的同鄉會館舉辦鄉親冬至搓湯圓活動,並有小型義賣,為明年1月7日該會舉辦的年度愛心義賣暖身,歡迎旅居新竹的金門鄉親共襄盛舉。
-
《浯事吾聞》桃園市青年驚艷金門行
行萬里路勝過讀萬卷書。桃園市政府青年事務局委由桃園市浯江金門同鄉會承辦主題《尋找記憶裡的原鄉》-2016桃園青年體驗學習營活動,於10月21日至24日圓滿在金門舉行。 這項活動與以往青年戰鬥營或觀光旅遊團不同,是由金門在地長大、赴桃園定居、發展的同鄉會「金門囝仔」帶領桃園市青年回金門故鄉參訪。參加體驗學習營的30位桃市青年,多數是首次造訪金門;有數位是金門旅台第二代或第三代,他們以全新體驗的方式回金門認識祖父輩的故鄉,經由團體學習的激盪,對金門原鄉有更深刻的認識。 4天3夜金門體驗學習營,行程上山下海,學員足跡遍及大、小金門。在金門傳承1600多年的閩南文化方面,他們參訪水頭得月樓、山后民俗村、碧山閩南聚落、後浦小鎮貞節牌坊、模範街等景點。戰地特色方面,他們參觀鬼斧神工的獅山砲陣地、小徑特約茶室、古寧頭和平紀念公園等。金門保持良好的自然生態方面,學員們在建功嶼海灘驚喜的發現多隻「活化石」小鱟在沙灘爬行,在后湖海灘體驗挖花蛤,也知道金門冬季會有數萬隻鸕鶿過冬棲息。他們也在金門聞名地標莒光樓與太武山毋忘在莒勒石前留下身影。 為讓學員真正體驗金門,他們分別入住數家民宿。安岐的青花瓷民宿主人,特別安排學員瓷器彩繪體驗課程,並與安岐社區發展協會合作,由社區志工阿姨幫忙備料、讓學員Diy學習金門紅粿製作,並當場炊熟分享自己做的紅粿,讓學員對社區熱情與好客充滿感謝與感動。 最後一天的活動心得分享,學員分4組報告。他們以海報、投影片等方式記述難忘的金門行。學員們最深刻金門印象是-高粱田、鱟夫妻魚、風獅爺、得月樓等洋樓古厝、以及「很多閩南古厝」、「很多井」、「很多廟」…。美食方面,難忘宴菜、芋頭、胡椒包、石蚵麵線…。其他心得還有「金門人很熱情,到處都有人幫忙、協助我們…」等等。 30位桃市青年,滿載金門回憶返回台灣;他們對金門的印象,也是正向、健康、充滿希望的。相信他們都會成為推銷金門的最佳代言人。 桃園市政府與桃園市浯江金門同鄉會合作,融合「原鄉、故鄉、新故鄉」意象,化為青年金門體驗學習營創意活動,也劃下完美句點。
-
《星期人物》蔡博丞-誠懇踏實專心一志做好會計專業
年籍:40歲,原籍金沙鎮洋山、山外出生 現居:台北市 學歷:金湖中小學、金門高中、銘傳大學 經歷: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副理、黑松公司會計部主管、誠正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合夥會計師。現主持睿騏會計師事務所、台北市會計師公會派駐稽徵所輪值會計師、經濟部中小企業處/青創總會「提升中小企業財務自主計畫」諮詢/輔導會計師及講師 蔡博丞從小學起,所有功課就以數學最拿手、成績最好。他掌握這強項,大學選讀會計系,後考取會計師證照,現於台北市開設睿騏會計師事務所,走出自己的創業路。 國內戲劇界泰斗李國修國二時曾質疑他父親:「做一輩子戲鞋,都發不了財!」父親回他:「人一輩子做好一件事情,就功德圓滿了。」從此,李國修將「人一輩子做好一件事情就夠了。」奉為圭臬,也成為他一生在演藝界及劇場創作堅持不輟的最大推動力。 蔡博丞也一樣,自知數學是強項,他就朝與數學息息相關的會計師方向努力。 他幼年時,父親蔡進育在美軍顧問團金門駐地當廚房伙夫。1979年台美斷交,美軍顧問團撤離金門,父親與母親陳能華轉而在山外開設小吃店維生。小時侯,排行老四的蔡博丞與兄弟姐妹會在店內幫忙端菜洗碗筷等雜務,老師體卹他,特准他中午不必留在教室內午休。但是他回家幫忙店務,下午返校上課,卻常常累得精神不濟打瞌睡,所以成績普通。 倒是他數學成績一直很好,即使老師不逼他複習功課,他也自己勤練數學習題。念金門高中時也因有數學科優勢,高二編入男女混合班。考大學時,出於對數學科興趣加上大哥建議,他選填志願考上銘傳大學會計系。 他說,上大學除半工半讀、也兼任金門高中校友會會長,並痛下決心努力念書,以全班前10名畢業,會計本科成績是前5名。後來48位同學有3人考上會計師,他是其中1人。 蔡博丞說,大學他一度起念想回金門當老師,心想也兼可照顧辛苦一輩子的雙親,所以輔修教育學程,大四分發到商職實習薪資8,500元;當時他也獲台灣最大規模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錄取為審查員,起薪3萬多元,也就放棄當老師念頭。 沒想到服役他還是回到金門。本以為金門人回家鄉當兵是爽缺,卻反被「操得半死」,在金防部運輸營兼任彈藥士、行政士、糧粖士官,從早到晚沒得空閒,遇到裝備檢查更是兵慌馬亂,害怕出差錯。2000年金門還發生逃兵事件,全島「雷霆演習」大搜索抓人,一時風聲鶴唳,好在逃兵2天就被逮到移送軍法。 蔡博丞在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從審計部最基層審查員做起,而後升任組長、副理,累積5年多處理上市櫃公司查帳、財務預測報告、外商公司連結報告及公司內控制度等會計專業服務與大陸查帳經驗。 他人生機運重要轉捩點是轉至國內龍頭飲料黑松公司任職,先後擔任國內廠區會計專員、大陸蘇州廠代理會計課長、總公司財務處財務室課長、內稽部主管代理人、會計部主管等職。其間曾有派任蘇州廠會計課長機會,但因故作罷,改為國內廠區會計部服務,不過失之東隅、收之桑榆,不但讓他對國內工廠之運作有了深刻學習,也善用時間準備考試,於2010年考上會計師。 後來適逢2011年國內上市、上櫃及興櫃公司國際財務報導準則(IFRSs)轉換時程,他以黑松總公司會計部主管身分負責推行IFRSs轉換計畫,且兼任內稽部主管代理人,讓他在公司任職4年中,紮穩財務會計的公司實務歷練。且由會計師事務所的審查員,轉換成公司職員的角色,不再僅是外部人檢視公司,反而可由內部來瞭解公司的實際運作,奠定了對公司整體規畫的瞭解。 接著他被招攬出任誠正聯合會計師事務所經理,2年後成為合夥會計師。誠正有30幾位員工、4位會計師。蔡博丞是該所最年輕的會計師,接辦不少複雜繁重個案,得到許多寶貴的中小企業實務經驗。因常常加班到半夜凌晨,次日又得趕早上班,太太不忍心他日夜操勞,去年勸他自行開設會計事務所。 從蔡博丞身上,看得見金門人忠實敦厚、以誠待人的一面。 累積十幾年國際大型會計師事務所、股票上市黑松公司等財務會計實務經驗的蔡博丞,在客戶洽詢財稅簽證、工商登記、帳務代理、企業與個人租稅規劃等業務時,總是耐心熱忱仔細說明,除了客戶最關心的合法節稅問題,他也以透明公開、及對客戶有利的角度著想,向客戶解說簽證會計流程、並明示收費標準,不讓客戶有被亂收費的疑慮。 他加入會計師行列後,除參與台北市會計師公會派任國稅局稽徵所擔任輪值會計師服務一般民眾;亦加入經濟部中小企業處主辦、社團法人中華民國青創總會執行的「提升中小企業財務自主能力計畫」,擔任中小企業諮詢及輔導會計師,這3年的服務機會所得到的充實與滿足,非是平時工作能夠獲得。 蔡博丞的睿騏會計師事務所設在台北市民族西路。其事務所跟上時代潮流,特別建立客戶Line群組,客戶有任何簽證、稅務等疑難雜症可立即在群組反映,蔡博丞與其助理會立即解說,並接續處理,受客戶好評。 蔡博丞其他兄弟似也遺傳對數字與數理演算天分。他大哥蔡世河是銀行分行經理,弟弟蔡世強也是優秀的會計師。3兄弟都從事金融會計行業,各有成就。 蔡博丞現為中華金門同鄉會監事、以及金門縣不動產開發商業同業公會顧問。去年他也開始接受金門在地工商企業委任財務諮詢、財務稅務簽證等案件,希望金門本地工商企業也能享有台北市國際一流的會計師服務。
-
異鄉鬢影
旅台李氏宗親會祭祖 ◎金門旅台李氏宗親會暨雙鯉公共事務會一年一度秋季祭祖,訂11月9日(農曆10月10日)假新北市三重區自強路2段27號4樓金門旅台李氏宗祠舉行,以傳統祭典儀式,供奉五牲菜碗發糕麵線鮮花,由李氏長老代表著長衫馬掛循古禮拜祭「唐廉訪五州節度使隴西郡國公楚珪五山祖」,慶祝五山祖聖誕,並以擲筊(卜杯)方式產生今年新爐主。當天下午轉至三重區龍門路彭園會館舉辦餐聚晚會。 理事長李錫敏表示,今年首度將五山祖聖像與香案移駕會館供與會來賓及旅台李氏裔孫一起參拜,同時提供平安龜給與會所有來賓及李氏裔孫以卜杯儀式乞龜,祈求五山祖福佑事業興順闔家平安。晚會特別邀請母縣知名「圓韵合唱團」演出,以「阮的愛底這」及「阿爸的風吹」兩首歌迎賓,餐會間並頒發李忠興(高中組)、李水煥(大專組)年度獎學金,同時頒發該會年度宗親奉獻獎。 旅台金門珠浦許氏宗親會自強活動 ◎旅台金門珠浦許氏宗親會10月23日舉辦桃園一日遊自強活動,由許火獅理事長率隊,有80名會員宗親參與。活動參訪觀音白沙岬燈塔、永安漁港、石門水庫,並赴平鎮教養院致贈5千元慰問金。晚上於石門玉蘭活魚餐廳與桃園市金門同鄉會洪成美理事長等聯誼餐敘,增進友會鄉親情誼。金門珠浦許氏宗親會於民國79年設立,創會會長許丕華,現有會員360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