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經樂道
-
《星期人物》王若慈-天才鐵餅選手賽場常勝軍
年籍:20歲、旅台第二代 現居:桃園市中壢區 學歷:中原國小、內壢國中、平鎮高中、國立體育大學 賽績:2014、2015全中運鐵餅金牌、2014亞青杯鐵餅賽第4名、2016全大運鐵餅銀牌 金門旅台第二代、現就讀國立體育大學一年級的王若慈是田徑鐵餅擲遠賽長勝軍,她連奪2屆全國中等學校鐵餅金牌、2014年代表國家參加亞洲青年錦標賽獲鐵餅第4名、今年的全國大專院校運動會鐵餅賽銀牌。 王若慈是天才型選手,她小學5年級參加全國小學運動會,靠著身材優勢一舉摘下鉛球賽第2名,一鳴驚人。而後專練鐵餅擲遠,在內壢國中、平鎮高中時期代表學校出賽每戰皆捷、連連拿金牌,成為學校奪牌保證的主將,如今是國家級鐵餅選手,前途看好的體壇明日之星。 王若慈母親是金門烈嶼鄉黃厝村鄉親洪素珍,在桃園市從事不動產仲介有聲有色。父親王重興(上校退役)陸軍官校畢業,分發烈嶼勇士堡營區當中尉輔導長時結識洪素珍,兩人結婚育有一子一女,王若慈傑出的表現家人引以為榮。 引領王若慈踏入體壇的恩師有3位。一位是桃園市中原國小校長鄧振添、與曾是羽球國手的體育老師范姜嘉銘。2009年中原國小為了參加全國小學運動會臨時成軍組織田徑隊,范姜老師慧眼識英雄,相中身材較同齡學童高大的王若慈,臨時抱佛腳,教她練習推鉛球與擲壘球,沒想到王若慈心領神會,才練習幾星期,就在全小運過關斬將勇奪鉛球賽銀牌,且是該校唯一得獎牌者,也建立她參加比賽的信心。 王若慈第3位恩師是內壢國中鐵餅教練李理。李理教練除加強她肌肉重量訓練及投擲技術,還特別著重她身體協調性與臨場穩定度訓練。在李理教練傾力教導下,王若慈代表內壢國中參加全國中等學校運動會,先後得金牌、銅牌;後來代表平鎮高中參加全中運,一年級時拿鐵餅銀牌。2014年4月20日,18歲的王若慈二度代表平鎮高中參加全中運,她奮力擲出43.49佳績勇奪鐵餅金牌,並取得參加亞青杯賽的國手資格。2014年6月15日,第16屆亞洲青年錦標賽在台北市體育場舉行,王若慈在鐵餅第六擲時丟出43.85的成績,雖排名第四,但已創下她個人最佳成績。 去年4月27日,平鎮高中3年級的王若慈,再次於全中運勇奪鐵餅金牌,完成此項比賽2連霸。今年5月初,已保送國立體育大學的王若慈參加在台東市舉行的全國大專院校運動會鐵餅賽,以些微差距小輸她的體育大學學姐,獲得第二名。現在她將目標設定在明年於台北舉行2017世界大學運動會,期望鐵餅擲遠能突破45公尺,為國爭光。 問王若慈為何棄鉛球,改攻鐵餅? 身經百戰的王若慈未脫稚氣答說:「鉛球再怎麼丟,就只能丟十幾公尺;鐵餅卻能擲出幾十公尺,我喜歡看鐵餅飛得遠遠的。」 問她訓練苦不苦?比賽壓力大不大? 王若慈說:「每天早晚要訓練5、6小時,寒暑假與平常例假日也要加緊訓練,即使農曆春節,除夕上午仍得訓練再放假,大年初三又要歸隊繼續訓練,確實很辛苦,國中時常常受不了偷偷哭泣,但想到學校參賽唯一得獎牌的希望就寄託在我身上,就會咬緊牙關加倍努力。」 王若慈說她很享受在田徑場上,觀眾為她加油、全場歡呼的感覺,越有人為她加油打氣,她就越起勁、成績就越好。另一項動力,來自對平鎮高中田徑隊的責任感,平鎮高中的棒球隊與跆拳隊是全國數一數二的勁旅,田徑隊卻很弱,只有她有奪牌實力,她不能讓隊友及學校失望,所以出賽一定全力以赴。也就是這樣的積極態度與責任感、自信心,讓她突破比賽緊繃的壓力,一再勇奪佳績。 王母洪素珍說,若慈雖不在金門出生,但很喜歡金門。若慈小時侯曾陪烈嶼奶奶到金瑞成貢糖店打工,小小年紀的她還會幫忙包裝貢糖。長大的若慈超喜歡抽空回金門度假,而且愛吃金門廣東粥、芋戀肉、蚵嗲、米香、紅龜糕等鄉土小吃,十足是金門的小孩。 洪素珍說,王若慈內壢國中畢業時一度興念要遷籍回金門讀高中,但因考慮訓練、出賽等問題而作罷,否則應可為金門爭取多面鐵餅賽獎牌。不過現在王若慈已設下國立體育大學畢業後的生涯規劃-回金門當鐵餅教練,為金門訓練體育人才。
-
《浯事吾聞》金門街‧念金門
在台灣,已知台北市中正區、新北市板橋區、桃園市八德區、彰化縣鹿港鎮、台中市東勢區、以及高雄市新興區等6個縣市設有「金門街」。 走在他鄉異地的「金門街」,雖然其路名劃設與金門島不見得有直接牽連關係,但身為金門人,總是有點「他鄉故知」的感覺,甚至會下意識的仔細觀察這條「金門街」上,有沒有金門人開設的店家,或有沒有金門人居住在這裡? 台北市的金門街毗鄰公館與台電大樓商圈,位於車水馬龍的中正區羅斯福路3段至水源快速道路之間,是一條鬧中取靜的住宅區。 新北市板橋區的金門街,早年是一片稻田,近浮洲橋,與土城、板橋鬧區僅一橋之隔,並與樹林交界,車程5分鐘內可達樹林火車站、樹林夜市等,行政區劃雖屬板橋區,但離板橋市區府中商圈尚有一段距離,主要生活圈以樹林前站商圈為主,房價也相對較便宜。由於台北市、新北市城區發展快速,此區地價較低,逐漸蓋起公寓及大樓,住民以外地人遷入為主,金門街上也住有一些金門人。 桃園市八德區與台中市東勢區的金門街,只有短短幾條街弄,規模較小。 高雄市新興區的金門街則有民權一路、民生一路、五福一路等綠蔭大道包圍,又毗鄰高雄高商及高雄市文化局園區,區內有多家餐飲美食,交通方便,生活機能周全。 彰化縣鹿港鎮的金門街最有金門味。 鹿港鎮金門街54號,有一座「金門館」,創建於清乾隆五十二年〈西元1787〉。是金門人清代在鹿港的同鄉會館兼廟宇,主祀神明蘇府王爺從金門縣新頭伍德宮分香而來,金門古稱浯洲、浯嶼,故「金門館」又稱「浯江館」。 台灣有三座金門館,分別位於艋舺(萬華)、台南安平及彰化鹿港。鹿港金門館是其中年代最久遠、規模最大者。於民國89年10月25日經指定為彰化縣定古蹟。 館中重要文物為「金門館」門匾,及由開臺進士鄭用錫等人所立的「重建浯江館碑記」石碑,而原供清朝水師班兵移防候船暫居的三川殿內壁畫,乃是將原殘存壁畫依原貌慢慢拼貼而成,也深具歷史意義。金門鄉親若造訪鹿港鎮,不妨前往一遊,憶古追思浯鄉前人偉業。
-
異鄉鬢影
金門籍旅美作家盧秋瑩台北、金門新書發表 ◎金門籍旅美作家盧秋瑩7月2日下午2時,於台北市飛頁書餐廳發表她結合文字與攝影的新書《四季之歌》,並舉辦《四季之歌--關於季節與日常美好》新書講座。第2場《四季之歌》新攝影散文集新書講座,7月9日移回金門,下午2時在「金門花園」舉行,歡迎鄉親參與。 《四季之歌》由遠景出版公司出版。該書記錄一個現代家庭對美國新英格蘭季節與庭園敏銳的觀察與體悟、以愛涵養,和孩子一同成長的珍貴歲月。 台北場:飛頁書餐廳(台北市大安區新生南路二段30巷1-3號。捷運東門站五號出口,直走到新生南路右轉,金華國中旁30巷右轉即可到)。 金門場:金門花園(金門金湖鎮小徑村126號)。 盧秋瑩出生於金門金城鎮賢聚,先後就讀賢庵國小、金湖國小、金湖國中、金門高中、文化大學新聞系。曾任自立報系等媒體影視記者,之後赴美,獲美國麻州愛默生傳播學院媒體藝術碩士。現為自由作家和譯者。著有親子散文《與小猴喝茶:一個現代母親與兒子的甜蜜教養關係》以及攝影散文集《四季之歌》。譯有《一個印第安少年的超真實日記》、《好賊》、《甲骨文:一次占卜現代中國的旅程》、《奇蹟之邦》、《離開悲傷之後》、《抵達真愛之前》等書。喜好音樂、閱讀、簡單生活。目前與丈夫和兒子定居於美國波士頓市郊。
-
《浯事吾聞》離島先試行不在籍投票﹖
台灣金門同鄉會總會長李台山日前揭示總會105年度三大工作計畫:一、爭取台金機票降價。二、籌辦7月在花蓮舉行的兩岸同鄉會聯誼及兩岸三地青少年夏令營活動。三、積極推動不在籍投票離島先行試辦。 其中金門若先試行「不在籍投票」,其正面意義可保障戶籍在金門的旅台鄉親行使公民權益,但因這類鄉親估計3至5萬人,足可影響甚至左右金門選舉結果(金門戶籍人口13萬餘人,常住人口約6萬人),加上金門賄選歪風遲遲無法扭正,選民在異地投票會不會讓賄選者更有上下其手買票的機會,老實說令人憂心。 若以憲法保障公民選舉權角度分析,推行不在籍投票,現在旅居台灣、戶籍仍設在金門的數萬名鄉親可以省下搭機往返、吃住等開銷四、五千元,在台灣就可以投下神聖一票,省時也省力。 中央選委會與法政學者也認為,只要將現行的「戶籍地投票制」變更為「現住地與戶籍地雙軌並行之投票制」,在選前一段時間,開放讓選民自由登記於何處投票(工作地或戶籍地),由選舉人「本人」、「親自」、「在投票日當日」於指定地點投票,即可解決選務技術問題。 修法方面,時代力量立法院黨團今年3月22日提出公民投票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將公民投票年齡下修到18歲,投票門檻改採簡單多數決,另外也增訂不在籍投票相關條文,保障民眾行使投票權。但該草案之不在籍投票對象,僅列舉在營服役軍人、執行勤務警察,因為疾病、身心障礙、生產或受傷而不良於行的人,及在監服刑但未褫奪公權者,並不包括離島公民。 唯公投法之不在籍投票若可過關;選罷法之不在籍投票亦可援引比照修法,尤其離島公民之不在籍投票機會大增。 聯合報今年3月民調,有六成七受訪者贊成實施不在籍投票,顯示社會對不在籍投票有高度共識。但由於過去國民黨在立法院把不在籍投票拉高到修憲層級,民進黨擔心會擴及到海外台商對其不利,不在籍投票一直無法推動。 上月11日立法院內政委員會審查「公民投票法修正草案」,已達成下修投票年齡至18歲及降低提案及連署門檻,以及同意票多於不同意票,且達總選舉人數的1/4,就算公投通過之共識。 不在籍投票民意贊成、選務技術與修法亦可克服,剩下也是最大的障礙仍屬「政治考量」;唯方便更多旅台金門鄉親在異地投票,到底會改善金門賄選歪風?或者會因選舉區域更分散,更難以查察賄選?尚難逆料。
-
《星期人物》陳永盛-連任校長37年教育史空前紀錄
年籍:72歲 現居:桃園市中壢區 學歷:淡江大學、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美國密蘇里州立大學碩士 經歷:金湖國中教師、育達高中教師、組長、主任、校長、現任中華民國商業教育基金會董事長。1989年師鐸獎 台灣任期最久的校長是誰?答案是曾任桃園市私立育達高中校長長達37年的金門人陳永盛。 陳永盛也曾經是全台最年輕的高中職校長、全台首位榮獲師鐸獎的高中職校長、還創下全台首位獲教育部特准可延長校長任期至75歲的空前紀錄。 來自金門縣金湖鎮陳坑(成功)的陳永盛,民國47年823砲戰念金門中學初一,他身上僅攜帶20元,隨大批同學搭登陸艇疏散到台灣,借讀彰化縣員林實驗中學,靠著自己努力向上,一步一腳印在台灣教育界締造多項第一的紀錄,為自己爭氣、為金門爭光。 陳永盛說,人生際遇是奇妙的。823砲戰為金門帶來戰火苦難,但也因為這個危機,有921位金門中學初中部、高中部學生被迫疏散至台灣借讀南北各地省中或初中,這些前線來的貧窮小孩為了求學謀生,吃盡苦頭,但也開了眼界與人生視野,不少人在台灣各行各業出人頭地、有很好的發展。 陳永盛回憶說,他當年僅14歲、念金門中學初一,拎著小包袱、身上僅有20元,懵懵懂懂就跟著同學們疏散來台。在省立高雄中學等候分發借讀學校時,為了好奇看「火車」是啥模樣,學長帶他們幾個初一生到高雄車站附近鐵軌旁蹲在草叢等候,好不容易看見冒著滾滾黑煙的火車轟隆隆駛過,代價是被蚊子叮咬得全身紅腫。 後來分發到員林實驗中學寄讀,幾個金門來的同學湊了2塊錢要買鳳梨解饞,也鬧了經過水果攤卻找不到鳳梨的笑話。因為同學在金門只見過軍用罐頭的圓形切片鳳梨,根本不曉得攤子上帶葉刺的青黃色水果就是鳳梨。 當年員林實驗中學專門收容隨國軍撤退來台的山東流亡學生,校長是國大代表楊展雲。楊校長不脫山東人豪邁本色,安慰十幾個金門借讀學生說:「大家放心,我有飯吃、你們就有飯吃!」在校長默許下,陳永盛等金門學生跟著山東籍同學吃政府供給山東師生的大鍋飯、一起挨擠棲住六人宿舍,每年還公發一套卡其制服、一套運動服。雖然制服膝蓋、屁股常磨破不時得補丁,所幸吃住無虞。 由於沒錢,陳永盛假日都沒外出,跟同學留在校內打籃球打發時間,所以身材練得高大健壯。加上與山東籍授課老師與同學混熟了,陳永盛耳濡目染,講得一口道地山東話,連生吃大蒜、青■、喜吃饅頭麵食等生活習慣,都跟山東老鄉無異,也常被誤認是山東人。 陳永盛借讀員林實驗中學3年,而後直升高中部,雖然生活清苦,過年時與同學張貼「年年難過年年過、處處無家處處家」春聯苦中作樂,但也很珍惜讀書的機會,保持中上成績。 而後就讀於淡江大學數學系、國立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美國密蘇里州立大學教育碩士學位。他曾短暫返回金門任教金湖中學;民國57年9月應育達商職桃園分部聘任數學老師,後調升實習就業輔導處主任。民國65年育達商職桃園分部獨立為育達商職,年僅32歲的陳永盛獲育達創辦人王廣亞賞識拔擢,從主任跳升接任校長,成為當時全國最年輕高中職校長。民國91年育達商職改制為育達高中。一直到102年2月1日,70歲的陳永盛請辭校長辦理退休,結束長達37年的校長生涯,締造教育史空前紀錄。 陳永盛凡事親力親為、充滿幹勁。他治校有成,除廣引優秀師資,更善於營造人無我有的學校特色,於民國91年改制為育達高中時,率先引進大專院校「學群」概念,建置8大教學特區,共有高中部、綜合高中、高職部、實用技能班和進修部5種學制、18個科。一再的改革創新,讓育達高中招生迭創佳績,從最初創校的一科數百名學生,到他退休時,全校學生已達7,500人。 陳永盛辦學成績亮眼,民國78年,台灣省教育廳主動通知,要他填報資料,頒給他教育界最高榮譽的資深優良教師「師鐸獎」。而後他又陸續獲頒94年教育學術團體聯合年會木鐸獎、97年私教協會資深教師至善獎與資深優良教師教育奉獻獎等。並先後出任2屆桃園縣教育會理事長、中華民國商業職業教育學會理事長等要職。 從育達高中退休後,陳永盛續獲委任為中華民國商業教育基金會董事長,繼續在他最熟悉的職業教育領域,貢獻他長達37年的校長治校,及推廣教學經驗。 陳永盛說,沒有823疏散來台就學,就沒有他後來在台灣教育界耀眼的經歷。 早年金門赴台的窮學生,身無分文、見識不多、國語也不標準,與台灣同學相比難免會有自卑感;想要扭轉人生,只有不斷努力、拚命讀書、考上大學才有機會。他很幸運,當年在艱苦環境中堅持下來,如今小有所成。 而每次應邀演講,陳永盛總是大聲說「我是金門人!」,以身為金門人為傲、為榮。
-
異鄉鬢影
宜蘭縣金門同鄉會會員大會 ◎宜蘭縣金門同鄉會25日上午於宜蘭大學米樂餐廳,召開第2屆第3次會員大會,會後並舉辦餐敘及摸彩活動,以活絡鄉親情誼。該會理事長張太白籲請鄉親會員踴躍出席。 宜蘭縣金門同鄉會2010年6月20日成立,創會理事長李增河。第2屆理事長由旅居宜蘭書法名家張太白接任。 台灣金門同鄉會總會在高雄開會 ◎今年3月27日成立的台灣金門同鄉會總會,26日首次南下,於高雄市漢王飯店召開理監事聯席會議,除商討今後總會工作計畫,並凝聚南北各金門同鄉會團結一致、為旅台鄉親服務與發揮建設金門母縣獻策之共識。 台灣金門同鄉會總會甫由總會長李台山率隊,組團參加6月12至14日在廈門舉行的2016海峽論壇暨兩岸金門同鄉會理事長聯席會議。
-
《浯事吾聞》旅台許氏宗親年年盛大祭祖
慎終追遠、祖德流芳!旅台金門珠浦許氏宗親會年年盛大舉行祭祖典禮。 珠浦許氏宗親會是旅台28個金門同鄉會與宗親會中,唯一每年開會員大會時,一併舉行遙祭許姓開國始祖文叔公、開閩始祖左翊將軍元亮公、入浯始祖48、49、50郎公,及明萬曆會試榜首會元許獬等列祖列宗祭典,成為旅台各金門同鄉會社之特色。 旅台許氏宗親祭祖大典,例行於每年農曆6月15日祭拜后湖12世祖許獬(會元祖祭日)舉行。由宗親會理事長許火獅率來自金門與台灣各縣市許氏族親裔孫,遵循古禮設神桌香案,上香、獻花、獻爵、獻饌等,再虔誠俯伏跪拜,遙祭許氏列祖列宗,典禮莊嚴隆重,充分展現金門慎終追遠、敬祖崇禮的美德民風。 旅台許氏宗親會從無到有至今,歷經8任會長,許丕華是創會會長,並前後歷任3屆會長。 據今年初去世的許丕華生前記述,珠浦許氏世居金門,系出開浯始祖50郎,忠輔公派下後翰房,子孫衍蔓鼎盛,人才代代輩出,昔有「十八擔書籠」之美譽。鑑於旅台許氏宗親日益增多,為便聯誼及相互照顧關懷,由他倡議於民國78年7月15日,在立法院康園餐廳成立許氏宗親會籌備會。79年8月5日召開大會成立「金門後湖許氏旅台聯誼會」,推舉許丕華為創會會長,並推當時贊助次子結婚禮金50萬元為會費的新加坡返台僑領許乃斗為名譽理事長。創會時即選定每年農曆6月15日(會元祖祭日)召開會員大會暨祭祖大典。 該會1、2屆會長許丕華、3、4屆會長許全金、5、6屆會長再由許丕華續任、並將會名更改為「金門旅台許氏宗親會」,及改為理監事制。許朝昌接任第7屆理事長。許乃紅第8屆理事長任內,配合《人民團體法》修正,正式向內政部登記立案,並更名「中華民國金門珠浦許氏宗親會」。許清安接任立案後1、2屆理事長、103年8月許火獅接掌第3屆理事長。 連續2年主持祭祖的許火獅理事長期盼有更多女性許氏宗親及金門原鄉的族親加入該會,凝聚並提升該會力量與影響力,做更多公益與回饋故鄉活動。
-
《星期人物》許湧泉─承古創新台灣燈謎學泰斗
年籍:89歲、金城鎮南門人 現居:高雄市苓雅區 學歷:小學5年級、私塾 著作:仙洲謎稿、仙洲謎稿續集。 得獎:1998年高雄漳州文虎基金會第5屆姊妹會榮譽獎、2003年獲該會第九屆文虎獎 虛歲90高齡的許湧泉來自金門,他是台灣燈謎學泰斗,人稱高雄市的謎學不老長青樹! 許湧泉的正式學歷雖只有小學5年級,但他跟隨4位漢學老師在私塾勤學苦讀四書五經多年,紮下深厚國學基礎。又憑著對燈謎的熱情深研細究,在台灣燈謎界自成一家,且長達30年獨領風騷,先後出版《仙洲謎稿》、《仙洲謎稿續集》著作,榮獲1998年高雄漳州文虎基金會第5屆姊妹會榮譽獎、2003年再獲該會最高榮譽第九屆文虎獎。至今,他仍兼任台灣與高雄市謎學研究會常務監事,參與謎會樂此不疲。今年4月底,他還代表台灣謎會,赴福建省晉江市出席一項燈謎會友活動。 許湧泉於1927〈民國16年〉出生,是家中4兄弟的長兄。他小學5年級時日軍占據金門,被迫中斷學業,而後改入私塾專習漢學,先後受教林福鼎、許鯤北、傅晴曦、張維熊等4位老師。好學的許湧泉為彌補之前失學之不足,勤苦自勵,孜孜不倦日背夜誦,從而盡得四位塾師博儒所授,奠定深厚的國學基礎。 民國47年爆發823砲戰,為避戰禍,許湧泉全家遷居台北10年,再移遷高雄市。當時他經營批購文具、日用品雜貨等海運回金門交易為生。由於誠懇老實、做生意童叟無欺,許湧泉自稱「從商為生、不懂奸詐、獲益為難、潦倒一生。」但也足夠養家糊口,俯仰無愧。 1983年,許湧泉56歲時加入高雄市謎學研究會,同年9月中秋節即於意誠堂主燈,其後每逢元宵、中秋,皆受命掛謎出題。1987年7月,在謎學界嶄露頭角的許湧泉受邀於台北「謎匯」月刊開闢「仙洲謎稿」專欄。2006年起改由高雄謎萃接續刊載。直到2013年共出了312期,連續26年未曾中斷。 台灣謎會前會長沈志謙說,台北「謎匯」之「仙洲謎稿」專欄,每期謎作加上揭題、註解、猜者洋洋一千多字,許湧泉連續寫作15年共186期,從未中途停筆或假手他人,且燈謎題題引經據典,字字娓娓道來,功力深厚。 他並推崇許湧泉雖稱從商為生、不懂奸詐、獲益為難、潦倒一生。卻一向出錢出力、熱心助人,且寬以待人、嚴以律己之風令人欽服。並讚揚許湧泉為人光明磊落、守正不阿、沒禁忌、不迷信。善於背誦詩詞名句、音調優雅、鏗鏘有緻。且凡他允諾之事,屆時必定兌現,不會稍忘遺漏。所作燈謎不拐彎、不抹角、引經據典、絲絲入扣。所著仙洲謎稿自成風格,擁有眾多粉絲;先後代表台灣至大陸、新加坡、馬來西亞、香港等地與謎友交流,皆獲良好評價。觀遍兩岸各地謎界,許湧泉無異台灣謎壇奇珍異寶,無人可以取代。 沈志謙還透露七、八十歲的許湧泉好方城之戰,研書作謎之餘,每有邀約雀戰從不拒絕,而且準時赴會,絕不遲到。他的牌品也堪稱第一,不管輸贏如何,從不口出惡言。八圈麻將打下來,總能心平氣和沈著應戰,而且精神奕奕,不顯疲態。 90高齡的許湧泉耳聰目明、且記性奇佳。他還有令人自嘆不如的好酒量,尤其至海外或大陸與謎友交誼敬酒時,他來者不拒豪氣干雲的杯杯盡乾,年輕人也不敢輕攖其鋒;但次日一早,又見他起早健身,毫無宿醉之態。不過回到家裡,他倒是滴酒不沾。 許湧泉歷經戰火試煉、白手起家,其妻陳雅惠(金門東洲人)賢妻良母助益甚多。兩人1953年8月1日在金門結婚,鶼鰈情深,當時許湧泉感賦兩人名字「湧泉雅惠」的藏頭詩:「湧水送流年、泉聲播管絃。雅締山海誓、惠愛證良緣。」留念,展露詩學才情。 2003年為慶祝兩人50年金婚,許湧泉特別收輯「謎匯」月刊中他連載的謎稿,出版「仙洲謎稿」一書以為紀念。取「仙洲」之名,乃是念念不忘金門浯江仙嶼故鄉之意。 2013年8月1日兩人慶祝60年鑽石婚,許湧泉再感賦:「凡庸固陋倍心誠、鑽石婚臨百感生。謎伴親朋皆厚我、人間自幸不虛行。」並於2015年3月出版《仙洲謎稿續集》。浸淫謎學26年獨領風騷,謙謙自抑的許湧泉在書序中也難掩得意,自況「計我『仙洲謎稿』專欄26年,312期。未有前人,不請金氏,自創紀錄。」 「先生博聞強記,有過目不忘之長。四書五經、詩古文辭、古今名篇,無不嫻熟在口。至先生之謎,一如清水芙蓉,未加雕飾,而天然質直,恰似其人。」台灣謎學家周家松如此讚譽許湧泉。 許湧泉年高德劭、夫妻伉儷情深家庭美滿、5名子女各有所成,又於謎學獲崇高榮譽,此生應足矣。
-
異鄉鬢影
桃園市金同會自強活動 ◎桃園市金門同鄉會19日舉行「日月潭一日遊」鄉親自強活動,該會理事長洪成美表示,有6輛遊覽車、2百多位鄉親參加活動。 金門58關懷協會加緊申請立案 ◎金門58關懷協會(原名58金蘭聯誼會)18日晚上在新北市中和區晶豪樓餐廳舉行聯誼,籌備會主委楊夢財並加緊正式名稱《新北市金門58關懷協會》的社團立案申請作業。 李錫奇《本位.洄瀾》個展 ◎國策顧問、金門籍國際版畫家李錫奇甫結束在國立歷史博物館的《本位.色焰》八十回顧展。又即在台北市和平東路一段115號B2郭木生文教基金會美術中心,舉辦《本位.洄瀾》李錫奇個展,展期至6月29日,每周一休館。 楊樹森蟬說夏情聯展 ◎金門籍漂木藝術家楊樹森與楚戈、霍剛、管管、顧炳星、林文昭、葉樹奎、劉曉瑜、蕭德陽等共9位藝術家舉辦《蟬說夏情在林間》聯展,展出版畫、木雕、編織、漂木創作等作品。展址在台北市和平東路2段28號台北時空藝術會場,周三、六、日下午2時至6時開館,展期至6月29日。楊樹森展出版畫【那年】及漂木油彩【人侯】。
-
《浯事吾聞》金門縣精忠衛隊協會成立
從民國55年蔣經國先生指示侍衛長郝柏村從第三士校挑選「金門子弟108位」赴憲校受訓,於當年7月31日至士林總統官邸擔任內衛區衛開始,金門人被選入為早年總統府警衛隊至87年國防部警衛大隊止,擔任官邸金馬人士,共有33梯次1630餘人。 這批鐵衛軍於6月11日,在金門盈春閣餐廳成立《金門縣精忠衛隊協會》。 協會發起人、特勤中心上校督導測驗、訓練組長退役的張鴻飛說:成立協會緣起於去年10月31日在台北大直碧海山莊舉行「總統府警衛隊90周年慶」聯誼餐會時,與會袍澤共憶當年赤膽忠心、同生死共患難的豪情不減,為有一個長久交誼的窗口,藉以相互關心照顧,而發起成立協會。 張鴻飛被推選任籌備會主任委員,旅台主要發起人包括何榮昆、洪國興、蔡忠孝、李碧堯、陳鳳麟。金門主要發起人為許景烈、張峰勳、張福全、林有盛、陳國祥、董明回、王國代、李文開、黃文成、王志雄、許修身、洪天南、及縣議員洪鴻斌等人。 民國10年先總統蔣中正任孫文大元帥行營參謀長時麾下4位近身衛士,是精忠衛隊前驅,13年黃埔創校建軍的衛士隊,是精忠衛隊肇始,至去年屆90年。民國44年整編為「總統府警衛隊」也已一甲子。 金門籍衛士組成的第一代內衛區隊,是民國55年5月中旬,蔣經國先生認為金門人忠貞愛國可靠,指示時任侍衛長郝柏村至金門,從54年創立的第三士校第一期學生共3個中隊450名金門子弟中,挑選身高165公分以上、儀表端正、品德、體能良好、家世清白者共108人,進憲兵學校預士班第36期受訓兩個半月,結訓授以憲兵下士(特種警衛士)任用,分配2-4區隊,每一區隊36人,負責士林官邸內衛區警衛勤務,始有「金門108條好漢」稱號! 民國65年,總統府警衛隊改制為「國防部警衛隊」,原遴選官邸補充衛士作業正規化,以前當衛士不足時,曾由三軍部隊甄選金馬籍人士至官邸接受2個月集訓教育,後開設「國防部警衛士官班」,並從第一期(為12梯次)招生,仍延續傳統於金門獨立招考,但不直接於士校應屆畢業生中遴選,改為直接招生後,由金門士校代訓1年,每期招生60人。再至官邸銜接精訓3個月,掛下士階任用。 至蔣經國總統辭世,均維持僅由金門一地招考特種警衛士之傳統,金門子弟大量於內、侍警體系服務。金門子弟也是歷屆總統貼身保鑣的出產地,因此侍衛系統「金門幫」之名不脛而走。 而「精忠衛隊」之名,緣於蔣經國總統勗勉「國防部警衛隊」的訓詞--《精誠團結一條心、忠貞愛國為領袖》。《精誠》與《忠貞》乃成為該部隊的精神與軍風,並以《精忠》為部隊名。
-
《星期人物》張鴻飛─忠肝義膽五任總統鐵衛官
年籍:65歲、金沙鎮青嶼村 現居:台北市士林區 學歷:官嶼國小、金沙國中、陸軍第三士校、憲兵專修班、陸軍官校憲兵科一期 經歷:台北市金門同鄉會常務理事、金門青嶼張氏宗親會理事長 金門子弟是歷任總統、副總統的鐵衛軍。其中出身金沙鎮青嶼村的張鴻飛,18歲就被選為總統官邸衛士,官至國安局特勤中心上校退伍。他護衛過蔣中正、嚴家淦、蔣經國、李登輝、陳水扁等5位總統,有說不完的總統府鐵衛軍故事。 民國40年出生的張鴻飛是金沙國中第1屆畢業生,因為家貧,沒有再升學。 57年11月27日他進陸軍第三士校,次年快畢業時,總統府警衛隊到士校遴選官邸衛士,經過區隊長、中隊長、大隊長及校長層層淘汰,最後由金防部司令官尹俊親挑一百多人,但總統府警衛隊又說不要了。張鴻飛準備編入兩棲蛙兵當文書士官時,總統府警衛隊又臨時召集原挑中的衛士人選,宣布要派任官邸衛士。張鴻飛等69名入選者至台北縣三重憲兵學校報到受訓3個月,59年3月7日結訓,授中士階,他當時19歲,他們這批也是金門籍子弟遴選到官邸當衛士的第3梯次。 張鴻飛回憶,衛士訓練嚴格辛苦,結訓至官邸報到,竟有數人又被挑身家背景的毛病,硬生生當天就被打回票,改下放憲兵部隊,才18、19歲的金門子弟毫無關係奧援,又無處也不敢申訴抗議,只能含淚默默接受。扣除已當了班長、不願到官邸站衛兵者,該梯次最後剩39人到陽明山中興賓館報到,正式加入衛士行列。 張鴻飛在官邸進修完成高中學歷,並參加丙等及乙等特考及格。民國61年10月他報考陸官憲兵科第1期,65年2月以第1名優異成績畢業,原有留在憲兵學校任校長侍從官機會,後來被調回官邸派任少尉分隊長,負責訓練新衛士。之後擔任嚴家淦總統警衛。70年張鴻飛升任第2區隊長,負責守蔣經國總統七海官邸的天下第一關。其間他憑著優秀的本職學能,手槍、步槍、機槍射擊及拳術比賽都拿第一名傑出表現,72年獲蔣孝勇召見,派他到美國紐約曼哈頓護衛蔣宋美齡老夫人。 但是美國行卻發生不愉快經驗,差點斷送他軍旅前途。 72年7月中旬,他飛往紐約至蔣老夫人宅邸報到,掌權管家的孔二小姐(孔令儀)見他穿米色西裝搭棕色皮靴,嫌他老土「穿著不三不四」。2個月後有天張鴻飛警衛交班,與解姓廚師要下樓休息,兩人在電梯口有說有笑聊天被孔大小姐(孔令凱)撞見,又嫌他整天嘻皮笑臉,喝令他「站好!」還數落說蔣孝勇特別推薦來美國的金門子弟竟然這麼不守規矩。張鴻飛氣不過,在孔大小姐二度喝飭令他站好時,忍不住回嘴:「我是中華民國軍官,是來護衛蔣夫人,妳不是我長官,憑什麼要聽妳的話站好!」他一面回話一面手插腰時,右手摸觸到左輪佩槍,這個無意的動作把孔大小姐嚇壞了,轉頭就跑去向蔣老夫人告狀。 3周後,張鴻飛就被調回七海官邸任區隊長。好在他在一個月內參加聯指部(國安局特勤中心前身)2次考試及警衛組參謀缺考試,都名列第1。先被派去警安組,一個月後即以少校參謀到聯指部報到並占中校缺,成為首位進聯指部的金門子弟,並一待12年,主管督訓特勤,提攜很多金門子弟進聯指部。 另一件讓張鴻飛印象深刻的事,是他擔任七海官邸警衛區隊長,守天下第一關時,一次颱風天有霧視線不清楚,蔣經國長孫女蔣友梅的座車從海總方向駛來,司機忘了打方向燈即直接轉入官邸,結果警察、衛士、警衛軍官等3道關卡火速衝出吹哨攔截,還撒出雞爪釘及鐵刺拒馬才把車攔下,造成一陣緊張虛驚,驚動蔣經國總統。還好司機承認未依規定減速受檢,警衛隊因應變得當,獲頒獎金並記功。 張鴻飛與蔣中正總統最接近的接觸是民國61年農曆大年初一,蔣公到士林官邸「思親亭」思念蔣母王太夫人,信步走到77據點看他們,當時留守官邸的他與金門籍衛士洪國興、陳西湖、謝進興共4人正在油漆房子,這是他們首次見到蔣總統,緊張得直發抖。他最後一次見到蔣公,是61年7月22日,他值午夜勤務,當晚10點多目送2名侍衛架扶著戴著氧氣罩的老蔣總統上車送往榮總。 鐵衛生涯31年,張鴻飛感慨早年的侍衛系統由浙江籍老派侍衛把持。金門籍侍衛心地單純、忠貞愛國、任勞任怨、很可靠又好用,個個也都以當總統衛士自豪,但早期都被當作「忠犬」驅使,被看不起、升遷不易,否則不會只出了楊成仁(金門衛士第1期)、關恩仁(第9期)2位少將。 張鴻飛升上校後接特勤中心督導訓練測驗組組長,原獲當時呂秀蓮副總統2度召見,有機會榮升少將,擔任呂副總統侍衛主任,後因故失之交臂。他於91年辦理退伍。 張鴻飛現任福智文教基金會安全室主任,出於佛緣引介,最近他居間撮合,可望將高達33層樓的「金門大佛」引介至他出生地青嶼村落腳,為故鄉做一件好事。
-
異鄉鬢影
第8屆海峽論壇在福建舉行 ◎第8屆海峽論壇6月12日在福建省舉行,為期一周,以「擴大民間交流、促進融合發展」為主題,突出青年與基層交流,安排論壇大會、青年交流、基層交流、經貿交流等活動。台灣金門同鄉會總會應福建省金門同胞聯誼會之邀,組團前往福建與會;同時在廈門舉行兩岸金門同鄉會理事長聯誼會議。 桃園市金同會館啟動鄉親服務 ◎桃園市金門同鄉會從5月30日起,每周一、三、五,晚上7點到9點開放會館服務鄉親,歡迎鄉親多加利用。會館電話03-4660823、會址:桃園市中壢區晉元路289巷56號。 新竹市金門同鄉會組龍舟隊參賽 ◎新竹市金門同鄉會由陳詩文理事長率領組成龍舟隊,6月5日首次參加新竹市政府在南寮漁港舉辦的端午節龍舟競賽。雖是臨時成軍又首次參賽,但該會男女隊員同心齊力揮汗划槳拚戰,2次社會組賽程都僅以些微差距敗於身強體壯的國中生「佣兵隊」,雖敗猶榮,也拚出空前的團結士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