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經樂道
-
鄉事風雲北縣金門同鄉會40年
走過四十,蘇起慨嘆台灣欠金門太多 「台灣欠金門太多了!」 國安會秘書長蘇起的一句話,迴盪在超過一千五百金門人聚集的會場。 二○○九年四月二十五日,星期六晚間六時三十分,中和市錦和路晶豪樓宴會館三樓,台北縣金門同鄉會成立四十周年紀念聯歡晚會上,稱自己身分並不適合在公開場合露面的國家安全會議秘書長蘇起,在總統馬英九點名之下,要他代表出席致詞。 學者出身,當過陸委會主委的蘇起,顯然有備而來,他放眼金、廈的歷史,道出「廈門富、金門貴」,他說清代的金門島,秀才、進士輩出,比台灣還多;他再回到一九四九年兩岸分離烽火下的金門,「金門人最愛國,沒有金門人的流血、流汗,就沒有中華民國,沒有台灣,而台灣欠金門太多了,藉此向金門鄉親致敬!」 掌聲響起,蘇起也把話鋒帶到卸下武裝,邁向金廈小三通的金門,「金門過去是反攻堡壘,未來是兩岸橋樑」,他強調馬政府上路後,一直在尋思如何幫助金門,加倍挹注對金門建設發展與人民福祉。 從八二三戰役五十周年到台北縣金門同鄉會四十周年,二○○八、二○○九,由黃獻平領航的台北縣金門同鄉會,連續兩年舉辦了超過千人參與超人氣的同鄉盛會;前一次請到副總統蕭萬長,這一次邀來國安會祕書長蘇起及台北縣長周錫瑋、立法委員林德福、張慶忠及金門籍的國策顧問李錫奇、行政院政務委員薛承泰、福建省府代理秘書長楊誠璽,代表下南洋出訪的金門縣長李炷烽出席的縣府參議楊肅池及金門縣議長謝宜璋等人。 貴賓致詞,蘇起打頭陣後,金門出生的行政院政務委員薛承泰接著蘇起的金門歷史,說看金門與台灣的關係不能只看過去的半世紀,必須看到四百年前,鄭成功伐木造船,包括金門人在內的兩萬五千臣民自金門發兵攻打荷蘭人收復台灣,致澎湖、台灣各地處處有金門人的足跡,連「開澎進士」蔡廷蘭、「開台進士」鄭用錫都祖籍金門;金門縣議長謝宜璋強調「沒有金門人的付出,哪有安定的台灣」,他感謝所有出外的鄉親追隨金門精神、帶著金門文化,在台灣的土地上走出金門人的驕傲、金門的價值,讓世人對金門產生尊敬與尊嚴。 「日久他鄉變故鄉」,科技管理博士出身的黃獻平,自二○○六年四月接任台北縣金門同鄉會第十屆理事長,三年來帶著會務團隊不斷思索、努力突破著一個「新同鄉會」、「新同鄉力量」的到來,在台北縣境成立鄉會各服務分處、號召八二三團結大會、表揚模範父親與母親、裝修會所設置會員聯誼中心……。如今,再藉四十周年會慶,把金門人找回來,推出「浯島藝術文化作品聯展」,表揚「模範家庭」,頒發同鄉會「奉獻獎」、「獎助學金」,另外活動也募集捐贈了二千零五十份「台北縣貧困學童愛心便當」,展現的,是金門人的鄉心也是愛心。 台北縣金門同鄉會四十周年慶的頒獎舞台上,「模範家庭」外,另有一支「奉獻獎」隊伍格外受到矚目,張邦育、張維廉、張繼遠、黃應夢、葉耿漢等創會大老、會務大臣一一登台,自蘇起手中接下「奉獻獎」獎座,一個同鄉會走過四十載歲月薪火相傳的故事,也從他們身上被投射、被記得。 聯絡鄉誼,張邦育張維廉回憶同鄉史 「在八二三砲戰期間,金門鄉親大量遷居來台灣,初入台灣人生地不熟,設戶籍、找房子、謀職業,甚至子女的升學、轉學都要鄉親來幫忙;當時金門同鄉會創始人之一張維廉先生,因先到台灣四年,並任教於台北縣,義不容辭充當『識途老馬』的任務,課餘之暇,協助安頓鄉親,更是不遺餘力」,二○○六年出版的《烽火鄉情:張邦育回憶錄》書中,張邦育回顧台北縣金門同鄉會的一段創會史,提到張維廉、也提到陳玉堂,「當時是由一位退休的老縣長陳玉堂先生,基於同鄉情誼,率先推動成立『台北、金門同鄉會』,同時出任首任的會長,直到後來台北市升格為院轄市,位於台北縣的鄉親,不得不另起爐灶,自立同鄉會組織,五十九年九月六日『台北縣金門同鄉會』正式成立,由歸僑陳宗炯先生出任第一屆理事長,張輝東先生出任總幹事」。 脫離「台北金門同鄉會」、一九七○年獨立創會的「台北縣金門同鄉會」,張邦育回憶當初立有「三不」政策,「同鄉會不收會員費,不浪費金錢,不拒絕為鄉親服務」,會員數很快達到一千多人,第四屆時正式成立大專獎學金及出版《鄉訊》會刊,至今已出了四十九期,「是金門旅台同鄉會中,發行鄉訊最早,也最為普及,內容編輯精采用心,發行對象則遠及南洋地區,歷年來對聯絡旅台鄉親情誼,功不可沒」。 一九七三,全球爆發石油危機那年自金門來台發展、後經營東光船務公司的張邦育,前後於一九八七、一九九一,兩度擔任台北縣金門同鄉會第六屆、第七屆理事長,再於一九九六年初交棒給張繼遠。 關於台北縣金門同鄉會的滄桑史,較張邦育更早來台,也當過理事長的張維廉,二○○九年元月出版八十自述《浮生掠影》回憶錄,更進一步爬梳道,面對八二三戰後不斷湧向台灣的金門人需要一互助性同鄉組織,「於是鄉親提議組織台北市、台北縣聯合同鄉會,敬請退休的老縣長陳玉堂來主持,他自金門縣長退休即遷台,在台北市中華路創辦金湖旅社、方便歸僑及同鄉住宿。後來成立後的金門會館即假旅社辦公,是華僑及鄉親聯絡的樞紐。但是,民國五十六年七月一日,台北市升格為院轄市,規定縣市必須劃分,台北縣只好於五十九年另起爐灶於永和成立同鄉會」;自陳宗炯、張實芳接任一、二屆理事長,再到第三屆的蔡聯銘中途遷移香港,遺下兩年任期,頓使同鄉會群龍無首、會務未能推展,在第二屆理事長張實芳及總幹事張輝東的一再登門勸說下,張維廉才勉予接下理事長一職,但也開出了四個接受的條件,一、必須依照人民團體組織規章、開大會重新改選;二、出刊同鄉會訊公告周知;三、勸募大專獎學金;四、年度配合市公所冬令救濟。 金門遷居台灣的人口,北部以中和、永和及三重市最多,因此台北縣金門同鄉會的會址才選定在永和市的永和路,此會所購置經費是歷前三屆理事長共同募集而來,尚積欠尾款是張維廉就任第四屆理事後才結清,並在任內籌款加建六樓為會議廳。 從金門來台,在永和市網溪國小任教了二十八年、一九八三年退休的張維廉,在台北縣金門同鄉會理事長任內的另一貢獻,無疑就是創辦會刊《鄉訊》,並於第五期開始找來金門文史研究先驅張榮強(張淼)接任主編,大量刊載文史篇章,開啟金門文史研究風氣。 服務歲月,歷創立開創發展三個時期 台北縣金門同鄉會四十年,細數創會功臣,現任名譽理事長張邦育「感恩陳宗炯、張實芳、蔡蔭堂、許乃琛、張輝東、邱自泉、陳振東、李逢時、黃應夢、蔡聯銘等創會元老的先知卓見,將離鄉遊子的心緊緊相繫。 張邦育回顧同鄉會走過的人與事、為同鄉服務的歲月,「包羅萬象,舉凡婚喪喜慶、各種證明、為歸國鄉僑代辦往返金門手續、代排機位船位等等都包括。但因政府服務功能的擴大,金門地區解除戒嚴與軍管,所以,同鄉會服務項目,亦隨之簡化。但原來的四大工作仍堅持不變。四大工作項目之一,即是:獎學金的發放。係創會元老張實芳、陳福海、胡水忠、王裕中、張邦育等,為鼓勵金門旅外學子努力向學,激發其進取心,替金門家鄉爭光」、「同鄉會於七十一年,發動大專獎學金基金募款時,受到鄉親熱烈的響應、支持,紛紛慷慨解囊。該基金從初期新台幣一百萬,歷年來經熱心人士不斷捐贈,迄今已有新台幣三百餘萬元(作為不可動的基金),定存於銀行,以孳息支付每學期二十名大專學生的獎學金。但因近年來銀行利息低,基金利息已不敷年度應用,都由同鄉會幾位熱心鄉親認捐,如葉耿漢、黃庭檄和我本人,每年固定認養其中部分名額」、「此外有關鄉親的急難慰助,當時設立仁愛基金為新台幣五十一萬五百元。凡是鄉親家庭經濟陷入困頓,為及時加以援手,助其度過難關,發揮鄉親扶持之愛心。而每逢春節,固定慰問北縣低收入戶及長期住院療養之鄉親,慰問金雖不多,但可及時溫暖他們孤寂的心。因基金數量不足,每年度均須依賴熱心鄉親捐助。」 另一位名譽理事長張維廉回溯四十年,將台北縣金門同鄉會的發展歸納為「創立期」、「開創期」與「發展期」等三個時期: 第一階段:創立期(1970-1979),由歸僑陳宗炯、張實芳以及總幹事張輝東等人籌組同鄉會。第一屆理事長是陳宗炯、第二屆張實芳、第三屆蔡聯銘,這個階段的會務主要是急難慰助、排難解紛、鄉僑籍貫證明、電話詢問等事項。 第二階段:開創期(1979-2006),這一階段由第四屆理事長張維廉,除將上述會務全力推行外,並創刊(鄉訊)會刊、聯絡海內外鄉誼、報導家鄉訊息、介紹傑出鄉親事蹟等。建立大專同學獎學金,表揚學業優良同學。第五屆理事長陳明南,上任未久仙逝。第六、七屆理事長張邦育在既有的基礎上大為躍進,增益獎學金金額,每年歲末發慰問金給台北縣低收入戶及住療養院的鄉親。第八、九屆理事長張繼遠,除加上述的會務外,經常舉辦鄉親海外的旅遊活動。 第三階段:發展期(2006-迄今),第十屆理事長黃獻平,年輕有為、衝勁十足、拓展會務:如鄉訊改版,加大版面(全面彩色印刷):表揚模範父親、模範母親、模範家庭、傑出金門旅台精英獎:舉辦823紀念活動、鄉親書畫展等等。並擴大辦理會員大會、經常於節慶舉行活動,聯絡鄉誼。由會員制改變為會員代表遴選制、增設服務處、加強服務鄉親……等等。由點、線到全方面的關懷同鄉,化被動為主動。 展望未來,挑戰下一個新同鄉會時代 金門旅台十二個同鄉會團體中,台北縣與台北市兩個金門同鄉會是成立最早、會員數最多與資源最豐富的兩大「龍頭」;台北縣在各界的祝福與期待聲中度過了四十歲生日。 走過四十、迎接時代,名譽理事長張邦育期許十二個同鄉會「組織一個總會,必能擴大金門人的力量,有了龐大的力量之後,我們的發言才具影響力」;總幹事許志忠論述旅台金門同鄉會的時代使命,要同鄉會放眼兩岸鄉情、互信機制的建立,將鄉誼再擴大到經濟、文化、學術等合作層面;理事長黃獻平也盼望擔負起為台灣金門同鄉總會、世界金門同鄉總會催生的推手重責,更要號召「更多人的參與投入,培育優秀志工,鼓勵年輕人參與會務的服務行列」。 四十年、歷十屆,多少旅外鄉親的奉獻參與,台北縣金門同鄉會,走過漫長的鄉情歲月,也正接受新同鄉會時代的鄉情挑戰。
-
星月無盡上映了─鄉訊催化金門人的熱情能量
斥資三千萬元的電影《星月無盡》昨(周五)在全台二十八家戲院開始熱映了,票房是否拉出長紅,放映的第一周即可見真章。 感於金門社會逐漸消失的「創意」與「熱情」能量可能在一部電影身上重新點燃、爆發,過去二十個月來,《金門日報‧鄉訊》運用了不少篇幅聚焦《星月無盡》的拍攝、製作訊息,也傳達了面臨發行資金不足致電影完成兩年仍無法上院線的困境。經《鄉訊》鍥而不捨的報導,終產生催化作用,建設公司的賴董、金門青嶼旅台企業家張輝明、張國威在去年底共同集資砸下超過一千五百萬元的發行經費救急,終讓《星月無盡》起飛。 張國威說的,「我完全是被鄉訊凝聚鄉情的報導所感動,才決定動員鄉親支持投資電影《星月無盡》的,而最重要的是,從這部電影裡看到了金門的機會!」
-
兩岸書畫攝影展─許伯欽自廈抵台參展也觀影
繼三月間的《和平金門──華人百位國畫家彩瓷聯展》後,又有《兩岸書畫攝影展》在台北登場。 由廈門市金門同胞聯誼會與台北市山癡畫會等兩岸七個團體共同舉辦的《兩岸書畫攝影展》,四月二十日在台北市吉林路一一○號的吉林藝廊開幕,金門籍的山癡畫會會長李沃源及專程經小三通中轉抵台的廈門市金門同胞聯誼會常務副會長許伯欽等人參與揭展。 本身也是書畫家的許伯欽,台北停留期間,四月二十一日晚也應邀到信義威秀影城參與金門電影《星月無盡》首映會;而在他之前的三月十七日,自福州來的福建省金門同胞聯誼會會長陳慶元也在同地點觀賞了《星月無盡》試映會。兩位大陸金門同鄉團體領導,都結下「星月緣」。
-
電影星月無盡音樂總監李子恆一曲燕尾渡星月
「我在飛/我在飛/飛了千年未停歇/我在飛 我在飛/再飛千年亦無悔/我有星 我有月/星月風雲一闋闋/我有夢 我有知覺/夢覺春秋一回回/我以重重 我以疊疊/海闊天空 賦予歲月/我以斑駁 我以瑰偉/無限光陰 盟予誓約/我在飛 我在飛 飛了千年歇予誰/我在飛 我在飛/再飛千年亦無悔」。─李子恆《燕尾》(電影星月無盡主題曲) 電影《星月無盡》裡﹐飾演「得月」的女主角楊貴媚坐在古厝工作室彩陶﹑陷入青春歲月與台灣來島上軍旅的中尉輔導長「趙東麟」一段淒美﹑未能圓夢的記憶﹔此時﹐電影主題曲《燕尾》響起﹐「我在飛 我在飛」的歌聲﹐抓住﹑扣合了「得月」的心境。 很能打動人心的一幕﹐李子恆詞曲﹑陳品穎主唱的《燕尾》。 未事先約定﹑心有靈犀的感應。李子恆以金門家鄉獨有的閩南建築語彙「燕尾」開始構思《燕尾》這首歌時﹐正是唐振瑜導演的《星月無盡》在金門開拍的二○○六年。但李﹑唐互不相識﹔這首歌也不是為《星月無盡》而作﹐因為李子恆並不知道有這部電影正在拍攝。他把《燕尾》放著﹐幾度拿出來修潤﹐準備收錄在為金門所作的《月光海峽》專輯內。二○○九年元月﹐唐導重回金門為《星月無盡》補回憶戲份﹐剛好李子恆也回金門﹐經共同的友人牽線﹐一通電話敲定李子恆擔任《星月無盡》的音樂總監。 折返台北﹐李﹑唐約在白金錄音間聽歌﹐聽到《燕尾》的瞬間﹐唐導心裡已有了譜﹐「主題曲出來了﹗」 因為《星月無盡》的緣故﹔李子恆再次登上《鄉訊‧星期人物》﹔前一次是十四年前﹑一九九五年六月十七日﹐〈李子恆完成鄧麗君的『星願』〉。 李子恆原籍古寧頭北山﹑一九五六年八月一日出生於金門金湖鎮瓊林村一四九號﹐父李朝奈﹑母蔡淑女。李家四兄弟姐妹中﹐李子恆排行老三。一九七一年金沙國中畢業﹐渡台考取桃園楊梅高中﹐也曾轉到金門高中就學半年﹐再回楊梅完成高中學業﹐之後入讀國立藝專美工科。 一九七八年﹐二十二歲時在台南空軍機場服役時的李子恆即已詞曲出《秋蟬》這首歌﹐「聽我把春水叫寒﹐看我把綠葉催黃﹐誰道秋下一心愁﹐煙波林野意幽幽﹐花落紅花落紅﹐紅了楓紅了楓……」﹐一九八○年由徐曉菁﹑楊芳儀以二重唱唱紅的《秋蟬》﹐二十多年後﹐依然是經典民歌票選的第一名。成名曲《秋蟬》外﹐李子恆迄今所作的近五百首作品中﹐知名的還有《星星知我心》﹑《歲月》﹑《憶芙蓉》﹑《我是個很容易掏心的人》﹑《情難枕》﹑《紅青蜓》等等﹔一九九三年﹐李子恆以《牽手》摘下第五屆金曲獎最佳作詞獎﹐「因為愛著你的愛﹐因為夢著你的夢﹐所以悲傷著你的悲傷﹐幸福著你的幸福……」﹐蘇芮唱紅的《牽手》﹐即使過了十六年﹐目前民視八點檔大戲《娘家》仍拿它作為片尾主題曲﹐每到晚上十點戲結束前《牽手》的歌聲就在大街小巷響起。 作為兩岸知名音樂家的背後﹐李子恆的心內從未忘記故鄉。一九九一年﹐他為金馬人反二度戒嚴民主運動的主題歌《金馬查某》譜曲﹔一九九五年﹐他為金門百姓電影「單打雙不打》的主題歌《燈》譜曲﹔一九九八年﹐他為金門的「烽火歲月番薯情」活動作了首《番薯情》的歌﹐「小漢的夢是一區番薯園﹐有春天啊有霜﹐番薯的心是這樣軟﹐愈艱苦愈能生存﹐故鄉的情是一滴番薯奶﹐尚歹洗啊久長……」﹐《番薯情》的歌聲﹐打動島內到島外無數顆金門人心靈﹐不會唱也會吟。來自南管高手的父親李朝奈啟蒙﹐自小植入音樂細胞的李子恆﹐為現代流行音樂作出貢獻﹐且心繫家鄉情感﹐讓他於二○○八年得到「文藝類八二三戰後金門旅台菁英獎」﹔只念了半年的母校金門高中﹐二○○九年五月校慶時也將頒給他「傑出校友」獎座。 至少看了二十遍片長九十六分鐘的《星月無盡》毛片﹐才配上電影主題曲《燕尾》也與鐘興民合作完成電影編曲﹑配樂工作﹐李子恆感覺到自己與故鄉的距離越來越近﹐二○○九年內﹐除了會完成《星月無盡》電影原聲帶的製作﹑發行外﹐一張收錄七首自行創作﹑定名為《月峽海峽─五十鄉愁》的專輯也會趕在年底前推出。 「我在飛/我在飛……」﹐李子恆﹐金門來的歌者﹐一曲《燕尾》渡星月。
-
星月無盡全台熱映讓夢想起飛
金門電影《星月無盡》放映前後系列報導二之二﹕首映會篇 星月無盡,信義威秀首映會衝高人氣 一個島嶼能有多大 一個夢想能有多遠 留在一座小島的夢 等待星月無盡的愛 無論離去或是留下 都是難以忘懷的青‧春‧時‧光…… 詩一般的宣傳語言,列在電影海報上,也印在首映典禮的請柬上。 全台跑透透,從外島到本島,大學校園到民間社團,近百場二十分鐘二十六秒的Demo試映會;回到台北,信義威秀影城,九十六分鐘完整片,三月十七日媒體與影評人試映會,四月十六日影迷特映會之後,接續就是四月二十一日晚上七點十五分準時開演的《星月無盡》首映會。 首映會的人氣、迴響,也將牽動著四月二十四日起全台二十八家戲院聯映的氣氛。 金門縣長李炷烽、縣議長謝宜璋會專程自電影的「原鄉」金門飛來台北,同時現身? 台北市長郝龍斌會帶他曾軍旅金門的父親郝柏村如約來看電影? 以《海角七號》締造國片票房奇蹟的年輕導演魏德聖會來為他的影視啟蒙師、也是老東家的唐振瑜所拍的《星月無盡》宣傳站台? 金馬影后、《星月無盡》殺青後即消失的女主角楊貴媚會來? 以《秋蟬》獲票選為經典民歌第一名、也係《星月無盡》音樂總監的金門籍音樂家李子恆趕得及從錄音室抽身到現場? 晚間六點三十分到七點,都到了。 宛如「金馬獎」走星光大道的首映典禮。三百人沿著階梯而上,走入松壽路20號的台北信義威秀影城第十三廳。遠道而來的,是全盛時期十多家戲院,當今卻無任何一家戲院可供看戲的金門鄉親;金門縣長李炷烽偕夫人吳麗鳳及縣府各局室主管包括文化局長李錫隆、社會局長許乃權等十多人,特別喜愛詩人鄭愁予「寂寞的人坐著看花」一詩的縣議長謝宜璋則單槍匹馬赴會;金門國家公園處長曾偉宏帶著課長黃子娟而來,國策顧問李錫奇與三位金門縣政顧問楊肅元、黃怡騰、許丕華一道進場,任職於金門陶瓷廠的藝術家盧根及廈門市金門同胞聯誼會常務副會長許伯欽等同鄉用來回近四千元的機票換取一場票價二百一十元的電影。 來自金門的一群,以行動表達了對《星月無盡》的愛。 金門之外,台北市長郝龍斌及他的父親郝柏村、台北市文化局長李永萍、新聞局電影處處長陳志寬等身在台北的一分子,也都來相挺《星月無盡》並進行島鄉與城市的對話交流。 任教於屏東教育大學、主持南方文史工作室的鄭水萍自高雄乘高鐵趕來,彰化縣文化局長林田富也代表唐導故鄉的鄉親來加油打氣。 有多久沒看電影了?「海角熱」掀起無分男女老幼重新走進戲院看國片的熱潮,但這一切會是如曇花一現的光景?呈現在眼前的《星月無盡》,北、中、南奔走的大大小小試映會聚集二萬人次參與,各部落格串連拉出直逼二百萬筆的搜尋資料,包括過去不放映國片的「微風國賓」在內的二十八家戲院紛紛加入……。《星月無盡》,再一次映現了國片發光發熱的可能。 支持國片,海角七號導演魏德聖站台 「星月無盡,我看了兩遍了,每一次看都感動」,從金門到台北,前後看了兩次《星月無盡》試片的金門縣長李炷烽,在首映典禮致詞,以電影原島的主人心情,道出了他的感動作用,金門縣政府也為了透過影像藝術行銷金門,購買了三千六百張電影票,分送二十六個八二三戰役戰友協會分會的金門老兵、二十五個縣市的首長、十個金門旅台同鄉會等團體,李炷烽期望「星月」遍照每一個角落,「支持國片,支持金門!」 金門縣議長謝宜璋出生於電影中回憶戲份拍攝的料羅老街,影片重現的草綠服大軍、冰果室、撞球間,在在都是他的熟悉記憶,因此,他對《星月無盡》自是懷抱一份深情與期待,盼望著藉助電影力量,重現老街的風華,提振金門觀光。 台北市長郝龍斌有個一九五八年八二三砲戰時在金門擔任師長的父親郝柏村,見證了一段軍民情感互動的戰地年代,讓這對父子決定攜手走入電影院觀看《星月無盡》。十萬大軍的「留金歲月」,「戰地情緣」的戲碼不斷發生,「金門老兵,個個都能道出一段當年他與阿美、阿雪的羅曼史,甚至就連已經坐著搖椅慢慢搖搖的郝伯伯,至今在小金門仍流傳著他的一段佳話」,參與投資《星月無盡》的金門企業家張國威在一篇文章上點出了令人好奇、未經證實的情節;首映典禮上,在場也有位「郝伯伯」──郝柏村,眾人目光期盼下,「郝伯伯」不願上台說話,但以微笑示意要大家跟他一樣支持《星月無盡》;郝柏村的兒子郝龍斌在致詞時表示,竭誠歡迎自金門取材、拍攝的電影《星月無盡》在台北放映,間接讓台北市民也能透過電影認識金門、開展城鄉對流。郝氏父子聯袂觀影,騷動影城,翌日《聯合報》影劇版「星話題」寫道「難得在電影首映場合出現的郝柏村,昨晚和兒子台北市長郝龍斌一起參加《星月無盡》首映,因為該片以一九七○年代的金門為背景,而郝柏村當年曾在金門擔任第九師師長,所以想藉影片回味金門風情」。 「我在台北流浪的那幾年,唐導是第一個收留我的人」,導演《海角七號》大賣的魏德聖,在為《星月無盡》首映會站台時,首次公開說出他與唐振瑜導演的關係,初入影視這一行,他在唐導主持的新泛亞多媒體傳播公司工作了一年多,深知拍片的苦,又消遣唐導與他都因拍片背負過巨大債務差點「跑路」,魏德聖說《海角七號》是因拍出市井小民的故事才引起共鳴,而「國片」就應該講我們台灣各地的故事,觀眾才有認同感,拿到國際放映時也才能讓國外的觀眾看到台灣的特色;至今還沒到過金門的魏德聖,說他已從《星月無盡》看到了一個很美的金門,也發揮了從各地、從不同角度表現台灣電影的特色,他希望大家也能以支持《海角七號》的熱情支持《星月無盡》,共同為國片加油。 金馬光環,女主角楊貴媚現身來加持 「不是兩段,而是三段情!」在《星月無盡》裡飾演「得月」的女主角楊貴媚,盛裝出席首映會,成了全場明星中的焦點,她還「糾正」了主持人所指片中有「兩段情」的說法,她說還有一段是與軍人戀情無法圓滿,情感遭遺棄的「瘋女阿美」故事;「唐導拍得很用心用情,《星月無盡》是一部好看的電影!」金馬獎影后楊貴媚是二○○六年十一月,接受唐導的《星月無盡》邀請,與飾演「星君」的陳意涵、「阿浯」的吳中天,「阿勁」的陳正偉及「翰威」黃士元等演員共赴金門拍戲,十一月十日在電影象徵地標水頭村的開鏡典禮,二○○五年金馬獎影后楊貴媚與陳意涵騎著鴛鴦馬出場,重現「金馬」光環。出道很早,於國共「單打雙不打」冷戰砲擊時期即到過金門勞軍的楊貴媚,迄今難忘曾在勞軍夜爬上建築物二樓欲觀看共軍砲擊卻給國軍緊急喝止拉下的戰地一幕,也難忘不勝酒力被司令官用高粱灌醉的窘態,許多年以後,她再舊地重遊及拍片,讓她終於有時間走完所有觀光景點,「金門的阿兵哥變少了,但建築物變漂亮了!」拍戲停留期間,總有金門人、觀光客向她索簽名、要求合照,她則開口、閉口介紹貢糖、鋼刀和高粱酒,連路邊攤的「蚵嗲」都讚不絕口,她簡直成了金門的觀光「得月」大使。《星月無盡」裡演「得月」的楊貴媚,與軍人的戀情被阻絕、隔斷後,將思念的情感宣洩在陶藝彩繪上,畫面從排拒人物到畫出人物,勾勒出她漸走出幽閉的心靈;走出戲外,楊貴媚也爆料劇中彩繪一幕,「我畫假的啦,只有沾水,不然好好的作品就被我破壞了!」那麼,戲裡「得月」所揮灑的陶藝出自何人之手?答案是「浯州陶藝」王明宗的作品。 二○○六年第一階段拍攝的《星月無盡》幾位主角,戲拍完後,星散各地,曾以《指尖的重量》入圍金馬獎最佳男配角及最佳新人獎的《星月無盡》中的文史工作者「阿浯」吳中天當兵去了,獵得「星君」芳心的台灣阿兵哥「翰威」黃士元到美國念傳播碩士去了;他們都無法參加歷兩年才籌足資金發行的電影首映會。能夠赴約的,除了「得月」楊貴媚、「星君」陳意涵,「阿勁」陳正偉等原始班底外,還有在第二階段回憶戲份才現身的年輕「得月」亞里、「東麟」唐豐、「阿雪」幃幃演出搞笑「天兵」的馬國畢以及《大學生了沒》的阿達、逸祥、陽光、俏皮、大野、李飛等人。「兩代」演員中,拍攝過程也發生不少趣事,譬如曾在二○○六年鬧緋聞的馬國畢與幃幃,竟又在台北飛金門的班機上相遇,互問「到金門作啥?」直到下了飛機才知兩人要演對手戲──「伙伕兵」馬國畢要追求冰果西施「阿雪」幃幃;自周美玲導演的《刺青》竄起,近來又因《單車上路》、《痞子英雄》走紅的陳意涵,也絲毫不知兩年前參與的《星月無盡》又找來《大學生了沒》節目的阿達等人補了段戲,以致見面時互相「吐槽」,阿達說沒看過陳意涵的《單車上路》,陳意涵也「哼」地一聲,說「那我也沒看過《大學生了沒》!」 唐導把一群原本可能互不相識,也沒有交集的演員,分批集合到金門演出《星月無盡》,卻也意外擦出金門情感火花,每個人都說愛上了金門,每個人也都能在電影的媒體記者會,首映會上道出一段金門故事。 金門電影,守住界限突破界限熱映中 四月二十一日,《星月無盡》首映會掀起觀影熱度後;昨天──四月二十四日,《星月無盡》在全台二十八家戲院同步熱映了,試映會期間,預售出的五千張票及包括金門烈嶼公共事務協會等同鄉、企業團體的包場,已讓人嗅出這部砸下三千萬元資金,單是廣告宣傳預算就用了七百萬元的電影的可能「發燒效應」。 被《星月無盡》劇情打動,才參與投資製片的金門籍三采文化集團經營者張輝明連看了三遍片長九十六分鐘的電影,他有感而發道「星月無盡述說的,就像是我個人,也傳遞了千千萬個人的青春夢,金門這個小島,承載著每一個島民,如星月般無盡的愛,星月無盡,小島無盡,愛也無盡」。 任教於屏東教育大學,常經小三通出入金廈的台灣籍文史學者鄭水萍,在屏東看過試片,又專程從高雄到台北威秀影城看《星月無盡》首映,他以「守住界限,突破界限」論述,評價這部電影,「金門是一個島,島在空間上有界限,但是大海是流動的,通向無限。金門自古以來到現在是多方面的界面,此時此刻《星月無盡》上演代表著一種金門人、台灣人在內在、外在空間的有限世界,追求突破溝通各種界限、極限、無限的宇宙觀──『有人留下來,有人走向世界,令人思考『守住界限』,突破界限的哲思十分深刻精采」。 「一個島嶼能有多大,一個夢想能有多遠」。《星月無盡》,全台放映中,正努力突破界線,讓夢想起飛!
-
候選人星月無盡─唐導加油國片加油金門加油
幾乎每一場《星月無盡》試映會的最後,都會出現這樣的「加油」聲。彷彿是一場全國性的激烈選戰,候選人的名字叫《星月無盡》,或乾脆叫它是「金門」,是否能凝聚人氣催票成功「高票」出線,四月二十四日見真章。 當下金門,似乎甚麼都缺,但就缺「創意」與「熱情」。一部在金門拍攝、金門人參與推動的《星月無盡》,從拍攝到試映過程,意外喚起島內外金門人的熱情相挺,像烈嶼協會的律師吳奎新及林翠雲等人集資五萬元「包場」,傳達了這份盛情。與其說大家在支持電影,不如說是在支持金門,支持一個共同的夢想。 我們將《星月無盡》試映期間蓄積的熱情、感動力量,寫在這一、二周的《鄉訊》。四月二十四日晚場起,請進入戲院支持「候選人」─《星月無盡》!
-
北縣同鄉慶四十─下周末中和晶豪樓盛大舉行
台北縣金門同鄉會邁入四十歲了。 去年完成千人參與的八二三戰役五十周年紀念大會後,台北縣金門同鄉會今年邁向創會四十周年,在理事長黃獻平帶領下,四十周年紀念活動與會員大會一併舉行,設定「母親節表揚模範家庭」及「全民國防教育」兩大主題。 台北縣金門同鄉會成立四十周年紀念活動暨第十屆第四次會員大會,定四月二十五日(星期六)下午二時起在晶豪樓餐館(中和市錦和路338號三樓)盛大召開,預計將超過一千五百人與會,會中也將試映推廣金門電影《星月無盡》,歡迎各界鄉親熱情參與。
-
出生於金沙鎮青嶼村‧誠邦營造公司總經理張國威星月發光國片發威
去年十月,一位台灣朋友拿著金門日報鄉訊版給我看,〈海角七號已出航‧星月無盡待發光〉,那是記者先生在為《星月無盡》催生的消息,他眼見唐振瑜導演為金門製造一個海角恆春的契機,卻為了後製資金不足而上不了片,深感痛心!他呼籲金門鄉親應該站出來,「因為這是開放觀光以來金門熱銷的最好機會。我那朋友問我一句『你們金門人團結嗎?』我想是的!『你有看過那一個縣市在選舉時,百分之九十七都投給同一個政黨的嗎?』我這樣回答他;其實我當然知道那是兩回事」、「我們金門人一向吃苦耐勞,胼手胝足白手創業。成就非凡,令人稱羨者比比皆是,尤其南洋地區更甚,只是直到今天為止,大家都還沒看過金門人為我們母親島嶼的發展,大團結的感人場面,倒是眾多默默耕耘的個體戶,站在不同崗位犧牲奉獻,聲嘶力竭,他們渴望金門能夠有那麼一天,成為全世界的焦點,更能夠讓中央政府正視我們,只可惜分散力量小!」、「早年的金門海盜猖獗,接著戰亂時期烽火連天,軍管期間草木皆兵,好不容易解除戒嚴、民進黨執政就想把我們丟給共產黨、每一位總統候選人對金門的承諾從不實現,難道這就是金門人的宿命?還是他們看準金門人好欺負?」、「好幾次我也想跳出來聲援,只想到勢單力薄也是沒用,這次有感於鄉訊的號召,我奔走於幾位金門同學之間,終於成全了這個機會。」、「唐導演有感於大家的熱情支持,特別率隊重回金門現場,誓言要把部分情節拍得更完美!加拍期間,我看到所有鄉親傾力相助,情義相挺,要啥有啥,就連劇中導演最擔心的金門牛都完全配合演出,沒有NG,一次OK。」、「現在大功告成,第一次試映會三月十七日,在華納威秀演出,影評叫好之程度,超越《海角七號》,各影音網站反應熱烈,幾回衝上奇摩首頁。在試映會完畢,我當場聽到有幾個人與導演的對話『我沒去過金門,我不知道金門竟然這麼美!』『本來今年公司旅遊計畫去花蓮,現在我決定改先去金門!』好高興!回響來得這麼快、這麼直接。』唐導提醒我們:再好的影片要想造成賣座熱潮,必須先要強而有力的廣告宣傳,我們沒有大製片商的廣告預算,就要像魏德聖導演一樣,一步一腳印走遍校園,到處試映,畢竟絕大部份觀眾都是接受推薦而來,所以第一週的票房,決定未來賣座的成績。」、「我想現在正是展現我們金門人大團結的時候,一定要讓《星月無盡》一炮而紅,帶動金門發光發熱,讓別人看見現在金門人發威的力量,讓南洋的金僑感動!進而大力返鄉投入建設大業,讓二十多年致力於金門文史記錄工作的唐導演大賺,這樣才能幫他實現未來想拍一系列金門影片的計劃!」 張國威廣向同鄉、同學、友人發送的一封電子信〈金門的機會來了!〉 緣於二○○八年十月十八日,《金門日報‧鄉訊》的一篇專題報導〈海角七號已出航‧星月無盡待發光〉,張國威輾轉閱讀,深受感動,除了自己跳下去,又拉了建設公司的賴董及經營三采文化的同鄉同學張輝明等人,共同集資超過一千五百萬元支持陷入困境的電影《星月無盡》的補戲、後製、廣告、宣傳、上映發行等費用;拍一部電影,像《海角七號》動輒五千萬,他們投入的這筆錢不算多、也不足,但在沒人看好國片市場、特別是從未在院線出現過金門背景電影下,張國威等以金門人支持「金門電影」的盛情,大大鼓舞了導演唐振瑜的信心,重振旗鼓、起死回生,終於能進入全台二十七家戲院熱映、挑戰國片市場。張國威,無疑是隱藏在《星月無盡》幕後的最大推手。 張國威,一九五八年五月十六日出生於金門金沙鎮青嶼村,父張文和(已故)、母邱賢。張父原係同安東園人,受聘來金門教書,一九四九年兩岸隔絕後再也回不去,在金門生根,當過小學校長,與小嶝人邱賢育有九名子女,國威排行第六。父母親出身漂泊的時代、來自漂流的島與島,在金門出生的張國威因而多出了「多重混血」的身世。述美國小畢業,就給父親安排來台讀中和國中,成績不理想,又被送回金門念金沙國中,後考入金門高中,但只讀一年又來台轉讀強恕高中,最後畢業於台北工專土木科,寫下了一段曲折的求學歷程。 在台灣的高中時期,張國威就已能自食其力,也很有生意頭腦,曾手寫一百張廣告信塞入中和一整條街的信箱,「您好!我們是一群充滿活力的青年,在暑假裡自力組織工讀服務部,貴戶鐵門鐵窗已經脫漆生銹,我們願以最便宜的工資,為您作最滿足的服務。工讀生服務部張國威敬上」,一封信,打開了生意之門,十五年後,油漆生工頭陰錯陽差,二十八歲時當上台北市油漆公會理事長。 學土木的專長,當兵回來的張國威,一九八四年已自行創業,經營過愛園工程公司、前線設計工程公司;一九九八年,他在台灣的事業走到一個瓶頸,公司業績一直維持在二到三億元間無法突破,而決定佈局大陸,在南京成立尚義公司,但李登輝發表的「兩國論」,又讓他收手撤退、「根留台灣」。 一九九八至二○○八的十年間,立足台灣、放眼兩岸的張國威,所成立並任總經理的威群室內裝修有限公司及誠邦營造有限公司已站穩腳步,信仰上帝、具感性心靈的他,也開始思索能為家鄉金門做些甚麼?一部資金不足、陷入上映困局的電影《星月無盡》,讓張國威動了念,撩落去,出錢出力但不出名,為的只是,完成一個小小的土地夢,讓金門的「星月」發光,讓台灣的「國片」發威。
-
星月無盡全台跑透透感動試映
星月無盡,唐導對金門同學感動落淚 唐導落淚! 南北奔波,一天趕二場、三場,甚至四場,近百場試映會,自三月四日起跑到四月十一日這一天,下午兩點來到木柵的世新大學,大禮堂A101教室內,擠滿了來自北、中、南各大學校園的六、七十位「金友會」同學,也吸引金門高中七位赴台參加推甄考試的應屆畢業生,清一色金門囝仔的單純面孔,都等著看電影《星月無盡》的試映、等著與導演面對面交流。 片長九十六分鐘剪輯成二十分二十六秒的Demo試映帶,有同學看到《大學生了沒》的班底客串演出天兵把妹情節,「阿兵哥!吃冰可以,如果要泡我孫女不可以!」、「有多大?沒你媽的屁股大!」大家笑成一團;再又看到三角戀情下,受傷的阿勁騎車在雷雨交加的大地行進、入翟山坑道敲石打壁狂喊發洩情緒,看家又看得眼眶濕濡。 Demo放映結束,《星月無盡》的策劃侯淑敏引導演唐振瑜出場;剛在台上坐定,麥克風傳出的卻是哽咽、沙啞之氣,久久發不出聲音。 唐導落淚!唐導哭了! 出生於彰化鹿港、二十八年前軍旅金門,完成以金門為背景的電影《星月無盡》,過去幾十場試映會不是正經八百、就是談笑風生說戲的導演唐振瑜,這一回竟在金門同學面前落淚。 這可不是「演戲」。會拍戲的唐導,但不會演戲。 他是真性情。他以男兒身卻用人類情感最真實的表達方式──眼淚,向一群純真、熱情捧場的金門同學們傳遞他的感動。 而就在唐導淚灑世新大學的同一天清晨,一百部帶著《星月無盡》電影海報跑的大台北公車穿梭來去,「一個島嶼能有多大,一個夢想能有多大」、「4/24讓夢想起飛」,正在內湖康寧路、也將上映《星月無盡》的哈拉影城前麥當勞用早餐的shelly看到貼在公車上《星月無盡》熟悉的「微風海戀」畫面,「我一定去看!支持國片!支持金門!支持夢想!」shelly說,很久沒有這種視覺敲擊心靈的觸動了! 《星月無盡》,四月二十四日、下周五晚場起,全台二十七家戲院同步熱映。 《星月無盡》,放映後能否票房拉長紅,再造國片奇蹟?騷動金門觀光熱? 這個答案,行將揭曉。 等待票房之前,未演先轟動,《星月無盡》從金門到台灣,一場接一場、密集地試映會,學校到社團,從三千人場、三百人場到三十人場都有,澆不息觀眾對國片、對金門、對夢想的熱情。 全台試映,近百場兩萬人次熱情擁抱 《星月無盡》的第一場試映會是回到電影「原鄉」金門舉行的。三月四日星期三,金門技術學院、金門高中、金門高職,一連三場,一天之內,上千金門學子看《星月無盡》,沒有演員助陣,但電影放映後,學生們以排長龍要唐導簽名的方式表達了他們的熱度,簽名簽到手軟的唐導開始頭痛將來如何應付簽不完的名?也煩惱著如何解決電影要回饋鄉親,但面臨金門沒有戲院的放映困境。 三月六日星期五,上午在台北國泰人壽、下午在埔里暨南國際大學第四屆全國文史工作研討會,各有一場試映。集全國近兩百文史菁英的文史工作研討會成員,看了《星月無盡》,國立中興高中教師黃絨湑感於「金門的歷史來自活生生的生活記憶,令人感動!」在金門當過兵的屏東縣新埤愛發展協會總幹事鍾展雄從影片中又一次讓他「懷念金門的人」;雲科大文資所的唐梅芳發出「真的感受到金門的生命力,很美、很感動!」成功大學的施政旭大聲說出「星月無盡我一定會去看,金門我也一定要去!」最難得的是南投社區大學講師、也長期擔任國外領團、著有《轉機──一個領隊的旅行故事》的蕭鈴珍,說她「國外領團走遍世界,卻沒去過金門,好慚愧!」看了電影片段,說去就去,四月十日,蕭鈴珍帶了十五人團首訪金門、下榻台金飯店。 三月十三日,安泰人壽安敦通訊處,百人觀賞,預售票催了七十幾張。林秀玲說「我是金門的媳婦,看完很有感覺,若能再加上金門的語言,就會更棒了,我會帶全家前往欣賞」,陳頡穎看試映會「雖然氣氛被熱情的同事搞的有點喜感,但我真的被劇情感動到」,周素鳳說「觸動心底那份記憶,星月無盡,感人優美,故事真實呈現人事物、富有人文氣息的金門。我愛你,金門!」,陳淑雯大聲喊出「就是要支持國片。星月無盡,加油,你們是最棒的」。 三月十六日,上午在桃園光啟高中、下午在新竹清華大學,唐導帶男主角「阿勁」陳正偉及演冰果西施「阿雪」的幃幃趕場,光啟高中三千師生利用早自習時間在教室內透過視訊同步觀賞後再集合大操場與導演、演員面對面,「金門在哪裡?」、「金門有哪三寶?」、「楊貴媚、陳意涵、陳正偉在星月無盡電影裡演誰?」等配合有獎徵答贈電影海報的提問,炒熱電影與金門。 三月十七日,中午十二點,台北信義威秀,媒體、藝文界、影評人試映會,二百多人走進電影院完整看完九十六分鐘的《星月無盡》。來台訪問、祖籍金門的福建師大協和學院院長陳慶元觀影後說「不錯,但劇情沈重了些」,金門媳婦、詩人顏艾琳被劇情打動頻頻拭淚、道出「星月無盡,以男女愛情刻劃出/喻意出命運主體的抉擇,令人深刻感動」,顏艾琳的先生、金門籍小說家吳鈞堯看到「歷史、情感,雙流交匯」,另一金門籍台師大國文系副教授石曉楓不吝發出「唐導演拍出了屬於金門人的感情,我很感動,也十分感謝、感慨,心情複雜……」,曾軍旅金門的詩人管管說他「看了星月無盡,走入當年戀戀歲月」,金門畫家許玉音先後看過兩次《星月無盡》,這一次重新補戲的上映版讓她有更強烈感受,她說「星月無盡,回到年少時光,阿兵哥、冰果室、撞球間……,這些場景紛紛重現,有很美好的記憶,透過影片讓人回味無窮!」 三月十八日至四月十七日,《星月無盡》再歷高雄師大、高雄醫學大學、高鳳技術學院、台南科學園區、致遠管理學院、崑山科大、高雄揚帆婦女會、台北市金門同鄉會、新光人壽、輔仁大學、大華技術學院、台中二中、台中一中、致理技術學院、台藝大、台師大、智光高中、德明財經科大、台北教育大學、成功工商、中科、桃園銘傳大學、台中弘光科大、桃園元智大學、台灣大學、台中觀光節、安泰人壽TP715極峰通訊處、中央大學、和春技術學院、台北醫學院、高雄永達技術學院、屏東教育大學、影藝學院等大小試映會,接續到四月二十四日全台首映至四月三十日止,還有圓山飯店、彰化青商會、嘉義大學、台中教育大學、中國醫藥大學、龍華科大、桃園台茂、台北縣金門同鄉會成立四十周年會員大會、友達科技桃園及新竹園區、南科、嘉義南華大學等,近百場多係主動邀約的試映會,將超過二萬人次參與,其間最大規模除了光啟高中三千人外,還有成功工商的二千人,四月三日一天之內在德明科大及永和智光高中校長羅新玉親率師生赴約的試映會,都達到千人以上的觀影盛況,讓唐導及分批趕場的演員陳正偉、陳意涵、唐豐、亞里、幃幃、馬國畢、阿達、逸祥、陽光、俏皮、大野、李飛等都受到極大鼓舞,與觀眾近身接觸感受到熱情,「海角熱」之後,他們似乎又提早嗅到一波「星月熱」,也看到國片從金門再度發光發熱的可能! 觸電影評,近一兩年來最好看的國片 「近一兩年最好看的國片」,出自《觸電網》的「有話大聲說論壇」,「星月無盡是一部寫實、平易近人的國產浪漫愛情電影」。 好看嗎?有多好看?有比《海角七號》精彩?《觸電網》的影評區列出評比、二○○七至二○○九年的三十五部中西電影:《貧民百萬富翁》四顆星、《星月無盡》三顆半星、《海角七號》與《送行者》各三顆星、《冏男孩》與《赤壁》各兩顆半星。有沒有搞錯?三月十七日在信義威秀一場對媒體人、影評人的完整試映會下來,就讓《星月無盡》的好看度、好評度高過了《海角七號》、直逼《貧民百萬富翁》?會不會是過度渲染、炒作了? 「阿兵哥到底會不會對當地人產生真愛,這種題材美國常拍,例如李察吉爾《軍官與紳士》、莉莉泰勒及已故瑞凡菲尼克斯《春色一簍筐》等等都早是經典了,但國片《星月無盡》,我是頭一遭看到,同時能引人入勝、不落俗套、充滿可能性,青出於藍而勝於藍,而且是拍在地的故事,更有一份濃烈的熟悉感。」出自《觸電網》的論壇,影評者進一步作出對照、解構。 《誠品網路書店》也出現佳評,「《海角七號》裡有一封寄不出去的情書;《星月無盡》則是一封回不去的情書」、「當物換星移、軍制改變、觀光開放,金門女兒與台灣軍人的距離看起來沒那麼遠,然而心的距離還在。得月的妹妹星君,謹記父執輩與姐姐的教誨也還是愛上了軍人,勇於追愛但與阿浯、阿勁滿佈曖昧情緒建立起青梅竹馬友誼看起來也嘎然而止,故事到這裡結束,導演不把結局說死」、「國片好看的地方就在於,這些故事就發生在我們成長的這片土地上,而且很動人」。 「好看」與「好評」聲此起彼落,但亦不乏「踢館」者,謂《星月無盡》有「抄襲」《海角七號》的影子,曰《星月無盡》拍了大量的金門風景簡直就是在為金門縣政府作「觀光置入性行銷」,還有人挑細節指出金門人在家吃飯是不能見天的,《星月無盡》裡得月一家人卻在古厝中庭用餐,還有老兵糾正莊嚴肅穆的莒光樓廣場怎可有機車行過?批評聲浪背後,殊不知唐振瑜的《星月無盡》與魏德聖的《海角七號》,一到金門、一到墾丁,都開拍、完成於二○○六年,且魏德聖最早還是唐振瑜編導課程領進門的學生、此後入唐導的新汎亞傳播公司工作拍電影劇一年多,兩人具「師徒」關係,《星月無盡》拍攝前,魏德聖還看過劇本,因此,心可能有靈犀,但「誰抄誰」是不存在的,只因發行資金的籌措,《海角七號》早《星月無盡》半年放映罷!而為金門觀光「行銷」一節,唐導說,《星月無盡》本來就是取材自金門風土、風情的電影,一如《海角七號》以墾丁為拍攝景點;如果因《星月無盡》的票房拉長紅再刺激、帶動金門觀光熱潮,讓更多人因為電影的觸動而進入金門之門創造電影與觀光的雙贏,這是多麼美好的一件事? 盛載祝福,四月二十四日讓夢想起飛 《星月無盡》全台試映掀熱潮,除了台灣人捧場,也時而可見人群中跑出不分世代的金門同鄉、金門同學發出加油、打氣聲。台灣大學如此,世新大學也如此。 三月在信義威秀觀看《星月無盡》試映受到比《海角七號》更大的感動,認為「這麼好的故事,真的值得推薦」的台北醫學院教授沈盛達,因而促成《星月無盡》四月十五日晚到北醫教學大樓試映,多位就讀該校的金門同學也結伴來欣賞、支持「金門電影」。 北醫的金門同學,一人一句寫下他們的感動回應。斗門人、醫管三的陳國斌:「在外地打拚的學子,看到故鄉所拍的影片,異常興奮,星月無盡,加油!」;家在後浦南門、醫學二的許家榕:「這部電影把金門拍得好美,我一定要去看!道出金門人的心情,哈哈,星月無盡,讚!」;也住后浦、醫學二的羅柏承:「當初看到宣傳的時候就想看了,今天看Demo片果然不錯,我一定會帶人一起去看的啦──」;烈嶼后頭人、醫學二的方文櫸:「身在異鄉,看到故鄉文化有關的影片,一定要支持一下!」;家在后浦西門、醫學系的翁宏嘉:「這一部片有深刻的文化意涵和令人深刻難忘的情感故事。星月無盡,加油!」;家在烈嶼埔頭、保健營養二的洪毓穗:「這是一部在金門拍的片子,很難得,大家一定要支持!」 飽滿著金門風景、風情,也盛載著各界的祝福,電影夢、土地夢,四月二十四日起,《星月無盡》,讓夢想起飛!
-
金門的機會來了﹗─張國威看星月無盡的感動信
「去年九月,一位台灣朋友拿著金門日報鄉訊版給我看,那是記者先生在為電影《星月無盡》催生的消息,他眼見唐振瑜導演為金門製造一個海角恆春的契機,卻為了後製資金不足而上不了片,深感痛心!他呼籲金門鄉親應該站出來,因為這是開放觀光以來金門熱銷的最好機會。我那朋友問我一句『你們金門人團結嗎?』我想是的!『你有看過那一縣市在選舉時,百分之九十都投給同一個政黨的嗎?』我這樣回答他;其實我知道那是兩回事。」 四月間,金門旅台企業家、金沙青嶼人張國威廣向同鄉友人發送的一封電子郵件,〈金門的機會來了!〉他再寫下「我想現在正是展現我們金門人大團結的時候,一定要讓《星月無盡》一炮而紅,帶動金門發光發熱,讓別人看見現在金門人發威的力量,讓南洋的金僑感動!……」。 投入無數人的夢想、支持力量,飽滿金門風景、風情的電影《星月無盡》四月二十四日就要在全台二十七家戲院熱映了,這部被《觸電網》視作「這一兩年最好看的國片」、評為三個半燈、尚且高過《海角七號》的三個燈的電影,是否能拉出票房與觀光長紅?因看了《星月無盡》試片,昨天帶領十五人團首訪金門的南投社區大學講師蕭鈴珍,已提前透露出一個電影與觀光的好訊息;而張國威〈金門的機會來了〉電子信中說的,是展現金門人大團結的時候了,「一定要讓《星月無盡》一炮而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