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新聞
-
金門大學迎接新生 貼心規劃讓學子安心入學
國立金門大學動員學生會及學生社團,熱情歡迎七百多位來自臺灣各地以及馬來西亞、印尼等國的大一新生,校方還安排吉祥物大金、小金在機場迎新,希望為家長、新生留下美好回憶。 金門大學重視新生接待工作,迎新活動從金門尚義機場開始安排「一條龍」的貼心接機活動,校方還派出吉祥物「大金」與「小金」到機場迎接。校內則有學生會、系學會、宿舍幹部等協助辦理入住、報到等程序。學務處在學務長董燊領導下,結合學生社團力量做了細緻周到的接待安排,提供家長、新生的服務。 金大校長陳建民勉勵新生,珍惜政府、校方與各界提供的補助、優惠等寶貴資源,認真學習,為自己的人生書寫精彩篇章。 金大指出,今年金大日間部新生計有七百多人,分別來自臺灣北、中、南、東等不同區域,還有近40位來自印尼、馬來西亞等不同國家的僑生。為了方便新生搭機來金入學報到,校長陳建民特別責成學務處結合學生會與學生社團,做好新生接待服務。學務長董燊帶領學生會幹部一同到尚義機場大廳,迎接飛抵金門的新生與家長。金大國際學伴交流社則派出志工,穿戴人偶,扮演成金大吉祥物水獺「大金」、「小金」,在接機大廳迎新。龐大的陣容及周延的服務,讓同班機抵達的旅客欽羨不已,還爭相與「大金」、「小金」合影。 董燊指出,學務處提早與學生會共同策劃接機計畫,並由學生會結合系學會、學生社團幹部,共同執行。今年除了增加接駁車輛,縮短新生、家長等候時間,還特別拉長接機服務的時間,從早上8時一直到晚上6時30分。其中從印尼雅加達搭機飛抵臺灣的14名僑生,因為臺金班機銜接的問題,晚間7時左右才能抵達金門,金大特別安排接駁車延長服務時間,在晚間8時左右順利將這批遠道而來的僑生接入校內安頓,並宣告一整天的接機活動圓滿結束。 金大表示,此次新生接機、報到期間,有航空公司特別提供「新生優惠專案」,讓家長、新生能買到較便宜的機票,包括租車、旅宿等相關業者亦提供各種「新生專案」等。校方結合學生志工的各種貼心服務,讓新生與家長們從抵達金門之後就能感到安心,同時領略到金門熱情溫馨的獨特風情。 董燊指出,9月11日與12日由學務處安排「新生營」,針對新生入學後的生活、學習及權益逐一進行說明;另安排道路交通安全、CPR、AED術訓練等課程,幫助新生盡快適應校園生活。 為避免新生四處奔波,今年還特別邀請具備合格資質的醫療團隊,入校提供新生健康檢查服務。所有貼心的安排只希望減少新生入學後的種種不適應,能盡快融入校園,全心投入學習。 校長陳建民強調,學子若選擇就讀金大,除了可以享受來自中央的宿舍費用補貼,金門縣政府每年還提供1萬元的就學津貼與4,000元的交通圖書券,意在為學生減輕負擔,以及各種針對經濟不利弱勢學生的獎補助。陳建民勉勵新生,在金門大學安心就學、認真讀書,讓自己的精彩人生,從「金」開始。
-
銘傳風浪板第二梯次課程受理報名
銘傳大學金門分部將於9月20日至21日舉辦「水域活動體驗課程—風浪板第二梯次」,即日起開始受理報名,歡迎年滿15歲以上且對於水域活動有興趣之鄉親及學生報名參加。 銘傳大學為提升學生參與海洋運動之能力與興趣,提供進階與完整的培訓活動,規劃辦理「水域活動體驗課程—風浪板」,活動日期為114年9月20日至21日為期二天,對象為15歲以上之學生及民眾,敬請有興趣者踴躍報名。 銘傳大學指出,水域運動主要在提供學員完整滑水水域運動培訓,希望透過活動協助金門各級學校培養及嘗試不同的水域運動技能。因於活動需要,主辦單位提醒參與活動之學員,戶外操作的部分請參加學員穿著運動服、運動鞋、帽子,以方便水域活動進行,在水邊可穿膠鞋或拖鞋;同時,為避免中暑,請學員攜帶水壺並做好防曬工作。 而由於水域遊憩活動,具有潛在危險性,主辦單位提醒,活動不適合下列對象參加: 一、心臟病者;二、高血壓者;三、行動不便者;四、孕婦;五、其他不適合從事此活動者。 活動當天參加人員請攜帶相關年齡證明文件(如學生證、健保卡等),以備承辦單位查驗。若經現場查證無相關年齡證明文件、謊報年齡、非本人者及未穿著救生衣等,一律禁止體驗活動。活動自即日起受理網路(https://reurl.cc/MzLayW)或掃描QR code(如圖)報名。活動日期如有調整,將另行公告。洽詢電話:082-355233轉7513,陳老師。
-
烈嶼木球推廣賽 歡迎民眾踴躍參加
金門體育會烈嶼分會將於9月28日在烈嶼運動場舉辦「運動i臺灣2.0木球體驗推廣賽」,受理報名至9月21日止,報名網址:https://forms.gle/8FfVmf3s9hV3r6re6。 金門體育會烈嶼分會執行「運動i臺灣2.0」計畫,預定於9月28日(星期日)上午8時至12時,在烈嶼運動場舉辦木球體驗推廣賽。此次活動特別設立社會組與樂齡組(55歲以上)兩個組別,限額25組隊伍參賽。該會希望透過簡單易上手的木球運動,讓不同年齡層的民眾都能親身體驗運動的樂趣,並在球場上以球會友,增進情誼,同時推廣全民運動、促進社區健康交流。 烈嶼分會理事長陳建發表示,烈嶼鄉素以社區凝聚力強、鄉親參與度高著稱,透過此次賽事,不僅希望推廣木球運動的健康理念,更要鼓勵長者走出家門,享受運動的樂趣,展現「樂齡活力」。陳建發強調,烈嶼分會長期致力於推動「運動i臺灣2.0」計畫,期待藉由本次推廣賽,吸引更多人投入運動,打造全民健康生活的嶄新風貌。 陳建發指出,此次活動除提供完善的場地與賽制外,並安排專業人員協助指導,讓參賽者能在輕鬆氛圍中體驗運動的美好。烈嶼分會期盼透過推廣賽,能讓木球運動在烈嶼扎根茁壯,成為鄉親休閒生活的一部分。陳建發歡迎鄉親朋友們踴躍報名參加,共同為烈嶼運動注入更多活力,見證「運動i臺灣2.0」在烈嶼的亮麗成果。
-
新北市永和區公所拜會金湖鎮 共促合作交流
新北市永和區公所參訪團於9日蒞臨金湖鎮,在區長周慶珍率領下,一行10人專程前來進行業務觀摩與交流,受到金湖鎮長陳文顧、金湖鎮民代表會主席蔡乃靖及多位地方人士的熱忱接待。雙方除於金湖飯店舉行座談外,並互贈紀念品,現場氣氛溫馨熱絡。 此次交流活動,金湖鎮民代表會代表蔡建偉、張中法、林麗芬、林嘉森、李志鴻,代表會秘書洪君烈,以及新市里長吳孟霖、山外里長陳晚開、正義里長陳偃武、蓮庵里長呂永林、新湖里長陳錦章、瓊林里長蔡懷芝、料羅里長謝慶閣等地方代表皆到場共襄盛舉。雙方互動熱烈,會場不僅展現出跨區情誼,更凝聚出在公共事務上攜手合作的共識。 金湖鎮長陳文顧表示,誠摯歡迎永和區公所參訪團到訪,這不僅是一次交流學習的契機,更是促進情感與經驗互通的重要里程碑。他指出,透過彼此施政經驗的分享,對於市鎮業務推動具有良多助益。金湖鎮未來將積極借重永和區公所的寶貴經驗,以強化自身行政效能,共同提升服務品質。他並期待雙方持續保持密切聯繫,推動更多具體合作,進一步深化情誼。 金湖鎮民代表會主席蔡乃靖表示,非常高興迎來永和區公所的參訪團隊,感謝區長周慶珍率隊蒞臨。這樣的交流活動,不僅增進兩地情誼,也創造了彼此分享施政智慧的機會。他強調,跨區交流能夠讓不同城鎮互相借鏡與學習,將對地方發展與施政成果帶來正面效益。蔡乃靖並祝福來訪貴賓行程愉快圓滿。 永和區長周慶珍在致詞時表示,此行能夠來到金湖鎮交流,深感榮幸與高興。金湖鎮不僅擁有深厚的文化底蘊與觀光特色,近年在施政建設與城鎮發展上也有許多值得學習之處。她指出,透過此次參訪,永和區公所團隊將能夠借鏡金湖鎮在公共服務、觀光經營以及城鎮規劃等面向的成功經驗,做為未來施政的重要參考。周慶珍感謝鎮長陳文顧與鎮代會主席蔡乃靖的熱情接待,讓交流過程充滿收穫與啟發,並誠摯邀請金湖鎮未來也能組團前往新北市永和區,持續推動雙邊交流。
-
縣府積極推動2-29號新闢道路工程進度 建構「外環分流、內環順暢」 完善地區交通網絡
金門縣政府近日召開「2-29號計畫道路新闢工程」會議,由縣長陳福海親自主持,工務處及相關單位列席,針對工程規劃、用地取得及後續推動進度進行討論。會議中,縣府團隊就設計方案與配套措施提出報告,說明地主溝通的階段性成果,期望在全體協力下,讓計畫能如期推展,並於9月初辦理本案公開招標,預計10月開工動土。 縣長陳福海指出,2-29號計畫道路是因應金門大橋通車後車流激增所必須面對的重要工程,目的在於紓解慈湖路與金城城區的交通壅堵情形,提升整體交通安全與效率。他強調,鋪橋造路不僅是基礎建設,更是縣府對民生的承諾,每一步規劃都要依法行政、公開透明,也必須尊重地主的意見與權益。陳縣長提到,他已兩度親自主持公聽會,面對面傾聽民眾心聲,爭取最大共識。他認為,只要政府能秉持誠信,地主能理解支持,這條道路就不只是工程,而是全民共享的發展成果。 根據工務處簡報,該案道路自金門大橋金寧端起點,沿慈湖路口銜接至環島西路二段瓊安路口,全長約830公尺,道路寬度21.5公尺,採雙向二車道(1快車+1慢車)設計,並設置單側自行車道、人行道及纜線管路。未來還將透過瓊安路進一步串聯環島北路,強化金門交通骨幹的完整性。設計上兼顧行人、自行車與車輛的使用需求,並考量後續維護及管線需求,展現縣府的前瞻思維。 工務處指出,自金門大橋通車以來,小金門(烈嶼)與大金門間往來大幅增加,造成慈湖路與城區交通負荷過重,分流迫在眉睫。2-29號計畫道路的開闢,可有效分散車流、降低城區壅塞,提升烈嶼居民往返便利性,同時加強道路安全與服務水準。對金門發展而言,這項工程不僅能解決眼前的壅塞問題,更是預留未來成長需求的重要規劃。 工務處並補充說明,縣府在規劃過程中,多次舉辦公聽會,並進行地主拜訪,逐步建立理解與信任。目前地主同意比例已過半,後續仍會依法持續推動用地取得作業。縣府將持續加強與地主的溝通,確保民眾疑慮能獲得妥善處理,讓工程能在最大共識下推展。此外,縣府同步規劃推動環島西路二段拓寬工程,未來與2-29號道路形成完整路網,逐步建構「外環分流、內環順暢」的交通格局。透過滾動規劃與分期改善,將使金門交通具備更高的承載力與韌性,為觀光發展、產業運輸及居民日常出行創造更便利的條件。 縣長陳福海強調,2-29號計畫道路的推動,代表金門交通建設邁出新的一步,從規劃設計到動工執行,每一個細節都與民眾生活息息相關。未來縣府將持續強化跨局處協作,提升行政效能,並嚴格監督施工品質,務求如期如質完工,展現縣府團隊的責任感與行動力。 縣長陳福海最後表示,交通建設是一項長期工程,需要穩健推動與持續投資。他強調,2-29號計畫道路不只是單一工程,更是金門邁向現代化交通的關鍵節點;縣府將一步一腳印,推動包括環島西路二段拓寬等計畫,持續建構安全高效的交通網絡。他期許這條道路能讓縣民切實感受到便利與改變,也能為金門未來的產業、觀光與生活發展奠定更堅實的基礎。
-
永續觀光解說種子培訓課程 第二階段開放報名
為提升導覽解說人員專業能力,打造優質友善的旅遊環境,金門縣政府觀光處推動的「永續觀光解說種子培訓課程」第一階段「基礎班」已於9月8日圓滿結束,第二階段「種子培訓班」即日起至9月16日開放報名,歡迎符合資格的學員踴躍參與,持續深耕金門永續觀光人才。 觀光處長許績鑫代表縣長陳福海出席基礎班結訓典禮時,特別感謝所有學員投入學習的熱忱與努力,並向完成課程的學員表達肯定。他指出,縣府將持續推動各類專業課程,藉此強化導覽解說人才的整體素質與競爭力,讓金門旅遊在專業解說的支持下,能展現更多活力與動能。 隨著基礎班圓滿落幕,觀光處隨即推出第二階段「種子培訓班」,課程內容將更加進階,專為有志深化專業、累積資格的學員設計,並於結訓後核發研習時數證明。 觀光處表示,尚未取得「金門縣政府觀光解說員證」的學員,若能完成基礎與進階課程,相關時數累積達160小時,即可做為未來參加口試並取得解說員證的重要門檻。對有志從事專業導覽工作的學員來說,這是一條穩健而具制度性的養成途徑。 觀光處提醒,凡已完成今年度基礎班課程者、過去曾參加縣府辦理160小時以上解說課程且能提出證明者,或已持有金門縣政府觀光解說員識別證者,皆符合報名資格。第二階段「種子培訓班」自即日起開放線上報名,報名網址為:https://forms.gle/ksReE2HArGtzAMSP7。 若對課程內容或報名方式有任何疑問,可洽詢金門縣導遊服務人員職業工會蕭小姐,電話:0928-799-769。
-
114年全國教育大獎揭曉 王添泉、蘇詠晴、李蕙萍、李金平點亮金門教育
114年全國教育大獎揭曉,金門縣四位優秀教育工作者脫穎而出,榮獲教育界最高榮譽。他們分別是榮獲「教育奉獻獎」的王添泉校長、榮獲「師鐸獎」的蘇詠晴老師與李蕙萍老師,以及榮獲「服務屆滿40年資深優良教師獎」的李金平老師。這四位教育英才的卓越表現,不僅是個人的榮耀,更是金門教育的驕傲與典範。 頒獎典禮將於9月18日在臺北喜來登飯店隆重舉行,屆時教育部將親自頒發獎項,為這群教育英雄們喝采。為表達縣府對得獎教師的肯定與祝福,副縣長李文良特別於昨(10)日安排接見,親自致贈程儀壯行,除李金平老師因故未能到場外,其餘三位得獎者均在另一半的陪同下出席,現場氣氛溫馨而隆重。 副縣長李文良在致詞時首先代表縣長陳福海及縣府團隊,向四位得獎人表達最高敬意。他指出,教育是百年大計,而能夠長期在教育現場默默耕耘,並展現專業與熱忱,實屬難能可貴。他特別提到,這些得獎老師的努力,不僅讓孩子們受益,更帶動其他教育工作者精進專業,形成良性循環。他感性地說,「這些教育典範的故事,讓我們再次相信教育的力量,也提醒大家,唯有教育能真正改變孩子的一生,進而改變社會的未來。」 榮獲「教育奉獻獎」的王添泉校長,是金門教育界的中流砥柱。他在教育崗位奉獻44年,生涯中每年考績皆列甲等,以身作則陪伴一代又一代學生成長。退休後,他選擇「退而不休」,持續以熱情投入各項教育及社會事務。王添泉推動「春節代書春聯」活動,將傳統書法與教育美學結合,培養學生對文化的認同。他擔任退休教師協會理事長,為教師發聲,營造更專業友善的環境;同時擔任榮譽督學與縣政顧問,深入校園觀課、協助行政評估,為教育把關。他更積極推動銀髮教育,領導銀髮族協會設立社區共餐據點,開創長者「第二人生」的學習舞台。此外,他秉持「一日童軍,終身童軍」的信念,主持木章訓練營與大露營,為金門童軍培育新血,為教育留下深遠影響。 榮獲「師鐸獎」的蘇詠晴老師,以「教育是希望工程」為座右銘,始終提醒自己「不忘初心、以生為本」。多年來,她不僅專注於生物科教學,更積極推動素養導向教育,將課程與生活、環境及國際議題緊密結合。蘇詠晴開發「金色水岸」與「玩WAY金門」等特色課程,帶領學生認識家鄉生態環境,並連結聯合國SDGs永續發展目標,讓孩子學習如何成為關心世界的公民。 李文良特別指出,蘇老師在教育會議中,曾多次為教師權益發聲,展現領導力與魄力,他對此深表肯定與感謝,並期許她能繼續發揮所長,推動更全面的教育整合。 另一位「師鐸獎」得主李蕙萍老師,則以藝術教育為畢生志業。她主張「教育是一種生活藝術」,並在教學上強調「做中學」,讓學生透過實際創作培養觀察力與表達力。李蕙萍相信每個孩子都擁有獨特的學習方式,因此努力營造多元開放的課堂氛圍,讓學生在創作過程中探索自我、培養自信。她更積極跨領域融合藝術、人文與科學,打造富有創意的學習模式。李文良特別寄予厚望,希望她能將繪本、音樂及其他藝術形式進一步整合,像「繪本音樂會」這樣的課程若能推廣,將大幅提升學童學習效益。 至於榮獲「資深優良教師獎」的李金平老師,則在教育舞台默默奉獻超過40年。對他而言,教育是一場持續燃燒的火焰。李金平始終以溫柔與耐心陪伴學生,透過故事啟發孩子思考,從生活經驗中學習成長。他的課堂不僅傳授知識,更引導學生找到屬於自己的光,為孩子們奠定堅實的基礎。 李文良感性表示,自己出身教育界,對教育的發展脈動格外熟悉。這次能代表陳縣長接見得獎教師,他感到無比榮幸。他強調,縣府將持續提供教育資源,協助教師專業成長,並營造更優質的學習環境。他表示,「四位老師的故事,不僅是個人的榮耀,更是金門教育的縮影。他們以愛為初心、以行動為承諾,用一生實踐教育的價值,值得我們敬佩與學習。」 李文良最後再次恭賀並感謝所有得獎教師,並強調,114年全國教育大獎不僅是對四位教育英才的最高肯定,更是對金門教育整體成就的讚頌。未來,金門將持續以這份精神為引領,讓一代又一代的孩子在愛與希望的沃土中茁壯成長,延續教育的光輝。
-
因應社福基本法 縣府邀專業講師實務分享
為因應《社會福利基本法》正式上路,金門縣政府社會處昨(10)日於縣府新聞發佈室舉辦「114年金門縣政府社會福利基本法教育訓練」,由社會處長王茲繐主持,並邀請台灣社會福利總盟秘書長孫一信及工程會專門委員陳仲佑擔任講師。此次訓練除縣府社會處外,參與對象涵蓋各鄉鎮公所、民政處、衛生局、主計處等網絡社工人員,以及相關民間單位共計60餘人,藉由專業課程加深對新法的理解,推動縣內社會福利體系更趨完善。 社會處長王茲繐致詞時指出,《社會福利基本法》於112年正式公告實施,取代了過去僅以「社服綱領」做為最高政策依循的狀況。這部法律的制定,是社福團體多年來積極倡議的成果,旨在讓我國社會福利制度更具系統性,推動跨部會、跨領域的合作,使中央與地方在服務建制上更加健全,同時也能建立更具制度化的公私協力模式。她強調,隨著身心障礙、兒少、老人、家庭暴力、性侵害防治及社會救助等相關法規的陸續修訂,社會福利的需求愈加多元,如何透過基本法的指引有效整合資源,正是地方政府必須持續努力的方向。 在課程中,秘書長孫一信以「社會福利基本法介紹與社福委辦倡議」為題,詳細闡述該法的立法背景、精神與服務脈絡。他指出,《社會福利基本法》是我國第九部基本法,不僅將「社會住宅」納入社會福利範疇,更針對社福委託辦理、人力配置、經費編列、用地取得及政策綱領,提出具體而明確的規範。特別是在第14條,明定政府辦理社福委託及採購時,應建構「事先協商制度」,以回應民間團體長期以來對於成本不符、甚至必須自行募款補貼的困境,這對提升社會福利服務品質與保障承辦單位的永續運作,具有關鍵意義。 孫一信同時分享了近年政府在社會福利採購上,已陸續修正政府採購法、制定評選與計費辦法、公布契約範本及常見錯誤樣態,以降低執行上的落差與風險。他強調,基本法的制定將有助於建立更完善的協商與合作機制,確保社會福利服務能貼近在地需求,並讓每位社福領域的工作者與服務對象,獲得更適切的支持與保障。 隨後,由工程會專門委員陳仲佑進行「友善服務採購」的專題講解。他指出,社會福利基本法第14條不僅是法條,更是推動友善採購的核心依據。過去社福團體承接政府標案時,常面臨經費不足以支應實際服務成本的困境,有時甚至必須仰賴外部捐款彌補,這不僅影響服務品質,也增加民間單位的壓力。因此,透過制度化的協商程序,將有助於讓標案內容更符合實際需要,並兼顧服務品質與經費合理性。 王茲繐指出,陳專委在推動友善服務採購方面經驗豐富,衛福部自108年起即針對此議題辦理多場課程,他也多次代表授課,協助各地建立正確觀念。縣府現已針對婦幼、身障、老人等不同領域的標案,召開協商說明會,積極納入社福團體的建議,期盼透過制度化參與,讓公共採購真正回應服務現場的需求。 王茲繐同時代表縣長陳福海致贈「感恩釀」向兩位講師表達感謝。她表示,此次教育訓練不僅有助於縣府同仁與民間夥伴更全面理解《社會福利基本法》,更能在未來實務操作上,強化跨域合作與專業能量。
-
認識龍眼雞與彩繪撲滿 親子樂遊植物園
內政部移民署南區事務大隊金門縣服務站與金門縣林務所攜手合作,於日前選在金門縣植物園舉辦一場相當有趣的「親子昆蟲教學暨彩繪撲滿活動」,這場活動特別以金門生態代表、有著「六足戰地精靈」美譽的「龍眼雞」為主題,吸引了眾多新住民與在地家庭熱情參與。透過豐富的戶外教學與互動,同時在活動中以「不能送的禮物」為題,宣導公務員廉政的觀念,讓大家在歡樂中學習,並深刻體會環境保護與誠信的重要性。 活動一開始,林務所的導覽人員以深入淺出、生動有趣的方式,向參與者介紹龍眼雞這種對金門生態具有重要指標意義的昆蟲。負責導覽的人員不僅介紹了龍眼雞獨特的外觀和生活習性,更強調牠們在生態系統中所扮演的角色,讓孩子們看得目不轉睛,驚呼連連 。 活動地點選在金門植物園,這使得這場昆蟲之旅不僅是一次自然探索,更是一堂充滿在地文化意涵的教育課程,孩子們在導覽人員的帶領下,穿梭於植物園區,近距離觀察這些「六足戰地精靈」,學習如何尊重與愛護自然環境,將環境保護的觀念深植於心。 除了戶外教學,這次活動的另一大亮點是別具巧思的「彩繪撲滿DIY」。孩子們在家長的陪伴下,用畫筆為自己的存錢筒塗上繽紛色彩,盡情發揮創意。金門縣服務站表示,這個簡單的彩繪活動,實則蘊含著深層的廉政宣導意義,將這個環節巧妙地與「誠信」概念相互連結,讓孩子們在彩繪的過程中,漸漸地將「誠信」這份重要的價值觀「存」進撲滿裡。 金門縣服務站表示,服務站同仁以「不能送的禮物」為題,向在場的家長與新住民朋友進行了一場生動活潑的廉政宣導。他們透過生活化的案例,詳細解釋了公務員不得收受禮物和餽贈的法律規定,同時提醒大家應避免無意間觸法,共同為金門打造一個廉潔透明的行政環境。
-
消防績優救護人員頒獎 金門縣消防局獲團體金質獎
為響應每年9月9日「救護日」,內政部消防署於台北大坪林聯合開發大樓國際會議廳舉辦「113年度消防績優救護人員頒獎典禮」。典禮由消防署副署長簡萬瑤出席主持,並頒發各項團體與個人獎項,以表彰全國消防救護人員的卓越表現與專業精神。在今年的激烈競爭中,金門縣消防局脫穎而出,榮獲團體最高榮譽「金質獎」,成為全國僅有四個獲獎縣市之一,為離島消防體系寫下亮眼一頁。 此次典禮中,金門縣消防局副局長陳國瑋率隊,並由榮獲個人獎項的金寧分隊隊員洪嘉壕代表上台受獎,與全體同仁共享榮耀時刻。消防局表示,「金質獎」是全國消防救護品質的最高指標,每年依據各縣市消防局處理「到院前無生命徵象(OHCA)」案件的即時辨識、線上指導成功率(ROSC),以及現場心肺復甦術(CPR)與自動體外心臟去顫器(AED)急救成效等數據,進行積分統計與評比,最終由積分最高者脫穎而出。 金門消防局能在各直轄市與縣市中拔得頭籌,展現其在制度化訓練、團隊默契與臨場專業上的成熟能量。消防局強調,這份榮耀是外界肯定,更是全體同仁多年來堅守專業、積極演練與精進技術的成果。 除了獲得團體最高榮譽外,金門消防局在個人獎項亦表現搶眼,共有七名隊員獲得殊榮,更在丁組甄選項目中包辦所有獎項,締造前所未有的佳績。 獲獎名單如下: 「生命捕手」獎:表彰第一時間辨識OHCA患者並即時進行線上CPR指導的人員。 最多辨識OHCA並線上指導者:指揮中心隊員盧宥睿,處理12件案件,展現敏銳判斷與冷靜反應。 最多線上指導並成功恢復心跳(ROSC)者:指揮中心隊員李昆峰,成功處理4件案例,為患者爭取重生契機。 「急救精靈」獎:表彰在現場實施CPR+AED急救成效最佳的人員。 最多執行CPR與AED者:金寧分隊洪嘉壕,處理11件急救案件,臨危不亂、技術純熟。 最多成功協助康復出院(CPC1或CPC2)者:金沙分隊黃昭錡、金湖分隊洪國榮、廖育晉,三人各成功處理2件康復出院案件,對提升患者生存率貢獻卓著。 「救護之王」獎:表彰出勤最頻繁、送醫件數最多的救護人員。 金寧分隊林誌有,一年內執行高達246件送醫勤務,展現驚人耐力與穩定應變能力。 這些獎項分布廣泛,顯示金門消防局在指揮調度、現場急救與送醫後送等各環節都具備堅強實力,體現整體救護能量的全面發揮。 消防局指出,金門雖地處離島,資源相較本島有限,但透過不斷演練與制度化訓練,已建立一套符合國際標準的緊急救護體系。無論是派遣中心的精準指令、現場隊員的高效處置,或是後送醫療的銜接,都在分秒必爭的救護任務中發揮關鍵作用。 金門縣消防局長呂英華特別指出,此次榮獲「金質獎」是榮譽,更是沉甸甸的責任。他表示:「這份肯定屬於全體消防同仁,從接獲報案、派遣指揮,到現場處置與送醫,每一環節都充滿挑戰。『金質獎』提醒我們必須持續精進,唯有不斷提升專業,才能確保民眾的生命安全。」 呂局長強調,救護人員每天面對的是真實生命的危急時刻,無論烈日、風雨或深夜,他們都必須在最短時間趕抵現場,承擔沉重壓力與責任。此次佳績展現的是專業技術與背後長年累積的默契、毅力與使命感。 金門縣消防局此次團體與個人一體獲獎,堪稱創下歷年最佳紀錄。消防局表示,未來將持續透過專業訓練與跨單位合作,提升救護人員的判斷力與技能,並結合智慧化設備與數據管理,打造更精準的救護體系,確保離島民眾能享有與本島同等水準的緊急醫療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