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新聞
-
文化局夏日親子劇場 《廖添丁》音樂劇 7/4起連2天精彩演出
為推廣親子共賞藝術文化、提升兒童與家長的文化素養,金門縣政府持續深化「扎根零歲」的施政理念,由文化局於暑假期間推出「2025夏日親子劇場」活動,期望透過高品質的表演藝術,引領幼兒從小親近藝術、培養美感素養與人文涵養,為孩子的成長歷程注入豐厚的文化養分。 本次親子劇場特別邀請深受各年齡層觀眾喜愛的「銀河谷音劇團」,於文化局演藝廳帶來創新舞台音樂劇《話說,廖添丁》。該劇以台灣日治時期傳奇義賊「廖添丁」為主角,融合廣播說書、皮影戲、歌舞武打與科技投影等多元藝術形式,打造一場融合傳統與現代、跨越時空與世代的精彩演出。 為顧及不同語言背景的觀眾,該劇特別推出台語與華語雙版本,演出時間如下:7月4日(星期五)晚上7時:台語版。7月5日(星期六)下午2時30分:華語版。 此次演出秉持「藝術專業,有價回饋」的原則,採購票入場、一人一票方式辦理,票價為新台幣100元整,身心障礙人士及其一名必要陪同者享有半價優惠,入場時須出示相關證明文件,否則須補足差額。歡迎使用文化幣購票,購票可透過 OPENTIX 兩廳院文化生活平台,或至7-ELEVEN與全家便利商店機台購買。購票前請先加入 OPENTIX 會員(購票網址:https://reurl.cc/ae33r9)。 此外,活動也結合金門縣家庭教育中心辦理之「愛的存款簿」手冊集點活動,凡憑票觀賞演出者,均可於當日現場蓋章乙次(每場次每本手冊限蓋一點)。誠摯邀請家長陪同孩子共度一段充滿藝術魅力的夏日午後,透過舞台劇走進故事的世界,感受文化帶來的感動與歡笑。如有票務相關疑問,歡迎洽詢 OPENTIX 客服專線:(02)3393-9888。
-
民防工程訓練登場 養工所實戰模擬提升應變能力
為強化民防團隊編組運作與提升搶修工程實務技能,金門縣養護工程所配合金門縣政府114年度民防團隊服勤召集實施計畫,於近日辦理全民國防教育訓練,並展開民防團隊工程搶修大隊常年訓練演習,落實防救災即戰力。 隨著汛期及颱風季節來臨,天候瞬息萬變,極端氣候事件頻繁發生,養護工程所積極強化基層搶修應變能力,針對常見的防汛抽水與路燈搶修情境進行實作演練,以確保在災害發生之際,能迅速動員專業技術人力與機具設備,將災損降至最低,守護鄉親生命財產安全。 養護工程所所長胡家睿指出,今年度的常年訓練課程共規劃三場次,動員訓練人次達51人。訓練內容依據實際勤務需求規劃,分別在養工所所內進行全民國防觀念教育,於金沙鎮榮湖地區模擬豪雨成災情境下實施防汛抽水演練,並於金湖鎮料羅新村一帶展開路燈搶修及公共設施維護訓練。各項操演均依標準作業程序進行,訓練過程逼真紮實,展現出養工所長年累積的訓練成果與實戰能力。 養護工程所所長胡家睿表示,養護工程所平日即重視工程車輛與各類搶修機具的保養維護,並持續辦理專業教育訓練,讓工班人員熟悉各類災害處置流程。此次訓練除實作演練外,更融入全民國防教育,強調民防人員在平時應具備的應變素養,以及在戰時支援軍事勤務的關鍵角色,期許透過實地操演,達到「平時多一分準備,災時少一分損失」的目標。 縣府本年度強調各項救災整備工作應落實於基層執行面,秉持陳福海縣長「用心、務實、守護鄉親」的施政理念,要求各單位以提升第一線搶修人員技術能力為核心,將平時訓練視為最重要的災前準備。養工所也以實際行動回應此一方針,透過規律訓練及實地演練,厚植防救災基礎能量。 訓練現場展現高度默契與團隊合作精神,從抽水機組安裝、電力接線、操作測試,到實地模擬搶修受損路燈,工班人員各司其職、熟練操作,不僅強化應變技能,也建立起災害發生時迅速動員的模式。訓練成果獲得多方肯定,展現出基層搶修團隊的扎實實力與迎戰災害的信心。 養護工程所強調,此次演訓不僅是例行訓練任務,更是對整體民防體系整備成效的一次全面檢視。透過實作與教育雙軌並行,不僅讓同仁重溫流程、提升專業,更能在災難發生前預先釐清應變責任與分工,提高臨場應變能力與效率。
-
金城辦理鳳尾溝中段會勘 研議拓寬增設緩衝車道
金城鎮珠浦西路鳳尾溝中段位於鳳翔社區,每天往來車輛相當多,但該處路幅狹小,往來車輛會車困難,金城鎮代表蔡宗儒接獲民眾陳情並在代表會中提案,於日前邀請相關單位現場會勘,會後共識將先進行鑑界釐清公有、私有地範圍後再行進行改善。 這場會勘於日前下午三點,於鳳翔停車場進行,由金城鎮公所主任秘書許世丞主持,金城代表蔡宗儒、金城鎮公所、台電金門區營業處、相關工程單位人員派員出席。 蔡宗儒表示,針對該處往來車輛會車問題,他也在日前的第五次定期會中提案指出「鳳翔社區鳳尾溝中段因商業設施與公共空間設置,車流大增,已成為重要交通動線。然而該段道路路幅狹窄,會車困難且易發生意外。鑒於尚有公有用地可供利用,建議公所盡速現勘評估,研議道路拓寬可行性,以改善交通流暢度並提升行車安全」的提案。 會後,該路段可拓寬後做為車輛會車時的緩衝車道,將先進行鑑界釐清公有地與私有地的範圍,後續會協調地上物所有權人移除在公有地上放置的物品,再進行後續改善工程。
-
榮服處辦理配鏡服務 貼心守護長者視力健康
金門縣榮民服務處日前提供「榮民視光學配鏡服務」活動,邀請專業團隊為有需要之榮民進行驗光配鏡等免費服務。 為提升高齡榮民的生活品質與視力健康,金門縣榮民服務處日前辦理「榮民視光學配鏡服務」活動,由合約之廠商協助有配鏡需求之榮民接受免費配鏡服務。金門榮民服務處處長劉信義也到場關心榮民,希望藉由此服務讓長輩們注意視力保健,也讓有需要之榮民透過定期之檢查或驗光和配鏡等保持視力,展現對榮民生活細節的貼心關懷。 活動現場邀請專業團隊進行完整驗光作業,而榮欣志工亦全程陪伴與引導,協助年長榮民報到、填寫資料與現場動線,全場秩序井然。與會榮民朋友們於現場由專業人員協助測量與記錄,挑選鏡框,後續將製作成符合個人需求的眼鏡後配送至指定地點,免除長輩奔波之苦。金門榮民服務處指出,特別感謝在地眼鏡業者與熱心志工的無私投入,讓整體流程更加順暢,榮民長輩享受到貼心周到之服務。活動過程氣氛融洽,與會榮民及家屬也予以肯定! 金門縣榮民服務處劉信義處長表示,金門榮民服務處秉持「服務持續進行,溫情永不間斷」的理念,將持續推動各類健康照護措施。此次視光學配鏡活動,不僅能為榮民帶來實質的幫助,也彰顯榮服處在醫療照護與日常生活輔助上的積極作為。 劉處長也提醒榮民,榮民每2年可享免費配鏡服務,金門榮民服務處每半年辦理一次「榮民視光學配鏡服務」。榮民若有配鏡需求可至輔導會合約廠商「金門鐘錶眼鏡行」進行免費配鏡服務,地址為金門縣金城鎮中興路91號。如有相關問題也可向金門榮民服務處洽詢,聯絡電話(082)332062 分機708,張小姐。
-
水試所7月將辦3場保育活動 邀民眾共學共走認識海洋永續
金門縣水產試驗所將在七月五日(星期六)及六日(星期日)兩天辦理海洋保育講座及環境教育走讀活動,共三場次,分別為「以文化創意推動海洋保育-夫妻魚的神話及圖像」、「蚵田與潮間帶公民科學」及「知海活動-蚵田走讀巡禮」,分享如何從文化創意、公民科學、海洋記憶回顧的角度參與海洋保育推動。每場活動人數皆限三十五名,可透過掃描QR code(如圖)填寫表單,額滿為止,歡迎有興趣的民眾踴躍報名。 「以文化創意推動海洋保育-夫妻魚的神話及圖像」時間為七月五日下午一點至三點三十分在水試所辦理,將由鱟博士楊明哲講師展示珍藏的「鱟保育教具箱」,並分享三棘鱟的現場教育經驗,透過桌遊、插畫、共創繪本等手法讓學生成為故事參與者。同時,也將以鱟文創商品、高粱鱟巧克力、藝術展覽與金工設計的實踐經驗為例,探索如何透過想像力跨界連結自然與藝術。講座中更將認識美術館與博物館於海洋保育扮演的角色,並帶領學員探討鱟主題展覽設計,嘗試共同設計在地跨領域學習與溝通的「鱟生態文化館」。 「蚵田與潮間帶公民科學」時間為七月六日上午九時至十一點三十分,地點更換至金門縣石蚵產業文化館,楊明哲將以自身策畫執行公民科學及海洋記憶地圖的經驗為主題,介紹公民科學的運作方式,從物種辨識、棲地記錄、通報機制到長期監測,以及如何透過口述訪談,建構潮間帶今昔棲地環境變遷的紀錄,完整分享於嘉義、澎湖等潮間帶在地守護計畫的推動過程。 「知海活動-蚵田走讀巡禮」時間為七月六日下午一點五十分到五點五十分,將邀請古寧頭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李俊龍,帶領學員進行北山石蚵田巡禮,認識石蚵田的文化歷史與產業興衰,搭配傳統剝蚵體驗以及蚵田記憶地圖製作,傳遞尊重自然與環境保護的態度及永續經營的觀念。 水試所長李佳發表示,海洋保育是追求社會與環境的平衡,絕非單打獨鬥、一蹴可幾,誠摯邀請教育工作、展覽策劃、文創設計等各界熱愛海洋生態的夥伴發揮創意、持續推動,期能結合眾人之力,共同成就在地海洋保育。
-
浯愛砌陶展至7/4 歡迎民眾前往觀賞
《浯愛砌陶》陶藝展刻正在金城鎮公所溫馨開展,展期至七月四日為止,展覽位於金城鎮公所一樓大廳,展出約90件由學生們創作的陶藝作品。此次展覽由賢庵國小策劃,旨在透過陶藝創作展示地方文化,並鼓勵學生發揮創意,讓藝術融入生活,這些作品以金門在地傳統元素為基礎,充分展現孩子們的豐富想像力。 金城鎮公所表示,展覽的作品包括具有金門特色的花磚圖騰、風獅爺陶盤設計,還有學生自創的卡通漫畫風格陶偶,作品充滿童趣,讓人感受到金門獨特的藝術魅力,孩子們在指導老師的帶領下,透過這次陶藝課程的學習,不僅提升了技巧,還深入瞭解了陶藝的歷史與文化。 日前在開幕儀式上,鎮長李誠智表示,欣見學生們發揮藝術的天賦,希望孩子們持續創作,讓更多具有特色的作品產出。 賢庵國小校長黃芸芸指出,大家都是金城鎮鎮民,在鎮公所大廳展出作品是希望讓來自四面八方的鄉親能親身觀賞到充滿童趣的陶藝創作,沾染藝術的氣息。 此次展覽不僅是孩子們藝術創作的展示,也是一次探討童心與地方文化結合的精彩實踐。誠摯邀請廣大民眾前來觀賞,體驗這份充滿創意與熱情的藝術盛宴。
-
料羅圓環車禍 警籲車輛行駛圓環應遵守規則
昨(27)日上午8時40分許,料羅圓環發生交通事故,金湖分局獲報後立即到場處理,初步調查發現疑為未禮讓環內車先行所致,所幸整起事故並未有人員受傷,肇事原因警方調查中。 縣警局金湖分局指出,昨(27)日上午8時40分許,由梁姓民眾駕駛灰色自小客車,行經金湖鎮環島南路五段料羅圓環時,遭廖姓民眾駕駛銀色自小客車攔腰側撞。經過警方初步調查,廖姓車輛是環外車,疑未禮讓環內車先行,導致發生交通事故,所幸本起事故無人受傷,詳細肇事原因目前由警方調查中。 金湖分局也說明,依據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45條規定,汽車駕駛人行至無號誌之圓環路口,不讓已進入圓環之車輛先行;或行經多車道之圓環,不讓內側車道之車輛先行,處新臺幣600元以上1,800元以下罰鍰。此外,如變換車道未打方向燈,可依同條例第42條規定,處1,200元以上3,600元以下罰鍰。 金湖分局也藉此呼籲並提醒用路人,由於金門各地路口多設有圓環,民眾駕車行駛於圓環,環外車應先禮讓環內車先行,待環內車駛出圓環後,才能駛入,且當車輛行至圓環變換車道及駛出圓環,皆要打方向燈,以讓其他用路人瞭解車輛行駛方向,避免事故發生,確保用路人之安全。
-
中正國小童軍團舉行宣誓暨晉升典禮 展現制度精神與教育成果
為落實童軍教育精神,培養學生良好的品格與公民素養,中正國小後浦童軍團近日隆重舉行113學年度童軍宣誓入團、晉級暨升團典禮。典禮由指導老師陳志偉主持,全體童軍、幼童軍與服務員齊聚一堂,儀式莊嚴簡潔、意義非凡,不僅彰顯童軍制度的核心精神,更展現校方對品格教育的重視與實踐。 入團宣誓對每位童軍而言,皆是一段意義深遠的啟程。在童軍運動創始人貝登堡爵士的畫像前,新加入的成員高舉右手、莊嚴宣誓,象徵著對童軍諾言與規律的承諾,也代表一份責任與榮譽的開始。當團領巾正式繫上每位童軍的頸間,那一刻,象徵的不只是身分的轉變,更是心中對團隊忠誠與對社會服務精神的認同與實踐。本次典禮中,共有24名幼童軍、1名童軍及2名服務員完成入團宣誓,正式成為童軍大家庭的一員,場面溫馨感人。 童軍制度中,晉級與升團制度為童軍教育的核心主軸,透過分階段的訓練與評量,幫助孩子明確訂立學習目標,培養自我挑戰與追求卓越的態度,逐步養成自信與責任感。此次晉級表現亮眼,幼童軍晉升「羚羊級」的成員包括蔡昕佑、陳韻安、許芯瑀、陳廷恩、李昕燁、葉海攸、余祖齊、許哲愷、陳秉謙、盧禹潔、許庭楨、吳雨潔共12人;「狼級」晉升者為黃安正、朱子遇、蔡恩樂、許揚、許晨楓與盧禹潔等6人;「鹿級」包括陳嵩翰、董弈辰與陳姿蓉3人;「豹級」為蔡昀辰、莊家萓與陳昍3人;另有童軍陳曄晉升「中級」,皆為長期努力與學習成果的具體展現。 典禮中亦特別頒發技能章與球類專科章,以表揚童軍在多元領域的努力與成就。幼童軍在口技、旅行、球類、模型、收集、體操、游泳、舞蹈等領域共獲得19人次技能章,不僅展現出個別興趣與潛能,也反映團隊引導的多元性與包容性。童軍方面,則有郭騰襄、林羿辰、蔡紹威、許嘉洋、張宥婧、葉文德、楊介熙、辛高進、董畇佑、陳曄、陳曦與許智等12人,於本年度三五童軍節慶祝大會中通過球類專科章考驗,並在本次典禮中接受頒章,象徵他們在體能與團隊合作上的專業能力亦受到肯定。 中正國小後浦童軍團多年來持續耕耘童軍教育,透過制度化的訓練與戶外實作,引導學生從中學習領導統御、解決問題與規劃行動的能力,並將「日行一善、服務他人」的理念內化為生活態度。童軍活動也成為學校推動品格教育、團隊合作與公民責任的最佳實踐場域。 本次宣誓與晉級升團典禮,不僅是童軍歷程中重要的里程碑,更是對所有參與學生階段性努力的肯定與鼓勵。透過儀式傳遞榮譽與使命感,使學生在未來的童軍旅程中更加堅定自信、勇於承擔,繼續以實際行動實踐童軍的諾言與服務精神。中正國小也將持續在教育與育人之路上不懈努力,讓每一位孩子在童軍制度的陪伴下,成長為有理想、有擔當的現代公民。
-
讓書籍延續價值與溫度 期末傳愛 金大二手書募集活動
為推動資源循環再利用與校園公益精神,國立金門大學利用期末舉辦「二手書募集-二手教科書‧記憶傳承人」活動,鼓勵同學捐出用過但仍保有價值的教科書、參考書,提供給下一位有需要的學弟妹,讓書籍化身記憶的橋樑,讓知識在校園內延續流動。 金大學務處期末發起二手書募集,讓二手教科書成為知識傳承的橋樑,獲得學生的熱烈迴響。有同學搬來整箱的書,由志工登記整理,將優先釋出給弱勢或急難學生申請使用。 金門大學指出,該項活動結合三好校園理念:「說好話、做好事、存好心」,並延伸永續發展目標(SDG4:優質教育、SDG12:責任消費與生產)精神,透過實際行動讓校園成為知識傳遞與善意循環的場域。活動共募集了上百本教科書與工具書,經學生志工整理分類後,優先提供給弱勢或急難學生申請使用。9月份開學之後,所有募集而來的二手書將直接開放同學自由索取,讓資源物盡其用。 金大表示,為感謝參與同學的愛心捐贈,活動現場亦準備精美小禮物給捐書者,讓每一本書都帶著故事與溫度被再次翻閱。此活動也成為期末週一抹溫柔的風景,讓準備考試的學生在感受壓力之餘,也感受到來自學長姐的鼓勵與支持。 學務處未來持續推動各類惜物惜福與友善環境的活動,並鼓勵學生從日常中實踐公民責任與社會關懷,共同打造有品、有情、有溫度的金門大學校園。
-
不只是表演 卓環感恩日讓孩子在愛中學習與成長
卓環國小舉辦「感恩活動暨教學參觀日」,透過一連串精彩表演,學生用才藝向父母親獻上最誠摯的祝福與感謝,現場氣氛溫馨熱烈,充滿感動與驚喜。 卓環國小指出,活動由201班率先登場,學生們帶來自編自導的話劇,以生活中的點滴詮釋父母親的辛勞與愛,真摯的情感,引起共鳴與掌聲。緊接著是口風琴隊的演出,隊員們配合默契,演奏出一首首悠揚樂曲,以音符傳達對父母親的敬愛之情。孩子們認真的神情與整齊劃一的演奏動作,充分展現平日練習的成果。 卓環國小表示,幼小班的孩子們展現雙語學習的成果,帶來中英文歌曲及唸謠表演,稚嫩的童聲與大方的台風,贏得在場家長的掌聲。2歲的幼幼班小朋友則以可愛的舞蹈獻上祝福,他們雖年紀小,但表演時的專注與可愛模樣,讓全場笑聲與掌聲不斷。緊接著,由國小部兩位外籍教師Lauren和Jaymar帶來的雙語互動活動,也讓整場感恩慶典充滿教育意義。透過活潑有趣的教學設計,孩子們在歡笑中認識相關英文詞彙與文化,讓節慶不僅有表演,也成為一次寓教於樂的學習體驗。直笛隊以清亮的笛音演奏多首耳熟能詳的樂曲,孩子們神情專注、吹奏純熟,展現出音樂教育的紮實成果。在節目接近尾聲時,由幼中大班帶來一段活潑動感的舞蹈表演,小朋友們以充滿活力的動作,將現場氣氛推向高潮。壓軸登場的是學校民俗舞蹈團,孩子們身穿華麗服裝,帶來具有濃厚民族風情的新疆舞,為整場活動畫下完美句點。 卓環國小更設置多個議題教育攤位,有生命教育、失智症宣導、性平教育、情緒教育等,孩子們只要完成闖關活動就能兌換禮品,著實增添感恩活動暨教學參觀日的教育意義。 卓環國小校長楊杰頤感謝長期支持學校的家長會、校友會以及愛心社志工夥伴們,也感謝籌辦本次活動的全體教職同仁辛勞付出。楊杰頤表示,校內大小活動正因為有了家長、老師與志工們的共同努力與支持,才讓這場溫馨又充滿教育意義的活動得以順利圓滿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