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新聞
-
增肌防跌健康促進班圓滿落幕 長者學習動吃兼備顧健康
為促進高齡者健康、預防慢性病與跌倒風險,金寧鄉衛生所依據114年度「慢性病預防管理及健康促進整合計畫」,結合金門縣社區營養推廣中心,自3月3日至4月22日,在榜林及湖埔社區辦理為期八週的「增肌防跌健康促進班」,吸引許多長者踴躍參與,活動已於近日圓滿落幕。 本次課程以「增肌防跌」為核心,透過每週一次的健康推廣課程,協助長者提升肌力與平衡感、改善營養攝取與日常生活習慣,降低肌少症與跌倒風險,進而提升行動能力與生活品質。金寧鄉衛生所主任吳國斌指出,隨著年齡增長,肌肉量與平衡能力會自然退化,若再加上營養不良與運動不足,容易導致長者跌倒甚至骨折,因此透過社區健康課程,將預防觀念落實在地,是維護長者健康的重要策略。 課程設計包含防跌知識講解、簡易居家環境改善技巧、骨質疏鬆與肌少症預防資訊等,並搭配實際的運動教學與營養示範,讓長者能學以致用、立即實踐。其中也特別強調守護骨骼健康的「三大關鍵步驟」:(1)均衡飲食,補充鈣質:鼓勵長者攝取牛奶、豆製品、小魚乾等含鈣食物,並減少鹽分攝取,避免鈣質流失。(2)規律運動,進行負重訓練:適度從事肌力訓練與日常活動,有助維持肌肉與骨骼健康。(3)適當日曬,補充維生素D:建議每日日曬10至15分鐘,促進鈣質吸收,強健骨骼。 活動中,營養師陳芊彤特別設計多款高營養、易入口的增肌點心與飲品,像是豆漿、牛奶搭配燕麥、芝麻、核桃及高粱米等,不僅口感佳,也能有效補充蛋白質與能量,讓長者「吃得健康、補得有感」。 為提升學員參與度,本次課程設計了全勤與高出席率學員抽獎活動,並頒發實用健康好禮,包括血壓計與運動手環,表揚學員們的積極與認真。得獎名單如下:血壓計:翁○珍(榜林社區)、楊○珠(湖下社區)。運動手環:吳○卿、許○蓮(榜林社區)、楊○珍、張○瑜(湖下社區)。 活動最後,金寧鄉公所社會課課長李煜翔也代表鄉長親自到場致意,感謝長者踴躍參與,並貼心準備運動飲品為大家補充水分與電解質,讓活動更加順利圓滿。 金寧鄉衛生所表示,健康需要日常累積與持續實踐,希望透過這八週的課程,能讓長者建立起正確的運動與飲食習慣,將所學融入生活中,打造健康、自在的樂齡生活。未來也將持續舉辦類似健康促進活動,為社區長者健康持續加分。 衛生所也歡迎有興趣的社區據點、村里辦公處、志工團體等單位主動聯繫合作,共同推動更多在地化、貼近長者需求的健康促進活動,讓健康觀念在金寧鄉各個角落深耕發芽,陪伴每一位長者走得穩、活得久、笑得開心。
-
金沙鎮代會28日起召開臨時會
金沙鎮民代表會第十三屆第十二次臨時會,訂於一一四年四月二十八日起至一一四年四月三十日止召開,此次議程排定勘察地方建設、審議鎮公所與代表提案、人民請願案,臨時動議及閉會。金沙鎮民代表會表示,臨時會將於下周召開,鄉親對於金沙鎮鎮務、建設發展如有建言或有需要陳情與協助,可於在會議期間提供給各代表或向代表會友映,一同來關心金沙之發展。 金沙鎮民代表會第十三屆第十二次臨時會,訂於一一四年四月二十八日起一連三天召開,會議將由主席周水土主持,副主席張成爵,代表黃奕焮、呂寶玉、蔡寶愛、蔡連進、黃聰成、何開忠等出席,鎮長吳有家將率課室主管列席。此次會議議程已排定,首日(四月二十八日),代表報到及預備會議,報告議事日程,議案分組或聯席審查。翌日(四月二十九日),勘察地方建設。第三天(四月三十日),審議鎮公所與代表提案、人民請願案,臨時動議及閉會。 金沙鎮民代表會指出,第十三屆第十二次臨時會議程已排定,將自一一四年四月二十八日起至四月三十日止召開。民眾對於鎮務、建設等方面若有相關建議事項,或有陳情案件及須協助之情事,歡迎於此次臨時會會議期間,向代表反映或提供給代表會,一同來為金沙發展把關。
-
波斯菊交織綻放 繽紛花海美不勝收
春季來臨,金湖鎮小徑的蘭湖景色隨之轉變,湖畔步道旁的波斯菊花海正值盛開期,紫、粉、白等多色花朵交織綻放,為當地增添不少春日氣息。沿著步道漫步,可見花朵隨風搖曳,吸引不少民眾前往賞花、拍照或散步踏青。 這片花海位於小徑鏡山岩附近,就在瓊徑路旁,十分顯眼,花期正盛時吸引不少遊客前往拍照、打卡。有民眾表示,這裡景觀變化明顯,環境整潔舒適,是適合攜家帶眷出遊的地點。有住在山外的居民分享,近期已多次造訪蘭湖,不論與親友合影留念,或是帶小孩親近自然,都是不錯的休閒方式。 過去的蘭湖周邊長期缺乏維護,湖畔一帶雜草叢生,較少遊客造訪。為改善環境品質,縣府團隊與金湖鎮公所攜手推動整治計畫,整合水域周邊空間,進行除草、清理步道、植栽綠美化及景觀設施設置,讓昔日荒蕪地帶逐步轉變為整潔宜人的休憩空間。透過綠化與美化工程的持續推進,如今的蘭湖不僅煥發新貌,也為地方帶來更多生活與觀光的可能性。 除了賞花,湖區內設有休憩涼亭與遮蔭步道,供民眾停留休息。湖面波光、水岸微風,營造出舒適宜人的散步環境;孩童在一旁追逐蝴蝶、長輩輕聲閒聊,讓整個湖區呈現出悠閒的生活氛圍。 縣長陳福海表示,營造乾淨整潔的生活與觀光環境,是縣府長期努力的目標。蘭湖整治即是一個具體成果,透過跨單位協力,讓原本荒廢地區轉化為具吸引力的戶外空間,提升居民生活品質之餘,也展現金門綠美化、環境整潔的整體進展。他強調,環境就是競爭力,唯有持續改善公共空間,才能吸引更多人走進金門、留在金門。 此外,蘭湖花海所在位置鄰近小徑村、瓊林聚落等多處文化與自然景點,未來也將配合鎮區整體觀光動線,持續推動景點串連與步道系統延伸,形塑帶狀式觀光軸線。透過整體營造,結合自然景觀與在地文化資源,不僅豐富遊憩體驗,也讓遊客能以更便利方式探索金湖鎮的多元風貌,進一步提升地方觀光發展效益。 蘭湖的整治與規劃成果,不僅提升了地方景觀品質,也逐漸帶動人潮回流,讓更多人認識金門在地的自然風貌與人文特色。縣府呼籲前往賞花的民眾,請遵守相關規範,勿採摘花朵、勿踩踏花叢,更避免進入花海中央,以維護植物生長與現場景觀完整性。目前正值波斯菊花海最佳觀賞期,歡迎民眾趁著春光明媚的日子,前往蘭湖走走看看,享受一段輕鬆的春日時光。
-
金醫結合石蚵文化季 設反貪宣導打造廉能政府
為落實全民反貪倡廉及提高反詐騙意識,金門醫院政風室與人事室結合金寧鄉「2025石蚵文化季」活動,在金門大橋慈湖端廣場舉行「廉潔行醫.你我同行」反貪宣導暨「人才招募及性別宣導」活動,希望藉由前往參加觀光盛會聚集的人潮,傳達行政透明、反貪不能貪廉潔理念,共同建立廉能政府。 為提高民眾對於法務部廉政署推廣廉能及透明措施政策認知度,此次宣導以「透明誠信」、「圖利與便民」、「性平」及「反詐騙」為主題,現場張貼金門醫院人才招募、性平宣導及廉政法令等海報,並提供摺頁供民眾現場閱覽。此外,活動現場還進行手持反貪標語遊行及隨機徵答等方式,提高宣導曝光度,以多元化宣導方式達到廉政相關議題宣導目的,有效提高宣導閱覽效果及民眾參與感。 金門醫院院長王世典表示,廉潔不僅是政府機構應遵循的基本原則,更是全體民眾應共同維護的社會價值。透過社會參與的方式,讓廉政理念走入社區,融入民眾的日常生活,增強民眾對政府的信任。金門醫院政風室透過持續宣導廉潔觀念,期盼藉該活動將廉能反貪觀念烙印在民眾心中,讓反貪倡廉的種子滋長萌芽,促使社會形成崇尚廉潔的風氣,使每位公民都能自覺遵守廉潔原則,以達成廉能宣導與品德教育相互結合目標,共同打擊貪腐,營造一個更加透明、公正的社會環境。
-
農工辦即測即評技能檢定 厚植青年技能實力
為強化學生技術能力,培育在地產業所需人才,國立金門農工於4月19日至20日舉辦「114年度第1梯次即測即評及發證技術士技能檢定」,地區計215人參加應試,此次辦理職類包含工業配線、工業電子、電腦軟體應用及電腦硬體裝修等丙級技術士,學科通過率為64%,術科通過率達72%,共109人取得勞動部合格證照(含地區民眾補測學科7張乙級),另會計事務丙級—資訊職類術科測試訂於5月17日辦理。 此次檢定由農工校內各科專業場域承辦,不僅讓在學學生能在熟悉環境中穩定發揮,也大幅降低離島學生外出應試的不便與壓力。金門農工長年投入技職教育發展,此次參與檢定人數踴躍,顯示學生與家長對專業證照重視程度持續提升。 農工近年面對金門地區數位轉型與觀光產業升級的發展契機,積極推動技職課程與在地產業需求接軌,鼓勵學生提前取得專業證照,強化未來升學、就業與創業多元選擇。 校長吳志衍提到:「我們鼓勵就學學生『一年一證照』,不只是為了升學考試,更是希望造就他們具備真實可用技術能力,未來無論選擇升學或留在金門發展,都能帶著自信走穩每一步。」 校方指出,技能檢定是學校推動技職課程具體成果展現,學生透過考照驗證所學,更理解專業在職場中實際應用。實習處進一步強調:「從實作中培養問題解決與動手能力,是金門農工各科長年以來教育核心。」 金門農工說明,未來也會持續強化證照輔導與實習機會,串連產學合作資源,打造從校園通往職場完整路徑。學校將持續深耕技職教育,期望讓更多金門學子「學得一技之長、留在家鄉發光」,為地方注入穩健青年技術動能。
-
校園柳營笙歌第二場巡迴音樂會4/27登場
由金門縣文化局主辦,金門縣閩聲愛樂協會承辦,金沙鎮公所、金門防衛指揮部協辦的「校園柳營笙歌第二場巡迴音樂會」,將預定在四月二十七日(星期日)的下午兩點三十分,於金東戲院熱情登場,歡迎地區民眾、學生和家長們踴躍前往聆賞。 金門縣閩聲愛樂協會響應金門縣文化局藝術下鄉政策,此次選擇讓表演藝術走出音樂廳,進入過去軍管時代的戲院「金東戲院」進行展演,以活化這些日漸讓人遺忘的軍事遺跡,並喚醒過去金門軍民一家、全島一命的歷史記憶,以形塑金門過往戰地、在地的歷史音樂特色。 該場音樂會包括:安琪莉莎合唱團、紫韻箏樂團、碧山樂團、金門絃樂深耕絃樂團等演出團體擔綱演出,表演節目將會規劃有安琪莉莎合唱團演唱金門禮讚、戰地的春天、Dona nobis pacem、白雲歌送劉十六歸山、鼓浪嶼之波、城裡的月光等早期金門戰地和中英文經典名曲,地區著名女高音許瑞芬校長的獨唱,紫韻箏樂團則將由金沙國中的莊芷晴、林品均、陳融宣和金城國中的楊予安同學,演出富中國風的《萱草花》、《花好月圓》、《豐收鑼鼓》等古箏二重奏名曲、碧山樂團則將以薩克斯風合奏演奏:起床號和愛國歌曲梅花進行曲和舞台、感恩的心等流行歌曲;此外由董皓雲老師長期指導的金門絃樂深耕計畫絃樂團也將應邀同台演出,預計演出迪士尼組曲、神隱少女、女人香、柯南等多首膾炙人口有趣的動畫音樂和樂曲。 閩聲愛樂協會指出,每一個表演團體精湛的演出,也展現出他們平日豐碩的練習成果,表演單位老中青齊聚一堂、社會合唱團與樂團和學生社團,同台彼此交流觀摩,節目一定是相當精彩豐富多元,該協會同時也將邀請金門防衛指揮部的士官兵們前往聆賞,預期為防區和社區帶來處處笙歌、士氣昂揚的景象,也歡迎地區民眾、學生和家長們踴躍前往聆賞。
-
過布橋、搶紅蛋 峰上村祭蜂儀式展現傳統信仰魅力
金門峰上村的「祭蜂」儀式是當地獨特的民俗活動,已延續數百年,也是全國與金門獨一無二的特殊儀式,更被列為金門縣的無形文化資產。每年農曆三月二十三日,當地居民會在峰上天后宮舉行這項祈福儀式。儀式中,兩頂神轎被擺放成「八」字形,模擬蜂翼的搖晃,而鄉老會將紅鴨蛋、紅粿、糖糕等物品拋擲於神轎間,信眾在激烈的搶奪中,象徵獲得「紅」運當頭、健康平安。此外,鄉老還會潑灑「臭酸水」(現已改用紅花米與發酵粉調製),增加儀式的趣味性。這項活動不僅是宗教信仰的表現,也是社區凝聚力的象徵。 現任天后宮主任委員鄭榮璋的父親也是天后宮的前主任委員鄭輪表示,峰上村相傳位於「蜂穴」上,這也是「祭蜂」名稱的由來。儀式中,搶到紅鴨蛋和皮蛋,象徵「紅」運當頭、好運連連;中間壓凹的糖糕則象徵金錢和財運;紅粿拿去餵食禽畜,則可保佑六畜興旺。但現在已少見野蜂,主要原因可能在於人為建設影響蜂群棲地和全球氣候變遷造成的氣候異常。 儘管野蜂逐漸稀少,「祭蜂」儀式依然每年隨媽祖聖誕作醮如期舉行,因為居民深信透過此儀式能祈求風調雨順、六畜興旺,庇佑村庄平安。鄭輪說:「繞境出巡儀式從下午1點半開始,隨後進行的『祭蜂』活動將氣氛推向最高潮,最後在『過布橋』與犒軍儀式中畫下圓滿句點,完成一年一度的重要祭典。」 「祭蜂」儀式開始,廟方依例備鴨蛋12顆、糖糕、紅粿、聖水、兵飯,神輦二台。首先,請太子爺(中壇元帥)主壇,於供桌與備好的貢品,先請鄉老上香後,由法師誦經祝禱迎神,廟方並安排兩組人抬著兩頂神轎於供桌前排成八字形,在法師完成祭祀儀式後由鄉老將供桌上的紅鴨蛋、糖糕、紅粿拋出或滾去於兩頂左右大幅擺動的神轎之間讓信眾撿拾,天后宮主任委員鄭榮璋說:「每個人都想著要撿鴨蛋,但又怕被神輦夾到,要顧及神輦,又要顧及前面有地方長老在潑摻有紅花米及發酵粉的水,所以得閃避水、又得閃避神輦的夾擊來撿拾鴨蛋。」整個過程可說是相當激烈。 過布橋為酬神祭典的最後一項儀式。由法師依序請神造布橋,鄉老一人持金帛在前,村中男丁抬神輦,鄉老手持金帛領頭過橋三次後,在法師依念12生肖信眾跟隨其後,另鄉老一人持神明官印於橋頭過橋者身上衣服蓋印,以示過橋平安順利,且依習俗過橋時不能穿鞋,必須光腳以示尊敬。過橋儀式完畢,信眾隨即在橋腳敬拜橋將軍。 根據文化局「金門縣無形文化資產價值調查暨拍攝計畫」資料記載,峰上祭蜂鄉俗乃源於相傳峰上村位於「蜂穴」上,多蜂之故,使得鄉民認為透過祭祀蜂穴之蜂的儀式性過程,方能安頓靈穴而能安定居存於生存之環境。因此,峰上鄉民遂於天后宮每年農曆三月二十三日天上聖母聖誕時設醮慶祝,全村並共同參與「祭蜂」特殊鄉俗。 峰上祭蜂鄉俗之主要價值在於呈現村落居民的村落擇址觀、傳統風水穴位的概念,以體現村民對於居存空間與宇宙觀之認知,並透過「祭」的儀式行為,突顯先民對於居存空間的平安、牲畜興旺之祈求與期盼,最後達到整體居存空間上的和諧關係。另外,透過神明形成共同信仰的方式聯結群體,此為在相互間無血緣關係之村落內群體下超越口頭約束的有效聯結方式,並透過常年的祭祀與遶境巡安過程,凝聚村落內部力量與團結情誼。
-
配合親子蜈蚣座嘉年華活動 城警26日將實施交管
為一年一度的城隍爺繞境巡安活動進行暖身,「二○二五年金門迎城隍文化觀光季」已經在國曆的四月十二日登場,系列活動之一的「親子蜈蚣座嘉年華遊行」也預定將於四月二十六日(星期六)的下午一點三十分起至晚上八點為止,在金城鎮後浦城區舉行。為維護周邊道路順暢與遊行隊伍安全,金門縣警察局金城分局將進行周邊局部道路管制。 金城分局表示,將配合金城鎮公所主辦的「親子蜈蚣座嘉年華遊行」活動,活動期間將會針對活動周邊道路實施局部交通管制,並視現場狀況彈性調整管制時間,屆時請民眾配合警方引導,以共同維護活動圓滿周全。 相關交通管制措施,警方也進行說明: 一、交通管制時間:從四月二十六日(星期六)的下午兩點開始,至活動結束為止(預訂結束時間為晚間八點止)。 二、交通管制區域:範圍包含了金城鎮的民權路、民族路、西海路、環島西路、民生路、中興路、珠浦北路、莒光路以及光前路等道路,並視各路段、區域交通狀況許可,採彈性開放通行,以確保交通順暢。 三、管制路段與停車位置如下: (一)管制時間內,禁止車輛(暫停卸貨)進入總兵署旁道路、中興路、珠浦北路、莒光路、光前路之市區中心。 (二)西海路往民族、民權路口(金城國中)或民權路往民族、西海路口的車輛,應改道繞行縣立體育場司令臺後方道路。 (三)車輛請停放金城鎮公所後方、金城分局旁、浯江北堤路、體育館周邊及金門高中對面等停車場。 四、救護車、消防車、執行公務車輛,一律優先通行。
-
盤山村社區暖心募捐 攜手助車禍重傷女童度難關
金寧鄉盤山村社區照顧關懷據點志工隊日前號召社區民眾與愛心人士,前往后湖村探視在車禍中重傷的三歲女童許小妹,並致贈募得的善款與物資,以實際行動表達溫暖與支持,期盼協助她度過難關,早日康復重展笑顏。 這起令人痛心的交通事故發生於113年2月初,造成許小妹母親不幸罹難,年僅三歲的她也在事故中嚴重受創,導致雙下肢癱瘓,生活起居需仰賴輪椅與他人照護。事發後,她的家庭陷入突如其來的巨大悲痛與沉重經濟壓力中,長期醫療與復健所需的費用,更是成為一大難題。 得知消息後,盤山村社區照顧關懷據點志工王秀英深感不捨,隨即於社區內發起愛心募捐活動,號召村民共同響應,一傳十、十傳百,不僅社區居民熱烈參與,還有來自鄉內其他村落的民眾也主動伸出援手。大家以實際行動傳遞關愛與希望,募得一筆溫暖善款,並準備慰問禮品送至許小妹家中。 王秀英表示,雖然他們能力有限,但希望這份心意能帶給許小妹和她的家人一點希望和力量。讓他們知道,社區裡有一群人關心著他們,不會讓他們孤單面對困境。 慰問當天,金寧鄉鄉長楊忠俊親自率隊前往許家致意,同行的還有鄉公所社會課課長李煜翔及社區志工代表王秀英。他們代表所有捐款者,將慰問金親手交至許小妹家屬手中並溫言鼓勵,希望孩子能堅強面對治療,家屬也能保重身心,持續為孩子的未來努力。 楊忠俊鄉長表示,面對突如其來的不幸,社會各界若能共同伸出援手,不僅能有效減輕家庭負擔,也能凝聚正向能量,讓社區成為彼此依靠、相互扶持的溫暖所在。他也強調,鄉公所未來將持續關注許小妹一家的需求,適時提供社福資源與協助。 這場由社區自發性的公益行動,除了實質援助,也激起更多民眾對弱勢群體的關心。許多參與此次活動的志工與居民紛紛表示,能夠為許小妹做些事情,是社區力量的體現,更是善的循環起點。他們希望這樣的行動能感染更多人,讓公益精神持續蔓延。 盤山村社區照顧關懷據點長期致力於長者關懷、弱勢支持與社會參與的推廣,此次關懷行動再度展現社區強大的凝聚力與執行力。未來,據點也計畫持續舉辦各類公益活動,深化社區間的互助合作,讓「有事大家幫,有難一起扛」的理念深植人心。 在資源有限的離島社區中,這樣一場暖心行動不僅為一個家庭帶來實質助力,也象徵著希望與勇氣的延續。透過一雙雙願意付出的手,許小妹的未來多了一份光亮,而整個社區,也因為這樣的愛與行動,更加緊密而有力量。
-
醫發基金致力於打造專業可信的友善醫療環境 以重點專科、一線窗口設計人才留任方案 另補助台北捐血中心捐血計畫
金門縣政府21日召開「114年度金門縣醫療照顧發展基金管理會第一次會議」,由縣長陳福海親自主持,會中聽取承辦單位及各醫事機構提出執行情形與115年度補助計畫,並逐案審議。陳縣長強調,金門的醫療發展基金是全國僅見的離島醫療專案資源,「每一分錢都得來不易,必須讓鄉親真正有感」,要求各單位秉持審慎、務實的態度規畫經費,以提升金門整體醫療量能與服務品質。 縣長陳福海表示,金門縣政府補助的「醫療照顧發展基金」是全國各縣市唯一的寶貴資源,每一塊錢都得來不易,必須用在最需要、最能讓鄉親有感的地方。他請各提案單位以嚴謹態度評估計畫效益,清楚說明預算去向,把有限資源投入急重症服務、長照銜接與弱勢就醫補助,真正落實基金「扶弱、增能、提升醫療安全網」的核心精神。同時,他也提醒與會代表,金門能擁有專屬基金是全體鄉親的福氣,「珍惜、感恩」應成為所有行政同仁與醫療機構共通的行事準則。 針對醫師與護理人力穩定議題,陳縣長指出,金門醫院近年急重症照護能力明顯提升,但要讓優秀醫療人才「進得來、留得住」,仍須從工作環境、薪資結構到家庭支持體系全方位著手。他希望相關單位協同衛福部持續改善住宿、交通與子女就學配套,並透過基金機制針對重點專科、第一線服務窗口設計更具吸引力的留任方案;同時要求院方與衛生局加強與民意代表及社區溝通,縮短民眾期待與實際感受的落差,打造「專業可信、服務貼心」的友善醫療環境,讓鄉親看得見、感受得到醫療品質的進步。 會中,台北捐血中心報告「袋袋熱血‧守護金門」捐血服務計畫。中心預計於5月與10月各派遣大型捐血車進駐金門七日,巡迴八大站點,目標募集3,000袋全血,延續去年捐入3,200袋、達成率107%的佳績。 接續由車船處簡報「友善就醫接駁小黃公車計畫」。113年該接駁車已行駛4,886班次、服務11,808人次,協助各鄉鎮居民從山外轉運站快速銜接金門醫院與金湖鎮衛生所。115年度將持續營運,並視需求加開車次,確保長者與慢性病患就醫無縫接軌。 金門醫院方面,院方提出經常門計畫與資本門設備更新,包含「多專科醫師及醫事人員聘用計畫」,以及持續補助烈嶼分院及醫療影像、中央生理監控、葉克膜等重症設備。陳縣長肯定院方五年來急診與住院量穩定提升,以及留任率居部立醫院前段班的成效,同時提醒院方與衛生局持續優化第一線服務溝通,縮短民眾期待與實際感受落差。 會中並檢視了基金財務狀況。陳縣長指出,縣府透過盤點非急迫性建設與強化中央補助,縣庫財務水位已由最艱困時期回穩。隨著中央支持與地方財政體質好轉,未來將更靈活投入重點醫療計畫,尤其在人力留任與急重症設備上,務求讓離島居民享有與本島同等的醫療安全網。 陳縣長指出,金門地處離島,先天條件相較本島更為艱困,唯有持續深化與中央資源的銜接合作,主動爭取計畫與補助,並善用地方基金靈活調度,才能穩健推進各項醫療建設。他希望各醫事單位能秉持「以病人為中心」的理念,從醫療品質、服務態度到設施完善,多方面同步精進,真正讓民眾在金門就能獲得即時、專業且溫暖的醫療照顧。 陳縣長也強調,醫療不是單一機構的責任,而是需要政府、醫療團隊與社區三方攜手合作,共同打造的社會安全網。他期勉所有行政同仁與醫事人員,以更積極、負責的態度面對各項挑戰,讓每一份投入基金的資源,都能精準轉化為鄉親切身感受的醫療保障,讓金門在醫療發展的路上持續向前,走得穩健、走得遠大。 陳縣長重申,縣府將持續攜手中央部會、各醫療院所及社區夥伴,善用醫療發展基金,持續建構友善、安心且即時的就醫環境,讓金門鄉親的健康守護網更加堅實完善。他強調,醫療是民生基礎工程之一,攸關每一位鄉親的生命安全與生活品質,因此不僅要著重當下醫療量能的提升,更要有前瞻布局的眼光,提前規劃應對未來人口結構變遷、高齡社會挑戰及新興疾病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