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新聞
-
來函照登
『議員群起撻伐要求醫署趕出金門』之我見:據貴報本月5日刊載『議員群起撻伐要求醫署趕出金門』一文,內心極為難過,因為上文所述內容與我所知趙院長,有所不同。 就我的經歷予大家參考: 我與趙院長結識是由我兒於金門讀書於上月24日發生了一場極嚴重的車禍,送到署立醫院後經由趙院長、李副院長及其醫療團隊的努力,使小兒順利穩定生命,並轉送高雄榮總醫院,做後續治療,雖然目前尚未清醒,但期間曾數次生命交關,因趙院長、李副院長及其醫療團隊的努力而化險為夷,其經歷非足以外人道,因這數日之搶救我夫婦均在現場,以致趙院長、李副院長視病如親的精神都是我親眼所見,如每晚11-12時左右趙院長均會到加護病房及小兒病榻前巡視。晚間李副院長有家不歸睡於辦公室,每有狀況均能於最短時間內趕到搶救。這些作為及用心都是他人難以想像的,相信沒這些英雄的努力,小兒狀況是不樂觀的,經歷了這些事我只能說趙院長、李副院長及其醫療團隊是小兒的救命恩人,且這之前我不認識他們,之後也無處請託。在這段時間我經驗一些問題恐非趙院長及李副院長及其醫療團隊所能解決的,雖說老生長談但我仍想一抒己見給大家參考: 在『議員群起撻伐要求醫署趕出金門』一文中指出,署立醫院目前的問題是醫療人員的與器材之不足,這些我都經歷了,這也是趙院長、李副院長等無能為力而且須要 貴議員們必須更拼命更努力的原因,相信這是非戰之罪。 對此我對上述問題提出我的看法: 器材之不足:此期間我曾經歷了補助呼吸器當機,經李副院長極力應變後化險為夷,經觀察ICU病房的補助呼吸器新舊及廠牌型式均不一器材的『聯合國』,以致造成零件補充、維修保養之不易,相信其他器材設備情況亦大至如此。 醫療人員不足:因為地緣關係造成醫療人員經驗及醫生流動高人數不足,造成醫療品質低落,相信趙院長從頭醫到腳也是他所不願的。但自助人助相信金門旅台優良醫療人員應不在少數,應如李副院長者不計高薪回鄉服務。 但亦不能單純要求大家之犧牲奉獻,也應補予其他配套如實施長期輪調、增加進修及醫訊管道、提高待遇使人員負荷減輕::等種種措施,方能改善此一現象。 這些相信都是制度及編制的問題,應是由議員幫助、支持 趙院長來改善,以提升金門醫療品質,而非處處後送,後送非萬靈丹,後送其實存有極大的危險相信這就是 趙院長避免後送的原因吧!況且如果次次後送要那麼優秀的醫師來幹嘛? 想於檢討會中罵人是很痛快的,攆走一位醫者也很容易,但相信金門要找一位如院長視病如親仁心仁術且為金門醫療做長期規劃者,需要金門人的福氣!我期待金門醫療品質能有所提昇,畢竟小兒病癒後,尚需回金門完成學業。如金門醫療品質不能有所提昇,回去金門求學、工作都是為人父母所不放心的,想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人不去地方會繁榮嗎?我懷疑! 讀者:李翰璋
-
清淨家園環保局辦說明會
本縣環保局昨日邀集各村里長、社區發展協會、守望相助隊幹部、環保志工召開「清淨家園全民運動計畫」說明會,局長楊水森指出,環境清理維護工作必需全面性、長期持續進行,需要全民的關懷與參與。他希望大家對於生活周遭環境及髒亂點,主動維護、清除,共創造清淨漂亮的整潔金門。 楊水森指出,金門發展觀光,環境整潔尤其重要,但在馬路、公園,經常可以看得到有人丟棄的煙蒂、塑膠袋、便當盒、空瓶子,縱使再美的景點也美不起來。而環境不整潔小則讓人心裡不舒服,大則降低生活品質,甚至威脅人身安全,如環境髒亂造成蚊蠅叢生、登革熱等流行病的發生。 他表示,環境清理維護工作必需是全面性、需要全民的關懷、大家共同參與,且長期持續進行,一方面有賴全民改變生活習慣,發揮公德心,從源頭制止污染環境之行為,如不縱放犬隻便溺、不亂吐檳榔汁渣、不亂丟菸蒂、不從車內排出廢棄物及不隨意棄置垃圾等,另一方面則需要全民負起管理環境責任,對於生活周遭環境及髒亂點,主動維護、清除,方能克竟其功,共創造清淨漂亮的金門。他也鼓勵各社區平日加強社區周遭環境整潔、多參與各項淨山、淨海工作,取得六星計畫|清淨家園計畫申請資格,申請經費充實社區相關設施,提昇生活品質。 在推動執行上,包括:劃定清理責任區,訂定清潔維護計畫送環保局備查,並據以執行,加強整頓維護生活周遭環境清潔。鼓勵居民及相關人員於日常生活中隨時注意周遭環境,如發現環境髒亂,可至環保署網站通報(http://ivy3.epa.gov.tw/ cleanup_taiwan/ index.html)或填寫環境體檢表傳真至環保局(傳真號碼:082-334438)。洽環保局或本縣鄉鎮市公所認養維護髒亂點。指派幹部參加訓練或講習,並透過訓練、活動或聚會場合宣導落實環境整潔維護。
-
揮汗如雨義工媽媽備素食甘之若飴
水陸大法會今(二十二)日登場,為了辦好這次的法會,不少台、金義工提前到縣立體育館現場幫忙,為了讓這些義工們填飽肚子,無後顧之憂,長年茹素禮佛的立委吳成典夫人鄧琰,特別號召不少金門婦女,為義工們提供素食餐飲。 這支由金門籍婦女組成的隊伍,包括:立委吳成典夫人鄧琰、北市金門同鄉會理事長王水衷夫人李青青等人,擔負起供應法會義工三餐的重任。法會籌備處主任楊清國表示,北市金門同鄉會理事長王水衷夫婦出錢出人,不僅捐獻功德金超過一百萬元,夫人李青青也到現場當義工,默默為法會盡心力。 立委吳成典夫人鄧琰指出,為辦好法會,不少來自各地的義工均提前到法會現場,或幫忙佈置會場,或摺蓮花、填表格,無怨無悔地為佛祖盡心。 由於不少辛苦的義工都以便當裹腹,讓鄧琰不捨,為了變化中晚餐菜色,讓大家有熱湯可喝,下午有點心可吃,好有精神幹活,鄧琰號召不少金門籍婦女朋友,組成煮飯大隊,為大家提供清淡爽口的素菜餐點,供應時間持續至二十九日止。 鄧琰說,地區第一次舉辦法會時,因缺乏經驗,各項煮飯餐飲工作係由台灣義工負責,但台灣義工受限於交通問題,往往要等到法會舉行前夕才能進駐。這次是地區第二次舉辦大型法會,地區鄉親大都認為,煮飯備三餐這種瑣事,不應再麻煩台灣義工,而法會籌辦過程,已有不少義工提前進駐,為服務這些任勞任怨的義工,也為了凝聚法會現場人氣,讓大家在三餐無虞的狀況下,安心幫忙,因此,部分熱心的地區婦女自願擔任烹飪三餐的任務,並提前展開作業。 鄧琰指出,今(二十二)日法會正式登場,法會現場勢必湧進大量人潮,至少要烹煮出五百人份的素食餐飲,透過提前作業,可讓負責三餐的義工們儘早進入狀況,有利當天任務的推動,以免屆時手忙腳亂。 烈日下,鄧琰和義工媽媽們揮汗為大夥準備午餐,雖然汗珠如雨,卻甘之若飴,「嚐一個,外面買不到的」,鄧琰、楊清國熱心地遞上「素蚵嗲」,香噴噴、熱騰騰的「素蚵嗲」,讓這場莊嚴神聖、「神」氣十足的法會,多了股溫馨的人味。
-
水陸法會李縣長親迎恩主公法駕
金門地區啟建「兩岸和平消災祈福超薦水陸大法會」今(二十二)日起正式展開,一連兩天來各境主王爺也陸續駐駕法會外壇(體育館)護持,縣長李炷烽並曾親自前往迎請金門的「恩主公」牧馬侯陳淵駐駕法會,共同祈祝兩岸消災和平。另外,昨日續有烈嶼鄉湖下忠義廟等十間廟宇的管理委員會襄贊法會功德金,受到李炷烽的感恩。 「兩岸和平消災祈福超薦水陸大法會」自二十日至昨(二十一)日的行程為邀請各境主王爺駐駕法會護持,縣長李炷烽在二十日上午九時十分許並曾以法會籌備會主任委員身份率同籌備會委員至庵前牧馬侯祠迎請「恩主公」,受到村老的歡迎。 李炷烽率同法會籌備委員及村中長老依循古禮在「恩主公」神像前行上香等儀式後,並虔誠跪禱,親自奉持恩主公神像,並伴隨神駕繞行庵前村後,前抵設於縣立體育館內的法會外壇,盛重的迎奉在外壇內駐駕護持法會。 而二十日上午西浦頭李光前將軍神駕也在村民信眾擁護下,由西浦頭李光前廟浩浩蕩蕩出發,前抵設於縣立體育館內法會的外壇駐駕。當天下午,金城城區的浯島城隍爺、西門、南門、東門各境境主王爺神駕、金門天后宮媽祖,珠山大道宮保生大帝神駕等,也在里民、村民與信眾的簇擁下浩浩蕩蕩開抵法會外壇, 而金水寺也請出關聖帝君「官印」到場護持。 各境主王爺神駕在沿途旌旗飛揚、到處響起的鞭炮聲中,熱熱鬧鬧前往法會駐駕,法會籌辦處委員也出面接駕,盛重歡迎蒞臨共同護持法會的功德圓滿。 昨日烈嶼後頭麟護宮也在長老與信眾的簇擁下,由小金門跨海來駐駕於法會外壇,護持法會圓滿成功,受到法會籌備會的熱烈歡迎。 另外,昨日也陸續有烈嶼鄉十處廟宇管理委員會捐贊法會功德金,分別是青岐朱府王爺、關帝廟、頂關帝廟、萬聖宮、天師宮,及黃厝關帝廟、西宅忠仁廟、羅厝西湖古廟、上庫天后宮管理委員會各捐贊新台幣五千元,烈嶼湖下忠義廟捐贊新台幣六千元。 縣長李炷烽在親自接受時也對於他們的熱誠贊助法會表示感恩。 據法會籌備會指出,法會駐駕境主王爺預計於法會最後一天(二十九日)起駕配合繞境(金城地區)送聖(燒法船)返回駐地。而法會今(二十二)日上午九時至十一時將辦理各鄉鎮灑淨儀式,五鄉鎮同步進行;另今晚七時至九時在法會外壇(體育館)舉辦點燈「祈福晚會」。
-
廈門南普陀寺消災法會開幕
廈門兩岸和平祈福消災法會於昨(二十一)日上午在廈門南普陀寺舉行開幕,金門佛教會理事長性海法師、立法委員吳成典一行二十六人代表地區前往廈門參加,共同為兩岸祈福。 金門代表團由金門啟建兩岸和平消災祈福超薦水陸大法會總召集人性海法師擔任團長,副團長為立委吳成典,團員包括法會籌辦委員吳素蘭、楊清國、惟德法師、見勵法師、自信法師,及信眾多人。 金門代表團表示,金門啟建兩岸和平消災祈福超薦水陸大法會,自從二○○四年首次舉辦,承蒙廈門南普陀寺一百二十名大法師支援,法會得以順利圓滿落幕,為眾生消災、為亡靈超薦,此次二○○六年十月二十二日至二十九日金門再度舉辦第二次水陸大法會,廈門南普陀寺同樣鼎力支援,讓擔任法會主任委員的金門縣長李炷烽深表感謝。 昨日,金門佛教會理事長性海法師、立法委員吳成典一行二十六人代表地區「兩岸和平祈福消災法會」,參加廈門南普陀寺「廈門兩岸和平祈福消災法會」的開幕典禮盛會,大會由南普陀寺的長老聖輝大和尚主持,南普陀寺住持則悟法師、廈門市民族與宗教事務局局長陳建德、地區性海法師及立委吳成典均上台致詞。 性海法師致詞表示,能獲廈門南普陀寺邀請,代表金門地區參加廈門兩岸和平水陸大法會的開幕典禮,感到榮幸,他相信,如果今後能夠經常舉辦這種宗教、文化交流聯誼活動,對祖國的和平統一,對兩岸人民的幸福,裨益至大,他也認為,這次活動,對兩岸的和平將有不可抹滅的貢獻。 對於南普陀寺連續二次大力支援金門地區的水陸大法會,性海法師也代表縣長李炷烽致表十二萬分的敬意與謝忱。也歡迎大家來金參加二十二日晚上的「點燈祈福大典」。 金門代表團抵達廈門後頗受歡迎與重視,廈門的各個媒體分別訪問性海法師與立委吳成典。 典禮完後,眾人進入大雄寶殿舉行誦經法會,稍後並由聖輝大和尚宴請吉祥午宴。聖輝法師、則悟法師等一行五十七人,今(二十二)日將蒞金參加「兩岸和平消災祈福超薦法會」,於晚上共同參與「點燈祈福大典」。
-
浦邊三百年古宅甚具保存價值
位在金沙鎮浦邊三十九號和四十號的王世傑古宅,是一棟已經歷時三百多年的二落大厝加雙凸規。學者推測,王世傑移民臺灣後,成了臺灣竹塹的第一代墾首;如果是的話,他的地位非常重要。 金門縣文化局昨天辦理九十五年歷史建築第一次登錄審查,浦邊的王世傑古宅也在其列。根據文化局的初步調查及古宅現在的主人王世焜所述,王世傑古宅興建於十八世紀初;古宅的興建者王世傑曾隨鄭成功之孫鄭克塽征台,因為運糧有功,特准以「跑馬定界」的方式,在竹塹(今臺灣新竹)刮地墾荒,但因鄭克塽降清未果。不過,王世傑仍於康熙五十年帶領一百多位族人在竹塹社城東門街和暗街仔開墾,繼而又往西北和西南墾荒,並在竹塹新聚落(北庄與南庄)墾田數千甲,歲入穀物數萬石,迅速致富。 王世傑開墾成功之後,並沒有忘本;每年會從竹塹的公田中撥出銀兩,做為照顧(金門)親族或祖厝維修,以及冬至祭祖的款項。一直到日本殖民臺灣,這項資助才告中斷。 據王世焜表示,王世傑是他的先輩;王世傑古宅的繼承者則有三祧,分別是他的父親及三伯、四伯。 王世焜的大伯早逝,二伯被送給「東埔車仔」(陳紫車)當養子。王世焜說:二伯曾中秀才後,還請鼓吹隊回鄉祭祖。二伯曾在新加坡組織義勇軍抗日;日本占據新加坡後,便將他殺害。 王世焜的祖父是讀書人,一手毛筆,一手墨條,專為人寫契,寫信。王世傑古宅的祖龕和神龕,仍以祖父生前所書寫的對聯做為摹帖。其中一幅為:「崇上維鴻學,念子甫元任;爾孫敦孝敬,奕世為公卿。源遠流長。」 王世傑古宅的特色是出磚入石,牆壁是編竹夾泥牆,被認為有非常高的保存價值,並有申請為古蹟或歷史建築的急迫性,因此才列入昨天的審查。 金門文化局長李錫隆、建設局長李增財,以及參與歷史建築登錄審查的委員黃振良、閰亞寧、許正平等,昨天一同會勘了王世傑古宅。 中國科技大學建築係副教授閻亞寧表示,以時間點而言,王世傑未必與鄭氏有什麼關連,反而是做為竹塹第一代墾首的地位,比什麼都重要;就像林家花園的林本源是晚期的墾首,地位也很重要。因此,他建議王氏後人再努力找看有沒有族譜,以確認王世傑的身份;另外,金門縣政府也應該透過新竹巿文化局,看能不能找到竹塹王家的舊譜。 王世傑的墓,仍在蔡厝一帶的太武山下。在現存文獻中,︽新竹縣采訪冊︾有「康熙五十七年,王世傑開墾竹塹埔」的記載。︽新竹縣制度考︾中,有「王世傑獻充北門內地基百間」的記載。︽淡水廳志︾有「四百甲圳,在廳治東門外.業戶王世傑置」的記載。
-
重砲射擊訓練金指部展現國軍精實訓練成果
金門防衛指揮部昨天清晨在金門成功外海域實施代號為「聯信二五三號」的重砲射擊演訓,展現國軍精實訓練的成果。金指部指揮官楊天嘯中將指出這項砲兵演訓為年度例行性重砲保養射擊,主要在驗證官兵重砲射擊技術與保養勤務、精熟部隊指揮及射擊程序,進而提昇整體防衛作戰能力。也肯定砲兵在射擊、測量、觀測、通信和砲射程序和彈著精確度均達到要求,精確命中南海域目標。 這項代號為「聯信二五三號」的重砲射擊演訓,於昨日上午清晨六時在昔果山中心教練場實施,部署各式火砲包括一零五公釐榴砲、一五五公釐加農砲、美造M115式八吋榴砲、二四零公釐榴砲,對南海域目標區實施實彈射擊。其中,「八吋榴」為一九四五年生產,一九五八年震驚中外的「八二三砲戰」後期運抵金門,發揮壓制對岸火砲的威力,一炮而紅,這次是繼去年十一月二十九日後,第二度實施野外射擊。 金指部指出,這次射擊目標區為南海岸成功外海域五千公尺海面,在射擊任務實施之前,已先期透過新聞媒體公告射擊的時間和區域。任務部隊的主官(管),也親自拜會射擊區域周邊的地方行政首長,並和附近村民及漁民的代表進行溝通和說明,射擊時並進行陸上、海上安全管制,並由兩棲偵察營快艇實施清場。而重砲保養射擊是以戰術操演想定,誘導各射擊單位,依固安作戰計畫,對海上目標實施射擊程序演練,目的在磨練與驗證砲兵射擊技術與保養勤務、精熟部隊指揮及射擊程序,進而提昇整體防衛作戰力量。 昨天這項重砲保養射擊,於清晨六時十五分擊發出第一砲,參加射擊的重砲計有美造M101A1式與一零五公釐口徑以上重砲,包括「八二三」砲戰揚威的美造M115式八吋榴彈砲在內,並分別實施單砲射擊、雙砲射擊及四門齊放,其中「八吋榴」重頭戲是由金指部砲指部砲二營砲四連擔綱演訓,參加射擊訓練的每一門砲須配置八人,包括砲長(中士)、副砲長(下士)和六名砲手,各司其職。第一個砲手是發射手;第二個是象限儀手;第三個是裝填手;第四個負責彈體搬運;第五個是信管手;第六個負責彈體選定。在金門籍連長許志宏上尉領軍下,順利進行砲身運動及戰術綜合射擊,每門砲發射七顆九十一公斤重砲彈,首度四門火砲齊射,砲彈一離砲口,發出一團火球和音爆,很有震撼力,顯示出「八吋榴」服役國軍四十八年仍是寶刀未老。 重砲射擊訓練歷時半個小時順利結束,在尚義前進觀測所督陣的金指部指揮官楊天嘯中將也前來慰勉砲兵官兵,對於這次參演砲兵官兵的表現,肯定無論是在射擊、測量、觀測、通信和砲射程序和彈著精確度均達到要求,砲科出身的楊天嘯以專業眼光,給參演部隊打一百分的滿分成績。 楊天嘯中將表示,重砲保養射擊演訓結束,整個過程非常圓滿,所有射擊程序和技術也都達到平時的要求,整個演訓階段是分別在前進觀測所和砲陣地同時展開。在前進觀測所都能明顯看到所有砲彈位置都能按照既定的目標落點,顯現砲兵弟兄平時訓練的精實成果。 楊天嘯指出砲兵射擊並不是單一的技術,他是一套組合的訓練,從射擊、測量、觀測、通信和砲射程序,整個是要完全的配合才能完成任務,今天整體說來可以顯現部隊訓練的精實,也藉由這次操演讓鄉親了解國軍訓練的狀況,以及國軍為保護鄉親盡最大的努力成果。也很高興有許多學生代表來參觀,表示他們對國防的重視,希望藉此方式產生互動,讓國防的力量能夠紮根。 楊天嘯除期勉砲兵官兵,百尺竿頭更進一步,精益求精,肩負起保家衛國第一擊的重任,同時也呼籲鄉親支持國軍和支持國防建設。 為落實國防教育,重砲射擊演訓特別邀請國立金門農工職校學生代表參觀,見證國軍訓練成果,學生們表示,過去只看到大砲展示,這次是實彈射擊,火光和音爆比想像中更震撼、更有看頭。
-
金湖盃籃賽烈嶼金城今爭奪冠軍
第三十一屆金湖盃籃球賽將於今天結束。今天下午將是球賽的最高潮,因為冠亞軍要到今天最後一場球結束才會產生。烈嶼隊和金城隊將在今天下午三點(到四點二十分)爭奪冠軍。 昨天的兩場球賽是金和成勝沙美葵可利,金城隊勝新湖里。 昨天下午七點半金和成對沙美葵可利之戰,金和成是以八十九比七十四勝葵可利。兩隊的實力,在裁判員眼中,是有一定的差距的,因此比較沒有高來高去的表現。金和成向來由陳鑫堯帶動攻勢,但這場球賽中,蔡培榮也有很好的表現。 在這場球賽中,比較入戲的觀眾,一會兒讚一聲彈無虛發,一會把不該進的球喊進了,為看似平淡的球賽,點綴了些許熱鬧氣氛。 昨夜七點的金城對新湖之戰,金城以六十三比五十三勝新湖。前兩節由新湖略佔上風,但兩隊的得分都不高,差距也很小;第三節、第四節,金城隊加強防守,最終還是取得了勝績。 新湖里的楊凱仰是很好的中鋒,中距離有準頭,是可以從一號打到五號的球員。左撇子的李育邦被認為是苦功型球員。 金城隊的張礽勇彈性佳,有人把他形容成「飛人」,昨夜「飛」進一球時,曾造成兩名對手跌跤,一個四腳朝天。陳國勇分球犀利,是良好的組織後衛。歐陽怡煌個子小卻靈活,擅於左鑽右突,外線很準。 在金湖盃賽中,金城隊和烈嶼隊都沒有敗績,今天將一決勝負。冠軍要到最後一刻才產生,這是金湖盃最成功的地方之一。閉幕典禮將在今天下午五點舉行。
-
光環舞集演出八百觀眾如痴如醉
知名的光環舞集昨晚在金門縣文化局演藝廳演出經典作品「奧林匹克」,結合力與美的肢體語彙,展現舞團獨一無二的風格與震撼力,是讓到場的八百多位聽眾,享受了一場充滿香味與能量的奧林匹克盛宴! 這場「奧林匹克」饗宴昨晚七時三十分起展開,陸續湧入的觀眾是把演藝廳座位擠得座無虛席。昨晚的演出光環舞集經典作品︽奧林匹克︾,把體操、游泳、溜冰、水上芭蕾,化為嬰兒油上的舞蹈盛宴,滑出美麗新視界,在觀眾面前呈現,讓民眾體驗奧林匹克運動競技的緊張與驚奇。 光環舞集的「奧林匹克」呈現台灣最原創的肢體語彙,把體操、游泳、滑冰、水上芭蕾,幻化為純粹的舞蹈,演出共分「地上游」、「水上芭蕾」、「圓之舞」三大段,每段分別由三支小品串連而成,其中,「地上游」分為綻放、城堡、微小份子,「水上芭蕾」包括水上芭蕾、突破、蜉蝣,「圓之舞」分為穿梭、火花、圓之舞等。 舞者有力、專注地在充滿嬰兒油的塑膠板上滑進滑出,交疊移動的身體景像,令人驚歎,展現舞團獨一無二的風格與震撼力,受到觀眾的激賞。 本縣文化局指出,光環舞集(Taipei Dance Circle)成立於1984年,舞團創辦人劉紹爐及楊宛蓉皆為職業舞蹈表演藝術工作者,舞團成員來自各校之舞蹈科系畢業生,及對舞蹈表演具有高度熱心與實力之人士。自成立迄今,除每年皆有創新作品呈現,並致力於舞蹈藝術推廣。 ︽奧林匹克︾舞作將台灣現代舞推向另一個高度,曾榮獲1997德國路德維表演藝術中心「表演藝術創新獎」,並先後受邀參加東京、紐約、德國、墨爾本、布拉格、廣州、愛沙尼亞、新加坡、韓國、法國、舊金山、以色列等地之國際舞蹈節開幕或閉幕演出,普獲肯定及讚賞。
-
金門健康路跑各分組成績揭曉
二○○六金門健康路跑共有二千五百四十人參加(報名人數為三千一百四十二人)。其中,參加競賽組的人共有二百一十三人;軍中組有六百零八人;健康組有一千七百一十九人。 競賽組依男、女及年齡分為十組。軍中組分三組。各分組成績如下: 男A組:第一名林清輝(48分27秒)。第二名楊英。第三名李金溝。 男B組:第一名戴克鑽(46分54秒)。第二名黃制宜。第三名陳用烈。 男C組:第一名何盡文(35分26秒)。第二名黃嘉維。第三名李彥概。 男D組:第一名楊耀光(38分38秒)。第二名翁瑀涔。 男E組:第一名陳文政(42分31秒)。第二名許仲安。第三名楊天豪。 女A組:第一名吳能娥。 女B組:第一名高麗珠。第二名黃希婷。第三名黃玉真。 女C組:第一名陳梅芳(50分22秒)。第二名蔡婉妮。第三名楊雪蓮。 女D組:第一名曾怡靜(45分54秒)。第二名莊毓虹。 女E組:第一名蔡欣雅(49分01秒)。第二名葉霽萱。 軍A組:第一名鄒雙喜(46分24秒)。第二名賴傳財。第三名陳榮在。 軍B組:第一名林順欽(53分48秒)。第二名張志豪。第三名呂俊明。 軍C組:第一名楊志勇(43分51秒)。第二名蘇新智。第三名伍智祥。 各組第一名獎金是五千元;第二名獎金三千元;第三名獎金二千元。合計頒發獎金十一萬九千元。
-
金門健康路跑逾二千五百位軍民共襄盛舉
藍天之下,綠林之間,二千五百多位青衫軍,邁開了五千多條腿,有的步向六公里的健康路程,有的奔向十一公里的競賽路程。人前人後,如川如流,一起湧向二○○六年的金門健康路跑。 由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和金門縣政府合辦的二○○六年金門健康路跑,依據官方提供的數據,共吸引了二千五百四十位軍民參與。人潮在中山林道上洶湧著,場面十分壯觀。 在金管處處長黃文卿、金門縣長李炷烽等鳴槍起跑後,一條青色的人流,就開始由中山林湧向前厝、頂堡、后盤、伯玉路::。沿著中山林道,綻開的朱槿和小紅袍,則是百百千千、奼奼灼灼,好像為他們爆出無聲的鞭炮。 面對如此盛況,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長黃文卿發下豪語,希望明年在金門舉辦馬拉松和半程馬拉松。她說太魯閣國家公園的峽谷馬拉松是一大特色,每年有上萬人參加;金門國家公園也適合馬拉松,更重要的是,金門的天空不會掉石頭! 金門縣長李炷烽見到的是喜氣洋洋,精神抖擻的畫面,他在起跑前預祝今年的活動比去年更美好。 金門防衛指揮部指揮官楊天嘯希望大家藉著運動,鍛鍊強健的體魄,積極向上。福建省政府祕書長翁明志則祝福與會者勝利成功,締造佳績。 這一項一年一度的金門路跑,聚集了男女老少,有軍也有民。金支部的參謀長古勝文曾摔斷過腿,這次還是參加了競賽組。他說,十公里以上的路跑,靠的是耐力,對工作很有幫助。 署立金門醫院的醫師們也帶著家眷參加路跑。他們說,要人們用跑步換取健康,人們總是興趣缺缺;如果對他們說,每周跑三次可以瘦零點五公斤,吸引力也不怎麼大;再換算成一年可以瘦六公斤,似乎對不太想運動的人就可以產生說服力了! 還有一位醫師則說,運動是很好的處方,有些病透過運動,甚至連藥都不必吃了! 在人山人海中,不乏學齡前的小朋友和滿頭白髮的老人家。還在唸中班的蔡佳諼和二歲的葉千銳也在家長的帶領下,參與了路跑活動。葉千銳不必走也不必跑,由父母推著嬰兒車漫步,呼吸中山林裡的新鮮空氣。一位七十幾歲的老人則說,跑啊,跑不動再說! 曾經在上上屆得過路跑冠軍的李金溝,還有一路打赤腳奔馳的翁文恭,算是老當益壯,他們喜歡運動之後,汗水淋漓的快感。翁文恭常赤腳跑十公里的路程,從盤山、瓊林、后沙到安岐,然後回溯。他說汗流越多,精神越爽。 參加健康組的跑者出發的時間不一,許應裕和許及祥是第一波回到原點的人。許應裕說,好喘,但一路上跑得很舒服;他認為跑步可以讓身體強健。許及祥在人群中,後發先至,他說他很少跑步,原以為跑不完。中山林到處有他種植的黑松、琉球松、馬尾松、溼地松,來這裡參加跑步,有親切的熟悉感。 健康組第一個跑回原點的小女生是國小三年級的楊紫函;她覺得有點辛苦,但感覺很好。 專長在體育的金門技術學院學務長董燊表示,金門的空氣新鮮,跑步就是在做有氧運動,可以消除疲勞,減輕精神壓力;親子一同參加,可以增進家庭美滿的氣氛。 金門榮民服務處的處長薛幼菊表示,身體最要緊,環境要珍惜,在金門,有好環境,不跑太可惜! 競賽組中,第一個跑到終點的男子是何盡文;他是男C組的第一名;他用了三十五分二十六秒跑完十一公里,男女總排名第一。第一個跑到終點的女子是曾怡靜;她是女D組的第一名,成績四十五分五十四秒;男女總排名是第二十一。兩個第一名有一個共同之處,只管跑快,不願多說。軍中組以楊志勇成績最佳,十一公里跑了四十三分五十一秒;男女總排名為第十一。 競賽組的比賽是昨天上午八點十五分開始的。九點十五以前,已經有一百多個跑者抵達終點。第一百名是陳義榮;他用五十七分鐘跑完十一公里。 不分組別,競賽組總排名,前二十四名是:何盡文、黃嘉維、楊耀光、翁瑀涔、楊績輝、李彥概、黃仁嘉、張世譽、陳文政、董世欣、楊智勇、蘇新智、許仲宇、莊德慶、許仲安、楊國贊、楊福安、陳立德、伍智祥、楊易霖、曾怡靜(女)、鄒雙喜、黃制宜。在前二十四名中,只有一位是女子。
-
今晚點燈祈福水陸大法會正式登場
金門地區啟建兩岸和平消災祈福超薦水陸大法會今(二十二)日晚間在縣立體育館舉行點燈祈福晚會後,正式登場,將持續至二十九日止。昨日在城中體育館法會內壇,由湛因法師開示「八關齋戒」,吸引來自大陸、台金地區的信眾前往聽講,縣長李炷烽、吳麗鳳伉儷相偕出席參與,共體佛法的偉大。 是項開示於昨日上午八時三十分在城中體育館法會內壇展開,縣長李炷烽、吳麗鳳伉儷與各地信眾身著「海青」衣袍,同坐台下聽講。 法會內壇,大紅地毯,金黃色幕簾,朱色的燭火,營造出莊嚴氛圍。信眾們隨著木魚節奏,「問訊」、「長跪」、「合掌」,並手捧「八關齋戒戒本」高過眉心,表達對佛祖的虔敬之意。 湛因法師進行灑淨儀式後,正式主講、開示「八關齋戒」。湛因法師號德圓,一九六三年出生於台南縣,目前擔任弘法院沙彌學院園長,及生命電視護持會會長,法師自出家後皈依佛陀教法,以持戒、念佛為自利利人修行法門,並深入經藏,恆持道業,積極關懷眾生、弘揚佛法,多次於獄所關懷受刑人、校園內弘揚佛法,接引青年學子學佛,將尊重生命、用愛營造生命之教育推廣至社會每一角落。 受持「八關齋戒」,意即在家人過一天一夜的出家人生活,這一天一夜須堅守八項戒律:「不殺生戒」;「不偷盜戒」;「不婬欲戒」;「不妄語戒」;「不飲酒戒」;「離花香瓔珞香油塗身戒」;「離高勝床上坐、及作倡伎樂、故往觀聽戒」;「離非時食戒」。由此關口通向出家之道,關閉死生之門,所以稱為「八關」。 「八關齋戒」是求出世之法,透過受持「八關齋戒」,完成出家的因緣。湛因法師表示,受持「八關齋戒」,可得六十萬世的餘糧,亦即六十萬世的衣食無缺。佛陀教育中心金門中心也強調,它可以脫離病苦、消滅罪障、免除橫禍、遠離惡趣、福報優厚、成就迅速、來世尊貴、得生天上、往生助緣、臨終歡樂、得相好身、成佛道緣。 湛因法師認為,任何人都可以受持「八關齋戒」。甚麼時候受持最好?有人說,佛陀的誕生日、成道日;也有人說父母師長的生日或忌日;也有人認為自己的生日最好。在自己生日時受持「八關齋戒」,主要是因這天也是母難日,湛因法師表示,閩南俚語:「生得過,雞酒香;生不過,四塊板」,描述的就是母親生子的風險與偉大。 不過,大多數的人都認為受持「八關齋戒」,每月的六齋日最好,所謂六齋日,指的是初八、十四、十五、二十三,以及月底最後二天。之所以選擇這六天,佛陀教育中心金門中心連絡人張瑜馨解釋,乃是因為這六天,諸罪結集增倍,所以須要特別謹慎,以防造業。藉由這六天受持「八關齋戒」,對自己積功德,對眾生有利益。 「八關齋戒」中,因多了一項「離非時食戒」,也就是「午後不食」,所以加了「齋」字。為何午後不食?湛因法師指出,佛家經典上有記載,「齋天食、日佛食、日後畜牲食、夜惡鬼食」,「日後畜牲食」指的是過中午後,是畜牲進食時間,而且,飯飽思淫慾,因此,佛過午不食,大家也跟著佛一樣,過午不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