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新聞
-
八二三台海戰役總會長呂芳煙伉儷捐款作法會
八二三台海戰役總會長、前中和市長呂芳煙、劉麗雲伉儷昨日來金,並捐款新台幣三十萬元予「兩岸和平消災祈福超薦水陸大法會」籌備處,共襄盛舉。 呂芳煙、劉麗雲伉儷係在縣長李炷烽陪同下,於昨日上午前往設於縣立體育館的籌備處上香致意,並捐出新台幣三十萬元,希望共襄盛舉,並祝法會順利舉辦。 金門地區啟建「兩岸和平消災祈福超薦水陸大法會」由縣府、財團法人金門大佛園區開發基金會主辦,福建省政府指導,太武山海印寺、金門城隍廟、金門媽祖會承辦,協辦單位包括:金門縣議會、金指部、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吳成典立委辦公室、金城鎮公所、金湖鎮公所、金沙鎮公所、金寧鄉公所、烈嶼鄉公所、烏坵鄉公所、金門縣各立案宗教團體。 縣府表示,法會訂於十月二十二日至二十九日在金門縣立體育館展開。甫於上個月成立的「財團法人金門大佛園區開發基金會」其基金捐助人既為基金會的當然董事,也是法會的功德主,捐助一百萬元者有陳國勛(明乘長老)、李台山、王振利、王水衷、福建省金門佛教弘法基金會(董事張火良︻性海師父︼)、洪成發、林成炎、張邦育等九人,捐助五十萬元有李炷烽一人。
-
太武山駁坎浮雕有譜了
縣府昨日召開太武山駁坎浮雕企劃簡報,全區以「太武英靈、千秋永昭」為中心主題,駁坎共分三階,並規劃出六主題,藉各種石刻浮雕影像,彰顯具震撼、動態、活力之戰時映像,表達對國軍將士及先民的感佩。縣長李炷烽肯定規劃公司用心及整體企劃方向。 該工程係由盛禹工程顧問有限公司負責規劃,該公司土木技師楊懷仁特別出席簡報,分別進行企劃精神說明、工區簡介、浮雕內容解說等。 規劃單位指出,太武山駁崁共分三階,第一階至第三階每階兩邊,共規劃為六個主題,第三階中心區域,規劃為全區中心主題。其中,第三階中心區域長約二十七公尺,規劃為中心主題;主題一至主題四各長約四十公尺,每幅圖說約十公尺乘一點二公尺,每主題各四幅圖;主題五至主題六各長二十公尺,每幅圖說約十公尺乘一點四公尺,每主題各二幅圖,總計圖面共二十幅。 浮雕石材以深色青斗石,用以搭配既有淺色花崗石鋪面。圖幅內容以細鑿面青斗石陽刻二至三公分,圖幅邊框為亮面青斗石收邊,各階主題及題字為亮面青斗石陰刻。 浮雕主題內容,全區以「太武英靈、千秋永昭」定位為中心主題;拾級而上共分三階駁坎,由下而上細分為六大主題,每一主題區以青斗石陰刻題字訂定;主題略以年代及內容順序區分,將戰時映像透過浮雕雕刻之表達,展現可歌可泣的戰役史詩;除英勇國軍外,也特別將島內先民自衛民防,艱苦克難及甘苦與共的精神做深刻描述,展現花崗島民旺盛的活力與韌性,也增添浮雕內容之多樣性;主題題字以七言單對為主,各幅亦訂二字之小主題,用以串聯並加強主題意象,同時達到單純且意境深遠的功效。 各主題分別為:主題一|「抗日軍興抵外侮、國共內亂民相煎」;主題二|「寰宇風起天欲雨、閩南風雲罩海峽」;主題三|「電閃雷轟震金門、扭轉乾坤保台灣」;主題四|「軍民無悔拓崗島、胼手胝足闢金湯」;主題五|「毋忘在莒扼險地、海山第一鎮邊關」;主題六|「海印鐘鼓長梵唱、翠谷梅花遠流芳」。
-
砲戰做媒人譜出牽手情
八二三戰役砲火連天,戰火中,卻也牽成了前東門里長顏伯義與妻子李淑卿的姻緣,每逢八二三,親友們總會開開玩笑,他們的婚姻,是「中共做的媒人」! 二十八年次、家住古寧頭林厝的李淑卿表示,八二三砲戰那年,因為父親帶著家人到后浦躲砲彈,就租住在顏伯義家,二人日久生情,遂成就一樁美好姻緣。 李淑卿回憶說道,民國四十七年八月二十三日下午,她正在家裡幫阿兵哥改衣服,幾個砲兵弟兄在一旁等著,突然連天砲火,她不安地問:「怎麼打砲打得這麼厲害」?砲兵弟兄不以為意地說:「在演習吧」!不過,因為不放心,砲兵們便快跑回家附近的砲陣地。 沒想到砲陣地遭到砲擊,幾個趕著跑回去的砲兵則生死未卜,李淑卿至今都會擔著心,不知當年這幾位台灣來的砲兵平安否? 李淑卿笑著說,她有十個兄弟姐妹,那時候,砲陣地被轟炸,砲火波及林厝民宅,身為長女的她不擔心自身安危,反而掛念著家裡綁在砲陣地的那頭牛,有沒有被炸到?因此,隔天一早,戰火稍歇後,她便趕到砲陣地,發現陣地受創嚴重,但家裡的那頭牛毫髮無傷,砲兵弟兄看到她消遣她:「小姐,打砲彈了,妳還敢來牽牛?還不趕快去躲」? 因為砲彈都是下午打來,因此,村民都利用上午上山、下海找吃的,有一回,她正在井邊洗衣,突然砲火猛烈,屋瓦朝她飛射過來,她丟下衣服,連爬帶滾一路驚叫回家。房子被炸個大洞,養的豬仔也被炸死,由於古寧頭一帶位居西北邊,靠近大陸,首當其衝,因此,她要父親帶著其他弟弟避難到后浦,她則陪著年邁的祖母留在古寧頭林厝守著老家。後來,因為家裡也中彈,才不得不跟著逃難到後浦。 因戰事吃緊,為疏散民眾,當時中央政府派船將金門鄉親撤離到台,每人並發給三千元安家費,父親本來要她帶著三個弟弟及祖母,接受政府安排,撤退到台灣,李淑卿怕台金交通一旦中斷,不僅與家人再見困難,而且,離鄉背井、在台無親無戚,生活可能都成問題,因此,還是決定留在金門。 一家人原本暫住在農會,後來才租住在顏伯義家裡。李淑卿指出,顏伯義的祖母也是古寧頭人,知道自己的父親忠厚老實、做人很好,才願意出租。也因為這樣的機緣,讓原本不相識的顏伯義、李淑卿二人,有機會相遇,並於隔年,民國四十八年三月結為連理。所以,親友才會笑稱,「都是中共做的媒」! 回想起八二三砲戰當天,顏伯義指出,那時他在鎮公所當民教幹事,當時鎮公所在奎星樓正後方那棟洋樓,鎮長是石炳炎,戰事發生時,他和同事趕緊下樓,躲進附近的防空洞,砲彈正中鎮公所的檔案室,那天的情景,至今還烙印在腦海中。因為這場砲戰,顏伯義娶到好牽手,讓他對這場戰事,有著與別人截然不同的感受。
-
中正國小新生明上午註冊
金城鎮中正國小將於明(二十四)日上午八時至十一時辦理一年級新生註冊,二十六日上午九時辦理「大手牽小手」新生迎新活動,同時辦親師座談會,中正國小校長張峰德歡迎家長能偕同孩子踴躍參加親師座談會,以期共同交換經驗,讓孩子能在新的求學階段快樂學習、健康成長。 中正國小表示,一年級新生註冊於上午八時起至十一時在該校一年級教室辦理,請家長攜帶通知單、戶口名簿、預防注射卡正本、輔導資料紀錄表,並繳交註冊費計二百七十五元。
-
暑期青少年團康幹部培訓展開
人的一生是戲,一身也是戲!在青少年團康幹部培訓活動中,學員們在舞台上學習使用肢體語言;他們用五個身體組合成噴水池,用十個身體組合成人肉挖土機:::。 「變身大大大,縮身小小小。眉來又眼去,比手又劃腳。五官都是戲,肢體最重要!」|在這堂戲劇課程中,幾十名學員們被要求隨著音樂,在舞台上遊走。走到最熟悉的位置,走到最陌生的位置;把身體伸展到最大,再縮到最小。交會時,彼此只能擠眉弄眼,然後再配上肢體動作,但就是不許說話。 暫時不讓學員說話,是因為在戲劇表演時,臺詞等文字內容,對觀眾的感染力最小,肢體動作感染力最大。 如果換算成百分比,臺詞內容對觀眾的影響,只佔百分之七;聲音語調佔百分之三十八;表情加肢體則佔百分之五十五。 好不容易學員們可以說話了,卻只能講一個字。只能以一字傳情時,該講什麼字才能盡意?張素一(金門高中)最想用金門話說一聲:「水(美)!」(素一兩個字的反切(快讀)也近乎是金門話的「水」─。黃筱琪(金中)想說:「嗨」。簡亦珊則想要吶喊,可以是「啊」或「哇」。 他們肢體語言,先是一個個各自獨白,然後是二人、三人(鬧鐘)::、十八人(十八銅人),最後則是集體呈現。 「九十五年暑期青少年團康幹部培訓基礎營」是救國團金門團委會承辦的康輔訓練活動,主辦單位是金門社會局。活動的目的是要培訓康輔人才。 培訓活動中的戲劇課和舞台觀,共有三個半小時;學員們在劉浚廷(臺北大學會計系四年級)的帶領下,由一個、一個小動作開始玩起。剛開始乍看好像只是在玩團康,實則是一步步解放他們的肢體。許多學員的動作由羞澀、扭捏,進入到大開大闔。能溶入情境者,舉手投足,自然而然地,就是一種美,否則就成了手足無措。 劉浚廷和盧梭暐(金門技術學院電子工程系)認為,只要有兩個人在一起,就是一場戲。善用聲調表情和肢體語言,將會使人際互動更好,溝通更有效。 另一位工作人員黃鑫渝(金門技術學院二年級)表示,康輔幹部,要學習如何去組織一個團體,讓大家都有事可做。她所帶的小隊,有的學員已經有很好的基礎。
-
放眼未來縣府將建立無障礙e化網
金門縣政府昨舉辦公共建築物供行動不便者使用設施及設備改善之相關法令及政策說明講習會。並邀請建築師王武烈主講,讓近八十位參與的各單位人員收穫良多。縣府參議吳興邦也期許各單位朝做到「人人有愛心,處處無障礙」目標努力。 九十四年度內政部營建署主辦的全國無障礙業務督導考評,金門縣考評為全國第四名,排名僅落後高雄市、台北市及台北縣等三個資源較豐富之直轄市及縣市。金門縣政府表示,未來除持續加強落實地區新公共建築物無障礙要求外,也將建立縣府無障礙e化網頁、全面改善舊有公共建築物相關設施。 縣府建設局指出,今(九十五)年度將縮短符合身心障礙者保護法第五十六條第三項所稱可提具替代方案之公共建築物審議時程,召開四次改善諮詢及諮詢小組會議,預計審議案件數三十件,現場勘檢案件數二百四十件,全年度完成改善案件數二十件(合計全縣完成數八十二件);也將召開二次全縣無障礙宣導會,擴大邀請營建廠商及縣轄內工程施作單位,以落實工程施工符合相關法令,避免公共建築物改善工程發包施工後,仍不符合建築技術規則建築設計施工編第十章公共建築物行動不便者使用設施之規定。 建設局指出,放眼未來,將建立金門縣無障礙e化網頁,將縣轄內公共建築物登錄上網,並於網站中提供符合相關法令之無障礙設施圖說(含實例),俾利金門縣其他不符合建築技術規則建築設計施工編第十章公共建築物行動不便者使用設施之相關規定建築物,能有所參考資料辦理改善工程。 有關公共建築物及公共活動場所供行動不便者使用設施設備之推廣及宣導,將委託縣轄身心障礙者團體安排相關理論及實作課程,俾讓理論與實作能有所結合,並協請縣轄身心障礙團體就縣內公共建築物不定期勘檢督導,以落實無障礙生活環境之推動。 另外,將逐步要求舊有公共建築物供行動不便者使用設施設備全面改善;持續依身心障礙者保護法第五十六條規定,要求新建公共建築物供行動不便者設施及設備全面符合建築技術規則建築設計施工編第十章公共建築物供行動不便者使用設施相關規定。
-
浯洲兩岸書法家聯展明登場
「墨香聯誼會浯洲兩岸書法家聯展」將於明(二十四)日假金門縣文化局展示藝廊登場,當日上午十時還將舉行開幕茶會,歡迎地區書法愛好者踴躍前往觀賞,並索取大師揮毫作品。 金門縣書法學會理事長陳添財表示,此次展覽策展多時,作品與作者匯集近年來展出之最,由兩岸六地書藝團體所提供,包括金門縣書法學會、台北市中華書畫學會、高雄市國際文化藝術協會、廈門市思明區書畫協會、海滄區書畫協會、閩台書畫院等。 參與展出的作者近百人,作品約二百多件,各種書體具備,精彩可期。 二十四日當天上午十時還將假文化局舉行開幕茶會,現場還有大師揮毫、書法座談及舉辦地區謁碑之旅,歡迎地區書法愛好者踴躍前往觀賞,並索取展輯,機會難得,送完為止。而有意加入金門縣書法學會的民眾,也可於當日向服務台領取入會申請表,填妥後檢附書法作品一件,送審後等候通知。各機關、社團、個人若需書法輔導人員指導,可與該會聯絡推薦,聯絡電話:326233書法推廣陳小姐。
-
媽媽說故事受理報名
小朋友來聽故事囉!金門縣文化局為了推廣小朋友閱讀圖書,特別巡迴各鄉鎮舉辦「媽媽說故事」活動,即日起受理報名,歡迎國小學童踴躍來電報名參加。 「媽媽說故事巡迴各鄉鎮」活動,從八月二十七日起至九月九日止,每週六、日,依照表訂時間巡迴各鄉鎮,活動對象為國小一至六年級學童,活動完全免費,有意參加者請以電話報名,每梯次招收90名,共五梯,額滿為止。報名電話:文化局323169轉511;金沙353354;金寧324776;金湖334695;烈嶼363103。 各鄉鎮巡迴時間與地點如下:(一)文化局:八月二十六日(二)金沙圖書館:八月二十七日(三)金寧圖書館:九月二日(四)金湖圖書館:九月三日(五)烈嶼圖書館:九月九日。
-
歡迎老戰友金指部使出渾身解數
金門防衛指揮部為紀念「八二三戰役」勝利四十八周年, 一連兩天辦理系列慶祝活動,昨日下午並在昔果山中心教練場舉辦戰力展出,展示國軍新銳武器,並有兩棲戰技操演、戰車性能展示等動態的操演,展現國軍優質戰力與精實訓練成果,迎接八二三老戰友重返金門島。 這項戰力展示活動昨日下午四時起在昔果山中心教練場展開,由金門防衛指揮部指揮官楊天嘯,包括福建省政府主席顏忠誠、縣長李炷烽、議長謝宜璋、立委吳成典等地方首長應邀到場與抵金的八二三台海戰役戰友協會理事長呂芳煙等七十餘位老戰友一同參與檢閱防區官兵的精實戰力。 戰力演示活動中,由金西旅部戰、砲部隊編成戰鬥部隊於中心教練場實施閱兵、分列、戰力展示。而兩棲營的蛙人操、莒拳道擊破、戰車性能展示等動態操演,精湛的戰技演練,以及各項武器陳列展示等,呈現防區精良的武器裝備與戰力,向參與八二三戰役的老戰友與軍民致上最高敬意,也獲得現場熱烈的掌聲。 金指部指揮官楊天嘯在竭誠歡迎八二三老戰友重返「金門」緬懷當年犧牲成仁的戰友時也指出,前輩們為國犧牲奉獻,他本人及防區官兵及全國同胞致上最崇高的敬意,也欣慰各位前輩(老戰友)身心康泰、老當益壯,老戰友的到訪(抵金),更使得此項慶祝戰役勝利活動,更添光彩與實質意義。而防區官兵將賡續精實戰備,戮力訓練,擔負起金門安全的重責大任。 楊天嘯致詞時也引用先總統 蔣公所說「沒有當年的八二三戰役訓練就沒有今日的台澎金馬」,讚許四十八年前老戰友視死如歸、先烈犧牲成仁為後世子孫樹立不朽典範,不僅保住「金馬」,更屏障了「台澎」,徹底粉碎中共犯台的野心,更讓軍民體會「戰爭無情、和平無價」的道理。並期盼全體官兵在慶祝、紀念八二三戰役勝利、緬懷先烈先賢精神之際,能深省自己所承擔的責任。 他並表示,當年「八二三砲戰」落在金門的四十七萬發砲彈,防區守軍損失慘重,但金門鄉親生命財產損失更是難以估計,四十八年來防區官兵配合地方從事建設,與金門地方民眾胼手胝足地共同開創家園、捍衛金門,維持戰地固若金湯,成為中華民國最重要的堅強堡壘,近年來更隨著戰地政務解除、小三通通航,防區在不影響戰力的狀況下,全力配合縣府建設,發展經濟與觀光一路走來,軍民之間情誼的延續,是大家最重要的資產,綿密維持互動,共同開創金門未來願景,營造雙贏的局勢。 他進一步表示,當年在槍林彈雨中軍民穿梭運補的官兵,在碉堡中堅守戰鬥崗位的戰士,以及金門民眾主動支援作戰,齊心團結創造出八二三戰役的勝利,全體國民都應體認「國家安全」的重要性與「建軍備戰」的必要性,充分瞭解國家當前的處境與威脅,進而一起來關心國防、支持國防並參與國防建設,以精誠團結、合作無間的態度,培養良性的居民互動關係,效法八二三戰役先賢先烈的應用史蹟,延續光榮輝煌的傳統,確保防區整體安全。 楊天嘯也強調,「八二三砲戰」的勝利是國家永遠的榮耀,而保國衛民是國軍官兵責無旁貸的天職,不論是當年戰役以鮮血保衛家園,或是今日遭受各種天然災害,防區官兵永遠是金門鄉親信賴與依恃的力量,防區建軍備戰的腳步從未鬆懈,我們盼能止戰,但絕不畏懼戰爭,今後金門全體軍民同胞應齊心一志,堅定「全民國防」信念,為防區安全與繁榮發展共同努力、打拚。他也感謝到場貴賓與老戰友及金門鄉親熱情參與本次活動。
-
呂芳煙:政府應重視照顧所有參戰軍民
被縣長李炷烽尊稱為「土地公」的八二三台海戰役總會長、前中和市長呂芳煙,每年都會帶團到金門憑弔紀念八二三戰役,昨日再次來金,並拜會縣長李炷烽。他希望國人飲水思源,不要忘記八二三戰役,也呼籲政府應重視照顧所有參戰的軍民。 呂芳煙、劉麗雲伉儷在中和市公所財政課長李宗漢陪同下,於昨日上午拜會縣長李炷烽。 呂芳煙表示,八二三砲戰發生時,那時他在沙美憲兵隊服役,他回憶指出,民國四十七年八月二十三日傍晚,他正好是值日憲兵,當天差一點被打死,那時,廈門、大嶝等處的大砲,集中火力打太武山一帶,「打得冒煙」,經過幾分鐘,電話都斷線了,無法通話,他向隊長報告,隊長叫他趕快進防空洞,不到三分鐘,隊部便中彈,有弟兄、百姓還不幸身亡。 呂芳煙說,回想起來,他就「鼻子酸、心會痛」,他認為國人應飲水思源,要感謝八二三戰役的參戰軍民,不要忘記八二三戰役,因為這是血的八二三,是金門軍民以血肉犧牲換得的,是軍民出生入死、保國衛民、拋妻棄子,台灣才得以確保、繁榮,但到現在卻還沒受到政府的實質照顧,讓人痛心失望。 呂芳煙指出,那年八月二十三日到十月中,四十多天,共打了四十七萬九千多發砲彈,砲彈像下雨一樣,被雨打都會痛,更何況是會打死人的砲彈,呂芳煙強調,八二三砲戰的老兵,都是民族的救星、國家的英雄,現在年老體弱,政府應該好好照顧他們,而當年八二三砲戰,金門鄉親也經歷過這種戰火大痛苦,因此,他也將金門鄉親納入榮民行列中,爭取享有同樣的榮民權利。 他對縣府在縣長李炷烽的帶領下,縣政建設起飛表示肯定,太武山公墓也蓋得漂漂亮亮,尤其是忠烈祠蓋那麼大間,讓他相當感動,他認為在金門的英靈,應該可以含笑歸土,可以好好安息。 呂芳煙表示,八二三砲戰死傷慘重,令他終生難忘。也因為砲戰慘烈,讓他感受到中共的殘忍,對大陸很感冒。 回憶當年,憲兵弟兄死了七、八人,但砲戰期間,還是要執行勤務、指揮交通、巡邏、軍紀糾察,呂芳煙表示,剛開始,我方打不還手、罵不還口,後來,看到中共實在不像樣,我軍便還手回擊,最後打得中共落花流水。 呂芳煙說,二二八、八二三戰役是台灣歷史上的二大悲哀,二二八事件有紀念碑、有李總統道歉,對於「二二八」事件遺屬,政府也有優厚照顧,但對於八二三戰役這些為國出生入死、保國衛民的軍民,到現在還沒有得到平反、獲得應有對待,也沒有相對的照顧,實在很不公平,讓他很痛心,他希望政府能妥善照顧老兵,不能有差別待遇。因為沒有八二三戰役勝利,台灣就無法確保,李登輝、陳水扁就無法做總統,所以,他們應關心照顧這群歷經戰役的軍民,呂芳煙表示,每年都帶團來金憑弔默哀,除了紀念外,也希望藉此喚醒政府重視。 「老兵是國寶」!呂方煙指出,沒有當年的這群老兵,就沒有現在的國家,他希望國人善待這群老兵。他也認為應將八二三戰役列入教材,世世代代紀念傳承下去,這樣,以後一旦國家發生戰亂,才會有人勇敢向前衝,願意為國犧牲。他也呼籲全國人民,「將心比心、公道在人心」,人要有良心,要不是當年八二三戰役打勝仗,現在國家早已完蛋,當年的這群老兵出生入死、保國衛民、流血流汗、拋妻棄子,將生命全交給國家,因此,國人要飲水思源,政府要多關心、照顧老兵及參戰的軍民。
-
軍民聯歡晚會紀念偉大勝利
金門防衛指揮部為紀念「八二三砲戰」勝利四十八周年,昨日晚間在金門縣文化局演藝廳舉辦「金門八二三戰役軍民聯歡晚會」,在藝工隊精彩熱舞、金門縣合唱團獻唱多首愛國歌曲,以及彭佳慧與蜜雪維琪等知名藝人現場飆歌,讓現場千餘名軍民在聲光效果十足中,共度最熱鬧又具意義的紀念晚會。 為增進軍民情感,凝聚「軍民一心、同島一命」共識,金指部於昨日晚間七時三十分假文化局演藝廳,舉辦「金門八二三戰役軍民聯歡晚會」,包括福建省政府主席顏忠誠、秘書長翁明志、議長謝宜璋、副議長許玉昭、縣府主任秘書翁廷為、文化局長李錫隆、教育局長李再杭、社會局長盧志輝、金門防衛指揮部指揮官楊天嘯、中華民國八二三戰役戰友協會理事長呂芳煙、創會理事長許新枝等貴賓都到場與軍民同樂。 謝宜璋在致詞時表示,八二三砲戰發生之時,他還未出生,但從父執輩的描述中,似乎能感受到當年浴血奮戰的慘烈,他認為,現今金門與台灣能有如此繁榮安定,都應該感謝當年這群英雄。 晚會首先由國防部藝工隊表演精彩熱舞,搭配舞台聲光效果,讓民眾看了也拚命鼓掌叫好,此外知名藝人蜜雪維琪、彭佳慧、謝金燕等人氣偶像登台演出,更是贏得軍民的熱烈掌聲與歡呼,現場氣氛HIGH到不行。 另外,晚會中還有相聲藝術、熱門歌舞及金門合唱團美聲演唱等多項精采表演外,全體軍民提前慶祝「八二三」砲戰勝利這個具有歷史意義的日子。
-
823砲戰金門屹立捍衛台澎扭轉戰局
今天又是「八二三」!民國四十七年的八月二十三日,中共(中國人民解放軍)福建前線部隊開始對金門島進行長達四十四天的砲擊。這場戰役對臺澎金馬而言,是扭轉戰局的勝仗,也是確立兩岸對峙前,最後一場大規模的戰爭。 ︽金門縣誌︾的︿大事志﹀,在民國四十七年八月二十三日這天記下:「南安、同安、廈門沿海:::向本島(金門)全濫轟,我砲猛烈還擊。本島落彈逾四萬發,毀屋千棟,死傷二百餘人,舉世震駭,為「八二三戰役」揭開序幕。」 ︿大事志﹀又在十月六日則寫下:「匪偽(中共)廣播,自本日起暫停砲擊七天。」 八二三戰役共計四十四天,落彈的數目字是「四十四萬四千四百二十三發」。鵲山「八二三戰役勝利紀念碑」記落彈四十七萬九千多發,許多官方單位也一再援引這項數據;不過,根據︽金門縣誌︾的記載,則是以「四四四、四二三」為正確,時間為八月二十三日到十月五日止。至於「四十七萬九千五百五十四發」則是由四十七年八月二十三日計算到四十八年元月六日止。 電線中斷 擅自還擊 不論是四十四萬四千四百多發,還是四十七萬九千多發,這樣的砲擊,對金門島而言,完全沒有死角,可以涵蓋每一寸表土。 在砲戰後的二十周年(民國六十七年)前夕,金門縣政府曾發佈二十年前的傷亡統計:死亡一百六十二人,重傷二百二十八人,輕傷四百一十人。房屋全毀四千五百九十四間,半毀四千四百五十九間。 八二三戰役的歷史,是研究不完的課題;許多活生生的見證,應該及早被紀錄下來。去年十二月,國防部史政編譯室出版了一本︽國軍砲兵口述歷史︾(主編為陳鴻獻);在書中,受訪者透過憶述,就為八二三留下了幾頁珍貴的史料(全書共四百八十六頁)。 根據受訪者魯鳳三(民國十二年次;陸軍上校退役)的口述(林福隆等紀錄),八二三時,他擔任自強部隊營長(六九二營;一五五加砲營),駐守在鵲山陣地。當天下午六點半,中共第一波砲彈全打在翠谷,情況慘烈,太武山的電線(集中挖洞佈線)全部中斷。 當時反砲戰的指令必須由司令官(胡璉將軍)下達,擅自還擊就是敵前抗命;但通訊已斷,魯鳳三研判當晚砲擊,翌日就會登陸,就不顧規定,下令二十門重砲全力反擊|砲管打紅了,潑水冷卻再打,全營打出一千四百發;大陸圍頭、蓮河則是一陣陣火光。 事後,魯鳳三前往請罪,國防部長俞大維卻說:打得好,就怕你們沒有打! 鵲山陣地 滿目瘡痍 十月中,蔣中正(前總統)蒞臨鵲山陣地。見兩萬平方公尺內,山摧樹折屋毀牆倒,一片廢墟,滿目瘡痍,憑弔了半小時。(後來,八二三戰役勝利紀念碑就立在鵲山,碑上寫著落彈四萬七千發。) 為了嘉勉魯鳳三,蔣中正送了一瓶維他命丸給他,並用毛筆寫上:「六二九魯營長用,每日一粒。」魯鳳三還因為立功,特准結婚。 據莊國華(民國十三年次,陸軍中將退役;在八二三時任砲兵六七○營長)所述(鄧克雄等採訪),八二三戰役期間,我軍有一五五加砲、一○五裝砲、九○高砲各一連、一五五榴砲一營、一○五榴砲三營(每一連四門砲),共約六十餘門。砲戰後期,美援八吋榴砲四門,但只有一五五榴砲以上口徑可達對岸一千八百公尺內的目標。 依彈痕分析及空照圖研判,共軍有四百餘門俄製一二二、一五二公釐口徑火砲,可涵蓋大小金門,沒有死角,射程越超羅料灣二千公尺。 水鴨運補 驚險萬狀 八二三開打後,陸海空運補中斷多日,當時的陸戰隊司令想出水鴨分散搶灘的辦法|用LVT水陸兩用艇裝載於登陸艇內,以海空護航到三千公尺外,再分散搶灘;共軍則以二倍火力封鎖,因此才有中外記者被擊中身亡的事件。 中共是利用下午太陽西下對我反光的優勢,於每日下午五點開轟,時間長達一到三小時;夜間則實施擾亂射擊;九月底才主動宣佈停止。十月初,美國務卿杜勒斯於停火後訪台,中共又於十月中宣佈「單打雙不打」|單日砲擊、雙日休息。三個月中,落彈六十餘萬發。 據沈理興(民國十五年次;陸軍少校退役)的回憶(林福隆等採訪);他當時任第十軍砲指部六六九營第一連連長,駐守小金門的陽山陣地。在八二三下午歷時一百九十分鐘、三萬餘發的落彈中,營長及第二連連長都殉職了。第一連的連陣地,在五周內落彈萬餘發,卻還能保存戰力,並重創敵人,因而受到表揚;不過,沈理興在意的卻是希望︽正氣中華報︾能多報導烈嶼砲兵的英勇事蹟。(︽正氣中華報︾與︽金門日報︾是雙子報) 打第一砲 得獎最高 據盧光義(民國十六年次;陸軍中將退役)的回憶(龔建國等採訪);他當時任六一九營第三連連長,因為打第一砲,得到扭轉戰局的首功,獲頒甲種光華獎,是八二三立功英雄中敘獎最高者。 據周士富(民國八年次;陸軍中將退伍)所述(陳鴻獻等紀錄),金門砲戰,美國提供了剛發明的近接信管,內裝小雷達,附於八英吋榴彈砲,會在距地幾十公尺引爆,殺傷力很大;中共砲兵並沒有掩體,由飛機上觀察,死傷慘重。 對八二三的回憶是寫不完的,就犧牲者而言,「捐軀若得其所,烈士不愛其存!」,千古流芳;就臺澎金馬而言,這是扭轉乾坤的一役;就中共而言,則是以擊斃金門防衛司令部吉星文、趙家驤、章傑等三個中將做為戰果;事後又把八二三解讀為:為粉碎美國的陰謀,決定以金門、馬祖拖住美帝國主義。 殘酷戰爭 無勝利者 從某個角度來看,你死我活的戰爭其實是沒有勝利者的!在八二三戰役中,有那麼多人化小愛為大愛,拋頭顱灑熱血,雖然可歌可泣,卻更應該被視一種歷史的教訓。人類的聰明、才智、勇敢、謀略和珍貴的生命,應該用在正德(端正德性)、利用(為百姓謀福)、厚生(使人民富足),而不是用於戰爭。 再偉大的戰爭,都是起源貪腐或侵略,使得人們不得不反抗或革命;人類應該有更好的智慧,更高的道德和更高的勇氣,在平日就將貪腐的敗類,繩之以法,以避免千千萬萬的人,要用血和生命去收拾殘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