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新聞
-
金門縣作家選集31日截止收件
金門縣文化局為為彙集縣籍作家文學作品,推廣地區書寫風氣,累積本縣文學史料,特計劃出版︽金門縣作家選集︾,徵稿將於五月三十一日截止收件,歡迎喜歡寫作的朋友們踴躍參與甄選。 金門縣文化局對於推廣地區寫作風氣不遺餘力,為彙集縣籍作家文學作品,累積本縣文學史料,特計劃出版︽金門縣作家選集︾。徵集對象,凡金門縣籍鄉親與配偶,年滿二十歲以上,熱愛寫作者,皆可報名參加。 是項選集徵稿項目與字數:短篇小說為三千五百字以內,散文為二千五百字以內,新詩總行數為六十行至一百行。參加徵集作品以個人新作或國內文學獎得獎作品(註明獎項)為主。徵選作品每人以參加二項為主,小說散文各以一篇為限,新詩以二首至三首。並在稿件上請註明參選優先次序,承辦單位將依項目分別評選徵稿。 徵選作品請作品請採用A4紙張電腦列印,新明細體12級字型橫式繕打,一式三份,並註明寫作完稿日期,及附電子檔磁片。另紙附個人簡介200字,註明個人姓名、筆名、住址、電話與電子信箱,及近期個人生活照與身分證影本各乙份,若要以筆名發表者請註明。 參選稿件請確認為自行創作,並無版權問題,文責自負。截稿時間為民國九十五年五月三十一日(郵戳為憑)。郵寄地點:893金門縣金城鎮環島北路66號 金門文藝收。郵寄封面請註記「金門作家選集徵稿」。連絡電話082-325643轉205,或0937393080陳先生,信箱km.chung@msa.hinet.net 。
-
走訪中山林探索自然生態廿七日前受理報名
為落實推動大眾自然環境保護工作,加強保育觀念,金門縣社區大學將於5月28日(日)上午8:30舉辦「走訪中山林|探索自然生態與環境教育研習活動」,活動完全免費,歡迎民眾踴躍報名參加,報名截止日期至5月27日,報名專線312800.312803。 金門縣社區大學表示,「走訪中山林|探索自然生態與環境教育研習活動」於5月28日(日)上午8:30在中山林遊客中心前集合,活動將從上午9:00一直到17:00,活動主講者包括有:吳啟騰、楊瑞松、林英生、葉鈞培、陳西村。 社大指出,此次活動是為了加強保育觀念,以達環境保護及永續利用之目的,希望培養學生瞭解自然生態環境的本質與意義,灌輸學生自然生態環境理論與實務,進而引導學生運用自然生態環境知識參與自然生態環境各項探索活動之實務工作。
-
贈教學軟體中龍嘉惠離島學子
為縮短城鄉差距,關懷離島學子,中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免費提供電子化教學軟體給地區學校使用,縣長李炷烽昨日特別頒贈感謝狀給該公司副總經理翁萬成。 中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翁萬成等人是在教育局長盧志輝的陪同下,於昨日中午前往縣府拜會縣長李炷烽,對於中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熱心,李炷烽十分感動,特別感謝該公司對離島學生的關懷與照顧。 據瞭解,中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所捐贈的電子化教學軟體,採線上教學方式,分科目、多版本、分章節,並兼具課前預習、反覆練習、課後練習的功能,可供本縣各國中教學使用。 李炷烽、翁萬成雙方也談到離島教育的發展,以及目前高等教育存在的隱憂,關於教育問題,縣長李炷烽認為金門教育設備還算不錯,不過,家長過度保護孩子的現象則需要檢討,因為玉不琢不成器,太過寵愛子女,對子女未來的學習成長並不好。中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除免費提供電子化教學軟體給地區學校使用外,未來也將派員來金指導地區師生如何使用該教學軟體。
-
李縣長接見水利署官員不滿七年才驗收要求中央重視金門飲水問題
縣長李炷烽昨日中午接見經濟部水利署來金檢討評估金門一期海水淡化廠的官員表示,海淡廠一期工程從開工到正式驗收,期間長達七年,不但縣政府不滿意,就連老百姓也不滿意,水利主管部門應該針對相關人員追究責任。而海淡廠第二期工程擴建計畫,他本人基本上不反對,但只能由地方提供土地,工程由中央來規劃執行。中央並應正視金門水資源開發和水質提升,以符合金門發展觀光與居民用水需求。 包括經濟部水利署總工程司謝勝彥、中區水資源局副局長蘇炳勳、能邦科技顧問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朱文生等人,昨日近中午在金門縣副縣長楊忠全、工務局長陳家欣、金門縣自來水廠廠長翁自保等陪同,於拜會縣長李炷烽時,雙方並就金門水資源開發、海淡廠工程等,進行討論、溝通。 縣長李炷烽指出,金門居民對水質要求很在乎,在環保署每次來金門抽檢檢測並公布水質結果,不但影響金門高粱酒行銷和生意,在水資源開發上,海水淡化廠一期工程從開工到正式驗收,期間長達七年,不但縣政府不滿意,就連老百姓也不滿意。因此,中央應優先處理金門水質提升,以避免浪費納稅人納稅,尚做不好水資源開發和改善。而金門縣政府也將做成兩個方案,建議中央從專業來決策,不要從政治做決策,期能雙管齊下,評估自大陸接水的可行計畫。 李炷烽並表示,湖庫浚挖增加集水,中央應著手來做。中央唯有實事求是,不要做技術上的犯規,讓小金門興建海水淡化廠等工程可以一次做成,不要頭痛醫頭、腳痛醫腳,並朝早日在金門興建高級淨水處理設施努力,以讓金門水質提升、用水無缺目標達成。 經濟部水利署總工程司謝勝彥則表示,有關金門縣政府建議自大陸買水的計畫,現階段政策上恐行不通,但辦理研討會討論金門水資源開發,以及未來海淡廠第二期工程擴建計畫訂立較有規範合約,讓業主和廠商都不吃虧,不擔誤金門觀光、建設發展,讓金門用水無缺,水利署都會持續關心和努力。 而也是洛杉磯加州大學水資源工程博士的能邦科技顧問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朱文生則指出,縣政府不能因海淡廠一期工程而因噎廢食,能朝多元化供水目標努力,將海淡廠營運管理門檻訂得好,則不失是離島缺水供水的另一有效途徑。
-
海淡廠是救命活水但問題一大堆
經濟部水利署等相關單位組成的小組一行十餘人,昨針對金門一期海水淡化廠工程進行現勘和召開檢討評估會議。經濟部水利署總工程司謝勝彥指出,金門近一、二年來降雨量不錯,但海淡廠的興建在遇上枯水期或乾旱時,則是救命的活水,一期工程要好好診斷,雙方只有面對議題處理,才不會一直抱著合約不放,造成兩敗俱傷。 這項檢討評估會議昨日上午十時起在縣府召開,金門縣副縣長楊忠全、工務局長陳家欣、金門縣自來水廠廠長翁自保等,也都與會參加。並與經濟部水利署總工程司謝勝彥、中區水資源局副局長蘇炳勳、能邦科技顧問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朱文生、水規所、水公司等代表座談討論。 與會的水公司代表建議金門針對一期海水淡化廠工程,應就前置處理做好改善,以增加出水量。而中水局代表則表達願意協助金門水資源開發的立場。能邦科技顧問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朱文生則強調,自己從事海水淡化研究八年,認為各離島最可行、經濟的方式,就是興建海淡廠,金門也不能因一期工程受挫因噎廢食。畢竟靠地表水風險高,境外接水也因政治、經濟、水質等因素存在變數,建議境外引水金門不能仰賴太深。 對於海淡廠第二期擴建工程,副縣長楊忠全表達不排斥味道,但一期惡夢問題未解決,要重新檢討或一刀兩斷,都需再協調處理。而經濟部水利署總工程司謝勝彥也表示,金門建議自大陸買水計畫,現階段政策恐怕還是行不通。 金門縣自來水廠昨也針對金門地區海水淡化廠工程提出簡報。金門縣自來水廠指出,金門地區自解除戰地政務,並開放觀光旅遊以後,經濟快速發展,用水需求大增,為因應未來生活、觀光及經濟等用水之成長,行政院於民國八十七年七月二十三日核定辦理「金門地區水資源整體開發計畫」,後經二次修正,總經費調整為新台幣十七點三一億元,期程則展延至九十六年底,本計畫主要為改善現有水利設施及新建水庫與海水淡化廠,期以多元化方式增加水資源,俾穩定金門地區之水源供給,達成均衡地方發展之目標,其中海水淡化廠工程即為計畫中重要之一環。 金門縣自來水廠並指出,金門海淡廠廠址位於金湖鎮,取水口及排放口設於料羅港東側海邊,海淡廠工程共分二期,由經濟部於八十七年、八十八年兩年編列新台幣一點九四億元先行辦理第一期工程。第一期工程由行政院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台北鐵工廠以新台幣一點四八億元承建,總顧問為美商傑明工程顧問股份有限公司,該工程已於九十四年九月二十三日完成驗收正式啟用,其設計最大產水量為每日二千噸,核算第一期每噸水生產成本約為新台幣六十點八二元(加計折舊等費用)。 而第一期建廠係以四千噸之規模進行開發,第二期工程則僅須再補充二千噸海淡機組即可。海淡廠一期工程自八十七年四月十七日開工,直至民國九十四年九月二十三日才完成正式驗收,期間長達七年多,其造成工程延宕之主因有二,一是施工階段方面,本工程於八十七年四月十七日開工,工期為二百七十個日曆天,其預定完工期限為八十八年一月十一日,但延宕至九十年八月九日完工,逾期約二年六個月,其主要原因為廠商未能掌握海事工程之施作時機,且施工工法變更多次,機具損壞無法及時修復,造成工程延宕。另廠商於即將完工前,施工團隊財務危機造成設計、施工及設備分包商歇業全數撤廠,長達一年多才復工施作,亦為工程延宕之主因。 二是試車階段,依合約規定廠商應於完工後,再進行三百六十五天之整體試車,其中第一階段需合格三十個日曆天,第二階段需合格三百三十五個日曆天,第一階段試車期程為九十年九月十四日至十月十三日,如期完成,第二階段整體試車逾期約二年六個月,主要原因為原海水之水質污泥指數過高,且加藥及快濾桶等前處理設備之操作未能因應調整達到最佳化,導致RO膜經常阻塞,高壓泵浦及相關設備磨損造成故障,停機功能檢修期間也因分包商糾紛,長達一年多才復工進行試車,造成本工程嚴重逾期。 海淡廠一期工程於試車完成後,依契約規定委託原廠商台北鐵工廠進行代操作維護服務,期程自九十三年三月十六日至九十七年三月十五日止共計四年,代操作服務年費為新台幣九百八十六萬五千三百七十八元,保證出水量為二千噸,換算每噸水向廠商價購之費用約為十三點五元,加計折舊等費用則每噸水約為四十七點七元,另廠商代操作期間因供水量不足,平均僅達一千一百噸,造成利息及折舊費之攤提較高,導致每噸水之成本高達九十點三五元,若廠商提高產能,則成本將會降低。而其供水量不足之主要原因有以下二點: 一、早期規劃之金門、馬祖及澎湖等幾座離島之海水淡化廠,因經驗不足及技術較不成熟,均以設計滿載量為平時之操作出水量,無考慮操作之彈性空間,極易造成設備損壞,另本工程又因延宕過久,致設備老舊,故障率高,並降低RO膜管之產水率,一旦設備故障,均需送台灣原廠檢修,再加上金門又屬離島地區,交通不便,本地之維修人才及能力與換修零件等資源均嚴重缺乏,經常造成設備送修時間過久,導致目前之海淡廠無法每日依約生產二千噸之海淡水,造成外界之質疑與詬病。 二、因本工程嚴重延宕,造成設備老舊,且地區原海水變異性大,操作稍微不慎,即易造成前處理設備過濾效果不佳,導致RO膜管阻塞,及高壓泵浦故障,因RO膜管損耗率高,更換費用昂貴,廠商可能基於成本考量,降低產水量,以節省成本,但金門自來水廠又礙於合約規定不夠嚴謹,無法針對廠商產能不足之問題予以罰款,造成目前海淡廠九十四年度平均出水量一千一百噸,九十五年度一至三月份之平均出水量更僅達七百一十五噸。 金門縣自來水廠指出,針對上開問題,該廠除要求廠商平時加強設備之維護,達到操作最佳化之外,更冀望國營事業之廠商榮工公司,本於同為政府之一體原則,以發揮公共財之最大效率,在中央照顧離島居民之前提下,採取一勞永逸之作法,編列經費增建前處理設施,以降低RO膜管之負荷,並改善相關老舊設備,提高產能與地區之用水品質。 經濟部水利署水利規劃試驗所則指出,金門地區供水改善計畫,經建會在一二四六次委員會議也修為四項需總經費約十二點一九億元,其中,小金門新增九百五十噸海淡廠約需三點八四億元,大金門一、二期(合計四千噸)海淡廠ROT需六點八三億元,湖庫浚渫改善零點六二億元,及大小金門聯管修復零點九億元,惟目標年用水需求將無法滿足。
-
轉換舞台張忠民迎向公職新生涯
從一位初出茅廬的專科生,到現在獨當一面擔任縣議會主任秘書的重責大任;來自台中的「外省囝仔」張忠民,經歷三十年在金門的深耕,如今的他比金門人還金門人,張忠民憑藉著一股認真、執著,奠定他在公職生涯的豐富資歷與表現,他常說,風獨雨劇時,立的定,才是腳跟。 學識淵博的張忠民,談起各項理念可是滔滔不絕,從他身上可以看出許多與議長謝宜璋相似的影子,原來是兩人沒事都愛博覽群書,並交換心得,所以提到與張忠民的情誼,謝宜璋用蘇軾的一段話來做註解「與君世世為兄弟,來生願結未了緣」,兩人的好交情,可見一斑。 「跟張忠民認識八年多了,我一直覺得這份情誼就像是八年抗戰」,所以這次可以力邀他來出任主任秘書,謝宜璋滿懷欣喜,直說這是他上任來最開心的事情之一。 祖籍雲南的張忠民,生長在台中的眷村,是個標準的空軍子弟,他說,家中無田無產,民國六十六年,他從台北工專土木科畢業後,二十三歲的他,就來到金門水廠服務,當時還是個砲火轟隆的年代,金門到處都缺水,他跟著幾位工作人員,到處幫忙安裝管路,由於他的認真、努力,頗受重任,二十九歲時他就擔任自來水廠的代理廠長,三十歲時正式真除廠長,成為最年輕的單位首長,而這項紀錄,一直到現在,都還未有人打破。 七十七年十月,當時他被拔擢到縣府出任建設科長,在當科長的時期,剛好遭逢金門的毛豬危機,政府實行保價收購,成效不佳,再加上金門當時是「淺盤經濟」,事情越演越烈,許多民眾不滿的帶著豬隻到縣府抗議,當時的他奉命接下這個燙手山芋,於是他展開全面的檢討改革,他回憶起那段日子,由於還在夜晚宵禁年代,每每晚上加班後,還要拿著通行證,經過層層關卡後回家。 經過將近三年的努力,與農委會的全力協助,金門的毛豬養殖制度建立,並逐步形成協議架構,毛豬的品質提升、價格自然就好,而民眾也可以享用品質佳的豬肉,形成雙贏。 張忠民直言,經歷三十個年頭的縣府團隊,現在應議長邀約轉換舞台,未來將協助服務議員,監督縣政,他強調議會最重要的還是議員,屬於代議政治,議員同時也代表各方民意,他對日前有人提出的分牛肉寓言,頗為不以為然,他說,某人的論調暗指議員瓜分牛肉,但他卻認為,議會是民意組織,何來牛肉,真正的牛肉應該由執政者提出,這明顯是思維錯誤,簡單來說,牛肉是在執政團隊,而非議會。 「他是一位踏實、厚道、實在的人」水試所長楊誠國提起這位昔日的長官,讚譽有加,他說,張忠民是位很有能力的領導者,他的熱情與執著經常會傳染給大家,大夥常看到他為了公務,以辦公室為家,精神相當感人。 「張忠民還未到位前,議會像船找不到方向,缺了引擎」,謝宜璋,形容張忠民到位,就像及時雨與東風,勢必將帶領議會走向更燦爛的未來。
-
讀者來函
敬啟者:貴報有關民主進步黨金門縣黨部黨職選舉之報導,頗多失之公允。諸如昨日之縣黨部執委會議事內容,僅挑本人部份報導,故意遺漏有某候選人在浯江飯店宴請黨員,涉嫌賄選的重大弊端而不予報導。此種選擇性傳媒,有違媒體存在價值。 萬盼貴社勿淪為政黨流派之打手,更應珍惜金門地區唯一精神食糧的崇高使命。 謝謝。 許永鎮
-
回應前議會副議長許永鎮來函
有關近日本報報導民進黨金門縣黨部黨職選舉相關新聞,係依該黨人士所提供之中央黨部公文內容,對於報導內容,均力求客觀公正,不會選擇性報導,報社也強調,不會淪為政黨流派打手。 至於前議會副議長來函中所指該黨部執委會議事內容,遺漏某候選人宴請黨員一事,經報社瞭解,因該會議並未同意讓記者進入採訪,在未確認證據前,並不宜報導,如果未來經司法判定屬實,報社歡迎提供以做為報導參考。 報社強調,深知所負之使命,一定會珍惜做為金門地區唯一精神食糧的神聖使命,善盡媒體人之責,也期盼鄉親多予指教。
-
直航湄洲朝聖金門媽祖信眾組團進香
福建省湄洲媽祖祖廟舉辦文化節活動,金門縣十家媽祖廟信徒聯合組成三百四十五人進香團,由立法委員吳成典的夫人鄧琰擔任團長,於昨日上午包船直航湄洲,副縣長楊忠全代表因公在台灣的縣長李炷烽到碼頭送行,祝福鄉親旅途平安愉快。這也是金門媽祖信徒第四次自金門直航湄洲進行朝聖旅遊活動,為兩岸宗教交流再添新頁。 福建省湄洲島與金門直航旅遊也於昨日開始啟動,金門碼頭和湄洲港口最近距離不到一百海浬,海上單程航行時間需兩個多小時。大陸方面旅遊團三百多人則在昨日下午出發,從湄洲島搭乘客船前往金門進行三天的旅遊觀光,這是繼廈門和福州之後,福建民眾赴金馬旅遊的第三個開放口岸。 金門縣十家媽祖廟信徒報名參加這一次湄洲媽祖祖廟舉辦的文化節活動,相當踴躍,達三百四十五人之多,而直航湄洲的船位僅有三百位,因此,有四十五名團員是搭乘最早班的「泉州輪」到廈門再轉湄洲會合。 在立法委員吳成典的夫人鄧琰的帶領下,進香團成員於昨日上午八時三十分自水頭碼頭搭乘「東方之星號」客船直航湄洲島宮下碼頭,展開三天兩夜的朝聖旅遊活動。 副縣長楊忠全也在縣府機要秘書許加發、交通旅遊局長林振查、課長林志國的陪同下,代表因公在台灣的縣長李炷烽到碼頭歡送,受到團長鄧琰及鄉親們的歡迎。 楊副縣長表示,自二零零一年兩岸小三通啟動後,湄洲媽祖金身已經兩度到金門巡安,庇祐縣民,湄洲祖廟捐贈金門的九點九公尺高媽祖石雕,也安置在上個月十三日啟用的料羅媽祖公園,期待透過雙方的宗教交流,增進兩岸人民情感。 交通旅遊局局長林振查指出,這次金門媽祖信徒直航湄洲交流活動,為第四次自金門包船直航湄洲,前面三次為二零零二年五月間迎接、歡送媽祖金身、二零零五年四月間為參加湄洲媽祖聖誕活動,希望這條航線能發展為兩岸媽祖文化和宗教交流的旅遊觀光通道,未來愈走愈順暢、便利。 進香團於昨日上午抵達湄洲後,隨即前往媽祖祖廟上香祈福,受到湄洲媽祖祖廟的盛情歡迎與接待。地區鄉親們把握難得到湄洲天后宮祖廟朝聖媽祖「本尊」金身神像的機緣,以最虔誠的心,禱佑慈悲為懷的媽祖,護佑闔家平安順遂。 在廟方的安排下,進香團下午也參觀新啟用的聖旨門以及參加晚間於天后宮廣場舉行的心連心「同心晚會」,預定二十六日經廈門搭船回到金門。 媽祖是大陸東南沿海和海外華人供奉的海洋保護神,又稱天妃、天后、天妃娘娘、天上聖母等等。透由兩岸的宗教交流活動,流露出兩岸人民對天上聖母的尊敬,也緊緊拉近兩岸人民的情感。 有關媽祖的記載,大約起於北宋。媽祖于宋建隆元年(960)農曆三月二十三日出生於湄洲,福建興化府莆田縣人氏,媽祖生下彌月不啼不哭,故取名︽林默︾。宋雍熙四年(987)農曆九月初九日羽化升天。媽祖是閩林始祖林祿的後裔,曾祖保吉,曾任統軍兵馬使,祖父孚,官居福建總管,林願(惟愨),宋初任都巡檢,母王氏生一男六女,媽祖是最小的女兒。林默娘出生時,紅光滿室,異氣氤氳。由於生而彌月,不聞哭聲,故名之曰默娘。林默娘八歲就塾讀書,喜燒香禮佛。十三歲得道典秘法。十六歲觀井得符,能布席渡海救人。傳說她幼時即能預知禍福,後得傳玄機妙法,能乘席渡海,平波息浪,專救危船難民。宋雍熙四年(987年)九月九日,林默在福建湄洲島去世,漁民們稱她羽化升天,供奉她︽天上飛仙海上神︾,又在湄洲島修建了第一座媽祖廟。漁民出海前都要來此廟燒香敬神,祈佑漁民的安全。
-
縣府辦網站建置成果發表會
金門縣政府昨日舉辦輔導觀光產業建置資訊網站成果發表會,縣長李炷烽希望藉由逐步推動建置,讓消費者更容易獲得需要資訊,以帶動台灣等消費者前來金門觀光旅遊和消費意願,並期朝金門人人有就業可能的終極目標邁進。 這場網站建置成果發表會,昨日下午二時起在縣政府大禮堂舉行,金門縣政府交通旅遊局局長林振查、課長林志國,以及受輔導的相關業者踴躍出席參加,共同體驗屬於金門特有的建築、獨特的戰地風光、著名的特產、美食以及人文地理的網路資訊。 金門縣政府交通旅遊局局長林振查表示,為了提升金門縣觀光產業網路e化的目標,於九十四年辦理了「金門縣政府輔導觀光產業建置資訊網頁示範計劃」,輔導觀光產業、旅館業、民宿業、旅行社、特產藝品業、遊覽車及租車業、餐飲業等,總計二十家成功且具特色的金門廠商,建置完成獨立專屬網站及「金門縣觀光產業入口網」。但由於預算有限,今年度第二期並陸續推動,希望達到輔導五十家建置目標,以跟得上行銷大趨勢。 縣府交通旅遊局並指出,金門縣地處海峽兩岸最接近的位置,與對岸的接觸也最頻繁,期待經由網站的建立,可以讓金門縣的產業與旅遊觀光資訊,更即時、有效的傳遞。
-
縣議會新任幕僚長到位謝議長特別召開記者會傳達心中的喜悅
金門縣議會新任主任秘書張忠民昨日到職,為了表示熱烈歡迎,縣議長謝宜璋不但召開記者會宣布他心中的欣喜外,更一再以「天降神兵」及「落難天使降臨議會的神秘國度」等詞彙來表達心情,謝宜璋強調,議會在幕僚長到位後,將以最好的效率和最快速度,邁向「追求卓越、近乎苛責」的為民服務的目標。 金門縣議會原任主任秘書李增德是在去年十月間不幸罹患腦溢血,請假休養,三月一日成立的第四屆縣議會,議長謝宜璋即決定向金門縣政府挖角,力邀地政局長張忠民出任縣議會主秘,幾經協調後,縣長李炷烽也慷慨放行。 金門縣議會昨日中午十一時許召開記者會,謝宜璋特別向媒體公開介紹新到職的張忠民,與會有副議長許玉昭、縣議員楊永立、李誠智、許燕道等及議會各組室主管與員工。 謝宜璋表示,他與張忠民相識已八年,張可以說是亦師亦友的老大哥,所以他期待張忠民到任已久,往後期許由他率領議會走向光輝。謝宜璋也提到,議會有多年的歷史,有光榮但也有要改進的地方,他形容議會就像古巴,而他則像卡斯特洛,期許在張忠民的協助下,帶領議會走向另一番新作為。 謝宜璋也說,張忠民這次在新議會開議前前來服務,有如「天降神兵」來「搶救雷恩大兵」,相信議會因堅持而更加燦爛,監督縣政、為民服務的功能更能發揮。 由於謝宜璋經常自稱是「雷恩大兵」,副議長許玉昭也表示,張忠民是「天降神兵」來「搶救雷恩大兵」令人振奮。不過她也指出,新議會三月一日成立,拖了將近三個月主秘才到位,人事命令來得晚,雖不滿意,但可以接受;國民黨議會黨團書記長楊永立也推崇張忠民是朝野議員一致期盼的主秘人選。 金門縣議會第四屆第一次會期今日即將開議,張忠民表示,近三十年公職生涯由縣府轉換跑道到縣議會,他願與議會行政團隊共同努力,全力協助議員做好問政工作,提昇縣政建設品質,積極落實為縣民服務。 張忠民現年五十二歲,祖籍雲南嵩明,中山大學公共事務研究所碩士,一九七七年到金門服務,歷任金門縣自來水廠技正、廠長、金門縣政府建設科長、工務局長、秘書、地政局長等職,三十年的公職生涯,行政資歷相當完整。 (相關新聞刊第二版)
-
李縣長:金門地區林業經營良窳深深影響未來整體發展
縣府昨日舉行金門十年行道樹更新計畫暨金門十年林業經營計畫簡報,縣長李炷烽強調,金門地區林業經營的良窳,深深影響金門未來整體的發展,美好的生態與環境,更是地區發展最有利的憑藉。 會議由縣長李炷烽主持,他表示,金門地區林業經營的良窳,深深影響金門未來整體的發展,長久以來,地區以觀光發展做為立縣主軸,美好的生態與環境,是地區發展最有利的憑藉,多年來,地方與中央均投入相當心力,也許短期間內還無法看到真正的績效,但十年、二十年後,大家走過的痕跡,必將留下不可抹滅的紀錄。他特別感謝農委會這三年來對地區積極的支持與協助,尤其是林務所在所長葉媚媚領導下,對地區環境綠美化盡心盡力、不眠不休的付出,這些付出必會為金門林業的發展奠定更深厚的基礎與契機。 稍後則由台大森林暨環境資源學系教授李國忠、助理教授邱祈榮分別報告「十年行道樹更新計畫簡報」(金門綠廊道植栽整體計畫簡報)、「十年森林經營計畫簡報」。 關於金門綠廊道植栽整體計畫,重要性主要有:完整的綠地與生態決策系統,具有重大的政策指標意義;可建立金門特色,做為金門道路綠地特色景觀規劃的準繩;金門永續生態發展的礎石。 金門綠廊道植栽整體計畫的計劃目的,在於配合金門經建發展、設施建設,提供建制生態島的綠色架構;配合道路建設建立行道樹系統與決策機制;建立生態綠廊道-活化生態架構與地方生態特色;兼顧用路需求與金門道路景觀特色保存;運用綠化植栽,提供寧適的綠意環境;找出原生生態特色、低維管、適合長期發展的行道樹。 該計畫執行重點計有:建立正確綠廊道系統目標;建立金門特色行道樹空間與景觀,標榜出金門觀光特色;建立綠廊道可長可久的生態體系;建立正確行道樹決策系統與更新檢討方法;建立行道樹選種名單與方法;建立行道樹決策機制與流程。 而目前金門行道樹所遇到的問題,包括:戰地政務解除後部分生態與綠化成果反而失去原有的特色;土地私有致林木紛紛遭到砍除;道路拓寬致行道樹更新或移除;觀光發展,大量土木工程設施影響行道樹生長;未通盤長遠考慮,建設成果較無次序;迅速發展致原有的整體感消失;與台灣同質化工法與建材,原有的空間特色與景觀消失;缺乏相關法令配套等等。 關於金門綠廊道應有的發展方向,建議注意綠廊道永續生態的發展、綠廊道整體環境課題、應關照多面向多層次的金門需求、建立金門行道樹種選種名單。 有關金門行道樹選種原則,也建議:篩除不適用植物、考慮植物生態適性、依景觀及時效性考量選擇喬木樹種、長效樹種、具地方生態特色、低維護管理原則。 林務局組長張彬表示,行道樹對人民及都市生活品質很重要,應盡早規劃,他肯定金門綠廊道植栽整體計畫將行車納入,也建議一併考慮自行車及都市計劃問題。關於十年林木經營計畫部分,他認為分區計畫要更落實,以利後續經營推動。 建設局長李增財表示,十年行道樹更新計畫是基礎調查,地區這幾年植栽樹木更迭,部分受建築師規劃所限,部分則因各鄉鎮、林務主官喜好不同導致。因此特別擬訂該計畫,以避免因個人意見一再產生變化;未來,將由林務所統合植栽及綠美化工作;李增財也認為,計畫中建議增加林務所景觀課,確有必要,但目前還無法落實;另外,提供就讀森林系的金門學子工讀機會,以培養地區相關人才,將請林務所研議。 金門國家公園副處長林義野表示,金門地區的林地覆蓋率很高,但每年逐漸減少中;為地區林業發展計,金門國家公園也有委託相關調查研究;關於劃設保安林建議,該處一定支持。 縣長李炷烽則指出,金門國家公園既重視生態環保,能否爭取更多的經費?他希望金門國家公園能有更具體的作為。 林義野說明,該處也爭取編列更多的經費,但遭營建署、內政部、立院一再刪減。 林務所長葉媚媚指出,地區行道樹面臨道路兩側私有地問題,商家往往會要求移走行道樹;其次,道路整建未能兼顧綠美化工作,行道樹常因整建受到破壞;因此,未來法制面及執行面如何改善克服,將是工作重點,她希望藉由該會徵詢各單位意見,以擬訂將來可據以推動的計畫。 研考室主任陳朝金表示,該二計畫涉及很多自治法規的研擬,要特別注意;未來行道樹全由林務所負責,但如林務所人力不足,應再加一控管機制;應加強基礎研究,林務所每年應列經費進行;相關人力是一大問題,建議計畫中也要列出需要的約聘僱人員數量;計畫中可切割部分,建議納入離島基金爭取預算,以利落實。 主計室主任黃景舜則認為,二計畫對金門未來永續環境具正面意義,若能由離島基金找到財源最好。 環保局課長楊建立表示,整體造林對空氣淨化有很大幫助;公地造林有部分經費可獲補助;行道樹的選擇,也要考慮落葉清掃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