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新聞
-
自帶農產品或郵寄須有產地證明縣府與吳立委向中央請命
自帶農產品超過一定數量或郵寄農產品,都要有產地證明,因鄉親反映不方便,金門縣政府和縣籍立法委員吳成典就建議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放寬金門農產品限量郵寄和免附來源地供貨證明書。對此,農委會表示正進行相關評估,並請金門縣政府提供金門當地郵局、快遞及貨運公司實際營運家數、九十二至九十五年來源地供貨證明書核發統計資料,及農產品郵寄運至台灣之項目,以加速評估作業。 農委會指出,有關放寬金門農產品限量郵寄乙案,由於金門地區與中國大陸在地緣上緊密相鄰,且中國大陸係許多重大植物疫病蟲害疫區,如番石榴果實蠅、甘薯象鼻蟲、馬鈴薯癌腫病及稻莖線蟲等,一旦入侵我國,將對農業生產及農產品外銷造成嚴重影響。 農委會並指出,自小三通實施後,植物或植物產品若未經檢疫合格,極可能挾帶惡性疫病蟲害,對金門地區及台灣本島農業生產安全造成威脅,農委會爰訂定「植物或植物產品運出金門馬祖地區檢查辦法」,以防杜疫病蟲害傳播,確保農業生產環境安全。 對於金門縣政府建議放寬時令盛產農產品郵寄一案,農委會表示,經查目前來源地供貨證明書之核發,係由金門縣政府辦理,若金門縣政府考量民眾往返縣府造成不便,依據上揭辦法第三條第一項規定「由金門、馬祖地區運出至其他臺灣地區之植物或植物產品,所有人或其代理人應於運出前,填具申請書,並檢附來源地供貨證明書或旅客出具之聲書明,向植物防疫檢疫機關申請檢查;其來源地供貨證明書之核發,由當地縣(市)主管機關或其委託之法人辦理」,金門縣政府自可考量將來源地供貨證明書之核發委託法人辦理,並研訂管理辦法之可行性。 農委會指出,至於金門縣政府建議放寬農產品限量郵寄免附來源地供貨證明書一節,農委會正進行相關評估,惟為兼顧便民與我國農業生產安全,已請金門縣政府提供金門當地郵局、快遞及貨運公司實際營運家數、九十二至九十五年來源地供貨證明書核發統計資料,及農產品郵寄運至台灣之項目,以加速評估作業。 而自帶農產品超過一定數量或郵寄農產品,都要有產地證明,因鄉親反映不方便,縣長李炷烽就對該作法不以為然,並已指示相關單位進行瞭解,並要求可將產地證明單放在機場、郵局現場,或發給各家戶,以解決鄉親的不便。 據防檢局表示,旅客若自行攜帶農產品搭機赴台,十公斤以下的物品經檢查無虞後就可放行,超過十公斤以上的則要產地證明。若交郵寄,則不論多少,全部都要出具產地證明。 金門郵局則表示,係因為有鄉親郵寄農產品,未出具產地證明,遭海關檢查退件情事發生,因此,現在該局櫃檯人員遇民眾郵寄農產品,都會好意提醒,若無產地證明,可能會遭海關退件,不過,不論民眾郵寄時,有無出具產地證明,該局工作人員仍會收件處理,不會拒收。
-
勇哥油畫風靡兩岸
「勇哥!讚啊」外表看來豪放不拘的梁文勇,繪畫筆觸卻是相當細膩,以他的作品「八吉祥」為例,看似簡單的紅綢上擺幾顆鵝蛋,可是內中蘊含的情感可就相當感人,據他表示,這幅畫遠看與近看味道大不同,單單為了畫紅綢就畫了好幾個月。 此次的「石獅、金門畫家作品聯展」,畫家梁文勇以「八吉祥」、「昨日黃花」、「自由之火」三幅油畫征服石獅民眾的心,三幅畫作筆觸迥異,是梁文勇嘗試多種油墨、顏料搭配,精心描繪出來,不論是細到不行的紅綢絲線甚至其上的圖案,或是「昨日黃花」中的木頭紋路,都讓人感受到他超敏銳的觀察能力,許多石獅民眾忍不住大讚,讚啊! 此外,據了解,梁文勇的「八吉祥」畫作在台北國父紀念館展出時,更是頻頻受到藝評人的讚賞,直說,很久沒有看過如此活靈活現又細膩的筆觸,彷彿將物品的感情深刻的描繪出來。
-
〈大陸石獅行紀實之二〉兩岸藝術家各有風格
「石獅、金門畫家作品聯展」於日前假石獅市文化館盛大開展,但是仔細觀察兩地的藝術家,卻發現差異性甚大,尤其年紀上更是相差懸殊,整體平均年齡差了快二十歲,好在藝術無國界、無年齡阻礙,否則不知繪畫世界中是否也會有雞同鴨講。 「什麼?你也是此次來參展的藝術家」,一張稚氣未脫的臉龐,搭配隨性的牛仔褲,石獅美術協會此次參展的藝術家,年齡都不大,一般都在一九七七年(也就是六十六年次),乍看之下,真讓人驚訝不已,但也讓人見識到石獅市,藝術向下扎根的用心。 小李是六年級後段班,雖然年齡在我們看來還小,但在石獅市當地已經當了六、七年的美術老師,剛開始他跟金門美術石獅交流團成員交流、討論時,大家還都以為他是藝術學院學生,直到他親切的指引大家欣賞他的畫作,大家才總算相信這是真的,禁不住要大嘆「傑克,這真是太神奇了!」 對於此次金門美術石獅交流團的作品,小李認為,寫實功力相當強,可以觀察出金門的藝術家喜愛以鄉土為題材,所以畫作看起來,相當親切;而石獅的美術家,則以現代水墨為主,很多都是畫人物,畫中的感情,沒有金門藝術家來得深厚,無法深刻描繪到物件的深切蘊意。 對於石獅的藝術家,金門藝術家許玉音表示,他們雖然年紀小,但表現與言談感覺都超齡,比實際年齡至少多個十歲左右,畫作部分,兩邊則各有千秋,但還是觀察的兩邊美學涵養的不同。 許冰瑩也說,藝術是沒有國界之分,石獅藝術家的傳統水墨功力深厚,但感覺變化並不大,反而金門的各家,因為年歲與經驗,在下筆與整個作品氛圍營造,似乎都成精,看似簡單的幾筆,卻映照出不同的情感與生命力。 金門與石獅在藝術推動上,都相當成功,吳鼎仁認為兩岸的藝術創作風格還是有很大不同,大陸這邊的藝術作品,以前感覺都很傳統、較寫實,但現在看得出來有顯著的進步,已經逐步加入情感與創造;反之,金門的藝術家比較有創作者個人想法意涵。 李苡甄提到,石獅這邊的國畫功夫還是很傳統,可以說是「中國功夫很厲害」,西畫則是很有現代感,使用媒材上則是比較創新,甚至看不出是用什麼作畫,相當難得;反觀金門此次參展的各家,風格上明顯大不同,感覺都相當有特色,也能展現個人特色。 福建石獅市美術學會會長曾軍藝也覺得,兩岸的藝術風格還是有差異,他認為金門的藝術家整體水平相當高,但創作材料較偏西畫,題材則是偏鄉土,多畫金門風土民情,很有個人思維。 據了解,近年來石獅市也大力推廣藝文發展,石獅文化館內經常都有展覽,但有趣的是,此次石獅美術學會參與展覽的平均年齡為三十歲,都是相當年輕;而金門代表團的平均年齡卻是五十歲左右,所以雙方藝術家交流對談,各有所長與見解,激盪出不少火花。
-
縣府初步決議將十月訂為英雄月
金門縣政府昨日召開「論劍.煮酒.話英雄」第三次籌備會議,會中初步決議將十月訂為「英雄月」,未來將展開一系列的活動,縣長李炷烽指出,這個活動相當有意義,希望民間與政府一起動起來,大家能夠全力來推動,將藝文與觀光發展推向另一高峰。 是項會議於昨日下午二時三十分假縣府第一會議室舉行,會議由縣長李炷烽主持,包括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長黃文卿、收藏名家王度與縣府相關部門、金門酒廠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國立金門技術學院、金合利製刀廠、金門縣旅行商業同業公會等,均派代表出席參加。李炷烽在一開始的致詞,首先感謝王度對金門的厚愛與慷慨,還有郭孟雍等多位默默為此活動盡心盡力的人員,李炷烽認為此次活動可以結合「論劍.煮酒.話英雄」與亞洲動感挑戰賽,相當不容易,相信必能相得益彰,將藝文與觀光發展推向另一高峰。 王度也說,他對金門有特殊的情感,所以來金門相當勤,此次活動在縣長與議長及各界的全力支持下,希望可以圓滿舉行,他也提到,這次活動只是一個開始,倘若辦的好,未來會有更多單位來金門辦活動,帶動金門的發展。 根據縣府交通旅遊局初步規劃,這項「論劍.煮酒.話英雄」活動,時間訂於今年十月一日至三十一日舉行。古今刀劍展方面,包括:三百把大刀及長兵器佈置會場、戰國時代以迄民國珍藏刀劍展、現代手工刀劍展及世界名家介紹、現代美術刀圖版展,相關活動由金門縣文化局主辦。另外,還有金門坑道藝術節,預計將於九月三十日晚間舉行開幕,坑道展區涵蓋塔后、金城、翟山、瓊林、馬山坑道等,另安排國家國樂團與光環舞蹈劇團演出。至於英雄組曲晚會,則由郭孟雍等人精心創作:序曲、英雄、酒香高梁情、情長意更長、打醒等歌曲,首首聽來撼動人心,再搭配舞蹈演出,精彩可期,十月一日的活動當日,還將播映包括八百壯士等以英雄為主題的影片。 李鳳山來金功夫指導及太極、養生功教授,初步將安排於十月一日開幕典禮進行表演,另還有太極功夫研習;活動由金門縣政府教育局、金門縣立體育場承辦。 在主題酒設計方面,將於活動期間發行銷售刀劍英雄酒、亞洲動感紀念酒、亞洲動感挑戰賽獎盃酒,活動由金酒公司承辦。金酒公司說明,十月一日當天也將安排「酒國英雄」活動,邀請民眾一起來挑戰。 並將配合舉辦兩岸英雄會中秋搏餅大賽(九月二十二日啟動),目前已知大陸將有一百七十位產業代表前來金門參加,屆時兩岸將於十月六日同時進行金門、廈門兩地狀元王博餅大賽,最後金門將選出績優八位、廈門則是二十位代表,於十月七日再行舉辦海峽兩岸中秋節博餅顛峰大對決。 在聽完各單位的匯報後,縣長李炷烽表示,各單位與民間務必要動起來,大家相互配合,不要政府一頭熱,旅行業者卻興趣缺缺,他要求旅行業者應該於活動期間要求各會員,踴躍將旅行團帶去參加活動,讓觀光客也能共襄盛舉。此外,李炷烽也說,此次承蒙王度全力贊助此次活動,並允諾將捐出部分刀劍予縣府,未來將儘速催生地區刀劍博物館,也希望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隨時提供協助。對於「金門先生」等眾多精彩歌舞,李炷烽也期許有朝一日能前進大陸與國外進行演出。
-
十年樹木伯玉路行道樹更新是非難斷
伯玉路有沒有因為更新行道樹而砍掉樟樹?有人說絕對沒有,有人說絕對有!兩個「相反詞」,卻成就了一個大共識|樟樹是很好的樹,造林的人不會捨得砍,也不應該砍! 伯玉路的行道樹更新已經完成,又因為兩排小葉欖仁背後的光臘樹等已經冒出頭,長得比小葉欖仁還高大,讓反對者在情緒上,變得比較緩和。 一位國家公園的退休處長日前曾透露自己曾把小葉欖仁的更新視為「金門之恥」,至今仍不能接受,但最近看到後面多元化的樹種已經冒出頭來,心情卻已經變得愉快,不再忿怒。 這位處長所說的金門之恥,被與造林、保育有關的人員解讀為「選種不當」或違反「成工不毀」的原則。 「選種不當」的爭議是因為小葉欖仁似乎不會比樟樹更適合當成主要道路的行道樹。「成工不毀」(既已完成,就別搗毀)是因為原有的樟樹已經長大,不應該為了更新樹種而伐除。 對於有沒有砍樟樹一事,金門林務所前所長昨天用很平和的語調澄清,他說在自己任內絕沒有為了更新小葉欖仁而砍掉樟樹,因為樟樹是很好的樹。他表示,當年砍掉的,幾乎都是木麻黃;因為丹恩颱風之後,幾乎所有的木麻黃都被摧折了。至於環島北路還剩下半條木麻黃道(瓊林往金城),則是危險的。 這位所長表示,種樹人的苦功,往往要十幾年後才會被人知道;小葉欖仁好不好,十年以後就知道;但他必須說明,當時並沒有砍樟樹。 林務所一位課長表示,樟樹是很好的樹,但在伯玉路長得並不好;即使如此,當年也沒有刻意砍掉樟樹;如果有,應該是為了在颱風過後,搶通道路,或是樹苗已經被木麻黃壓倒了。至於小葉欖仁則是當初幾位資深人員共同決定要採用的,有些已經退休了。 這位課長表示,伯玉路上原有樟樹還留著,小葉欖仁還是會形成綠色隧道|不信可以到林務所的苗圃看看。至於小葉欖仁雖然在臺灣退流行,並不代表是「淘汰」|如果淘汰就會被砍掉。他還說,小葉欖仁的葉子很細,葉落腐爛,不致於淤塞水溝。 一位已退休的課長也表示,當年並沒有為更植小葉欖仁而砍伐樟樹。 林務所的「前所長」並不只有一位。另有一位前所長表示,在某一段時期,絕對有為了更新行道樹而砍掉樟樹的行為,而不只發生在伯玉路。 一位長期與樹為伍的人員則表示,當年砍樟樹是為了讓更新樹種的工程可以方便進行。伯玉路的樟樹究竟有沒有「覆成工而毀之」?在截然不同的答案下,至少得出了一個共同的結論,那就是樟樹是很好的樹,不應該砍,也捨不得砍! 有砍?沒砍?都已經俱往矣!重要的是維護好現有的,尤其是各項工程進行時,要做好工程監督的工作,不要讓包商有心或無心亂砍。 不管樟樹有沒有被砍,但該種的還是要種的!根據林務所委託臺大所做的研究,臺大建議要在伯玉路每兩株小葉欖仁之間的偏後方,加種樟樹。
-
木麻黃綠意漸褪新生態特色亟待建立
金門的綠意足夠,但卻未能顯現生態特色! 根據臺大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所做的研究,在生態植栽方面,金門原有的木麻黃特色已漸漸流失,但原生樹木的數量不足,因此金門尚未顯現出自己的生態特色。 臺大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接受金門林務所的委託,執行︽金門行道樹十年更新計畫︾,並對學者專家及當地居民進行開放式的調查訪談。 在生態植栽方面,臺大整合學者專家的意見後,發現金門有缺乏生態特色的缺點;此外,栽種的草花過多,必須頻繁澆水,導致喬木浮根,容易成為風倒木。 臺大整合在地居民的意見後,發現本地居民認為金門缺乏開花的樹木,並希望多植喬木、灌木和草花。至於小葉欖仁、鳳凰木等樹種,則因為冬季會落葉,被認為綠意不彰。 經由臺大調查,普遍被認為適合栽植做為行道樹的樹種有:台灣欒樹、光臘樹、茄苳、苦楝、刺桐、潺槁樹、黃槐、烏 等。(其中,台灣欒樹的「外來種」身份太過顯眼。) 普遍被認為是「問題行道樹」的樹種則有:木棉、榕樹、小葉欖仁、黑板樹、豔紫荊、銀樺。 其中,木麻黃的爭議點是樹齡短。根據臺大研究建議,木麻是耐風的樹木,出現衰退的原因,可能是根系遭到(人為)破壞(例如挖水溝等、拓寬道路等工程);木麻黃的衰退年齡與立地環境的優劣有關|不純然只是樹齡短。 榕樹被認為是問題行道樹,主要是根系會破壞路面,且落果不易清理。根據臺大的建議,榕樹要在開闊的地方栽植,不適合做為行道樹。 小葉欖仁、銀樺、黑板樹被認為有問題的原因是容易風折,而且須要高度的維護管理。 苦楝樹型優美,生性強健,又是鄉土樹種,但因為帶有古字或諧音「可憐」,讓老一輩的居民望文生義,有排斥感。臺大的建議是要改變觀念,移風易俗,讓人們能接受苦楝。 對於行道樹的規劃,臺大建議建立金門行道樹備選名單,建立選種原則,並預留栽植區,此外還應建立栽植形式原則,建立合理的決策方法與流程。
-
金門行道樹十年更新計畫氣象萬千
中央公路系統上的行道樹該種什麼樹才好?根據林務所委託國立臺灣大學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所做的︽金門行道樹十年更新計畫︾,小葉欖仁雖然生長良好,但卻是落葉樹種,在兩株之間的偏後方,可再加植樟樹、茄苳等樹,以增加主要幹道的氣勢。 在臺大所做的︽金門行道樹十年更新計畫︾中,把中央公路系統分成五段,分別給了如下的建議。 從金城到榜林圓環的中央公路,呈現的是「聚落|商業區意象」,由於有部分的路旁植帶被私人佔用,臺大建議要進行清理,並拆除違建,然後重新規劃行道樹,以延續伯玉路的景觀意象。這一路段,應栽植「枝下高」(樹冠幅底部至地表之距離)較高的中喬木或大喬木,例如茄苳或樟樹等樹種。 從榜林圓環到小徑圓環的中央公路(伯玉路),呈現的是「主幹道意象」。伯玉路是金門最重要的幹道,應以具長遠性的植栽種類為主體。現有的小葉欖仁雖然生長良好,但卻是落葉樹種,冬季的綠意較少,可以在兩株小葉欖仁之間偏後方,加植常綠型大喬木,如茄苳或樟樹等。 從小徑圓環(胡璉像)到國父銅像,呈現的是「自然綠廊意象」。這個路段的植被自然完整,形成綠色隧道,讓人在行車期間覺得心曠神怡。這樣的天然林植被應該被保存;未來可考慮定位為景觀道路,配合現有景點,設置停車空間及賞景空間。 從國父銅像到新巿再到三谿橋,呈現的是「聚落.公園.文教意象」。這一路段的植被也是自然而完整,形成綠色隧道,在陽明公園附近,北側的風景尤佳,可以觀賞太武山花崗岩的節理;部分路段有花崗岩砌的駁坎,非常有特色,可以考慮定位為景觀道路。 由於國父銅像|新巿|三谿橋有部分路段並沒有行道樹,形成空隙,造成綠廊不連續,應於缺株縫隙補植同種的行道樹。中正公園前的行道樹則應予以保留。小太湖前的行道樹植株完整,只有樟樹生長情況不佳,但可以用施肥或改良土壤加以改善。 從三谿橋到料羅圓環,呈現的是「工業區意象」。這個路線,景觀不佳的路段必須以遮蔽、修飾等綠美化手法進行改善,臺大建議於中層加植相當於視線高度的灌木,例如夾竹桃或扶桑等。 目前,伯玉路(中央公路東門圓環到小徑圓環)的行道樹共分三層,上層是小葉欖仁(另有樟樹、光蠟樹);中層有金露花、杜鵑、扶桑等;下層有式草花。下層的視覺有整體統一感,但人工化的感覺稍重。 林務所表示,為了創造豐富的地景,伯玉路的綠帶目前是以適地適木及多樣性為原則,進行植栽搭配,已種植了喬木、灌木及地被植物,使層次高低分明,色彩也有四季的變化。
-
李縣長:兩岸應該比一比蓋大橋進度
交通部國道新建工程局局長邱琳濱昨抵金為國立金門技術學院興建圖書館工程擔任總顧問討論相關事宜時,傍晚也前往金門縣政府拜會,受到縣長李炷烽歡迎,對於金門大橋興建政策轉彎不做,認為技術上沒問題,未來只要政策同意興建,國工局願意全力配合來做。 邱琳濱等一行四人,昨日下午在縣府工務局長陳家欣陪同,於拜會縣長李炷烽時,雙方也就兩岸工程興建和執行的不能相比,認為我方要做環境影響評估等流程繁瑣,又要防弊,效率當然比對岸趕不上。 縣長李炷烽也覺得金門目前大環境並不是很好,但沒有中央政策引導,大的投資自然裹足不前。而讓他內心焦急的,還有金門先天不足,許多投資配套也還沒準備好。至於小三通試辦五年多來,不但台商不滿意,金門鄉親也是不滿意,中央只有在政策更寬鬆,開放中轉,才能為金門帶來更多的商機和觀光人潮。 邱琳濱則對金門建設在縣長主政下,是愈來愈進步,也認為很多交通建設卡在環評作業,但工程技術可以讓施工破壞減到最低。 縣長李炷烽也對金門大橋中央政策宣誓不做,認為金門可朝自籌經費努力,或由國際認養來蓋大橋,只是中央這也不會同意的。而談到金嶝大橋興建案,工務局長陳家欣也以對岸規劃三條路線,並有意在2009年動工,縣長李炷烽是認為可以提前來推動,有關設立關卡之事,雙方還要再研究。但也建議中央可蓋金門大橋,和對岸蓋金嶝大橋,來比一比誰先把大橋蓋好。否則對岸一直前進,反觀我方則停滯不前,這怎樣向金門鄉親交待得過去。
-
李縣長:金門要發展就要讓民間有活力
金門縣政府昨日召開「金門縣綜合發展計畫」暨「離島綜合建設實施方案」委託規劃案期末報告審查會議,聽取規劃單位報告及各局室意見。縣長李炷烽認為,政策決定一切,中央可以用不必花錢的政策支持,讓金門發展起來,否則再多的討論和計畫寫得再好也沒用。 這項會議由縣長李炷烽主持,縣府各局室主管、各鄉鎮公所代表,以及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處長黃文卿、經建會都市及住宅發展處組長王志輝、內政部營建署綜合計畫組科長朱慶倫、國土規劃及不動產資訊中心等代表近四十人出列席參加。 會中由負責規劃的中華綜合發展研究院進行「金門縣綜合發展計畫」暨「離島綜合建設實施方案」期末報告,各局室並針對規劃內容提出建言,以做為送經建會最後定案的修正補強參考。 中華綜合發展研究院指出,金門地區分工定位方面,朝建構國際觀光島嶼城市、發展免稅自由貿易特區、活用豐富人文觀光資源、加強推動服務產業、以優越的地理戰略位置,營造兩岸人員中轉中心規劃。至於金門經濟發展的定位發展,則以人員為中心,發展觀光旅遊為主;透過觀光旅遊,帶動商品交易與服務貿易。而金門縣可發展的產業方面,包括:金酒關聯產業、觀光服務產業、在地文化產業(特色產品、在地文化創意、觀光工廠)、再生能源產業、休閒產業(休閒產業、休閒漁業)、商展中心。 中華綜合發展研究院並指出,在建議計畫推動優先順序上,則以國際觀光島嶼為先,其次以觀光為基礎的產業發展,再來是提振經濟為優先。而金門地區小三通現況方面,九十四年出入境超過五十萬人次,九十五年預估出入境將超過六十萬人次,平均每月出入境旅次合計約四萬餘人次,每天約一千八百人至二千人次入出金門。 中華綜合發展研究院指出,小三通後續推動重點要項上,九十五年金門縣政府已擬訂大陸居民入出金門旅遊自治條例;爭取開放第一類大陸人士來台,爭取可經由廈門|金門|台灣通道;爭取大陸人士簽證直接在陸委會金門辦公室發證;利用小三通試航點推動金門|漳州通航。而九十六年的小三通後續推動重點上,將透過國際包機形式,突破金門直航空運;研擬自由貿易港區先期規劃;爭取修訂「離島建設條例」將人貨中轉、開放限制、排除人流、物流、資訊流、資金流障礙;爭取台灣赴大陸人士可經由台灣|金門|廈門。 縣長李炷烽指出,金門和大陸近在咫尺,中央可以用不必花錢的政策支持,就能讓金門大幅發展。而在兩岸發展當中,自由貿易港區在金門是可以局部可行的起點。且金門對外交通很重要,全國十八個機場,有些過有些不及,金門機場面臨不足,中央宜正視金門擴展需求,不是連小金門碼頭一毛也不投資。 李炷烽也指出,在博奕條款方面,其實法律可以讓它先通過,畢竟法律可備而不用沒關係,做與不做還要地方公共政策的辯論程序。他並指出,金門要發展,就要讓民間有活力。而中央沒有執行離島建設條例的決心,應回歸離島建設條例的精神。在金門國民所得不到台灣的百分之七十,中央一直把金門當工具性角色,認為中央對金門的政策比撥經費來得更重要。 縣長李炷烽也覺得,金門的發展,中央、軍方和地方絕對不能割裂。在政策決定一切,縣府即使花很多力氣,也希望避免白搞一場。問題是出在中央給不給政策,中央不給政策,金門一點生機也沒有。他希望中央部會不要做「失智文盲」,尤其經建會應針對金門所不足的,主動編列經費來建設,只有資源投注集中才能發揮效果。而軍方在綜建方案缺席,像撤離營區的善後,以及營區活化再利用,避免限制不能營利,都是很重要的,這方面,軍方的確要負起一部份責任。而衛生部門也要加強綜合醫療大樓興建的爭取,畢竟生命無價,金門醫療有其迫切需要。 縣警局長陳瑞通表示,最近去了日本北海道一趟,看到他們發展觀光努力,不但政府很支持,民間也很配合,因此,一年吸引十八萬台灣觀光客造訪。而金門要發展觀光,對外門戶的空中交通機場太小,宜擴建以符需要。而建立鱟、水獺等的生態館,將生態性發揮出來,以及建立高粱酒行銷中心,和發展教育產業的教育中心,爭取中央開放大陸學生來金門就讀,以在中央、地方、民間三方共同努力,期能促進金門發展。 營建署代表則表示,金門發展定位是在有共識的確立,但很多規劃內容應再做深入探討。像是推估人口數應考量,而博奕條款金門反對的多一點,縣府未來要再做研究。至於綜建方案在中央部會支持的多,但談到預算則應由縣府各局室先聯繫中央部會。 經建會代表則點出,計畫目的性在哪裡的重要?而實際補助和核定有落差,縣府就要避免淪為找規劃單位來寫作文比賽的通病。而金門發展最重要的是中央政策支持,金門縣政府在兩岸政策著墨多,其實,早點規劃是對的。 金管處長黃文卿則表達管理處不會有本位主義,報告書可將國家公園一併納入,畢竟管理處跟縣府目標是要配合,唯有中央和地方結合在一起,並將中央有編列經費補助的拉開,才能讓金門發展在計畫推動上更週延。 縣府建設局長李增財則表示,博奕條款是促進觀光誘因之一,但這屬於公共政策,需要經過辯論程序。至於金門定位有共識,只是怕中央沒有共識的認同。
-
縣議會將辦座談傾聽民意
金門縣議會為了能更貼近基層民意,傾聽廣大民意的心聲,以瞭解民眾真正的需求,推動地方各項建設,將於本週五邀請地區各鄉鎮民代表、村里長透過座談方式,共同討論各項興革意見,以落實議會「親民議會,勤能議事」之議政理念。 「金門縣議會與鄉鎮代表、村里長座談會」將於九月八日上午九時三十分假金門縣議會綜合大樓一樓簡報室召開,將由議長謝宜璋親自主持,參加對象為金門縣各鄉鎮代表會主席、副主席、代表、村里長,列席人員尚有金門縣議會副議長許玉昭與各議員。 金門縣議會表示,此次參考的議題各為: 一、如何加強推動各項基層建設,促進地區經濟發展。 二、如何加強地區道路擴建、污水排水溝之整建及鄉村社區整修美化。 三、如何強化觀光海域、一鄉(鎮)一特產的推廣及古蹟觀光景點的整建。 四、如何推動休閒農業的開發。 五、如何落實地區醫療品質及社福健康安全體系。 六、如何促請相關單位推動排雷計畫,以利地區整體發展。 七、如何有效改善地區自來水水質,以利民生飲用。 八、如何有效推動教育資源整合,以提昇教學效能與競爭力。 縣議會表示,希望透過這項座談能夠瞭解民眾真正的需求,推動地方各項建設,共同討論各項興革意見,集思廣益,尋求具體方案,提供縣府執政團隊積極執行。
-
文化局媽媽說故事活動列車開抵金寧
由金門縣文化局舉辦的媽媽說故事巡迴五鄉鎮活動列車,也開抵金寧鄉,義工媽媽們為小朋友準備多則有趣的故事,讓小朋友沉浸在童話世界。 鄉長李文俊推許文化局舉辦這項活動,內容活潑生動,受到小朋友的喜愛,深具寓教於樂。 義工媽媽們所說的故事內容活潑生動,幽默有趣,小朋友不僅專注的聽講,還會共鳴回答問題,家長也可透由活動學習到引領孩子到最喜歡的童話世界中,增進親子間的情感。
-
儲備士官招募今起報名
國軍九十五年第五梯次專業志願士兵暨儲備士官招募,今(四)日至十一日止接受報名,本梯次預定招募八百七十九人,包括女兵一百八十六人。國軍人才招募中心歡迎高中職以上畢業、十八至二十五歲未役男性或女性,或二十六歲以下退伍未逾三年常備兵後備役人員踴躍報名參加甄選。 國軍人才招募中心指出,由於國軍對專業志願士兵已有完整規劃,且服役期間還有各種進修管道,輔導士兵取得相關職務專業證照,因此去年國軍專業志願士兵暨儲備士官招募成效相當不錯,獲得率高達百分之一百零一點二七,顯示已受國人高度關注與肯定。第五梯次志願役士兵暨儲備士官招募,國防部預定招募八百七十九人,包括女兵一百八十六人,可以選擇陸海軍種,服役地區分布全台,可選擇性相當廣。專業志願士兵服役為四年,入伍後需先擔任二等兵六個月、一等兵一年,自晉任上等兵之日起,服役最長年限十年,服役滿一年六個月後,經主官推薦並鑑測合格後可轉服士官。 二等兵薪資為新台幣二萬七千九百一十五元、一等兵薪資為二萬九千四百八十元、上等兵為三萬一千零四十五元、下士薪資三萬四千四百七十元,另外還有結婚、生育、喪葬、子女教育及進修補助,若在外島服役、特種部隊還會有特別加給。 考試科目包括國文、數學、智力測驗、口試及體能測驗。根據過往經驗,有三成考生被包含一分鐘仰臥起坐、一分鐘單槓引體向上,以及一千六百公尺跑步等三項科目的體能測驗刷掉,考生不要忽視日常的運動,才能保持最佳體能狀態。 國軍人才招募中心指出,歡迎高中職以上畢業、十八至二十五歲未役男性或女性,或二十六歲以下退伍未逾三年常備兵後備役人員踴躍報名參加甄選。報名事宜可利用國軍人才招募中心電話洽詢,或上招募中心全球資訊網站(http://rdrc.mnd.gov.tw)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