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新聞
-
二度登記參選翁天慶主打金門要活起來
曾參選過金門縣第三屆縣長的翁天慶,昨日下午單槍匹馬前往金門縣選委會登記參選第五屆金門縣長,成為第二個登記參選縣長候選人。 翁天慶是於昨日上午先領表,下午二時三十分許再辦理完成參選縣長登記。 翁天慶希望金門青年為社會的精英、國家的骨幹;金門鄉親的厚實性格能為自己帶來更多的客源。而臺灣藍綠政黨能停止紛爭,讓民間社會得以生息。而兩岸及海外的華人能攜手並進,以贏得外國人的尊敬。他並且以實踐為前提,覺得想做就去做,不要光說不練。因此,他第二度參選金門縣長。 翁天慶參選政見,也主打金門要活起來,首先要做到的是辦好教育,其次將戰地生命化,最後是將金門的商業區延伸至海岸邊。 翁天慶學歷柏村小學、金湖國中、陸軍幼校、陸軍官校、國防部外語學校英儲班、德文正規班、美國工校高級班一九八九班、美國指揮參謀大學一九九六年班。經歷:排、連、營長、十軍團/金防部/陸總部工程官、駐美陸軍副武官、中正國防幹部學校指揮官、貿易公司國外部業務員、學校及補教界英文教師。
-
料羅碼頭昨傳工安意外
料羅碼頭三號船席昨天下午發生一起工安意外,建宏輪一名緬甸籍的水手在吊桿(後桿)絞機工作時,意外被鋼繩綑絞全身;消防人員協助脫困後,以吊車由船上吊下擔架送醫,左手無名指有被截肢的危險。 重一千零八十四噸的建宏輪,上週六停靠料羅碼頭,昨天完成卸貨之後,船上的水手長與緬甸籍的水手「THAN SOE」(中文名字是田梭)準備蓋艙。當時,失靈的絞機原本沒有電,但卻突然通了電,使絞繩突然纏絞;瞬間,台籍的張姓水手長反應較快,縮腳跳離,逃過絞繩的纏絞,腳部只受了輕微擦傷;同一時間,緬甸籍的水手反應不及,從腳到胸腹,都被絞繩纏絞。 事故發生後,高雄港警局金門港分駐所料羅港勤務組、金門海巡隊、金湖消防分隊等相關單位,都派人前往協助救援。金湖消防隊用破壞剪剪斷鋼索,救援人員合力讓受傷水手脫困之後,把他固定在擔架上,以怪手從船上吊到岸上,再送上救護車送醫;沿途給予必要的心理支持及救護。 據船上人員表示,船上後桿絞機有故障的現象,時好時壞;建宏輪通常是僱請怪手蓋艙;昨天,水手長和水手想試試看能不能自行蓋艙;沒想到在執行工作時,原本沒有通電的絞機,突然動了起來,因此造成了意外。 這起意外發生後,金湖消防分隊派出九一、七一、九二等各式車輛,於一時三十二分抵達現場;於二時零分讓傷者脫困;二時零八分送抵署立金門醫院。參與救援者包括:分隊長陳莒揚、小隊長李煜翔、隊員邱俊德、洪國慶、陳平、替代役吳振緯、黃國瑋、陳柏勳、王丁福、義消李建新、謝知學等。
-
李縣長接待竹市總工會訪賓新竹米粉金門高粱激盪火花
「炒米粉配高粱」新竹市總工會抵金進行產業工會研習觀摩,昨日下午五時到縣府拜會。縣長李炷烽向兩百位貴賓說明縣府財政每年用於公共建設高於竹市,欽羨新竹有竹科能帶動竹市經濟,並道出兩岸政策顛簸對金廈發展之影響,也憂心金門未來優勢將被取代。不過,李縣長,廣邀大家來金門喝好酒。 新竹市總工會辦理勞工教育訓練,由理事長陳金源率領二百餘位幹部,自昨日起抵金進行為期三天的金門產業工會觀摩研習,並於下午五時到縣府拜會,受到縣長李炷烽、社會局局長許乃權、課長張峰吉、金門縣總工會理事長李永文等人的熱情接待。 李縣長表示,全台北中南有竹科、中科與南科,吸引高額投資帶動整體開發,經濟快速成長;竹市在林政則的帶領下榮獲媒體三項民調冠軍,讓金門欽羨。不過,縣府每年財政用於公共建設之比例不僅高於竹市更是全國前幾名,只是外界不知情。最後,李縣長也熱烈觀迎大家到金門來支持金門高粱酒,堪稱最佳推銷員! 新竹風吹到金門來!來自新竹市的莊增桂形容,秋節過後新竹風起,來到金門考察除了要學習金門碼頭、金酒產業工會之發展;不過,最重要的是,三十八年前他抽中「金馬獎」,有機會真想到舊營區看看,只是恐怕不在此行規劃中。 新竹市總工會理事長陳金源帶來五大箱「新竹米粉」送給縣府;縣長則回贈瓷畫紀念牌與金門高粱酒致意。李縣長表示,相信炒米粉配高粱會是絕配,歡迎大家再次到金門來玩,有機會可以小三通到廈門走走。 新竹市總工會一行兩百餘人透過縣簡報對金門有概括性的認識,有許多人是第一次到訪,縣府社會局也向其說明金門縣勞工及工會概況。陳金源率隊抵金進行產業工會發展研習,他再三感謝縣長、縣府及金門總工會等的熱情接待和簡報,此次觀摩之旅,真是值回票價。
-
密雲不雨東半島及小金灌溉出問題
老天不下雨,東半島及小金門農作物灌溉用水出問題,縣府在水(湖)庫以民生必需用水為主的原則下,同時考量農民之需求,曾同意採限期限量釋放水源供農友汲水灌溉,但目前蘭湖及瓊林水庫已降達所開放之水位高程,縣農會昨日提醒農民勿再抽水,以免觸及水利法等相關規定,也期盼「芭瑪」颱風能帶來豐沛的雨量,紓解旱象。 地區年雨量原本就不多,今年從八月中旬後僅有零星的小雨且集中在西半島,而農作絕大面積都集中在東半島,加上今年秋作高粱於七、八月播種以後,八、九月間高溫氣候乾燥悶熱、水分蒸發量大,土壤十分乾旱,正值抽穗期的秋作高粱需要大量水分,金湖、金沙、烈嶼地區農民憂心之餘並曾透過縣農會向縣府建議在不影響民生用水下,能適時開放湖(庫)水以解灌溉用水問題,以減少農損。 縣府曾於上(九)月十五日由副縣長楊忠全召集建設局、自來水廠、縣農會等單位,研商解決方針,以解農民燃眉之需。 會中決議,金湖鎮瓊林水庫開放百分之六十以內之水量,或抽取至九月底止,即應停止;而蘭湖水位高程自二十七點一公尺起開放抽取至二十六點五公尺即應停止;烈嶼鄉西湖開放抽用二十公分,供農友灌溉之用,而金沙水庫暫不開放。 有關水庫原水提供農民灌溉一案,日昨水庫轄管單位金門自來水廠行文給縣農會,指稱瓊林水庫抽水至九月底止,目前期限已屆,而蘭湖水位已降至廿六點五公尺以下,希望能知會農友不要再抽取該二湖庫原水,否則將依水利法等相關規定辦理。 至於烈嶼鄉之西湖水庫,開放抽用二十公分(不限時間),標示高程至二點二公尺,即應停止抽取,但目前尚未達到停止抽取之水位。
-
萬安32號演習地區榮獲全國優等第3名
本縣98年度全民防衛萬安32號演習,在縣長李炷烽的高度重視下,策訂計畫確實執行,全民充分配合,警覺性高、演訓落實、過程逼真,圓滿順利達成演習任務,在全國檢測評核成績中,獲內政部警政署評列為優等第三名的肯定。 全民防衛萬安32號演習是於今年6月23日上午9時30分發放警報後舉行,演習由兼民防總隊指揮官縣長李炷烽率領各任務編組幹部參加演訓,演習統裁部副統裁官後備司令部副司令李銘藤中將率同行政院動員會報林豐隆將軍、南區後備指揮部、行政院動員會報官員抵金,與金防部參謀長任季男等督導演習事項,警政署部分則由警政署吳必章科長率員抵金督導評核。 在縣長李炷烽的重視下,九十八年萬安防空演習經過半年的積極準備(策頒演習執行計畫、召開協調會、整備防空避難設施及維修測試警報器、組訓民防團隊、完成警力與民力規劃與部署、期前宣導等等),於萬安演習當天警報發布後,警察與憲兵聯手進行人員與車輛管制,不到五分鐘,街上行人與車輛都停止行動就地避難,商家也拉下鐵門及管制燈火,全島出現難得的淨空畫面,演習歷時三十分鐘結束,驗證防情警報系統發放成效,磨練各級軍、警單位戰情人員情資傳遞作業能力,並實施人車疏散及避難、消防搶救等作為,成效良好。 誠如縣長李炷烽所言,萬安演習就是提醒我們,每日能有戰時的準備、戰時就得到平時的從容,多一分準備就能少一分損失、多一分準備就可增添一分信心。 「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處在兩岸局勢緩和之下,如何居安思危,才能有備無患,是一個很重要的課題。在萬安演練結束後,李銘藤中將講評時也說,萬安演習就是全民聯合防空演習,更是全民戰力保存的實踐,此次的防空疏散避難演練,在大家群策群力之下,非常順利圓滿成功。 縣警局指出,此次萬安演習警政署的評核,在優點上包括:依據轄區特性策訂演習執行計畫內容適切可行。防情傳遞及下達警報命令迅速、確實。針對轄內主要道路交通要點,規劃崗哨配置與交通管制崗哨,執勤人員(警力民力)編排運用得宜、落實管制。能協調憲兵協助執行交通管制及人員疏散避難,符合轄區狀況。能運用轄內電台、報社、機關LED電子公佈欄、布條、垃圾車宣導演習實施時間、管制事項等,讓民眾確實瞭解。考詢員警熟悉演習之處置作為,熟稔管制任務、正確無誤::等。 在小缺點上,則有:演習協調會出席單位未能普及轄內各單位共同參與,且有一演練地點未提供茶水予避難民眾使用,一避難處所中間放置大型會議桌,影響避難動作進行等等。 縣警局局長柯昌良指出,金門歷經多次真槍實彈的戰役,雖然目前並無煙硝戰火,但民眾以往「自衛作戰」的警覺性仍高,遇到演習狀況,能駕輕就熟地進行自我防衛動作。對於員警及協勤民防、義警、義交通力規劃與執行,圓滿達成任務表示肯定。 他也要求警局所屬針對相關缺失檢討改善,避免下次演習再次發生,同時對於各單位配合演練,迅速因應各種突發狀況、有效疏散人、車避難等作為,充份展現出平時訓練有素的成果,表示感謝,特別是全民的一致配合,才能獲此優等榮譽。
-
少數民族藝術團結束演出李縣長特抵碼頭歡送
中國大陸少數民族文化交流團結束金門演出行程,一行五十餘人在大陸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國際司副司長巴莫阿依帶領下,於昨日上午循小三通搭乘五緣客輪賦歸。縣長李炷烽等人到小三通碼頭歡送,握手道別。 中國大陸少數民族文化交流團是在大陸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國際司副司長巴莫阿依及大陸民族風少數民族藝術團團長趙心愚帶領下,於九月二十一日到台灣訪問,展開賑災義演、文化交流等活動告一段落,在中秋佳節之前代表團又來到金門,於十月三日及四日在文化局演藝廳演出三場「民族風、兩岸情~2009中秋晚會」活動,展現大陸少數民族的歌舞風情,與金門民眾一起共度中秋節。 大陸民族風少數民族藝術團團長趙心愚指出,此次來金演出的大陸民族風少數民族藝術團主要是由中央民族大學與西南民族大學學生所組成,一共一百二十多人,在台北及台中進行訪問交流,也舉行二場大型的賑災義演和一場公演,為八八水災受災的台灣同胞貢獻出大陸同胞的愛心。中秋佳節前夕代表團來到金門演出三場,透過公演與文化交流,加深兩岸同胞的相互瞭解,增進兩岸同胞的友誼,也祝金門縣父老鄉親們身體健康。 中國大陸少數民族文化交流團結束金門演出行程,一行五十餘人於昨日上午十一時循小三通搭乘五緣客輪賦歸。縣長李炷烽、縣府教育局長李再杭、港務處長楊廷標及教育局課長許能麗等人到小三通碼頭歡送,依依不捨互道再見。
-
《特載》金門還缺少什麼﹖/衛生局局長陳天順
最近有位旅台金門籍鄉親投書金門日報副刊「言論廣場」探討金門醫療資源嚴重匱乏,是所有金門人的痛,尤其是親人得到嚴重或緊急的病症,必須轉診或後送到台灣就醫時,心中產生的煩惱與焦慮,更是會有深刻的感受。 這位鄉親提到為什麼政府努力了四十年,金門的醫療環境還得不到鄉民的信任?是缺乏醫療人員?還是缺乏醫療設備呢? 事實上兩者都缺,如果與台北市之醫學中心來比較,可以說是『缺很多』。那鄉親很想知道政府過去十幾年來是否有努力改善金門的醫療環境呢?當然有!又做了哪些努力呢?我們先從增加醫師人力談起,因為金門過去是戰地,又是離島,台灣籍的醫師比較不會想來金門執業,金門高中的學生也不容易考上醫學系,所以金門縣政府從民國63年開始向衛生署爭取以『公費保送』專案計畫培育金門籍子弟赴台就讀醫學院,畢業後必需返金服務一定的年限,以充實金門縣之醫療人力,民國63年至75年培育金門籍醫學院公費生27人,其中醫師25人、牙醫師2人,其中目前尚留金門服務者19人。87年至90年本縣培育金門籍醫學院公費生22人,其中醫師11人、牙醫師3人,檢驗師2人、藥劑師4人、物理治療師1人,已畢業者皆留於金門服務。很可惜民國76年至86年,因未提計畫呈報衛生署未再繼續公費醫學生之保送,曾有10年的空窗期。因此縣府為持續培育醫學院公費生,從民國91年起委由行政院衛生署統一辦理甄選山地原住民及離島醫事人員公費生養成計畫,91年至98年這8年內,金門縣政府共爭取了56個醫學院公費生名額,其中藥學系1人已返金服務,其餘有3人正在教學醫院接受專科醫師訓練,2人正在服役,其餘正在就學中。地方醫事人員公費生養成計畫,是穩定金門縣醫療人力最根本有效的方法,但仍然需要時間等待他們學成畢業,並接受一定期間之專業訓練,才能返鄉服務,以提昇金門縣之醫療資源及醫療品質。 在金門籍醫學院公費生尚未完全學成返鄉服務之前,金門縣醫療資源將會有一段時間的空窗期,金門縣政府、衛生署及中央健保局應用哪些策略來充實金門醫院之醫療人力呢? 一、建立與台北榮總支援合作計畫 李縣長及金門縣議會對金門醫療非常重視,經過多次拜會台北榮總並請求支援,94年起金門縣政府編列預算以比健保局『金門縣醫療給付效益提昇計畫(IDS)』更多的經費投入醫療資源的提昇,台北榮總基於長期對金門縣之合作關係及善盡照顧偏遠離島地區之社會責任,終於同意自94年元月起與金門縣政府簽訂三年之『支援金門醫療合作計畫』,97年起又再延簽三年,總共六年間金門縣政府共編列了約兩億元之經費加強醫療資源。這段期間台北榮總除了支援金門醫院急診科、小兒科、精神科、心臟科等金門醫院較缺乏醫師人力之科別外,也提供鄉親轉診、後送赴台之門診預約及住院病床優先安排等服務項目,同時增加了鄉親赴台北榮總就醫的便利性。 二、協助署立金門醫院「加強地區醫療資源及服務品質」計畫 鑒於台北榮總部份支援醫師異動較頻繁,醫病信任關係建立不易,縣政府另案補助金門醫院「加強地區醫療品質及服務品質」等數項服務計畫,並以約用長駐專科醫師,從台灣各大醫院聘請金門醫院短缺之醫師來金門服務,以強化本縣醫療服務能量與提升醫療品質,此外金門醫師尚有編制內醫師十餘名缺額,將逐年從服務滿一年的約用醫師擇優晉升以穩定金門醫院之基本人力。 在台金門籍公費醫師約70個尚待完成學業及訓練返金門服務,此段空窗期金門醫院的醫師來源,必須仰賴台北榮總支援及從台灣聘請約用醫師來金門駐診,科別的選擇以金門縣轉診及後送轉多的科別,例如:神經內外科、心臟科、急診科等。能夠來金門長期服務的醫師,必須要習慣金門的生活環境及家人的充分支持。離島交通的不便,以及擔心孩子的教育水平趕不上大都會的競爭力,都是醫師駐診不能長久停留的原因,提高醫師待遇及減少公費生服務年限等優惠措施,只能吸引一小部分年輕的醫師,短期(1-2年)來金門駐診,有些科別例如心臟科、神經外科還是不容易聘到資深優良的專科醫師。 三、如何做好醫療設施?如何提昇服務品質? 醫療服務的進步,必須要軟體人力及硬體建設同時與日增進,除了需要充足的經費還需要時間來改善,例如醫院硬體設施的改善,興建綜合醫療大樓案實務推動多年,李縣長於擔任立委任內,即積極推動本案,投入無數心力,原籌建預算七億餘已匡列於第五期醫療網全人照護計畫中(94-97年),因興建土地需經都市計畫重更,需財政部同意國有土地無償撥用及醫院擴床計畫需經衛生署醫事委員會審議通過等技術程序而進度受阻。後來經費保留至第六期醫療網新世代健康領航計畫(98-101年),總經費(含建築及設備)共計12億940萬7760元,最近兩年內中央衛生署前後三任署長皆曾來金門視察這一重大建設方案,並指示「新建綜合醫療大樓」不能再拖,最好能夠趕在民國101年前完工啟用。 縣民到廈門就醫,不是長遠之計,而是苦肉計。 提到開放縣民以健保身分至廈門就醫,目前中央健保局只同意急重病患可以先自費就醫,返金門後再向健保局申請核退已支付之費用,但是慢性病、普通疾病是不允許至廈門就醫再返金門申請核退費用,未來也不容易開放非急診之健保醫療費用在廈門使用,雖然台商曾經建議開辦,但是牽涉的問題甚多,我們還是建議中央政府以加強金門醫療為重點,赴廈門就醫只是個備案。 金門醫療服務滿意度最近幾年是否有提昇? 從民意調查可以說明:金門縣政府每年都會調查民眾之醫療服務滿意度,從民國91年15.5%的滿意度以提昇到97年的71.8%滿意度,這是政府具體改善地區醫療人力與資源,有效提昇金門地區醫療服務的客觀數據。 金門醫療體制近年來有重大變更,94年6月花崗石醫院裁撤,減少軍方的醫療資源;94年10月縣立醫院改制為署立醫院,這一項變革是歷經八年才成功,醫療服務改由中央主政。金門醫療在中央和地方政府多年來共同努力下才能有今日的成果,雖然離鄉親的期待尚有很大的努力空間,但我們期許在綜合醫療大樓完工啟用後,金門醫院能夠再改制為台北榮總金門分院,並通過區域醫院之評鑑,金門醫療品質才能立足金門放眼廈門,期待能造福兩岸更多的民眾,有朝一日成為金廈民眾就醫的指標,並進一步發展『觀光旅遊健檢』『優質醫療在地化』『養生文化村』,使金門真正成為『養生醫療健康島』。
-
具減碳作用畜試所配合養牛計畫推廣狼尾草
金門正在推動養牛計畫,配合養牛計畫,鼓勵地區種植狼尾草做為牧草;狼尾草有將二氧化碳固著為碳水化合物的作用! 養牛計畫推動小組的組成之一是金門縣畜產試驗所,所長陳世保是計畫實際的推手及執行者;他表示,配合養牛計畫,金門地區已經種植七公頃的狼尾草,未來還會擴大。每公頃狼尾草會有六十噸到八十噸的乾物年產量;狼尾草可以將二氧化碳固著為碳水化合物,等於有減碳的作用。 根據金門縣畜產試驗所撰寫的金門地區酒糟養牛計畫,牧草除可提供牛隻所需的蛋白質、礦物質、維生素等營養外,在環境與生態上也扮演重要的角色和多元性功能的,例如土地復育、生物多樣性、減廢、淨水、淨空、氣候調節、預防醫學、景觀與休閒等。 臺灣目前每年有二十四萬公頃的休耕農田政府每年要補貼近一百二十億元新臺幣種植綠肥作物;如果休耕農田轉為種植能源作物,不但可以解決農地廢耕的問題,還可以增加能源自給率,金門亦是如此。 金門縣現有廢耕農地達一千餘公頃,引用集約養殖肉牛技術,並有金酒公司每日酒糟量達三佰餘公噸提供養牛飼料,將有效利用廢棄物轉換為經濟產物,達到永續經營的目標。 在美國夏威夷的評估報告中,狼尾草已被列入有潛力的能源作物之一。在國內,澎湖造林推動小組造林工作隊是以種植狼尾草取代鐵絲塑膠網,以達到早日綠化、減少公害、降低成本等功效;這一方法因效果良好,已受到國際的重視。 陳世保認為,金門有百分之四十的綠覆率,有條件推動養牛計畫;養牛計畫推動之後,會有更多的廢耕地被轉化為牧草地;養牛計畫的相關配套,不會有水源汙染、大量甲烷等民眾所質疑的環保問題;相對於本一年三百萬頭的牛隻,金門的養牛計畫不過才一萬頭,對世界環境的影響是微乎其微。養肉牛對環境的衝擊,遠低於乳牛和養豬,不可混為一談。 根據養牛計畫,金門發展養牛事業的方案目標如下:一、發展地區養牛產業,生產具特色之優質牛肉與附屬加工產品。二、籌組金門牛品開發行銷公司,主導金門養牛產業之規劃發展。三、興建養牛專區,開放地區青年承租飼養牛隻,創造青年就業機會,使青年根留金門。四、推廣地區種植牧草供養牛業使用,促進金門地區農地之再利用,並建立收購機制,減少縣府保價收購高粱等作物的支出。五、興建現代化牛隻屠宰場,處理地區牛隻之屠宰分切包裝等作業。
-
民宿經營講座歡迎報名
為提昇整體民宿服務品質,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將於明(七)日起辦理民宿賣店經營案例講座,邀請專家抵金開講,各場次並自即日起受理報名至額滿截止,歡迎有興趣的民眾於上班時間內洽金管處遊憩服務課董先生報名,電話313218。 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委託太玥工作室辦理「傳統建築民宿賣店輔導案」第2階段8場民宿賣店經營案例講座,訂於98年10月7日(星期三)邀請薰衣草森林創辦人林庭妃、華陶窯執行長陳育平、「漂亮家居」雜誌張麗寶總編輯,98年10月8日(星期四)邀請香蕉新樂園人文事業吳傳治董事長、天空的院子民宿創辦人何培均與古孟偉,10月15日(星期四)邀請新故鄉文教基金會廖嘉展董事長、宜蘭民宿發展協會林佳民理事長蒞臨金門講座。 系列講座地點為中山林遊客中心第二視聽室,報名時間自即日起至50位名額額滿截止,有興趣的民眾請於週一至週五上午8時30分起至下午5時30分,洽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遊憩服務課董先生報名,聯絡電話:(082)313218、傳真:(082)313219、電子郵件:jrdong@kmnp.gov.tw。
-
養牛民眾質疑不環保
養牛計畫是開倒車?畜牧業是個極度不環保的產業?針對金門酒糟養牛計畫,又有人提出以下質疑: 其一,集約的畜牧業將會導致嚴重的水源汙染;例如先前山外溪汙染嚴重,惡臭加上優氧化,很大的原因是來自上游養豬、養雞場。 其二,牛隻會排放大量甲烷,而甲烷導致全球暖化的能力是二氧化碳的七十二倍以上! 論者還指出一項未註明來源的調查:台灣地區的主要牧草包括盤固草、狼尾草與青割玉米等,是形成牛隻甲烷量偏高主因。其他研究顯示,狼尾草飼料還會導致牛隻大量增加二氧化碳排放量。 其三,畜牧業是個極度不環保的產業,與「節能減碳」、「多吃素抗暖化」、「週一無肉日」等趨勢背道而馳。國際間許多政府都透過各種方法嘗試抑制此產業,在面臨政府可能的政策衝擊以及人們的飲食習慣改變之下,酒糟養牛計畫真能輕鬆獲利嗎?冒著賠上金門優良環境的風險,這還真是一個大大的問號! 以上的質疑,來自一位署名「秦呆」的民眾;他綜合近來出現在各媒體的言論,質疑養牛計畫的威脅包括:養牛可能成地球暖化幫兇,水源地會遭到破壞,漠視福田家園權利,金門養牛政策決策過於草率且思慮欠周。 還有一位自稱「真開心」的民眾,希望推動養牛計畫要三思。另外有一位民眾呼籲金門人一起吃素救地球。 有一位林小姐認為:金門是個島嶼,更應當關心環境暖化的問題,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怎麼還開倒車引進牛隻,製造更多的污染和溫室氣體?希望金門縣府能推行永續的有機農耕替代養牛計畫,讓金門能持續維持原本美麗的風光與清爽的空氣,不要讓畜牧業毀了後代子孫和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