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新聞
-
第二屆浯島文學獎開始受理徵選收件
由金門縣文化局主辦的「第二屆浯島文學獎」又開始辦理徵選了!金門縣文化局歡迎大家踴躍創作寄件參加。 金門縣文化局為推展金門縣文化與觀光,藉由全民書寫,展現金門地區人文特質與文化采風,讓全民在文學中與金門交會,特別舉辦的浯島文學獎已經邁入第二屆,徵選收件日期自即日起至九十四年五月二十八日止。 浯島文學獎徵選類別,分有散文、小說二組。參選資格,凡中華民國國民皆可參加。徵選類別,散文組內容須與金門有關,以金門旅遊印象、金門鄉鎮書寫為主,字數以三千字為度。小說組方面,題材不限,凡主題健康,內容可引發人心向上者,字數以八千至一萬字為度。 獎額與獎項方面,各類組分別選取前三名,頒發獎金和獎牌。其中,首獎乙名,頒給獎金新台幣五萬元,獎牌乙面;貳獎乙名,獎金新台幣三萬元,獎牌乙面;參獎乙名,獎金新台幣二萬元,獎牌乙面。各組佳作十名,刊登於︽金門文藝︾雜誌上,稿酬從優。 浯島文學獎收件,並自即日起至九十四年五月二十八日止(郵戳為憑,逾期不予受理)。寄(送)件地點,金門縣文化局(893金門縣金城鎮環島北路六十六號)。 浯島文學獎並預定在今年六月中旬於金門縣文化局網站、金門日報、金門文藝雜誌公佈得獎名單。並於七月一日上午在金門縣文化局舉行頒獎。 至於參加徵選應注意事項:(一)請將報名表一份,連同作品六份,以A4紙張電腦打字列印,(直式橫書,字體標楷體,十四級字,左邊裝訂,稿件不得署名或附任何註記及符號)及附身分證影印本乙份。(二)稿件一律以掛號郵寄,並於封套上註明「第二屆浯島文學獎」及應徵類別,以上資料如有不全者,恕不受理。(三)參選者每人以一件為限,概不退件,請參選者自留底稿。(四)參選作品須自行創作,且未曾得獎及發表者(含校園文學獎及刊物)或出版者。(五)入選作品若經發現資格不符,或抄襲等觸犯任何著作權之情事者,一律取消得獎資格,追回獎金、獎座,並自負所有法律責任。(六)得獎作品得由承辦單位集冊出版,版權歸屬承辦單位,著作權屬作者,出版後致贈每位作者每人十冊。(七)得獎作品將於︽金門文藝︾雜誌發表,不另支酬勞,承辦單位另保有以任何形式推廣(如數位化、公佈上網、光碟、有聲出版、書報雜誌:::等)、保存及轉載之權利,參選者不得異議。(八)除前三名得獎作品之外,各組佳作將發表於︽金門文藝︾雜誌,稿酬從優。
-
學者推崇金門是閩南文化最後一個基因庫
二○○三年十二月六日,來自兩岸三地以及世界各國學者專家齊聚金門,召開了我國第一個以閩南文化為主題的學術研討會,與會學者推崇金門是「閩南文化最後一個基因庫」,縣長李炷烽則在致詞中強調,將以申請登錄「世界遺產」為目標,致力於文史遺跡的維護與保存。 為期三天的「二○○三閩南文化學術研討會」,十二月六日至八日在金門舉行。這項學術盛會的緣起要從監察委員黃煌雄、尹士豪說起。兩位監委二○○○年進行了一項「金門閩南文化與戰地文化維護總體檢」調查案,認為金門因為長期發展遲滯,意外保存了完整的閩南文化風貌,絕對有價值可申請登錄為「世界遺產」,也從這項調查案衍生出「二○○三閩南學術研討會」以及「二○○四第八屆世界島嶼國際會議」的舉行。 縣長李炷烽在致詞中表示,這項活動能在金門舉辦,意義格外重大,因為金門島民來自中原,承襲了傳統漢文化,朱子教化以來更是聞風鼎盛、崇儒重禮,不論是渡過「黑水溝」到澎湖、台灣,或下南洋尋覓商機,漢文化都是經由金門傳播出去,讓金門成為閩南原鄉之一,此外,受到南洋殖民文化影響,「中西合璧」的多元性也相當珍貴。 由於金門突出的戰略地位,以及近代幾場戰役,金門長期發展遲緩,正因如此,也讓金門意外保存了完整的歷史文化風貌。李炷烽認為,金門稱得上是當代的世外桃源,集「生活、生態、生產、文化」於一身,相對於大陸經歷文化大革命的破壞,以及台灣現代化過程中的摧毀,金門堪稱「閩南文化最後一個基因庫」,值得政府與民間共同努力加以保存,縣府也將以申請登錄「世界遺產」為目標,持續各項努力。 黃煌雄則表示,曾經是古戰場的金門,如果能取得「世界遺產」地位,在人類歷史發展上將是非常重要的指標,而這項目標也值得海內外與兩岸共同關切與努力。 這項閩南文化學術研討會,由文建會指導,縣府主辦,當時的縣立文化中心(已升格為文化局)策辦,由剛剛升格獨立的國立金門技術學院執行。開幕式選在縣府多媒體簡報室舉行,並由與會者進行一場「金門文化論壇」,以及大會專題演講。隨後則區分「歷史學」、「社會與文化」、「城市、聚落與建築」、「文化資產與社區營造」等四大領域,在金門技術學院的六個會場進行論文發表。 在三天的會期當中,共有台灣各大學、中央研究院、大陸的廈門大學、北京大學、香港大學,日本神戶華僑歷史博物館、瑞典等各國學者專家七十餘人與會,二百五十餘名學員參加,邀請到七位國內外著名學者發表專題演講,經審查錄取四十九篇學術論文,於會中正式發表。山后民俗文化村的創建人之一,王敬祥長孫王柏林,也特別兼程返金參與盛會,並回到老家祭祖、掃墓。活動期間主辦單位還為與會者安排傳統聚落之旅、戰地風光之旅、僑鄉洋樓之旅、歷史街區之旅,由縣府特約解說員及金管處義務解說員肩負起導覽任務,也為深度、文化旅遊做了一次良好示範。 在金門文化論壇中,目前擔任文建會世界遺產推動小組成員的成大建築系教授傅朝卿表示,世界遺產的加入,起碼要六到十五年的努力,且同時間必須做許多事情,他勉勵金門鄉親要有「長期抗戰」的心理準備。 傅朝卿表示,世界遺產關心的不僅止於幾棟古厝獲得保留,而是整體環境的問題;他強調文化觀光與文化保存有時互補、有時相互抵銷,希望業者及相關單位共同努力,讓文化為觀光加分。傅朝卿也在論壇中抨擊少數對金門文化沒有敏感度的建築師,強調他們對金門造成的破壞,甚至比八二三砲戰還可怕。 這項學術盛會雖然只有短短三天,累積的成果卻已逐漸在金門開花結果,縣府投注在古厝維修與保存的預算額度逐年增長,古厝及傳統風貌的維護也逐漸獲得更多民眾認同,而金門技術學院也增設了「建築與文化資產保存系」,自九十四學年度起正式對外招生。 有關世界遺產的推動,文化局委託中國技術學院建築系針對地區百餘個自然村傳統聚落進行現場調查及分析,已於去年十二月完成九十三年度「金門傳統聚落提報世界遺產初期準備計畫」,依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公約實施作業指南」的精神與規定,研擬出金門傳統聚落與建築文化遺產的顯著普世價值,希望在未來四、五年以後,在鄉親的合作下,能完成各項保存工作與相關管理維護完善制度的建立,並有效實施,讓金門地方文化遺產能躍升為世界級遺產。
-
縣籍文學博士唐蕙韻與金門民間故事結下不解之緣
「你聽過那些童話故事?」在兒童文學創作研習營上,唐蕙韻笑著問學員們。 「嗯,醜小鴨、賣火柴的女孩、白雪公主、:::」學員們屈指計算的同時,卻發現腦海中有印象的童話故事,都是舶來品,屬於中國本土的童話故事,還有印象的,竟少得可憐。 正因為如此,唐蕙韻說,外國人一直認為中國是個沒有想像力的民族。不過,對於這種說法,唐蕙韻不以為然,她認為,中國有極為豐富的民間故事,只是少有人將它們化為兒童語言,推介到世界罷了,「有名的『灰姑娘』童話,故事還是源自於雲南白族呢!」文學博士唐蕙韻不服氣的說著。 六十一年次的唐蕙韻,父親唐敏橋、母親許月輝,出生於金門金城的她,就讀中正國小、金城國中、金門高中,七十九年金中畢業後,考上文化大學中文系,並陸續攻讀碩、博士學位,取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博士,現為東方技術學院通識教育中心、大眾傳播藝術系助理教授。 唐蕙韻表示,中國民間故事豐富,金門的民間故事也不少,可惜金門目前除少數幾位文史工作者,如許維民、洪春柳老師,積極採集金門民間故事外,其他相關著作可說少之又少,她很擔心,有一天,這些金門老祖先的智慧結晶,會因為乏人重視而化為烏有。唐蕙韻謙稱,之所以會與金門民間故事結下不解之緣,是因為修讀當時文化中文研究所所長金榮華的「口傳文學」後,加入金榮華工作團隊,進而瞭解到,故鄉金門原來也有這麼神奇豐厚的民間故事。 唐蕙韻指出,民國七十九年,中文所所長金榮華在做完台灣卑南族的故事收集後,受中國民間文學學會委託,前來當時仍舊封閉、充滿神秘感的金門,進行民間故事的採錄工作。 金榮華等人收集不少金門民間故事,不過,在整理時,因為受訪老人的濃厚金門口音,使得整理工作受阻,採錄好的部分錄音帶只好束之高閣。民國八十二年,唐蕙韻修讀金榮華的「口傳文學」課後,來自金門的她,成了金榮華最好的翻譯人選,而「金門民間故事集」也在師生合作下,得以面世。 後來,唐蕙韻即以「金門民間故事研究」做為碩士論文主題,攻讀博士時,則續以相關的「中國風水故事研究」,取得文學博士學位。唐蕙韻表示,早年民間故事的採集與研究,有的被賦予某種程度的政治任務,以「白雪公主」聞名的格林童話,當年就是因為德國希望藉由歷史、語言的重塑,建立國人的認同感,而在進行語言研究時,無意中由格林兄弟錄製衍生而成。 中國大陸在文化大革命後,為了凝聚民族向心力,重新建立國家認同,因此,全面進行民間故事的收集工作;日據時代,日本人為了儘快瞭解台灣當地民俗風情,也曾進行有計畫的整理工作。 至於我國,係在民國七十多年,為因應中國大陸的作為,並效法德國的經驗,開始針對這些最貼近人民生活的民間故事,進行有系統的整理。 「從來不知道阿公阿嬤這樣會講故事!」在金門收集民間故事時,不少年輕的金門鄉親,驚訝於家中長輩們竟也是說故事的好手。可惜多年後,當唐蕙韻捧著結集的「金門民間故事集」送給這些受訪長輩時,大多數已隨時代凋零。 「金門民間故事集」出版後,許多金門人這才發現,原來,金門除了有形的古蹟傲人外,也是個充滿故事、有著豐富無形遺產的地方。 為了傳承民間故事,讓它向下紮根,改寫成童話故事,是個可行之道。 民間故事如何化為童話故事?唐蕙韻認為,重點在於「簡化結構、突出情節」。唐蕙韻說,事實上,世界級的童話,大都是由民間故事衍生而成。因此,她很期待有一天能看到有人能以金門民間故事為素材,用熟悉的「兒童語言」來寫就充滿金門味道的童話故事。
-
聽力篩檢明起巡迴金湖金城舉辦
金門縣身心障礙福利協進會等單位訂四月七、八日分別在金湖及金城二地舉行聽力篩檢、聽障者相關資訊諮詢、聽障者輔具宣導等服務,協助縣民早期發現聽力問題,及早就醫進行治療。巡迴服務時間分別為:四月七日在金湖鎮身心障礙福利協進會二樓會議室;四月八日於金城鎮公所三樓會議室。時間為上午九時至中午十二時、下午二時至五時。 是項活動係由金門縣政府、金門縣衛生局指導,內政部聽語障輔具資源推廣中心、金門縣身心障礙者服務中心、社團法人金門縣身心障礙福利協進會主辦。 金門縣身心障礙福利協進會表示,根據統計,至民國九十三年六月底止,全國聽覺障礙者有93,765人,四十五歲以上佔84.03%;聲音、語言機能障礙者有10,909人,四十五歲以上中高齡人口佔56.96%。其中,超過五成以上的人在健康與家庭上有程度不一的困擾,三成以上的聽障人士未使用任何聽力輔具的協助。 該會指出,金門地區位處離島,各類科專業醫師分配不均、醫療設備不足、民眾就診不便,導致整體醫療品質較其他縣市落後。有鑒於此,特別聯合各相關單位,提供聽力篩檢服務,希望能協助鄉親及早發現聽力問題,及早就醫進行治療。 主辦單位將邀請專業聽力師、輔具中心專業人員及社工人員參與巡迴小組,定點進行聽力健檢活動,提供聽力檢測結果、相關專業諮詢、資源轉介及支持服務,並協助民眾及早發現聽損與聽覺障礙潛在問題,推動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觀念。
-
一千五百多輛汽車五月份應定檢
金門監理所為服務及保障車主權益,針對五月份應接受車輛定期檢驗一千五百廿七輛的車主寄發出通知單,並籲請車主依規定辦理車檢,以免逾期受罰;汽車未辦理定期檢驗,依「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十七條規定,可處所有人新台幣九百元以上一千八百元以下罰鍰。 監理所指出,本縣列管各型汽車九十四年五月份車輛定期檢驗通知單,已於四月四日寄發各車主,總計一千五百廿七輛;依「道路交通安全規則」第四十四條規定;領有牌照之汽車,其汽車所有人應於行車執照上載明之指定檢驗日期前後一個月內持行車執照及強制險保險證逕向公路監理機關申請檢驗。 監理所表示,汽車不依限期參加定期檢驗者,依「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十七條規定;處汽車所有人新台幣九百元以上一千八百元以下罰鍰;逾期一個月以上者並吊扣其牌照,至檢驗合格後發還,逾期六個月以上者,註銷其牌照。 監理所強調,車輛定期檢驗日期已載明於行車執照上,該所為加強便民服務寄發是項通知乃係告知性服務;為保障車主權益、安全,若未接獲通知者,各車主仍須自行注意,並於期限內辦理檢驗,以免逾期受罰。經檢驗不合格之車輛,於一個月內仍未修復並申請覆驗,或覆驗仍不合格者,吊扣其牌照。 據了解,自九十二年一月一日起,其出廠年份未滿五年者免予定期檢驗,五年以上未滿十年者,每年至少檢驗一次,十年以上者每年至少檢驗二次。個人經營計程車客運業者應於指定日期前後一個月內持行車執照、新領牌照登記書及其本人有效營業小客車駕駛人執業登記證申請檢驗。
-
燕子盤桓忙造巢
仲春之日,元鳥至!元鳥就是燕子,這是古人對燕子的觀察;意思就是說:在春季的第二個月,燕子就會飛來。 早期金門人對燕子(或候鳥)的觀察則是:「來趕不上清明,去等不及七月半!」表面意思是說,燕子盤桓的時間,大約是介於清明節和中元節兩個重要的祭典,骨子裡則是調侃有些人沒有口福,或是徒勞往返。 圖中這隻燕子在清明節之前就來到金門島了;昨天牠和一些同伴在國中路與環島東路的叉口尋找稀爛的軟泥,準備起造燕窠;來來去去,十分忙碌。 燕子總愛在人家的屋簷下築巢,這在農業社會中是很受歡迎的。︽史紀︾在︿商本紀﹀中說簡狄(帝嚳的妃子)在洗澡時,剛巧有一隻燕子下蛋,就被她拿起來吞下肚,結果就懷了孕,還生下了契。契就是殷商的始祖。或許是這個緣故,衍生出一種古老的說法,那就是當燕子來的時候,只要去向「禖」神(求子之神)禱告祈子,就可以得到子嗣。 燕子連翩輕翾的飛行技術令人讚嘆。牠拾柔草、銜軟土、疊泥成屋的功夫也很高超。多情的古人把燕子搆巢營居的行為與君子安於仁的行為相比。晉代的傅咸說燕子不喜歡與禽獸為伍,只喜歡與君子同居。里仁為美!要找住處必須找有仁風的地方,他認為燕子有這樣的智慧!
-
陳志緯創作貝類手工藝栩栩如生
從事營造業二十餘年成功村民陳志緯,閒暇時即熱衷貝類手工藝的創作,數十年來無師自通,自行鑽研貝類手工藝,作品大多以人們熟悉的動物為題材,今年將配合金湖鎮公所推出的「花蛤季活動」,將於活動現場展示、教學及推廣,可望為金湖鎮成功開發出另類的觀光特色。 今年將第二度辦理的金湖鎮「花蛤季活動」,活動經第一次籌備會議研商後,預定在今年六月四日、五日兩天舉行,將推出「花蛤盃」沙雕大賽、挖花蛤大賽、攝影、繪畫比賽、貝類DIY創作等系列活動,同時,計劃搭配立榮航空公司推出觀光客體驗遊程,全力促銷金湖的觀光旅遊。 活動內容初步擬定有「金湖花蛤情」集體繪畫創作比賽、「發現金湖之美」攝影比賽、蔡顯國攝影個展|「金門人」、「花蛤盃」沙雕大賽、金湖「花蛤盃」挖花蛤大賽、「金湖花蛤情」園遊會、「碧海、花蛤、彩陶情」活動、沙灘牽罟、「繽紛沙灘迎夏日」舞台威秀、彩帆搏浪帆船表演、沙灘車障礙體驗、永續漁業蛤苗放流活動。 其中,成功村民陳志緯將在活動的現場展示貝類手工藝的創作,完全以貝類為素材,目前他已完成的創作包括有十二生肖、獅子、鳥、大象等等,件件栩栩如生,十分富有創意,令人嘖嘖稱奇,愛不釋手,這些貝類手工藝的創作,將於現場展示,此外,他也將在現場教學及推廣。陳志緯在貝類手工藝的創作,作品大多以人們熟悉的動物為題材,海邊俯拾皆是的貝類都是他的創作素材,作品除了自己珍藏外,大多贈送予鄰里、親友孩童把玩。他的貝類手工藝的創作十分精湛,但他個性不喜張揚,這次是正義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陳國泰特別情商他在六月份舉行的金湖鎮花蛤季上做展示、教學及推廣。 正義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陳國泰希望藉由成功坑道及陳景蘭洋樓的整建、開發,能帶動此類的社區手工藝品的商業發展,期望藉此增加社區民眾收益,進而增添地區觀光特色,吸引觀光人潮,讓社區群體展現更寬廣的競爭力!
-
推動垃圾強制分類烈嶼鄉公所展開宣導
烈嶼鄉公所為貫徹垃圾不落地政策,從源頭減量,積極展開推動垃圾強制分類宣導活動,建立民眾垃圾強制分類的觀念,並預定從今年七月起展開勸導稽查,明年一月一月起全面實施,將資源回收再利用,建立全分類、零廢棄的優質生活。 鄉公所指出,為落實執行這項垃圾強制分類政策,正透由基層幹部加強向民眾教育宣導,讓民眾主動的配合,預定明年一月一月起全面實施。 鄉公所表示,這項垃圾強制分類實施後,預期的效益有, 建立強制回收制度,預估提昇回收率20%;建立廚餘回收系統,全面推動廚餘回收工作,落實廚餘回收再利用;貫徹垃圾不落地政策,從源頭減量,將資源回收再利用,建立全分類、零廢棄的優質生活;村里社區設置定點廚餘回收桶,提供大眾使用,藉以提升家戶垃圾減量;建立蚵殼回收處理,並作有效運用。 鄉公所呼籲鄉民能主動的配合做好垃圾強制分類的工作,不僅可讓資源有效的利用,也可達到垃圾不落地,營造更潔淨的生活家園。
-
民眾掃墓金寧消防分隊站崗加強防火宣導
昨天是清明節,關心民眾在山林墓地焚香祭祖用火安全,金寧消防分隊分隊長蔡承裕率同仁及婦女防火宣導隊隊員前往金城公墓加強宣導清明節各項防火工作,推廣消防常識,同時於金寧轄內各墓地實施巡邏宣導,強力呼籲民眾共同做好防火安全,以抑制火災於初萌,以減少火災損失,保障生命財產安全。 清明節係民眾掃墓之節日,為加強墓地山林防火的警戒安全,清明節期間除將對轄區內公墓設置警戒站,加強清明節各項防火宣導工作,金寧分隊每天上午八時到下午六時,派遣消防人員及水箱消防車在警戒站執行防火警戒宣導,除進行全天候站崗與巡邏,並宣導消防署清明防火標語「四不二記得」:雜草不亂燒、煙蒂不亂丟、冥紙不飛揚、爆竹不燃放、記得滅餘燼、記得收垃圾。 金寧消防分隊指出,從三月二十五日開始到四月五日止進行清明節掃墓時的防火宣導活動,除了向民眾宣導防範火災的重要性,消防分隊也針對轄區內的公墓對民眾進行宣導,並在墓地入口處懸掛防火宣導標語,並規劃編排交通疏導警戒及巡邏,並請警義消、婦女志工協助宣導,隨時因應火災的發生,以達全面防火效果。 金寧消防分隊長蔡承裕率同金寧婦女防火宣導隊及隊員,昨日再度前往金城公墓展開清明節防火宣導,加強為民服務及防火宣導等一連串系列活動,分發清明掃墓注意事項宣導清明防火安全,指導各墓地及易發生災害之場所防範措施做法,提供民眾熄滅火焚燒冥紙餘燼之水源,宣導民眾注意熄滅火種、火星,以提高民眾防火警覺。 消防分隊表示,近幾年來因掃墓所引起的火災件數不在少數,但民眾通常習慣在清明節祭拜祖先時,順便整理墓地除掉雜草,就很有可能引起山林大火一發不可收拾。消防分隊因此加強對民眾居家防火安全常識,家戶防火宣導小組向民眾宣導「預防重於搶救」的觀念,指導民眾滅火器操作要領,期望藉由一切的防災觀念的灌輸,喚起里民對火災預防的重視。 金寧消防分隊特別呼籲上山掃墓的民眾,在整理墓園及焚燒清除之後的雜草或是敬供先人所使用的香燭紙箔時,應適當的加以防範,包括掃墓焚燒冥紙,不要引燃山草、亂丟煙蒂以及燃放爆竹,以防引起山火。
-
流行性腦脊髓膜炎進入盛行期衛生局籲民眾勤洗手注意衛生
鑑於每年四月份是流腦流行的潛在高峰期,據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統計,截至目前為止,國內共出現六名確定病例,金門縣衛生局呼籲,一般民眾及醫療院所的醫師還是得提高警覺;並保持經常洗手的良好衛生習慣,以有效減低感染流腦的機率。 縣衛生局指出,疾病管制局發布今年全國的流腦報告病例目前為十三例,其中確定病例有六名,雖無異常的流行狀況;流行性腦脊髓膜炎,是由腦膜炎雙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進而會導致腦膜炎症狀以及菌血症。 縣衛生局說,流行性腦脊髓膜炎好發於幼兒及年輕人,潛伏期為二至十天,主要症狀為高燒、頭痛、頸部僵直、嘔吐、皮疹等,有時也會出現昏迷和譫妄等症狀,嚴重時甚至會休克死亡,地區家長千萬不要忽視其對幼兒威脅。 防範流腦首重個人的防護,縣衛生局建議民眾應保持經常洗手的習慣,並儘量避免長時間停留在過於擁擠或通風不良的場所,一旦出現疑似的症狀也要儘速就醫,若能早期診斷,並適時給予抗生素治療,將可降低致死率至一成以下。 縣衛生局並提醒,如民眾需至流腦流行的地區旅遊,可施打疫苗並注意個人衛生習慣,以減低感染的機率;若返國後出現身體不適的症狀,除應立即就醫外,也要主動告知醫生近期旅遊的國家地點,以維護自身健康。
-
獨居老人倒臥客廳金城消防分隊破門救人
金城消防分隊昨日奔忙於「赴湯蹈火」之際,再度展現人民褓姆本色,破門救出疑似中風的獨居老人,並及時送醫,讓老人得以平安脫險。 金城消防分隊係於昨日接連處理多件山林田野火警,並於中午剛於后豐港村郊救火完畢返隊時,接獲金城黃姓民眾報案求救,黃姓民眾指稱,打電話邀其平日獨居的父親一同前往掃墓,卻遲遲未有人接聽,懷疑可能發生事情,趕至金城鎮北堤路父親住處敲門,仍未有人回應,心急如焚的家屬,只好求助金城消防分隊,該隊立即派遣隊員曾以勒、蕭志凱、替代役方順億、張盛雄協同金城警察所破門入內搶救,發現疑似中風老人臥倒於客廳地上,無法言語、行動,且呼吸微弱,救護員蕭志凱、替代役方順億、張盛雄立即施予急救處置並立即送醫,讓老人得以度過險境。 家屬對於消防人員為民服務熱忱及用心,表示感激;金城消防分隊則呼籲地區鄉親,不要讓老人獨處在家,以防不測。
-
勞退新制七月上路勞委會金門聯絡處提醒勞工多了解相關規定
勞工退休金新制即將於今年七月一日開始實施,由於大多數勞工還不甚了解勞工退休新舊制的差異,勞委會金門聯絡處主任黃忠隆提醒勞工們花一點時間多深入了解勞工退休新制及相關法規,以確保自身的權益。 黃忠隆說明勞工退休金新制的特色,有:(一)新制年資不怕斷:工作年資不因轉換工作或事業單位關廠、歇業而受影響,退休金可攜帶式,勞工確領退休金。(二)年金給付確保退休生活:個人退休金專戶制、年金保險制之退休金皆採年金給付方式,確保老年退休生活。(三)新舊制併存:依舊制,領得到退休金的勞工,可以選擇繼續適用舊制,退休金完全沒減少;選擇適用新制者,舊制之工作年資先予保留,符合退休要件時依勞動基準法計給退休金。(四)賦與勞工選擇權:新制施行時,原適用勞動基準法勞工得就新舊勞工退休制度擇一適用。(五)擴大適用對象:雇主、委任經理人或不適用勞動基準法之本國籍勞工,得自願參加新制。(六)雇主經營成本明確:僱用勞工成本易估計,減少為規避退休金而藉故資遣、解僱員工之勞資爭議,有利競爭力提昇。 黃忠隆也說明勞工個人退休金專戶制的簡要內容,(一)由雇主按月為勞工提繳個人退休金,存儲於勞保局之專戶;(二)雇主負擔之提繳率,不得低於勞工每月工資之百分之六;沒有強制勞工須提繳退休金。但在不超過每月工資的百分之六範圍內,勞工可自願提繳。自願提繳之部分,得自提繳當年度之個人綜合所得淨額中扣除。(三)勞工退休請領月退休金時,應扣收繳一定金額之保險費,投保年金保險,以作為勞工存活超過平均餘命期間之生活所需。 黃忠隆表示,勞工個人退休金專戶制的優點,有:不怕換工作;不怕公司倒閉;瞭解個人退休金之存儲情形,利於老年規劃;工作年資高者,領取額度將比舊制多;自願提撥的人,還可以節稅,退休時領取雙倍。 他也強調勞工退休金新制,原來領得到的,現在完全沒減少;原來領不到的,新制一定領得到;年資愈長,領得愈多,沒有上限;換工作,不必怕沒有退休金。 勞工退休金條例是否會改變勞工在勞保條例應有之權益?黃忠隆表示,新制乃規範個別雇主對於勞工應有之退休金給付義務,與勞工保險採以社會集體互助原理,由勞、資、政三方分擔保費之社會保險制度不同,新制之適用對象與勞保之投保年資、投保身份無涉,勞保之老年給付完全不變,不因勞工退休金改制而受影響。 加入職業工會之無一定雇主是否適用該條例?享有退休金請求權利?他表示,該條例所稱勞工,依循勞動基準法第二條規定,係指受雇主僱用從事工作獲致工資者,故如確有受僱用之事實,則其雇主即應為其按月提撥勞工退休金,勞工未來如符合請領要件,即可依法申請退休金。 新制實施後,勞工是不是一定要適用新制?黃忠隆指出,新制施行前原適用舊制之勞工,於新制施行時若仍服務於同一事業單位,得選擇繼續適用舊制之退休金規定。勞工若選擇繼續自新制施行之日起適用舊制之退休金規定,於五年內仍得變更選擇適用新制。勞工選擇適用新制之退休金制度後,即不得再變更選擇適用舊制之退休金規定。新制施行後初次就業之勞工,均應適用新制,無法選擇適用舊制之退休金規定。 選新制好,還是舊制好?黃忠隆說:勞工如果認為有把握年滿55歲時能在同一公司繼續工作15年以上、或能在同一公司繼續工作25年以上,則選擇舊制可能較有利,反之,則新制將會是較有保障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