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新聞
-
迎接建縣九十周年慶暨世界金門日預先炒熱活動氣氛
為迎接本月月底登場的「建縣九十周年慶暨世界金門日」活動,縣府及相關單位正緊鑼密鼓進行各項活動的準備工作,鮮明的活動旗幟也懸掛在主要道路路口處及市區,隨風飛揚,地區的「門戶」機場也豎立起活動看板,大廳內更是高掛饒富古味的金門傳統「堂號燈籠」,讓一踏上金門的旅客也感染分享到金門地方的喜事。 連日來,縣府結合多個單位,以家有喜事的心情,動員許多人力來投入「建縣九十周年慶暨世界金門日」一系列活動的先期準備工作,豎立在機場的活動看板與傳統燈籠、及各路口與市區的旗幟,先炒熱活動的氣氛,也向本地鄉親及外來的旅客宣達活動時間已接近了,金門鄉親將以最熱忱的心來歡迎遠從世界各地及兩岸回鄉的金門鄉親。 縣府表示,世界金門日活動期間,陸續將有海外的十五個僑社,大陸的七個聯誼會,以及台灣十一個同鄉會,將近一千人會回到金門的懷抱。活動將從十二月三十日起至一月二日舉行,主要活動行程經排定為:十二月三十、三十一日報到;十二月三十一日下午三時,記者會;十二月三十一日下午五時,金酒公司主題形象景觀啟用典禮;十二月三十一日晚上,「建縣九十週年慶暨世界金門日」歡迎晚會;一月一日上午十時,「建縣九十週年慶暨世界金門日慶祝大會」;一月一日下午二時,城隍廟酬神;一月二日,參觀景點、返回僑居地。
-
李縣長:大三通符合兩岸需求
奧地利國家廣播電台記者歐普雷昨日在新聞局秘書袁佐鈿、縣府新聞課長傅仰土陪同下,前往拜訪並專訪縣長李炷烽。李炷烽除了批評小三通限制仍多外,也不認為未來大三通後,金門會被邊緣化。 歐普雷是維也納大學博士,主修政治學。十七日到台灣,昨日下午抵金,除專訪縣長李炷烽,今日將參觀小三通通關作業,下午返台,預訂在台彎停留兩週。 歐普雷針對金門的現狀、小三通實施狀況及面臨的困難、申請手續、適用對象、人民幣兌換、大三通的可行性、外國人何時可適用小三通等問題,就教縣長李炷烽。 縣長李炷烽表示,金門雖小,但卻很特別,過去是兩岸對峙的最前線,也是反共復國的跳板。但隨著局勢緩和,金門可以變成台海兩岸和平的橋樑,這也是鄉親共同的心聲。 李炷烽指出,在小三通實施前,往來金廈必須捨近求遠,小三通後,往來金廈人次由第一年的二萬人次,到第二年的五萬人次,到第三年的十六萬人次,今年預期可以突破四十萬人次,由往來人次的急速增加,可見小三通是符合民眾需求。如果中央政府政策能再放鬆,每年一百萬人次將是輕而易舉的事。 談到小三通申請手續及適用對象,李炷烽肯定中央逐步將適用對象放寬,不過,他也強調,金門水頭已具備出境通關的設備,應該讓台灣民眾有權選擇由金門出境的自由,這樣對金門才公平,也才不會有一國兩制的現象。 有關人民幣兌換問題,李炷烽表示,現在大都是透過民間私下交易的,這種方式不僅不適當,也沒有保障,他希望中央能正視此一問題,儘速建立貨幣交換的機制。對於大三通,李炷烽認為是符合兩岸需求,他說,基於台灣整體工商發展需要,大三通勢在必行,他不認為實施大三通後,金門會被邊緣化,李炷烽指出,大三通會更方便大陸人來金,因此,他是持樂觀看法。 李炷烽說,每年有二十萬外國人到廈門旅遊,他曾多次建議開放讓外國人藉由小三通來金,可惜台灣中央政府不願實施。 對於中央一再以擴大小三通後,金門將成為走私的天堂,來抹黑小三通,李炷烽反駁這是有意限縮小三通的說法。他批評小三通只是中央政府拿來做為國際宣傳的工具、政治談判的籌碼。他也強調,包羅各種種族的歐洲,都可以結為經濟共同體,同文同種的兩岸,實在沒有理由互相仇視。
-
排隊等著買「擦餅」熱賣
金門的冬至食俗中,有吃「擦餅」的傳統。擦餅又叫漆餅或薄餅。自早至午,人們排著隊伍,等著買擦餅皮。 金沙鎮三民路的一家麵店,昨天做了兩袋麵粉的擦餅皮,數以萬計。擦餅皮是用來包豆腐絲、肉絲、紅蘿蔔絲、豌豆絲、蚵、炒蛋:::等。 吃擦餅並非金門獨有,但擦餅的由來,金門卻有獨特的解釋。傳說明代的大宦官魏忠賢以總督蔡復一不願黨附,恨之入骨,屢屢用計害之。蔡復一平苗時,軍務繁重,又在病中;魏忠賢卻連下十二道文書驛送,並限期回覆。蔡復一左右兩手齊用,窮於應付,已無暇用餐。其妻便將麵粉烘成薄餅,裹以菜蔬,懸在空中,讓他叼而食,後世遂有吃薄餅的習俗。
-
烈嶼地區中小學桌球訓練班開訓
由烈嶼鄉公所與烈嶼消防分隊共同辦理的烈嶼地區中小學桌球基礎訓練班於昨日開訓,共有各級中小學童計三十五名參加。 開訓典禮由鄉長林金量主持,並由國手級教練林冠宇指導,林金量勉勵學生認真學習,希望有一天烈嶼鄉也會有桌球國手。 烈嶼消防分隊長石兆珀感謝林金量大力支持,才能順利舉辦這次活動,也希望提倡青少年正當休閒活動及增進地區消防學童與消防互動,傳播消防種子,以降低人命生財產損失。
-
金寧警消安置受困獲救小狗一隻
消防局金寧分隊警消昨日執行防火巡邏時,於湖南高地路段發現一隻受困於水溝內的小狗,經救出後暫時安置於該隊,金寧分隊長蔡承裕籲請家中有小狗走失的飼主,可逕與該隊聯絡,電話:324021轉9。蔡承裕說明該小狗特徵為白色、捲毛,身長約四十公分,請狗主人儘速將其愛犬領回。
-
蔡厝蔡氏族人冬至祭祖
蔡厝「蔡氏家廟」昨天祭祖,蔡氏二房第二十一世祖蔡復一的畫像,再度高懸於祖龕之上。蔡復一曾獲賜尚方劍,總督四省,節制五省,卒諡「清憲」。是︽明史︾中有立傳的金門進士。 蔡厝的蔡復一與瓊林的蔡獻臣並稱「同安二蔡」。蔡復一比獻臣小十四歲。蔡獻臣在︽清白堂稿︾中對蔡復一的描述是:「有過目不忘之資,縱橫瑰偉之材,真純恬淡之性。」 蔡復一生平的功績包括安撫湖北兵變,在易州抵禦後金(清兵),平定苗亂等。天啟年間,他以右僉都御史總督數省軍務,手持尚方劍,率兵平苗,但因鄰省不合作,號令不行,被解任聽勘。在候代期間,蔡復一仍不愧職守,未依朝廷慣例移鎮,還設計誘殺了苗酋。前線奏捷,蔡復一卻身染重症,死於帳中。蔡獻臣以「志大如生而才略不疏;盡瘁如武侯而身後無餘」形容他;把他比做賈誼、孔明一流的人物。 蔡復一曾幾度得罪當道,棄官而回;但因國難當頭,不忍沈戀漁竿,終為國家鞠躬盡瘁。當清兵攻陷遼陽時,蔡復一曾對蔡獻臣說:如果敵首可斬,他願意用自己的頭來交換。 蔡復一膝下無子,卻有︽遯菴蔡先生文集︾等詩文傳世;蔡獻臣說他立德、立功、立言皆備,已足不朽。 蔡厝蔡氏家廟立有蔡復一的神位。以往每年會在祭祖時將畫像請出,後來畫像斑駁得越來越嚴重,便改以照片代替。昨日為提供文史建檔,才又讓畫像重現。 蔡氏家廟與蔡復一畫像都已殘破,如何修補,對蔡家而言,是一大難題。蔡厝吃頭只有三桌,人丁不多;祖德宗功,如何藉廟堂彰顯?蔡家人覺得力不從心。
-
美藝術家夫婦抵金展開紙藝創作佈展作業
美國藝術家艾婕音和夫婿艾庭熙兩人,昨天在金門縣文化局為「Made in Taiwan|形塑台灣」巡迴全台紙藝環境藝術計畫,展開紙藝創作的佈展作業。艾婕音和夫婿艾庭熙兩人,將在兩週金門停留期間,採擷地方上特色植物,經過烹煮做成紙漿變成手工紙,再以當地製作出來的特殊手工紙,為台澎金馬不同城市塑造它們特殊的「在地地圖」。 今年一月美國藝術家艾婕音女士,以富爾布萊特學者獎助進駐台灣。近期又榮獲文化建設基金會一年贊助計畫至明年七月。這項以「Made in Taiwan|形塑台灣」藝術計劃,將延續她上半年由學術交流基金會、富爾布萊特基金會協助來台的創作內容,由台灣各地取材製作手工紙,並創作環境藝術作品。 金門縣文化局指出,今年六月行政院文建會主委陳其南曾親臨樹火紙博物館,參觀艾婕音女士的「台灣地圖」展覽,現場與她討論作品並談到延伸全台的藝術計畫。陳其南認為此計畫與「文化公民權」的社區發展及文化公民理念相當接近。未來一年當中,艾婕音將進駐台灣十二個不同縣市,透過不同接待進駐單位,分別與各個社區合作工作數周,並在當地舉辦「公民美學」紙藝推廣工作坊。除了製作過程指導,也將展出她的作品及當地與民眾共同製作的新作品。 這項「Made in Taiwan|形塑台灣」延續「場所地圖」系列作品,繼續採擷當地特色植物,經過烹煮做成紙漿變成手工紙,再以當地製作出來的特殊手工紙,為台灣不同城市塑造它們特殊的「在地地圖」。透過當地的藝術家、學生、老師、民眾等合力完成過程,以天然、手工材質及特別採擷地點,呈現不同縣市的獨特重要性。每一個縣市的「在地地圖」製作過程,都將變成不同社區的特殊記憶及文獻歷史,記錄當地的生活經驗。 金門縣文化局並表示,這十二份「在地地圖」結集成「Made in Taiwan|形塑台灣」大型裝置藝術作品,明年七月之後,將在台灣及國際巡迴展出。所有製作過程將以攝影、錄影方式記錄,由艾婕音的先生艾庭熙協助執行,艾庭熙是一位歷史學教授及前博物館館長。 金門縣文化局表示,「Made in Taiwan|形塑台灣」的第四站,自十二月二十日至九十四年一月二日在金門縣文化局展開二週,工作坊在金門縣文化局二樓文藝之家,展示地點在文化局中間展覽場。而艾婕音也將指導一個紙藝工作坊,邀請民眾參與。金門活動細節可洽文化局陳成欽,聯絡電話:(082)328638轉418。
-
緬懷祖德烈嶼東林忠孝堂展開冬至祭祖活動
昨日冬至日,烈嶼鄉東林忠孝堂舉行祭祖,林氏宗親虔敬祭祖,慎終追遠,獎學金管理委員會也頒發獎學金予得獎學生,鼓勵學子繼續努力向學。 烈嶼鄉東林忠孝堂這項祭祖活動,於昨日上午十時舉行,林氏宗親共聚一堂緬懷祖德,克盡孝道。 隨後也進行獎學金頒發,由長老林安森、鄉長林金量、鄉代會主席林長耕、忠孝堂獎學金管理委員會主任委員林登培、林氏宗親會理事長林福德頒發獎學金予得獎學生,嘉許優異的成績表現。得獎的學生,他們是: 碩士組:林俊彥(朝陽科技大學),獲獎學金10,000元。大學組:林雨亭(交通大學)、林長立(實踐大學)、林君玫(中國技術學院)、林駿泓(嘉南藥技大學)、林玉潔(淡江大學)、林桓安(金門技術學院)、林彥里(輔仁大學)、林筑韻(致遠管理學院)、林婉毓(東南技術學院)、林彥志(淡江大學)、林福來(澎湖科技學院)、林威龍(金門技術學院)、林奇豪(逢甲大學)、林麗萱(弘光科技大學)、林佳妤(政治大學)、林穎奇(台灣師範大學),各獲獎學金五千元。專科組:林美芳(台南技術學院)、林鳴峰(黎明技術學院),各獲獎學金三千元。 高中組:林筱嵐(金門高中)、林家齊(陽明高中),各獲獎學金二千元。 高職組:林冠融(金門高職)、林玟秀(金門高職)、林郁筑(金門高職)、林鈺婷(金門高職)、林裕仁(松山工農)、林宛蓉(金門高職)、林永明(金門高職),各獲獎學金二千元。 國中組:林家瑋(明湖國中)、林韋廷(文山國中)、林敬文(中興國中)、林志鴻(烈嶼國中)、林益如(中平國中)、林宛璇、林美好、林則宇、林詩婷、林詩萍、林翊婷(烈嶼國中),各獲獎學金一千元。 國小組:林佳嬛(金沙國小)、林威震(太平國小)、林裕信(忠孝國小)、林彥廷(中正國小)、林志豪(幸福國小)、林苡均(大成國小)、林明杰(二重國小)、林璇(麗林國小)、林孜蓉、林子薇、林听庭、林詩珊、林子揚、林子桓 、林嘉芸、林一凡、林柏勛、林純念、林宗泰、林麟、林瑀彤、林元凱(卓環國小)、林揚毅(大安國小),各獲獎學金五百元。 入學金:大學:林佳緯(成功大學)、林冠杰(蘭陽技術學院)、林念馨(嘉南藥技大學)、林筱倩(清雲科技大學)、林秀琦(金門技術學院)、林美惠(元培科技學院),各獲獎學金三千元。 專科組:林炫崧(親民技術學院)、林宛萱(耕莘護理學院),各獲獎學金二千元。
-
張慶忠以第二位金門立委自居
張慶忠,祖籍金門金沙鎮青嶼,甫當選第六屆立法委員,每年春、冬均會親自返鄉祭拜祖先,來金門超過二十次。以「化悲憤為力量」的意念來克服困境,讓自己更向前邁進。張慶忠以「第二位金門立委」自居,秉持回餽鄉里的心,未來將為金門縣政服務及建設、兩岸之間的溝通來努力。 張慶忠現年五十三歲,每年春、冬均會親自返鄉祭拜祖先。在今年度第六屆立法委員選舉時受薦參加角逐台北縣第三選區的立委席次並順利高票當選,而對這一役的成功,張慶忠表示:「特別感謝中和地區各界以及金門地區鄉親的大力支持,以及縣議員張光海多方面的協助」。 張慶忠也指出,在民國八十年十二月當選第二屆國大代表時,整修家中古厝,並在祖譜記載中得知祖先是由金門青嶼遷移至台灣,而由於當時環境條件不好,留下來的資料幾乎寥寥無幾。但他也表示,記得父親起初是從事苗圃和茶葉工作,之後台灣礦業發達即遷至台北縣瑞芳從事礦工工作。 他也進一步說,當時因為家境的關係,國中畢業成績優異獲保送至基隆高中,惟受限於家中環境的關係,即使念完高中也無法就讀大學,因而選擇進入台灣省立瑞芳高級工業學校建築科就讀,高職畢業即投入就業市場,第一份工作即是工程繪圖員,將所學投入職場中,一直到入伍當兵之際才結束這一份工作。他又說,在當兵前的這份工作雖然不是很優異,但多少可以分擔家計,而且在工作上取得的經驗,對往後在事業上的發展非常有幫助。 他也說,當兵的這一段時間是最好的訓練,因為服兵役的兵種是憲兵,訓練十分嚴格每天五點半至晚上十點連續的訓練,而且平時在勤務的訓練外,在下哨後,長官會鼓勵、督促繼續進修念書,因此在當兵時也特別自我要求。沒有因為當兵前父親的離開而受到影響,他說:「這段時間,對父親的離開雖然十分難過,但無奈先天生活環境不好,沒有難過的資格,再且家中弟妹仍小,所以用『化悲憤為力量』的意念來克服困境,讓自己更向前邁進,並且比別人付出更多的努力來戰勝這一切。 張慶忠在當兵退伍後即投入工作職場,並且秉持當兵時努力、堅持「化悲憤為力量」的精神投入工作職場上,力求突出的表現,而因為這一股支持他前進的動力順利於六十五年高等考試及格並進入政府機關工作,收入較穩定,也慢慢改善家中的生活。而也因為有著國家社會的進步應由民間開始此一想法,決定回到建築產業工作。 對此,張慶忠表示,社會在進步許多產業在民間的蓬勃發展,相信這樣的選擇沒有錯!憑藉專業的知識技能、用誠懇的服務態度,以及勤快、專業的服務精神,受到當時建築產業的信任,一步一腳印,慢慢擴展建築事業。 而在多數人認為無法兼顧家庭與工作的看法上,張慶忠則表示,三個兒子目前都在念大學,看到兒子的努力與上進讓他倍感窩心也感到十分的榮耀。在工作中會盡量減少不必要的應酬來陪伴孩子渡過成長階段。而在本屆立委選舉能當選,中和各界以及金門鄉親的支持是獲勝的最大原因。未來將不止是為中和地區的人民服務,更要為金門的鄉親而努力,並將憑藉感恩回饋的心,為縣政的服務、縣政的建設以及兩岸之間的溝通來努力。 張慶忠也說:「我將自己當做金門第二位立委,未來計畫於金門成立服務處,為金門鄉親服務」。而他也有感而發的表示,從金門出外求學的子弟很多,每一個有同樣的資源,而唯有付出比別人加倍的努力,最終才能嚐到成功的滋味。他也呼籲所有年輕朋友並表示,不管做任何事,最大的力量是自己,應好好把握年輕時光,珍惜每一分每一秒,發揮自己最大的力量,好好努力,為自己開闢最寬廣的道路。 而談及對金門的建議時張慶忠也表示,金門每天都在進步,而且金門有許多戰地文化、空氣、水質、綠化等很好的資源,發展觀光的條件非常好,若和戰地文化結合,成果一定更棒!而希望未來小三通能擴大成大三通的中繼站,讓金門發展成大陸與台灣間的橋樑,這樣更會促進金門的發展。 張慶忠台北科技大學(工專部土木科)畢業,中興大學公行研究所憲政班結業,中華大學土木研究所工學碩士,曾於民國六十五年度通過考試院建築工程特種考試及格、八十五年度通過考試院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消防人員考試及格,並曾至台灣省訓練團都市計劃暨建築管理第二期結訓、考試院消防安全人員專業訓練第一期結訓、軍管部青溪幹訓班209期結訓、革命實踐研究院結訓。曾任自立晚報發行人(一九九九年一月至二○○○年十一月),捷運報創辦人,第二屆國大代表,中華大學、四海工專講師,國立瑞芳高級工業學校教師,國立中和高中文教基金會董事長,台灣省政府顧問、中華民國都市計劃學會會員,中華民國退伍軍人協會中和市分會長,台北縣政府工務局技士、中和市都市計劃委員、台北縣警察局中和民防第一中隊長,台北縣後備憲兵聯絡中心副主委、中和市後備軍人輔導中心副主任等。
-
國軍金門醫院明年七月裁撤將走入歷史
立委吳成典於昨(21)日下午五時出席立法院院會,針對金門醫療何去何從問題,向行政院長游錫提出施政總質詢。有關國軍金門醫院裁撤問題,游錫答詢時表示,該院裁撤時間已經延長到九十四年七月一日,絕不會再延。 吳成典指出,國軍金門醫院係因戰爭而設立,如今金門已結束戰爭時代,逐步走向和平,國軍金門醫院也隨著精減裁撤,原本無可厚非;但是,金門醫療資源匱乏,金門民眾繳同樣的健保費、納同樣的稅金,卻不能享受應有的醫療服務品質,且遲遲未見中央有提升離島醫療具體措施,在未見取代配套方案之前,卻看到即將裁撤國軍金門醫院,並將自九十四年四月份先行停止門診醫療業務,七月份正式裁撤,而金門縣立醫院署立化又遙遙無期,無異令貧乏的金門醫療資源雪上加霜,政府決策草率,難怪引起廣大金門鄉親的震驚與恐慌,離島民眾基本生存權益遭到漠視,由此可見一斑! 吳成典強調,金門是現行中華民國的離島地區,先天不足,後天失調,以金門當前醫療水準,實難與台灣地區相提並論,台灣地區醫療院所林立,患者可以任意選擇,反觀金門地區則別無選擇。國軍金門醫院一經裁撤,僅現有的縣立醫院,在專業醫事人力不足,科技醫療器材供不應求狀況下,如何能承擔金門地區全部的醫療任務?尤以離島交通不便,許多重大患者,往往未能獲得及時後送台灣救治,平白喪失寶貴生命,政府應將心比心,多多注重金門居民醫療權益。 吳成典一再的懇求游錫答應暫緩裁撤國軍金門醫院,俟衛生署整合金門醫療資源,成立署立化後再談裁撤,他並以游錫在宜蘭縣長任內改善宜蘭醫療為例,請求協助。 惟游錫答詢時強硬表示,國軍金門醫院已經延長到九十四年七月一日裁撤,絕不會再延,有關金門縣立醫院署立化,衛生署已同意接辦,惟目前是金門縣議會不同意將縣立醫院署立化,衛生署無從接手;有關國軍金門醫院的設備,將來署立化後將一併納入管理。游錫表示,衛生署照顧離島醫療責無旁貸,但需依法行政,金門縣議會如同意金門縣立醫院署立化,衛生署已編列相關預算,即刻可以進行。至於立委建議將國軍金門醫院改制為三軍總醫院金門分院或改制為台北榮民總醫院金門分院,衛生署會做整體規劃。
-
金酒新地標.美化兼宣傳
金門高粱酒遠近馳名,金門酒廠在重心地的金寧廠,最近又塑立了大型的金門高粱酒酒瓶,不但是為了美化廠區環境,大大的酒瓶也在臨近機場旅客來往重要門戶,打出最直接的廣告和宣傳。 由於金酒公司金寧廠是金門高粱酒重要生產與行政中心,參觀人潮更是有增無減,為了讓外來觀光客一眼就瞧見金門高粱酒的中樞,金酒公司在兼顧廠區環境美化和廣告宣傳上,就以臨近桃園路的一邊,塑立了大大的高粱酒酒瓶,以讓觀光客和各地過客「聞酒下馬」。
-
氣候轉捩點冬至日出時間全年最短
「冬至天之半,天心無改移。一陽初動處,萬物未生時:::。」昨天(十二月二十二日)是冬至,也是全年日出時間最短的一天。它是晝長夜短與晝短夜長的分野;也是陰氣由盛而衰,陽氣由衰而盛的分野。 宋代的天文家邵雍說冬至為天之半,一陽初動,萬物未生。以現在的話說,冬至是氣候的轉捩點。在冬至這一天,太陽直射南回歸線。北半球的白天最短,夜晚最長。過了這一天,白晝就會越來越長,黑夜則會越來越短。 冬至被認為是一年二十四節氣中,最重要的一個節氣,每年出現在陽曆十二月二十二日或二十三日;陰曆則不太一定,大抵不超過十一月。 金門舊俗,在冬至之日,人們是不互相往來慶賀的,但宗親必須在祠堂中舉辦祭祀活動。在這天,家家要舂米為丸(吃湯圓),以示「添歲」。昨天早上,由於雲氣較重,天雖已亮,冬至之日(一陽生)仍無法脫出重圍,七點半時,偶爾才能露出銀白色的臉蛋,但一晃即逝。越近中午,熱力越強,終於還給大地一團晴光普照。到了下午五點十分,又收歛光芒,回歸淡紅色的圓體,然後消逝在西邊的天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