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新聞
-
「金門大佛」籌建辦事處盼熱心人士加入籌建委員行列
「兩岸和平消災祈福超薦水陸大法會」剛剛在今年六月份功德圓滿,法會期間各界捐輸踴躍,經費在收支相抵之後尚有結餘款一千九百餘萬元,將悉數移作建造「金門大佛」基金,近期內並將成立「籌建委員會」,籌建辦事處特別向各界招手,希望各界推薦或自薦適當人選,共同參與、關心此一盛事。 金門大佛籌建辦事處在「徵籌建委員」的啟事當中指出,先前籌備法會時,已計畫在法會圓成後,就法會結餘經費悉數移作建造「金門大佛」基金,凡捐助法會或大佛基金合計達新台幣萬元以上者,在建大佛時也將一併刻名勒石以誌其功德而垂諸久遠。經計算法會收支,尚有結餘款一千九百餘萬元,自宜籌組「金門大佛籌建委員會」來籌辦此事,殷望各界熱心人士或素有經驗者加入籌建委員行列,共同來參與關心此一盛事,讓「金門大佛」籌建工作更臻完備。 籌建辦事處指出,各界如對籌建委員有合適人選,或願意自我推薦者,可與辦事處聯絡,電話:325640、325641。或將姓名、住址、聯絡電話傳真至辦事處,傳真電話:371220,傳真上註明「參加金門大佛籌建委員」等字樣,辦事處將儘速與當事人聯絡。
-
全國好書交換日登場金門同步舉行
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發起「全國好書交換日」活動,金門外島昨日在金門縣文化局和各鄉鎮圖書館同步實施,民眾「大手牽小手」響應這項「好書交朋友」活動,現場洋溢書香氣息。縣長李炷烽並特別關心這項活動舉辦,希望鄉親一起來響應和多與好書為友。 「全國好書交換日」活動,金門地區昨日上午十時起至下午六時,同步在金門縣文化局及金湖鎮、金沙鎮、金寧鄉、烈嶼鄉等鄉鎮圖書館同步實施。而包括金門縣長李炷烽、福建省政府秘書長翁明志等人,也參加在文化局的換書活動,加入愛書人行列。 金門縣文化局響應好書交換活動,是捐出一百五十本金門文化系列叢書,包括文史、戰史、小說、詩詞等,為認識鄉土的最佳教材,立即被民眾換取一空,讓局長李錫隆覺得好書不寂寞。 這項好書交換活動,金門縣文化局一個上午也收到捐書五百多本,捐書民眾也換得自己喜愛的書籍,現場洋溢著濃濃的書香味。 至於金門各鄉鎮圖書館,文建會捐贈的圖書,由於承辦的國立台中圖書館作業來不及,昨日上午臨時電話通知書還在船運金門途中,無法趕在昨天送達,使得鄉鎮圖書館好書交換活動效果大打折扣。 行政院文建會發起「全國好書交換日」活動,主要藉由捐書、換書過程,達成知識交流,重展圖書生命力,並期縮短城鄉距離。 記者許加泰/金寧報導 由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主辦的「全國好書交換日」活動,昨日在全國各地登場,金寧鄉圖書館也配合本縣文化局同步辦理好書交換及捐書,一天下來,共收到一千兩百多冊琳瑯滿目的各類書籍,同時也吸引許多民眾、學生帶著書籍前往與書友交換彼此珍藏的圖書,共享圖書資源,深收活動效果,讓圖書館書香滿溢。 這項「全國好書交換日」活動,昨日上午九時啟動以來,金寧鄉圖書館敞開大門受理民眾捐書、換書。金寧鄉長李文俊也專程到場了解,希望透過捐書、換書過程,達成知識交流,重展圖書的生命力。 一天下來,金寧圖書館共受到一千兩百多冊琳瑯滿目的各類書籍,其中有一家書店老闆就送來了一千一百零七本書籍,「共襄盛舉」。李文俊稱許他的熱心措舉。 整個活動,民眾捐書居多,學生們大都是帶著自己的書籍來與書友換書,分享閱讀的樂趣。 李文俊指出,主辦單位希望藉由好書流通活動,享受閱讀樂趣,落實全民終身學習的理想。也透過民眾的換書,共享圖書資源,建立好書共享的氛圍,培養更多的讀書人,以書會友,帶動全民閱讀風氣,營造終身學習環境。 記者洪志慶/烈嶼報導 烈嶼鄉圖書館昨日配合舉辦九十三年度圖書館辦理全國好書交換日活動,許多家長帶著小朋友到圖書館看書、換書,快樂的沈浸在濃濃的書香裏,鄉長林金量希望烈嶼鄉親大朋友、小朋友共襄盛舉,大家一起讀好書、換好書。 烈嶼鄉這項好書交換活動自上午八時起舉行,鄉長林金量對於許多家長及大小朋友的踴躍參與,表示肯定,他指出,透過閱讀,能使大家視野能更加廣闊,使生活更加充滿快樂與自信,並能接受新觀念、新事物,促成人類更加極富創造力與進步的助力。 林金量並呼籲烈嶼鄉親,盡量使用烈嶼鄉圖書軟硬體設施,圖書館未來將積極規劃各項活動,讓鄉民享受並沈浸在書香領域裡,充實文化心靈藝術饗宴。
-
金門藝術碉堡展解說管理人員訓練開訓
由金門縣政府辦理的「金門碉堡藝術館十八個個展暨兒童展」解說、管理人員訓練活動,昨日起一連兩天展開十六個小時的課程講授和實地探勘、解說教育訓練。縣長李炷烽並抽空為參加受訓的學員加油打氣,對於鄉親針對縣府推出或舉辦的許多活動,也有不同聲音反映,是希望大家試著向鄉親溝通、說明,畢竟少一點自我計較,不要一切政治化,只有培養理性、是非觀念,有整體的共識,才能避免相互力量的抵消,讓金門的下一代更有信心和機會與走出去。 這項並由蔡工作室、領團解說員協會協辦的「金門碉堡藝術館十八個個展暨兒童展」解說、管理人員訓練活動,參加人員除了碉堡藝術館三十名正、備取管理人員必需全程參加,並有地區旅遊業者、觀光旅遊解說人員近七十人報名參加接受訓練。 縣長李炷烽在為受訓學員加油打氣同時,也對於許多投入碉堡藝術館活動的工作同仁不眠不休,和策展人蔡國強的堅持到底工作精神,並為活動帶來資源的努力,是鼓勵大家學習他們認真的精神,以及上課蘊蓄內心能量,大家培植信心,讓金門下一代比我們這一代更有信心和機會與走出去。而他個人面對鄉親不同的聲音反映,並覺得做對的事,一切都為金門會更好努力,絕對義無反顧。 這項解說、管理人員訓練活動,課程安排有室內課講授和戶外實地探勘、解說。室內課講授,包括:盧志輝主講「碉堡藝術館活動簡介」、曾淑芸主講「導覽解說肢體語言|技巧與實務」、黃志慶主講「碉堡|防禦性工事漫談」、黃振良主講「戰地史蹟」、江柏煒主講「僑鄉金門的人文景觀」、蔡國強主講「十八個個展暨兒童展介紹」。另外,並將由洪致美主持學員實地前往塔山一、二、三堡、慈湖三角堡、南山陣地、林厝古戰場營區、長寮重劃區探勘、解說。
-
《十八個個展系列之十四》世界名導蔡明亮以碉堡當舞台
曾獲威尼斯影展、坎城影展、東京影展等多項國際大獎的藝術家蔡明亮,在這次參與金門碉堡藝術展,以湖下砲指部巨型砲塢為場地,請他的電影製作班底前來為張愛玲的小說「花凋」作劇場表演,從電影中透過平凡的一角,精心地創作現代藝術裝置般的空間。 蔡明亮,1957年生於馬來西亞,畢業於台灣的中國文化大學影劇系後,即開啟了一連串多元的創作生涯。曾導過舞台劇「房間裡的衣櫥」,當過電視編劇如「海角天涯」和「小孩」,而從拍攝第一部電影「青少年哪吒」摘下東京影展青年導演銅櫻花獎開始,蔡明亮就與獎項結下不解之緣,如榮獲威尼斯影展金獅獎的「愛情萬歲」、奪得柏林影展銀熊獎的「河流」、坎城影展影評人費比西獎的「洞」、威尼斯影展評人費比西獎的「不散」,最近他更獲頒法國文藝騎士勛章。 蔡明亮不斷地在電影中透過平凡的一角,精心地創作現代藝術裝置般的空間。在離開了台北都會的金門碉堡裡,蔡明亮把台北縣某鎮公所前供人們駐足留影的蔣公銅像移置到金門,面向砲口外的大陸方向沉思。同時他利用兩邊的彈藥庫,一邊是在開幕期間請他的電影製作班底前來為張愛玲的小說「花凋」作劇場表演,之後留下一個錄影裝置展出;另一邊則是以他的「河流」影片中的父子亂倫片段構成另一個裝置藝術。 對在離開了台北都會的金門碉堡藝術展,他會如何在這個獨特的空間與歷史脈絡中「做些什麼」,實在是令人無限好奇。
-
《十八個個展系列之十三》大陸藝評費大為將來金開書店計畫
藝術家費大為,在這次碉堡藝術館十八個個展中,將在金門縣文化局推出「沒有作品」的「兒童書店計劃」作品展出。他希望藉此計劃的推動,促使金門當地的小孩面向其他藝術作品,同時經由這計劃,讓金門的孩子也被促使面向藝術,並進而關心在金門展覽的藝術家們的創作,對作品的觀看更為用心。 費大為,1954年生於中國上海,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美術史系。自1995年起擔任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藝術獎評審及日本廣島當代藝術館國際藝術大獎評審委員,曾任2000年韓國光州雙年展評審、法國美術學院客座教授和廣州美術學院客座教授,並在1999年獲頒法國文化部的文化藝術騎士勛章。作為藝術策展人,他曾策劃1990年法國普羅旺斯「獻給昨天的中國明天」和1991年日本福岡「非常口-中國前衛藝術家展」等,並參與策劃「2000年里昂雙年展」、1989年巴黎龐畢度中心「大地魔術師」展和1989年在北京的「中國現代藝術展」等展覽。 費大為是中國大陸最著名的藝評家和策劃人之一,並首開先舉在西方策劃了中國現代藝術展。 金門縣政府這次特邀他以藝術家身份參展,可以說是他對自己二十年來藝術思考的實踐。費大為的藝術計劃是購買相當數量的世界藝術史書籍,在金門開設一個書店。學生來此不是用錢「買」書,而是用他們寫的關於這個金門碉堡展覽的評論文章來換取這些書籍。小學生的文章在800字以上,中學生的文章在1200字以上,之後從這些交換來的文章中精選出一些發表在展覽的網站、或當地的報紙上,也有些文章最終被選入展覽的畫冊裡。
-
文化局辦社區營造人才研習營
金門縣文化局為培育社區營造人才、推廣社區總體營造理念,昨日起一連兩天舉辦九十三年度社區營造人才研習營,計有對社區營造工作有興趣者五十人報名參加。而現場也吸引許多民眾主動到場旁聽,在邀請中國生產力中心服務運籌部城鄉發展組經理謝崇義、台灣社區培力學會行動講師劉正輝主講,以及進行分組討論,是讓學員獲益良多。福建省政府秘書長翁明志並到場參加和吸收新知「充電」。 金門縣文化局長李錫隆昨日在主持研習營開幕致詞指出,藉由這次的研習活動舉辦,可以讓參加學員了解社區總體營造活動的意義,並藉由活動凝聚居民共識,以打造新故鄉新社區。他並指出,本次活動舉辦的目的,在於培育社區營造人才、推廣社區總體營造理念與教導社區居民各種切入營造方式、提供政府與社區互相交流機會、提供社區間互相觀摩機會,以及累積社區意見逐漸形成金門縣社區總體營造發展方向。 李錫隆也希望藉由研習營的舉辦,培育出未來的社區工作團隊,並根據各個社區的屬性來發展出各自的社區營造計畫,並透過政府及社區工作團隊,讓社區視覺環境美化,來提升社區生活品質,以帶動地方文化產業的發展。 金門縣文化局指出,此次研習由金門縣社區營造中心承辦,課程安排有:一、從社區總體營造到新故鄉社區營造。二、創造台灣城鄉風貌示範計畫|社區規劃師扮演之角色。三、從社區營造思考文化資產之保存與再利用。四、從商圈規劃經驗談地方特色及組織經營。五、從文化創意產業思索地域魅力行銷。六、願景工作坊|1、影片欣賞|城市的遠見(蛻變中的魯爾工業區);2、尋找黃金空間及黃金產業大作戰;3、打造黃金空間及黃金產業大作戰。 金門縣文化局指出,透過社造中心的輔導、學習交流互訪等課程訓練,為社區營造點培養社區工作團隊,組織幹部、志工等在地人才,不僅提供民眾參與平台,更可訓練居民對公共事務的參與投入,並協助發現社區資源特色,進行機會分析,以期建立居民互動式的社區意識,落實社區民眾參與之社區總體營造精神,達到提升社區意識,推動地區發展的目的。
-
農會推出傳統產業文化研習營
金門縣農會辦理第二梯次金門傳統產業文化研習營,昨日續推出祭祀用糕餅製作(大家作伙來炊粿),在金門技術學院食品系教師李欣玫及糕餅師傅李瑞珠的指導授藝下,參與研習的七十位民眾興致盎然的學習製作紅龜粿、金瓜粿、發糕及黑糖糕等傳統土產糕點,一籠籠熱騰騰糕點出爐,民眾學習有成果,樂透了。 在農委會補助經費下,金門縣農會推廣一鄉一特產,與金門技術學院舉辦傳統茶點研習營,繼辦理閩式燒餅製作班、由燒餅師傅親自教導燒餅餅皮製作、餡料及烘培,體驗閩式燒餅的製作過程。金門高粱酸白菜烹調(酸中傳奇),由專研高粱酸白菜之廚師及高粱酸白菜工坊創辦人共同教學,將數十年酸白菜烹調經驗及近年研發之新產品,與學員共同分享烹調酸白菜大王鍋貼、冰花煎餃及翡翠雞湯。 昨日續推出的祭祀用糕餅製作(大家作伙來炊粿)研習活動,假金門技術學院食品系實習教室進行,邀請金門技術學院食品科教師李欣玫及糕餅師傅李瑞珠來指導民眾做土產糕點。農會推廣課長楊忠凱也到場為民眾打氣。在首日的課程,李欣玫、李瑞珠兩人親自示範紅龜粿、發糕製作過程,民眾專注的學習,連金門技術學院食品科多位「助手」許志銓、楊世安、黃昱穎、黃惠弟,也相當好奇金門傳統糕點的製作。 民眾跟著兩位老師學習做糕點,於下午二時許,一籠籠熱騰騰糕點出爐,每個人喜悅之情溢於言表,歡喜帶著成品回家請親人品嚐。 今日將續進行一天的研習,學習製作黑糖糕、金瓜粿等糕點。此外,農會也將於九月九日續在金門技術學院食品系辦理蒜頭加工研習活動,針對金門大蒜的嗆、辣、香三種香辛調味特色,製作簡便,食用方便之大蒜加工品,突顯金門大蒜的嗆香特徵,讓金門大蒜的魅力發揮極致,課程內容有大蒜保存、糖醋大蒜、大蒜醬及柴魚大蒜。
-
金門愛心團隊研討會務工作計畫
金門愛心團隊九十三年第二次聯誼活動暨金門縣表揚好人好事運動協會第三屆第七次理監事會及財團法人金門愛心基金會第三屆第九次董事會,昨日召開,會中討論會務工作進展,也將循例於秋節舉辦「送愛心到八閩」,慰問高齡低收入體弱金胞,以彰顯同胞愛。 這項會議於昨日上午九時三十分舉行,由財團法人金門愛心基金會董事長許金龍主持,金門紅十字會會長王水彰也與會,該兩個愛心團隊主要幹部成員參加。 許金龍感謝參與愛心團隊的每位成員多年以來的奉獻付出,出錢又出力,才能讓金門愛心基金會與表揚好人好事運動協會走過十四個年頭,服務社會,做了許多善事。在金門紅十字會未成立之前,有關兩岸同胞的人道關懷慰問及相關事務,都是透由金門愛心基金會來推動。也因此,金門紅十字會的成員也大都是該兩個團體,三年以來為兩岸同胞提供了許多的服務。 他指出,在多位熱心廠商及團隊幹部的贊助下,有關三個愛心團隊多年來的服務工作也順利編印刊物,為大家的努力留下成果。 會中,也討論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推動兩岸書畫,美術文化交流,廈門同安區逸仙藝苑暨南安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聯合邀請該會及金門縣書法、美術學會續在同安、晉江及惠安等地配合慶典舉辦書畫巡迴展。推薦地區熱心地方慈善公益教育弘揚孝道、民俗藝文活動、獻身老人工作,績譽適格,堪為社會表率參加「中華民國九十三年表揚好人好事代表運動推行委員會(八德獎)、中華民國各界三十九屆(模範老人)、(敬老楷模)及九十三年全國(大孝獎)」選拔表揚活動推薦相關事宜。循例於秋節舉辦「送愛心到八閩」,比照往例會同各地金胞聯誼會慰問高齡低收入體弱金胞,以彰顯同胞愛。爭取協同滯居閩省或各省、市、縣、區金胞聯誼會暨相關部門持續策動辦理後續返鄉省親祭祖參訪團隊活動接待與敦誼,以達成渴盼與親人團聚。協同兩岸紅十字組織推動人道互助救援工作,接待來金處理人道事務暨參訪交流,厚植兩岸人際關係,建立友好合作互動機制。
-
金沙消防分隊火攻蜂窩解除民眾不安
金沙鎮「官嶼里」一處民宅的窗口冒出了一堵虎頭蜂窩。這些黃黑相間,腹部末端帶「螫」的掠食者,成群結隊,在民宅前「耀武揚威」,施展「共同防衛」,看得人心驚肉顫。金沙消防分隊昨天下午以火攻的方式,破壞了蜂窩,解決了居民的不安。 金沙消防分隊徐蒼望、何承育昨天下午三點前往金沙鎮官嶼里官澳村除蜂,目的地是一家堂號為「隴西衍派」的民宅。徐蒼望身穿錦色的「防蜂衣」,將全身護住;接著,將全開的紙捲成火把,點燃,再用殺蟲液往火頭上噴射,製造烈焰來攻擊蜂巢;最後,再用掃把將蜂巢撥除。 昨天的火攻讓虎頭蜂犧牲不少,這也是無奈的事!畢竟,人家的住宅早在民國二十三年夏天就落成了;虎頭蜂窩遲建了七十年,只能算是「違建」或「非法入侵」!
-
翰墨飄香金門書法家年展揭幕
九十三年度金門縣書法家、會員作品年展,昨天在金門縣文化局揭幕,展出一百三十件書法作品,縣長李炷烽鼓勵民眾研習書法,以翰墨香來陶冶身心,進而豐富生命內涵。 金門縣書法家、會員作品年展,昨日上午十時起在金門縣文化局第一展覽場開展,由縣長李炷烽主持,包括福建省政府秘書長翁明志、立法委員吳成典、福建金門地方法院院長陳中和、金門縣文化局長李錫隆、金門縣寫作協會理事長溫仕忠、金門縣書法學會理事長陳添財、作家楊樹清、許水富等貴賓,以及藝文界同好、鄉親近六十人到場參觀展覽。這項書法展,共展出金門縣書法學會理事長陳添財及會員五十二人創作作品,另高雄市虹宴書法會也選送十件作品交流,作品琳瑯滿目,總共有一百三十件。 教育界出身、寫得一手好字的縣長李炷烽在開幕致詞表示,書法是中華文化精粹之一,在寫字過程中能讓人擺脫外界的困擾,培養出「定、靜、安、慮、得」的功夫,希望民眾能踴躍參與書法學習,以書法來豐富人生。 金門地方法院院長陳中和也以金門推展書法藝術已落地生根、開花結果,也希望地院有書法研習班的開辦,讓同仁培養修心養性功夫同時,各界也能多推展書法研習,未來法院也希望朝舉辦書法展覽或書法比賽,以期兼讓法治教育生根、提昇,法治建設在金門更落實。 金門縣書法學會理事長陳添財對於該會陸續舉辦書法聯展或個展,並穩定踏出前往台南、台東展出,會員自己努力儲積能量,也強調金門書法藝術已「走出去」,未來將繼續努力,期使藝文活動更蓬勃發展。 金門縣書法學會表示,金門縣書法家、會員作品年展,展期從昨天起到九月十七日止,歡迎軍民把握機會踴躍到場參觀。
-
沙美大士宮「閻羅」「觀音」身上金牌遭竊
農曆「鬼月」是普施的慈悲月,前夜卻有人趁著「鬼門大開」的時節打著「鬼算盤」,從沙美「大士宮」的「閻羅」和「觀音」身上盜走了六、七面金牌,似乎不忌諱此舉可能引起「鬼怒神怨」! 大士宮的管理單位並沒有向警察單位報案,他們並不打算這麼做;反正天理昭彰,也許會有「神差鬼使」的一天,信則有之!而且,鬼月中鬼最受同情,對行竊的「窮鬼」,不免也要在責罵中帶上三分姑息。 大士宮距離沙美「忠孝新村」二村東側入口不到四百公尺。神龕中只有「觀音」和「閻羅」左右兩尊神祇,被稱為「觀音化大士」。龕上寫著「慈悲普濟」;左右寫有:「大神通粒粟能藏世界,士智略韓寇委政閻羅」。每年七月是大士宮最熱鬧的時候。七月初一鬼門開,沙美、忠孝新村、榮光新村、東蕭、東埔等地的善男信女會在宮前舉辦聯合祭祀。農曆七月二十五至月底,在「大菜宅」舉辦的普度儀式,也會把「觀音化大士」請去「主持」。 昨天早上七點半,大士宮遭竊的消息就已傳開。從現場看來,雖然神龕外有鐵窗,但距離神龕太近;欄杆有二公分寬,欄與欄之間卻有八公分的間隙,似乎只是為了防止神明被偷而不是為了阻止金牌被盜。只防君子,不防小人;因此,歹徒得以打破玻璃,取走信徒叩謝神明的幾面金牌。 除了大士宮的竊案外,沙美街上在七夕當天也發生一起小竊案。一位張老先生在家門口祭祀完畢後,把供物拿回屋裡;才一轉身,一瓶「金門高粱酒」就被順手牽羊了。
-
縣府昨舉辦公教人員人事管理資訊研習
為輔導縣屬各機關人事業務資訊化,縣府人事室昨日辦理「公教人員人事管理資訊系統」研習活動,縣府人事室主任翁正義期望透過專人針對公教人員人事管理資訊系統之個別子系統辦理教育訓練,配合人事業務需要暨機關組織修編,協助各機關加速瞭解並便於操作該系統,以持續增加人事人員之資訊技能。 縣府辦理的這項公教人員人事管理資訊系統研習活動,將分二梯次辦理,第一梯次於昨日上午九時起假縣府五樓電腦教室辦理教育訓練,活動由縣府人事室主任翁正義主持,縣府暨地區所屬各機關學校專任人事人員四十人參與實際上機操作,課程安排有「組織編修、個人基本資料、任免調遷、人事傳輸暨系統管理子系統課程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