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新聞
-
強化獨居老人關懷服務 縣府持續深化友善政策
因應高齡化社會快速來臨,並強化對獨居長者的照顧與關懷,縣府召開「114年第1次強化獨居老人關懷服務計畫聯繫會報」,由社會處處長黃雅芬主持,邀集各鄉鎮公所代表與會,全面檢視關懷服務現況,並針對未來推動策略進行交流與討論,展現縣府持續深化高齡友善政策的積極作為。 依據縣府社會處統計,截至114年5月底,金門縣總人口約14萬人,其中65歲以上長者達2萬6,689人,占比達19.04%,已進入高齡化社會。黃雅芬處長指出,隨著家庭結構改變與人口外流,獨居及高齡雙老家庭比例增加,對於社會支持系統與照顧服務的需求日益迫切,縣府有責任建立更周全且具溫度的照顧網絡。 她也表示,截至今年第1季止,金門縣列冊之獨居長者計有315人,累計提供2,151人次關懷服務。多數個案生活清苦、缺乏即時支援,尤其在天候劇變或突發事件中,更需主動介入服務。社會處持續透過定期家訪、電話問安、生活狀況評估與服務媒合等方式,強化第一線關懷行動,並針對高風險對象提供實地探訪與即時轉介,保障長者安全。 黃雅芬也特別感謝關懷志工的貢獻,強調他們在建立長者與社會連結中扮演關鍵角色,不僅協助日常照顧,也提供情感支持與社會參與,減少孤立感,提升長者身心健康與生活品質。 社會處推動的「強化獨居老人關懷服務計畫」,涵蓋寒流或高溫等極端氣候下的物資支援、連結長照服務、營養送餐、陪同就醫與居家安全改善等項目,透過跨單位協作,從預防端著手,建立在地安老的穩固基礎。 此次會議也聚焦「潛在需關懷獨居長者」的發掘機制,鼓勵各鄉鎮持續透過村里幹事、關懷據點、宗教團體與在地資源通報疑似個案,讓尚未列冊但實際困境中的長者也能獲得即時關注與照顧,避免服務落空。 未來,縣府將進一步優化資訊整合與通報平台,研議設置「高風險獨居長者通報系統」,促進單位間即時協作與服務銜接。同時,也將擴大志工招募與教育訓練,提升服務敏感度與應變能力,讓關懷體系更加全面且具韌性。 此次聯繫會報,亦凝聚各鄉鎮對於高齡服務推展的共識與建言,金門縣政府將持續以制度化、行動化方式落實高齡照顧,攜手社區打造溫暖、安全的銀髮友善島嶼,讓每位長者都能安心老去、幸福生活。
-
青年深度講座 邀您一起來關心金門、尋找認同
「我們到底是誰?」這樣的身分認同議題,持續在各大的金門網路社群中被提及、被討論,由「浯島青年」舉辦的一場以「認同焦慮×青年社群×金門話×AI世代」為主題的深度講座與討論工作坊,邀請所有關心金門、尋求認同的青年朋友一同參與;報名請透過網路表單填寫(網址為:https://forms.gle/RQtVHrB5cjwiTn6L7)。 「認同焦慮×青年社群×金門話×AI世代」深度講座與討論工作坊,活動時間為七月五日(星期六)的上午九點到下午五點三十分,活動地點選在金門高中綜合大樓二樓地理專科教室舉行,歡迎所有關心金門、想尋找認同、對金門話或AI有興趣的民眾報名參加(十五歲至三十五歲的青年優先錄取),一起透過活動使之成為金門青年凝聚共識、找回彼此連結的重要起點。 這場活動,主辦單位將邀請專家學者與在地人士擔任講師,來與參加的青年朋友們對話、交流,第一位是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副教授沈秀華,她.專研金門作為邊境的歷史與想像,將從學術角度剖析金門身分認同的形成脈絡;第二位則邀請金門縣議員,資深在地媒體人董森堡,他長期關注語言與公共事務,屆時也將會與大家來分享在地觀察與對金門話傳承的深刻見解。 主辦單位表示,這場活動不僅是一次講座,更是一場關於金門青年的社群對話,同時也希望透過多元面向的討論,從金門話的傳承、AI技術的衝擊、社群媒體的影響,到金門獨特的歷史與認同,共同探討金門青年在這座島嶼上如何被塑造,以及如何發出自己的聲音。
-
金門國家公園計畫第三次通盤檢討昨日公告實施
內政部國家公園署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表示,「金門國家公園計畫第三次通盤檢討」經行政院核定,並從今(一一四)年六月二十三日起公告實施。金管處特別說明,該處第三次的通盤檢討是依照鄉親長期反映事項,針對原劃設理由已不復存在或難以整合利用之土地辦理使用分區調整,並適時修正相關法規規定,以回應地方需求。 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表示,金門國家公園計畫第三次通盤檢討案,經由內政部國家公園計畫委員會多次的協商審議後,已經在去(一一三)年七月十九日經該委員會第一四○次會議審議通過後,在今年五月五日獲行政院核定,並自公告自六月二十三日起實施。 金門國家公園計畫是從民國八十四年十月十八日起公告實施,並分別先後於九十二年、一○一年完成第一、二次的通盤檢討。後續為了因應時代變遷與社會發展,兼顧經濟需求、生態保育,並配合《國土計畫法》推動及保障原住居民權益,依規定啟動「金門國家公園計畫(第三次通盤檢討)」作業,全面檢視國家公園計畫內容、保護利用管制原則、分區劃設及界線之訂定等相關議題;期盼藉由此次通盤檢討,兼顧在地居民權益與地方發展需求,攜手推動地區永續發展。 金管處表示,金門國家公園計畫第三次通盤檢討的修正重點,分別有五項要點: 一、檢討原劃設理由已不復存在之土地,以及因公私地夾雜、難以整合利用之土地,辦理土地使用分區調整。 二、配合至民國一二五年聚落居住用地需求預估,調整部分第一類一般管制區範圍。 三、調整第二類一般管制區原有合法建物之建蔽率。 四、為保障特別景觀區內持續從事農業經營之私有土地權益,增列可作為集村農舍興建面積之規定。 五、配合地方建設發展與土地永續利用需求,將部分土地於本次通盤檢討中調整劃出範圍,以利後續整體規劃與利用。 金管處指出,第三次通盤檢討相關土地劃入範圍,共計為三十九點七八公頃、劃出範圍計有四十六點一二公頃、分區及用地變更計有一百五十九點零八公頃,並同步修正《保護利用管制原則》規定。而相關計畫書圖目前可在金門縣政府、五鄉鎮公所、金門縣地政局、金門縣文化局以及內政部國家公園署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公告展覽一個月,該處也歡迎關心的民眾可前往參閱,或於金門國家公園官方網站(https://www.kmnp.gov.tw/)下載電子檔參閱。
-
修復金湯港海哨亭矮牆 議員董森堡邀大家出手
位於金湯港的海哨亭,這座曾經肩負海防重任的重要據點,在戰爭遠去後,如今已經是金門著名的夕陽觀賞的景點,但由於長年風吹日曬,海哨亭外圍的矮牆結構受損,為確保遊客安全並維護這片珍貴的風景,議員董森堡服務處與古崗社區發展協會攜手,共同發起「金湯港海哨矮牆工事修復行動」,邀請全體社區居民與遊客一同參與,親手修復這份共同的記憶。這項活動免費參加,但提醒事先透過表單提前報名(報名網址:https://forms.gle/Cafkymyg6Mq3ys7B)。 董森堡服務處表示,「金湯港海哨矮牆工事修復行動」活動時間為六月二十八日(星期六)的下午四點三十分,集合地點在古崗金湯港,活動免費參加,事先報名者,活動結束後將提供美味小點心;修復完成後,更歡迎大家一同在夕陽餘暉下,為汗水與美景交織的時刻留下珍貴的合影。 董森堡服務處說明,這場工事修復行動不需任何專業技能,主辦單位將準備基本的工具與材料,誠摯邀請社區民眾、親子家庭、三五好友踴躍報名參加。這不僅是一場修復工程,更是一次社區凝聚力的展現,讓大家共同為金門的美麗風景盡一份心力。 董森堡表示,金湯港海哨亭不僅是歷史的見證,更是許多人心中欣賞夕陽、留下美好回憶的最佳地點,然而,歲月在矮牆上留下斑駁的痕跡,其結構安全已受到影響。他與服務團隊及古崗社區發起的這場修復行動,主要是希望進行簡易的牆體修復,讓海哨亭得以繼續服務廣大民眾,並為未來的全面整建打下基礎,服務處後續也將協調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或其他相關單位,對海哨亭的連結階梯與頂部結構進行專業的修建。 董森堡也希望透過此次活動,可以喚起大家對在地文化資產與自然美景的重視,共同為「我們的風景,我們守」的理念努力,邀請大家一起動手,讓金湯港的夕陽美景得以長存,留住更多屬於你我的獨特回憶。
-
友善身障者就業生涯 縣府召開聯繫會報
金門縣政府召開「114年度第1次身心障礙者職業重建服務暨生涯轉銜個案管理推動小組聯繫會報」,會議由縣府社會處召集各相關業務單位出席,就轉銜服務銜接、個案處理原則、資源整合與業務宣導進行深度交流。 社會處處長黃雅芬在主持會議時指出,身心障礙者是社會中相對弱勢的群體,其生涯歷程涵蓋就學、就業、就醫與日常生活等多個面向,需要整合性的服務支援與政策配合。職業重建與生涯轉銜服務正是協助身障者邁向自立生活的重要關鍵,期望透過聯繫平台的運作,各單位能發揮專業、攜手合作,建立更完善的轉銜流程與資源網絡,讓每一位身障朋友都能在不同生命階段獲得連續、適切的支持。 會中,各參與單位針對職業重建個案的管理方式、服務現況與未來推動方向進行業務簡報,並就個案轉銜過程中常見問題及資源斷點提出建議,強化彼此間資訊交流與服務協調。同時也透過意見分享與現場討論,積極釐清跨系統合作可能遇到的挑戰,促進整體服務流程更為順暢。 黃雅芬也強調,縣府將持續以身心障礙者的權益為核心,透過職業輔導與專業評量,協助他們找到合適的工作崗位,提升生活自立能力與社會參與度。社會處除持續提供多元支持資源,更將定期檢討相關政策措施,確保服務品質與效益能真正落實,打造友善、包容的生活與就業環境。
-
中正國小機車接送區 夜間擬提供停車
中正國小大門旁停車格塗銷後,持續有民眾反映停車空間一位難求。昨日針對「家長機車接送區」是否開放夜間停車,縣府觀光處辦理可行性會勘。經多方討論後,將朝向採取晚間七點起至隔日七點,提供給周邊有需求民眾可以停車。 「中正國小校門口家長機車接送區開放夜間停車可行性會勘」於昨日上午八點,在中正國小校門口(民權路珠浦北路路口)進行,由觀光處長許績鑫主持、觀光處交通行政科、金城鎮公所、金門縣警察局、縣警局金城分局、工務處等單位業務承辦人員、金城鎮民代表蔡宗儒、議員董森堡等人到場出席。 車輛的增加,讓金城鎮城區內的停車空間一位難求,數年前縣府著手規劃路邊停車格收費機制,藉以改善長期占用車位的狀況。目前的家長機車接送區,原先劃設有十一格收費停車格;然基於學童上學安全需要,中正國小校方建請規劃通學步道,並要求塗銷該處停車格成為如今的家長機車接送區,不過近來有周邊住戶持續反映找不到停車位,加以接送區除了上下學期間均屬空置狀態,因此有了要求夜間可供停車的聲音出現。 昨日會勘,除針對相關動線進行逐一巡視,校方對於開放夜間停車也持開放態度,因此昨日會勘單位均有共識,將採取「晚間七點過後至隔日早上七點前,家長機車接送區可以停放汽車」;觀光處方面將進行標誌改善,增加相關說明;另早上七點過後仍未駛離的車輛,將由中正校方報請警察單位開單。
-
自小客與小貨車碰撞 涉及直行與轉彎路權競合
金寧鄉頂林路消防局前路段昨(23)日上午8時40分許發生一起車輛碰撞交通事故,一輛自小客車與一輛自小貨車於路口轉彎過程中發生碰撞,所幸無人受傷,但雙方車輛均有不同程度受損。警方到場後迅速處理並完成現場酒測,初步排除酒駕可能,目前事故原因仍待進一步釐清。 根據金城分局初步調查,當時52歲蔡姓男子駕駛自小客車自頂林路往環島北路方向行駛,行經消防局前路口時左轉,準備進入消防局方向路段,未料與對向由洪姓男子駕駛、沿頂林路直行往安岐方向行駛的自小貨車發生碰撞。事故現場交通一度受到影響,警方隨即派員前往指揮疏導,恢復交通秩序。 金城分局指出,根據《道路交通安全規則》第102條第1項第7款規定,汽車行駛至路口時,轉彎車應讓直行車先行,以避免發生衝突。此次事故的關鍵點即涉及轉彎與直行車輛的路權問題,警方呼籲所有駕駛人切勿搶快,務必遵守交通規則,尊重路權,才能確保自身與他人的行車安全。 警方也強調,雖然直行車依法享有優先通行權,但在實際行駛中仍應維持「防禦性駕駛」觀念。駕駛人在接近路口時,應適當「預作煞車」,也就是鬆開油門、輕踩煞車踏板,讓車輛具備初步減速能力,預防突發狀況發生。警方提醒:「小心別人的不小心,注意別人的不注意!」是維護道路安全的關鍵思維。
-
金湖海灘花蛤季攤位招商 7/4開放報名
2025年金湖海灘花蛤季即將於7月19日至27日盛大登場,金湖鎮公所為營造熱鬧豐富的園遊會氛圍,將於活動期間每日15時30分至22時,在金湖鎮82據點現場設置55個攤位供民眾登記設攤,並自即日起至7月4日止開放報名。歡迎符合資格的民眾踴躍參與,共同為夏季金湖注入活力。 為提升活動品質與秩序,本次園遊會將實施公開抽籤、保證金制度與商品類型控管等措施,確保民眾與參展業者權益。相關申請方式與攤位規定如下: 活動地點設於82據點,總計55個攤位,其中2攤保留作為輔導攤位。申請者須年滿20歲且同一戶籍地僅限登記一個攤位。優先保留30個攤位給曾參與花蛤季超過5年、無不良紀錄的業者。 申請人可親洽金湖鎮公所服務台填寫報名表,或至公所官網(https://kinhu.kinmen.gov.tw/)下載報名表後至現場登記。登記時請攜帶身分證正本及影本、金融帳號影本,恕不接受電話報名或委託登記。 攤位面積為3公尺×3公尺。申請時須繳交新台幣5,000元保證金;若未抽中攤位,將於抽籤現場無息退還。惟如報名後未到場參加抽籤者,保證金將被沒收。 抽籤將於7月9日下午14時30分報到;15時整開始;地點為金湖鎮公所三樓會議室。中籤後須當場繳交攤位租金2,000元(不退還)及園遊券兌換金額10%之清潔費。屆時請申請人攜帶附照片的身分證件;如由代理人代為參與,須出具雙方身分證明文件與委託書,未備齊者不予受理。無人到場者視為自動放棄。 園遊會攤位內容以園遊券或現金交易,營業項目以熱食、冷飲、地方小吃、金門文創商品、風味餐及花蛤料理為主。每類品項以3攤為上限(冷飲類最多20攤),如登記過多則採抽籤決定。 各攤販售項目須與報名時所登記內容一致,不得變更。如有違規,主辦單位有權撤除資格並沒收保證金。公所將提供基本照明及110V插座,其他設備與用水請自理。園遊券視同現金,攤商不得拒收、不找零或另訂收取辦法,違者將被取消資格並列入黑名單。 攤商應每日進駐設攤,若因特殊原因無法到場,請提前2日向觀光課報備。無故缺席者將被沒收全數保證金;如因天災等不可抗力因素導致缺席,則不扣保證金。 攤商須自備垃圾袋並負責場地清潔,活動期間不得出現場地髒亂、服務態度不佳等情形,否則將影響其後續參與資格。商品價格應合理並標示清楚,若發現哄抬價格或未明碼標價者,主辦單位將取消其設攤資格並沒收保證金。 活動結束後,攤商請於114年8月4日前攜帶兌換用園遊券至金湖鎮公所辦理核銷,由原登記申請人本人辦理,不得合併計算或委託他人兌換。若無違反規定者,保證金將全數無息退還。公所另保留2個攤位供機關宣導與地方產業輔導設攤,得依情形酌減租金。 為避免不當行為破壞活動秩序,本屆活動明確禁止攤商私自購買園遊券自兌現金,如有發現,違者將永久取消參展資格,並列為黑名單不得再參加任何活動。 金湖鎮公所提醒,有意參與設攤的業者應盡早準備資料完成報名登記,為夏日海灘活動注入人氣與美味,期待與民眾共度一個充滿風味與文化氣息的花蛤季。 如有相關問題,請洽金湖鎮公所觀光課,聯絡電話:082-332528。
-
金門首辦全國性教職員羽球賽 展現體育與觀光雙動能
國立金門大學承辦「中華民國大專校院114年度教職員工羽球錦標賽」,經一連三天的賽事,日昨圓滿落幕。男甲組第一名:國立政治大學。男乙組第一名:國立嘉義大學。女子組第一名:國立中山大學。 大專校院教職員羽球錦標賽係全國所有大專校院教職員羽球社團一年一度的重要球技交流暨交誼盛會,今年首度移師金門,來自全台23所大專校院、350位教職員羽球好手齊聚金門大學體育館展開一場場精采對決,以球會友、切磋球技。賽事分為八個組別,包括團體賽(男甲組、男乙組、女子組、壯年組)及個人賽(主管雙打組、混合雙打組、百齡雙打組、長青雙打組),經一連三天的賽事,於日前下午舉行閉幕頒獎活動,金門大學學務長董燊、體育室主任吳一德及原住民族學生資源中心主任胡巧欣、金門縣羽球委員會主任委員林再求、裁判長林逸書、裁判謝世祥及參賽隊伍代表出席參加。 董燊感謝教育部體育署、金門縣政府指導,中華民國大專校院體育總會羽球委員會、金門體育會羽球委員會與金門大學共同協力辦理賽事,也感謝金酒等單位贊助支持,圓滿活動。董燊表示,今年大專教職員羽球賽事較有特色,在金大友善及優質環境下,彼此球技交流,最終達到有效推銷金門。未來將配合金門縣立體育場和金門縣羽球委員會等單位,一起來改善場館,讓羽球運動和競技在金門更提升與蓬勃發展。 金大體育室主任吳一德積極推動以運動帶動觀光,滿心感謝大專體育總會大力的協助與支持各項運動到金門比賽、相互交流,促進觀光發展。吳一德感謝金一體育董事長任奕勳贊助裁判服,金門酒廠、王大夫一條根、優乃克股份有限公司、金門金湖飯店等贊助禮品。 114年全國大專校院教職員羽球錦標賽,各組成績: 【團體賽】男甲組:第一名:國立政治大學。男乙組:第一名:國立嘉義大學。第二名:國立中山大學。第三名:元智大學。第四名:國立中興大學。第五名:國防醫學院。第六名:國立成功大學。第七名:國立聯合大學。女子組:第一名:國立中山大學。第二名:國立成功大學。第三名: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壯年組:第一名:國立政治大學。第二名:明志科技大學。第三名:國立成功大學。第四名:國立中興大學。第五名: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第六名:國立嘉義大學。第七名:國立中山大學。第八名:彰化師範大學。 【個人賽】主管雙打組:第一名:黃智能、陳泰源(國立臺灣海洋大學)。第二名:陳勝吉、王學中(明志科技大學)。第三名:林青輝、柯宜中(元智大學)。第四名:洪國永、劉舜維(明志科技大學)。百齡雙打組:第一名:金榮義、張世沛(中臺科技大學)。第二名:高錦勝、黃宏春(台鋼科技大學)。第三名:吳文吉、陳冠宏(臺北醫學大學)。第四名:王鑫一、許勝勇(東海大學)。第五名:林振榮、開物(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混合雙打組:第一名:孫烜駿、周均珈(國立臺灣大學)。第二名:姜伯璋、黃怡菁(國立成功大學)。第三名:王俊涵、江孟芳(國立成功大學)。第四名:翁泰源、潘靜茹(國立嘉義大學)。第五名:蔡琪揚、胡愛萍(國立臺灣海洋大學)。第六名:林子揚、古羿紜(國立臺灣海洋大學)。第七名:黃致憲、林怡萱(國立成功大學)。第八名:陳長宙、趙子瑩(國立臺灣海洋大學)。長青雙打組:第一名:蕭如淵、楊介仙(彰化師範大學)。第二名:涂國誠、王明洲(國立成功大學)。第三名:林川雄、林一郎(中臺科技大學)。第四名:張振榮、金榮義(中臺科技大學)。第五名:曾厚、林俊茂(臺北醫學大學)。第六名:張明鋒、雷啟聰(東海大學)。
-
一場跨海的教育之旅 西口與蓬萊共同探索厭勝物文化
烈嶼鄉西口國小與苗栗縣南庄鄉蓬萊國小進行一場跨縣市教育交流活動,蓬萊國小師生實地體驗在地學校獨具特色的文化與課程,瞭解地方文化內涵。 苗栗縣南庄鄉蓬萊國小校長林恩惠率領34位師生來金參訪,並與西口國小進行教育交流,受到西口國小校長劉界宏和師生的熱情接待。西口國小三、四年級學生擔任小小導覽員,與蓬萊國小學生組隊進行「風的傳說」學校校訂主題課程,體驗烈嶼文化。 西口國小指出,本次交流活動由兩校學生分組,合組四支小隊,並在兩校教職同仁陪同下以小組合作方式深入烈嶼西方社區,尋找在地特有的民間信仰文化遺跡—「厭勝物」。學生在導師、行政同仁與在地耆老林德明等人的協助下,發現包括屋頂型及聚落型風雞、承載信仰與歷史記憶的百年風獅爺、屋頂守護神瓦將軍等,以及石敢當及照牆等具代表性的傳統文化元素,沿途也參觀西方社區打造風雞村特別設置的雞舍。學生們透過觀察、提問與紀錄,對烈嶼鄉的民俗信仰與歷史風貌有更深刻的了解與連結。 西口國小長期透過校訂課程推動在地文化教育,鼓勵學生走出教室、認識家鄉,這次也透過跨校交流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與表達能力,交流活動讓孩子們陪同蓬萊國小的學生共同實地走訪社區,並與蓬萊國小學生分享彼此的學習經驗,其中許多是賽夏族的學生,是個十分難得的交流體驗。四組小隊透過學校規畫安排的學習路線,完成厭勝物尋寶後,學校特別規劃來到烈嶼知名百年老店「合成餅店」,每位師生自己挑選一包在地傳統的點心作為尋寶任務的完成獎勵,將烈嶼傳統特色點心帶回台灣與家人們分享。 西口國小校長劉界宏指出,烈嶼的文化底蘊豐富,孩子們非常開心能與在地年紀相仿的學生一同學習,蓬萊國小也展現熱情邀約西口的孩子回訪苗栗,將會帶給西口的孩子賽夏族截然不同的特色體驗,期待未來能有更多實質有意義的交流課程,相信透過此次活動,為孩子們創造一段難忘且富教育意義的回憶。 蓬萊國小校長林恩惠指出,本次校際交流不僅深化了雙校之間的情誼,也讓學生們在互動中學習尊重與包容,感受多元文化的美好。未來將持續推動此類交流活動,為學生提供更多拓展視野與培養文化素養的機會。林恩惠期盼兩校學生能藉由校際交流活動,進行多元文化學習,並瞭解地方文化特色,進而增進生活經驗,體驗不同生活方式與文化背景,培養學生彼此關懷與尊重,並擴充知識領域與增廣見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