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新聞
-
原住民族運動會金門代表隊出征 縣府授旗
全國原住民族運動會每兩年舉辦一次,集結來自全國各地的原住民族運動菁英,共同切磋競技與文化交流。今年賽事將於3月21日至24日在高雄市盛大舉行,為期四天。本屆賽會特別規劃了8項原住民族擅長的運動項目及9項傳統運動項目,來自全國各縣市的選手將在這場盛會中同台較勁,展現實力與文化底蘊。 為鼓舞選手士氣並表達全縣上下的支持與期待,金門縣政府昨(18)日下午在縣府前廣場舉行代表隊授旗儀式。儀式由教育處長孫麗琪代表縣長陳福海主持,親自將象徵著榮耀與使命的縣旗授予金門縣台灣原住民協進會理事長林忠義。 處長孫麗琪致詞時特別代表陳縣長感謝所有選手與教練團隊的辛勤訓練與努力,稱讚選手們不僅是金門的驕傲,更是推動原住民族文化及體育發展的重要支柱。她表示:「每屆的參賽選手人數不斷增加,充分反映原住民族文化已在金門扎根,展現了強大的凝聚力與向心力。」孫處長亦勉勵選手們將平日扎實訓練的成果充分發揮,為金門爭取更多佳績與榮耀。 金門縣台灣原住民協進會理事長林忠義則代表隊員表達感謝,特別感激縣政府及教育處給予的大力支持。他承諾,全體隊員將全力以赴,以最佳狀態投入賽事,努力爭取佳績。 林理事長強調,此次賽事除了是一場運動競技,更是展現原住民族文化魅力、推廣金門特色產品的絕佳平台。 縣府表示,近年來持續推動原住民族文化及體育活動,積極培養年輕運動人才,期望透過參與全國性賽事,加強與各縣市原住民族間的交流與合作,並藉由比賽的磨練累積經驗,提升金門運動實力,創造更多未來的體育菁英。 此次為金門縣第三度組隊參加全國原住民族運動會,代表隊將參與田徑、槌球、傳統撒網、傳統負重、傳統射箭、傳統路跑及傳統鋸木等7個項目,共計39位選手、教練與工作人員共同參與。選手們平日積極投入訓練,展現高度的專注力與堅毅精神,在教練團的全面指導下不斷提升技術與體能。隨著授旗儀式圓滿落幕,金門縣代表隊士氣高昂、整裝待發,期望在這次賽會上取得佳績,為金門再添榮耀。
-
建功嶼4/1至6/30封島施工 島外圍仍可參觀
為了提供遊客更安全且優質的觀光環境,金門縣政府即將展開建功嶼及周邊景觀修繕工程。施工期間預定自114年4月1日起至114年6月30日止,為期三個月。期間島上軍事據點將進行封閉整修,遊客仍可於退潮時間步行至建功嶼外圍及鄭成功石雕像周邊參觀(如圖)。縣府提醒遊客及鄉親提前規劃行程,並密切注意官方後續公布的相關施工資訊,以確保參訪順利並保障自身安全。 建功嶼及周邊景觀修繕工程已開始動工,為了提供遊客更優質以及安全的場所,考量施工區域工程項目繁雜及相關施工機具設備使上用容易造成危險,預計於4月1日至6月30日進行封島施作,屆時建功嶼島上軍事據點將進行封閉整修,做必要的安全性阻隔,期間遊客仍可依退潮時間由海上步道步行至建功嶼外圍及鄭成功石雕像周邊參訪,期待建功嶼能夠提供遊客更優質的遊憩體驗。 對於施工期間造成遊客參訪不便,同時也影響鄉親交通便利性,觀光處為此感謝鄉親的體諒、配合與支持,後續施工期間相關資訊將另行公告於「樂遊金門」及「金門觀光逗陣行」FB粉絲專頁。
-
男子妨害岸巡安檢判決過輕 金門地檢提上訴
金門地檢署針對被告王○○強載海巡人員出海之妨害公務案件刑事判決,認原審判決認事用法及量刑尚有未洽,依法提起上訴。金門地檢署指出,如該件僅給予被告較輕刑度之刑罰,顯然無法達到刑法一般預防及特別預防之功能,金門地區海巡執法人員之執法安全及執法尊嚴將無從確保。 金門地檢署在上訴理由中指出,被告王○○於110年起迄今,已有多次未經許可航行至大陸地區而違反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第28條、第80條第1項前段之罪,前、後經該署檢察官為緩起訴處分及聲請簡易判決處刑,其此次竟為逃避、拒絕接受安全檢查之目的,再為該件加重妨害公務犯行,被告之前科素行、此次犯罪動機均無可憫之處。 地檢署說,此次被告犯行係於海巡人員登船安檢之過程中發動引擎,強載海巡人員駛離港區,海巡人員因受外海風浪顛簸之影響,僅能中斷安檢,各自抓住欄杆以策安全,其犯罪手段惡性非輕,且當時為深夜時段,視線不佳,被告之行為致使海巡署艦隊分署需抽調多艘巡防艇前往馳援,除因突發勤務需耗費國家大量人力、油料及艦艇維護所生費用外,海巡人員攔停船隻、強行登檢過程倘稍有不慎而有人員落海,將致使更嚴重之憾事發生。況金門地區海域為臺灣地區之海防前線,緊鄰大陸地區海域,被告駕船逃逸、規避檢查之行為,如航行方向未能掌控妥當,很可能將我國海域執法之公務人員一同載往大陸地區海域,衍生不必要之兩岸爭端並嚴重危害國家安全,足認被告此次犯罪所生之危害甚鉅。地檢署表示,被告王○○於犯罪後未見對被害人表達任何歉意,或嘗試彌補其犯罪所生之損害,犯後態度難謂良好。再者,金門地區涉及走私之業者常以擅自改裝船艙(密艙)之方式規避港口、岸巡安檢人員對其裝載貨物進行檢查,該件被告駕駛之○○號,經當時安檢人員比對該船之執照、船舶佈置圖,發現該船隻之前置物艙無法開啟,而顯有擅自改裝為密艙夾藏貨物之疑慮遂加強檢查,被告竟為了規避、妨害後續檢查而將安檢人員強載出海。如該件僅給予被告較輕刑度之刑罰,顯然無法達到刑法一般預防及特別預防之功能,致使包含被告在內之業者或其他利用密艙走私之非法業者未能有所警惕,甚至起而效尤設置密艙或拒絕、規避檢查,金門地區海巡執法人員之執法安全及執法尊嚴將無從確保。基於上述理由,金門地檢署檢察官認為原審判決過輕,未能細酌上開情節,僅量處被告前開刑度,容有過輕之嫌,實難收警惕之效,難認妥適,爰依法提起上訴。
-
金門兩岸籃球交流促進會組隊出征廣州 勇奪亞軍、季軍
金門縣兩岸籃球交流促進會組隊前往大陸參加「第37屆廣州全國中老年籃球邀請賽」。在激烈的比賽中,本縣隊伍表現出色,取得了顯著的成績,古稀組(70歲)勇奪亞軍,而中年組(55歲)則榮獲季軍榮歸,展現了老將們的堅韌與實力。 「白髮蒼顏、追夢籃球、三步跨銀河、一生攬健康。」這項中老年籃球邀請賽於3月11日至14日在廣州市中心籃球館舉辦,金門縣兩岸籃球交流促進會受邀參加,由金門縣兩岸籃球交流促進會會長洪志合率隊循金廈小三通赴陸前往參賽。 本次比賽男子組分為壯年組(40歲以上)、盛年組(50歲以上)、中年組(55歲以上)、長青組(60歲以上)、松柏組(65歲以上)、古稀組(70歲以上)、壽星組(75歲以上),而本縣二支隊伍分別參與中年組、古稀組的比賽。 本縣此次參與「古稀組」的金門老馬隊成員有洪志合、陳清木、鄭清水、顏恩威、李尚傑、何佳在、李松水、李增輝、葉其藩、石兆瑉、李金財等。 參與中年組金門隊球員有許丕源、徐清芳、陳志堅、張毓達、蔡顯富、蔡奇廉、蔡顯堅、蔡福信、薛德民、周世清等。 古稀組比賽中,球場中每一隊對手都是人高馬大,攻勢勇猛,金門隊員自嘲是「天龍對地虎」,隊員們雖已年過古稀,但依然以堅強的意志和高超的球技奮戰不懈,成功挺進決賽。最終,雖未能奪得冠軍,但他們的拚搏精神和團隊協作,贏得了觀眾的熱烈掌聲與尊重。 同時,中年組的隊伍也不遑多讓,面對來自全國各地強勁的對手,他們在賽場上發揮出色,以穩健的防守與進攻的反擊戰術,最終拿下季軍。 本次賽事不僅展示了老年隊伍的體能與技術,也讓人們看到了年齡並不是限制參與體育活動的障礙。選手們用行動證明了不論年齡,健康與活力永遠不會過時。 值得一提的是參與古稀組的金門老馬球員洪志合、陳清木、鄭清水、顏恩威四位資深球員,大會頒獎表揚肯定他們七十五歲以上對籃球的堅持與積極貢獻。 本次赴陸參賽,多位球員是夫妻同行,也利用比賽空檔遊覽當地黃埔軍校、中山紀念館、大元帥府、陳氏宗祠等景點,尤其是夜遊珠江美景更讓大家印象深刻,球員與眷屬運動兼旅遊,有一趟開心的籃球之旅。 洪志合說,此次赴大陸參與比賽,球員都是自費參加,也感謝金湖鎮公所、金湖鎮代表會各致贈一打零點六金門高粱酒為球隊壯行,讓比賽更為圓滿。 他也提到,金門縣兩岸籃球交流促進會原訂於九月間舉辦兩岸老馬籃球邀請賽,由於與大陸相類似的中老年籃球比賽衝突,將延後或等待適當時間再辦理,也感謝各界的支持與關注。
-
《星期三專欄》柳營園區活化 縣府與業者共創價值
金門觀光再添新亮點!柳營多元極限體驗園區目前已進入試營運階段,集結極限運動、軍事文化、美式餐飲等多元遊憩體驗,吸引親子家庭、年輕旅客及軍事迷前來挑戰。園區經過一年的精心規劃與設施升級,提供低空繩索、森林滑索、高空挑戰等活動,並將於3月底正式開幕,屆時將推出更多遊樂設施及限定優惠,帶動金門觀光新風潮。 金門柳營多元極限體驗園區是金門縣政府首度以標租方式,公開徵求具有創新、多元經營理念的團隊,導入與民間業者合作的經營模式,共同進行場地活化,提升園區的觀光價值與經營效益,為地區經濟注入新活力。過去,柳營園區曾是軍事駐地,如今透過活化再利用,不僅成為極限運動及軍事文化體驗基地,更是縣府推動景點活化成功案例之一,為金門觀光產業開創新的發展模式。 金門縣政府觀光處表示,縣長陳福海上任後,要求縣府團隊全力打造能吸引旅客再遊的美麗金門,與地區觀光業者共創金門旅遊價值。同時,也責請縣府團隊全面檢討可委外經營之場域,透過公開徵求程序,將空間委託給更具商業創意及彈性思維的民間團體來經營,方能促進空間有效利用,並可減少縣府支出、增加縣庫收益,同時帶動地區經濟的活絡。觀光處也說明,柳營園區委外後,立即可見的效益就是縣府經營管理成本的減少,包括人力、修繕、水電、耗材等費用,亦可收取定額土地租金及依業者經營狀況收取權利金。而在委外團隊規劃下,今年春節、情人節等節日的試營運也吸引許多旅客前往參訪,也為返鄉過節的鄉親提供一個新去處。 經營團隊表示,園區歷經一年多的精心規劃,新增多項遊憩設施,包括適合親子共遊的低空繩索場、掃雷尋寶、水彈射擊對戰,以及挑戰極限的高空擊球與森林滑索,更預計於正式開幕時開放最刺激的高空繩索場。透過這些設施,柳營園區不僅吸引親子家庭,也成為年輕族群與極限運動愛好者的新興旅遊景點。 柳營園區的遊憩設施涵蓋親子探索區與極限運動區,適合各年齡層遊客體驗。一、親子體驗:低空繩索場、掃雷尋寶、水彈射擊對戰,透過遊戲學習軍事與冒險精神。二、極限運動:森林滑索(泰山體驗)、高空擊球,訓練體能與膽量,高空繩索場則是園區最具挑戰性的設施,適合極限玩家挑戰自我。三、軍事文化:引入生存遊戲、軍事教育,讓遊客透過模擬戰鬥、歷史導覽,深度了解823砲戰及「單打雙不打」的戰地文化,兼具娛樂與教育意義。 為滿足遊客的美食需求,園區內引進全金門唯一的美式德州烤肉餐廳,以低溫慢烤手法,呈現最道地的美式燒烤風味,並結合金門在地特色,推出金門高粱特調雞尾酒,讓遊客在享受刺激挑戰後,也能沉浸於美食與微醺氛圍中放鬆。此外,業者特別重新規劃停車空間,提供更便利的遊園環境,讓親子家庭、企業團體、學生社團都能輕鬆造訪。 園區將於3月29日正式開幕,屆時不僅所有設施全面開放,還將新增假日市集,提供攤商進駐機會,讓遊客能一邊挑戰極限運動,一邊享受購物與美食。未來更將結合「老兵召集令」、「親子嘉年華」、「花蛤季」等金門經典觀光活動,創造更豐富的旅遊體驗,吸引更多遊客造訪,帶動地方經濟成長。 透過活化柳營園區及其他親子友善的觀光設施,縣府與業者期望吸引更多年輕族群來金門旅遊,進一步提升金門觀光競爭力,並促進觀光產業的長期發展。縣府觀光處指出,未來將持續攜手業者一起努力把好的景點推薦給更多的旅客,更期許能招攬企業團建、學校校外教學旅遊、大陸團體旅遊等團體客群,讓柳營園區成為金門旅遊的熱門景點。 柳營多元極限體驗園區的最新營業資訊與優惠活動,可透過Facebook粉專、Google地圖查詢,未來也將開設LINE社群、Instagram,讓遊客隨時掌握第一手消息。
-
柏村附幼與長者共製菜粿 好食ㄟ菜粿體驗促進世代共融
為促進世代共學、推動文化傳承,金湖鎮料羅灣社區發展協會與柏村國小附設幼兒園日前攜手舉辦「好食ㄟ菜粿」體驗課程,讓幼兒與長者共同學習製作小金門特色菜粿。在王美蓮老師的指導下,孩子們透過DIY體驗,認識家鄉的傳統美食,並透過與長者的互動,深化對在地文化的理解與情感交流,活動現場氣氛溫馨熱鬧,笑聲此起彼落,展現老幼共學的美好畫面。 本次活動為「老幼共學計畫」的一部分,該計畫由金門縣政府社會處推動,並與金湖鎮料羅灣社區發展協會及柏村國小附設幼兒園合作執行,透過一系列學習活動,讓不同世代在交流中建立更緊密的聯繫。計畫涵蓋認識在地文化、製作傳統點心、認知桌遊及體能活動四大核心課程,期望讓幼兒與長者透過互動學習彼此的生活智慧,促進跨世代共融。 菜粿是小金門的傳統特色美食,外皮以糯米粉製成,內餡則包裹蘿蔔絲、蝦米、豆干等食材,經過蒸煮後,口感Q彈且充滿家鄉風味。為了讓孩子們能親身體驗這道傳統點心的製作過程,活動特別安排DIY體驗課程,邀請王美蓮老師擔任指導,帶領孩子們從揉麵糰、包餡到塑形,一步步學習菜粿的製作技巧。 活動當天,長者們首先向孩子們介紹菜粿的歷史與文化意涵,並示範如何將麵糰搓揉至適當的柔軟度,再將餡料均勻包入其中,最後塑形成圓潤的外形,準備蒸煮。孩子們在長者的指導下,興奮地動手操作,儘管起初手法生疏,但在長者的耐心教導下,逐漸掌握技巧,成功製作出一顆顆形狀飽滿的菜粿。 「奶奶,你看我包得怎麼樣?」一名小朋友捧著自己的作品,興奮地向長者展示。長者微笑著點頭,並回憶起自己年輕時在家裡與家人一起製作菜粿的情景,感嘆傳統技藝如今能透過這樣的活動傳承下去,感到十分欣慰。 活動現場不僅是製作菜粿的體驗,更是世代交流的寶貴時刻。長者們在製作過程中,向孩子們分享兒時的回憶,講述早年在農村生活時如何利用當地食材製作點心,也介紹了金門在地食材的特色與價值。這些故事讓孩子們聽得津津有味,進一步理解長輩們的生活智慧,並對傳統文化產生濃厚興趣。 柏村國小老師表示,這類老幼共學活動不僅讓孩子們學習傳統文化,更能培養尊重與關懷長者的態度,讓他們在成長過程中學會珍惜與長輩相處的時光。同時,對長者而言,這樣的活動也能減少孤獨感,促進社會參與,讓他們的生活更加充實與快樂。 料羅灣社區發展協會表示,本次活動的成功舉辦,顯示出老幼共學模式對促進世代互動、傳承文化的重要性,未來將持續推動類似活動,讓更多長者與孩子有機會參與其中,共同打造溫暖且充滿活力的社區氛圍。 縣府社會處也強調,未來將持續支持老幼共學計畫,鼓勵更多學校與社區合作,辦理多元活動,促進不同世代的交流與學習,為金門打造更具包容性與溫度的社會環境。 本次「好食ㄟ菜粿」課程的成功舉辦,不僅讓孩子們學習到金門的傳統美食製作技藝,也讓長者們在與孩子們的互動中感受到陪伴與關懷,實踐了老幼共學計畫的核心價值,為金門的世代融合寫下溫馨篇章。
-
金沙鎮民代表會今日起一連三天召開臨時會
金沙鎮民代表會,將自今(十九)日起一連三天召開第十三屆第十一次臨時會。此次有兩項鎮代表提案,訂於三月二十一日議程中審查,議程另排定下鄉勘察基層建設、審議人民請願案、臨時動議等議程。金沙鎮民代表會表示,鄉親若對於金沙鎮鎮務、建設發展或有需要陳情與協助,可於會議期間向各代表反映或提供給代表會。 金沙鎮民代表會第十三屆第十一次臨時會訂於一一四年三月十九日起至一一四年三月二十一日止召開。會議將由主席周水土主持,副主席張成爵,代表黃奕焮、呂寶玉、蔡寶愛、蔡連進、黃聰成、何開忠等出席,鎮長吳有家將率課室主管列席。 此次會議議程已排定如後: 今(十九)日:代表報到及預備會議,報告議事日程,議案分組或聯席審查。 三月二十日:議程排定,勘察地方建設。 三月二十一日:議程排定,審議鎮公所提案。審議代表提案。審議人民請願案。臨時動議及閉會。 金沙鎮民代表會指出,第十三屆第十一次臨時會議程排定,將自今日起召開,目前計有兩項鎮民代表會提案,訂於三月二十一日審議。而會議期間,民眾若對於鎮務、建設或有陳情案件及須協助之事項,可向各代表反映或提供給代表會。
-
承載浯島人的思親情 烈嶼攜手東坑社區打造花帔文化聚落
黑白相間的格子布—花帔,對金門人而言有著濃得化不開的情感,是新娘陪嫁用品、亦是蘊含祝福的生活好物,承載金門百年回憶。烈嶼鄉公所攜手東坑社區發展協會,共推「金門花帔」工藝聚落振興發展計畫,鄉長洪若珊希望攜手社區透過文化傳承、創新設計、品牌行銷及文化體驗推廣,逐步打造「金門花帔文化聚落」,為烈嶼觀光發展注入新活力。 烈嶼鄉長洪若珊指出,金門的傳統「花帔」是具有百年歷史的手工製品,是一種6尺見方、黑白格紋的棉麻大方巾,主要用途是為嬰幼兒擋風遮陽。除此之外,花帔還常被用作陪嫁品。包袱的四個角上會縫有小紅標,稱為「四角虎」,象徵吉祥如意,代表長輩對孩子平安長大的期望。花帔上的紅棉線繡有卍字,具有驅邪避害的功能,並縫上圓形鉛片,寄寓孩子將來人緣廣進的美好願望。對金門人而言,花帔承載著濃厚的情感與文化意義。它不僅是布料,更是家族愛與祝福的象徵,將金門的傳統與情感延續至今。 烈嶼鄉公所與東坑社區發展協會攜手合作,整合社區資源,共同推動「金門花帔」工藝聚落振興發展計畫,期盼將「金門花帔」打造成為烈嶼的文化觀光新亮點,帶動地方產業發展,促進文化永續傳承。 烈嶼鄉公所與東坑社區發展協會簽署合作意向書,計畫共同推動「金門花帔」工藝聚落振興發展,以承襲八百年的金門傳統嬰幼兒包巾「花帔」為核心工藝文化,對於花帔這項金門常民文化,透過創新設計、品牌行銷,賦予新生命,文化和觀光結合,逐步打造「金門花帔文化聚落」,將花帔這項金門人的童年回憶、是新娘陪嫁用品、亦是蘊含祝福的生活好物,發揚光大。 鄉公所指出,該計畫以烈嶼鄉東坑社區為文化聚落核心,預計將串連雙口、湖井頭、羅厝等聚落,透過「文化傳承+創新設計+觀光體驗」三大核心策略,推動金門花帔工藝技術傳承、創新設計研發、品牌行銷及文化體驗推廣,讓更多人感受到金門文化魅力,蘊含著金門人民的生活情懷與對文化傳承的深厚情感。鄉長洪若珊希望透過社區自主提案,使社區居民對在地生活環境與文化更具認同感及凝聚向心力,並創造更多青年返鄉工作機會,以新世代的視野與思維,為烈嶼注入新活力。 鄉公所指出,黑白相間的格子布,對金門人而言有著濃得化不開的情感。它是傳統的育嬰包巾,名叫「花帔」。坊間傳說花帔是南宋朱熹擔任同安縣主簿期間,看見婦女在街上露面往來,就發布告示婦女出門需擁蔽其面,而遮蔽的布俗稱文公帕。此文公帕,因為是朱文公所傳,能夠避邪與防風,後來逐漸用在嬰幼兒身上,就是現在育嬰所使用的花帔。在嫁娶中,花帔是女方須採辦用品,為新娘的陪嫁之物,供日後養兒育女所需,深具喜氣。另外,加冠、上梁等慶典時節也少不了花帔妝點;演出傀儡戲時,戲台布幕上也會掛有一塊花帔,是金門特有的花帔文化。傳統文化習俗上認為花帔具有驅邪避凶以及保佑嬰孩平安成長作用,於是便沿襲流傳下來,成為閩南地區獨特的風俗。
-
嘉義奧斯卡演藝關懷協會訪金與長輩共享藝文樂趣
嘉義市奧斯卡演藝關懷協會公益團隊組成的志願者群體,於初春二月,前往金門展開為期三天的銀髮服務與戰地風光攬勝之旅,深入關懷當地長輩,並進行文化交流與藝術服務活動。此次活動,依託於愛度假旅遊公司杜傳簡總經理的引薦,成功聯繫金門縣銀髮族協會,並與當地長輩共同分享藝文活動的樂趣。 此次行程的第二天,奧斯卡演藝關懷協會與金門縣銀髮族協會的合作正式啟動。金門縣銀髮族協會理事長王添泉與奧斯卡協會理事長呂佩蓉在金門銀髮族協會的會議室進行了友好的座談交流。雙方分別介紹了各自協會的使命與服務內容,並針對後續活動進行了詳細討論。此次合作的目的是藉由文化與藝術活動,為當地銀髮族長輩提供精神慰藉和生活樂趣。 座談會後,雙方互贈了精心準備的伴手禮,並在合照中留下了這一美好的時刻。隨後,奧斯卡演藝關懷協會的公益團隊立即開始了充滿創意的課程與活動。 在當天的活動中,首先由呂佩蓉理事長帶領團員為長輩們表演了一段開場舞,隨著音樂的節奏,現場氣氛十分熱絡,長輩們也積極投入其中。隨後,奧斯卡協會的老師們開始了肢體伸展課程,幫助媽媽們活動筋骨,提升身體的靈活度。 接下來的歌唱課程,同樣吸引了媽媽們的熱烈參與。老師為大家演唱了幾首動人的歌曲,並詳細講解了每首歌曲的背後故事與情感內涵。媽媽們聽得如痴如醉,當每一首歌結束後,現場掌聲雷動。 課程的高潮部分來到氣球藝術教學。媽媽們學習製作氣球寶劍和頭套,創意十足。每位參與者都認真地動手操作,並在完成後興奮地拿起氣球拍照留念,現場充滿了歡聲笑語。 課程結束後,金門縣銀髮族協會王理事長向奧斯卡協會頒發了感謝狀,表達對此活動的感激,並稱讚奧斯卡協會的教學內容豐富且充滿愛心,讓長輩們不僅學習到了新知識,還收穫了滿滿的歡笑與溫暖。 值得一提的是,呂佩蓉理事長本身也兼任嘉義市觀光導遊協會理事長,因此在金門的行程中,順道拜會了金門縣領團解說員協會理事長陳和海,進行了有意義的文化交流與觀光合作洽談。雙方互贈了當地特色的伴手禮——金門高粱酒與鳳梨酥,並深入探討了嘉義與金門在觀光與旅遊發展上的合作潛力。 呂佩蓉理事長表示,希望兩地未來能進一步加強旅遊互訪,促進兩地的觀光業發展,並讓更多人了解金門與嘉義的美麗景點與獨特文化。 在為期三天的行程中,奧斯卡公益團隊還專程參觀了金門的戰地景點。專業的導遊帶領團員們走訪了金門大橋、沙溪堡和雙口海灘等地,這些地點不僅展示了金門獨特的自然景觀,也承載著豐富的歷史與文化故事。 其中,湖井頭戰史館的參觀令所有團員感慨萬千,館內的展品與講解深刻記錄了無數先輩為保衛家園所作出的巨大努力,讓人對金門的歷史有了更深的理解。 除了歷史文化的饗宴,團員們還品嚐了當地特色的美食。金門的石蚵仔煎與芋頭料理成為了此次行程中的亮點。與東石布袋的蚵仔煎不同,金門的石蚵仔煎口感更為扎實,令人回味無窮。芋頭的多樣化料理也讓團員們大快朵頤,尤其是金門的超大碗芋頭冰,綿密細膩又帶點Q勁,讓人一試成主顧。 此次公益之行,不僅讓長輩們感受到了來自南台灣的溫暖與愛,也讓奧斯卡演藝關懷協會的團員們收穫了更多的善緣和難忘回憶。呂佩蓉理事長在結束語中強調,奧斯卡協會的宗旨不僅是培育演藝人才,更希望透過藝文活動,為偏鄉長輩帶來關懷與鼓勵,讓藝術的力量成為社會關懷的橋樑。 呂佩蓉理事長表示,此次金門之行,我們見證了藝術和關懷的力量如何打動人心,讓長輩們感受到來自我們的溫暖。這不僅是一次簡單的藝術交流,更是一次心與心之間的深刻聯繫。
-
金門拭餅文化講座 即起報名
金門睿友文學館114年度第三場文學講座,訂於3月23日(週日)上午9時30分假睿友文學館舉辦,將邀請地區著名文史學家葉鈞培博士主講〈金門拭餅文化的特色及登錄無形文化資產的可能性分析〉,深入剖析金門拭餅文化的起源、習俗、製作過程,並探討其登錄無形文化資產的潛力和可行性。因場地有限,活動限額25名,即日起開放報名,額滿為止,歡迎對金門文史、飲食文化有興趣的民眾踴躍報名參加,報名電話082-355304,張小姐。 金門睿友文學館長期致力於推廣在地文化,除每年以季為單位舉辦四檔文學作品展(每次展期三個月)。今(114)年度又增加文學講座,元月份由館長陳長慶親自上陣,主講《咱的故鄉 咱的詩》。第二場(二月份)由地區著名文史學家黃振良主講《金門的村史寫作》,深獲各界肯定和好評。第三場講座,將邀請葉鈞培博士主講金門拭餅文化。希望讓更多人了解這項具有濃厚地方特色的傳統美食,進而重視金門的飲食文化資產。葉鈞培博士將從拭餅的歷史、製作技藝、文化內涵到其作為無形文化資產的保存價值等多方面進行探討,為金門飲食文化的研究與發展提供新的視角。 金門睿友文學館指出,此次演講,葉鈞培博士將以其著作《金門拭餅文化》為基礎,深入探討金門拭餅文化的特色,詳細介紹金門拭餅的歷史淵源,以及在不同時節、場合食用拭餅的習俗和意義,並深入剖析拭餅的食材選擇、製作工藝,特別是獨特的拭餅皮製作方法。此外,他將從文化資產保存的角度,分析金門拭餅文化登錄無形文化資產的可能性,為這項傳統美食的傳承與發揚提供寶貴的建議。 葉鈞培博士1955年生於金門後浦,學經歷豐富,曾任教於國中小及金門農工職校,並榮獲super教師獎。他長期致力於金門文史研究,曾擔任金門縣采風文化發展協會理事長,現為該協會及金門縣宗族文化研究協會榮譽理事長、金門魁星研究會監事、廈門市姓氏源流研究會高級顧問、晉江譜牒民俗研究會高級顧問,為深耕金門文史的資深學者。 葉鈞培博士對金門的熱愛,驅使他走遍各地,蒐集影像及文史資料。其研究成果豐碩,出版多本專書,包括《金門姓氏分佈研究》、《金門燈號與堂號》、《金門清代古文書研究---以契約文書為主》、《金門碑銘石刻調查與研究》、《金門傳統建築祈禳圖飾》、《金門拭餅文化》等,與他人合著的書籍也多達數十本,內容涵蓋金門的姓氏、古文書、碑銘、建築、民俗、植物、飲食等各個面向,對金門文史的保存與推廣貢獻卓著。 此次將透過講座,帶領大家了解承載著金門人的歷史記憶與生活情感-金門拭餅文化,並一同探索這道傳統美食的文化價值,思考如何在現代社會中持續發展與傳承,誠摯邀請各界人士一同感受金門飲食文化的深厚底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