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新聞
-
榮光新村周邊市地重劃案 縣府召開地主說明會
金沙鎮榮光新村周邊市地重劃案的推動計畫於3月15日召開地主說明會,會議在金沙鎮榮光新村活動中心舉行。此次座談會吸引了近50位地主參與,並由縣政府、地政局及相關部門代表共同主持,充分展開對重劃計畫的解說與討論。地政局表示,將會繼續加強與地主的溝通,並預計於今年底公告重劃計畫,進一步加速推動重劃工程,提升金沙鎮的土地利用與居住環境。 此次座談會由工務處長張瑞心主持,地政局長魏志成、金沙鎮長吳有家、金沙鎮民代表會代表黃奕焮、縣府城鄉發展處都市計畫科及建築管理科科長及相關單位代表與會,以及近50位地主參加。 主持人張瑞心處長表示,縣府推動該案已有相當時日,各階段有不同的說明會;此次座談會,依公辦市地重劃法定程序召開座談會,希望再次聽取鄉親的意見,給予充分說明,讓案子能順利推動,並期盼在大家的協力下,該案能早日開發完成,帶動金沙鎮的建設發展。 地政局長魏志成表示,縣長陳福海特別關心地區整體建設及發展,責請地政局持續透過市地重劃工具,提升地區土地利用價值,帶動地區繁榮與進步。尤其,縣府財政在陳縣長與縣府團隊努力下,由兩年前的40多億元回穩至目前的70多億元,讓縣府更有能力投資地區建設,為未來發展奠基。因此,地政局秉持陳縣長以民眾福祉為核心、勇於承擔建設家鄉之職責的精神,攜手縣府團隊與金沙鎮公所,以無畏艱難、積極任事的態度,望與鄉親一起攜手推動榮光新村周邊市地重劃計畫,合作建設金沙地區。 座談會中,除簡報說明重劃範圍及總面積、公共設施用地負擔項目及其概略面積、重劃工程項目、重劃經費負擔概算及負擔方式及預計重劃平均負擔比率並聽取與會民眾意見,地主除有表達加速開發者外,並提問有關調整重劃範圍、土地分配作業等問題,已由與會單位代表回應說明,過程平順,縣府將再繼續加強溝通,協調服務鄉親。地政局表示,會後權利人如還有任何問題,亦歡迎電話洽詢(電話:082-326663,分機63264、63270,張小姐、陳小姐),地政局同仁將給予詳細說明。 金沙鎮榮光新村周邊市地重劃案,開發面積約3.19公頃,為提供金沙地區住宅建設土地之供給,爰以市地重劃方式開發榮光新村東、北側新住宅區。開發後將興闢第二之一種住宅區(約1.67公頃)、第六之一種住宅區(約0.42公頃)及公共設施用地(約1.10公頃),提升土地利用價值及居住環境品質,營造新社區發展良好基礎環境。 地政局表示,該重劃案為縣府重大施政建設,縣長陳福海非常重視,並已列為縣府選項列管計畫,以掌握期程,積極推動。該案按市地重劃之作業程序,已完成重劃範圍勘選、確認案內實際作為道路、溝渠等使用之公有土地可抵充面積及召開違章建築協商會議等作業。繼此次座談會後,將於妥處地主意見後,接續陳報重劃計畫書到內政部,預計於今(114)年底公告重劃,並完成地上物查估作業、115年下半年發包施作開發工程、117年中完成開發工程,及點交土地予原地主。
-
環境教育電競大賽 學童用行動實踐環保與防災
為提升學童對環境保護與防災的意識,「慈濟 x PaGamO 環保防災勇士養成計畫—金門縣縣市盃環境教育電競大賽」於昨(16)日在金門縣金湖鎮開瑄國民小學熱烈開幕。來自金門縣19所小學的學生們在這場競賽中展現了他們的環保與防災知識,現場氣氛既緊張又充滿歡樂,學童們在電競賽中不僅挑戰自我,還用行動詮釋環保與防災的理念。 活動的開幕式上,由金湖國小幼兒園帶來精彩的開場表演,為整場活動增添了不少色彩與熱鬧氛圍。隨後,金門縣政府參議陳世保、慈濟基金會副執行長張濟舵、教育處副處長董雲馨、環保局長李廣榮、消防局長呂英華、消防局副局長陳國瑋、金門縣野生動物救援暨保育協會總幹事陳鳳華以及各國小校長等貴賓蒞臨現場,與學校師生、家長一同見證這場融合學習與娛樂的環境教育盛事。 參議陳世保代表縣長陳福海出席並表示,縣府非常重視「扎根零歲教育計畫」,並強調環境教育在學童成長過程中的重要性。他指出,未來將透過各種政策,讓學生從小建立起環保與防災的觀念,並在生活中落實這些知識。此次活動的成功不僅展示了金門縣在環保與防災教育上的創新嘗試,也開創了將電競學習引入學校的新模式。透過遊戲化的方式,學童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學習關於環境保護、災難應對等實用知識,並將這些學到的技能融入日常生活。 慈濟基金會副執行長張濟舵致歡迎詞,感謝所有支持與參與的單位。他表示,慈濟基金會一直致力於推動環保與防災教育,希望透過這樣的活動讓學童不僅學習知識,還能實際將這些理念應用到日常生活中,成為環保防災的實踐者與倡導者。 比賽一開始,學童們便全神貫注地投入到PaGamO數位學習平台上,通過答題競賽進行環保與防災知識的比拚。現場氣氛既熱鬧又盛大,學生們不僅要在規定的時間內答對題目,還要運用所學的環保理念與防災知識來解決問題。每一次得分的時刻,學童們都會發出歡呼聲,這樣的互動學習讓比賽充滿了樂趣與挑戰。 在這場激烈的比賽中,表現突出的學生順利脫穎而出,將代表金門縣參加後續的比賽。金門縣市盃環境教育電競賽的得獎名單如下:第一名古城國小張之琁、第二名金湖國小潘韻晴、第三名金湖國小林翊新、第四名古城國小李語絜、第五名古寧國小吳鎏熠、第六名金湖國小翁瑋辰、第七名金沙國小張羽涵、第八名金鼎國小許辰漢、第九名中正國小張宸睿、第十名柏村國小吳柏新。 慈濟基金會表示,透過遊戲化學習,學童們在輕鬆的環境中吸收豐富的知識,並將這些知識轉化為具體的行動。慈濟基金會與PaGamO幫你優公司共同推動的「環保防災勇士養成計畫」,正是透過這樣的模式,使環境與防災教育突破時間與空間的限制,讓學童在各種環境中持續學習。 縣府強調,透過線上和線下結合的方式,學生們不僅能學到環保與防災知識,還能將這些知識應用於日常生活中,從而建立更強的環保與防災意識。縣府將繼續推動這些計畫,並與慈濟基金會及其他民間團體共同努力,為金門縣的永續發展和社會安全貢獻更多力量。
-
《故事開始的地方:希望閱讀》紀錄片感動觀影民眾
閱讀,是改變人生的起點,也是照亮未來的燈塔。對於身處資源較為匱乏的偏鄉學童而言,一本書不僅是知識的載體,更是一扇通往世界的窗。為了讓更多人看見閱讀與陪伴如何翻轉孩子的生命,金門縣政府教育處攜手天下雜誌教育基金會舉辦紀錄片《故事開始的地方:希望閱讀》放映會,透過銀幕訴說一段段感人至深的教育故事,讓觀眾深刻體會「知識改變命運,閱讀點燃希望」的真諦。 「用閱讀與陪伴翻轉生命」為主題的紀錄片放映會12日於金獅影城展開。此次活動由金門縣政府教育處主辦,天下雜誌教育基金會協辦,現場匯聚眾多金門教師,共同見證偏鄉師生如何透過閱讀與陪伴改變命運的動人故事。映後座談會上,縣府參議陳世保、教育處副處長董雲馨及紀錄片導演羅儀修分別分享了觀影心得與感動時刻。 紀錄片《故事開始的地方:希望閱讀》以細膩而真實的筆觸,記錄台灣偏鄉學校的師生在資源有限、環境艱困的條件下,如何透過閱讀尋找希望、突破現實困境。影片中,教師們不畏艱辛,堅守崗位,憑藉僅有的資源與無限的愛心,陪伴孩子們翻閱每一本書籍;孩子們則在書頁間找到夢想的出口,看見未來的可能。放映過程中,現場不時傳出低語與啜泣聲,許多與會教師深受觸動,表示這部紀錄片不僅展現教育翻轉生命的力量,更讓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重新審視自己肩負的使命。 在映後座談會上,縣府參議陳世保指出:「教育是一項需要長期投入的希望工程,而老師正是為孩子打開知識大門的工程師;閱讀則是這工程的靈魂,這也正呼應縣府目前推動的扎根零歲教育政策。」他進一步強調,台灣偏遠地區因環境與經濟條件的限制,許多孩子長期面臨教育資源不足的困境,而疫情後的社會兩極化更讓這個問題雪上加霜。此次放映會的舉辦,正是希望喚起社會與政府更多關注,促使各界攜手努力,改善偏鄉學童的學習環境,確保每個孩子都能獲得公平的教育機會。 金門縣政府教育處長期關注偏鄉學童的學習發展,並積極推動各項閱讀與學習資源計畫,致力於縮小城鄉教育差距。為提升學生閱讀素養,教育處透過推廣校園圖書館資源、增設閱讀角落、辦理閱讀推廣活動及親子共讀計畫,營造更完善的閱讀環境。此外,縣府更導入數位學習科技,提供電子書與線上閱讀平台,確保偏鄉學童即使在資源較少的環境中,仍能透過多元化的學習方式獲取知識。 教育處副處長董雲馨在座談會上表示:「閱讀不只是學習的工具,更是孩子探索世界的橋樑。金門縣政府一直努力將閱讀文化扎根校園,希望讓每一位學生都能透過書籍開拓視野,提升思考能力,並建立自信心。」她進一步提到,未來教育處將持續與公益團體、企業及學術機構合作,共同推動更多創新的閱讀計畫,確保金門學童能享有與都會地區學生同等的學習機會。 金門這片歷史文化深厚的土地上,一代代教育工作者默默耕耘,以實際行動詮釋「用閱讀改變命運」的信念。當紀錄片中的感人畫面在銀幕上流轉,現場教師們眼眶泛淚,紛紛表示:「只要孩子能夠從閱讀中獲得力量,他們的未來就不會受限於現實,而是充滿無限可能。」
-
環保局召開志工會議 共謀整潔、美麗、友善環境
金門縣環保局昨(16)日上午10時召開「114年金門縣環保志工隊聯繫會議」。 環保局長李廣榮指出,環保局非常重視與各環保志工隊間的夥伴關係,也希望結合環保志工隊的努力,達到環境保護帶頭示範作用,攜手共同為金門的社區營造整潔、美麗與友善的環境努力,為居民帶來更優質的生活環境。 環保志工隊聯繫會議是於環保局大會議室舉行,邀請本縣社區環保志工隊之志工夥伴參與,共同探討環境保護的工作與未來發展。 為重現「整潔」、「美麗」、「友善」的金門,環保局致贈與會志工紫色馬櫻丹綠植盆栽。李廣榮說,期望協同環保志工隊的能量一起合作,針對社區公共開放空間綠美化,協力改善及清查轄內亂丟垃圾、廢棄車輛、社區村落內頹圮髒亂點、公廁改善及管理等現況課題共同討論。希望逐步實現整潔的金門,並透過綠美化讓金門變成一個美麗的島嶼,實現村村有公園、巷巷有彩牆、戶戶有盆栽的美好願景。 會議中說明「114年環保服務類志工隊輔導補助計畫」,環保局與縣內環保志工隊採合作機制辦理核發社區補助計畫,第一年加入之社區提出計畫可補助一萬元,第二年後每年提出之計畫皆補助社區五千元。 環保局指出,環保局招募環保志工隊至今年已邁向第九個年頭,目前全縣已成立之環保志工隊共有34隊,今年度持續辦理環保志工隊招募,竭誠歡迎本縣對環境保護有熱情,且已完成立案登記之社區發展協會、團體加入!自即日起至114年4月30日止,可於上班時間(上午8時至12時,下午1時30分至5時30分)以電話方式報名。報名專線:330458、334588林小姐。
-
醫遊館為嬰幼兒設計親子音樂遊戲
由金門縣政府委託中華青年公共事務倡議協會辦理的金湖托育資源中心——醫遊館,近日結合金門縣衛生局幼兒專責醫師制度,共同舉辦了一場專為0至3歲嬰幼兒及家長設計的Music Together 音樂遊戲親子活動。 此次活動特別邀請專業音樂教師Stella 老師擔任指導,透過音樂遊戲,促進親子互動,幫助嬰幼兒在愉悅氛圍中成長,也讓家長獲得更多育兒啟發。 醫遊館自成立以來,一直致力於整合各界資源,為當地家庭提供更完善的育兒支持與親職教育。本次活動正是這種合作精神的體現,透過金門縣政府的支持,並結合金門縣衛生局幼兒專責醫師制度,讓家長和孩子能夠享受專業級的音樂互動體驗,也強化社區對早期兒童發展的關注。 幼兒專責醫師制度由金門縣衛生局推動,主要目的是提供嬰幼兒健康管理與早期發展篩檢,並協助家長獲取正確的育兒資訊。透過這次合作,將醫療與教育資源結合,以更溫馨且富有創意的方式幫助家庭,打造更全面的育兒支持網絡。 活動當天,醫遊館特別設計了四場互動課程,每場皆由Stella老師帶領,讓家長與孩子透過音樂共同參與遊戲。課程內容包含節奏感培養、身體律動、親子共唱等,讓孩子們在輕快的旋律中學習肢體協調,也增進與父母之間的情感交流。 許多家長表示,透過這樣的活動,他們學習到如何用音樂與孩子互動,不僅能讓孩子更快適應新環境,也能在日常生活中應用這些技巧,提升親子關係的緊密度。 一位參與活動的媽媽分享:「平常在家比較難找到適合的方式與孩子互動,但今天透過音樂遊戲,我發現孩子很享受,也讓我更有信心陪伴他的成長。」 活動現場充滿歡笑與溫馨的氛圍,孩子們隨著音樂節奏拍手、擺動、探索聲音的變化,而家長則與孩子一起擁抱、唱歌,感受到彼此之間的親密連結。透過這種方式,孩子不僅能在遊戲中學習,提升語言發展與社交能力,也讓家長在育兒過程中獲得更多啟發,進一步促進家庭和諧。 此次音樂遊戲親子活動開設四場,每場限額10組親子,共開放40個名額,短時間內即全數額滿,顯示出金門地區家長對於優質親子活動的高度需求。參與家庭表示,醫遊館所提供的課程不僅專業且富有創意,未來希望能有更多類似的活動,讓孩子在家以外的環境中,也能有機會與同齡孩童交流學習。 金湖托育資源中心(醫遊館)主任陳靜儀表示,這次活動的成功舉辦,再次證明了親子共學活動對於社區家庭的重要性,也讓醫遊館對未來的推廣方向更加確定:「我們將持續與金門縣衛生局、幼兒專責醫師制度及各相關單位合作,設計更多適合不同年齡層的親子活動,並結合專業醫療、教育資源,讓金門的家庭能夠獲得更全面的支持。」 對於未來的規劃,醫遊館強調:「我們的目標不僅是提供活動,而是建立一個長期且穩定的家庭支持網絡,讓金門的家長和孩子都能在愛與關懷的環境中成長。我們會持續傾聽家長的需求,規劃更多符合地方特色的活動,攜手各界夥伴,一起為金門的家庭創造更多溫暖的成長機會。」
-
工策會攜手金大 辦淨零碳排規管師考證輔導營
為響應行政院推動「臺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並落實金門縣長陳福海推動地方產業發展與跨域人才培育之願景,金門縣工策會特別與國立金門大學生物科技暨健康產業研究中心及工業工程管理學系合作,規劃推出「淨零碳排應用與管理人才培育研習課程」,積極推動金門朝向「低碳永續島嶼」的目標邁進。 金門縣工策會於3月15日至16日,在金門大學舉辦了為期兩天的「淨零碳規劃管理師(初級)考證輔導研習營」,透過實務與理論兼具的課程,協助學員提升實務技能,培育具綠色競爭力的專業人才,並同時強化金門當地中小企業的永續經營能力。 本次研習營特別邀請顏崇恩講師團隊,針對組織型碳盤查、產品碳足跡,以及歐盟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等重要議題,進行深入且詳盡的解析。顏崇恩講師以淺顯易懂的方式,向現場近百名學員清楚說明淨零轉型的重要性,並強調政府推動此項認證制度對於我國產業轉型的深遠意義。 金門縣工業策進會長期以來致力於推動地方產業的升級轉型,積極結合學術界與產業界的資源,透過多元化的人才培育方案,強化在地企業的競爭力。此次特別與金門大學攜手合作,期望透過淨零碳排專業培訓,協助企業及地方產業逐步轉型,並達到環境永續發展的目標。 全球自1990年代起便逐步重視碳排放議題,並藉由國際減碳承諾及碳交易等機制,推動企業朝向永續經營模式發展。近年來,在ESG浪潮帶動下,各產業紛紛積極尋求淨零轉型策略與低碳技術解決方案,以因應綠色經濟與永續發展的全球趨勢。未來,掌握碳管理技能將成為企業和個人提升競爭力的重要關鍵。為因應市場上對碳管理專業人才的高度需求,經濟部產業發展署已於114年新增「淨零碳規劃管理師(初級)」能力鑑定考試。 金門縣工策會過去已陸續推動多項產業輔導計畫,包括創新創業培訓、科技導入以及行銷輔導等,成效卓著,成功促進在地經濟繁榮。此次進一步推動淨零碳排管理人才的培育,正是希望協助企業及產業能順利接軌全球永續發展趨勢,並增強金門在區域及國際上的競爭優勢。 金門縣工策會總幹事呂瑞泰表示,在全球減碳趨勢與ESG政策的大環境下,各產業均積極透過低碳技術與綠色經濟模式提升產業競爭力。政府推出的「淨零碳規劃管理師」能力鑑定考試,正是協助企業培養更多碳管理人才的重要舉措。此次研習營特別針對非環境科系的學員,設計包含碳足跡盤查、減碳策略規劃、碳權交易機制等核心課程,使各界人士都能掌握相關知識與技能,進一步提升地方產業的競爭力。 呂瑞泰總幹事期勉所有參與課程的學員能順利學習,成功通過考試,未來共同推動金門成為不僅享譽國際的觀光勝地,更是兼具綠色低碳競爭力的永續島嶼。
-
縣府人事處舉辦心情急救包講座
金門縣政府人事處舉辦「114年度員工協助方案——心情急救包:工作日的壓力良方」講座,邀請臨床心理師黃耀庭主講。 本次講座聚焦於壓力來源與調適策略,黃耀庭心理師首先分析了壓力的不同面向,包括內部壓力、外部壓力與角色壓力,並透過實例解析職場壓力的來源,如專案壓力、家庭照顧責任與人際互動挑戰。他指出,壓力並非全然負面,而是可透過「挑戰模式」轉化為動力,幫助個人更具適應能力。 講座中,黃耀庭心理師運用「微行動抗壓法」,介紹了幾項簡單且有效的減壓技巧,如「90秒呼吸調節法」,結合深呼吸與伸展運動來放鬆身心;「正向回憶法」,則透過書寫每日小確幸來提升情緒穩定度。此外,他也帶領與會者練習「正向自我對話」,將負面思維轉化為積極語言,進一步改善工作心態。 在互動討論環節,與會者分享了自身的壓力經驗,並實作如何改變負面想法,現場氣氛熱烈。許多參與者表示,透過講座學到了更具體的紓壓方式,對於提升工作與生活的平衡感受益良多。 金門縣政府人事處長期致力於優化公務人員的工作環境,不僅推動員工協助方案,也透過心理健康講座、壓力管理課程等方式,協助同仁應對職場挑戰。人事處強調,公務體系的高效運作需仰賴員工穩定的心理狀態,因此定期安排專業輔導活動,以提升整體行政效能。 人事處表示,未來將持續引進更多元的心理支持機制,例如個別心理諮詢、團體輔導以及壓力舒緩工作坊等,確保公務人員能在高壓環境下保持最佳工作狀態。這不僅有助於提升員工福祉,也能讓縣府的服務品質更臻完善。 金門縣政府人事處表示,縣府高度重視員工心理健康,未來將持續推動各類員工協助方案,透過專業課程與輔導機制,協助同仁調適壓力、強化心理素質,營造健康友善的職場環境。
-
夏興三角公園路口車禍 警籲減速禮讓
金湖鎮夏興三角公園路口3月15日21時19分左右發生一起車輛碰撞事故。 72歲楊姓男子駕駛灰色自用小客車,沿三角公園旁岔路往漁村方向行駛,與28歲陳姓男子騎乘的普通重型機車發生碰撞。陳男當時沿環島南路四段由漁村往夏興方向行駛,所幸事故未造成任何人員傷亡。 警方獲報後趕抵現場,迅速排除事故並進行交通疏導,經對雙方駕駛實施酒測,初步排除酒後駕車的可能性。目前,肇事責任仍在進一步調查中。 金湖分局提醒民眾,行經交岔路口時應減速慢行,並遵循路權規則,轉彎車應讓直行車先行,左方車輛應讓右方車輛優先通行。此外,駕駛人應於進入路口前做好「減速」、「停」、「讓」的準備,以確保自身及他人安全。如未依規定讓車,將依《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45條,處新臺幣600元以上1,800元以下罰鍰。
-
中正國小管樂團勇奪全國學生音樂比賽優等 為校爭光
全國音樂比賽再度掀起熱潮!近日中正國小管樂團在校長陳為信、組長劉明清、指揮張國威、社團指導老師董昱珊、助教張震宇老師的帶領下,以指定曲《Fanfare and Flourishes》與自選曲《The Light Eternal》參加比賽,並在國小管樂合奏中,榮獲管樂團體B組優等的佳績,展現了卓越的音樂表現與無限潛力。此次的成就不僅是對管樂團學員們的辛勤努力和卓越表現的認可,也充分展現了學校在音樂教育上的深厚基礎和長期累積的成果。 中正國小董昱珊老師表示,管樂團自2004年成立以來,經歷了多年的發展與成長。特別是指揮張國威老師深耕管樂團十多年的時間,在他精心指導下,管樂團從初期的小型團隊逐漸發展成為擁有穩定成員和成熟音樂表現的專業隊伍。此次的比賽能夠順利進行,不僅是樂團成員努力的成果,也得益於學校和社區的全力支持,無論是經費補助還是家長的無私協助,都為此次的賽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比賽過程中,管樂團展現了強大的團隊合作精神。無論是演奏指定曲《Fanfare and Flourishes》這首氣勢磅礡、富有力量感的曲目,還是自選曲《The Light Eternal》這首旋律悠揚、情感豐富的作品,樂團都能夠準確把握每個音符,精確演繹作品的內涵。團員們的默契和專注力也在比賽中發揮得淋漓盡致,充分展現出每位成員對音樂的熱愛與對藝術追求的堅持。 值得一提的是,金門縣政府教育處對樂團的支持,提供了必要的經費補助,讓樂團能夠順利赴台參賽。董老師特別感謝金門縣政府的補助,讓學生們有機會在全國性的大舞台上展現他們的才華。同時,中正國小的行政團隊、後援會會長陳佳峻先生以及隨行家長們的全程支持也是不可或缺的因素。他們不僅協助搬運大型打擊樂器,還在賽事的各個環節中給予小團員們無微不至的幫助。這些支持讓學生們能夠無後顧之憂地專心於比賽,也讓整個團隊在比賽期間充滿信心。 中正國小的管樂團不僅僅是音樂上的一支團隊,它同時也是學校文化的重要一環。學校長期以來,秉持著「音樂教育以素養培養為本」的理念,將音樂教育視為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管樂團作為學校音樂教育的重要實踐平台,不僅讓學生們學會音樂技能,還培養了他們的團隊精神、領導能力以及堅持不懈的毅力。 此次的獲獎,不僅是對中正國小管樂團的認可,也是對中正國小長期音樂教育工作的肯定。學校的音樂教育發展已經從一個小小的起點發展成為一個具有影響力的品牌,學生們透過音樂不僅能提升自己的藝術涵養,更能在團隊合作和堅持不懈的精神上收穫豐富的成果。每一次的演出與比賽,都是學生們通向自我挑戰和成長的一次機會。 指揮張國威老師表示,此次的比賽是一次難忘的經歷,也是一場充滿挑戰的旅程。他表示,樂團的表現不僅是技術上的展示,更是情感的傳遞。從一開始的排練到最終的比賽,他看到了每一位學生的進步和努力,這種成就感讓他感到無比驕傲。張老師也提到,未來將繼續帶領學生們朝更高的目標邁進,挑戰更多的音樂高峰,並且鼓勵學生們永不放棄,堅持自己的音樂夢想。
-
打造屬於自己的科技工藝品 金門農工創新課程揭幕
國立金門農工曾於107年至109年執行國教署「前瞻基礎建設-新興科技教育遠距計畫」,辦理成果卓效,114年又再度獲教育部國教署70萬元整經費補助,此計畫合作之推廣中心為國立臺南第二高級中學,並與推廣中心下之促進學校如國立北門農工、國立台南第一高級中學、永慶高中、台南海事等校形成多方支援鐵三角,校際交流討論跨領域特色課程方向。 金門農工創新課程已於2月19日揭幕,在一系列活動中,首先邀請台灣綠時尚創意設計柯素惠執行長於日前蒞金協助辦理「創意木作無線充電檯燈實務研習」,農工45位師生齊聚一堂,親手體驗從木作、電焊到智慧充電的完整製作過程,成功打造出屬於自己的科技工藝品。 在創意木作無線充電檯燈實務研習中,師生們了解不同木料及質感,挑選後使用砂紙打磨,使檯燈基座表面更加光滑平整,而後用基礎電焊技術將LED燈座與電路進行焊接,確保電力穩定輸出,過程中學員需細心地將電線穿過燈座與基座內部,並確認無線充電模組的佈線是否順暢,最後將所有零件組合固定,讓檯燈點亮及無線充電功能正常運作,過程中學生們不僅學習到製作工藝,也體會到實作樂趣與挑戰。 來自參與的資訊科二年級陳人甄同學分享:「本次實作非常好玩也確實辛苦!在製作檯燈過程收穫了許多實作經驗和知識,也體會到每一件物品與家具,都是經過匠人的巧手,才能送到我們的手上。」此外,學生們在打磨檯燈基底時,還發生許多趣事,例如有同學自嘲是「打工人」,過程充滿歡樂與挑戰。 金門農工長期致力於推動智慧科技教育與跨領域學習,並透過實作導向的課程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校方表示,未來將進一步強化「學科知識與實作技能並重」的教學模式,除了持續深化機器人應用、智慧農業、智慧機械等核心課程,也將結合數位設計、文化創意等領域,提升學生在不同產業的應用能力。此次無線充電檯燈的研習即是一個成功的示範,透過跨領域的融合,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真正理解科技如何改變生活,進而激發對創新應用的興趣與探索精神。 金門農工除積極與國內各大專院校、高中職學校合作外,也持續與產業界接軌,打造完整的產學合作機制。未來,學校將拓展更多跨領域的科技實作課程,並邀請業界專家進駐校園,共同設計符合產業趨勢的課程內容,以培養符合未來市場需求的專業人才。校方強調,智慧科技教育不僅是學校發展的重點方向,更是未來產業競爭力的關鍵,期許透過多元學習機制與產學合作模式,為學生開創更寬廣的發展空間,提升未來職場的競爭力。 農工吳志衍校長表示:「本計畫期盼透過學校特色課程,落實學生對『智慧機械、智慧農業、智慧控制、創意文化』等物聯網技術的認識,跨域串聯專業教師團隊(資訊科、電子科、電機科、園藝科)進行國中小校手作數位學堂推廣課程。未來也將前往柏村國小、金湖國小、上岐國小及金沙國中,進行機器人相關實務研習,持續將新興科技教育推廣至不同學習階段,讓更多學生受益」。本年度研習不僅可讓學生們收穫滿滿,更為新興科技教育的實踐與推廣奠定基礎,盼達到多元學習機制增進新興科技之認知與遠距教學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