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新聞
-
本縣4桌球選手入選參加十五歲國手全國選拔
為選拔優秀十五歲青少年桌球選手代表金門參加即將舉行的「十五歲青少年國手全國選拔賽」,金門體育會桌球運動委員會於日前在金門體育館桌球室辦理選拔賽。吸引來自金門島內各個學校和桌球訓練班的選手熱情參賽,現場氣氛熱烈,滿場洋溢著年輕選手們的活力與鬥志,展現了桌球運動在金門的蓬勃發展。 桌球委員會說明,選拔賽參賽資格十分嚴格,目的在確保選手的實力和競爭的公平性。因此報名者需滿足在報名前設籍金門或學籍於金門滿一年(含)以上,並分為男生與女生兩個組別,皆為十五歲組(限九十九年一月一日(含)以後出生者)。 選拔賽的賽制遵循中華民國桌球協會最新的競技規則採取二輪單淘汰賽制,以保證比賽的激烈程度,且每組比賽皆採取五局三勝制,選手需在高壓環境下展現出最佳的球技和心理素質。 在經過數小時的激烈對抗和精彩表現之後,最終入選的選手名單為: 男生組方面:正取一,蔡承越(金鼎國小)、正取二,林定浤(烈嶼國中)、備取一,洪士翔(烈嶼國中)。 女生組方面:正取一,李函庭(金寧中小學)、正取二,翁偲綺(金寧中小學)、備取一,洪芷彤(金鼎國小)、備取二,李昀錚(金鼎國小)。 金門體育會桌球運動委員會主委陳文傑對於參與選拔的選手們表示高度讚賞,他說,多位選手在比賽中展現出高超的技術、卓越的策略以及良好的協調能力,體現金門在桌球領域的潛力和成就。他強調未來將持續投入資源,以加強青少年選手的技術培訓,也會引入更多專業教練、訓練裝置,盼全面提升金門桌球實力。 陳文傑還說,選拔賽不僅在選拔運動員,更希望營造出對桌球運動的關注與支援。他歡迎更多的家長和社群加入投入桌球運動,發掘和培養更多的桌球人才,讓金門桌球運動在全國的舞臺上嶄露頭角,持續為選手創造更多的比賽機會。
-
金大學生攜古城學童認識淨零碳
國立金門大學「科普志工社」舉辦「金門縣全民科學週暨共建淨零碳海島科普推廣計畫」,於日前來到古城國小,帶領孩子們認識「淨零碳海島」的永續發展目標 。 近年來,全球對於碳排放與氣候變遷的關注持續升溫,淨零碳排已成為各地共同努力的目標。金門作為海島地區,尤其需要關注生態平衡與永續發展。活動希望透過一系列寓教於樂的課程與實踐,引導學生了解淨零碳排的概念,提升他們對環境保護的意識,並鼓勵他們為家鄉的永續發展盡一份心力。 營隊中,講師們向學生們生動講解了「淨零碳」的概念,從生活實例幫助他們理解碳排放對環境的影響。隨後,學生們在指導下製作了太陽能驅動的環保風扇,透過動手實踐加深對綠色能源的認識。最後的環節以自製的桌遊,將環保理念融入生活,透過遊戲進一步思考如何在日常中落實環保行動。 透過這次活動,學生們都熱情地參與,從太陽能風扇測試時的研究精神,到玩桌遊時的熱烈討論,不僅激發了他們對科學的興趣,也在合作中培養了創新思維與團隊精神。期待這次的活動能使孩子們在未來願意嘗試更多探索與學習的機會,將所學實踐,共建美好綠色家園。
-
吃頭聯誼 共話宗務 傳承家風 冬至祭掃 陽翟陳氏緬先人
社團法人金門縣金沙鎮陽翟陳氏宗親會於冬至舉行祭祖、掃墓儀式,族人也於宗祠「吃頭」餐敘,共話宗族事務,聯絡宗族情誼。 陽翟陳氏宗親會於當日早上10時於五恆陳氏家廟舉行簡單隆重祭祖儀式,首先由裔孫祥麟及篤敢分別擔任敬拜文昌帝君及福德正神之主祭官,另由理事長篤龍主祭,最後緬懷祖德並開啟祖龕門,向列祖列宗祭拜。祭品包括三牲、福果、菜碗及湯圓等,香煙繚繞間,子孫們全體行跪拜禮,誠心祈求風調雨順、家族安康。 與其他地方不同處,陽翟陳氏宗親會輪值5位頭家還要到「山柄山」(今美人山)之中,墓祭六世祖大燦公(公元1073-1132),世襲北宋承事郎官職,掌管金門鹽務。祖考妣合葬於山柄山,坐酉向卯,號「美女梳妝」。另側室顏氏及柳氏祖妣墓也於冬至一併掃墓,族人敬備三牲酒禮、菜碗、福果、糕餅及金帛禮炮,先拜后土再掃墓祭祖,感謝祖先福蔭後代昌盛。 當日晚上6時於家廟內席開13桌,凡浯陽男女宗親及陳家媳婦、女兒均可一同「呷頭」餐敘,共話宗族事務,增進宗親情誼。充分顯露出「慎終追遠」、飲水思源的不忘本傳統習俗。許多宗親長輩也特別帶著男丁一起到宗祠參與祭祖活動,讓子孫了解祭祖儀式過程,也藉此向子孫說明家族繁衍的來龍去脈,以代代相傳。隨後,鞭炮聲響徹雲霄,增添祈福氣氛,為冬至祭祖劃下圓滿句點。
-
名城台慶火爆來襲 33台電視、iPhone手機等大獎嗨翻全場
名城有線電視昨日慶祝33周年慶,於該公司2樓攝影棚舉辦盛大的「OK大放送」實況抽獎活動,現場抽出1,633份豐富的獎品回饋鄉親;今年的抽獎活動獎品種類繁多,包括具有創新卓越的iPhone 16Pro 256G沙漠金、33台電視、生活家電、精美伴手禮等;今年OK大放送實況抽獎從當日上午九時起至下午三時在名城有線電視攝影棚內實況轉播,為讓更多鄉親一起參與,除了電視轉播也同步於社群媒體直播等方式,全面覆蓋活動,確保每一位觀眾都能同步即時參與並感受到周年慶的熱烈氛圍。 今年前來抽獎來賓包括有立委陳玉珍、副縣長李文良、議會秘書長王垣坤、金防部政戰副主任譚逸羣、金城鎮長李誠智、金湖鎮長陳文顧、金沙鎮長吳有家、金寧鄉長楊忠俊、金城鎮民代表會主席郭永隆、金寧鄉民代表會主席黃文欣、金湖鎮民代表會主席蔡乃靖、金酒經理李淑珍等近百位貴賓共襄盛舉,這不僅是一場精彩的抽獎活動,更是一個分享驚喜與快樂的時刻。 立委陳玉珍特地蒞臨活動現場表示,名城33歲30而立不易,公司在董事長許雪芳帶領的名城團隊努力下,關懷地方大小事,每年參加活動抽獎人數攀升、獎項破千,中獎機率高。 縣府副縣長李文良祝賀名城33歲乘3等於99,祝福名城長長久久,名城不僅扮演地方的第四權外,董事長許雪芳致力於社會公益,讓名城充分發揮社教功能對地區有很大幫助。 金門縣議會秘書長王垣坤為名城帶來三個祝福,第一個祝福為名城生日快樂,第二個祝福為名城事業興隆,第三個祝福為鄉親身體健康闔家美滿。 名城台慶重頭戲即為抽獎活動,如同年度百貨公司周年慶般熱鬧非凡,今年獎品可說是誠意滿滿、精心挑選!更是眾多好康「抽好抽滿」,以多元豐富的獎項和長達六小時的實況轉播,打造一場充滿驚喜與歡樂的視聽盛宴,獎品種類琳瑯滿目,從高科技產品到生活必需品應有盡有,讓人目不暇給。重磅獎項包括新款的iPhone 16Pro 256G沙漠金的智慧手機、33台電視讓家庭娛樂更加精彩、更有旅行愛好者夢寐以求的海空票券,為生活增添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此外,金門特色產品與美食更是亮點,涵蓋了經典的金門貢糖、香醇高粱酒、地道的酸白菜、暖心鍋物,以及令人回味無窮的蜜餞與精選在地特產。而對於家中廚房控來說,實用煎炸鍋、烤箱、電子鍋、料理鍋等吸睛小廚電。同時,還有健康養生的黑蒜頭、舒緩疲勞的一條根、藝術價值滿分的精美陶瓷品以及腳踏車等時尚休閒用品,不僅如此,頻道商還特別推出限量珍藏品,為收藏愛好者獻上一場驚喜,讓今年參與周年慶活動鄉親皆大歡喜。 此次台慶特別安排了長達六個小時的實況轉播,讓所有鄉親能感受到現場的歡呼與喜悅。不論透過電視、名城YT頻道、Line@,還有金門GO平台,參與者都能即時得知獲獎消息,享受與現場同步的緊張與興奮。該場年度盛會不僅是一場抽獎活動,更是一個凝聚金門鄉親的歡樂時刻。無論您是期待好禮還是純粹想感受節慶氛圍,名城台慶都能讓您滿載而歸,讓這份喜悅從金門傳遍每個角落! 名城董事長許雪芳表示:感謝鄉親對名城周年慶活動的深情厚意,抽獎活動不僅是送出獎品,更是一份心意,感謝鄉親在生活中的每一個日子裡,與我們一同度過每個值得珍藏的瞬間。名城始終以服務鄉親為宗旨,在這特別的時刻,我們衷心感謝來自台灣與金門各界機關、行號及業者的熱情支持,讓活動充滿了溫暖與愛的力量;名城始終堅信,愛是一種無形的力量,它可以不斷傳遞,這份愛已經在這33年來在鄉親的心中蔓延開來,今年送出1,633個彩品,都是滿滿的祝福,感謝有您,一起讓這份愛延續、傳遞,讓我們攜手共創更多美好的回憶,名城將繼續以這份愛為動力,為每一位鄉親帶來更多的幸福與歡樂。 名城有線電視今年周年慶抽獎活動共送出1,633份精美獎品,讓鄉親們在聖誕節前夕,提前感受到溫馨的祝福,名城有線電視指出,凡參加「名城有線電視113年OK有獎徵答」活動之中獎者視為同意接受本活動規範,並同意將個人「完整姓名」、「村莊」於電視轉播及名城綜合台、名城Line官方帳號、金門Go資訊網與金門日報公告,以利獲知中獎訊息。中獎人必須於114年1月5日前攜帶國民身分證正本或戶口名簿正本(經核對無誤後當場發還)及印章至名城有線電視領取(金寧鄉榜林258號);代領者必須攜帶個人及中獎人國民身分證或戶口名簿正本、印章;因配合扣繳憑單申報作業,請中獎人務必於期限內完成領獎,逾時未領獎者將取消受領資格。本抽獎活動獎項屬機會中獎,依中華民國稅法規定,獎品金額逾$1,000元以上者,依規定辦理扣(免)繳申報。若獎項價值總額超過NTD$20,010元,將代扣10%稅額(非中華民國境內居住之個人依法扣繳20%之稅金)。法規如有更新或變動者,依修正後之規定辦理。如因中獎人所登載之基本資料未詳實,致無法核對身分者,不得領獎。得獎洽詢專線:373839、312345(代表號)。
-
金門基督教會舉行感恩音樂會慶建堂百週年
財團法人金門基督教會為慶祝聖誕暨建堂百週年,除了12月21日晚間在金門縣文化局演藝廳舉辦感恩音樂會,並於昨(22)日上午在中正國小舉辦建堂百週年感恩禮拜活動,臺金教友透過頌讚、禱告、祝禱等活動,一同敬拜神和領受大喜的福音。 包括行政院金馬聯合服務中心執行長吳增允、金門縣副縣長李文良、民政處副處長陳國興、金城鎮長李誠智、中華福音協進會秘書長夏昊霝,以及山外基督教會、烈嶼基督教會、幸福之家、金門宣教中心、南投神奇教會、台灣葡萄樹關懷協會合唱團等,共襄慶祝和求主賜福。 12月21日晚間於金門縣文化局演藝廳舉辦的感恩音樂會中,行政院金馬聯合服務中心執行長吳增允、金門縣政府參議呂清福、金門縣文化局副局長陳榮昌、文化園區管理所所長盧根陣、胡璉文教基金會董事長陳龍安,以及許多教友和民眾共同到場聆賞。 音樂會節目推出由南投埔里神奇教會的布農感恩讚美祭、許瑞芬獨唱、安琪莉莎合唱團合唱、金門基督教聯合詩班合唱、葡萄樹樂團詩歌演唱、小提琴獨奏等,以及李坤南牧師祝福。 金門基督教會表示,為慶祝聖誕暨建堂百週年,明(24)日晚上在金城城區並有報佳音活動;25日下午二時至三時三十分則在金門監獄舉辦聖誕聚會。 根據金門基督教會陳世聰執事,編寫金門基督教會宣教90週年特刊之金門基督教會簡史,創立沿革為:金門中華基督教會(金門基督教會之前名)創始於主後1900年(即清光緒二十五年、民國前十一年),其時黃和成、施和力、鄭鵬程及邵德貞君奉命閩南中華基督教會之遣派來金,遂購地建堂於金城鎮北門里中興路八十二-八十六號以為聚會之所,黃和成並為該會首任牧師,他們艱苦奮鬥,更有神的同在,其中經歷林寶德、林溫人、林文曲、楊懷德、張選材等牧師牧會,聖工多有興旺。 1922年歐陽侯牧師接任,是為該會按立之首任牧師,因弟兄姊妹漸多,舊堂不敷使用,遂發動興建新殿之舉,登高一呼,眾聖徒齊響應,乃於1924年(民國十三年)大興土木而完工。歐陽侯牧師於1929年一月受石碼堂會之聘離職,後又經楊懷德、亦和安、保夏禮等牧師。1934年(民國二十三年)六月黃衛民按立為該會牧師,並興建了牧師樓。 民國二十六年盧溝橋事變,中日戰爭爆發,黃牧師因此離金返梓,未幾,金門亦繼之淪陷,教堂被霸佔,聚會亦告停止。然奇妙之上帝卻遣派台灣莊丁昌牧師來金主持聖工,後悉教堂被侵佔,心痛如刀割,立邀王慶雲君同往廈門日本興亞院交涉,收回教堂,恢復聚會。1940年莊牧師在此,重整旗鼓;1941年賴炳烔牧師接受日本東亞傳道會差派來金,同心興旺福音。 1949(民國三十八年)七月十三日,蘇華鐸牧師由廈門閩南基督教宣道會主席賀兆奎差派來金佈道,其時恰逢國共內戰,交通斷絕,薪水無濟,真是倍感艱辛。然蘇牧師憑其對神完全的信心,以地瓜花生為食度日,刻苦自勵,跋山涉水,殷勤撒種,使金門基督教會走向自養之路。此外,因戰亂致產業契約不全,亦經蘇牧師多方奔波周旋,於民國四十三年重新獲得土地權狀。 1955年(民國四十四年),神感動浸信會第一屆畢業之神學生譚約瑟弟兄來金同工,聖工獲得大大的推展,並獨自開闢瓊林新福音堂。譚牧師離職後,許含英、莊愛華姊妹、莊天誥、莊天顧兩弟兄,邵忠仕夫婦等先後配搭事奉。 1972年(民國六十一年)金門基督教會按立汪王屏牧師為副牧師兼長老,與蘇牧師同工,並負責山外基督教會的聖工。民國六十二元月蘇老牧師安息主懷,汪王屏牧師於同年二月十四日舉行就職典禮,為金門基督教會主任牧師,汪牧師服務至八十九年退休,並由莊天顧牧師接任。莊天顧牧師於八十九年結合金門與台灣資源,整修禮拜堂,舉行百週年慶。莊天顧牧師在服務滿兩年後,赴加拿大宣教。後聘山外基督教會李坤南傳道前來牧會,並於2003年6月14日按立為本堂第二十任牧師。
-
寒冬傳遞溫暖 沃皮斯潮流捐贈球鞋給城中學子
寒冬來臨之際,社會各界紛紛展開行動,為有需要的人們送上溫暖。知名潮流品牌「沃皮斯」創辦人盧松民,12月12日偕同金城國中家長會會長陳學宏前往金城國中,捐贈十六雙鞋子給需要幫助的學生。這次善舉不僅展現企業回饋社會的責任感,也為學校師生帶來一股溫暖的關懷力量。 盧松民表示,創辦「沃皮斯」以來,他始終秉持「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的經營理念,深信企業的成長離不開社會的支持。因此,當他得知部分學校學生因家庭經濟壓力而面臨換新鞋的困難時,便決定採取行動,將品牌的資源轉化為實質幫助,讓孩子們在寒冷的冬季及過年之際,也能擁有一雙舒適保暖的鞋子。 「這些孩子是未來的希望,我們應該一起守護他們的成長。」盧松民說道。他特別分享了自己創業初期的經歷,提到一路走來,曾受到許多貴人的提攜與協助,如今他也希望透過這樣的善舉,將這份愛與正能量傳遞給更多需要幫助的人。 金城國中校長謝志偉表示,對沃皮斯潮流品牌的慷慨捐贈表達由衷的感謝。這次的捐贈對我們學校來說,不僅提供了實際的幫助,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們感受到來自社會的關懷與支持,這對孩子們而言是一份珍貴的精神鼓勵。這次捐贈球鞋的活動,充分體現了社會企業與學校之間攜手合作的美好畫面,這場寒冬送暖的善舉,無疑為金城國中的學生們點亮了一盞希望的燈,讓他們在成長的道路上,感受到社會的支持與愛心,也鼓勵他們勇敢迎接未來的挑戰。 金城國中家長會會長陳學宏也代表受惠家長們,向盧松民及「沃皮斯」表達感謝。他表示,這次活動不僅對學生們帶來實際的幫助,更讓家長們感到安心與溫暖。「每位孩子的笑容都是對這份愛最好的回應」,他希望未來能有更多企業與社會人士關注教育資源的分配,攜手打造更溫暖的學習環境。
-
后湖傳統孤歌仔活動 推動金門傳統歌謠與閩南語學習
113年金門社區營造點徵選補助計畫,后湖社區發展協會申請「傳統孤歌仔」活動,經金門縣文化局核准後開展,從七月初至十一月底順利完成該活動。后湖社區發展協會成立歌謠班來傳唱孤歌保留地方母語,呈現傳統金門的日常文化,並將在地別具特色的閩南文化加以發揚與傳承。 近三年來,前兩任后湖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許金滄推展「唸傳統歌謠」,許丕龍先辦海醮后湖村「山海的唸謠」,再打造村內的「七牆八謠」,走讀介紹,現場帶動唸謠,均有不錯的成績。新任理事長許寬則推動計畫案「傳統孤歌仔」班,再為社區唸謠增能量,形塑后湖特色。 此次計畫由后湖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召集居民討論,除成立后湖歌謠隊,並聘請許生土老師來主持收集相關資料,加以排版印刷成冊,同時教唱金門的傳統孤歌謠。此外,教唱過程的上課紀錄也將在事後剪輯成微電影放在網路平台上,宣傳后湖歌謠隊的成果。 本於「生於斯,長於斯,愛鄉土,願付出」的理念,此次活動由許丕肯先生協助計畫訂定,許生土老師編輯資料並擔任教學,志工數人作庶務支援,組成工作團隊,重實踐,不空談,開設「傳統孤歌仔」班,安排晚上時段,在社區活動中心完成六次教學。 后湖社區發展協會說明,二十多人的唸謠班,教材有〈火金星〉、〈挨矣挨〉、〈掩咯雞〉、〈赤查某〉〈俺姑真直想〉、〈一隻狗仔膨獅〉等,共三十首,每節90分鐘五首為學習量,教材由簡而難,寓教以樂,氣氛融洽。教學中,認知者有不同層次,熟稔者興致勃勃,力求表現;半生不熟者,隨機做補強;全然生疏時,逐字逐句教起。 負責教唱的許生土老師擁有多年教學經驗,重視內容的詮釋,引用不同的唸法,變化自如,時快時慢,揚聲起勢,韻起韻落,優美的旋律,學習能欣賞。範唸、跟唸、齊唸、輪唸,拿捏得宜,搭配肢體動作,順勢作提示,活潑的教習,師生打成一片,鄉音喚記憶,穿插說往事,繼而達成教學目標。 至於《本地話后湖謠》一書學員在握,內容有四句仔篇32首,可當作自我學習;鄉土謠篇44首,從中感受家鄉人事景物;孤歌仔篇34首,是傳統歌唸謠,為該活動教學的內容。許生土老師解釋,該書結構有意設計三種層次,前為基礎自學、中可感受后湖的依山依海生活、後續傳統歌謠的學習,依脈絡導引到獨立學習。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傳統孤歌仔」活動,社區居民老中少匯集一堂,追求自我成長。學員年齡最高者許丕通九十多歲,學習不落人後,令人欽佩!還有不少跟隨家長的小孩能順口唸出,努力發揮潛力。此外,上課過程委由謝東亮先生專業攝錄成音,剪接成微電影,記錄大家共同的努力,也呈現學員們的能力。 「樂分享原腔,為歌謠整理,實教以擴散,代傳代延續。唸謠在今昔,聲韻可增趣,共鳴真給力,到學習園地。」許生土老師表示,唸歌謠自娛娛人,提升了生活品質,創造活力讀后湖,俚語說「本地話,本地講」,全程閩南語對話,讓人感受到語言的優雅和音樂性。
-
真善美聯誼會健行活動 以行動支持環保與永續發展
救國團金門縣真善美聯誼會結合健康健行與環保意識,於昨(二十二)日辦理健行活動。吸引了眾多真善美聯誼會的姐妹參與,展現了金門地區婦女公益社團的熱情與凝聚力。 金門真善美聯誼會為主要由金門地區女性組成的公益性社團,長期以來致力於推動社會公益、促進社會和諧。昨太武山健行活動特別結合ESG(環境、社會、治理)永續行動理念,利用健行途中自發性地進行淨山,清理沿途垃圾,以實際行動支持環境保護。 健行不僅是為了健康,也是為了愛地球!會長李月黎表示,希望透過活動來傳遞愛護環境的重要性,同時號召更多人投入永續行動。未來真善美聯誼會也會繼續舉辦更多結合公益與環保的活動,為金門地區的永續發展貢獻力量,讓真善美的精神持續發光發熱。
-
開枝散葉:金門的移動之民12/25登場
由金門縣文化局主辦、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執行的「開枝散葉:金門的移動之民」文化平權推廣活動,將於113年12月25日(週三)上午九時起在金門歷史民俗博物館1樓往B1展示區舉行。本次活動將結合金門歷史民俗博物館十四週年慶系列活動,並響應館方「尋根溯源、開枝散葉」之宗旨,執行團隊特別規劃出以「開枝散葉:金門的移動之民」為主題之文化平權推廣活動。 金門縣文化局為落實博物館推展文化平權的目標,促進多元族群的互動與理解,特別委託執行團隊將館方典藏的兩只珍貴番客箱,設計為「行動博物館」。其中一只番客箱以「新加坡:海外移民的集中城市」為子題,箱內所展示的物件,除了回顧19世紀以來金門人南渡新加坡的歷史背景,並同時將視野投射關注新加坡金門社群當今的發展情況。另一只番客箱則以「臺灣本島:冷戰時期的遷徙故事」為展示子題,深入介紹1949年後因應國際冷戰局勢轉變,金門人遷徙來臺的代表物件與影像。 本次活動歡迎不同年齡層的民眾踴躍報名。活動完全免費,並提供3小時公務人員終身學習時數認證,報名請掃描QRCode(如圖)。
-
陳福海期許將慎終追遠精神內化於日常生活
冬至祭祖是金門地區年度的重要傳統盛事。每逢冬至,各姓宗親都會齊聚宗祠,虔誠祭拜列祖列宗,以慎終追遠、弘揚祖德,感念祖先的庇佑。金門縣長陳福海昨(21)日上午偕同身為金門陳家女婿的副縣長李文良,陸續前往各地陳氏宗祠參加冬至祭祖活動,遵循古禮,依序完成上香、獻果、獻饌、獻花與獻金帛等儀式,祈求祖先保佑裔孫平安。祭祀場面既莊嚴隆重又溫馨熱鬧。 陳福海縣長表示,冬至祭祖不僅是金門地區宗親團結的重要象徵,更展現了慎終追遠、飲水思源的傳統價值。他強調,宗祠作為家族的核心,不僅承載著祖先的智慧與庇佑,更是連結宗族情誼的重要場域。通過冬至祭祖活動,後代子孫能深入了解家族的淵源與傳承,激發對祖先的敬意與感恩之心。希望全縣民眾珍視這份文化傳統,將慎終追遠的精神內化於日常生活,進一步促進家族與社會的和諧發展。 冬至對金門民間而言是重要的傳統節日。各地宗祠於當日舉行祭祖典禮,族人齊聚一堂,在古禮中虔誠祭拜,彰顯宗親飲水思源、崇祖敬宗的美德。祭祖活動結束後,族人還舉行「吃頭」餐敘,共話宗族事務,增進宗親情誼。同時,感謝祖先與上天庇佑過去一年風調雨順、家宅平安,並祈求來年平安順遂。活動中,許多宗親長輩也特別向後代講述家族的傳承歷史,以期延續慎終追遠的優良傳統。 活動過程中,宗親們依照「論輩不論歲」的傳統,親切問候寒暄。整場祭祖典禮伴隨悠揚的絲竹樂聲,由地方耆老主祭,依序敬拜文昌帝君、福德正神,最後緬懷祖德並開啟祖龕門,向列祖列宗祭拜。祭品包括三牲、五牲及素果等,香煙繚繞間,子孫們全體行跪拜禮,誠心祈求風調雨順、家族安康。隨後,鞭炮聲響徹雲霄,增添祈福氣氛,為冬至祭祖劃下圓滿句點,也象徵農曆新春序幕的揭開。 祭祖活動結束後,宗祠內舉行盛大的「吃頭」聚餐,成為宗親聯誼的重要場合。據地方耆老介紹,「吃頭」不僅是對祖先的敬意,更寓意「做頭」的象徵性意義。「做頭」的輪值方式包含新丁頭(男子年滿16歲)、新婚頭(男子新婚)、以及老大頭(家中有子成婚)。餐敘間,平時散居各地的族人相聚一堂,共飲同歡,暢談宗族事務、地方發展及國家大事,展現出宗親團結的和諧氣氛,情感溫馨融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