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新聞
-
樂齡大學長者快閃金城鎮公所
昨日是聖誕節,金大樂齡大學的年長學生們,穿著學士服,用歡樂舞蹈,快閃金城鎮公所,以快樂的載歌載舞歡慶節日,也讓大家感受到樂齡長輩們,活到老學到老的活力。 金門大學受教育部委託,自一一○學年度起開辦「樂齡大學」課程,提供五十五歲以上的長者,不限學歷,只要行動自如、識字,都可以報名金門大學開辦的樂齡大學就讀,一圓自己的讀書夢想。 昨日上午十時,樂齡大學的年長學生們,集結到金城鎮公所前廣場,一群人開心大跳電影「修女也瘋狂」主題曲「I Will Follow Him」,大夥扭腰擺臀,展現出絲毫不遜於年輕人的活力。 金城鎮長李誠智亦到場祝賀,他表示,樂齡大學的學生們有不少也是積極的參與公所樂齡中心開辦的各項活動,在逐漸步入高齡化社會的當下,他十分鼓勵年長者勇於學習,積極社交,讓自己常保年輕的心態,才能有健康的身體。
-
泉州高甲戲蒞金獻藝 今明兩晚精彩登場
泉州高甲戲傳承中心來金演出,為金門縣長就職二週年暨金門歷史民俗博物館十四週年慶增添文化色彩。此次特別策劃「尋根溯源、開枝散葉」系列活動,於昨(25)日圓滿完成學術研討會交流,並呈現高甲戲經典劇目《圍頭新娘》及《管甫送》,吸引戲迷熱情參與,氣氛熱烈。 接下來的兩晚,精彩活動不間斷!今(26)日及明(27)日晚上7時,將於金門縣文化局演藝廳公益演出兩齣經典劇目——《圍頭新娘》與《大鬧花府》。透過戲劇的生動表演與精湛技藝,展現高甲戲的傳統魅力,邀請民眾一同感受閩南戲曲的藝術之美。演出免費入場,機會難得,千萬不要錯過! 演出時間為12月26日(四)晚上7時、12月27日(五)晚上7時。演出地點:金門縣文化局演藝廳。歡迎攜家帶眷前往欣賞,共度文化之夜。
-
明末清初遷居金門 上后垵林氏宗親尋根到南安
尋尋覓覓多年,金寧鄉上后垵林氏宗親終於找到其明末清初開基祖林宜藻從泉州移遷來金門的源頭祖地,並於本月23日組團渡海赴泉州南安市官橋鎮圍山(現稱黃山村)尋親晉匾並赴比干廟祭拜其太始祖比干,當地林氏族親張燈結綵熱烈擁抱歡迎,兩岸林氏同源同宗、土親人親,一見如故血脈相融,畫面感人。 尋親團由上后垵林氏宗親會理事長林振查帶隊,成員有宗親會理、監事:林永壽、林福星、林天德、林炳東、林賜福、林自志、林練雄、林少斌、林松杉、林則陽、林文武暨眷屬許明麗、張寶英、呂瓊麗、柯玉鳳等一行十七人,代表上后垵林氏的三、四、五房裔孫(長、二房因移居他處已無可考)赴南安進行尋親之旅。 林振查表示,該宗的開基祖「宜藻公」來上后垵開基立族繁衍已歷三百四十餘年,目前已傳至第十三代「高」字輩。 該村林氏族譜記載清康熙「戊午之秋,海氛攻城,祖里煽動,已未之歲,里役繁重,家產傾蕩,都中民人幾於斷煙失火,移居浯島」金門。另從祖譜記載清嘉慶甲子年間尚有與祖地原鄉聯繫的記載。屈指一數,金門上后垵林氏從福建南安移居金門迄今已有三百四十幾年的歷史,但是由於兵燹戰亂等歷史因素關山阻隔,與原鄉祖地大約已有二百多年沒有連繫。38年國軍退守金門,兩岸隔絕,更是斷了尋親路。兩岸小三通後,林振查曾多次透過各種管道,想要找尋上后垵林氏宗祠祖龕上堂匾所提「碧鶴流芳」的「碧鶴」及族譜所載開基祖林宜藻祖居地「南安三十五都鶴岫」、「厝仔口」,遺憾的是都無所獲。 今年10月,上后垵社區委請地方文史工作者陳永富計畫明年編寫《后垵村史》,陳永富受林振查之託商請老友泉州金門同胞聯誼會副會長張亞輪啟動兩岸尋親任務,專程赴晉江永和鎮(林氏錦馬派開基所在地馬坪(古稱馬平)閩南比干廟,拜會主編《九牧二房錦馬大宗譜》的林氏耆老林樹鑨先生,經林樹鑨熱心指導翻查數宗族譜,初步追索到金門上后垵林氏一脈,應係源自晉江錦馬「源公」支派「安七公(由晉江潘徑、白浦遷南安圍山(現名黃山)」的第四代孫「鳴九公」的長子「宜藻公(入閩三十九世;錦馬二十一世)」,約在於明、清之際,移居金門「後垵上保鄉(即現在的上后垵村)」。並由陳永富轉知其堂親圍山林氏三落支派將於十二月廾四日舉辨「圍山林氏三落祖厝重建落成暨祔祧慶典」的訊息予上后垵宗親會。 本月23日一早,上后垵林氏宗親慶賀團一行17人,滿心期待的搭小三通渡海去參加黃山村「圍山林氏三落祖厝」重建落成慶典並尋親。甫抵廈門五通碼頭,即受到泉州南安巿官橋鎮黃山村委會主任(副書記)林雨淺及前廈門市工商管理局局長林國賢(黃山村人)、黃山林氏宗親會理事林金堆等人熱烈歡迎,並引領搭乘巴士赴官橋鎮黃山村。 巴士抵黃山村口,當地族親出動鼓樂儀隊前導歡迎,鞭炮樂聲中眾族親夾道熱烈迎接,上后垵尋親團扛著「棣萼同譽」賀匾沿路遊行,掩不住內心激動喜悅。在黃山村族親簇擁下,林振查率慶賀團依循古禮在「圍山林氏三落祖厝」獻匾致賀,祖厝的各支脈族親都熱烈與遠自金門尋親的上后垵宗親答禮問候。 尋親團隨後在黃山村林氏宗親會會長林順利、理事林金堆引領下轉赴村郊的比干廟祭拜林氏太始祖比干,林振查特別準備祝文跪祭。隨後和上后垵林氏宗親會前理事長林永壽與專程從晉江馬坪、東石潘徑、圍山(黃山)攜帶各宗本家幾百年前古本大族譜的宗親,在比干公神尊前與上后垵林氏古祖譜逐代逐輩核對譜系,確認上后垵林氏開基祖「宜藻公」係林氏入閩始祖「林祿公」所傳第三十四世「安七公」(圍山宗共同祖先)裔孫三十八世「鳴九公」之長子。並確認先祖係由南安官橋鎮圍山(今黃山)鶴岫移居到金門。隨後由林順利會長代表致贈乙套「世界林氏開基大族譜」供上后垵林氏宗祠典藏。 黃山村林氏宗親會會長林順利、村委會主任林雨淺還持別安排尋親團至宜藻公的始居地「鶴岫」、「厝仔口」尋根。到了厝仔口,林振查等族親環視出現在族譜中的「鶴岫」的山形地勢,在一片荒蕪蒼涼農地中,足以體會先祖耕讀之不易;這趟祖居源地尋根走訪,解開了上后垵林氏宗祠內「碧鶴流芳」及祖瑩墓碑上「碧鶴」的源頭之謎,也始知「鶴岫」就是閩南語的「鶴巢」之意。 24日,尋親團參與盛大熱鬧的「圍山中當林氏三落祖厝」重建落成暨祔祧(晉主)慶典,中午參與來自福建各地的林氏宗親聯誼餐會後互道珍重再見。回程的黃山村往官橋鎮公路因拓寬工程一路黃土沙塵飛揚,但林振查與團員內心仍澎湃不已。「總算找到祖先家了」,彼此相約於祭祖大典見面,更期許各支派能擇期帶領各房子孫互相到各祧脈分居地訪親交流,並也期待能再回圍山(黃山村)更深入訪探祖先三百多年在祖居地生活的點點滴滴,也進一步了解幽處山區,曾被朱熹讚譽為「呈現八卦乾象,人傑地靈、英才輩出」的黃山村落(宋時稱碧山)。
-
壽記粥糜--百年金門戰地無米粥
◎壽記粥糜 一日三餐之計在於晨 健康就是要從早打底 感謝這些懂得的粥迷 每每冬至都不忘捧場 食補藥補不如日常補 一碗暖心暖胃の粥糜
-
「金門日報 ╳ 在地特色商家」徵稿
為協同地區商家共同行銷推廣商品特色,即日起至114年3月31日止,金門日報提供本版面欄位,歡迎有興趣的商家提供與金門日報攜手雙贏的行銷圖文,並投稿至kmdn003@gmail.com,報社擇優刊登,並視情況修改。 郵件主旨欄請註明:「在地特色商家投稿」。 備註: 1.本投稿以版面折抵稿費,故不提供任何酬金。 2.行銷圖文需有金門日報元素。 3.投稿內容以圖為主,文字部分精簡,約50字即可。
-
推動永續旅遊有成 20家業者獲頒永續金綠宿標章 陳福海:服務創新結合環保實踐 積極爭取計畫推動觀光發展
金門縣政府於昨日舉辦「113年金門縣永續旅宿標章輔導暨推廣計畫」成果發佈會,展現過去一年推動永續旅遊的努力與成就。 「113年金門縣永續旅宿輔導暨推廣計畫」成果發佈會昨日上午舉行,縣長陳福海在頒發「永續金綠宿標章」給獲認證業者時,也指示觀光處主動積極朝旅宿分級管理思考,縣府願意協助旅宿業者和提供資源協助,來打造優質旅宿環境,讓金門比台灣更有競爭力。 這場成果發表會,昨日上午十一時起在縣府新聞發布室舉行,由縣長陳福海主持,觀光處長許績鑫、副處長董雲馨,以及獲標章認證旅宿業者到場參加。發佈會並邀請金門縣露營觀光發展協會理事長及金門縣旅館商業同業公會總幹事等人,共同見證這一重要時刻。 陳福海縣長親自頒發「永續金綠宿標章」及感謝狀予今年脫穎而出的20家優秀業者,表彰其在永續經營上的卓越表現。陳縣長在致詞中表示,金門以豐富的自然與人文資源著稱,是國內外旅客的首選旅遊目的地。在全球倡導永續旅遊的浪潮下,金門有責任保護這片美麗的土地,同時推動觀光產業的永續發展。透過「113年金門縣永續旅宿標章輔導暨推廣計畫」,看到令人振奮的成果,也證明金門的旅宿業者能夠在服務創新與環保實踐上取得亮眼的成績。 截至113年12月為止,金門共有491家合法民宿,其中已有130家業者榮獲「永續金綠宿標章」。去(112)年有110家業者首次取得標章,今(113)年再添20家優秀業者脫穎而出,成為推動永續旅宿的典範。今年獲頒標章的20家業者包括:浯島輕旅、浯江大飯店、裕園洋樓民宿、歡樂滿屋、慢漫民宿-古典館、慢漫民宿-夢想館、古韻民宿、Q居微生活城中館、永樂古厝民宿、金門好朋友、湖前58、言‧午‧木‧子、花藝雅築民宿、成功民宿、南山85號民宿、小憩人輕旅、悠哉悠、五星佶民宿、山海民宿、煦樂軒古厝民宿。 陳福海縣長進一步指出,縣府積極爭取交通部觀光署第六期離島綜合建設計畫經費,透過經費的挹注,每年持續定期輔導合法旅宿業者,並聚焦於「打造友善旅宿」。以專業指導和資源支持,協助業者提升服務標準,實踐永續經營理念,讓旅客在金門能享受到更友善且高品質的住宿服務。 在發佈會上,縣府特別感謝並表彰榮獲標章的業者,肯定其在推動永續旅遊方面的努力與貢獻。陳福海縣長表示,這些標章不僅是對業者努力的肯定,更象徵金門對永續發展的承諾。未來,縣府將持續與業者攜手合作,共同打造金門為永續旅遊的典範,實現自然與人文和諧共生的願景。 縣長陳福海表示,金門合法民宿共有491家,特別感謝旅宿業者對金門觀光產業的貢獻與努力付出。由於金門市場小,旅宿業經營相對辛苦。陳縣長表示,自己二十六歲就立志要當縣長,一路走來三十五年從政等歷練,秉持禮運大同篇揭櫫的,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理念,像建構從零到六歲優質教育環境,請各局處整合資源一起來推動,以至賴清德總統在八二三砲戰勝利66週年追思祭悼典禮、古寧頭戰役75週年紀念日追思祭典,兩次來金主持,他都有跟這位當年立委老同事賴清德總統,提出諸多建言和論述金門感動故事,期執政黨善用兩岸融合試驗場域,讓小三通和兩岸融合發展。 他指出,自己在民國八十三年當議員時,就對金門觀光發展多所關注,從政就以禮運大同篇理念,期許將鄉親長輩當成自己父母來好好照顧,減輕年輕人負擔,並從零到六歲的幼幼班、公共托育幫忙養,建構更優質下一代努力。 陳福海表示,早期在民國八十七年當鎮長時,就以政府為人民而設,要站在民眾角度思考,親自接待需要服務的鄉親。他指出,觀光處應主動積極,站在民宿業角度,由縣府提供資源和協助,市場低迷或不景氣,也可考慮推出觀光消費券。唯有政府帶頭協助產業、重視品牌建構,並在廈門一天有二十萬旅遊人口,金門梳理好觀光脈絡,或許可以成立觀光發展基金,更帶動金門觀光發展。 會中,與會旅宿業者也提出向林務所申請花樹植栽、養工所路燈申請、金門是放大版鼓浪嶼、陸客騎電動車上大橋、雙載亂象的規範、宣導改善等建議。縣長陳福海也逐一答覆說明,強調打造優質旅宿是我們的目標,金門在大家一起努力,讓旅客願意再回來觀光,金門未來一定比台灣更有競爭力。 金門縣政府觀光處也呼籲更多旅宿業者加入永續經營的行列,共同推動金門的永續旅遊發展,讓金門的自然美景與文化底蘊永續傳承,為地方注入更多活力與創新。
-
小三通船班不足 金門公協會聯署請求增班
金門縣政府昨(24)日再邀集地方相關產業公協會召開「提升大陸旅客赴金遊接待品質」討論會議,與地區旅遊相關公協會共同探討當前旅遊接待面臨的困境與改善方向。會中針對接待陸客之品質、安全要求,希望共同維護旅遊品質與避免削價競爭,同時針對接待陸客所面臨之問題與建議,藉由產官合作,共同營造友善之旅遊環境。 隨著兩岸交流逐步恢復,金門小三通航線成為連結金廈的重要交通樞紐。然而,交通部航港局近日公布114年1月航班規劃,金廈航班維持往返20班,引發地方旅遊業者不滿。昨(24)日討論會議中臨時動議,各公協會代表表示,剛發布之現行小三通船班數量再次無法滿足日益增長的旅客需求,對地方經濟發展尚無幫助,將發起聯署請求調增航班,以促進地方經濟發展。 縣府觀光處表示,統計金廈航線平均載客率達70.79%,週末更高達85.84%,節假日期間,水頭港場站班班客滿,常有大批旅客因無票可購而滯留或行程受阻,旅遊體驗大受影響,需求仍遠超出供應,導致旅客排隊等候、爭搶臨時加班船與售票爭議不斷;面對年底大型節慶與農曆春節將至,各界建議應超前部署,增加船班數以舒緩供需壓力,並提升旅客來金旅遊的意願與滿意度。 尤其是週休假日,旅客搭乘率高達九成以上,顯見疫情後小三通復航效益顯著,旅遊人潮回溫為金門觀光產業注入新動能,與會代表強調,現有20班次對地方發展幫助有限,建議將金廈航線班次增至28班,以更符合實際需求。 縣府觀光處表示,尊重各公協會意見,並將再次向中央建言爭取增班,縣府強調,金門小三通不僅是地方觀光的重要支柱,更是兩岸交流的重要紐帶,期盼中央單位能考量地方實際需求,增班航次以提升旅遊接待品質,達成兩岸健康有序發展目標。
-
議會定期會 審委會分組審查縣府及議員提案
王秀玉主持第一審查委員會會議 金門縣議會第八屆第四次定期會第一審查委員會會議於昨日召開,由召集人王秀玉擔任主席主持,副召集人吳佩雯,委員洪允典、石永城、周子傑、蔡水游、洪鴻斌出席,兼幹事鄭碧綺與會,分別審查縣府提案計一案、議員提案計兩案。 第一審查委員會會議於昨日上午十時三十分起,在議會第一審查委員會會議室舉行,列席單位及人員有社會處長黃雅芬、副處長王茲繐、大同之家主任許一傑,以及社會處各科科長、大同之家各組組長、主計處李怡潔等人與會,討論事項為審查縣府提案計一案、議員提案兩案,審查意見為: (一)審查縣府提案計一案: 案號1(審議金門縣114年度總預算案暨附屬單位預算及綜計表)。 1、社會處單位預算:照案通過。 2、社會處附屬單位〈大同之家部分〉:照案通過。 3、非營業部分公益彩券盈餘分配基金:照案通過。 4、非營業部分身心障礙者就業基金:照案通過。 (二)審查議員提案:案號4,審查意見:照案通過。 (三)審查議員提案:案號5,審查意見:照案通過。 陳泱瑚主持第二審查委員會會議 記者許峻魁/議會報導 金門縣議會第八屆第四次定期會第二審查委員會會議於昨日舉行,由召集人陳泱瑚擔任主席主持,副召集人蔡其雍,委員李養生、張雲量、陳錦偉、唐麗輝出席,兼幹事張丁曄與會,審查縣府提案計一案。 第二審查委員會會議於昨天上午十時許起,在議會綜合大樓三樓第二審查室召開,列席單位及人員有稅務局局長許鴻志、科長張玉青、董勇威、李慈榮等人列席,討論事項為縣府提案計一案。 審查縣府提案第16案(審議「金門縣房屋稅徵收率自治條例」修正案),計一案。審查意見:照案通過。 洪成發主持第三審查委員會會議 記者許峻魁/議會報導 金門縣議會第八屆第四次定期會第三審查委員會昨天召開,由召集人洪成發擔任主席主持,副召集人王國代,委員許大鴻出席,兼幹事洪方鈞與會,審查縣府提案計一案、人民請願案計一案。 第三審查委員會會議於昨日上午十時三十分許起,在議會綜合大樓三樓第三審查室舉行,列席單位及人員有工務處處長李銘培、自來水廠廠長楊沁杭及相關人員出席,討論事項為審查縣府提案、人民請願案各一案,審查意見為: (一)審查縣府提案計一案,案號6(審議內政部國土管理署補助辦理「金門縣自來水廠申請污泥再利用補助計畫」,經費計新台幣724萬4,000元整(中央補助款630萬3,000元、縣配合款94萬1,000元),同意先行墊付案)。審查意見:照案通過。 (二)審查人民請願案計一案,案號1(陳請同意金沙鎮汶沙測段322、375地號等2筆私有地與金湖鎮北五劃段621及金沙鎮中蘭劃測段685-4、805、838地號等4筆縣有地專案交換),審查意見:送大會研議。 許玉昭主持第四審查委員會會議 記者許峻魁/議會報導 金門縣議會第八屆第四次定期會第四審查委員會昨日舉行,由召集人許玉昭擔任主席主持,副召集人董森堡,委員歐陽儀雄出席,兼幹事林淑媛與會,審查縣府提案計兩案。 議會第四審查委員會會議於昨天上午十時起,在議會第四審查委員會會議室召開,列席單位及人員有警察局局長陳錦文、消防局局長呂英華及相關人員等出席,討論事項為審查縣府提案計兩案。 昨日進行審查的縣府提案,分別為縣府提案第14、15案,審查意見為:照案通過。
-
平安夜參與「幸福金湖耶誕闖關」雙語暨友善校園活動 陳福海期許為幼兒打造優質具競爭力學習環境
耶誕節前夕,金湖國小在24日平安夜當天舉辦「幸福金湖耶誕闖關」雙語暨友善校園活動,縣長陳福海偕同教育處長孫麗琪、金湖鎮長陳文顧、鎮代表會主席蔡乃靖、新市里里長吳孟霖及山外里里長陳晚開共同參與,共同感受濃厚的節慶氛圍。同時,縣長陳福海也關心「金湖幼兒園新建工程」的進度,強調新建園區將以孩童需求為核心,並融入前瞻設計理念,期許為金門的幼兒打造優質、友善且具競爭力的學習環境。 昨日陳福海縣長一踏入校園,即受到幼兒園小朋友熱情的歡迎,小朋友們整齊列隊唱著聖誕歌曲迎接來賓。陳縣長親切與孩子們互動,蹲下身傾聽他們的話語,並一起揮手比出愛心手勢,孩子們的純真笑容與縣長的親和力讓現場氣氛格外溫馨,陳縣長也親自發送聖誕禮物給每位孩子,看著孩子們收到禮物時滿臉的喜悅,現場笑聲不斷,充滿溫馨的節日氣息。 金湖國小校長陳佩玉同時也向陳縣長報告「金湖幼兒園新建工程」最新進度,目前已召開第二次設計配置修正會議,與副縣長李文良針對園區整體出入動線配置、地形高程調整,以及活動空間內部規劃等細節進行深入討論。在各方共同研議下,整體校園規劃更臻完善。陳福海縣長特別強調,新園區的規劃將以孩子需求為優先考量,更要具備前瞻性思維。他重申,縣府對於教育經費的投入絕不手軟,務必要為金門的幼兒打造一個優質且具競爭力的學習環境。 陳縣長表示,縣府將持續投入更多教育經費,與各界攜手努力,致力打造金湖幼兒園的新校舍,期望未來能成為全國最具特色的幼兒園典範。他進一步指出,優質的學習環境不僅是硬體設施的完善,更需要營造孩子們快樂學習的氛圍,讓每位孩子在健康、安全且充滿創意的空間中成長。他指出,教育是塑造未來的基礎,也是投資地方永續發展的重要關鍵,並強調,教育政策的推動必須兼顧長遠規劃與實際執行,縣府會不遺餘力地為金門下一代鋪設更美好的成長道路。 金湖國小校長陳佩玉表示,學校秉持「以孩子為本」的理念,致力打造友善且多元的學習環境,讓孩子們不僅能在學術上獲得成長,更能在藝術、語言與人際互動上全面發展。她指出,這次的雙語暨友善校園活動,正是希望藉由創新的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並促進校內師生與社區的緊密連結。同時,校方將全力配合幼兒園新建計畫的推動,確保未來校園設施能滿足孩子們的學習需求,成為地方教育發展的亮點。 縣長陳福海期許此次的新建幼兒園不僅能夠具備現代化的設計和完善的設施,更要融入人性化的考量,打造成一個友善、溫馨的育兒環境。他強調,幼兒園應當是孩子們探索世界、啟蒙智慧的起點,因此每一處設計都應充分考慮到孩童的需求與發展,從遊戲場地的多樣性到教室的採光與通風,每一個細節都關乎孩子們的健康成長。 同時,陳縣長希望這座幼兒園能夠成為家長和孩子們心中的理想校園,不僅讓孩子感受到快樂的學習氛圍,也讓家長能夠放心將孩子交給學校。他進一步指出,幼兒園的建設是縣府對教育長期投入的一部分,未來也將持續推動更多有利於幼兒和學生的教育建設,確保每一個孩子都能在安全、美麗且充滿歡樂的環境中快樂學習與成長,為金門縣打造更加光明的教育未來。
-
縣長就職二周年施政成果─宜居篇 推動公辦都更、土地整體開發 落實居住正義
金門縣長陳福海上任即將滿二周年,金門縣政府公布縣長就職二周年施政成果報告,包括教育、觀光文化、宜居、社福醫療、簡政便民等不同政策面向,向金門鄉親們報告,讓民眾了解縣府的施政成果。 營造友善環境 打造宜居家園 建設是推動縣務發展的關鍵,也是提升居民生活品質的重要途徑,透過完善的基礎建設,促進經濟發展、提升交通便利性,強化公共安全與環境保護,為後代子孫創造更優質的生活環境,打造一個宜居示範島嶼。 落實居住正義,滿足鄉親居住需求 為照顧本縣青年族群,112年推動青年自建住宅政策,陸續完成土地規劃、訂定「金門縣青年住宅自建土地讓售作業要點」、預告調查、公告收件及選地順序公開抽籤等作業,未來金湖湖后劃段(后壟聚落外圍)、金沙鎮沙溪一劃段(陽翟聚落外圍)及烈嶼鄉東園劃段(習山湖)三個區域將會讓售土地給青年朋友自建住宅,配合公部門公共設施投入興建,將形成宜居的新興住宅社區,滿足青年成家安居的需求,還能就近照顧原生家庭的社會面及情感面。 內政部國土署住宅及都市更新中心於本縣推動社會住宅首案「金湖安居」,目前已於建築執照送審階段,預計116年完工,提供約232戶社會住宅,滿足更多返鄉青年及離島就業的需求。 整潔金門,永續島嶼 營造「整潔金門,友善金門」,由「自掃門前雪」環境清潔,達到「整潔金門」作為施政軸心,鼓勵社區發動居民投入環境維護工作,凝聚社區向心力,113年1月至10月共計輔導99個社區。此外,整合縣府相關單位進行轄內髒亂現況盤點清查,113年1月至10月已處理垃圾髒亂點112處、空地髒亂51處、廢棄車輛219處、雜物任意堆置74處、節點綠美化9處及其他髒亂樣態17處,共計處理482處,提升整體環境品質,創造美好之生活環境。 持續建構及修繕優質公廁7處14座,總計經費1,019萬餘元,善加利用周邊閒置空間,創造出友善城鄉的旅遊環境,提供民眾更舒適、友善的如廁體驗。 推動「村村有公園、戶戶有盆栽」計畫,113年起規劃何厝、后沙嚨口等7處社區休憩綠地、4處髒亂點及伯玉路瓊林圓環等4處重要節點進行環境綠美化。辦理社區盆栽管護研習,為34個社區提供590盆綠美化盆栽,並配合植樹月舉辦8場贈苗活動,透過捐發票贈苗活動,累計贈送8,500盆苗木。為金門每個角落增添綠意,共建生機盎然的家園。 推動畜牧糞尿資源化利用,爭取環境部補助購置沼液沼渣施灌機具,透過厭氧發酵後沼液沼渣作為農地肥分使用及符合放流水標準放流水作為澆灌之水資源利用,減少3,636公噸畜牧廢水排入河川,畜牧廢水回歸農地,降低化肥使用、提高農作品質,減少對河川污染,一兼多顧。 推動農地重劃,改善農耕環境 西山農地重劃案(58公頃):為改善農業生產環境,保障農民耕作權益,金寧鄉公所於113年11月8日上網招標發包,全案計畫預計於116年3月重劃完成,將改善臨路、排水及灌溉條件,並整理地形、方整農地坵形,便利農業耕作及擴大農場經營規模,促進農業發展。 楊厝農地重劃案(17公頃):重劃區位處烈嶼鄉青岐村落周邊,楊厝測段地主人數及面積已達半數同意,獲內政部同意納入113年度農地重劃先期規劃地區,已辦理現況測量、生態勘察及期初規劃審查,並向楊厝農地重劃區協進會及全體地主召開說明會。 推動土地整體開發,帶動地方繁榮 金城鎮第三期區段徵收案(20.13公頃):為紓解金城地區現況都市飽和之開發壓力及保存舊市區文化資產,於113年4月30日開工,預計115年底竣工。開發後將興闢住宅區(約9.30公頃)、商業區(約1.64公頃)及公共設施用地(約9.19公頃),提供居住及商業等都市發展使用。 安岐閩專一期區段徵收案(17.81公頃):為因應本縣整體都市成長需求,及落實都市計畫規劃,促進建構閩南建築風貌示範區,提升土地利用價值,營造新社區發展良好基礎環境,區段徵收計畫經內政部核准後,已於113年11月14日公告區段徵收,受理地主申請發給抵價地,以取得用地供工程開發使用。 金門大橋烈嶼端區段徵收(10.52公頃):結合金門大橋建設計畫,擴大建橋綜合效益,於金門大橋橋頭及其周邊地區開發新社區,帶動地方產業繁榮,採「全區開放配地、地主自選土地點交梯次」之創新作法,已完成土地點交及權狀領取作業,配合原區內興建大橋所需預拌混凝土廠區域整地工程完工期程,預計113年12月點交最後一批土地予原地主,期本區土地早日建築利用,帶動地方繁榮。 改善優化停車空間,解決地區停車壅堵 縣府以民眾需求為導向,推動智慧化停車解決方案,靈活調整現有資源,提升改善民眾停車體驗: 解決鄉親停車需求,配合金城鎮第三期區段徵收工程,闢設社六、住3-1-1臨時停車場,提供約500個停車位,緩解城區的停車壓力,為居民和旅客提供更多停車環境的選擇。 水頭港區公有停車場、金門高中路外停車場及金湖林森路、新市里籃球場舊市場旁、台灣銀行前等3處路邊停車均於113年1月1日啟動收費機制,並導入超商、行動支付等多元繳費管道,提高停車位的周轉率。並自9月1日起調整金湖、金城路邊停車費率,推廣使用者付費觀念。 完善地區交通網絡 提供安全行車環境 在全島道路交通路網方面,為提供民眾舒適行車環境,縣府113年已完成主要道路改善工程,包括慈湖路一段、二段及光前路等道路暨人行環境改善工程、民族路(稅務局至西海路三段)道路整建工程、環島南路三段(尚義至成功海灘)道路路平工程、金寧鄉頂林路道路暨人行環境改善工程等路段。另「環島北路三段(瓊林圓環至瓊徑路口)道路拓寬工程」、「環島南路二段路平工程」、「金城鎮金山路(歐厝路口至珠山路口)道路改善工程」、「金城鎮金賢路道路鋪面改善工程」、「金沙鎮陽沙路(山后至碧山)道路改善工程」、「上林及上庫至青岐道路改善工程」等許多案件都正進行施作中,並積極爭取中央預算「生活圈道路交通系統建設計畫」規劃辦理「金門縣2-29號計畫道路新闢工程」、「環島西路二段(金大路口至東坑路口)道路拓寬工程」、「沙青路(勇士堡圓環至青嶼)道路拓寬工程」、「金寧鄉瓊安路道路改善工程」及「金湖鎮黃海路道路拓寬改善工程」等計畫,提升鄉親生活圈周邊的道路品質。 建設污水下水道系統、水資源永續利用 為提升居家環境衛生,增加本縣污水下水道普及率,113年已新增接管827戶,普及率由39.56%提升至40.92%。「金沙鎮第六標」、「金城鎮第六標」、「金城鎮第七標」及「烈嶼鄉第四標」等4案積極施作中,現已完成高坑、斗門、中蘭、下蘭、東社、東沙、古區、官裡、吳厝、浴井、山前、金門城等12個自然村用戶接管,尚有9個自然村辦理污水下水道用戶接管作業。「金沙鎮第七標」及「金寧鄉第五標」辦理規劃設計中。 本縣5座水資源回收中心目前放流量約8,573噸/日,回收再利用量約4,902噸/日,回收再利用量約57.3%,主要提供花木澆灌使用,或流經人工溼地淨化,供周邊生態用水使用,間接提供灌溉使用,及間接補注地下水源。其中「金門縣水資源回收中心廠站設備延壽及節能改善工程」積極施作中,預計年底完工,「東林水資源回收中心第二期擴建暨改善工程」完成設計準備發包。 首件公辦都更,落實市區整建 西南門里公所位屬城鎮核心區域,「金門縣金城鎮西南門里公所暨周邊地區公辦都更案」,預計開發規模為地下2層地上14層複合式住商大樓,提供優質住宅、商場需求及公益設施,建立多元使用共融環境。113年6月本縣都市更新及爭議處理審議核定,同意本案都市更新事業計畫及權利變換計畫修正後通過,俟核定公告後,實施者即可申請拆除執照、建照,興建期程約32個月。 金門的環境資源珍貴,永續發展是金門的長期目標,縣府113年撰擬「2024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金門縣自願檢視報告」,將環境、經濟發展、社會福祉、教育文化及衛生醫療等施政作為與SDGs鏈結,展現出金門邁向永續發展的決心,未來亦將持續納入SDGs理念積極推進相關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