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新聞
-
議員吳佩雯採購鮮蔬挺農民 為福田及社區共餐加菜
近期蔬菜價格回穩,甚至出現下跌趨勢,雖然對消費者來說是好消息,但對農民而言,卻可能影響生計,導致辛勤耕作的收穫換不回應有的收入。為了幫助在地農民,也為社區長輩的共餐計畫加菜,縣議員吳佩雯近日特別採購新鮮蔬菜,請服務處主任周森傑贈送至福田家園及社區共餐據點,讓社福團體及長輩們享用健康美味的佳餚,同時希望藉此拋磚引玉,號召更多人關注台灣農業與社會上的弱勢群體。 吳佩雯議員表示,農民的辛勞不該因市場價格波動而被忽視,「農業是台灣的根本,農民能安心耕種,才能確保糧食供應穩定,大家的餐桌才會豐富。」她強調,支持農業不只是幫助農民,更是守護台灣的糧食安全。因此,她選擇直接向農民購買優質農產品,不僅讓農民獲得合理收益,也讓這些新鮮的蔬菜能夠送到社區據點,為長輩們的餐桌增添營養與溫暖。 「這不只是送菜,更是一種心意的傳遞。」吳佩雯說,透過這樣的方式,不僅能緩解農民的銷售壓力,也讓社區長輩吃得安心,這樣的良善循環值得推廣。她希望這份關懷不僅止於此次活動,而是能夠延續下去,形成社會更多的互助模式。
-
鞋美工業攜手同濟會 捐鞋給四埔社區
為關懷地區長者並減輕家庭經濟負擔,鞋美工業股份有限公司攜手金門國際同濟會,共同捐贈60雙優質球鞋給四埔社區,將愛與溫暖傳遞給需要的長輩們。這次捐贈不僅讓長輩們能夠穿上舒適輕便的運動鞋,更鼓勵他們積極參與樂齡活動和健康促進。 捐贈儀式於20日下午3時在金門縣金寧鄉公所四樓多媒體教室舉行。國際同濟會台灣總會中A區主席蕭志彬、副主席張紘仁、前主席黃世欣、候任主席簡淑惠、金門國際同濟會會長陳永棋、副主席王添泉、執行長陳茂全,金門女國際同濟會會長胡欣及鞋美工業代表皆參與儀式,由四埔社區理事長陳成泉代表接受,金寧鄉公所主任秘書王四川頒發感謝狀給鞋美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際同濟會台灣總會中A區、金門國際同濟會、金門女國際同濟會,鄉公所會將一雙雙象徵關懷與希望的球鞋送到需要的長輩手中。 國際同濟會台灣總會中A區主席蕭志彬表示,企業不僅追求產業發展,更希望善盡企業社會責任,回饋社會;鑑於金門地區長輩所受的艱苦磨難較多,特別從四埔社區開始辦理捐贈,盼未來能擴展到其他社區。 金門國際同濟會會長陳永棋則表示,此次公益捐贈活動是社會善的循環,希望透過這樣的行動,凝聚更多愛心資源,幫助更多需要關懷的家庭和社區長輩。
-
金寧選出6位模範婦女:楊秀雲、王雅湘、翁麗珍、范姮菁芝、王淑娟、洪愛華
婦女節即將來臨,為表彰婦德,金寧鄉公所辦理114年社會模範婦女選拔推荐,各村推選模範婦女,經由評審委員會公開評選六位模範,肯定平日操持家務、教育子女又熱心參與地方事務。金寧鄉公所預計將於2月26日晚間假海鱻城餐廳接受鄉長楊忠俊頒獎表揚。 金寧鄉114年社會模範婦女評選,經由資格審查委員會進行評選後,符合選拔標準,通過各村的模範婦女名單分別為:湖埔村楊秀雲、榜林村王雅湘、盤山村翁麗珍、古寧村范姮菁芝、后盤村王淑娟、安美村洪愛華等六位婦女。 金寧鄉114年模範婦女具體事績如下: (一)湖埔村楊秀雲:長期擔任衛生福利志願服務志工,甫榮獲金質獎章(亦即已服務時數超過二千五百小時以上)實屬不易,且完全是發自內心去做服務,任勞任怨地在政府資源以外,提供更多元的服務與協助,讓需要的人得到溫暖的支持。志工服務不只在幫助別人,也是自我成長,是令人敬佩的服務,大家在時間有餘之下,願意貢獻,讓更多人可以受到支持幫助,同時建構美與善、溫暖的社會網絡,打造溫馨和諧的社會環境。如此無償的付出,協助衛生所推動各項衛生保健、防疫宣導、社區高齡友善營造等,無私奉獻自己的時間及所學,為別人服務,一同守護鄉民健康。 (二)榜林村王雅湘:常在社區活動為社區服務,擔任社區志工隊的隊長、有關社區活動均主動自發參與並全心投入頗獲鄰里好評。 (三)盤山村翁麗珍:翁女士現經營美髮工作室,獨自扶養2位兒子,職業媽媽的辛苦,慶幸2位孩子已成年了,均服務於社會各階層,奉公守法、表現良好。待人處事、和藹可親、與鄰里相處和睦。犧牲貢獻、任勞任怨的婦女精神,周遭左鄰右舍,頗受好評。 (四)古寧村范姮菁芝:一個人遠從越南嫁來金26年,初來時還有公婆同住需要孝順,又生了三女一男要照顧。即便如此,仍然以樂天知命樂觀的個性面對未知的人生,永遠以笑臉迎接每一天。該學習的金門各項祭祖敬天禮俗也不免俗地全程參與不嫌麻煩,做好本份上的事,以致於贏得身邊長輩鄰里的疼惜,值得大家表揚與讚許。夫妻相處融洽,平日教育子女為人要懂事、為事要努力,不論在學業或工作上都不讓父母擔憂,一家和樂融融。 (五)后盤村王淑娟:淑娟女士育有1子3女,曾於聖賢雜誌投稿文章,現多數時間專注於佛法勝事,行持世間事,亦擔任纏花教師並於各社區、大學開課教導,為人和藹可親、熱心行善,足為現代社會婦女表率。 (六)安美村洪愛華:勤儉持家,平時操持家務盡心盡力,育有2子2女,積極參與村內活動,重視家庭生活,注重子女教育;為人謙恭有禮,熱心鄉里事務,和鄰里互動良好,舉凡鄰里婚喪喜慶皆能主動協助,發揮守望相助精神。
-
金城鎮代24~26日召開臨時會
金城鎮鎮民代表會「第十三屆第十一次臨時會」,即將在二月二十四日(星期一)起至二月二十六日(星期三)召開,一連三天。 會議召開期間,鄉親如果對於金城鎮內各項鎮務建設或是發展規劃,有任何針貶與建言者,都歡迎向鎮民代表們提出反應,或是致電金城鎮民代表會(電話:082-324536),由組員代為轉達。 第十三屆金城鎮民代表會第十一次臨時會,開議時間為二月二十四日(星期一)開始,至二月二十六日(星期三)為止。金城鎮民代表會主席郭永隆表示,此次的臨時會,為今年度的第一場代表會所召開的會議,除了代表們會在會中針對鎮務發展的提升提出建議之外,也歡迎民眾踴躍把心中想法跟提議,向代表們陳情。 第十三屆第十一次臨時會,為期三日,會議議程及排定日程為: 二月二十四日(星期一):(第一會次),一、代表報到;二、預備會議:(一)主席報告召開本次臨時會緣由。(二)決定本次會議議事日程。(三)提案分組審查。 二月二十五日(星期二):鎮政建設考察。(由鎮長李誠智率領主任秘書、建設課長、民政課長等人,陪同代表進行考察) 二月二十六日(星期三):(第二會次),一、審議鎮公所提案。二、審議代表提案。三、審議人民請願。四、臨時動議五、閉會。
-
2024海洋藝術季進入尾聲 陶瓷廠拍照打卡即享優惠
2024金門國際海洋藝術季即將進入尾聲,金門縣陶瓷廠特別邀請各位鄉親與朋友,利用最後一週的機會,參加這場精彩的藝術展覽,並享受專屬優惠。金門國際海洋藝術季展覽結合了陶瓷工藝與海洋元素,展出的作品精緻獨特,讓觀眾感受到陶瓷與自然的完美融合。國際海洋藝術季將於2月28日結束,而2月28日為國定假日,金門陶瓷廠提醒,優惠活動只剩最後一週,若民眾想要參觀並享受優惠,請把握2月27日(週四)前到訪。當天拍照打卡標註金門縣陶瓷廠即可享85折優惠,邀請大家來親身體驗金門陶瓷的獨特魅力,並拍攝美照與家人朋友分享。 金門縣陶瓷廠自創立以來,致力於發揚陶瓷藝術,不僅在製品品質上精益求精,也積極參與各項文化與藝術活動。作為2024金門國際海洋藝術季的參與商家,陶瓷廠特別推出了以海洋為題材的微型陶藝創作,這些作品充滿了海洋元素的奇幻與魅力,廠內的設計師與工藝師們特別設計了以海洋為題材的微型陶藝作品,將金門在地特色與海洋意象完美結合,彰顯了金門陶瓷的精湛技術與創新精神。 陶瓷廠廠長林蔚尚表示,此次海洋藝術季的展覽,不僅是對金門陶瓷工藝的展示,更是對海洋文化的致敬。透過這樣的跨界合作,陶瓷廠不僅展現了金門在地的藝術特色,還透過陶瓷作品講述了與海洋息息相關的故事。他誠摯邀請所有對陶瓷藝術有興趣的朋友,來現場參觀並感受這些充滿創意與生命力的作品。 為了回饋支持金門國際海洋藝術季的朋友們,陶瓷廠特別推出了拍照打卡優惠活動。活動期間,凡至陶瓷廠門市參觀並拍照打卡,標註金門縣陶瓷廠,即可享有85折購物優惠(部分商品不參與優惠),是喜愛陶瓷藝術或是尋找獨特禮品的民眾不容錯過的好機會。拍照內容不限,無論是展出的藝術作品、陶瓷廠一角,或是與朋友的合照,都可以成為您獨特的打卡素材。 廠長林蔚尚強調,這不僅是一場陶瓷藝術的展覽,更是一次文化與創意的體驗。他表示:「這次的活動是陶瓷廠對藝術的投入與對客戶的回饋,我們希望每位參觀者都能夠在這裡找到心儀的陶瓷作品,並感受金門陶瓷的獨特魅力。」 除了精緻的陶藝展品,金門縣陶瓷廠的另一個亮點就是全新打造的陶瓷工藝外牆。這面外牆由廠內的設計師與工藝師們使用大量廢棄的陶瓷瓶精心打造而成,是陶瓷廠對環保與創新的實踐。這些陶瓷瓶來自於生產過程中的次級品、破損的陶器以及一些被淘汰的舊陶瓶,經過巧妙的設計與處理,變身為美麗的裝置藝術。
-
金醫辦傷口衛生治療策略-實作坊 進一步提升醫療品質
衛生福利部金門醫院、金門縣醫師公會、金門縣護理師護士公會、金門縣消防局與臺灣燒傷暨傷口照護學會攜手合作,於2月20日首次在金門縣舉辦「傷口衛生治療策略-實作坊」,邀請在地醫護人員及消防局高級救護技術員共同參與,推廣積極治療的傷口照護模式,透過工作坊的參與和推廣,將最新的傷口照護新知能帶入基層,進一步提升當地醫療品質。 此次實作坊以「壓力性損傷照護」為主題,著重於傷口衛生的關鍵步驟,包括傷口清潔、清創、重塑與敷料選擇等環節。課程中特別邀請臺灣燒傷暨傷口照護學會理事長吳思賢醫師(臺北榮民總醫院燒傷中心主任)及北榮燒傷病房蕭韜文護理師進行講授與示範實作演練,幫助與會醫護及救護人員掌握最新的照護技術,以提供更精確且有效的治療方式。 此次實作坊圓滿落幕,透過理論講解及實作演練的結合,不僅深化專業知識,更提升臨床操作能力,充分展現醫療專業持續精進的精神,進一步提升傷口照護的專業水準。吳思賢理事長特別感謝來自金門當地的各級醫師、護理師及高級救護技術員踴躍參與。未來,學會將持續與各地醫療單位合作,推動相關實作坊活動,促進台灣各地區的傷口照護發展。
-
激發孩童學習熱忱 何浦發展智慧探索SPIKE機器人
何浦國小近年除了重視有品閱讀,在智慧探索、SDGS等校內特色課程推動也不遺餘力,目前也是5G智慧學校參與伙伴。113學年透過校訂課程智慧探索(SPIKE機器人)帶領全校學生在有趣又富含知識性的體驗中,期藉以激發對科學的學習興趣,進行跨學科的學習,為未來奠定良好的基礎。 關於智慧探索課程,何浦國小透過「113學年度活化教學與多元學習計畫-子計畫三:協助偏遠地區學校發展課程與教師專業」支持,推動校訂課程智慧探索(SPIKE機器人),讓一到六年級學生在學期間都能參與STEAM(科學、技術、工程、藝術與數學)等學習,在實務操作中學習原理,瞭解機器人的操作,程式技術語言,建立更多的科普知識,為未來的學習或職業發展奠定基礎。 日昨在教師帶領下,二年級學生進行投石車課程。何浦國小指出。投石車是一種古老的攻城武器,透過簡單機械原理展現其力量,特別是槓桿原理在其中的應用尤為重要。槓桿原理是一種將力放大的方法,根據支點的位置及力臂的長短,可以讓較小的力量撬動較大的重量。在投石車中,槓桿的運用使得操作人員能夠用較少的力投擲遠距離的石塊或其他物品。 課程中主要經由教師的引導和實作,告訴學生如何利用樂高建造一台投石車機器人,過程需要考量哪些要素,例如,槓桿的長度、支點的位置、施力方向以及彈射角度等,也從實務中了解這些變數將影響石塊投擲的距離和準確性。 而學生運用學習的理論基礎,經由實務操作,透過試驗不同的設計,前後映證,觀察結果並調整結構,更能理解槓桿原理如何影響機械性能等,這無疑是一項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學習方式,能有助於培養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與創造力。 何浦國小也說明,現代教育強調STEAM(科學、技術、工程、藝術與數學)的整合學習。透過投石車項目,學生不僅能學習槓桿原理和物理運動規律,還能接觸到機械設計,進一步了解機器人的運作方式。 校訂課程智慧探索(SPIKE機器人),這樣的學習體驗不僅好玩有趣,也讓學生在體驗中自然而然地接觸學習,有助於激發他們對科學與技術的興趣,也能幫助學子建立跨學科的知識基礎,為未來的學習與職業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
金沙圖書館搬回原址 預計25日起服務讀者
金沙鎮圖書館因修繕工程,在文化局、文資局協助下移借張文帝洋樓作為臨時圖書館,由於工程竣工已搬回原址,原訂本週移回原館,由於內部小部份前置工作尚未完成,基於維護讀者安全,也顧及地區學子和民眾使用圖書館及閱讀需求,將延後於下週二(2月25日)對外開館試營運服務讀者,期間造成不便,敬請見諒,若有相關圖書借閱等問題可以電話洽詢,082-353354。 金沙鎮圖書館,位於金沙國中運動場西南側,於82年10月15完竣後開始服務讀者,由於需進行修繕工程,在文化局以及文資局的鼎力相助下,金沙鎮公所自112年6月起,暫時將金沙鎮圖書館移至張文帝洋樓作為臨時圖書館,持續服務讀者,持續辦理各項閱讀推廣活動,讓鄉親的閱讀工程不中斷。同時並也運用周邊資源辦理沙圖共學共玩教室423浯島書香嘉年華,多元閱讀推廣「歡喜來金門、作伙來圖書館𨑨迌」等系列閱讀活動。 金沙鎮公所也指出,金沙鎮圖書館於工程修繕期間,非常感謝文化局、文資局之大力協助,暫時於張文帝洋樓提供讀書相關服務,助益廣大金沙地區的讀者,文化局亦全力協助也結合辦理許多藝文活動,讓讀者也在充滿文化及藝術的建築內細細品讀洋樓後的故事以及書香。而金沙鎮圖書館已於2月18日遷移回原金沙圖書館,後續張文帝洋樓將交還予文化局,再次感謝文化局之協助。
-
「與樹共舞」環教活動 即起報名
為響應世界森林日並推廣環境教育,本縣環保局將於3月15日在烈嶼國民中學辦理兩梯次「與樹共舞」環境教育活動,邀請民眾、親子透過攀樹體驗,親身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並學習與環境友善互動,希望藉由多元化的環境教育學習體驗課程,增加民眾對於環境保護的相關知識。 環保局說,活動即日起開始受理報名,2梯次各開放30個名額。考量活動安全性,參加者至少需國小一年級以上,且12歲參加者以下需家長陪同;另活動每人酌收100元保險費用(如陪同人員不參與攀樹活動,則無需繳費)。有意願報名者請填寫Google表單報名,上午場:https://reurl.cc/L5rn03、下午場:https://reurl.cc/V0OW3Y或掃描QR Code(如圖),活動資訊請至環保局網頁:http://kepb.kinmen.gov.tw/活動快訊查詢。如有任何問題請洽詢活動聯絡人:陳小姐,電話:082-334588。 環保局指出,「與樹共舞」活動旨在讓參加者透過專業安全的攀樹技術,在樹冠層中近距離觀察樹木的生態,了解其生長方式及在生態系統中的重要性。透過實際體驗,參與者不僅能提升對樹木與森林的認識,更能培養尊重大自然的態度,學習如何以友善方式與環境共存。 此次活動將由「攀樹趣工作室」專業攀樹教練帶領,提供全套安全裝備及技術指導,確保所有參加者都能安全享受攀樹的樂趣,並在遊玩中學習,深化環境保護意識。
-
劉麗紅分享愛的加減乘除 賢庵師生感受生命熱情
賢庵國小為推展生命教育,結合台灣信望愛慈善會、財團法人新北市心生活藝術文化基金會,邀請生命鬥士—劉麗紅女士到校分享她的人生故事—「愛的加減乘除」。劉麗紅透過專業廣播電台主持人口齒清晰的講演、有獎徵答、影片引導、歌謠齊唱、實務操作、魔術互動與氣球體驗等分享生命歷程,並鼓勵小朋友勇敢迎接人生的挑戰,堅持到底,成就生命之光,現場師生回響熱烈,感受生命熱情活力與希望。 「人生不一定贏在起跑點,但一定要堅持到終點!」劉麗紅女士與心生活藝術文化基金會結緣,近年來帶領得獎的身心障礙才藝人士與她一起下鄉分享,本週更安排至離島金門各學校展開了一系列的偏鄉生命教育講座,包括金門高職、賢庵國小、何浦國小、中正國小、金寧中小學等校,以自己生命奮鬥的故事、正向力量牽動人心,受到學校親師生的歡迎。 兩歲那年,因為感染小兒麻痺病毒,劉麗紅被醫生宣判終身不能行走。六歲之前,她都只能爬行,後來雖經家人的扶持,她終能穿上鐵鞋、拄著拐杖「站」起來,但三公斤重的鐵鞋仍重重地阻隔她與外界的聯繫,二十歲前的劉麗紅活在陰暗封閉中,曾是一隻縮頭烏龜,身體和心理都殘缺。 大學時期,她開始半工半讀,突破自我設限的心防,劉麗紅說:「我希望把過去蹉跎掉的二十年,補回來!」她開始把一天當作兩天用,不但主持了四個廣播節目,還有陽光小雨二重唱主唱和混障綜藝團成員的身分,四處演講時的空檔,她會寫歌,出歌唱專輯,更要寫書。她參與各種工作,曾當選第四十三屆全國十大傑出青年、得到全球熱愛生命獎及六座社會光明面新聞獎;在才藝展現上,她擔任「展翅天使表演團」團長、主持國、台、客語廣播節目,出了九張歌唱專輯及十二本書。媒體說她「金光閃閃」,因為她曾獲獎及入圍過「八金」│金手獎(傑出青年)、金鐘獎(媒體最高榮譽)、金曲獎、金音獎(音樂創作)、金鷹獎(殘障楷模)、金毅獎(傑出殘障)、金輪獎(扶輪社新聞獎)及金獅獎。 有拚命三娘稱號的劉麗紅,人生觀很與眾不同,她強調「千萬別和人比較。」正因為有超越自己的念頭,劉麗紅凡事親力親為,善用時間管理,把握生命的每一分鐘。除了獲獎多多,劉麗紅還創下多項「第一」的紀錄,她不僅是台灣殘障女性深海潛水第一人、同時挑戰高空垂降、挑戰「飛行傘」運動,亦是國內第一位「拐杖舞者」,更撐雙拐上萬里長城、騎乘殘障機車九天台灣環島一千二百公里及九個縣市作九場生命教育演講。此外,2024年,劉麗紅女士帶領身障隊員赴泰國挑戰13,000英呎高空飛機跳傘,成為台灣殘障女性高空跳傘第一人。她自創了一個「愛的加減乘除」口號,就是「加努力,減障礙,乘上信心,除去驕傲」。回首一甲子的生命歷程,近四十年來,她就是藉著信仰的力量與自己的心念,翻轉出不同的人生。 賢庵國小校長黃芸芸感謝劉麗紅女士蒞校分享,鼓勵學子相信自己、勇敢向前迎接挑戰,活出生命價值,讓師生們收穫滿滿,對於生命教育有更深的體悟。她也謝謝台灣信望愛慈善會理事長廖進入、金城鎮代表倪于媃及新北市心生活藝術文化基金會夥伴到校參與。